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业态组合
社区商业业态组合
![社区商业业态组合](https://img.taocdn.com/s3/m/4345d5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a.png)
差异性策略
差异性策略是指根据不同社区的特点和消费需求,选择具有特色的商业业态进行组合,以突出社区的 特色和优势。
例如,在文化氛围浓厚的社区,可以开设书店、咖啡店等具有文化特色的商业业态;在高端社区,可 以开设高端品牌店、精品店等商业业态,以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KTV
提供唱歌娱乐服务,满足居民的休闲 娱乐需求。
电玩城
提供电子游戏娱乐服务,满足居民的 游戏需求。
健身房
提供健身服务,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电影院
提供电影观赏服务,满足居民的文化 娱乐需求。
03 社区商业业态组合策略
互补性策略
互补性策略是指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 和消费特点,选择不同业态的商业进 行组合,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失败案例二:某社区购物中心转型失败
总结词
转型策略不符合市场需求
详细描述
该社区购物中心试图通过增加高端品牌和娱 乐项目来吸引客流,但忽视了社区居民的实 际需求,导致转型失败,经营状况持续下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集中式布局是指将社区内的各种商业业态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规划和管理,以便于统一管理和运营,提高商业氛 围。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形成商业集聚效应,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便利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商业地产的价 值。
分散式布局
总结词
将不同商业业态分散在社区的不同区域,以更好地满足居民 的日常生活需求。
一体化策略
一体化策略是指将多种商业业态整合 到一个商业综合体内,实现不同业态 之间的互动和互补,提高整体效益。
商业地产项目业态组合规划与策略要点分析
![商业地产项目业态组合规划与策略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6cc8b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9.png)
商业地产项⽬业态组合规划与策略要点分析⼤型商业项⽬由于体量⼤,其功能不仅仅要满⾜购物,还必须满⾜休闲、观光、⽂化、娱乐、餐饮等,其功能和业态复合性强,每种业态、每个功能、每个消费者对空间个性都有具体要求,需要专业⼈⼠通过商业规划对项⽬物业室内空间限定和功能划分进⾏规划。
01商业地产项⽬业态组合的两种⽅式商业地产项⽬业态的组合可以采取2种组合⽅式:横向组合和竖向组合1业态的横向组合业态的横向组合是指不同业态之间的组合。
⽐如,⾹港的购物中⼼和内陆⼤多数购物中⼼的业态布置是不同的。
它们并不是简单地以化妆品、男装或者⼥装按楼层来明确划分,⽽是在每⼀个楼层⾥既有服装珠宝,⼜将咖啡馆、餐厅、电影院、溜冰场、数码馆等穿插其中,形成了功能上的相互补充。
⾹港⼜⼀城中庭空间2业态的纵向组合业态的纵向组合是指同⼀业态之间的互相组合。
⽐如,百货有⾼端时尚百货和普通百货进⾏组合等。
纵向组合是在每⼀个细分业态中,再增加更丰富和多样的商业,从⽽增加了购物中⼼整体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有机性。
上海久光百货02商业地产项⽬业态组合的五个策略商业地产项⽬业态组合,指的是开发商根据项⽬城市现有业态状况和对未来商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充分利⽤⾃⾝可整合的各种招商资源,为便于项⽬实现租售和项⽬⽇后成功运营⽽对项⽬各功能分区和各楼层业态所进⾏的规划。
业态组合定位必须在项⽬开发前期完成。
策略⼀:以整体定位为依据在项⽬主题定位和消费者定位确定之后,项⽬内部各分区主体、各具体业态都要围绕这两个核⼼定位,形成项⽬鲜明主题。
策略⼆:确保五个'平衡'当项⽬整体定位确定之后,项⽬主要业态和辅助业态都需要紧紧围绕这个定位,并注意各业态间的均衡性和互利性,以此达到项⽬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化。
单纯强化购物的⽐例对消费者黏着性危害很⼤。
⼀般的⼤型购物中⼼,⼤都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运动等于⼀体、多种复合业态的集合体。
这需要他们之间的组合具有⼀定的主次性、互利性和均衡性,以此做到项⽬整体业态组合的最优化。
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研究
![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3d00a7be1e650e53ea9923.png)
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研究商业规划是商业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所指商业房地产特指商铺,不包括写字楼和洒店),而业态组合又是商业规划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如若业态组合左位科学合理,可使楼盘营销增加靓丽的卖点,有力促进楼盘的销售,如大连万达在全国抢滩推岀的万达购物广场模式;也可为项目建成运营后真正实现长期繁荣奠泄坚实的基础,如广州天河城项目。
反之,如果业态组合立位不符合项目所在城市商业发展现状的实际需要,将导致项目投入运营后必左不能做旺而最终归于失败。
这种案例在全国许多城市可谓比比皆是。
项目开发前期明确业态组合的定位,还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那么, 什么是商业业态?什么是商业业态组合?业态组合泄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业态组合有哪几种常用方式?本文试图以地级市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亠商业业态指的是经营者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经营形态,其分类主要依据经营主体的多少(是一个还是多个)、目标帀场、经营理念、服务功能、立店规模、选址、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和装修标准、商品进货渠道(从厂家还是分销商处进货)和募集方式(是中央采购还是单店进货)、商品的宽度和深度、价格政策(毛利率大小)、销售方式等诸方而。
目前,我国现有的商业业态主要有:百货店(有传统百货和现代百货之分,现阶段地级市百货店大都为传统百货,但已开始向现代百货过渡)、专业店、专卖店、商业步行街、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s hop P i n g mall)以及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
英中,由于仓储式商场强调储销一体和非中心商圈选址,便利店强调社区便利性服务我•业市场强调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概念,农贸市场强调农副产品销售,这些业态和作为建筑群形态的商业步行街均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
A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业态组合,指的是开发商根据项目城市现有业态状况和对未来商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充分利用自身可能整合的各种招商资源,为便于该楼盘作为房地产项目实现销售和该项目作为商业地产日后能够成功运营而对项目各功能分区和各楼层的业态所进行的规划。
