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哈尔滨城市设计导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三
哈尔滨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哈尔滨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
(试行)
目录
1 总则 (1)
2 总体城市设计 (1)
3 片区城市设计 (4)
4 地段城市设计 (8)
5 附则 (12)
附录A:本导则主要名词解释
附录B:本导则用词说明
附录C:城市设计常用要素参考图例
附录D:电子数据技术标准
1 总则
为统一哈尔滨市城市设计技术文件的内容与深度,使城市设计编制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导则。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在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区内单独编制城市设计,应遵循本技术导则。
城市设计分为总体城市设计、片区城市设计和地段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编制应针对不同的项目制定相应的技术大纲,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设计的任务、目标、原则和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城市设计编制应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公众参与,提高城市设计的质量。
2 总体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任务
从宏观上研究确定城市空间的总体形态,提出改善城市景观形象和空间环境质量的总体目标,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格局与人文活动场所的总体框架。
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深度
2.2.1制定城市设计目标与总体思路
研究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提出城市设计的目标、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研究和塑造城市风貌特色
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重要特色资源的分析,对城市基本风貌和地域特色进行发掘和提炼,制定城市风貌特色延续和发展的目标、策略和措施,进行城市风貌特色分区,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指引。
确定城市空间景观结构框架
1)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历史脉络、文化习俗和城市功能发展需要,确定城市的总体形态与空间景观结构,彰显城市格局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2)确定城市竖向轮廓的总体形象与特征,确定城市建筑高度控制原则及建筑高度分区。
3)组织城市眺望系统,确定城市重要视廊及控制要求。
4)对现状建筑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城市色彩、夜景、建筑风格等建筑景观方面的整体设计构思。
5)分析城市重要自然和人工地标的现状,确定城市重要地标的布局,明确其性质、特征和形象主题,制定城市设计的相关导则。
组织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分析研究城市山体、水域、绿地、湿地、广场空间、街道空间以及其他开敞空间的环境特征,从增强开敞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改善热环境、风环境)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建设控制的目标、原则与思路。
1)制定城市自然山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滨水环境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
2)明确各类绿地的布局和规模,提出艺术风格要求和绿地控制指标。
3)明确城市各类广场的位置、性质、规模、场所意义特征和界面控制要求。
4)明确城市主要街道空间的景观特征及相关环境设施要求,确定城市景观性道路的功能和布局,组织城市步行空间,合理布局社会停车场地和专用停车空间。
划定城市形象塑造的特定意图区
根据塑造城市整体风貌特色的总体要求,划定城市设计特定意图区,明确其景观特征和设计控制导则,为下一层次城市设计的开展提供技术依据。对重要的特定意图区制定其重要特色与环境工程意向方案。
市民活动系统设计
根据城市游憩交往、娱乐健身、集会庆典、民俗文化等各类人文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分布规律,合理布局市民公共活动场所,明确公共活动空间的社会活动性质、内容、规模及相应的环境设施建设要求。
提出城市设计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提出城市设计实施的时序安排、实施的策略和措施,以及管理实施运作机制的建议方案。总体城市设计成果
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包括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图纸和附件(设计说明书、专题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
总体城市设计导则
应采用法规条文格式书写,直接表述城市设计的目标和内容,提出强制性要求和指导性意见。文字表述应规范、准确、简洁,体现设计内容的指导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并附表达城市设计意图的缩图。
城市设计说明书(或专题研究报告)
设计说明书(或专题研究报告)的内容为分析现状、论证设计意图、解释设计导则等,为下一层次的规划设计以及城市设计的审查、批准和规划管理提供全面的技术信息。
图纸
1)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图
主要表达不同历史年代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变迁和城市空间形态格局的演变。
2)城市肌理及密度现状分析图
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开发建设状况,对城市典型区域的肌理特征及现状建筑密度进行分析。
3)城市景观资源分布现状图(1:5000-1:10000)
标示构成城市景观的山脉、河流、森林等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绿地、广场、标志性建筑等人工景观资源的现状位置或范围。
4)城市道路、广场及绿地分布现状图(1:5000-1:10000)
标示构成城市开敞空间的道路、广场、绿地的分布现状。
5)城市空间格局设计构思图(1:5000-1:10000)
主要表达对城市总体空间艺术格局的创意和构思,标示城市轴线、城市开敞空间、城市建筑空间和城市中心等的规划布局。
6)城市风貌特色设计分区图
主要表达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用地功能条件下,城市不同区域的城市风貌特色设计意向,并界定各分区的范围。
7)城市眺望系统设计图(1:5000-1:10000)
标示城市重要标志性景点、眺望点的位置及视廊的走向和平面控制范围。
8)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系统规划图(1:5000-1:10000)
主要表达城市道路特别是景观性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分布的位置及范围。
9)特定意图区规划图
主要表达城市设计特定意图区的布局位置、范围及其风貌特色塑造的构思。对重要的特定意图区制定其重要特色与环境工程意向方案(可采用城市设计分图图则形式表达)。
10)历史文化环境保护规划图(1:5000-1:10000,选作)
主要标明城市历史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需保护的其他历史建筑、纪念物(地)的位置,明确文化氛围营造、保护范围和相关空间管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