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保藏方法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e5f7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b.png)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菌种保藏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确保菌种的长期保存和传承。
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冷冻保存法:将菌株在-80℃的低温下保存。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保存时间长,但是对于某些菌株来说,冷冻保存可能会对其生长和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2. 干燥保存法:将菌株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然后将其晾干并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这种方法保存时间长,保存成本低,但是对于某些菌株来说,干燥保存可能会导致其失活。
3. 液氮保存法:将菌株在液氮中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时间长,保存效果好,但是液氮保存设备和运输成本较高。
4. 低温保存法:将菌株保存在4℃的低温环境中。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保存成本低,但是保存时间相对较短。
5. 防冻蛋白保存法:将菌株培养在含有防冻蛋白的培养基中,然后在-20℃的低温下保存。
这种方法对于某些菌株来说效果很好,但是防冻蛋白的成本较高。
以上是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在选择菌种保藏方法时,需要根据菌株
的特性和实验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为了确保菌株的质量,保存前需要对菌株进行鉴定和纯化,并且在保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存条件,避免保存过程中出现污染和失活等问题。
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
![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cb8b9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5.png)
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食用菌菌种是指用于食用或驯化培养的真菌种类。
在保藏食用菌菌种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冷冻保藏:将菌种置于-80℃的低温环境中。
首先,将菌种种植在琼脂平板上的单独菌落。
然后,将单独的菌落切下并置于含有30%甘油的琼脂平板上。
最后将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置于-80℃的低温冷冻库中进行保存。
这种方法适合于长时间保存,但对设备和电力有一定需求。
2.雪贮法:将菌种置于冷藏室的冷湿源物质上。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保留在琼脂平板上并将其置于冷藏室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食用菌的保存,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可以保存数月至一年。
3.干燥保藏:将菌种置于干燥环境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无菌的滤纸或多孔塑料袋中。
最后将菌种放置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其自然干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干货类食用菌种,如香菇、平菇等。
4.培养罐保藏:将菌种保藏于培养罐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无菌培养罐中,加入适宜的培养基,并密封培养罐。
最后将培养罐保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菌种的短期保藏。
5.低温干燥保藏:将菌种保藏于低温干燥器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低温干燥器中,通过低温干燥将其保存起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低温耐受性较强的食用菌。
总结起来,以上是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可根据菌种的特性、用途和预期保藏时间来确定。
在进行菌种保藏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菌种的污染或变异,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保存。
这将有助于保持菌种的营养价值和生物特性,以及保证其在后续使用中的质量。
食用菌菌种贮藏八法
![食用菌菌种贮藏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2f75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1.png)
食用菌菌种贮藏八法1.低温定期移植贮藏法将需要贮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当菌丝健壮地长满斜面时取出,放在3℃-5℃低温干燥处或4℃冰箱、冰柜中贮藏,每隔4-6个月时间移植转管一次,具体应根据菌种特性决定。
贮藏时要注意环境温度不能太高,以防霉菌通过棉塞进入管内。
因此,若用棉塞,可用干净的硫酸纸或牛皮纸包扎棉塞,即可减少污染的机会,也可防止培养基干燥。
除草菇菌种外,其他食用菌菌种都能采用此法贮藏。
2.液体石蜡贮藏法取化学纯液体石蜡(要求不含水分、不霉变)装于三角瓶中加棉塞并包纸,在1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1小时,再放入40℃恒温箱中数天,以蒸发其中水分,至石蜡油完全透明为止。
将处理好的石蜡油移接在空白斜面上,在28℃-30℃温度下培养2-3天,确定无杂菌生长方可使用。
然后用无菌操作的方法把液体石蜡注入待贮藏的斜面试管中。
注入量以高出培养基斜面1-1.5厘米为宜,塞上橡皮塞,用固体石蜡封口,直立于低温干燥处贮藏。
贮藏时间在1年以上,在低温下,保藏时间还可延长。
3.沙土管贮藏法取河沙用水浸泡洗涤数次,过60目筛除去粗粒,再用10%盐酸浸泡2-4小时,除去其中有机物质,再用水冲洗至pH值达到中性,烘干备用。
同时取贫脊土或菜园土用水浸泡,使其呈中性,沉淀后除去上清液,烘干碾细,用100目筛子过筛,将处理好的沙与土以(2-4):1比例混匀,用磁铁吸出其中的铁质,然后分装小试管或安瓿内,每管装量0.5-2克,塞棉塞,用纸包扎灭菌(1.5公斤/平方厘米,1小时),再干热灭菌(160℃,2-3小时)1-2次,进行无菌检验,合格后使用。
将已形成孢子的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注入无菌水3-5毫升,刮菌薹,制成菌悬液,再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液滴入沙土管中,以浸透沙土为止。
将接种后的沙土管放入盛有干燥剂的真空干燥器内,接上真空泵抽气数小时,至沙土干燥为止。