购物中心中的业态组合与规划分析
![购物中心中的业态组合与规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7d8d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8.png)
购物中心中的业态组合与规划分析现代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与规划分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如消费者需求、市场竞争、商业模式等。
本文将从购物中心的业态定位、业态组合、规划布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购物中心的业态定位购物中心的业态定位是指针对目标消费者群体,确定购物中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类型。
业态定位的选择应根据周边人口结构、经济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周边人口结构:购物中心的业态定位应根据周边人口结构来确定。
比如,青年人口多的地区可以考虑引入时尚休闲的业态;高收入人群多的地区可以引入高档奢侈品牌。
2.经济水平:购物中心的业态定位要与周边经济水平相匹配,以保证消费者能够接受和消费。
比如,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可以引入一些价格亲民的商店和服务业态。
3.消费习惯:购物中心的业态定位应根据周边人群的消费习惯来确定。
比如,购物中心位于商业区的可以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用品和便利性服务,而购物中心位于旅游景区的可以更多关注纪念品、特色商品等。
二、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是指购物中心内各类业态的组合方式和比例。
业态组合要根据购物中心的定位和目标消费者需求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市场竞争等因素。
1.主力业态与陪衬业态: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应包括主力业态和陪衬业态。
主力业态是指吸引消费者的主力项目,如百货商店、超市、专业零售等;陪衬业态是指一些通过配合主力业态来增加购物中心整体吸引力的业态,如餐饮、休闲娱乐、美容美发等。
2.补充型业态与互补型业态: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还应合理安排补充型业态和互补型业态。
补充型业态是指与购物相关的其他业态,如停车场、货物配送中心等;互补型业态是指与购物不直接相关但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业态,如银行、医疗保健、儿童游乐场等。
三、购物中心的规划布局购物中心的规划布局是指购物中心内各个业态的位置安排和空间规划。
规划布局应结合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和目标消费者需求来考虑。
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与建议
![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6ba805f804d2b160b4ec097.png)
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与建议一、商业业态及业态规划的定义(一)商业业态的定义商业业态指的是经营者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经营形态,其分类的主要依据包括经营主体目标市场、经营理念、服务功能、选址要求、立店规模、商品结构标准等诸方面。
城市综合体内主要的商业业态包括: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公寓、住宅等等;而其中购物中心内的业态主要有:百货店、零售型专业店、专卖店、特色超市、大型综合超市、电影城、娱乐中心(KTV、电玩等)、健身中心、大型中式酒楼、特色餐饮美食广场、美容院及发廊、银行、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市场等。
(二)商业业态组合与规划所谓业态组合就是指综合体或购物中心根据自身的定位确定商业业态的种类和每一种商业业态在购物中心中的分布及分配比例的过程。
业态组合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1、业态的选择:一个综合体或是购物中心究竟应该承载哪些功能、涵盖哪些业态;2、配比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中的占比及每一业态中具体每个业种数量的多少以及相互的比例关系;3、落位与分布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区位与业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不同的业态如何进行有效的划分与组合,不仅关系到广场定位的实现、客流的共享,更关系到经营收益的最大化。
二、业态规划的基本原则1、定位优先的原则单个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须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的发展要求。
购物中心业态的选择与配比规划须符合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定位,满足商家的经营需要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定位包括三个层面:1)整体的功能性定位:即综合体(购物中心)要实现哪些基本的功能。
位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属性的城市综合体,由于区位特征不同,其承载的基本功能及扮演的角色也会有较大的区别,如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属于城市中心(副中心)型城市综合体,北京CBD万达广场为城市特定功能区域内的综合体,而宁波万达广场则属于典型的郊区型城市综合体。
2)目标客群的选择:位于不同类型的城市以及城市不同区位的城市综合体,其目标消费人群的结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倾向会有所差别,这必然会影响到综合体(尤其是购物中心)内商业业态种类的选择及各业态的配比。
商业项目的定位与业态组合的规划
![商业项目的定位与业态组合的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77c4c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9.png)
商业项目的定位与业态组合的规划商业项目的定位与业态组合是指在一个商业项目的规划与设计阶段,通过确定商业项目的定位以及相应的业态组合,从而实现商业项目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商业项目的定位与业态组合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规划原则与方法。
一、商业项目的定位商业项目的定位是指确定商业项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在市场中建立独特的地位与形象。
商业项目的定位决定了商业项目的产品组合、服务内容及目标客户群体等方面。
商业项目的定位常常与所处区域的经济地位、文化氛围、人口结构等因素相互关联。
