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乐之韵第一章音乐书法的历史起源与本体演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乐之韵:李斌权音乐书法研究》
第一章音乐书法的历史起源与本体演进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秦汉以降,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千百年以来,汇聚而成为一条书史的长河,惊涛骇浪,奔流不息。
真行草隶篆五体书法交相辉映,各种经典碑帖和理论文献共同构成了一座宏伟的艺术大厦,褶褶生辉,令后来者驻足仰望,称羡不已。
书法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文艺思潮的猛烈冲击和市场经济观念的价值选择,各种形式的探索和书法现象不断涌现。
有些尽管意识超前,形式新颖,但却并不具备长期发展的本质特征,流于昙花一现。
而有的则从传统中生发,结合时代观念,得到迅速发展。
今天面对李斌权先生的音乐书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无论如何,音乐书法并非空穴来风,也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有其发生演变的历史根源。
遍观一部中国书法发展史,我们就会从中觅得个中消息。
历史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不断发现和深入挖掘的美的东西,但智慧的艺术家绝不是仅仅把前人的成果复制过来,然后照本宣科。
而是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以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其发扬光大。
如果说,音乐书法只是一种音乐与书法的表面的形式组合,则是对音乐书法的一种肤浅认识。
如果说,音乐书法只是一种娱乐性质的书法表演,则是一种对音乐书法的偏见。
如果说书法不宜表演,而音乐书法立足于书法表演是书法作为精英艺术的退化,则是对书法历史的无知。
因此追朔书法与音乐、舞蹈等等姊妹艺术之内在关系的历史根源,则非常有助于我们厘清关于音乐书法的一系列问题,以便对其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和定位。
我们常常说,书法是凝固的音乐,而书写的节奏却有如流动的音乐,或低回婉转,或高亢激昂,回味无穷,余音绕梁。
不同书体的作品的创作,其书写的节奏各不一样。
一般而言,书写静态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比较舒缓,而书写动态书体(如行书和草书),则节奏比较强烈。
五体书法当中,草书是最具艺术表现力的一种特殊书体,其结体的自由性和笔法的丰富性,足以能够使书家充分发挥其艺术创造力,达到一种天人合一、无他忘我的奇妙境界。
自东汉张芝开创大草以来,草书在章草的基础上又开新境,纵横争折,大开大合,跌宕起伏,连绵不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乐感,观之引人入胜。
草书在二王时期形成了
第一座高峰,而二王草书也成为了一种经典法式,足资后世借鉴取法。
在唐代,草书又出现了另一座高峰,张旭、怀素横空出世,特立不群,把草书艺术的浪漫主义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传)张旭《古诗四帖》满纸云烟,飞花散雪,神出鬼没,不可端倪,怀素继之而起,其《自叙帖》有如曲铁盘空,风卷残云,给人以无尽的美感。
狂草进一步强化了形式美感,追求的是一种颠逸豪放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书法艺术的高度自由,凸显了激情迸发、狂放不羁的艺术气质。
后世学狂草者,无不以《古诗四帖》和《自叙帖》为法,体现出了一种惊世骇俗、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书法特别是草书,与音乐、舞蹈等等姊妹艺术素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法与音乐都属于艺术的范畴,汉字书法与音乐的关系,以《新唐书·张旭传》“旭自言……闻鼓吹,而得笔法意”为比较早的记载,张怀瓘把书法艺术称为“无声之音”;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音乐的旋律可以诱导欣赏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脑海当中会由此出现各种意象。
李斌权音乐书法能够得到如此之多的国内外观众的喜欢和欣赏,不仅是李斌权本人的成功,也是音乐书法的成功,更是中国书法对外传播的一大突破。
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欣赏。
好的艺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还需要相应的欣赏者来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来丰富它、完善它。
因此,创作主体和欣赏者之间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
欣赏者面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在欣赏过程当中实质上还存在一个再创作的问题。
如果好的艺术作品不为人们所欣赏,则被艺术家引为憾事,这就无怪乎人们常常感叹知音难觅了!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记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高山流水的故事,向来传为美谈:传说先秦之琴师俞伯牙有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闻子期之言而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由是,子期死后,伯牙因痛失知音,遂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堪称世间绝响。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大历二年所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里,追忆幼时在河南邺城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的往事时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贴,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其实,张旭观公孙大娘剑舞而悟笔法之意,书乃大进,这个过程也就是书家通过观赏舞蹈、欣赏音乐而展开丰富想象,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互相打通,音乐的旋律和舞蹈的节奏激发了书家的艺术灵感与创作豪情,由此出现了异乎寻常之发挥。