真空干燥操作需在孢子接入后48小时内完成,以免孢子发芽。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7602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1.png)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菌种保藏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长期保存各类菌种以便于日后的使用和研究。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冷冻保存、制备淡防冻溶液、干燥保存、液氮冷冻保存、冷冻干燥保存等。
下面是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1.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通过将菌种保存在低温下,在液氮冷冻罐中或冷冻干燥保存,常见的保存温度为-80°C或液氮温度。
其优点是保存方便,菌种保存时间相对较长;缺点是保存设备和条件要求较高,保存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细胞破坏。
2.制备淡防冻溶液:制备淡防冻溶液是指制备一种富含保护物质的冻存液,然后将菌种悬浮于其中,并在-20°C或-80°C保存。
其优点是相对简单,易于操作以及相对较长的保存时间;缺点是需要特定的冻存液配方和保存温度。
3.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将菌种培养物在低温和低气压下干燥,然后保存于干燥剂中。
其优点是较为简单,设备要求低,保存时间较长;缺点是保存后重新复苏的成功率较低,保存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细胞破坏。
4.液氮冷冻保存:液氮冷冻保存是将菌种保存在极低温的液氮中,常见的保存方法是将菌种培养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液氮与甘油,然后使用液氮保存。
其优点是保存时间极长,细胞破坏较小;缺点是保存设备和条件要求较高。
5.冷冻干燥保存:冷冻干燥保存是将菌种首先冷冻,然后通过真空干燥的方法去除水分,最后保存在干燥剂中。
其优点是保存效果稳定,保存时间长;缺点是设备要求较高,操控难度大。
总的来说,不同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菌种的特性、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保藏期限以及实验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在进行菌种保藏时,应严格控制一系列的操作步骤,包括消毒、菌种的培养与保存温度的选择、保存条件的监测等,以确保菌种的质量和纯度,以及保存结果的可靠性。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df31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8.png)
菌种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是指将某一种菌株或菌种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以便长期保存并用于研究或应用。
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菌株的变异和降低其性状的丧失,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重新培养出相同或相似的菌株。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
一、冷冻保藏法冷冻保藏法是将菌种保存在低温条件下,一般为-80℃或液氮温度。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且保存效果较好。
首先,将菌株从培养基上接种到含有10%-15%甘油的液体培养基中,然后用无菌冻存管将菌液分装好,经过冷冻机或液氮罐进行冷冻保存。
在需要使用菌株时,只需将冻存管快速解冻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即可。
二、真菌分生孢子的枯燥保存法真菌的分生孢子经过枯燥保存后,能够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长期保存。
这种保存方法主要适用于真菌,特别是产生分生孢子的真菌。
首先,从培养基上接种分生孢子,培养出菌丝后进行枯燥处理。
一般采用短暂的枯燥处理,依靠菌丝中的水分进行干燥。
然后将枯燥的菌丝放置在无菌瓶中密封保存,放在相对湿度低于30%、温度介于10℃和25℃之间的干燥环境中。
三、气干法气干法是将菌株保存在干燥剂中,以保持菌株的活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短时间的菌种保存。
首先,将菌株从培养基上接种到含有干燥剂的培养基中,待培养基中的水分被干燥剂吸收后,将菌株封存在密封袋或密封瓶中。
干燥剂一般选择无水硅胶或干燥剂片,确保环境的干燥程度。
四、冷藏法冷藏法是将菌株保存在低温条件下,一般为4℃至10℃之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菌、酵母和一些真菌的保存。
菌株保存在含有15%-30%甘油的稀释培养基中,然后在低温条件下保存。
需要使用时,只需从低温保存中取出,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即可。
总结起来,菌种保藏是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不同的菌种可以采用不同的保藏方法。
冷冻保藏法适用于大部分微生物的保存,真菌的分生孢子的枯燥保存法适用于真菌的保存,气干法适用于较短时间的保存,冷藏法适用于细菌、酵母和一些真菌的保存。
实验室菌种保藏的方法
![实验室菌种保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293d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f.png)
实验室菌种保藏的方法菌种是主要的生物资源,也是食用菌生产首要的生产资料。
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
因此,菌种保藏在食用菌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种微生物由于遗传特性不同,因此适合采用的保藏方法也不一样。
一种良好的有效保藏方法,首先应能保持原菌种的优良性状长期不变,同时还须考虑方法的通用性、操作的简便性和设备的普及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1斜面低温保藏法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种生长完全后,置于4。
C左右的冰箱中保藏,每隔一定时间(保藏期)再转接至新的斜面培养基上,生长后继续保藏,如此连续不断。
此法广泛适用于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大多数微生物菌种的短期保藏及不宜用冷冻干燥保藏的菌种。
放线菌、霉菌和有芽匏的细菌一般可保存6个月左右,无芽抱的细菌可保存1个月左右,酵母菌可保存3个月左右。
如以橡皮塞代替棉塞,再用石蜡封口,置于4。
C冰箱中保藏,不仅能防止水分挥发、能隔氧,而且能防止棉塞受潮而污染。
这一改进可使菌种的保藏期延长。
此法由于采用低温保藏,大大减缓了微生物的代谢繁殖速度,降低突变频率;同时也减少了培养基的水分蒸发,使其不至于干裂。
该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容易推广,存活率高,故科研和生产上对经常使用的菌种大多采用这种保藏方法。
