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学防治原则与治法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74d2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b.png)
候类型。
治则的确立
根据证候类型,确定治疗原则和 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
治疗方案的设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
效果。
三因制宜
因人制宜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体差异,制定 不同的治疗方案。
因时制宜
根据季节、气候等时间因素,选择适宜的治疗方 法和药物。
因地制宜
感冒时正气虚弱,邪气入侵,治疗时应扶 助正气,祛除邪气,如用黄芪、党参等补 益药,同时用麻黄、桂枝等祛邪药。
三因制宜
预防为主
根据感冒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 制宜,如春夏感冒多用清凉解表药,秋冬 感冒多用温热解表药。
通过加强锻炼、饮食调理等措施,提高身 体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高血压的中医防治
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 防治原则的理论基础 • 防治原则的具体应用 • 防治原则的实践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 整体,各个器官、组织相 互关联、相互影响。
中医防治原则的未来发展方向
1 2
现代医学融合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防治原则应积极 与现代医学融合,取长补短,提高疾病的防治效 果。
科学研究
加强中医防治原则的科学研究,深入挖掘其科学 内涵,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3
国际化发展
推动中医防治原则的国际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 与合作,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中医防治原则。
调理气血
治则的确立
根据证候类型,确定治疗原则和 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
治疗方案的设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
效果。
三因制宜
因人制宜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体差异,制定 不同的治疗方案。
因时制宜
根据季节、气候等时间因素,选择适宜的治疗方 法和药物。
因地制宜
感冒时正气虚弱,邪气入侵,治疗时应扶 助正气,祛除邪气,如用黄芪、党参等补 益药,同时用麻黄、桂枝等祛邪药。
三因制宜
预防为主
根据感冒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 制宜,如春夏感冒多用清凉解表药,秋冬 感冒多用温热解表药。
通过加强锻炼、饮食调理等措施,提高身 体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高血压的中医防治
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 防治原则的理论基础 • 防治原则的具体应用 • 防治原则的实践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 整体,各个器官、组织相 互关联、相互影响。
中医防治原则的未来发展方向
1 2
现代医学融合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防治原则应积极 与现代医学融合,取长补短,提高疾病的防治效 果。
科学研究
加强中医防治原则的科学研究,深入挖掘其科学 内涵,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3
国际化发展
推动中医防治原则的国际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 与合作,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中医防治原则。
调理气血
中医学精品课件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治则治法共40页PPT
![中医学精品课件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治则治法共4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d1447bdaef5ef7bb0d3c0f.png)
中医学精品课件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治 则治法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医防治原则》课件
![《中医防治原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da8f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f.png)
三因制宜的原则和方法
总结词
三因制宜原则是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制定出最适 合的治疗方案。
VS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环境、气候 、季节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根据不 同的时间、地点和病人情况,制定出最适 合的治疗方案。同时,中医也强调治疗过 程中的灵活变通,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05
中医防治原则的现代 研究与发展
中医防治原则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医防治原则的理论研究
中医防治原则的临床研究
对中医防治原则的理论基础、病因病 机、治则治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进一步揭示了中医防治原则的科学 内涵。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对照研究,证明 了中医防治原则在多种疾病中的疗效 和优势,为中医防治原则的推广应用 提供了有力支持。
03
中医防治原则的方法 和技术
预防为主的原则和方法
总结词
预防为主的原则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强调在疾病发 生前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预防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饮食调理、运动 锻炼、情志调节等手段,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中医也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 发展和传播。
详细描述
中医防治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 措施进行预防,同时在疾病发生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疾病、恢 复健康的目的。
中医防治原则的历史发展
总结词