商业项目的定位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区域市场分析:对商业项目所在区域的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区域内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确定商业项目的竞争优势。
2. 目标客户群体:确定商业项目的目标客户群体,明确其消费需求、购物习惯以及消费能力等方面的特点,以便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3. 商业项目的特色与定位策略:根据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确定商业项目的特色与定位策略,以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提供独特与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二、商业项目业态组合的规划商业项目业态组合的规划是指通过合理的业态组合与布局,满足目标客户群体的多层次需求,提高商业项目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商业项目的业态组合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客户特点、业态配比、租客审查和经营风险等因素。
商业项目的业态组合规划需要根据商业项目的定位与发展目标进行相应的选择与安排。
常见的商业项目业态包括零售业态、餐饮业态、娱乐业态、教育培训业态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与搭配。
在商业项目业态组合规划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业态的多样性:合理组合不同类型的业态,满足目标客户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并丰富项目的产品与服务内容。
2. 业态的协调性:不同业态之间应具有一定的协调与互补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商业项目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3. 租客的选择与审查:在确定业态组合时,需要对租客进行选择与审查,保证租客的品牌形象与经营实力与商业项目的定位相符。
商场业态组合比例
![商场业态组合比例](https://img.taocdn.com/s3/m/fc666d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9.png)
商场业态组合比例商场业态组合比例是指商场内不同类型的商户所占比例。
商场的业态组合直接影响着商场的运营和吸引力,合理的业态组合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商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商场的业态组合应该根据所处地区的消费水平、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商场的业态组合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商户:1. 零售业:零售业是商场的主要业态之一。
零售业包括服装、鞋帽、化妆品、家居用品等各类商品的销售。
不同类型的商场可以根据消费群体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零售业商户。
例如,高端商场可以引进奢侈品牌,而中低端商场则可选择平价品牌。
2. 餐饮业:餐饮业是商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顾客提供各种美食选择。
商场可以引进各类餐饮商户,包括快餐、中餐、西餐、特色餐饮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进咖啡厅、茶饮店等休闲餐饮场所,以满足顾客的休闲需求。
3. 休闲娱乐业:休闲娱乐业可以为商场增加吸引力和人气。
商场可以引进电影院、游乐场、儿童乐园等娱乐设施,为顾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进健身房、桌球馆等体育娱乐场所,满足顾客的健身和娱乐需求。
4. 服务业:商场可以引进各类服务业商户,如美发美容店、SPA按摩店、珠宝店等。
这些商户能够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商场的服务品质和顾客满意度。
5. 教育培训业:商场还可以考虑引进教育培训机构,为顾客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这些机构可以包括语言培训、艺术培训、职业培训等,满足不同顾客的学习需求。
6. 其他业态:商场的业态组合还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和顾客需求进行扩展。
例如,商场可以引进农产品直销店,提供新鲜农产品的销售;商场也可以引进文化创意产业,推广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
商场的业态组合比例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商场的定位来确定。
一般来说,商场的业态组合应该保持多样性和平衡性,不宜过于单一或过于偏向某一业态。
同时,商场还应该根据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商场的业态组合比例是商场运营成功的关键之一。
万达广场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报告与建议
![万达广场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报告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53e609e69dc5022aaea00f7.png)
万达广场: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与建议一、商业业态及业态规划的定义(一)商业业态的定义商业业态指的是经营者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经营形态, 其分类的主要依据包括经营主体目标市场、经营理念、服务功能、选址要求、立店规模、商品结构标准等诸方面。
城市综合体内主要的商业业态包括: 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公寓、住宅等等; 而其中购物中心内的业态主要有:百货店、零售型专业店、专卖店、特色超市、大型综合超市、电影城、娱乐中心(KTV、电玩等)、健身中心、大型中式酒楼、特色餐饮美食广场、美容院及发廊、银行、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市场等。
(二)商业业态组合与规划所谓业态组合就是指综合体或购物中心根据自身的定位确定商业业态的种类和每一种商业业态在购物中心中的分布及分配比例的过程。
业态组合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 1、业态的选择: 一个综合体或是购物中心究竟应该承载哪些功能、涵盖哪些业态; 2、配比的问题: 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中的占比及每一业态中具体每个业种数量的多少以及相互的比例关系; 3、落位与分布的问题: 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区位与业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不同的业态如何进行有效的划分与组合,不仅关系到:广场定位的实现、客流的共享,更关系到经营收益的最大化。
二、业态规划的基本原则1、定位优先的原则单个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须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的发展要求。