其缺点是菌株仍有一定程度的代谢活动能力,保藏期短,传代次数多,菌种较容易发生变异和被污染。
2石蜡油封藏法此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过菌并已蒸发掉水分的液体石蜡倒入培养成熟的菌种斜面(或半固体穿刺培养物)上,石蜡油层高出斜面顶端IC明使培养物与空气隔绝,加胶塞并用固体石蜡封口后,垂直放在室温或4。
C冰箱内保藏。
使用的液体石蜡要求优质无毒,化学纯规格,其灭菌条件是:150〜170。
C烘箱内灭菌Ih;或121。
C高压蒸汽灭菌60〜80min,再置于80℃的烘箱内烘干除去水分。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b47b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4.png)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菌种可能用于各种实验和研究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
1. 冷冻保存:将菌种在液氮或-80的冰箱中冷冻保存。
这是最常见的保藏方法,能够长期保存菌株并保持其遗传稳定性。
2. 干燥保存:将菌种在无菌室中取出,用无菌纸或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
干燥保存适用于某些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比如放线菌、链霉菌等。
3. 明胶斜培养基保存:将菌种接种在含有明胶的固体培养基上,然后密封保存。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菌株,如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
4. 低温保存:将菌种保存在4的冰箱中。
这种保存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持菌株的活性,但不能长期保存。
5. 液氮保存:将菌种在锅内预冷冷冻过的无菌玻璃管中加入10%甘油或蔗糖,然后立即在液氮中保存。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并且可以长期保存。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5f7d3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1.png)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食用菌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如何保存食用菌的菌种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一、冷冻法
冷冻法是将菌种置于低温下,使其处于冷冻状态以达到保藏的目的。
将菌丝均匀地涂于平板上,置于-80℃的低温冷冻柜中冷冻,或将菌丝混入15%甘油溶液中,用液氮冷冻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保藏时间较长。
二、干燥法
将菌丝培养在无菌环境下,培养到菌丝生长至顶部时,用无菌石英砂或无菌滤纸吸干培养皿内的水分,再将石英砂或滤纸中的菌种置于无菌条件下进行干燥,然后密封保存。
这种方法使用简单,保存时间较长,但保存的菌种易受到氧气、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冷藏法
冷藏法是将培养好的菌种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保存。
将培养好的菌种涂于平板上,进行初步培养,再将平板用无菌纸包好,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但保存时间较短。
四、液氮保存法
将培养好的菌种混入15%甘油溶液中,用液氮冷冻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保存时间长达数年,但需要液氮存储设备。
五、糖分保藏法
将培养好的菌种混入10%蔗糖水溶液中,用常温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保存时间长达数年,但需要注意保藏容器的密封性。
不同的菌种保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在进行菌种保藏时,需要注意保藏容器的密封性、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保存的菌种质量。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a858f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a.png)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
菌种保藏是重要的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其主要方法有:
一、冷冻法。
冰冻法是最常用的保藏菌株的方法,也是目前最理想的保藏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将活菌体放入冰冻室,温度由常温降至-80℃,使得菌种活动受到抑制,在-80℃的状态下可以长期保存。
二、液氮法。
液氮法是一种依靠低温和高压技术保存菌种的方法,主要是将活菌体置入液氮容器中,使其处于-195℃的极低温状态。
三、干燥法。
干燥法是将活菌体及高浓度营养培养基同时干燥,使其中的水份完全蒸发而获得半干燥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可以防止菌种的增殖。
四、水银法。
水银法是一种利用活菌体对水银的耐受性,将活的菌体悬浮在7%的水银中的保存方法。
保藏菌种的条件:
1、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0~4℃,并保持温度稳定。
2、控制保藏过程中的湿度,干燥法中的湿度应在10%~15%之间,而冷冻、液氮保藏则要求保证容器中有足够多的液氮,避免菌种因温度过高而复苏。
3、控制光照,避免菌株遭受接触紫外线的伤害、褪色、衰退和增强其致病性等。
4、控制空气中的致病因子;
5、定期检测样品的质量,确保其始终处于较好的保藏状态。
- 1 -。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b63b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3.png)
在现代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中,菌种保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恰当的菌种保藏方法能够确保菌种的活性、遗传稳定性和可用性,为科学研究的持续开展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深入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操作要点。
一、低温冷冻保藏法低温冷冻保藏法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且效果较为可靠的菌种保藏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菌种置于超低温环境(通常为液氮温度,即-196℃)下,使菌种细胞处于极度冷冻的状态,从而抑制其代谢活动,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诸多显著优点。
低温能够极大地减缓细胞的生理活动,几乎使其处于完全停滞状态,从而有效地延长菌种的存活时间。
低温冷冻保藏对菌种的遗传稳定性影响较小,经过长期保存后,菌种的特性通常能够较好地保持。