有人认为,张旭之狂草非是在有音乐的情形之下完成。
此言不尽准确。
在我看来,公孙大娘在舞剑器之时,当有音乐伴奏。
因为中国历来就有舞乐相伴的习惯和传统。
她那种“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优美舞姿,必是在抑扬顿挫的古琴、古筝或鼓乐等古代乐器声中完成的。
面对公孙大娘那时而昂扬激越,时而婉转低回的激情表演,自然会使人发出“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之感叹。
杜甫如此,身为草书大家的张旭自然不能例外。
如此激动人心的壮庄场面,书家的内心之中也必然是激情荡漾、心潮澎湃的。
狂草连绵飞舞的线条恰似公孙大娘缠绕于身上的那条随势飘舞的彩带,凌空生势,变化万端。
或如彩虹当空,扑朔迷离;或如白鹤亮翅,翩翩飞舞;或如清风徐来,波澜不惊;或如雷霆霹雳,骤雨旋风……面对此情此景,一个狂放不羁、颖脱豪举的草书大家,必然是豪情勃发、情不自禁的。
彩带舞过,了无痕迹,而挥毫落纸,则满纸烟云。
我们由张旭《古诗四帖》那奔腾不息神鬼莫测的笔墨线条同样可以想象得出当年公孙大娘奇妙变幻的动人舞姿,也仿佛能够听到鼓乐琴弦的那种“噪噪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动人旋律。
由此可见,书法与音乐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我们的古人只是在自然而然、若不经意之中完成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尚未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艺术综合实践和理论研究梳理。
当历史的车轮推进到21世纪的今天,面对科技的昌明和日常书写工具的改变,中国书法的实用功能在一步步弱化,并且逐步退出实用领域,成为一门专业艺术。
但恰恰由于这个原因,书法的审美欣赏功能在进一步强化。
当代书法的一大特色就是展览文化的迅速崛起。
书法自明代以来,由于高堂大轴的出现,迄今为止,作品之幅式已呈愈来愈大之势。
讲究形式美感,注重视觉冲击力,成为当
代书法展览文化的一大趋势和特点。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书法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土崩瓦解,逐渐走下神坛,走向民间,由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的书斋雅玩演变为群众性书法运动。
这种参与群体的根本变化,使得中国书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有效普及。
尽管说书法的“文化精英”特质相对来讲有所削弱,但它的参与者之多和受众面之广,却是前所未有的。
但科技的昌明和经济全球化,以往的那种文化格局已经被打破,一切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社会市场规律的左右和影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书法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
书法自何处来,向何处去,成为了需要人们为之进行深入思考的严峻问题。
众所周知,学习研究书法,必自传统中来,这是毫无异议的。
但究竟要向何处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有的人继续走传统的路子,有的人受西方艺术观念之影响,另辟蹊径,走“现代书法”的路子,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现代书法”家们的探索还远没有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
当代书法还有一种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各种书法选秀活动充斥在大大小小的展览和比赛当中。
这与书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不断倾向于群体文化活动有关。
我们不能说这种倾向绝对不好,当总要本着不消解中国书法的本质精神为根本原则。
然而,让人们颇感迷惑不解的是,一方面,我们感到当下的书法参与人数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一方面又时时感到了书法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以至于不得不以“申遗”的方式来对中国书法进行必要的保护。
这无疑是一个悖论。
从中说明,中国书法在当下的基础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对中国书法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还需要探索和改进,还需要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更多的人群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书法,感受中国书法的奇特魅力,从而产生学习爱好书法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一些具有超强意识的书家在书法的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诸如曾来德先生的“墨乐”、王冬龄先生的大字表演等等。
这些书法现象既有作为艺术家本人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自我才华的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中国书法的宣传力度,这种力度甚至波及到了国际社会。
其中尤以从事于音乐书法研究和实践的李斌权先生为最。
李斌权先生近年来连续在各种大型高端的国内国际舞台上进行“音乐书法”现场表演。
特别是2011年1月,在“世界音乐之都”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李斌权和捷克国家交响乐团联袂登场,在气韵生动的书法艺术与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团的合奏下,为“2011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献上了一场华美的艺术盛宴。
2011年5月,李斌权携手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任志宏以及娱乐界红人李玉刚等再次在奥地利维也纳霍夫堡皇宫上演了“中国书法音乐会”,将中奥建交40周年的庆典活动推向了高潮。