购物中心业态的选择与配比规划须符合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定位, 满足商家的经营需要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定位包括三个层面:1)整体的功能性定位:即综合体(购物中心)要实现哪些基本的功能。
位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属性的城市综合体,由于区位特征不同,其承载的基本功能及扮演的角色也会有较大的区别:如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属于城市中心(副中心)型城市综合体,北京CBD万达广场为城市特定功能区域内的综合体,而宁波万达广场则属于典型的郊区型城市综合体。
业态组合特点与模式
![业态组合特点与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e350c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1.png)
业态组合特点与模式一、多样性业态组合的第一个特点是多样性。
在商业运营中,业态的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结合多种业态,例如零售、餐饮、娱乐等,可以吸引各类消费者,增加客流量,提高整体的销售业绩。
二、互补性业态组合的第二个特点是互补性。
互补性是指不同业态之间相互补充,形成协同效应。
例如,零售和餐饮的结合可以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需求,提供更为便捷和全面的服务。
这种互补性能够提升整体的商业价值,提高经营效益。
三、适应性业态组合的第三个特点是适应性。
不同的商业项目需要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群体,因此业态组合需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通过灵活调整业态的配置,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商业项目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四、品牌塑造业态组合的第四个特点是品牌塑造。
品牌是商业项目的重要资产,通过合理的业态组合可以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
在业态组合中,应注重选择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的品牌,以提高商业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经营管理业态组合的第五个特点是经营管理。
合理的业态组合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基础上,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
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可以提高商业项目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六、顾客体验业态组合的第六个特点是顾客体验。
顾客体验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业态组合可以提供更好的顾客体验。
例如,增加休闲娱乐业态可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七、成本控制业态组合的第七个特点是成本控制。
在商业运营中,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业态组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例如,选择租金较低的物业可以降低固定成本,优化人员配置可以提高人员效率等。
八、长期规划业态组合的最后一个特点是长期规划。
长期规划是指在商业项目的运营过程中,要具备长期的发展眼光和战略思考。
通过制定科学的长期规划,可以确保业态组合的可持续发展和商业项目的长期成功。
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研究
![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0595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0.png)
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研究商业地产业态组合是指在一个固定的商业地产项目中,将多种商业业态进行组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商业服务。
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的研究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经营和运营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升商业地产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对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的意义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的意义在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创造多元化的商业空间和商业体验。
商业地产项目中的业态组合可以包括零售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文化艺术业等多个业态,通过组合这些业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供更多的商业选择。
例如,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中可以集成超市、服装店、餐厅、电影院等多种业态,消费者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同时享受购物、用餐和娱乐等多种服务。
另一个意义在于提高商业地产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合理的业态组合,商业地产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店铺的租金收入和销售额。
同时,多种业态的组合可以形成商业地产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
二、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的要素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的要素包括业态的选择、业态的组合和业态的调整。
首先,业态的选择要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潜力。
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分析,可以确定消费者对于不同业态的需求和偏好,进而选择适合的业态。
其次,业态的组合要考虑到各业态之间的互补性和差异性。
互补性是指多种业态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依赖,例如餐厅和电影院的组合可以提供用餐和娱乐的综合服务。
差异性是指多种业态之间的区别和特色,例如高端时尚品牌店与休闲便利店的组合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业态的调整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状况进行灵活调整。
商业地产项目应及时调整业态组合,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的案例研究以下是几个商业地产业态组合的案例研究。
