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ppt课件
合集下载
淋巴结检查PPT课件

同时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 发病灶。
淋巴结肿大按其分布可分为 局限性和全身性:
教育资源网
一、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引起。如: 口腔感染可引起颌下淋巴结炎性肿大; 扁桃体炎可引起颈深淋巴结上群的淋巴
结肿大。 初起时柔软,有压痛,慢性期则较硬,
但仍可缩小或消退。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链霉素过敏反 应及急、慢性淋巴结炎等亦可有全 身性淋巴结肿大。
教育资源网
何杰金病和淋巴肉瘤可有淋巴结迅 速肿大,连成巨块,淋巴结坚实而 有弹性,无移动性,无痛及压痛, 多出现于颈部或锁骨上,左多于右, 其次为腋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颈部淋 巴结肿大明显,有疼痛,但不化脓。
教育资源网
何杰金病 肿大的淋巴结肿部位
何杰金病 颈部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 淋巴结肿大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颈项部淋巴结肿大
颌下淋巴结炎
2.淋巴结结核
常见于颈部血管周 围,大小不等,易 与周围组织粘连; 干酪性坏死后则出 现波动感,破溃后 形成瘘管,愈合后 有收缩性瘢痕。
3.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癌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Fra bibliotek橡皮感, 无压痛。
Virchow淋巴结:左锁骨上淋巴结 肿大,而无其他颈部淋巴结肿大者 称之。提示腹腔内(食管下段、胃 肠、肝、卵巢、睾丸、肾及肾上腺 等)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上转移。
教育资源网
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胸腔内(支 气管、食管、纵隔等)有癌细胞沿右侧 淋巴管向上转移。
左 胃 , 右 肺
右锁骨上淋巴结
恶性肿瘤淋巴转移
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淋巴性白血病可有全身淋巴结中度 肿大,不粘连、光滑、无痛、能活 动,不化脓破溃。
淋巴结肿大按其分布可分为 局限性和全身性:
教育资源网
一、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引起。如: 口腔感染可引起颌下淋巴结炎性肿大; 扁桃体炎可引起颈深淋巴结上群的淋巴
结肿大。 初起时柔软,有压痛,慢性期则较硬,
但仍可缩小或消退。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链霉素过敏反 应及急、慢性淋巴结炎等亦可有全 身性淋巴结肿大。
教育资源网
何杰金病和淋巴肉瘤可有淋巴结迅 速肿大,连成巨块,淋巴结坚实而 有弹性,无移动性,无痛及压痛, 多出现于颈部或锁骨上,左多于右, 其次为腋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颈部淋 巴结肿大明显,有疼痛,但不化脓。
教育资源网
何杰金病 肿大的淋巴结肿部位
何杰金病 颈部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 淋巴结肿大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颈项部淋巴结肿大
颌下淋巴结炎
2.淋巴结结核
常见于颈部血管周 围,大小不等,易 与周围组织粘连; 干酪性坏死后则出 现波动感,破溃后 形成瘘管,愈合后 有收缩性瘢痕。
3.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癌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Fra bibliotek橡皮感, 无压痛。
Virchow淋巴结:左锁骨上淋巴结 肿大,而无其他颈部淋巴结肿大者 称之。提示腹腔内(食管下段、胃 肠、肝、卵巢、睾丸、肾及肾上腺 等)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上转移。
教育资源网
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胸腔内(支 气管、食管、纵隔等)有癌细胞沿右侧 淋巴管向上转移。
左 胃 , 右 肺
右锁骨上淋巴结
恶性肿瘤淋巴转移
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淋巴性白血病可有全身淋巴结中度 肿大,不粘连、光滑、无痛、能活 动,不化脓破溃。
淋巴结 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10淋巴结副皮质区淋巴结副皮质区ppt课件完整11淋巴结副皮质区的高内皮微静脉光镜图淋巴结副皮质区的高内皮微静脉光镜图ppt课件完整12髓质包括髓索和髓窦呈索状的淋巴组织为髓索相互连接成网状主要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淋巴结Leabharlann 淋巴结基本知 识2
3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24
T细胞
目前对T的认识远不如B细胞,对T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分化演变 过程还不太清楚,目前在光镜下可辨认的T细胞很少。 1、T-小淋巴细胞:形态和大小与B小淋巴细胞非常相似,在光 镜下不能区分。主要分布于滤泡间区和副皮质区。也就是说, 通过分布的部位,大致可以判断是T小淋巴细胞
25
2、曲核淋巴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很难辨认出T-曲核淋巴 细胞,但当淋巴结出现T区增生时,可以见到。该细胞体 积中偏小,多为圆形,胞浆少,核的形态具有特征,呈不 规则状,有点类似于B细胞中的中心细胞,但核扭曲,似 分叶状,有的象胚胎状或脑回状。在T细胞淋巴瘤中,具 有这些特征的细胞容易见到。
18
淋巴结髓索和髓窦模式图
19
4.血管系统:淋巴结门区是血管的出入部分,有1-2条进入淋巴结 的小动脉。小动脉的分支沿小梁进入皮质和副皮质,部分分支进入 髓质,这些小血管进一步分支,在淋巴结内形成毛细血管网,营养 皮质区、副皮质区和髓质。毛细血管网在副皮质和滤泡间区形成毛 细血管后静脉,再汇集成1-3条静脉经淋巴结门区离开淋巴结。
20
二、淋巴细胞的形态
B细胞
1、小淋巴细胞(B2细胞,成熟小淋巴细胞):主要位于套区。是淋巴 结中见到的最小的小圆形细胞,直径约为7mm,核圆形,染色质成 块状,浓密,染色深,或深蓝一片辨认不出染色质,多不见核仁,胞 浆稀少或几乎见不到胞浆。该细胞发生的淋巴瘤是小淋巴细胞性淋巴 瘤(SL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瘤细胞较正常小淋巴细 胞稍大,直径约10mm,染色质可辨认,成块状,核仁不明显或少见。
3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24
T细胞
目前对T的认识远不如B细胞,对T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分化演变 过程还不太清楚,目前在光镜下可辨认的T细胞很少。 1、T-小淋巴细胞:形态和大小与B小淋巴细胞非常相似,在光 镜下不能区分。主要分布于滤泡间区和副皮质区。也就是说, 通过分布的部位,大致可以判断是T小淋巴细胞
25
2、曲核淋巴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很难辨认出T-曲核淋巴 细胞,但当淋巴结出现T区增生时,可以见到。该细胞体 积中偏小,多为圆形,胞浆少,核的形态具有特征,呈不 规则状,有点类似于B细胞中的中心细胞,但核扭曲,似 分叶状,有的象胚胎状或脑回状。在T细胞淋巴瘤中,具 有这些特征的细胞容易见到。
18
淋巴结髓索和髓窦模式图
19
4.血管系统:淋巴结门区是血管的出入部分,有1-2条进入淋巴结 的小动脉。小动脉的分支沿小梁进入皮质和副皮质,部分分支进入 髓质,这些小血管进一步分支,在淋巴结内形成毛细血管网,营养 皮质区、副皮质区和髓质。毛细血管网在副皮质和滤泡间区形成毛 细血管后静脉,再汇集成1-3条静脉经淋巴结门区离开淋巴结。
20
二、淋巴细胞的形态
B细胞
1、小淋巴细胞(B2细胞,成熟小淋巴细胞):主要位于套区。是淋巴 结中见到的最小的小圆形细胞,直径约为7mm,核圆形,染色质成 块状,浓密,染色深,或深蓝一片辨认不出染色质,多不见核仁,胞 浆稀少或几乎见不到胞浆。该细胞发生的淋巴瘤是小淋巴细胞性淋巴 瘤(SL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瘤细胞较正常小淋巴细 胞稍大,直径约10mm,染色质可辨认,成块状,核仁不明显或少见。
NCCN指南解读前哨淋巴结活检PPT课件

.
