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细调节平面镜,逐步把干涉环的圆心调到视场中央,即可获得等倾干涉条纹图样。转动 测微螺旋改变两个平面镜之间的位置,观察并记录条纹的变化情况。
转动测微螺旋,使动镜向条纹逐一消失与环心的方向移动,直到视场内条纹极少时,仔细 调节平面镜,使其少许倾斜,转动测微螺旋,是弯曲条纹向圆心方向移动,可见陆续出现一些 直条纹,即等厚干涉条纹。转动测微螺旋改变两个平面镜之间的相对位置,观察并记录条纹的 变化情况。 2.测量激光的波长
M1 、M 2 是一对平面反射镜,G1 、G2 是厚度和折射率都完全相同的一对平行玻璃板,G1 称为分光板,在其表面 A 镀有半反射半透射膜, G2 称为补偿片,与 G1 平行。
当光照到 G1 上时,在半透膜上分成两束光,透射光 1 射到 M1 ,经 M1 反射后,透过 G2 ,
在 G1 的半透膜上反射到达 E ;反射光 2 射到 M 2 ,经 M 2 反射后,透过 G1 射向 E 。两束光在 玻璃中的光程相等。当观察者从 E 处向 G1 看去时,除直接看到 M 2 外还可以看到 M1 的像 M1 。 于是 1、2 两束光如同从 M 2 与 M1 反射来的,因此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产生的干涉和 M1 ~ M 2
3.测量空气折射率
测量时, 利用打气球向气室内打气, 读出气压表指示值 P 1 ,然后再缓慢放气, 相应地看 到有条纹缩进或冒出。当缩进或冒出 m 15 个条纹肘, 记录气压表读数 P 2 值。然后重复前面 的步骤, 共取6 组数据。 求出对应的气室内压强变化值的平均值 P P1P2 。
实验中使用的为表压式气压计,即测量的是与大气压之差。大气压可取 1.0133×105 Pa。实验 用的气室长度为10.0cm。
arccos
k , 2d
arccos (2k 1) 4d
,
明条纹 暗条纹
其中 k 0,1, 2 ,为整数。 d 变化过程中缩进或冒出的条纹数可以定量表示为:
N 2d
其中 N 为缩进或冒出的条纹数, d 为距离 d 的改变量。
2. 等厚干涉
当 M1 与 M 2 有一定的交角时,两镜所在的平面之间会有一个交线。考虑与 M1 与 M 2 交 线距离为 a 处以 角入射的光束,该光束经过两镜片反射产生的光程差为
取等倾干涉条纹的清晰位置,记下测微螺旋读数 d0 ,沿此前方向转动测微螺旋,同时默数 冒出或消失的条纹,每50环记一次读数,直测到第250 环为止,用逐差法计算出Δd。由下式计
算激光的波长,并与理论值比较:
2d N
注意:测微螺旋每转动0.01mm,动镜随之移动0.001mm。即d应为测微螺旋移动距离乘以0.1。
相对误差
100% 1.17%
635
原因分析:
1) 干涉是否为严格的等倾干涉影响实验数据精确度。
严格的等倾干涉要求移动反射镜镜面 M1 和虚反射镜镜面 M2 严格平行。当两镜不平行
的时候,形成的干涉条纹就不是等倾干涉,而是等厚干涉,而且不是同心圆环。当不是等 倾干涉条纹的时候,就会对波长的计算产生误差。 2)读数误差。 肉眼判断缩进或冒出的条纹,数条纹数时,读测微螺旋示数时会产生随机误差。
但我们又不能依赖于实验指导书,很多地方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多去思考,它可以使我们养成良好 的科学思维习惯。实验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要做到用心观察及如实的记录,有些时候,实验的具 体步骤与参考书中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用心思考;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及分析也考验了我们对 该实验的整体把握。做光学实验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严谨。这个实验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操作 能力,而且增强了我们实验的素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当全神贯注,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引言
【实验背景】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 1883 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
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 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主要用于长度和折射率的测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是珀罗于 1897 年所发明的一种能现多光束干涉的仪器,是长度计量和研究光谱超精细结构的有效 工具; 它还是激光共振腔的基本构型,其理论也是研究干涉光片的基础,在光学中一直起着重要 的作用。在光谱学中,应用精确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或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可以准确而详细地测定 谱线的波长及其精细结构。 【实验目的】 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 2.了解各类型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条纹特点和变化规律; 3.测量空气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 (一) 迈克尔逊干涉仪
迈克尔逊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精密光学仪器,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都有着重要的应 用。通过迈克尔逊干涉的实验,我们可以熟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并掌握其调整方法,了解电 光源非定域干涉条纹的形成与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利用干涉条纹的变化测定光源的波长,测量空 气折射率。本实验报告简述了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原理,阐述了具体实验过程与结果以及实验过 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尝试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释。 关键词: 迈克尔逊干涉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干涉;空气折射率;
