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二)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现代化过程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某种程度 上是一个从外部输入种种现代化因素的过程,包括 经济模式、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以及社会价值观念 等。 讨论:你怎么看待中国的“迟发展效应”?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 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 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 与“早发”国家和“迟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 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自1978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开始,我国的现代化事业 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只有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历史要求 (二)只有改革,才能主动地、有成效地迎接新技术革命 的挑战 (三)只有改革,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自我完善

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条件 二、“迟发展效应” 三、“二元”社会机构长期存在 四、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 作用



(1)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曾经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 (2)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本国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这 些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迈向现代化时,经济基本上都处于 十分贫穷落后的状态之中,现代工业基础薄弱,政治腐败, 文盲率极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业已形成,发达国家在世界经 济和政治体系中占有优势地位。 典型例子:拉美国家的现代化

(一)环境与社会变迁 (二)人口与社会变迁 (三)社会制度与社会变迁 (四)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社会变迁 (五)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六)经济与社会变迁




1、社会进化论:社会变迁好似生物有机体的进化。 2、循环理论:个文明或社会的历程是起源、成长、衰落、 解体的过程。 3、均衡理论:社会变迁是一种历史的进化进程,主要表 现为社会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 4、冲突理论:社会体系是一个各个部分都被矛盾联结在 一起的整体。由于不可调和的冲突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因 而社会变迁是必然的。 5、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 迁最根本的原因。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一)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以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主要形式,社会现代化构成了一 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既不存在绝对的“传统”与“现 代”之分野,更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 (二)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社会现代化绝非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都要按照西方国家或发 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发展,跟在它们后面亦步亦趋。 第一,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 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 第二,现代化过程即使在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第三,即使发展中国家想要完全照搬某些发达国家的现代 化模式也是不能实现的。

稳定只是相对的,发展变化是绝对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 展的命题本身就内含了社会的变化。因此,为了更全面、 更深刻地认识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运行,了解社会运行和 发展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必须研究社会变迁过程,掌握社 会变迁的规律。 本章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是对社会变迁和社会 现代化的概括性讨论;第二是对社会现代化过程基本特征 的介绍;第三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特征和我国现代化 进程的介绍。



(一)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结构 网络社会,虚拟社区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 讨论:科隆技术,生物遗传工程的发展,对原有道德观念、 家庭婚姻关系提出了挑战。





(一)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增长 特点是经济或生产迅速地不断增长,经济不发达或普遍匮 乏的状况逐渐消失。中国连续几年GDP多少(图) (二)经济结构的改变 工业化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工业 的比重上升,直至占据主导地位。 (三)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相互促进 (四)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 地位 (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也是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的提高

一、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 二、理性化 三、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四、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 五、城市化 六、人的现代化 七、全球化



(一)社会结构的分化 1 2 3 (二)高度的社会整合 这一过程意味着封闭性的社会格局逐渐消失,人们之间基 于分工与合作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普遍主义的社会规 则成为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原则,不同社会成员的价值目 标和利益目标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协调起来。


所谓城市化的过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 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 市特质增加的过程。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由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例标明。 一个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取决于若干条件。 第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社会文化条件。


英克尔斯 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 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方面。


1、“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 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社会变迁除了 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外,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 素的作用,因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即社 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 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这是现代化发展过程和非现代化过程的本质区别。


理性,具体地讲,是指人们在确定行动目标和采取 社会行动时,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对目标和所需 手段(工具)进行选择,这些工具和手段能产生较 高的效率。 韦伯“理性主义” “理性化”的概念不仅仅是指文化价值观念,更重 要的是指一种基本生活形态,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 可以看做是整个社会的“理性化”过程。


3、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 益分化和日益整合;(2)整个社会的日益理性化,特别是“工 具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3)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4)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以及经济 结构的持续变化;(5)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城 市化过程;(6)社会成员的心理和价值观的现代性特征的增长; (7)物质产品、人口、符号、信息、交往以及权力实施在全球 范围内的流动,即全球化过程。

社会变迁 社会现代化 社会结构分化 人的现代化 理性化 全球化 迟发展效应 “二元”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社会变迁 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社会变迁的类型 二、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三、社会变迁的根源于机制 四、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
现代人应该具有与宿命论相对立的效能感;乐 于接受社会变迁;愿意接受新的生活经历(具 有开放性);尊重并愿意考虑各种不同的意见; 积极获取并关心新的知识和信息;守时惜时, 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无论在公共生活还是在 私人生活中都趋向于计划性;基于对理性的信 赖而对周围的人给予信赖;重视专门技术和公 正的分配;有较高的受教育和职业期望;具有 普遍主义的取向,不因特殊的个人特征而给予 不同的对待;对生活采取分析的态度;倾向于 更积极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等。
[美]艾利克斯·英克尔斯 (1920— )研究社会心 理学、比较社会学及社会 变迁,其中对现代化的研 究最为著名。


(一)全球化的概念和历史 戴维·赫尔德(D Held) :“(全球化能够被看做)一个 (或者一组)体现了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 程——可以根据它的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来加以衡 量——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以 及权力实施的网络。” (二)全球化的特点 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历史进程,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几乎 所有方面,其本身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力 量共同作用的独特结果。


主要表现: (1)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 (2)推动并且控制社会现代化过程。 (3)国家(政府)往往成为“迟发”国家现代化的 组织者和计划制定者。 (4)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一、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新时期





4、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现代化 过程具有特定的特征,可用 “迟发展效果”的概念来表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化过程往往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2)现代化过程是外部力量作 用的结果,因而其现代化过程表现为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 入与接受;(3)“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4)政府在现代化 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


(三)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一方面,某些传统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精华和科学健康的 成果,不仅不会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障碍,而且和本民族的 社会现代化有着直接联系。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传统毕竟 是历史上形成的,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得某些传统自身丧失 了存在的价值,人们也需要重新评判它们的价值。 (四)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社会现代化绝不简单等同于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工业化和 经济增长仅是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

一、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由来 二、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即社会在 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 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这 是现代化变迁过程和非现代化变迁过程的本质区别。 吉登斯“现代性”:指在17世纪以来出现于欧洲并且其影 响随之向世界各地蔓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现代 性是历史发展的非延续性或断裂的结果,现代社会的基本 制度是前现代社会没有或与之根本不同的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潮流。




“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 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一)社会变迁的规模 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二)社会变迁的方向 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方式 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革命)的社会变迁 (四)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 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一)初始阶段 从19世纪中叶(约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辛亥革命)。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旧的封建王朝体制下探索现代化的自上而 下的改革时期。 (二)现代转型和权威危机阶段 从1911年辛亥革命起至1949年约40年的时间,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转型,即从封建王朝 制度转向了共和制度,在形式上建立起了与现代化潮流相一 致的政体,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向制度层面的转型。 (三)现代化发展阶段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实现了国家高度的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 并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资本主义模式转向社会主义模式。




(三)全球化的矛盾 1 全球化过程是一个参与的过程还是一个垄断的过程?是一 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还是一个积极应对的过程?是一个中心 化下的多样化过程还是一个多样化共存的过程? 2 国家 在全球空间下,民族国家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 3 全球化下的文明和文化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地方”文明 和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有计划的变迁表现为含有一定的目标、实 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的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 实现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指导,即必 须首先明确社会变迁的目的、方向,认识和把握社会变迁 的规律。同时,还必须掌握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 现代科学方法论、现代管理与预测的理论、技术和工具, 诸如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现代科学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