操作相对简单,只需将菌种制备成适宜的冷冻保存液,然后置于液氮罐中即可。
在具体操作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冷冻保存液。
常用的冷冻保存液一般含有一定比例的保护剂,如甘油、二甲基亚砜等,它们能够降低细胞内冰晶的形成对细胞的损伤。
制备好冷冻保存液后,将菌种接种到冷冻保存液中,制成菌悬液。
将菌悬液分装到合适的冷冻管中,迅速放入液氮罐中进行保存。
在液氮罐中,要定期检查液氮的液位,确保菌种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中。
低温冷冻保藏法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菌种的长期保存,尤其对于那些对温度敏感、容易变异的菌种,如细菌中的一些致病菌、真菌中的丝状真菌等,具有良好的保藏效果。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液氮的成本较高,液氮罐的储存空间有限,以及在取出菌种进行复苏时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等。
二、干燥保藏法干燥保藏法是利用菌种在干燥环境下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的原理来实现保藏的方法。
常见的干燥保藏法包括沙土管保藏法、滤纸保藏法等。
沙土管保藏法是将菌种接种到无菌的沙土中,然后将沙土管置于干燥器中进行干燥保存。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在干燥过程中,菌种细胞内的水分逐渐散失,代谢活动减缓,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菌种保藏的方法
![菌种保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ab0c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3.png)
菌种保藏的方法菌种保藏是指将某一特定的菌种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以确保其生活和活力,并能够长时间保存下去的过程。
菌种保藏的方法主要有冷冻法、干燥法、液氮法、乳酸法和多核隔离法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冷冻法是一种常见的保藏菌种的方法之一。
它是将菌种培养物以低温冷冻保存的方法,常见的保存温度为-80°C或更低。
冷冻法适用于大多数细菌和许多真菌,但对于某些特殊的真菌菌种可能效果不佳。
干燥法是将菌种培养物完全或部分脱水后保存的方法,常见的干燥方法有冻干和真空干燥。
干燥法适用于许多细菌、真菌和酵母菌,而且保存时间较长,但对于一些需较高水分条件的菌种可能不适用。
液氮法是将菌种保存在液氮中的方法,常见的保存温度为-196°C。
液氮法适用于大多数菌种,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液氮法的优点是保存时间长,可以达到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菌种的生活力相对较好。
乳酸法是一种利用乳酸细菌的代谢产物来保藏菌种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难保存的菌种,如肠道菌和一些微嗜酸性菌。
乳酸法的原理是将菌种和乳酸细菌一起培养,乳酸细菌产生的乳酸可以降低培养物的pH值,从而模拟菌种在肠道内的环境,达到保藏菌种的效果。
多核隔离法是将菌种分离成不同的细胞核并分别保存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证明难以保存的菌种,如高度依赖特定环境条件或具有复杂生命周期的菌种。
多核隔离法可以通过分离不同的菌落或以体细胞核和生殖细胞核分离的方式来保存菌种。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菌种,选择适合的保藏方法可以确保菌种的长期保存和维持生活力。
在进行菌种保藏时,需要严格控制培养物的纯度和保存条件,以确保保存的菌种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菌种保藏方法范文
![菌种保藏方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d095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f.png)
菌种保藏方法范文菌种保藏是指将具有特定遗传性状的菌种保持在一定的条件下存活和保存,以便于后续的研究和利用。
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种的稳定性、纯度和活力。
下面将对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冷冻保藏法:冷冻保藏法是最常见和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将菌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生长至适宜的阶段,然后通过添加甘油或其他保护剂来增加菌种的耐冻存活力,并放入低温环境下冷冻保存。
通常使用-20℃或更低的温度进行保存。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在短时间内能够保持菌株的复原性很好。
2.干燥保藏法:干燥保藏法又称为脱水保藏法,是将菌种长时间保存于干燥状态中。
先将菌种培养至适宜的生长阶段,然后用无菌方法将菌种制成干燥菌粉,放入干燥瓶中密封保存。
常见的干燥剂有二氧化硅凝胶、无水CaCl2等。
干燥保藏法保存的菌种潜伏期长,比较安全可靠,但复苏的条件较为苛刻。
3.液氮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又称为低温保存方法,是将菌种保存在液态氮中。
通过将菌种培养至适宜生长阶段后,将其转接入试管中,用无菌方法加入等体积的冷冻保护剂(例如甘油),放入液氮中保存。
液氮的温度达到-196℃,在这种环境下菌种可以长时间保存,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条件。
4.胶体保藏法:胶体保藏法是将菌种培养至适宜生长阶段,然后将其与无菌明胶混合均匀,制成菌胶球,通过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供应菌种的生长和维持菌株的复原性。
这种保藏方法具有较长的复苏潜伏期,并且易于携带和传递,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保存方法。
5.冷冻干燥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是将菌种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进行保存。
首先将菌种培养至适宜生长阶段,然后用无菌方法将菌种在-40℃或更低温度下冷冻干燥,形成冷冻干燥粉末。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潜伏期长,但复苏条件较为苛刻。
除了以上的常见保存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菌种保藏方法,例如微柱保存法、冷冻解冻保存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实验室和研究领域可能有着不同的适用性和优势。
综上所述,菌种保藏方法有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菌种保存方法-
![菌种保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1d390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5.png)