为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推进对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2011年9月,李斌权在“夏季达沃斯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文化晚宴”上,和艾军等民乐团给各国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人物表演了音乐书法,这场文化盛宴赢得了各国友人的盛赞。
这一系列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李斌权在全国乃至国际社会声名鹊起,影响甚大,而“音乐书法”这一说法也由此传播开来。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音乐与书法的组合实际上是早已存在的,或者比较隐晦,隐晦到人们对此并不在意,或者比较随意,随意到吃饭穿衣那样,结合无处不在,而概念尚未提出。
书法本来就是“无声之音”,充满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但把书法实践彻彻底底和音乐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根据所书写的内容,给每一幅具体的书法作品以相应的主题,让音乐、戏曲、舞蹈、演唱、解说等等互相结合,利用多种思维、多种角度、多种方式解读中国书法变化万端的艺术魅力,却的确是李斌权的首创。
尽管也有其他人在做着类似的探索,但皆不及李斌权系统而全面,高雅而深刻。
从一开始的无意识结合到后来的有意识结合,就是一种不断摸索总结的结果。
当把特意挑选的创作内容的书写节奏和相应的伴奏音乐的巧妙旋律、自然契合培养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时候,音乐的旋律响起,书写的节奏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在书家的内心之中舞动起来了。
而李斌权能够在不同的中西方音乐的伴奏下,可以写出多种感觉,一方面说明他对这些音乐比较熟悉,感受十分深切,另一方面,他也是在不断地进行有意识地探索,把书写内容,如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所蕴含的特殊意境在民乐、交响乐伴奏的不同感觉之下,进行淋漓尽致的演绎和表达。
使文气、诗意和书境的提升通过与音乐的结合而得到充分实现。
从这个意义来讲,李斌权的音乐书法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值得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和书法界的理论探讨。
目录序………………………………………………………赵长青前言………………………………………………………傅德锋
第一部分音乐书法之理论阐释
第一章音乐书法的历史起源与本体演进
第一节音乐书法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音乐与书法的内在审美关联
第三节书法表演的历史表征与当下呈现
第四节李斌权音乐书法的本体评述
第五节音乐书法文化生态学分析
第六节音乐书法的社会审美心理学研究
第二章音乐书法的艺术美学、文化学与社会学特征第一节音乐书法的观赏性
第二节音乐书法的普世性
第三节音乐书法的传播性
第四节音乐书法的社会公共性
第五节音乐书法的民族性与全球性
第六节音乐书法的社会价值定位
第三章音乐书法发展前景展望
第一节音乐书法引发的相关问题分析
第二节音乐书法的群众性、普及性与文化产业功能第三节音乐书法对娱乐文化的引导与提升
第四节音乐书法对传统书法生存空间的现代拓展第五节音乐书法的文化传承
第六节音乐书法的表现形式创新与未来预测
第二部分访谈对话
探寻李斌权的艺术世界
——中央数字书画频道《书画人生》栏目访谈
日常书写与现场书写
——关于音乐书法与传统书法接受搜狐网文化频道访谈
娱己悦人弘扬书法
——傅德锋对话李斌权
第三部分社会专家名流对音乐书法之评价
刘艺评音乐书法…………………………………………刘艺
书法名家聚首畅谈书法和音乐的关系………………王熊宪等
我举双手欢迎
——看李斌权音乐书法表演感怀……………………何西来墨乐结合新意纷呈……………………………………任平
书法音乐文学
——从李斌权的成功融合谈起………………………李廷华音乐书法与当代书法观念的创新
——关于李斌权音乐书法引起的思考……………………西中文“阳春白雪”需要更多的“粉丝”
——由李斌权“音乐书法”引起的思考……………斯舜威李斌权的音乐书法………………………………………姜寿田
从行为艺术看“音乐书法”……………………………毛万宝
浅说书法与音乐的艺术通感
——兼谈李斌权的音乐书法…………………………秋子时间与空间的文化律动
——我看李斌权的书法音乐会…………………………朱中原略论书法表演
——致李斌权先生……………………………………黄君
博大沉雄,宏阔幽远的生命乐章
——李斌权“音乐书法”探索刍议……………………傅德锋美美与共
——李斌权的“音乐书法”解读……………………薛元明类型书法的时间与空间
——李斌权音乐书法的本质……………………………张瑞田从文化角度审视李斌权的音乐书法………………………邱世鸿
表现性与情境性的探索与回归
——李斌权书法音乐会的另一种解读………………朱中原
音乐·行为·大众
——简论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的探索与创作……韩少轩齐天乐
——谈李斌权的音乐书法………………………李金豹我看音乐书法……………………………………………陈智
书与乐会,是谓氤氲
——李斌权“音乐书法”论……………………………薛帅杰高山流水视听间
——为李斌权先生的“音乐书法”感动………………傅爱国第四部分网友对音乐书法之评论
艺术创作中的场效应与催化剂
——兼论李斌权之音乐书法……………………………张全义阔步大笔时代强音
——我看李斌权和他的音乐书法………………………李志宏书乐同台视听并行
——中国音乐书法家第一人李斌权书法艺术解读…………江智猛
墨随乐舞,书法艺术的全新理解与阅读………………………王炳学书法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寿建刚当书法遇到音乐…………………………………………………彭双龙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之管窥……………………………………孔祥宇墨之舞乐之容——管窥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李启明墨之舞乐之韵——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赏读………………谢天勇浅谈李斌权老师音乐书法………………………………………谢吉昌书法与音乐的成功嫁接…………………………………………冯春宝
第五部分附录
(英译部分专家评论)
About Li Binquan
About Music-Calligraphy
Wonderful paragraphs in review articles on Music-Calligraphy
后记………………………………………………………………朱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