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插画】饰物篇:你的古风美人还缺这惊艳一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风插画】饰物篇:你的古风美人还缺这惊艳一笔!
从第一篇古风服饰的文章开始,小编已经大致说了绘制古风美人的系列难点,比如古代女子的发髻、发饰、妆容、服装款式、服饰纹样等内容,不知道喜欢古风插画的你是否看过瘾了呢?
当然,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很多,不是这几篇就可以穷尽的。今天蓝铅笔小编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古风美人身上的惊艳之笔——古风饰物。这里,小编将按照装饰的身体部位,把古风饰物分为耳饰、颈饰、手饰、腰饰几大类进行讲解。
▲饰物在古风插画中的应用(作者未知,图侵删)
【耳饰】
据传,在中国历史早期,耳饰只盛行于少数民族之间,而在汉族聚集的中原地带,这种风气并未形成。一直到宋代,古代女子才以戴耳饰为风尚。
旧时的耳饰主要有以下几种:耳珰、耳坠、耳环、耳丁。现代姑娘对耳坠、耳环、耳丁这些饰物的形式应该并不陌生,只不过上面所偏爱的装饰物不同罢了。那耳珰又是怎样的呢?
耳珰是汉代女子最常见的一种耳饰,外形基本分为腰鼓型、喇叭型、无孔型三种,其中又以腰鼓型最为流行。腰鼓型耳珰,顾名思义,就是中间细、两头宽,形似今天的腰鼓。说真的,带这种耳珰可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女子佩戴它时,先要在耳垂上穿孔,因为耳珰的两端比较宽大,这个孔要足够大,这样才能将其插入孔中。这个耳朵需要的承受力还真不是一丢丢。
▲汉代琉璃耳珰的代表式样
不过,显然古代女子嫌这还不够折磨人,还要往耳珰上系坠饰。佩戴时,先将耳珰嵌入耳洞,再将细线穿过珰孔,系结于耳下。这样既有坠饰摇曳生姿,更添美态,同时也将耳珰缚在耳上,不易脱落,简直一举两得。
这种系有坠饰的耳珰,也被称为“悬珥”。汉代的一些后妃公主就常将悬珥系于发簪之首,然后插簪于发髻,名曰“簪珥”。簪珥”是一种象征性的耳饰,其用意和古代帝王冕冠上的“充耳”一样,意在提醒自己不要妄听闲言碎语。
汉代的耳珰多为玻璃材质,古书记载它“琉璃色泽光润,逾于众玉。”(古代人们称玻璃为“琉璃”),光彩甚至超过了美玉,真想让人一睹它的迷人风采,奈何美物难再得……
▲耳珰式样的演变:左图为簪珥,右图为悬珥
有别于汉族女子的一耳一坠,满族女子所戴的耳饰是”一耳三钳”,即在一个耳朵上戴三件耳饰,可以是环,也可以是坠。三个耳洞是满族女子必须遵守的习俗,她们从小就要在耳垂上扎三个小孔,同时戴上三只用名贵材料制成的耳环。满族入关后,皇帝选秀女都要专门派人检查女子的耳洞,如若不符合规范,连父母都要受到处罚。
喜欢看清宫剧的童鞋们,下次不妨可以仔细观察下这个细节。不过,现在很少有古装剧是尊重史实的,大家看看就权当娱乐吧。
▲清代皇后像:清代服饰制度规定,皇后、妃、嫔、公主、福晋戴耳环,多至三对。右图为金环镶东珠耳饰,应为图中皇后所戴。
【耳饰欣赏】
▲汉代琉璃耳珰实物
▲耳坠,左图为明代葫芦形耳环。葫芦耳环是明代的流行样式,这可能当时明朝皇室信奉推崇道教有关,同时葫芦又谐音褔䘵二字。
▲左图:珊瑚翠鸟羽毛耳坠;中间:点翠琉璃镀金耳环;右图:镶宝石白玉坠金耳环
▲左图:清代宫廷镶珠翠耳环两对;右图:同治年攒珠海棠花耳环
▲耳钉比耳环小,形如钉状,现代也很常见
【项饰】
提到颈部的装饰物,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项链,进而联想到西方诸如卡地亚、宝格丽等奢侈珠宝品牌。看到玻璃橱柜里那些流光溢彩的珠宝,多少女人或许都会如电影《蒂凡尼的早餐》里的女主角霍利那样,目光被这些珠宝勾住,迈不开腿……
稳住!千万别被歪果仁的珠宝勾去了魂,咱们民族也有装饰光洁脖颈的美物呢。项饰一般分为项链、项圈、璎珞。这三者虽都是缠绕于颈部的饰物,但也有诸多不同。
项链是以一根长链穿以各色珠宝玉石,下方悬有精美的坠饰,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也有配以搭扣、以便摘取的短链。
▲项维仁工笔美人图:图中美人所戴或为长项链(左图);画师ruby可可:图中美人所戴
即为短项链(右图)
璎珞和项圈两者常被混同,就繁复华丽的程度来说,项圈比较简约,一般是用金、银、铜等金属煅制的素圈,而璎珞常以项链和项圈为基础,在上面悬挂各种珍宝串饰,从颈部一直垂至胸前,有的甚至垂到足踝。可见,璎珞的形制之大,在项饰的家族中最为华贵。
▲璎珞(左图)VS项圈(右图):一个素雅,一个华贵
璎珞分为项圈式和披挂式两种:项圈式璎珞以项圈为主体,其坠饰多搭配长命锁、如意、护身符等吉祥物,又叫璎珞圈。项圈式璎珞一直流传到明清,且因《红楼梦》而被世人所知晓。在这部名著中,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等人都佩戴有璎珞。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等人都戴有璎珞佩饰这里,需要提一下项圈式璎珞比较常见的坠饰——长命锁。长命锁呈古锁状,上面一般錾以“长命富贵”“福寿安康”等祝福文字,以及仙桃、蝙蝠、金鱼、莲藕等吉祥图案。长命锁,可以称之为中国人的护身符,一般挂于孩子的脖子上,承载着父母长辈希望这个孩子健康长大的美好祝福。许多儿童从出生不久起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一直到成年方才摘下。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一些孩子身上看到这种佩饰。
▲古风插画中的应用(作者未知,图侵删)
披挂式璎珞不仅形制更长,款式也更为多样,但或许因为其太过繁复,不便于日常佩戴,因此并未像项圈式璎珞一样在中原地带流行开来,多用于舞蹈饰物。
其实,璎珞最初是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并不是中国的流行佩饰。到了唐代,
璎珞才开始在皇宫中的歌舞妓和侍女中盛行开来。
▲敦煌女供养人脖子上佩戴的即为璎珞
【项饰欣赏】
▲璎珞
▲璎珞
▲民国银烧珐琅彩长命富贵锁;银烧珐琅彩蝶恋花长命锁
▲翡翠长命锁
▲项圈
▲清金镶青金石领约,后妃所用
【手饰】
下面,请大家接着跟随蓝铅笔小编,将眼光投向古代美人手腕上的饰物——手镯。这是一种套在腕上的环形饰品,多由金银玉等材质制成。手镯贯穿古今、经久不衰,即使在2 1世纪的今天,仍然是姑娘的心头好。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佩戴手镯了。唐宋以后,其造型也越加丰富,比如圆环型、串珠型、绞丝型、辫子型、竹子型等等。明清乃至民国,金镶嵌宝石的手镯尤其盛行。
▲【古风插画教程】古风配饰金镶玉镯PS古风视频教程(戳此观看免费视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