15.480
0.1606mm
测微螺旋每转动0.01mm,动镜随之移动0.001mm。即d应为测微螺旋移动距离乘以0.1。
d l 0.01606mm 10
N为缩进或冒出的条纹数,本次实验每50环记一次读数。 N =50
2d 642.4nm N
本次实验采用半导体激光器,理论波长为635nm。
642.4 635
2. 计算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的折射率,并与理论值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组别Leabharlann Baidu
1
2
3
4
5
6
P1 /kPa
32
36
40
28
34
24
P2 /kPa
14
17
22
9
16
6
P /kPa
18
19
18
19
18
18
m 15, P 1.0133105 Pa , L 10.0cm , P P1P2 18.3kPa
经计算得 n 1 m P 1.000264 2L P
二、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 1.干涉条纹的观察
使用氦氖激光器作为光源,按要求安装仪器。将分光板、固定镜、动镜以及接收屏安装在 光学面包板上,可先不安装聚焦透镜。注意安装时初步估算光程,使两束光的光程大致相等, 调节各镜片等高共轴。各部分安装好后,通过各个镜片的小螺丝进行微调,要求激光发出的光 束与动镜垂直,与分光板成45°角,经过分光板反射的光与固定镜垂直。安置好仪器,调节后 角度后两束光在屏上的光点应该重合,这时,在激光器前面加上聚焦透镜即可在屏上看到干涉 条纹。
间形成的空气薄膜的干涉等效。 (二)干涉条纹
1. 等倾干涉
调节 M1 和 M 2 ,使 M1 与 M 2 严格平行。对于入射角为 的光线, M1 与 M 2 反射光的
光程差为:
2d 2d tan sin 2d cos cos
d 为 M1 和 M 2 的间距。由上式,可以得到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
化。同时,气体的折射率还与温度有关。
【实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1. 仪器安装完毕,但没有干涉现象。 有多种可能的情况。 1)两个光点重合,但没有干涉现象。两束光的没有达到等光程的要求,可能是由于激光在传播过
程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通过反复调节光阑来调节。调节光阑的位置,在近距离的位置调 节光阑使光线通过恰好通过光阑,观察光线是否还是恰好通过光孔。 2)未加聚焦透镜前两光点重合,加聚焦透镜后重合点消失。可能因为光线未通过透镜的中心而发 生折射造成光路偏折。 3)两个镜面并没有完全垂直。在安装仪器的过程中,每个仪器应尽量保证光路通过仪器的中心, 令光点的重合。 2. 当用非单色光(比如白光)作为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源时,为什么就必须加补偿片?
低的速率放气的同时,计数干涉环的变化数 m ,以及相应的气压变化值 P ,可得气压为 P 时的空气折射率为
n 1 m P 2L P
【实验仪器】
本实验是在光学面包板上完成的。 主要部件包括分光板、两个反射镜M1、M2。其中M1为动镜,装在一个位移台上,两个聚焦透 镜,一个用作扩束镜,一个用于放大激光的干涉条纹以便于观察。 光源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波长635nm)与钠光灯两种。在装有动镜的位移台上,还固定有两块 一面镀膜的玻璃板,这是用作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主要部件。分光板、聚焦透镜等可以通过支持 棒和底座安装光学面包板上,也可以通过叉式压板固定在光学面包板上。激光形成的干涉条纹可 以通过接收屏观测。 另备有气室及气压计,用于测定空气折射率。
注意,使用完毕后,请松开充气阀门,气室内长时间存放高压气体会损坏压力表。
【实验方法和技术】 注意事项: 1. 测微螺旋每转动 0.01mm,动镜随之移动 0.001mm。即 d 应为测微螺旋移动距离乘以 0.1。 2. 气室使用完毕后,请松开充气阀门,气室内长时间存放高压气体会损坏压力表。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
2a tan cos 2a tan a tan 2
若 a 、 与 都很小,以致 a tan 2 时,光程公式可以近似为 2a tan ,此
时将产生等厚干涉条纹。 (三)利用干涉条纹测量空气折射率
用激光器做光源,将内壁长为 l 的小气室置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中,固定在反射镜 M1 前。调节干涉仪,获得适量等倾干涉条纹之后,向气室里充气,再稍微松开阀门,以较
1.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的数据,计算氦氖激光器的波长,并与理论值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表格 1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器波长数据表
次数
1
2
3
4
5
6
测微螺旋读数 l/mm
16.280
16.130
16.970
15.805
15.650
15.480
利用逐差法:
l
16.280
16.130
15.970 15.805 15.650 32
答:非单色光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波长不同,通过调节 M1 、 M 2 的位置不能达到等光程
的目的。 3. 测量空气折射率能否用白炽灯做光源?
答:不能,白光干涉条纹数量少,且波长不是单值的。
三、实验小结
【体会或收获】 实验前的预习很重要,通过了解指导书上的大纲,宏观地把握做实验的全程,做到成竹于胸,
经查得,空气折射率理论值 n 1.000278
1.000264 1.000278
相对误差
100% 0.0014%
1.000278
误差分析:
人为因素包括测量误差,测量小气室内的压强值,读数时等稳定后再读数。环境因素包括
压强、温度、湿度等。气体的折射率跟压强的大小有关,气体的折射率会随着压强的变化而变
四、参考文献
《大学物理实验》 熊永红 张昆实 任忠明 皮厚礼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6 月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