中医防治原则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完 善的理论体系。
详细描述
中医防治原则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医理论开始形成,防 治原则也随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防治原则不断完善,至今已经成为中 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原则。
《防治原则与治法》课件
![《防治原则与治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93e5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f.png)
推拿治疗是通过手法按摩 来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治疗是通过刮痧板刺 激皮肤表面,促进血液循 环和排毒。
拔罐治疗是通过负压作用 来刺激穴位和肌肉,促进 气血流通。
康复治疗
01
02
03
04
康复治疗是针对患者康复阶段 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 法、职业疗法、语言疗法等。
物理疗法是通过物理手段来缓 解疼痛和改善功能,例如电疗
等。
糖尿病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 ,采用综合防治原则与治法,包 括控制饮食、使用降糖药、定期
监测等。
冠心病
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情况,制定相 应的防治原则与治法,如药物治
疗、介入治疗等。
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传染病爆发
在传染病爆发时,根据疫情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原则与治法,如 隔离、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
实施难度
部分防治原则与治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如患者依从性差、 医疗资源不足等。
对未来的展望
智能化发展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防治原则与治 法有望实现智能化,提 高疾病预测和治疗的准 确性。
多学科合作
未来防治原则与治法的 制定将更加注重多学科 的合作,以整合各方资 源,提升疾病防控效果 。
预防与治疗的融合
1 2
全周期健康管理
从预防到治疗,再到康复,形成完整的健康管理 链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疾病 发生风险。
3
整合医疗资源
促进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的有效衔接,提高整 体医疗效果。
PART 05
总结
REPORTING
防治原则与治法的意义
科学指导
中医学-防治原则和治则35页PPT
![中医学-防治原则和治则3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c50c0233d4b14e8424681b.png)
中医学-防治原则和治则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中医学】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课件
![【中医学】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05d9cf76a20029bd642da7.png)
19
3.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 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因虚而致闭阻的真虚假实证,如脾虚便秘、 血枯经闭等证,其治应以补开塞,不要妄用通泄更伤 正气。
4.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 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血瘀崩 漏及膀胱湿热所致尿频、尿急、尿痛的真实假虚证。 治疗可分别用消导泻下、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等方法。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5
正气不足是根本原因 疾病发生 邪气入侵是重要条件
注重调养正气 未病先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防止邪气侵害
6
⒉ 方法:
(1)注重调养正气——养生保健:
26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 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 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 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 相同的治法治疗。
27
疾病 感冒
病因病机
39
4.应用和法的注意事项: (1)凡病邪在表,尚未入少阳者,慎用和法。 (2) 邪气入里、阳明热盛之实证者,不宜用和法。 (3) 症见三阴寒证者,均不宜使用和法。
40
五、温
法
1.概念:温法,也称祛寒法,是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 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大法。
2.适应证:适用于里寒证。用以治疗寒邪侵及脏腑,阴 寒内盛的实寒证;亦用于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的虚寒证。 3.临床应用:温中散寒,适用于寒邪直中中焦,或阳虚 中寒证;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血脉不畅的 寒痹证;回阳救逆,适用于亡阳虚脱,阴寒内盛的危候。
3.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 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因虚而致闭阻的真虚假实证,如脾虚便秘、 血枯经闭等证,其治应以补开塞,不要妄用通泄更伤 正气。
4.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 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血瘀崩 漏及膀胱湿热所致尿频、尿急、尿痛的真实假虚证。 治疗可分别用消导泻下、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等方法。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5
正气不足是根本原因 疾病发生 邪气入侵是重要条件
注重调养正气 未病先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防止邪气侵害
6
⒉ 方法:
(1)注重调养正气——养生保健:
26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 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 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 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 相同的治法治疗。
27
疾病 感冒