菌种保存⽅法-菌种保存⽅法:⼀.菌种保藏⽅法⼤致可分为以下⼏种:1.传代培养保藏法⼜有斜⾯培养、穿刺培养、疱⾁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蜡覆盖保藏法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覆盖灭菌的液体⽯蜡,⼀⽅⾯可防⽌因培养基⽔分蒸发⽽引起菌种死亡,另⼀⽅⾯可阻⽌氧⽓进⼊,以减弱代谢作⽤。
3.载体保藏法是将微⽣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壤、沙⼦、硅胶、滤纸上,⽽后进⾏⼲燥的保藏法,例如沙⼟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相当⼴泛。
4.寄主保藏法⽤于⽬前尚不能在⼈⼯培养基上⽣长的微⽣物,如病毒、⽴克次⽒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活的动物、昆⾍、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般微⽣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
病毒等微⽣物亦可⽤其他⽅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燥保藏法进⾏保藏。
5.冷冻保藏法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常⽤的有⽢油菌保存:取灭过菌的1.5ml EP管,按照60%—80%⽢油的加⼊量,保存零下80度。
例:取37°培养过夜的菌液2-4ml⽢油6-8ml,充分混匀后分装于1.5ml EP管中,置于-80°冰箱即可。
6.冷冻⼲燥保藏法先使微⽣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升华现象除去⽔分(真空⼲燥)。
有些⽅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燥保藏法等均需使⽤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因冷冻或⽔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
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键对⽔和细胞所产⽣的亲和⼒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
保护剂有⽜乳、⾎清、糖类、⽢油、⼆甲亚砜等。
⼆.常⽤的器材所要保存的微⽣物;⾁膏蛋⽩胨斜⾯培养基,灭菌脱脂⽜乳,灭菌⽔,化学纯的液体⽯蜡,⽢油,五氧化⼆磷,河沙,瘦黄⼟或红⼟,冰块、⾷盐,⼲冰,95%酒精,10%盐酸,⽆⽔氯化钙;灭菌吸管,灭菌滴管,灭菌培养⽫,管形安瓿管,泪滴形安瓿管(长颈球形底),40⽬与100⽬筛⼦,油纸,滤纸条(0.5×1.2cm),⼲燥器,真空泵,真空压⼒表,喷灯,L形五通管,冰箱,低温冰箱(-30℃),液氮冷冻保藏器。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c123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8.png)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一、冷冻保存在实验室中,冷冻保存是最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利用低温的环境,将菌种置于-70°C以下的冰柜或液氮罐中进行保存,以减缓菌种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延长其保存时间。
冷冻保存不仅适用于常见的细菌菌种,对真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也同样适用。
在冷冻保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容器的密封性和防潮性,以避免保存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和冻结损伤。
二、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另一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菌种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中,使其水分蒸发,使菌种变得干燥并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延长其保存时间。
常见的干燥保存方式包括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剂吸附法等。
干燥保存尤其适用于灵敏对湿度敏感的菌种,以及一些难以存活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三、低温保存除了冷冻保存外,低温保存也是常见的菌种保藏方式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菌种通常被保存在4°C左右的冰箱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延缓菌种的新陈代谢,并保持其生长状态。
这种保存方式不仅适用于微生物的短期保存,也可以用于长期保存对保存温度敏感的微生物。
四、液氮保存液氮保存是一种极低温的保存方式,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浸没在液氮中进行保存。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菌种的新陈代谢和变异,还能够保持菌种的生物特性和遗传信息。
液氮保存适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珍贵菌株和难培养的微生物,如土壤中的特殊嗜冷菌和特殊嗜热菌等。
五、冻干保存冻干保存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冷冻的条件下先冻结,然后通过真空干燥的方式将水分蒸发,最终将样品转变成固态的干燥状态。
这种方法既能保留微生物的生物特性,又能有效地延长样品的保存时间,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运输和保存的微生物。
总结回顾通过冷冻保存、干燥保存、低温保存、液氮保存和冻干保存等五种菌种保藏方法,可以满足实验室对于微生物样品保存的不同需求。
不同的菌种和实验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以确保微生物的品质和可用性。
在进行菌种保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密封性、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保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发酵菌种的保藏方法
![发酵菌种的保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5203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b.png)
发酵菌种的保藏方法
一、长期保藏方法:
1.冷冻保藏:将菌种培养物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至菌液平台期,然
后将菌液搅拌均匀后,加入等体积的甘油或酵母浸渣,混匀后分装至无菌
冻结管中,用-80℃冷冻保存。
2.干燥保藏:将菌种培养物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至菌液平台期,用
