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兼对当代中国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反思

【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也与环境保护思想相契合,并指导着古代环境立法,取得一定成效。但反观当代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其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向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转型。所以,应以“天人合一”的环境保护思想,为环境立法目的转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更有利于摒弃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确立正确的环境立法一元目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天人合一;环境保护;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

前言

“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流变中,古代各家的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天人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涉及自然、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探讨的核心问题,换而言之,“天人合一”对环境保护方面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却一直采用二元论,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地位,为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埋下祸根。所以,在反思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弊端,探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其作为环境立法一元目的之理论支撑,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二者间的和谐关系,促使环境立法目的从二元目的向一元目的合理转型。

一、思想的流变:“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发展脉络

“天人合一”思想经历了由萌芽到基本成型,再到逐渐成熟,最后完善的发展脉络,最终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天人关系学说。

(一)萌芽催生:原始农耕文化

生产力水平较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特别是农业生产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为了能够依靠合适的生产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来发展生产,古人秉持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开始不断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和探寻生态规律。在农业实践中,古人们摸索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等生态规律,总结出人与自然同样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形成了朴素的生态平等观念。在生活中,古人们总结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供给,生活中必须“节用”,才能保持资源被持续利用。正是因为古人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才能催生“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二)基本成型: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整体观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天”与“人”二者视为一个整体。孔子在其学说当中宣扬“知天命”、①“畏天命”,②进而“乐山乐水”③,以自身的努力体验“天”与“人”相融的乐趣。但是孔子尚未形成系统的“天人合一”观。到孟子时期,孟子将“天”道德化,强调“天”是道德伦理的本源,人性乃“天之所与”,④人性的善良是“天”所赋予的,人保持本心的善性便能认识“天”。⑤而“天”与“道德”,“人”与“道德”,利用“道德”这一桥梁,将“天”与“人”连接在一起,体现了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论证思路。“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荀子时期,荀子以朴素唯物主义⑥进一步阐述“天人合一”。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⑦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

①《论语·为政篇》

②《论语·季氏篇》

③《论语·雍也》

④《孟子·告子下》

⑤《孟子·告子上》

⑥所谓“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最初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⑦《荀子·天论》

该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荀子提出:“天地者,生之本也”,①所有生命都是源于自然,人类是永远无法离开自然的,使自然之道和人之道达到统一。

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之下“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基本形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三)逐渐成熟: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天人合一”思想逐渐成熟。董仲舒提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②以血缘关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另外,董仲舒在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上,进一步阐述了“天”、“地”、“人”三者的微妙关系。具体而言,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到:“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人,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成一体。不可一无也”,③董仲舒认为“天”、“地”、“人”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根本,三者情同手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董仲舒还主张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其提到:“天地之行美也……其可食者,益食之,天为之利人,独代生之;其不可食者,益蓄之,天愍州华之间”。④董仲舒将自然资源分为“可食”资源和“不可食”资源,主张以不辜负“天为之利人”为目的,对“可食”资源要“益食之”,即保证“可食”资源的永续性;对于“不可食”资源要“益蓄之”,即保证“不可食”资源的蓄养与保护。因为这些都是上天的福赐,所以人类应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保护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做到“下长万物,上参天地”。⑤一言以蔽之,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更为细致,更为科学,使得“天人合一”思想进一步成熟。

(四)日益完善:宋明时期

“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时期日益完善,并且逐步成为当时社会思想的主导。“天人合一”的命题在宋代以前均未被明确提出,笔者也只是从古代各学派的学说当中加以提炼,真正弥补这一空白的是宋代的张载。张载从“天”与“人”的关系出发,明确提出:“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

①《荀子·礼论》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

④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⑤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天而未始遗人”。①同时,在此基础上,张载还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②的思想。其认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③乾即父亲,坤即母亲,天地之体就是人类之体,天地之性就是人类之性。而后,二程从“天理”的角度阐述了天人关系。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④的生态观。把“人”与“天地万物”是统一的整体,是一种无私的大我的天地境界。到了南宋朱熹,他将“天道”与“人性”合二为一,指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⑤因此,他把“天”与“人”都归于“理”,并通过“理”这座桥梁搭建起来。陆王心学则是从“心本论”的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⑥王阳明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提出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⑦的主张。[1]

①张载《正蒙·诚明》

②张载《西铭》。原文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③张载《西铭》

④程颢《河南程氏遗书》

⑤朱熹《朱子语类》

⑥陆九渊《陆九渊集》

⑦王阳明《大学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