第一个案例是上海世博会商业地产项目的业态组合。
仙桃新城市商业综合体业态组合说明
![仙桃新城市商业综合体业态组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239384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0.png)
仙桃新城市商业综合体业态组合说明第一篇:仙桃新城市商业综合体业态组合说明文华集团仙桃新城市商业综合体(未命名)业态情况组合说明一、二、商业占地面积:150亩(净用地);商业综合体总体规划建筑面积:43万方;"其中:地面建筑:35万方;"地下建筑:8万方;由以下商业板块类别组成:第一板块:家居板块"家居商业MALL(12万平方米)第二板块:百货商业板块内容1、百货综合类(10万方)"百货"大型超市(地下一层,3万平方米)"电影院"电玩城" KTV量贩"餐饮"快餐"婚庆场所(大型宴会厅,可举办婚礼庆典、大型宴会等)"家电卖场"室内游乐场(真冰场、旱冰场、室内游乐园等)"儿童体验馆(儿童游乐场、亲子体验馆、儿童职业体验馆等)"高档健身会所、室内游泳馆。
2、写字楼(5万方)3、外铺商业街(艺术街区)(5万方)4、文华文化基地(3万方)文化中心(多功能音乐厅,可举办音乐会、报告会、演唱会等)5、商业mall屋顶花园,健身设施、露天泳池。
第二篇:社区商业业态说明社区及社区商业业态划分说明一、社区划分说明(一)按规模划分1、大型社区—居住区,是指大规模、公建设施配套完整的聚居地,人口规模3万人以上或用地规模60公顷以上。
2、中型社区—小区,人口规模10000-30000人或用地规模15-60公顷。
3、小型社区—组团,规模一般较小,人口10000人以下或用地规模15公顷以下,是单纯的居住形式。
(二)按社区建设时间划分1、老社区是指2000年以前建成的、社区商业建设尚无充分规划的社区。
2、新建社区是指2000年(含)以后建成的、社区商业建设有比较完善规划的社区。
3、在建社区是指已完成社区商业建设规划,且正在建设当中的社区。
二、社区商业业态划分说明(一)社区商业中心、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是在城市的区域中心建立的,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内,集购物、餐饮及其他服务等多业态为一体的商业中心。
商业项目业态组合规划操作
![商业项目业态组合规划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12c25abab307e87100f696e6.png)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居住物业是指具备居住功能、供人们生活居住的建筑,包括住宅小区、单体住宅楼、公寓、别墅、度假村等;当然也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共用设施、设备和公共场地。
物权法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物业,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它管理者进行管理。
下面一起看下为大家整理的物业管理制度文章。
商业项目业态组合规划操作(一)商业项目准确功能分区规划操作1、商业项目主题、档次的定位形成是关键,没有相关定位的商业项目,不可能进行准确的功能分区;2、按照商业项目档次、主题定位,考虑最优的商业项目功能定位;3、分析各进入商业项目的功能区对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影响情况,并初步考虑处于不同位置的不同效应;4、结合个功能组团经营特点和商业建筑条件,考虑各功能组团的最佳位置;5、结合项目所在地消费群对各功能区的关注程度,开始有效的进行商业项目功能分区规划;6、综合评价各功能组团之间的相互影响,选择良性影响的组团集中分布,恶性影响的组团选择隔离。
(二)商业项目业态组合规划流程1、确定商业项目的主题和档次,根据相关定位,确定将要选取的经营业态;2、根据当地市场分析所选择经营业态的经济可行性;3、根据消费者对经营业态的关联性消费特点,将关联性的业态进行综合分析;4、选择最能够引起消费者消费欲望的经营业态,优先考虑它的位置和面积;5、确认最有业态后,根据消费的关联性,以关联性重要程度不同,选取相关的经营业态;6、适当的统一关联业态组合的风格,形成优势业态带领弱势业态的局面。
(三)经营业态规划组合制胜技巧1、技巧一优势业态支撑弱势业态,通过经营业态位置的组合,实现这种提升。
如:通过餐饮业对人流的吸引和聚集作用,在餐饮业旁边设置商品零售业态,实现商品销售业态的人流;2、技巧二强强联手,通过不同的经营业态的集中布置,最大限度的满足同一类消费群的需求,形成对消费人流的极大吸引力。
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分析
![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5a2043be1e650e52ea995e.png)
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分一、主力核心店组合形态一般购物中心以百货店、GMS为核心店。
表4-3-1:购物中心业态组合方式DPT:DEPARTMENT STOREDS:DISCOUNT STOREGENERAL MERCHANDISE STORE(以实用品、大众化商GMS:品中心銷售之总合量贩店)SS:SUPER STORE(以衣料品为中心之大型零售店)HC:HOME CENTERSM:SUPER MARKET常见的购物中心的业态及业种还有:未来的大型购物中心会更注重下列服务:1、公共行政机构的服务设施,例如电信局、邮电局、资讯服务中心及其它由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机构。
2、室内的社交及休闲活动设施,例如电影院、发廊、书廊、文化中心、会议中心等设施,或是游泳池、健身房及运动教室等休闲相关场地。
3、室外的社交及休闲活动设施,例如活动广场、露天舞台、小型公园、儿童游乐场地(Play Ground)等。
4、其他例如饭店、旅馆、办公大楼、银行、美术馆、医院甚或小型广播电台等大型服务设施。
二、购物中心与传统商业街的比较1、购物中心规模大,又称室内步行街。
一幢超级购物中心面积往往在20万至50万平方米,比南京东路步行街的商业面积更大。
2、购物中心内商家的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多更全,汇聚了休闲、娱乐、餐饮、文化、展览、服务等功能,不仅实现了一站式购物,更实现了一站式享受!3、购物中心的全天候运行条件,不受气候因素影响,整幢室内建筑,安装全室内空调,不必担心在传统商业步行街上由于一会进店一会出店而感到忽冷忽热;整个路程更舒适成为享受,尤其是目前街道上盛行的室外活动可转到摩尔内的中庭举行,不必再承受室外酷暑高温或寒风雨水等的影响。
4、购物中心内几百上千家店铺在市场作用下自动自觉地实现了错位经营的竞争,不必政府商委作硬性规定管理。
摩尔内各行各业配备齐全,规划合理。
5、环境更优美更舒适跟人性化,服务设施更全更好更完备。
6、摩尔催生了新的经营模式,不同业态、不同行业的互相嫁接,催生了新的经营模式。
商业地产——商业业态组合研究
![商业地产——商业业态组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71fc4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6.png)
商业地产——商业业态组合研究商业地产是指商业性质的房地产,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餐饮等商业用地和建筑物。
商业地产的发展与商业业态组合密不可分,商业业态组合是指在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中,不同业态的组合及其相互配合与互动。
而商业业态组合的研究是为了提高商业地产项目的经营效益和吸引力,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是商业地产开发者和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商业地产项目的商业业态组合应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决策,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吸引消费者,提升项目的经营收益。