28
➢多中心病灶: ➢ 不同象限癌灶,彼此间隔2-5cm,发生率约10% ➢ 准确性、假阴性率与单发肿块相仿
➢ 可能引流到不同的SLNs,SLNB的可信度降低,但 有文献报道SLN阳性率较单一病灶高。
➢DCIS: ➢ 有低估的风险,伴微浸润10%左右,部分腋窝淋巴 结宏转移
➢ 怀疑有局部浸润,拟行全乳切除或即刻再造,建议 行SLNB
1960年 Salivary gland tumor 1977年 Carcinoma of penis 1992年 Malignant melanoma 1993年 Breast cancer
SLN is the node most likely to contain metastases. If the sentinel node is negative, then the remainder of the nodal basin can be expected to be negative.
乳腺癌腋窝的处理
传统的腋淋巴结清扫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1
腋淋巴结清扫术(ALND)
腋淋巴结清扫 术(ALND)是乳腺癌各种手术治疗的标准组成部分
目的:
了解腋窝状况 分期 指导综合治疗 判断预后
切除受累的淋巴结:
局部控制
远处转移?
传统的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感觉障碍,淋巴漏,
上肢水肿)
.
2
前哨淋巴结 SLN
SLN技术指标: -95%成功(检出)率 -10%假阴性率
.
6
SLN阴性 腋窝复发 保乳+放疗
随访 N
腋窝复发
OS
B-32
ALND SLNB
8年 1975 8(0.4%) 91.8% 2011 14(0.7%) 90.3%
《淋巴结肿大》课件

淋巴结肿大的程度和质地可因病因和 病理改变而异,有时可伴有疼痛、发 热等症状。淋巴结肿大的部位也因发 病机制而异,可在局部或全身出现。
02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感染
病毒感染
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常引 起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细菌感染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 菌等,常引起颈部、腋窝淋巴结 肿大。
淋巴结活检
通过手术获取淋巴结组织进行病
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
01
淋巴结清扫术
02 对于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淋巴结
肿大,进行淋巴结清扫以消除肿
大的淋巴结和潜在的肿瘤细胞。
微创手术
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淋巴结手术,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03
姑息性手术
04 对于无法根治的淋巴结肿大,进 行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和改善 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
保持卫生
经常洗手,避免接触可能带有 病菌的物品,减少感染的风险
。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 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 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预防感。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 并处理可能的健康问题。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如 放射线、化学物质等,以降低
对于由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使用化疗 、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 ,以缩小或消除淋巴结。
免疫调节治疗
中药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与免疫相关的淋 巴结肿大,例如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 剂。
根据中医理论,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 化瘀、软坚散结等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以达到缩小淋巴结的目的。
手术治疗
淋巴结肿大的分类
总结词
02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感染
病毒感染
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常引 起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细菌感染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 菌等,常引起颈部、腋窝淋巴结 肿大。
淋巴结活检
通过手术获取淋巴结组织进行病
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
01
淋巴结清扫术
02 对于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淋巴结
肿大,进行淋巴结清扫以消除肿
大的淋巴结和潜在的肿瘤细胞。
微创手术
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淋巴结手术,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03
姑息性手术
04 对于无法根治的淋巴结肿大,进 行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和改善 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
保持卫生
经常洗手,避免接触可能带有 病菌的物品,减少感染的风险
。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 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 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预防感。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 并处理可能的健康问题。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如 放射线、化学物质等,以降低
对于由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使用化疗 、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 ,以缩小或消除淋巴结。
免疫调节治疗
中药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与免疫相关的淋 巴结肿大,例如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 剂。
根据中医理论,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 化瘀、软坚散结等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以达到缩小淋巴结的目的。
手术治疗
淋巴结肿大的分类
总结词
淋巴结病理学ppt课件

四、免疫组化技术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没有免疫组化的辅助,简 直不可想象!抗体选择原则=形态基础+抗体特性
1、对淋巴结各种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各种抗体深入的了 解,可以使抗体的应用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严格遵守制备淋巴结切片的技术至关重要!
1、标本切取后立即将新鲜标本送检; 2、收到标本后立即切开、取材; 3、对拟用于石蜡包埋的标本(厚度≤3mm为宜)置
于10%的福尔马林缓冲液(组织与固定液按1:4 ~5)中固定; 4、切片用锋利的切片刀,保持切片平整无刀痕,厚度 ≤5um,2~3μm是比较理想 ; 5、对新鲜淋巴结切面进行印片,是对组织切片检查有 用的补充。
故清晰可见。
(四)被膜及小梁
1、纤维被膜(纤维囊)通常较薄; 2、纤维组织由纤维被膜呈梁柱状插入淋巴结
(淋巴窦也紧挨着这些梁柱状纤维组织); 3、正常情况下,小梁状结构常不明显; 4、小梁存在,说明淋巴结结构未破坏或未完
全破坏。
第二节 淋巴结活检及注意事项
P
一、淋巴结部位的选择及切取要求
活检淋巴结部位的选择极为重要!!