无菌纱布将菌液吸干,然后将纱布放入无菌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干燥至完
全失去水分后,将纱布收入无菌试管中,封口后保存于冰箱中。
3.液态氮保藏:将菌种培养物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至菌液平台期,
然后用冷冻管将菌液分装好,将冷冻管插入液态氮中保藏。
二、短期保藏方法:
1.酸性保藏:将菌种接种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至平台期,然后加入
适量的无菌稀盐酸,使培养液酸化到pH2-3左右,保存于冰箱中。
2.盐浸保藏:将菌种培养物接种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至菌液平台期,然后加入适量的无菌富含NaCl的液体培养基,浸泡菌种,保存于冰箱中。
3.生理盐水保藏:将菌种培养物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至菌液平台期,然后加入生理盐水,将菌液稀释至适宜的浓度,保存于冰箱中。
无论何种保藏方法,都具备相应的优点和限制,具体应根据具体菌种
的特性和实验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保藏前需确保菌种纯度高,无
杂菌污染,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保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八种菌种保藏方法的优缺点
![八种菌种保藏方法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a56a2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6.png)
八种菌种保藏方法的优缺点
保藏菌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八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
1. 冷冻保藏:
优点:简单易行,保藏时间长,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
缺点:需要低温设备,可能会导致部分菌株失活。
2. 干燥保藏:
优点:操作简便,无需低温设备,适用于多种菌株。
缺点:某些菌株可能无法在干燥条件下存活。
3. 液氮冷冻保藏:
优点:温度极低,可长期保存。
缺点:设备昂贵,需要特殊处理。
4. 石蜡包埋:
优点:能够保存非常脆弱的菌株。
缺点:操作复杂,需要特殊设备。
5. 非常规保藏:
例如使用特殊培养基或添加保护剂等方法。
优点:针对特定菌株的保护效果更好。
缺点:需要特殊处理,不适用于所有菌株。
6. 液体保藏:
将菌株保存在培养基中。
优点:适用于快速生长的菌株,易于操作。
缺点:需要定期转移菌株以维持活性。
7. 冷冻干燥:
将菌株冷冻后进行干燥处理。
优点:保藏时间长,易于保存和转运。
缺点:某些菌株可能无法在冷冻干燥条件下存活。
8. 长期传代:
通过连续传代培养菌株。
优点:保持菌株活力,适用于快速生长的菌株。
缺点:需要定期进行传代,较为耗时。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菌株的特性、实验条件和保存期望等因素。
菌种保藏的要点
![菌种保藏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26c5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a.png)
菌种保藏的要点
菌种保藏的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1. 菌种的分离与培养: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所需菌种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并进行适当的培养,确保纯净度和菌株的健康状态。
2. 菌种的保存介质:选择适合菌种保存的介质,常见的包括琼脂、液体培养基、冰冻保存液等。
保存介质要符合菌株生长的需求,并具备较长的保存时间。
3. 冷冻保存:将菌种培养物经过适当处理后保存在低温环境中,常见的冷冻方式包括冷冻干燥、液氮冷冻等。
冷冻保存可以有效地延长菌株的保存时间。
4. 恒温保存:将菌种培养物保存在稳定恒温环境中,如恒温培养箱或恒温冰箱。
保存温度要根据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调整,通常为4-8摄氏度。
5. 定期传代:定期传代菌株,避免菌株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发生遗传变异或失活。
6. 保存记录:建立并及时更新菌株的详细保存记录,包括菌株的来源、保存时间、保存方式、特性描述等信息,以便于菌株的溯源和使用。
7. 双重保存:对于重要的菌种,可以考虑进行双重保存,即同时进行冷冻保存和恒温保存,以增加保存的安全性。
8.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保存的菌株,包括菌株的纯度、生长状况和遗传特性等,确保保存的菌株依然具有所需的特性和活力。
以上是常见的菌种保藏要点,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和菌种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注意进行合理的菌种管理和使用,以减少菌株的失活和遗传变异,保证科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
![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93c6e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6.png)
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菌种保藏是指将特定 microscopic organisms 以各种方式保存以供将来使用的过程。
全世界都在努力收集和保留丰富的菌种以解决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环境等多个重要问题。
人们已经开发出一系列有效的保藏方法,为获得有利于研究地菌种,控制环境问题及提供保藏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综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总结了市面上常见的对菌种保存有良好效果的几个方法。
第一种是冷冻法,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也可称作低温保藏,就是将需要保藏的菌株置于一定温度(≤-18℃)的环境中进行保藏,以防止菌种的变化、变质以及凋亡。
这是保藏菌种最为普遍的方法,对于大多数常见的菌种都有很高的安全度。
第二种是干燥保藏。
干燥法的原理是去湿,制出的菌落的水分很低(一般小于1%),从而防止一些微生物的生长和变形,从而达到保藏菌种的目的。
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菌落内部水分极低,被保藏的菌种非常脆弱,很难再次复原。
第三种是灭活保藏,是最简单的一种保藏方式,它都近似于冷冻,一般使用的是一种化学的抑制剂,通过抑制菌落的生长和繁殖,使其处于灭活状态,从而起到保藏菌种的作用。
当需要用时,可将其复原。
它可以很好地抑制菌落的繁殖,但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使用复原液之后会发生微生物组成的变化,即所谓的“回滚”现象。
另一种是高压处理法,即把生物体放在极高压力(≥100MPa)的环境中,从而杀灭菌种中的细胞,从而达到保藏菌落的目的。
高压处理的菌种可以有效维持其完整的形态,而无需使用其他的抑制剂。
高压处理的菌种可以很好地复原,但使用这种方法保藏菌种通常需要较大的成本。
