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 态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其根源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 件中,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道德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并通过一定的社会
关系表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理论
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道”——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
和规律; “德”——人们对运动规律、规
则的遵循或应用。
“德”——据“道”而行。
西方
英语中moral起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词根是希腊语中 的mos,意思是性格、行为、生活方式、风尚和习惯等 含义。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源自文库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认识功能 2、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

[他律] 社会评价[外因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 ]

自我评价[内因]
内心信念[自律]
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动机和效果)。 道德评价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 信念)。 道德评价的关键因素是良心(内心信念)。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本章学习目的
使学生掌握道德的本质,了解道德的起源,道德 的历史发展;了解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 容,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 意义;理解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 的道德传统;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掌握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 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的关系,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追求高尚的 道德境界。
康德认为道德源于与人类 固有的纯粹“理性”,理 性发端于人的善良意志, 道德就是善良意志发出的 “绝对命令”。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
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
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
顶上灿烂的星空。”
——康德
3、机械唯物主义者的“感 觉欲望论”
洛 克
洛克认为,事物的善恶之分,是与苦乐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二)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客观唯心主义者的“神启论” 2、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天赋论” 3、机械唯物主义者的“感觉欲望论”; 4、自然主义者的“生物进化论”。
1、客观唯心主义者的“神启论”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的提法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 《春秋繁露》。董仲舒按照他的阳尊阴 卑理论,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 子、夫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这三种 关系存在着天定的主从关系;即“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此确 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他 又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 系的基本法则,并把它神圣化为宇宙的 根本法则。
关系有关。善就是能增加快乐或减少痛 苦的东西,恶就是能增加痛苦或减少快 乐的东西。
(John Locke)
4、自然主义者的“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 (Charles Darwin)
达尔文用生物进化论来 证明人类的道德观念、 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来 自动物界,认为道德起 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或 动物的合群性。
[4]、道德的调整对象
[5]、道德的表现形式
道德的评价标准:
善 恶
善是利他利己,恶是害他害己。
分类:
1、历史发展: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 主义社会道德; 2、社会生活: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3、涉及领域:
环境道德、人文道德。
LOREM IPSUM DOLOR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 和主要规范; 3、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 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 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的绝对精神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认为道德是脱离人 而独立存在的“绝 对精神”的产物。
2、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天赋论”
孟子的四端
恻隐之心——仁
羞恶之心——义
恭敬之心——礼
是非之心——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康德(Immanuel Kant) 的纯粹理性
道德的局限性
道德决定论(泛道德主义) 道德无用论(非道德主义)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的道德; (2)奴隶社会的道德 ; (3)封建社会的道德;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共产主义的道德)
人类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 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 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 道路向前发展的。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1]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 形态,是以善恶[2]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 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3]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自 然和人与社会利益关系[4]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 活动[5]的总和。
[1]、道德的本质
[2]、道德的评价标准
[3]、道德的维系手段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概述
什么是道德?
“故学止乎礼而止矣,夫 是之谓道 德之极”
老 子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