一、淋巴组织的分布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淋巴结的发育及功能特点
1、胚胎时期第二个月开始发生,为非常幼稚的淋巴管; 2、出生后皮质和髓质逐渐明显,数周后才出现初级淋
巴滤泡及浆细胞; 3、数月后婴儿的淋巴结即与成人相似,但功能尚不完善; 4、青春期后功能很强大; 5、次级淋巴滤泡的出现取决于抗原的刺激; 6、60岁以后,淋巴结功能退化明显。
※次级淋巴滤泡是抗原刺激B细胞的结果,有极向性,分明区和暗区
套区
1、由密集排列深染的小 淋巴细胞构成,多为记忆 细胞,有的是浆细胞的前 身; 2、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 与初级滤泡的B细胞相同, 而与生发中心的B细胞不 同; 3、表达IgM+D,Bcl-2+, CyclinD1+。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ppt课件【40页】

2024/8/29
29
病例4
72岁女性,发现颈部肿物3月。肿物逐 渐增大伴疼痛,在当地医院抗炎后先缩小, 后又增大。
电子喉镜发现“右侧扁桃体肿物
2024/8/29
30
超声检查考虑淋 巴瘤可能
2024/8/29
31
五、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2024/8/29
32
是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 一
回声:皮质所占比例增大,髓质回声消失或 者成细线状。门位明显偏心或者消失,特征 性回声改变为淋巴结内回声近似无回声的极 低回声。(此种病理改变基础为单一成分肿 瘤细胞克隆性增生,浸润所致,成分过于单 一,声阻抗过于均一所致)
2024/8/29
28
典型血流改变( CDFI ):淋巴结内血流信 号丰富,红、蓝色血流信号充满整个淋巴结。 CDE检查可见门部血管呈粗大主干状,从主 干血管发出许多分支伸向髓质和皮质,分布 于整个淋巴结。受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影响, 少数血供可以表现为稀少甚至无血供
血常规示:WBC 15.6×10E9
2024/8/29
13
首次检查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2024/8/29
14
半个月后复查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考虑 淋巴结炎,左侧最大者考虑合并脓肿
临床穿刺可见脓液,细菌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穿刺活检:化脓性炎
2024/8/29
15
病例2
患者,男,50岁,发现左侧颈部多发 包块3年余
25
四、淋巴瘤
2024/8/29
26
是淋巴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男性多见,各 年龄段均可发生,国内以50~60岁发病 率高。主要侵犯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 以颈部淋巴结最常见。
分为两类,即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 奇金淋巴瘤HD,我国以NHL多见。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PPT课件

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诊断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超声检查可以发 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早期发现 和诊断。
淋巴结炎的诊断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淋巴结炎性改变, 如淋巴结结构模糊、血流丰富等,有 助于诊断和治疗。
淋巴瘤的诊断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淋巴瘤浸润的淋巴 结,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
禁忌症
01
颈部皮肤破损、感染、 瘢痕等影响超声穿透和 图像质量的病变。
超声扫描的方法和技巧
常规扫描
按照一定顺序,全面扫描 颈部淋巴结区域,观察淋 巴结的大小、形态、边界 等。
重点扫描
针对可疑病变区域,进行 重点扫描,观察淋巴结内 部回声、血流情况等。
动态观察
在实时超声图像上,观察 淋巴结的活动度和与周围 组织的关系。
超声图像的分析和解读
图像分析
根据超声图像的特点,分析淋巴结的 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指标 。
CHAPTER 02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技术
超声探头的选择和使用
01
02
03
超声探头选择
根据检查目的和病变特点 ,选择适合的超声探头, 如高频探头、低频探头等 。
探头使用注意事项
保持探头清洁,避免划痕 和磨损,确保图像质量。
探头压力调节
根据检查部位和深度,适 当调节探头压力,避免过 度压迫或过轻导致图像失 真。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概述 •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技术 •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的适应症和禁忌
症 •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与临床治疗的关
系 •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的最新进展和展
淋巴结的结构ppt课件

6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离开淋巴结,通过淋巴管最终 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在流经淋巴结的高内皮微静脉 时,部分淋巴细胞穿越内皮细胞再进入淋巴组织内, 如此不断循环,称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经过不断的再循环,从一个淋巴器官转移到 另一个林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中。其生理意义在于传递 抗原信息,有利于发现、识别抗原税肿瘤细胞,使免 疫功能大为提高。
小结帽 明区 暗区
副皮质区
4
(1)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层皮质、副皮
质区及皮质淋巴窦构成
•
淋巴小结
被膜下窦
5
浅层皮质:B细胞区,含淋巴小结及弥散淋 巴组织
副皮质区:胸腺依赖区,主要为T细胞,位于 皮质深层为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
副皮质区有许多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 胞再循环途径的重要部位。血液流经此段 时,约10%的淋巴细胞穿越内皮进入副皮 质区,在迁移到淋巴结其他部位。
1、淋巴结的结构
被膜:薄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输入淋巴管:跨越被膜与被膜
下淋巴窦相通。 门部:淋巴结的一侧凹陷,
有血管和输出淋巴管。 小梁:被膜和门部的结缔组织伸
入淋巴结实质。
皮质
髓质
1
淋巴结 Lymph nodes
1.机能 2.形态与分布
2
被膜
髓质 门部
皮质
3
淋巴结中淋巴小结的生发中心 和副皮质区(*表示副皮质区)
输入淋巴管
输出淋巴管
皮质淋 巴13
被膜下窦:包绕整个淋巴结实质的大扁囊。
9
10
(2)髓质:由髓索及其间的髓窦组成
髓索:
索条状淋巴组织,主要 含浆细胞,B细胞和巨 噬细胞。其中浆细胞 在此分泌抗体。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离开淋巴结,通过淋巴管最终 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在流经淋巴结的高内皮微静脉 时,部分淋巴细胞穿越内皮细胞再进入淋巴组织内, 如此不断循环,称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经过不断的再循环,从一个淋巴器官转移到 另一个林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中。其生理意义在于传递 抗原信息,有利于发现、识别抗原税肿瘤细胞,使免 疫功能大为提高。
小结帽 明区 暗区
副皮质区
4
(1)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层皮质、副皮
质区及皮质淋巴窦构成
•
淋巴小结
被膜下窦
5
浅层皮质:B细胞区,含淋巴小结及弥散淋 巴组织
副皮质区:胸腺依赖区,主要为T细胞,位于 皮质深层为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