在商业业态组合研究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1.目标人群定位:商业地产项目应明确自己的目标人群,并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选择适合的商业业态。
比如,青少年消费群体更加注重娱乐和休闲设施,因此在商业地产项目中加入儿童游乐场、电影院等娱乐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消费者。
2.业态互补和协同:商业地产项目中的不同业态之间应具有互补和协同效应,使得消费者可以在一个地方满足多种需求。
比如,在购物中心中设立餐饮区域可以为购物者提供餐饮服务,使得他们能够更方便地在购物之余就餐。
3.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商业地产项目的商业业态组合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使消费者愿意到此消费和停留。
为此,商业地产项目需要注意综合布局、人流引导、停车服务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以确保消费者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4.不断创新和更新:商业业态组合不能停留在过去,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商业地产项目应不断进行创新和更新。
通过引入新的商业业态和新的消费方式,商业地产开发者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提升项目的经营效益。
商业业态组合的研究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成功经营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合理的商业业态组合,商业地产项目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升经营效益。
因此,商业地产开发者和投资者需要在商业业态组合研究中谨慎选择,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
同时,商业地产项目也应注重与周边环境和其他商业地产项目的协同发展,以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如何做好购物中心业态规划、组合、配比
![如何做好购物中心业态规划、组合、配比](https://img.taocdn.com/s3/m/2683663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8.png)
如何做好购物中心业态规划、组合、配比如何做好购物中心业态规划、组合、配比业态定位:深度挖掘和调研分析业态竞争机会和主力消费群以确定商业业态。
1、竞争业态机会挖掘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了解区域商业环境情况(人均商业面积、商业发展阶段等)、了解商业建筑形态分布比例(独体、街铺)、商业业态业种比例、各商户经营状况等。
2、主力消费群体挖掘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问卷调查,明晰项目的主力消费群体,把握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
以目标消费者的真实、持久需求定位(参考年龄段、性别比、收入层次、文化层次、消费层次、消费倾向等调研数据)。
核心消费群:商圈半径2公里范围内。
香港经验借鉴:20分钟商圈之内的客源要做80%的生意,这一原则被称为香港购物中心二八原则。
辐射消费群:商圈半径5-10公里范围。
3、项目自身分析竞争业态机会挖掘和主力消费群体挖掘基本可以确定出项目的商业业态。
此时,结合项目的自身条件,分析项目所处位置、地形条件、规模等,可对可选业态进行调整,定位出最适合本项目的商业业态。
业态规划:从2大规律6大微观因素出发1、业态规划一般规律业态规划可依据项目的自身体量面积,参考项目当地商业发展的情况,针对各业态的经营面积作出预估。
业态比重分配规律:目前常用的规划黄金比例,即一个购物中心大型的商业成功的规划经验中购物、餐饮、娱乐的面积比为52:18:30。
业态楼层分布规律:纵观我国的许多商业项目,它们的商业布局都惊人地相似,如负一层是超市、第一层化妆品、珠宝;二层女装,休闲装;三层男装;四层娱乐电玩;五层美食等2、业态规划需考虑的六个微观因素:(1)业态规划需考虑的微观因素之一:租金水平不同业种商户的租金承受力各有差异。
购物中心在进行业态规划时,应考虑不同业种商户的租金承受能力,从而进行合理的业态规划,以达到租金收益的最大化。
例如在购物中心规划中,餐饮业态规划大多往高层进行设置。
将较多的小餐饮商家往高层放置,除了考虑到可以将人流往上带动牵引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租金价格因素。
商业规模计算及业态组合比例
![商业规模计算及业态组合比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0d0b14964bcf84b9d57b48.png)
商业地产开发规模的计算方法:
城市商业地产开发面积=投资总额*预计年回报率*(城市GDP增长率+100%)n
租户平均可承受租金占营业额的比率*项目单位成本
城市商业地产年营业额=投资总额*预计年回报率
租户平均可承受租金占营业额的比率
莱里模型:两个城市商业中心吸引的零售贸易额与两城市的人口比重成正比,与两城市之间的居民聚集区到城市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
B1/B2=(P1/P2) * (D2/D1) 2
埃尔伍德模型:商业中心的贸易量与商业中心区规模成正比,而与每个居民聚集区到商业中心区的行程时间成反比
B1/B2=(S1/S2) * (T2/T1) 2
购物中心业态黄金组合比例:
购物:娱乐:餐饮=52:30:18
高档:中档:抵挡=25:65:15。
业态融合例子
![业态融合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118c13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3.png)
业态融合例子业态融合是指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创新,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势,实现协同发展,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下面列举了十个以业态融合为例子的场景。
1. 电商+物流:电商平台与物流公司合作,实现订单配送的全程可视化,提供更快速、高效的物流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2. 餐饮+零售:在餐厅或咖啡店内设立小型零售区域,销售与餐饮相关的产品,如咖啡豆、调味品等,为顾客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
3. 旅游+教育:旅游公司与教育机构合作,推出旅游+学习的产品,提供带有教育元素的旅游活动,让参与者在旅游中获得知识和体验的双重收益。
4. 体育+健康:健身俱乐部与体育用品品牌合作,推出健康运动套餐,顾客可以在健身房进行运动锻炼的同时购买到优质的体育用品。
5. 电影+音乐:电影院与音乐平台合作,在电影放映前播放与电影配乐相关的音乐,增加观众的观影体验,同时为音乐平台提供曝光机会。
6. 金融+科技:银行与科技公司合作,推出移动支付、互联网银行等金融科技产品,提供更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7. 健康+科技: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研发智能健康监测设备,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8. 酒店+娱乐:酒店与演艺公司合作,在酒店内设立演艺场所,定期举办演唱会、音乐剧等娱乐活动,为住客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