病因病机
39
4.应用和法的注意事项: (1)凡病邪在表,尚未入少阳者,慎用和法。 (2) 邪气入里、阳明热盛之实证者,不宜用和法。 (3) 症见三阴寒证者,均不宜使用和法。
40
五、温
法
1.概念:温法,也称祛寒法,是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 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大法。
2.适应证:适用于里寒证。用以治疗寒邪侵及脏腑,阴 寒内盛的实寒证;亦用于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的虚寒证。 3.临床应用:温中散寒,适用于寒邪直中中焦,或阳虚 中寒证;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血脉不畅的 寒痹证;回阳救逆,适用于亡阳虚脱,阴寒内盛的危候。
中医学PPT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课件
![中医学PPT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0f05e99b6648d7c0c74669.png)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 之[1]。坚者削之[2],客者除之[3],劳者温之 [4],结者散之[5],留者攻之[6],燥者濡之[7] ,急者缓之[8],散者收之[9],损者温之[10], 逸者行之[11],惊者平之[12],上之,下之, 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13], 适事为故。--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既病防变包括: ⒈ 早期诊治:见微知著,防范未然 ⒉ 先安未受邪之地: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五行生克乘侮传变规律。五脏相通,移 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多传其所胜。
一、养生与预防 (二)既病防变
高血压防治: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糖尿病防治:补益气阴。葛根、山药、生地黄等 良恶性肿瘤防治:扶正消徵 哮喘的防治:补益脾肺,化痰
白芥子、细辛、甘遂和延胡索可以作为冬病夏 治穴位贴敷的基本药物 ,主要加减配伍药物 有生姜汁、麝香、麻黄和肉桂 ,肺俞是冬病夏 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 、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 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三伏天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2019年伏天时长40天) 2019年初伏时间:7月12日-7月21日,10天 2019年中伏时间:7月22日-8月10日,20天 2019年末伏时间:8月11日-8月20日,10天
戴原礼医案
戴原礼治松江诸仲文,盛夏畏寒,常御重纩, 饮食必令极热始下咽,微温即吐。他医投以胡椒煮 伏雌之法,日啖鸡者三,病更剧。戴曰:脉数而大 且不弱。刘守真云,火极似水,此之谓也。椒发三 阴之火,鸡能助痰,只益其病耳。乃以大承气汤下 之,昼夜行二十余度。顿减纩之半。后以黄连导痰 汤加竹沥饮之,竟瘳。
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 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 ,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素问·至真要 大论篇 具体内容: 热因热用:以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真寒假热的病证。如《 伤寒论》:“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 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条)
★既病防变包括: ⒈ 早期诊治:见微知著,防范未然 ⒉ 先安未受邪之地: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五行生克乘侮传变规律。五脏相通,移 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多传其所胜。
一、养生与预防 (二)既病防变
高血压防治: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糖尿病防治:补益气阴。葛根、山药、生地黄等 良恶性肿瘤防治:扶正消徵 哮喘的防治:补益脾肺,化痰
白芥子、细辛、甘遂和延胡索可以作为冬病夏 治穴位贴敷的基本药物 ,主要加减配伍药物 有生姜汁、麝香、麻黄和肉桂 ,肺俞是冬病夏 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 、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 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三伏天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2019年伏天时长40天) 2019年初伏时间:7月12日-7月21日,10天 2019年中伏时间:7月22日-8月10日,20天 2019年末伏时间:8月11日-8月20日,10天
戴原礼医案
戴原礼治松江诸仲文,盛夏畏寒,常御重纩, 饮食必令极热始下咽,微温即吐。他医投以胡椒煮 伏雌之法,日啖鸡者三,病更剧。戴曰:脉数而大 且不弱。刘守真云,火极似水,此之谓也。椒发三 阴之火,鸡能助痰,只益其病耳。乃以大承气汤下 之,昼夜行二十余度。顿减纩之半。后以黄连导痰 汤加竹沥饮之,竟瘳。
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 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 ,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素问·至真要 大论篇 具体内容: 热因热用:以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真寒假热的病证。如《 伤寒论》:“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 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条)
《中医学》防治原则 ppt课件
![《中医学》防治原则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cd25b0d5bbfd0a7956737a.png)
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
2、急则治其标 病证急重时
水臌(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或大出血病人
3、标本兼治 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
素体气虚反复感冒者
ppt课件
9
(二)正治与反治
正治——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而治疗 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适用于疾病本质 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出寒象,用温热的方药治疗。 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出热象,用寒凉的方药治疗。 虚则补之——虚性病证表现出虚象,用补益的方药治疗。 实则泻之——实性病证表现出实象,用祛邪的方药治疗。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ppt课件