副皮质区有许多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 胞再循环途径的重要部位。血液流经此段 时,约10%的淋巴细胞穿越内皮进入副皮 质区,在迁移到淋巴结其他部位。
1、淋巴结的结构
被膜:薄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输入淋巴管:跨越被膜与被膜
下淋巴窦相通。 门部:淋巴结的一侧凹陷,
有血管和输出淋巴管。 小梁:被膜和门部的结缔组织伸
入淋巴结实质。
皮质
髓质
1
淋巴结 Lymph nodes
1.机能 2.形态与分布
2
被膜
髓质 门部
皮质
3
淋巴结中淋巴小结的生发中心 和副皮质区(*表示副皮质区)
输入淋巴管
输出淋巴管
皮质淋 巴13
被膜下窦:包绕整个淋巴结实质的大扁囊。
9
10
(2)髓质:由髓索及其间的髓窦组成
髓索:
索条状淋巴组织,主要 含浆细胞,B细胞和巨 噬细胞。其中浆细胞 在此分泌抗体。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诊断PPT课件

诊断性穿刺活检术
细针穿刺活检
用细针进行穿刺,抽取淋巴结组织进 行病理检查。
粗针穿刺活检
切开活检
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皮肤,暴露淋巴结并 切取部分或全部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此方法创伤较大,一般较少采用。
用较粗的针头进行穿刺,获取更多的 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04
常见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淋巴结炎
症状
局部红肿、热痛,淋巴结肿大、 压痛,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
06
预防保健措施建议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充足睡眠
01
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均衡饮食
02
摄取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减少油腻、辛
辣食物的摄入。
避免过度劳累
03
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进
行休息和放松。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 结,导致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且与周围 组织粘连固定。
02
颈部淋巴结分区
I区: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位于颏下三角内,收纳颏部、下 唇中部及舌尖的淋巴,注入颌下 淋巴结及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 。
颌下淋巴结
位于颌下腺附近,收纳面部及口 腔器官的淋巴,注入颈外侧上、 下深淋巴洁。
则。
淋巴瘤
症状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 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淋巴结活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作出诊断。
治疗
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转移性肿瘤
症状
《三节淋巴结》课件

皮质
三节淋巴结的内部结构由皮质和髓质 两部分组成。皮质位于淋巴结的外周 ,主要由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构 成。
三节淋巴结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血管
三节淋巴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 输入淋巴管,这些血管在淋巴结 内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负责向 淋巴结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
神经
三节淋巴结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些神 经可调节淋巴结内的血流和免疫 反应。
三节淋巴结肿大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 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特定的三节淋巴结肿大,如肿瘤转移等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如放疗、化疗等,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法。
三节淋巴结肿大的治疗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合理运动
心理调适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 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避免长期 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THANKS
感谢观看
大小不一
三节淋巴结的大小不一, 直径通常在0.5-2厘米之间 。
质地柔软
三节淋巴结的质地柔软, 有一定的弹性,触之如橡 皮样感觉。
三节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包膜
髓质
三节淋巴结外包有一层由纤维组织形 成的包膜,包膜内含有结缔组织、脂 肪组织及血管和神经等。
髓质位于淋巴结的中心,主要由髓索 和髓窦组成。髓索是由网状纤维组成 的致密结构,髓窦则是淋巴液流动的 通道。
免疫系统疾病导致的淋巴结肿大
03
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关节痛、皮疹等,需要针对免疫系统疾
病进行治疗。
《淋巴系统 》课件

《淋巴系统》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淋巴系统的概述 • 淋巴系统的结构 • 淋巴系统的生理作用 • 淋巴系统的疾病 • 淋巴系统的研究进展
CHAPTER 01
淋巴系统的概述
淋巴系统的定义
淋巴系统:指淋巴液在淋巴管内的流动循环系统,是人体内 的第二循环系统。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结、脾脏等组成,主要功 能是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以 及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淋巴管炎
由于淋巴管感染引起的炎 症,可能导致局部红肿、 疼痛等症状。
淋巴结炎
淋巴结受到感染引发的炎 症,常见症状包括淋巴结 肿大、疼痛等。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由性传播感染引起的淋巴 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 外生殖器溃疡、淋巴结肿 大等。
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
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 导致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等。
淋巴系统的功能
回收蛋白质
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
淋巴系统通过淋巴管和淋巴结回收组织液 中的蛋白质,并将其返回到血液循环中。
淋巴系统能够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 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 衡
淋巴系统通过回收组织液中的水分和蛋白 质,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当淋巴结受到感染或肿瘤等疾病影响时,淋巴结可能会肿 大或疼痛。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由于炎症、结核、肿瘤等原 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脾脏
脾脏是淋巴系统的重要器官,它具有 过滤和免疫功能。脾脏主要负责清除 血液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同时也可以产生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免 疫物质。
脾脏的位置在左侧肋骨下缘,呈扁豆 状,质地较软。脾脏也可以因为疾病 等原因而肿大,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和 治疗。