9. 教育+游戏:教育机构与游戏开发商合作,开发教育类游戏,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10. 互联网+农业:农业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建立农产品直供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和配送,为消费者提供新鲜、优质的农产品。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业态融合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选择,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不同行业、领域之间进行合作与创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商业地产的定位与业态组合分析
![商业地产的定位与业态组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0d03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8.png)
商业地产的定位与业态组合分析商业地产的定位是指商业地产项目在市场上的定位和差异化特点。
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目标客群的需求、消费习惯和购物行为,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项目的目标客群和定位。
定位包括商业地产项目的核心价值主张、目标市场细分和品牌形象等。
例如,商业地产可定位为高端购物中心、主题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或者综合体。
确立清晰的定位有助于项目的宣传推广和经营管理,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业态组合是商业地产项目中各种业态的配置和组合。
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确定项目需要包含的主力业态、引进的特色业态和支持性业态。
主力业态是项目的核心业态,通常占据较大面积和销售额。
特色业态可以是独特的主题店铺、特色餐饮或者文化创意区域等,用于吸引目标客群和增加项目的特色与吸引力。
支持性业态包括超市、便利店、娱乐设施等,为项目提供基础配套服务。
合理的业态组合有助于提升项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加客流量和销售额。
在商业地产项目的定位和业态组合分析中,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考虑:1.市场需求:了解目标客群的需求,包括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心理等。
同时还要分析市场的供需关系和潜在竞争对手,确定项目的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
2.地理位置:商业地产项目的地理位置对项目的定位和业态组合有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或城市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地理位置来确定项目的定位和业态组合。
3.目标客群:明确项目的目标客群,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兴趣爱好等。
根据目标客群的需求和消费习惯,确定项目的定位和业态组合。
4.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了解他们的定位和业态组合。
通过竞争对手分析,确定项目的差异化特点和竞争优势,进行市场定位和业态组合的策略选择。
5.资金预算和风险:商业地产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资金的投入和回报。
根据项目的规模、定位和业态组合,评估项目的收益率和风险,并进行合理的资金预算和风险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业态组合一、商业规划是商业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所指商业房地产特指商铺,不包括写字楼和酒店),而业态组合又是商业规划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如若业态组合定位科学合理,可使楼盘营销增加靓丽的卖点,有力促进楼盘的销售,如大连万达在全国抢滩推出的万达购物广场模式;也可为项目建成运营后真正实现长期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广州天河城项目。
反之,如果业态组合定位不符合项目所在城市商业发展现状的实际需要,将导致项目投入运营后必定不能做旺而最终归于失败。
这种案例在全国许多城市可谓比比皆是。
二、项目开发前期明确业态组合的定位,还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那么,什么是商业业态?什么是商业业态组合?业态组合定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业态组合有哪几种常用方式?本文试图以地级市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1.商业业态:指的是经营者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经营形态,其分类主要依据经营主体的多少(是一个还是多个)、目标市场、经营理念、服务功能、立店规模、选址、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和装修标准、商品进货渠道(从厂家还是分销商处进货)和募集方式(是中央采购还是单店进货)、商品的宽度和深度、价格政策(毛利率大小)、销售方式等诸方面。
目前,我国现有的商业业态主要有:百货店(有传统百货和现代百货之分,现阶段地级市百货店大都为传统百货,但已开始向现代百货过渡)、专业店、专卖店、商业步行街、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以及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
其中,由于仓储式商场强调储销一体和非中心商圈选址,便利店强调社区便利性服务,专业市场强调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概念,农贸市场强调农副产品销售,这些业态和作为建筑群形态的商业步行街均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
12.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业态组合,指的是开发商根据项目城市现有业态状况和对未来商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充分利用自身可能整合的各种招商资源,为便于该楼盘作为房地产项目实现销售和该项目作为商业地产日后能够成功运营而对项目各功能分区和各楼层的业态所进行的规划。
业态组合定位必须在项目开发前期完成。