3
一、未病先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1、顺四时而适寒暑 2、调畅情志 3、加强锻练 4、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劳逸有度 5、通过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法
(二)防止病邪侵害 1、避其邪气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水、虫等积聚
血失调、营卫不和
ppt课件
17
因人制宜
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制定 治疗用药的原则 “用寒远寒,用 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年龄 性别 体质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 治疗用药的原则。(西北地区,外 感风寒者,可用辛温解表重剂;东 南地区,外感风寒者,宜用辛温解 表轻剂。)
老年——多虚证或虚中夹实,宜补慎泻
小儿——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慎补忌攻
通因通用—— 用通利的方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真实假虚证)
ppt课件
11
二、
扶 正
单独使用
中医学防治原则与治法PPT课件
![中医学防治原则与治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779f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9.png)
中医学防治原则与治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总结词:国际视野
详细描述:加强中医学防治原则与治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应用,促进国际 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下法
总结词
通过泻下通便来清除肠胃实热的 方法
详细描述
下法主要用于肠胃实热证,通过 泻下通便,使热从大便排出,从 而清除病邪。常用的下法包括寒 下、温下、润下和逐水等。
和法
总结词
通过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来治 疗疾病的方法
详细描述
和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不和 、脏腑功能失调等证。通过调和阴阳 、气血、脏腑功能,使机体恢复平衡 ,从而消除病因,缓解症状。
温法
总结词
通过温阳散寒来治疗寒证的方法
详细描述
温法适用于寒证,通过温阳散寒,使寒邪从体内排出,从而消除病因,缓解症状 。常用的温法包括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
清法
总结词
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热证的方法
详细描述
清法适用于热证,通过清热解毒,使热邪从体内排出,从而消除病因,缓解症状。常用的清法包括清热泻火、养 阴清热等。
中医学防治原则与治法 ppt课件
目录
• 中医学防治原则 • 中医学治法 •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的应用 • 中医学防治原则与治法的现代研究
01
中医学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
01
02
03
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的发生。
早期治疗
在疾病初期,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
预防复发
补法
总结词
通过补益身体来治疗虚证的方法
详细描述
补法适用于虚证,通过补益身体,使正气恢复,从而消除病因,缓解症状。常用的补法包括益气、养 血、滋阴、温阳等。
最新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PPT课件
![最新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93dbd3b52acfc788ebc92d.png)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应于正虚邪实病证,扶正而不 留邪,祛邪又不伤正。 ❖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邪盛正虚,正气尚能耐攻者; ❖先扶正后祛邪,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 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 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
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 证。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 通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治病求本
(一)正治与反治
1.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具有 假热症状的病证。
表面上是与正治法相反,但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 选择了针对疾病的内在本质而治疗的方法,符合辨证 施治的原则,可以说仍然是正治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治病求本
(二)标本缓急
标本缓急
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标本兼治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调整阴阳
阴阳相对平衡破坏
疾病发生
阴阳偏盛
阴阳偏衰
实证
损其偏盛
虚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扶正祛邪
扶正与祛邪,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
❖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 ❖ 祛邪能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有利于
正气的保存和恢复。
❖单纯扶正法,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且邪气 又不盛的虚性病证。
❖单纯祛邪法,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 衰的实性病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 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 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