CONTENTS 目录
• 淋巴系统的概述 • 淋巴系统的结构 • 淋巴系统的生理作用 • 淋巴系统的疾病 • 淋巴系统的研究进展
CHAPTER 01
淋巴系统的概述
淋巴系统的定义
淋巴系统:指淋巴液在淋巴管内的流动循环系统,是人体内 的第二循环系统。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结、脾脏等组成,主要功 能是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以 及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淋巴管炎
由于淋巴管感染引起的炎 症,可能导致局部红肿、 疼痛等症状。
淋巴结炎
淋巴结受到感染引发的炎 症,常见症状包括淋巴结 肿大、疼痛等。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由性传播感染引起的淋巴 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 外生殖器溃疡、淋巴结肿 大等。
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
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 导致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等。
淋巴系统的功能
回收蛋白质
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
淋巴系统通过淋巴管和淋巴结回收组织液 中的蛋白质,并将其返回到血液循环中。
淋巴系统能够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 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 衡
淋巴系统通过回收组织液中的水分和蛋白 质,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当淋巴结受到感染或肿瘤等疾病影响时,淋巴结可能会肿 大或疼痛。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由于炎症、结核、肿瘤等原 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脾脏
脾脏是淋巴系统的重要器官,它具有 过滤和免疫功能。脾脏主要负责清除 血液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同时也可以产生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免 疫物质。
脾脏的位置在左侧肋骨下缘,呈扁豆 状,质地较软。脾脏也可以因为疾病 等原因而肿大,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和 治疗。
淋巴结ppt课件

腹股沟等部位,活动,质地较软,起病急者常伴疼痛或压 痛,局部无明显炎症表现。淋巴结常随发热高低而增大或 缩小。 • 肝脾肿大
46
预后:
•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 • 一般预后较好, • 但也可有多脏器官受损的并发症及演变为系统性红斑狼
疮,故应尽早治疗及长期随访。
47
淋巴结疾病建议诊断模版:
1.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结。 2.淋巴结,考虑反应性增生。 3.可疑异常淋巴结,建议密切观察。 4.异常淋巴结,**可能性大,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30
• 位于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胸腹部肿瘤来源占多数),门结 构残存的很罕见。换句话说,若是肺癌、食道癌、胃癌等 病例,在颈部发现的“肿大”淋巴结,如果有门结构存在, 转移的可能性很小。但乳腺癌患者传单、菊池病、猫爪病 淋巴结炎等特殊病例的腋下转移淋巴结,门结构残存的并 不罕见。
• 淋巴瘤很少见到局部“皮质”增厚,最常见的两种征象, 一是中央区残存部分淋巴门,二是整个淋巴结呈极低回声 或网状回声。而淋巴门的边缘,常呈不规整的锯齿状,或 虫噬样改变。
淋巴结常见疾病超声 诊断
1
2
颈淋巴结的分区
• 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
第Ⅰ区(1evelⅠ):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相当于
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
缘,为该肌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
49
50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
• 造成超声检查时“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如此常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这一淋巴结本身就远远大 于颈部的其他淋巴结;另一方面,这一淋巴结主要引流咽部和扁桃腺的淋巴回流,而咽部和扁桃腺的炎症非常 常见且常反复发作导致这一淋巴结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46
预后:
•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 • 一般预后较好, • 但也可有多脏器官受损的并发症及演变为系统性红斑狼
疮,故应尽早治疗及长期随访。
47
淋巴结疾病建议诊断模版:
1.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结。 2.淋巴结,考虑反应性增生。 3.可疑异常淋巴结,建议密切观察。 4.异常淋巴结,**可能性大,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30
• 位于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胸腹部肿瘤来源占多数),门结 构残存的很罕见。换句话说,若是肺癌、食道癌、胃癌等 病例,在颈部发现的“肿大”淋巴结,如果有门结构存在, 转移的可能性很小。但乳腺癌患者传单、菊池病、猫爪病 淋巴结炎等特殊病例的腋下转移淋巴结,门结构残存的并 不罕见。
• 淋巴瘤很少见到局部“皮质”增厚,最常见的两种征象, 一是中央区残存部分淋巴门,二是整个淋巴结呈极低回声 或网状回声。而淋巴门的边缘,常呈不规整的锯齿状,或 虫噬样改变。
淋巴结常见疾病超声 诊断
1
2
颈淋巴结的分区
• 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
第Ⅰ区(1evelⅠ):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相当于
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
缘,为该肌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
49
50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
• 造成超声检查时“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如此常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这一淋巴结本身就远远大 于颈部的其他淋巴结;另一方面,这一淋巴结主要引流咽部和扁桃腺的淋巴回流,而咽部和扁桃腺的炎症非常 常见且常反复发作导致这一淋巴结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淋巴结超声诊断ppt课件

12
定性诊断
圆形指数
也称纵横比(L/T),在同 一切面上淋巴结的纵径 除以横径。
是鉴别肿大淋巴结的主 要指标。 (1.7)
13
定性诊断
外形
恶性和结核性的肿大淋巴结通常呈圆形,反应 性的肿大淋巴结和正常的淋巴结通常较长或呈 卵圆形。
14
定性诊断
淋巴结边界
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趋向于有锐利边界 ,而反应性和正常淋巴结通常边界不锐利。
结核性淋巴结
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病变 发展可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 粘连;淋巴结间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 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
40
恶性淋巴瘤
41
定性诊断
恶性淋巴瘤
包括何杰氏金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是原发于 淋巴结和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及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青状年。