3.根据我们的操盘经验,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业态组合的定位,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尽可能引进符合项目地实际需要的新业态,以造成对原有业态的强烈冲击,颠覆旧有商业格局;同时,所确定的业态必须有足够大的规模,以至于3~5年内无人能出其右,形成规模上的强势地位,将项目打造成新的商业中心;(2)要有主流业态和核心店,保证项目开业后对周边商业物业形成竞争态势,销售力强,以吸引人气,积聚商气;但又强调多业态经营,以使各业态之间优势互补,降低整体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率,预防风险;(3)现代百货公司和大型综合超市比较适合作为主流业态引进,但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要注意它们的错位经营;(4)首层和二层尽可能采用产权清晰、便于日后管理的内置步行街业态,即使引进现代百货或综超作为核心店,也必须考虑采用适合进行产权分割的办法,将项目化整为零进行销售,确保回笼开发资金;(5)大型综合超市能够有效地形成商气,对确保项目运营成功有利,但其要求租金相对较低,容易形成“租售”矛盾;(6)现代百货公司以时尚和女性消费为主,可以承受较高的租金,但该业态必须从首层开始配置,公摊面积最少40%。
其与大型综超相似,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潜在客群不愿投资此类商铺。
这是在引进百货公司和大型综超业态时必须注意的。
2(7)根据总结多个商业房地产楼盘的实操经验和对我国地级市规模调研亲历,以我国大多数地级市城区人口规模、消费水平和购买力现状,一般地说,打造一个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其规模宜在总建2~3万平方米,层数控制在3~4层。
在受到用地面积、建筑密度等规划条件限制致使开发面积过小,或当地城市人口基数大、现有商圈十分繁荣的条件下也可建五层。
但总建一般应控制在4万㎡之内。
开发商应清醒地认识到,商业项目总建过大,开发风险便骤然放大。
另据研究,人们对单体商场面积的心理最大承受能力为1.7 万㎡,生理最大承受能力为2.3 万㎡,超过这个“疲劳度”就适得其反了。
从国外百货店的一般规模来看,单店营业面积多为7000~8000㎡,在日本,超过6000 ㎡就要受到“大店法”的规制。
需要警惕的是,目前,国内商业房地产开发已然涌现许多“大盘英雄”,一些开发商在地级市动辄开发5~6万㎡,甚至在只有40万城市人口的城市也盖起多个10万㎡的商业巨盘!人们有理由担心,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掀起“大商场热”至90年代后期又引发大商场衰退潮的现象几年后又将重演。
(8)建筑规划方面,项目的临街一侧尽可能布置有广场如喷泉广场及停车场,注意提供优美购物环境,使之休闲特性明显。
建筑造型强调现代而前卫,简洁,明快,标识性强。
注重竖向交通的易达性,创造临街便捷的多渠道垂直交通:设室外电动扶梯,将人流动线上的顾客直接输送至二层甚至三层,在与之相邻的商业物业间架设人行天桥,在具有景观价值的临街面配置观光电梯,将客流直接从地面引向各层。
建筑内尽可能设置面积适可的中庭,因为中庭是垂直交通组织的关键点,是步行空间序列的高潮,这里人流集中,流量大,最有可能鼓励层间运动,又宜做休闲、促销场地;中庭顶部天窗宜采用透明材料引入自然光线,不仅节能,而且让上层空间开阔敞亮,把人的视线吸引向上。
配套设施应较为完整,中央空调、电动扶梯、客梯、货梯、烟感喷淋消防系统、照明系统、通风3系统、背景音乐系统、道路指示系统,均应规划建设到位。
大多数情况下不建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选址宜在中心商圈,以最大程度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商业资源。
三、根据项目总建的大小和层数的不同,业态组合方式建议如下:在首层面积为4000㎡~5000㎡,层数为4层,总建在1.6万㎡~2万㎡时,业态组合方式有:(1)组合(1):1F+2F+3F为内置步行街,4F为专业卖场。
(2)1F为流行时尚专卖店、精品店、折扣店组成的名店街,并设1~2个方便快餐冷饮店,2F、3F以服装步行街为主。
4F引进知名品牌做专业大卖场,如3C卖场(家电、手机、电脑)或家居卖场或电玩、运动、书市、电影城之类专业卖场;将3F、4F临街部分设计为通透立面,用大幅透明落地玻璃配以明亮灯光,使其成为餐饮、咖啡、茶室等对情调和视线要求较高的经营定位,并进行分割销售。
而这种可凭栏远眺的餐饮娱乐景观区还会具有非常不错的卖点。
之所以强调对3F、4F的分割销售,是因为项目总建规模小,可供销售的面积最大也只有2万㎡,为提高开发商的投资收益,必须尽可能提高分割销售商铺的比例。
该组合的缺点是缺少核心店。
但由于内置步行街将流行时尚和服装专卖集中经营,提供了舒适明亮的购物环境,具有明显的“扎堆”效应,较受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同时,该组合适合划小商铺面积,便于控制总价,从而利于推盘销售。
必须强调指出,从定价策略和解决“租售”矛盾、利于开业后运营管理等多角度考量,这种首层为步行街,并争取尽可能多的楼层为步行街的组合是单体商业房地产项目首选和主要的组合模式。
虽然内置步行街这种业态目前在地级市中还不多见,但它无疑将成为未来流行的趋势。
4(3)组合(2):1F+2F2/3为内置步行街,2F1/3+3F为大型综合超市,4F为专业卖场。
此组合的用意在于借大型综超可以有效积聚人气来提升项目的品质。
大型综超应成为本组合的核心店。
但其必须从2F开始引导人流并输送至3F,否则,将大型综超直接设置在3F 有较大经营风险。
(4)组合(3):1F+2F为现代百货公司,3F为内置步行街,4F为专业卖场。
若项目地商圈非常成熟,人气特旺,也可考虑将4F设计为部分或全部内置步行街。
(5)对于组合(2)和组合(3),由于作为内置步行街的可供销售的商铺面积太少,必须明确:1、大型综超和百货店的面积必须分割列入销售;2、首层面积一般应不小于4000㎡;3、与组合(1)类似,将3F、4F的临街部分包装成观景餐饮进行销售。
以上三种组合是针对项目总建不大的特点而进行的设计。
对开发商而言,总建小,项目整体运作所需投入的资金自然就少。
即使在央行实行“121”新政之后,总建在1万余㎡的项目,开发商所需投入的资金依然不是太多,有利于整体运作。
但是,对于总建规模太小的项目,如若不能借助现有商业地产形成猗角,错位经营,相互支持,积极巩固原有的中心商圈地位,而项目自身规模又不足于构筑新商圈的话,为避免项目开业后的经营风险,作者还是建议开发商慎重开发。
四、在首层面积为6000㎡~1万㎡,层数为3~4层时,其业态组合方式可考虑:(1)组合(4):1F+2F3/4为内置步行街,2F1/4+3F为大型综合超市,4F为专业大卖场(如家居城),其中,3F、4F的临街部分为通透明亮的餐饮娱乐景观区。
5(2)此组合可提供便于分割销售、三层以下的商铺面积至少近2万㎡,且首层面积较大,利于项目推盘销售。
当然,大型综超应成为核心店。
(3)组合(5):1F为现代百货公司,2F+3F为内置步行街,4F为专业大卖场,其中,3F、4F临街部分为通透明亮的餐饮娱乐景观区。
还可根据周边商业物业竞争情况,考虑从2F引入生鲜副食洗化超市概念,并连同3F的一部开辟为超市。
五、在首层面积超过1万㎡,层数为3层,总建筑面积超过3万㎡时(如当地城市人口基数庞大、现有商圈繁荣,或开发商有较好的银企关系,为今后融资“变现”考虑,也可建4层,总建超过4万㎡),因其首层面积和总建筑面积较大,业态组合有较多的选择余地,这时,组合方式建议为:(1)组合(6):1F为内置步行街,2F为大型综超,3F为专业卖场,其中,将3F临街部分作为观景休闲餐饮。
(2)组合(7):1F为百货公司,2F为内置步行街,将2F和3F的一部分辟为生鲜副食洗化超市,3F的临街部分作为观景休闲餐饮,其余部分作为专业卖场。
(3)一般说来,组合(4)至组合(7)的项目堪称当地“商业航母”。
如总建规模达到3万㎡以上时,该项目在地级市已可规划成典型的购物中心即shopping mall业态(当然,这种地级市的mall实在无法与京、沪、穗动辄数十万平米的大mall相提并论)。
这种业态是一个无顾客层次限制、集中了多种零售业态和服务设施的多功能综合体,它具有“一站式、多功能、休闲性”特点, 服务功能齐全,不仅满足购物需要,而且也满足休闲、娱乐、文化和餐饮等需求。
因此,在进行业态组合时,经营品项要考虑吃、穿、用、玩、乐、赏、游等内容的合理配置。
6(4)需要强调指出,本文所讨论的业态组合设计都是作者实操经验的总结,它仅仅是提供了若干思路:一、首先,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开发商在思考业态组合时,其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售楼和经营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