最后一种是细胞培养方法。
细胞培养法是一种经典的生物保存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在适当的培养环境中,利用细胞内有生长根源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保持细胞的存活,这也是细胞整个生命周期中最稳定的一时期,从而可以有效地保存菌种。
缺点是,这种方法保藏的菌落应用于研究时,会发生细胞失活的情况,引起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影响。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7b36c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7.png)
菌种保藏方法菌种的保藏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菌种的保存质量和长期保存的有效性。
正确的菌种保藏方法不仅可以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力,还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菌种资源。
因此,科研工作者在进行菌种保藏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菌种的保存质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之一是冷冻保存。
冷冻保存是将菌种在-80°C以下的低温条件下保存,通常使用甘油、DMSO等冷冻保护剂来保护菌种。
在进行冷冻保存时,首先需要将菌种悬液和冷冻保护剂混合均匀,然后分装到冷冻管中,标注好菌种的信息,并迅速置于-80°C以下的冷冻箱中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可以长期保存,并且在恢复时也比较方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菌种保藏中。
其次,干燥保存也是一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
干燥保存是将菌种在无水或低水活性的条件下保存,通常使用干燥剂或真空干燥的方法将菌种中的水分去除。
在进行干燥保存时,需要将菌种悬液均匀涂布在无菌的玻璃片或滤纸上,然后置于通风干燥或真空干燥的条件下进行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可以长期保存,并且在恢复时也比较方便,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菌种保藏中。
另外,液氮保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液氮保存是将菌种在液氮温度下(-196°C)进行保存,这种极低温度可以有效地抑制菌种的代谢活动,从而实现菌种的长期保存。
在进行液氮保存时,需要将菌种悬液和冷冻保护剂混合均匀,然后分装到液氮罐中,标注好菌种的信息,并迅速置于液氮罐中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可以长期保存,并且在恢复时也比较方便,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菌种保藏中。
最后,微生物冷冻干燥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
微生物冷冻干燥技术是将菌种在低温下冷冻,并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从而实现菌种的长期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可以长期保存,并且在恢复时也比较方便,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菌种保藏中。
综上所述,菌种的保藏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菌种保藏方法可以保证菌种的保存质量和长期保存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种保藏
(一)、菌种保藏的目的
微生物在使用和传代过程中容易发生污染、变异甚至死亡,因而常常造成菌种的衰退,并有可能使优良菌种丢失.菌种保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可能保持其原有性状和活力的稳定,确保菌种不死亡、不变异、不被污染,以达到便于研究、交换和使用等诸方面的需要.
(二)、菌种保藏的原理
无论采用何种保藏方法,首先应该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来进行保藏,最好保藏它们的休眠体,如分生孢子、芽孢等.其次,应根据微生物生理、生化特点,人为地创造环境条件,使微生物长期处于代谢不活泼、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这些人工造成的环境主要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另外,避光、缺乏营养、添加保护剂或酸度中和剂也能有效提高保藏效果.
(三)、菌种保藏的方法
1、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种生长完全后,置于4℃左右的冰箱中保藏,每隔一定时间(保藏期)再转接至新的斜面培养基上,生长后继续保藏,如此连续不断.此法广泛适用于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大多数微生物菌种的短期保藏及不宜用冷冻干燥保藏的菌种.放线菌、霉菌和有芽孢的细菌一般可保存6个月左右,无芽孢的细菌可保存1个月左右,酵母菌可保存3个月左右.如以橡皮塞代替棉塞,再用石蜡封口,置于4℃冰箱中保藏,不仅能防止水分挥发、能隔氧,而且能防止棉塞受潮而污染.这一改进可使菌种的保藏期延长. 该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容易推广,存活率高,故科研和生产上对经常使用的菌种大多采用
这种保藏方法.其缺点是菌株仍有一定程度的代谢活动能力,保藏期短,传代次数多,菌种较容易发生变异和被污染.
与斜面培养基相对和并列的概念是:平面培养基、高层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倒在培养皿内,凝固成平面的称为平板培养基,用于菌种分离及研究菌类的某些特性;分装在试管内,直立凝固而制成的称为高层培养基,这样接入菌种后虽然发育的面小了一点,但培养基的厚度增大,营养丰富,时间长些也不容易干燥、开裂,常用于保存菌种。
5、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又称冷冻干燥保藏法,简称冻干法.它通常是用保护剂制备拟保藏菌种的细胞悬液或孢子悬液于安瓿管中,再在低温下快速将含菌样冻结,并减压抽真空,使水升华将样品脱水干燥,形成完全干燥的固体菌块.并在真空条件下立即融封,造成无氧真空环境,最后置于低温下,使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而得
以长期保藏.常用的保护剂有脱脂牛奶、血清、淀粉、葡聚糖等高分子物质.
由于此法同时具备低温、干燥、缺氧的菌种保藏条件,因此保藏期长,一般达5~15年,存活率高,变异率低,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较理想的保藏方法.除不产孢子的丝状真菌不宜用此法外,其他大多数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等均可采用这种保藏方法.但该法操作比较烦琐,技术要求较高,且需要冻干机(杨世迎老师有)等设备.
保藏菌种需用时,可在无菌环境下开启安瓿管,将无菌的培养基注入安瓿管中,固体菌块溶解后,摇匀复水,然后将其接种于适宜该菌种生长的斜面上适温培养即可.