二维超声 淋巴门回声存在主要 见于疾病的早期,髓 质淋巴窦还没有被完 全破坏而消失。
42
定性诊断
恶性淋巴瘤
肿大的淋巴结常首先出现于一侧,散在、稍硬、 无压痛、尚活动;以后,肿大淋巴结互相粘连成团 ,生长迅速。
51
定性诊断
转移性淋巴结
多普勒超声
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 信号主要分布在淋巴 结的内部和周围。 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 以周边型为多,这是 转移淋巴结的中心部 位发生坏死和角化之 故。
52
定性诊断
转移性淋巴结
多普勒超声
如果整个淋巴结均发 生坏死或角化时,此 时淋巴结内血流减少 ,甚至无任何血流信 号。
53
二维超声
淋 巴 结 门 有 58 % 呈 宽 阔 型 , 35 % 呈狭窄型。 淋巴结皮质大多 呈向心性增宽型 ,也有部分呈狭 窄型。
颈部淋巴结分区课件.pptx

VI区
外界:胸锁 乳突肌前外 缘、皮肤和 甲状腺内缘
前界:颈阔 肌和皮肤
后界:气管 和食管分界 处
咽后淋巴结
上 界: 颅底 下 界: 舌骨体上缘 前 界: 腭帆提肌 后 界: 头长肌和颈长肌 内侧界: 体中线 外侧界: 颈动脉 内缘
前界:腭帆提肌
后界: 头长肌
舌骨水平至环甲膜水平
III区
外侧界: 胸锁乳突 肌内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 鞘内缘和 棘旁肌
前界:胸 锁乳突肌 前内缘
后界:胸 锁乳突肌 后缘
(四)IV区(颈内静脉下组)
最大的隐形转移风险来自于喉,下咽,颈部食管 ①下 界: 胸锁关节上2cm ②前 界: 胸锁乳突肌前内缘 ③后 界: 胸锁乳突肌后缘 ④内侧界: 颈部血管鞘内缘和棘旁肌(斜角肌) ⑤外侧界: 胸锁乳突肌内缘
• Ⅶ区 上纵隔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分区
(一)I区(颏下及颌下)
IA区:颏下区,最大的隐形转移风险来自于 下唇、口底、下 牙槽骨前部
① 上 界: 颏舌骨肌或下颌骨下缘切线水平 ② 下 界: 舌骨体切线水平 ③ 前 界: 颏联合或颈阔肌 ④ 后 界: 舌骨体 ⑤ 内侧界: 与对侧IA区相连 ⑥ 外侧界: 二腹肌前腹内缘
II区
前 界: 胸锁乳突肌前内缘 Ⅴ区 颈后三角区淋巴结 下 界: 舌骨体上缘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鼻咽、口咽、声门下区、梨状窝、颈段食管和甲状腺肿瘤发生转移的高危区域。
前包该括区界枕 两 外 胸:后侧侧锁下三界颌角为界乳下区颈:突腺淋总后巴动缘结脉、和(或颈颈称部内副血静神管脉经鞘,链前上淋缘界巴为结舌及骨锁,骨下上界淋为巴胸结骨。上窝。 以上环界状 肌:软内甲骨状为缘软界骨分体VA下区缘,VB区
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19
20
腹股沟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分深浅两组。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腹股
沟韧带下方并与其伴行,收纳会阴、外生殖器、 臀部、下腹壁的浅淋巴管;下群沿大隐静脉末端 纵行排列,收纳下腿前内侧、大腿的浅淋管,注 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股静脉根部,收纳腹股沟 浅淋巴、腘窝淋巴、大腿深淋巴,注入骼外淋巴 结。
颈前淋巴结收纳喉、甲状腺、气管颈段淋巴,回流到颈外侧深淋 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在胸锁乳突肌浅面, 收纳颈浅部及头部淋巴 结,回流到颈外侧深淋巴结,该部淋巴结是结核好发部位
颈外侧深淋巴结又分上中下三部分,颈深上淋巴结收纳环形链淋 巴结以及喉、甲状腺、气管、食管、腭扁桃体及舌的淋巴结,回 流到颈深下淋巴结。
骨水平之间) level Ⅳ 下颈部淋巴结 (低于环状软骨水平) level Ⅴ 颈后三角淋巴结及锁骨上窝淋巴结 level Ⅵ 颈前淋巴结
13
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下: 第Ⅰ区(1evelⅠ):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
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 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 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第Ⅳ区(1evelⅣ):为颈内静脉淋巴下组,从肩胛舌骨肌 到锁骨上。前后界分区司。 第Ⅴ区(1evelV):为枕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 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界为胸锁乳突肌 后缘,下界为锁骨。 第Ⅵ区(1evelVl):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 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 咽后淋巴结也属这一组。这一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 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20
腹股沟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分深浅两组。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腹股
沟韧带下方并与其伴行,收纳会阴、外生殖器、 臀部、下腹壁的浅淋巴管;下群沿大隐静脉末端 纵行排列,收纳下腿前内侧、大腿的浅淋管,注 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股静脉根部,收纳腹股沟 浅淋巴、腘窝淋巴、大腿深淋巴,注入骼外淋巴 结。
颈前淋巴结收纳喉、甲状腺、气管颈段淋巴,回流到颈外侧深淋 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在胸锁乳突肌浅面, 收纳颈浅部及头部淋巴 结,回流到颈外侧深淋巴结,该部淋巴结是结核好发部位
颈外侧深淋巴结又分上中下三部分,颈深上淋巴结收纳环形链淋 巴结以及喉、甲状腺、气管、食管、腭扁桃体及舌的淋巴结,回 流到颈深下淋巴结。
骨水平之间) level Ⅳ 下颈部淋巴结 (低于环状软骨水平) level Ⅴ 颈后三角淋巴结及锁骨上窝淋巴结 level Ⅵ 颈前淋巴结
13
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下: 第Ⅰ区(1evelⅠ):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
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 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 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第Ⅳ区(1evelⅣ):为颈内静脉淋巴下组,从肩胛舌骨肌 到锁骨上。前后界分区司。 第Ⅴ区(1evelV):为枕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 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界为胸锁乳突肌 后缘,下界为锁骨。 第Ⅵ区(1evelVl):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 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 咽后淋巴结也属这一组。这一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 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三节淋巴结》课件

疾病原因
深入了解淋巴系统疾病的原因, 包括感染、遗传因素和环境污染 等。
淋巴结肿大
探索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和临床表 现,以及可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淋巴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 诊断方法
介绍不同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如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组织活检。
2 治疗选择
了解治疗淋巴系统疾病的不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和放疗等。
了解淋巴系统如何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保护身体 免受感染。
