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作者:陈劲

来源:《大学教育》2013年第05期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20名广西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和人际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广西大学生中的自我表露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的表露水平高于女生;②广西大学生自我表露总分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态度观点、学习两个维度的表露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③自我表露总分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呈显著负相关;④人际关系困扰高、低得分组在态度观点、兴趣爱好、学习四个维度的表露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人际关系困扰高、低得分组在对同性好友与异性好友两个对象的表露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⑤对异性好友的表露和表露兴趣爱好方面的信息对人际关系困扰具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广西大学生自我表露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5-0122-02

一、引言

“自我表露”一词最早在1958年由心理学家Jourard提出,是指个体把有关于自己的信息表达给交流对象。后来,他在《透明的自我》一书中把其定义为告诉另外的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自我表露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际关系等领域研究者的青睐,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不同的研究学者对自我表露的界定不同。Wheeless(1976)认为,自我表露是指个体主动表达自己,从而使对方了解自己的过程。1999年,Adler and Towne把自我表露定义为,表露出有关重要的、他人不了解的信息。国内研究学者李林英等人(2004)指出,自我表露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主动表达自己主观感受和真实信息的过程。邹泓和蒋索(2008)把自我表露定义为,以口头语言或其他形式主动表达个人信息或者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态度等信息的过程。

自我表露的理论大多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提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不确定性降低理论(Berger,1975)。此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个体不断寻求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而且以近似量的信息,同等程度的亲密来交换。②社会渗透性理论(Taylor & Altman,1987)。由Altman(1973)等提出,此理论认为人际交往由交往的广度和交往的深度两个维度组成,以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人际关系的发展从较窄的表层交往向较广的亲密交往发展。③社会互惠理论(Derlega et al.,1993)。此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就是“得到东西回报相应的东西”。④沟通隐私管理理论(Petronio,2002)。此理论用可渗透可伸缩的界限作比喻来区分隐私和公开之间的关系,认为表露隐私后会使人感到脆弱,因此个体会通过建立隐私界限以控制表露隐私后可能带来的危险。

人际关系从广义上看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一切方面;从狭义上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本研究所指的人际关系是指狭义的人际关系。黄桂梅、张敏强(2009)的研究指出,在现实交往中的自我表露行为与人际关系建立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自我表露行为较高的个体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强。万杰(2009)对大学生人际信任、自我和谐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人际信任与自我表露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我表露越多人际信任越好;人际信任对自我表露有显著的预测能力。虽然以上研究结果显示,自我表露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但也有研究者指出自我表露可能会让个体冒遭受冷淡、排斥、失去控制的风险,破坏人际关系。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采用分层抽样方式,对广西5所大学的学生共220名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1%,其中男生82名,女生118名,大一学生50名,大二学生54名,大三学生50名,大四学生46名。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广西大学生中的自我表露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的表露水平高于女生。(2)广西大学生在自我表露总分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态度观点、学习两个维度上的表露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自我表露总分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呈显著负相关。态度观点、兴趣爱好、学习、身体四个维度的表露程度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显著负相关。态度观点、兴趣爱好、学习、钱、个性五个维度的表露与交谈困扰、交友困扰两因素呈显著的负相关,身体与待人接物困扰呈显著的正相关。(4)人际关系困扰高、低得分组在态度观点、兴趣爱好、学习方面三个维度的表露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人际关系困扰高、低得分组在对同性好友与异性好友两个对象上的表露也存在显著的差异。(5)对异性好友的表露和表露兴趣爱好方面的信息对人际关系困扰具有预测作用。

三、建议

第一,从自我表露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自我表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心理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采取集体备课以及上公开课等方式积极探讨提升课堂效果的途径,使教师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露。此外,还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构成的优化。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人员构成看,存在着心理学教育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学背景、医学背景、教育学背景等学科背景碰撞与融合的复杂局面,因而体现出队伍建设规范化的不足,因此,应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出发,正确发挥和利用多背景工作的合力作用,使得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第二,自我表露要注意表露的内容,虽然自我表露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表露都会促进人际关系,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表露身体方面的信息越多,待人接物困扰越

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尽量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学习,少表露自己身体方面的信息,除非自己的表露技巧很好。

第三,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积极作用。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各种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机构作为高校内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着一定的专业背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往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或专兼职咨询师,为有心理健康咨询需要的大学生解惑。心理咨询机构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应仅仅停留在为心理上确实需要矫正和治疗的同学展开服务,还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针对全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展开积极地干预,从而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技能。

第四,加强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我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要实现心理与身体的和谐发展,除了需要政府的引导、监督以及学校的各种心理教育之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以及家庭的正确教育和学生自我的不断教育和提高。只有多管齐下,充分地发挥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作用和力量,综合、统筹以及协调地持续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保驾护航,才能有效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沿着正确、和谐、活泼、适应、积极、高尚的道路发展。

第五,人际关系困扰在高、低得分组上对同性好友、异性好友的表露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应该鼓励广西大学生多和朋友交流。可以通过多举行活动,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加入小组讨论来达成。作为大学生本身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除了积极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讲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活动外,还可以积极投身到学校的一些社团、协会等组织中,主动地寻找各种途径锻炼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的自我表露得到正当的释放,使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才能增强自身的社会交往自信心,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1] 李林英.对大学生自我表露认识的访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 蒋索.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

[3] 韩笑.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3).

[4] 邹泓,蒋索. 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8,(40).

[5] 李董平,等.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4).

[责任编辑:雷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