6、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简称液氮保藏法或液氮法.它是以甘油、二甲基亚砜等作为保护剂,在液氮超低温(-196℃)下保藏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菌种细胞从常温过渡到低温,并在降到低温之前,使细胞内的自由水通过细胞膜外渗出来,以免膜内因自由水凝结成冰晶而使细胞损伤.美国ATCC菌种保藏中心采用该法时,把菌悬液或带菌丝的琼脂块经控制致冷速度,以每分钟下降1℃/min的速度从0℃直降到-35℃,然后保藏在-150℃~-196℃液氮冷箱中.如果降温速度过快,由于细胞内自由水来不及渗出胞外,形成冰晶就会损伤细胞.据研究认为降温的速度控制在(1~10)℃/min,细胞死亡率低;随着速度加快,死亡率则相应提高.
液氮低温保藏的保护剂,一般是选择甘油、二甲基亚砜、糊精、血清蛋白、聚乙烯氮戊环、吐温80等,但最常用的是甘油(10%~20%).不同微生物要选择不同的保护剂,再通过试验加以确定保护剂的浓度,原则上是控制在不足以造成微生物致死的浓度.
此法操作简便、高效、保藏期一般可达到15年以上,是目前被公认的最有效的菌种长期保藏技术之一.除了少数对低温损伤敏感的微生物外,该法适用于各种微生物菌种的保藏,甚至连藻类、原生动物、支原体等都能用此法获得有效的保藏.此法的另一大优点是可使用各种培养形式的微生物进行保藏,无论是孢子或菌体、液体培养物或固体培养物均可采用该保藏法.其缺点是需购置超低温液氮设备,且液氮消耗较多,操作费用较高.
要使用菌种时,从液氮罐中取出安瓿瓶,并迅速放到35~40℃温水中,使之冰冻熔化,以无菌操作打开安瓿瓶,移接到保藏前使用的同一种培养基斜面上进行培养.从液氮罐中取出安瓿瓶时速度要快,一般不超过1min,以防其他安瓿瓶升温而影响保藏质量.并且取样时一定要戴专用手套以防止意外爆炸和冻伤.
2、石蜡油封藏法
此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过菌并已蒸发掉水分的液体石蜡倒入培养成熟的菌种斜面(或半固体穿刺培养物)上,石蜡油层高出斜面顶端lcm,使培养物与空气隔绝,加胶塞并用固体石蜡封口后,垂直放在室温或4℃冰箱内保藏.使用的液体石蜡要求优质无毒,化学纯规格,其灭菌条件是:150~170℃烘箱内灭菌lh;或121℃高压蒸汽灭菌60~80min,再置于80℃的烘箱内烘干除去水分.
由于液体石蜡阻隔了空气,使菌体处于缺氧状态下,而且又防止了水分挥发,使培养物不会干裂,因而能使保藏期达1~2年,或更长.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它适于保藏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好氧性细菌等,对霉菌和酵母菌的保藏效果较好,可保存几年,甚至长达10年.但对很多厌氧性细菌的保藏效果较差,尤其不适用于某些能分解烃类的菌种.
3、砂土管保藏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长期保藏菌种的方法,适用于产孢子的放线菌、霉菌及形成芽孢的细菌,对于一些对干燥敏感的细菌如奈氏球菌、弧菌和假单胞杆菌及酵母则不适用.
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砂与土分别洗净、烘干、过筛(一般砂用60目筛,土用120目筛),按砂与土的比例为(1~2):1混匀,分装于小试管中,砂土的高度约1cm,以121℃蒸汽灭菌1~1.5h,间歇灭菌3次.50℃烘干后经检查无误后备用.也有只用砂或土作载体进行保藏的.需要保藏的菌株先用斜面培养基充分培养,再以无菌水制成108~1010个/ml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滴入砂土管中,放线菌和霉菌也可直接刮下孢子与载体混匀,而后置于干燥器中抽真空约2~4h,用火焰熔封管口(或用石蜡封口),置于干燥器中,在室温或4℃冰箱内保藏,后者效果更好. 砂土管法兼具低温、干燥、隔氧和无营养物等诸条件,故保藏期较长、效果较好,且微生物移接方便,经济简便.它比石蜡油封藏法的保藏期长,约1~1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用砂土管保藏法保藏放线菌.
4、麸皮保藏法
该法亦称曲法保藏.即以麸皮作载体,吸附接入的孢子,然后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其制作方法是按照不同菌种对水分要求的不同将麸皮与水以一定的比例1:(0.8~1.5)拌匀,装量为试管体积2/5,湿热灭菌后经冷却,接入新鲜培养的菌种,适温培养至孢子长成.将试管置于盛有氯化钙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于室温下干燥数日后移入低温下保藏;干燥后也可将试管用火焰熔封,再保藏,则效果更好.
此法适用于产孢子的霉菌和某些放线菌,保藏期在1年以上.因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工厂较多采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采用麸皮保藏法保藏曲霉,如米曲霉、黑曲霉、泡盛曲霉等,其保藏期可达数年至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