清除废物和毒素
了解淋巴系统如何清除废物和毒素,维持身体的 内环境稳定。
调节免疫反应
深入了解淋巴系统如何调节免疫反应以防止过度 反应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滤清淋巴液
探索淋巴结如何滤清淋巴液,保证身体的正常功 能。
淋巴系统疾病
类型
了解不同种类的淋巴系统疾病, 包括淋巴结炎和淋巴癌等。
介绍淋巴细胞的种类,以及它们在免疫反应中的不同功能。
淋巴细胞的活化
1
抗原刺激
了解淋巴细胞是如何通过抗原刺激来激活的。
2
免疫应答
观察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变化和如何识别和攻击外来入侵物体。
3
记忆细胞的形成
探索淋巴细胞如何形成记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在二次感染中的作用。
淋巴系统在免疫中的作用
攻击病原体
淋巴系统支持的锻炼
1
淋巴引流练习
2
介绍淋巴引流练习的不同方法和技巧,
以促进淋巴液排毒。
3
有氧运动
了解有氧运动对淋巴液循环和身体免疫 功能的益处。
瑜伽和太极
探索瑜伽和太极对淋巴系统健康的影响, 并提供相应的练习建议。
《三节淋巴结》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全面介绍淋巴系统的重要性、结构和功能。我们将讨论免疫系 统中的淋巴结,以及淋巴系统疾病的类型、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 位于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胸腹部肿瘤来源占多数),门结 构残存的很罕见。换句话说,若是肺癌、食道癌、胃癌等 病例,在颈部发现的“肿大”淋巴结,如果有门结构存在, 转移的可能性很小。但乳腺癌患者传单、菊池病、猫爪病 淋巴结炎等特殊病例的腋下转移淋巴结,门结构残存的并 不罕见。
• 淋巴瘤很少见到局部“皮质”增厚,最常见的两种征象, 一是中央区残存部分淋巴门,二是整个淋巴结呈极低回声 或网状回声。而淋巴门的边缘,常呈不规整的锯齿状,或 虫噬样改变。
腹股沟等部位,活动,质地较软,起病急者常伴疼痛或压 痛,局部无明显炎症表现。淋巴结常随发热高低而增大或 缩小。 • 肝脾肿大
46
预后:
•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 • 一般预后较好, • 但也可有多脏器官受损的并发症及演变为系统性红斑狼
疮,故应尽早治疗及长期随访。
47
淋巴结疾病建议诊断模版:
1.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结。 2.淋巴结,考虑反应性增生。 3.可疑异常淋巴结,建议密切观察。 4.异常淋巴结,**可能性大,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型必须化疗。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木村病(嗜酸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 木村病(Kimura‘sdisease)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炎性增生性 异常。一般表现为头颈部皮下的无痛性包块。最好发于颈 部1,2区淋巴结,也可发生于软组织,可侵犯腮腺颌下腺。
• 病理上表现为淋巴滤泡和血管内皮异常增生,外围血中大 量嗜酸性粒细胞及病变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16
淋巴瘤
• 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青年、儿童, • 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 诊断要点: •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 内部呈极低回声,类似于囊肿,淋巴门结构纤细或虫蚀样改变 • 多为丰富淋巴结门型血供
17
18
19
20
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 边缘型和混合型血供较为多见; • 老年患者,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 有肿瘤病史,原发癌灶引流区域淋巴结出现典型转移性癌
31
几种特殊类型淋巴结疾病
•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 • Castleman病(巨淋巴结增生症) • 传单 • 木村病 • 淋巴结菊池病(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
32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
• 被猫抓伤咬伤或密切接触后,出现近端浅表淋巴结肿大, 以滑车上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主。
• 肉芽肿性炎,彩色多普勒可见火球样改变
声像图改变;
21
22
23
肺癌转移淋巴结
24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25
26
27
28
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生长模式:
由外向内,即向心性方式(centripetal fashion)扩大地 盘,最后整体破坏原有的结构。 转移淋巴结
从中央区以离心性方式蔓延,直至破坏整个淋巴结
淋巴瘤
29
• 病理学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先从外部,通过输入淋巴管 (afferentlymphatic vessels)入侵,首先占领边缘窦区 (marginalsinus),同时,肿瘤细胞产生血管生成因子 (angiogenicfactors),后者刺激产生新生滋养血管(黑 箭头),随后,无论是肿瘤组织还是新生血管,均通过由 外向内,即向心性方式(centripetal fashion)扩大地盘, 最后整体破坏原有的结构。根据这一发现,可推测,在颈 部的转移淋巴结中,我们超声检查时更多发现的是其结构 已经被完全破坏的淋巴结。
淋巴结常见疾病超声 诊断
1
2
颈淋巴结的分区
• 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
第Ⅰ区(1evelⅠ):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相当于
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
缘,为该肌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
33
滑 车上淋巴结的位置。
34
猫爪病淋巴结增生症)
• 孤立性存在,边界清晰,内部可见丰富“火海征”血供, 多有肝脾肿大等多系统受累
• 淋巴结内可见沿长轴分布的短线样,断续纤细高回声 • Castleman病介于良恶性之间,多主张化疗干预。多中心
48
• 日常工作中有必要了解,正常和良性淋巴结的形态,在不 同的部位有一定区别,通常腹股沟和颈部4区及5区的正常 和反应性淋巴结以椭圆形和细长形为主,因此在这些部位 的类圆形淋巴结肿大要警惕。但在颈部1区,以及腮腺和颌 下腺内的正常淋巴结多为圆形,腋下的淋巴结类圆形也常 见,此外肘关节内上的滑车上淋巴结也常为圆形,因此这 些部位的圆形淋巴结应结合其它征象分析,可先动态观察, 不宜盲目活检。
10
11
结核性淋巴结炎
• 超声表现: • I型:急性炎症型 • II型:干酪坏死型 • III型:寒性脓肿型
12
13
14
15
诊断要点
• 多见于青年和儿童,多为单侧,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 颈后三角区、锁骨上淋巴结最为常见, • 颈部寒性脓肿形成高度提示本病 • 毗邻软组织水肿、淋巴结融合是常见特征 • 多种病变类型淋巴结同时存在提示本病
• 局部放疗、免疫抑制剂、类固醇激素、抗过敏及手术等都 是治疗选择,但易复发。
44
45
淋巴结菊池病(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病毒 性淋巴结炎,亚急性淋巴结炎)
• 多见于青年女性,以春夏发病较多,部分患者病前常有病 毒感染史、咽峡炎史等。
• 发热 • 淋巴结肿大多位于颈部,亦可累及腋下、锁骨上、肺门、
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咽后淋巴结也属这一组。这一区两侧界为颈
总动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3
4
5
6
7
8
常见淋巴结疾病分类
• 淋巴结良性反应性增生 •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 结核性淋巴结炎 • 淋巴瘤
9
良性淋巴结增生
• 急性: • 急性起病伴疼痛, • 淋巴结内可见典型淋巴门血供,血管无移位, • 淋巴结均匀性增大,与周边组织结构分界清楚, • 慢性: • 患者无明显感觉,常见于腹股沟和腋窝淋巴结, • 反复多次检查,淋巴结大小形态无明显改变