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 证。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 通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治病求本
(一)正治与反治
1.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具有 假热症状的病证。
表面上是与正治法相反,但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 选择了针对疾病的内在本质而治疗的方法,符合辨证 施治的原则,可以说仍然是正治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治病求本
(二)标本缓急
标本缓急
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标本兼治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调整阴阳
阴阳相对平衡破坏
疾病发生
阴阳偏盛
阴阳偏衰
实证
损其偏盛
虚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扶正祛邪
扶正与祛邪,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
❖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 ❖ 祛邪能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有利于
正气的保存和恢复。
❖单纯扶正法,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且邪气 又不盛的虚性病证。
❖单纯祛邪法,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 衰的实性病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信守承诺 勇担过错
你家购买了一台
* 电视机,根据商场送 货部门的统一调配, 电视机在周日上午10 时送到。周日早晨, 爸妈临时有事,要求 你在家等候。而你已 跟同学约好上午8时到 学校出黑板报。在妈 妈的建议下,你打电 话与同学商量把时间 改为上午10点30 分……
*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 那么会……
标本兼治
征象
高热大汗 口干脉数 舌红苔黄
(热象)
血压骤降 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Shock) (寒象)
本质
治法
实热壅盛
里热盛极 阳盛格阴
正治(逆治)
寒凉药
热则寒之
反治(从治)
寒凉药
寒因寒用
正治 反治
热则寒之 —高热———寒药 寒因寒用 —真热假寒—寒药
寒则热之 —胃寒———热药 热因热用 —真寒假热—热药
法
(
温:运用温热的方药——祛寒邪、补阳气
八 清:运用寒凉方药——清除热邪
法 补:运用补养作用的方药——消除虚弱证 )
消:具有消导和消散——治疗积、癥、痞等
思考题
1、为什么正治又称“逆治”,反治则称“从治” 2、标本缓急的治疗法则怎样区别应用? 3、阴盛、阴虚或阳盛、阳虚在疾病性质有治法
上有何不同?试列出2—3个鉴别症状。 4、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使刘汀失约于同学的诺言,并 影响出墙报工作。
*如果送货工准时把电视送到你家, 而你家没人等候,那么会……
• ◎影响商场送货部门的调配计划, 并且会影响其它客户的送机时间。
*你认为最好的结果应该是……
• ◎电视机按时送到,刘汀同学能信守 承诺,依时回校和同学们一起出好墙 报。回家后,见爸爸己把电视机安好。 晚饭,我们一家三口,边吃饭边看电 视,日子越过越幸福......。
虚则补之 —血虚———补血 塞因塞用 —真虚假实—以补开塞
实则泻之 —实热便秘—泻热通便 通因通用 —真实假通—以通治通
三、调整阴阳*
阴阳相对平衡破坏
疾病发生
阴阳偏盛
阴阳偏衰
损实
补虚
三、调整阴阳*
(一)损其偏盛
温热药
寒凉药
阴阳
(寒) (热)
阴阳
(寒) (热)
阴阳
(寒) (热)
阴盛则寒
阴阳平衡
阳盛则热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中医学防治原则与治法
第一节 防治原则
预治 调 扶 病 三 防病 整 正 治 因 为求 阴 祛 异 制 主本 阳 邪 同 宜
****
治法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一、预防为主
注重调养 未病先防 养生保健
防邪入侵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早期诊治
既病防变
注重疾病 传变规律
扶正祛邪并进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 异治 发散风寒
异病 久泄脱肛
同治
感冒
疏散风热 崩漏出血 Why?
提升中气
清热解暑 子宫脱垂
补气解表
胃下垂
疾病
感冒
久泄脱肛 崩漏出血 子宫脱垂 胃下垂
病因病机
风寒束肺 风热袭肺 暑热郁表 气虚邪侵
本
中气下陷
治疗 发散风寒 疏散风热 清热解暑 补气解表
提升中气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根据气候季节特点考虑治疗用药原则 因地:根据地理环境特点,选择治疗用药 因人: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
习惯等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治疗
汗: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解除表证
第 二 吐:运用涌吐的药物——引邪由口而出 节 下:运用泻下通便的药物——逐邪外出
治 和:运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祛病邪,扶正气
三、调整阴阳*
(二)补其偏衰
温热药
寒凉药阴阳ຫໍສະໝຸດ (寒)(热)阴阳(寒)(热)
阴阳
(寒)(热)
阳虚则寒
阴阳平衡
阴虚则热
四、扶正祛邪*
疾病发生
正气虚
阴阳偏衰
邪气实
阴阳偏盛
扶正 增强体质, 提高抗病能 力。
祛邪 减轻或消除 邪气毒害。
四、扶正祛邪*
1、扶正:正虚为主 2、祛邪:邪实为主
先扶正后祛邪
3、扶正祛邪合用 先祛邪后扶正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 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 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 诺,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
不守信的危害有哪些?
• (1)对自己不负责任 • (2)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 (3)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
益造成损失
如何改变班级的这种状况?
• 要改变班级不良状况作为学生大家 要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 处着手。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班集体 大家庭中的一员,都应该为自己的 “家庭”分忧解难。
先安未病之地
既病防变
卫气 营 血
(表 里 、轻 重)
木
水
火
例:肝木乘脾土
金
土
(五行生克规律)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二、治病求本*
本
正气 病因 旧病 原发病
标
邪气 症状 新病 继发病
二、治病求本*
正治(逆治)
征象与本质一致
正治反治
反治(从治)
征象与本质不一致
常法重点 变法难点
急则治标 标本缓急 缓则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