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第Ⅳ区(1evelⅣ):为颈内静脉淋巴下组,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
前后界分区司。
第Ⅴ区(1evelV):为枕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包括锁骨
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下界为锁骨。
第Ⅵ区(1evelVl):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
(anterlorcompartment),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
• 位于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胸腹部肿瘤来源占多数),门结 构残存的很罕见。换句话说,若是肺癌、食道癌、胃癌等 病例,在颈部发现的“肿大”淋巴结,如果有门结构存在, 转移的可能性很小。但乳腺癌患者传单、菊池病、猫爪病 淋巴结炎等特殊病例的腋下转移淋巴结,门结构残存的并 不罕见。
• 淋巴瘤很少见到局部“皮质”增厚,最常见的两种征象, 一是中央区残存部分淋巴门,二是整个淋巴结呈极低回声 或网状回声。而淋巴门的边缘,常呈不规整的锯齿状,或 虫噬样改变。
腹股沟等部位,活动,质地较软,起病急者常伴疼痛或压 痛,局部无明显炎症表现。淋巴结常随发热高低而增大或 缩小。 • 肝脾肿大
46
预后:
•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 • 一般预后较好, • 但也可有多脏器官受损的并发症及演变为系统性红斑狼
疮,故应尽早治疗及长期随访。
47
淋巴结疾病建议诊断模版:
1.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结。 2.淋巴结,考虑反应性增生。 3.可疑异常淋巴结,建议密切观察。 4.异常淋巴结,**可能性大,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型必须化疗。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木村病(嗜酸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 木村病(Kimura‘sdisease)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炎性增生性 异常。一般表现为头颈部皮下的无痛性包块。最好发于颈 部1,2区淋巴结,也可发生于软组织,可侵犯腮腺颌下腺。
• 病理上表现为淋巴滤泡和血管内皮异常增生,外围血中大 量嗜酸性粒细胞及病变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16
淋巴瘤
• 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青年、儿童, • 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 诊断要点: •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 内部呈极低回声,类似于囊肿,淋巴门结构纤细或虫蚀样改变 • 多为丰富淋巴结门型血供
17
18
19
20
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 边缘型和混合型血供较为多见; • 老年患者,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 有肿瘤病史,原发癌灶引流区域淋巴结出现典型转移性癌
31
几种特殊类型淋巴结疾病
•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 • Castleman病(巨淋巴结增生症) • 传单 • 木村病 • 淋巴结菊池病(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
32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
• 被猫抓伤咬伤或密切接触后,出现近端浅表淋巴结肿大, 以滑车上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主。
• 肉芽肿性炎,彩色多普勒可见火球样改变
声像图改变;
21
22
23
肺癌转移淋巴结
24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25
26
27
28
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生长模式:
由外向内,即向心性方式(centripetal fashion)扩大地 盘,最后整体破坏原有的结构。 转移淋巴结
从中央区以离心性方式蔓延,直至破坏整个淋巴结
淋巴瘤
29
• 病理学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先从外部,通过输入淋巴管 (afferentlymphatic vessels)入侵,首先占领边缘窦区 (marginalsinus),同时,肿瘤细胞产生血管生成因子 (angiogenicfactors),后者刺激产生新生滋养血管(黑 箭头),随后,无论是肿瘤组织还是新生血管,均通过由 外向内,即向心性方式(centripetal fashion)扩大地盘, 最后整体破坏原有的结构。根据这一发现,可推测,在颈 部的转移淋巴结中,我们超声检查时更多发现的是其结构 已经被完全破坏的淋巴结。
淋巴结常见疾病超声 诊断
1
2
颈淋巴结的分区
• 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
第Ⅰ区(1evelⅠ):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相当于
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
缘,为该肌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
33
滑 车上淋巴结的位置。
34
猫爪病淋巴结增生症)
• 孤立性存在,边界清晰,内部可见丰富“火海征”血供, 多有肝脾肿大等多系统受累
• 淋巴结内可见沿长轴分布的短线样,断续纤细高回声 • Castleman病介于良恶性之间,多主张化疗干预。多中心
48
• 日常工作中有必要了解,正常和良性淋巴结的形态,在不 同的部位有一定区别,通常腹股沟和颈部4区及5区的正常 和反应性淋巴结以椭圆形和细长形为主,因此在这些部位 的类圆形淋巴结肿大要警惕。但在颈部1区,以及腮腺和颌 下腺内的正常淋巴结多为圆形,腋下的淋巴结类圆形也常 见,此外肘关节内上的滑车上淋巴结也常为圆形,因此这 些部位的圆形淋巴结应结合其它征象分析,可先动态观察, 不宜盲目活检。
10
11
结核性淋巴结炎
• 超声表现: • I型:急性炎症型 • II型:干酪坏死型 • III型:寒性脓肿型
12
13
14
15
诊断要点
• 多见于青年和儿童,多为单侧,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 颈后三角区、锁骨上淋巴结最为常见, • 颈部寒性脓肿形成高度提示本病 • 毗邻软组织水肿、淋巴结融合是常见特征 • 多种病变类型淋巴结同时存在提示本病
• 局部放疗、免疫抑制剂、类固醇激素、抗过敏及手术等都 是治疗选择,但易复发。
44
45
淋巴结菊池病(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病毒 性淋巴结炎,亚急性淋巴结炎)
• 多见于青年女性,以春夏发病较多,部分患者病前常有病 毒感染史、咽峡炎史等。
• 发热 • 淋巴结肿大多位于颈部,亦可累及腋下、锁骨上、肺门、
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咽后淋巴结也属这一组。这一区两侧界为颈
总动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3
4
5
6
7
8
常见淋巴结疾病分类
• 淋巴结良性反应性增生 •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 结核性淋巴结炎 • 淋巴瘤
9
良性淋巴结增生
• 急性: • 急性起病伴疼痛, • 淋巴结内可见典型淋巴门血供,血管无移位, • 淋巴结均匀性增大,与周边组织结构分界清楚, • 慢性: • 患者无明显感觉,常见于腹股沟和腋窝淋巴结, • 反复多次检查,淋巴结大小形态无明显改变
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第Ⅳ区(1evelⅣ):为颈内静脉淋巴下组,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
前后界分区司。
第Ⅴ区(1evelV):为枕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包括锁骨
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下界为锁骨。
第Ⅵ区(1evelVl):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
(anterlorcompartment),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