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快速算法及可变长掩码
![子网掩码快速算法及可变长掩码](https://img.taocdn.com/s3/m/07d31f7c31b765ce050814c2.png)
子网掩码快速算法及可变长掩码子网掩码快速算法及可变长掩码(VLSM)(有资料均从网络上摘抄汇总,有耐心看下去就能明白,CIDR部分看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你希望每个子网中只有5个ip地址可以给机器用,那么你就最少需要准备给每个子网7个ip地址,因为需要加上两头的不可用的网络和广播ip,所以你需要选比7多的最近的那位,也就是8,为什么比7多的是8,不是9,10或者其它的呢?这是因为只能选择2的N次方,也就是0,2,4,8,16,32,64,128这几个数,就是说选每个子网8个ip。
好,到这一步,你就可以算掩码了,这个方法就是:最后一位掩码就是256减去你每个子网所需要的ip地址的数量,那么这个例子就是256-8=248,那么算出这个,你就可以知道那些ip是不能用的了,看:0-7,8-15,16-23,24-31依此类推,写在上面的0、7、8、15、16、23、24、31(依此类推)都是不能用的,你应该用某两个数字之间的IP,那个就是一个子网可用的IP。
再拿200台机器分成4个子网来做例子吧。
200台机器,4个子网,那么就是每个子网50台机器,设定为192.168.10.0,C类的IP,大子网掩码应为255.255.255.0,对巴,但是我们要分子网,所以按照上面的,我们用32个IP一个子网内不够,应该每个子网用64个IP(其中62位可用,足够了吧),然后用我的办法:子网掩码应该是256-64=192,那么总的子网掩码应该为:255.255.255.192。
不相信?算算:0-63,64-127,128-191,192-255,这样你就可以把四个区域分别设定到四个子网的机器上了。
(256-掩码)就是分段后每段中的ip数,再计算已知IP在哪个段就可以了。
其中段里面的IP第一个IP是网络地址,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比如100.100.100.100 255.255.255.240这个ip的网络号和广播地址,以及这个段中的其它地址的计算方法如下:256-240=16,说明分成了几个段以后,每段中的IP地址数量是16个,其中第一个是网络号,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100/16=6.x说明100在16x6和16x7之间16x6=96,16x7=112说明100所在的段中第一个地址是96,最后一个是111那就是100.100.100.100 255.255.255.240这个ip所在的网段的网络地址是100.100.100.96,广播地址是100.100.100.111可用的IP是100.100.100.97到100.100.100.110如果是一个无类地址172.38.3.40/25的话25是255.255.255.128256-128=128,每段128个,分别是0-127,128-25540是属于第一段,所以网络位是172.38.3.0,广播是172.38.3.127,ip范围是172.38.3.1-172.38.3.126。
.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VLSM)
![.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VLSM)](https://img.taocdn.com/s3/m/1628d2c158f5f61fb73666cd.png)
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VLSM)子网划分子网划分基础进行子网划分的优点:缩减网络流量优化网络性能简化管理可以更为灵活地形成大覆盖范围的网络IP零子网Ip subnet-zero,使用这个命令可以允许你在自己的网络设计中使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子网。
例如,C类掩码192通常只可以允许提供子网64和128,但是使用了ip subnet-zero命令后,现在就可以将子网0、64、128、192都投入使用。
这样就为每个所使用的子网掩码多提供了两个子网。
(Cisco已经从其IOS的12.x版本开始将此命令改变为默认配置。
)如何创建子网要创建子网,就需要从IP地址的主机部分中借出一定的位,并且保留它们用来定义之前,这意味着用于主机的位减少,所以子网越多,可以用于定义主机的位越少。
1.确定所需要的网络ID数:每个子网需要有一个网络号每个广域网连接需要有一个网络号2.确定每一个子网中所需要的主机ID数:每个TCP/IP主机需要一个主机地址路由器的每个接口需要一个主机地址3.基于以上需要,创建如下内容:为整个网络设定一个子网掩码为每个物理网段设定一个不同的子网ID为每个子网确定主机的合法地址范围子网掩码为了保证所配置的子网地址可以工作,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都并须都知道自己主机地址中的哪个一部分被用来表示子网地址的。
这可以通过在每一台计算机上指定一个子网掩码来完成。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值。
通过它,接收IP数据包的一方可以从IP地址的主机的主机号部分中区分子网ID号地址。
子网划分:C类地址当看到带有斜杠的子网掩码时,你应当知道它所意味的内容:/25 对于/25应该知道什么?128的掩码1位为1,1,7位为0(10000000)块尺寸为1282个子网,每个子网中有126个主机号/26 对于/26应该知道什么?192的掩码2位为1,5位为0(11000000)块尺寸为644个子网,每个子网中有62个主机号/27 对于/27应该知道什么?224的掩码3位为1,5位为0(11100000)块尺寸为328个子网,每个子网中有30个主机号/28 对于/28应该知道什么?240的掩码4位为1,4位为0(111110000)块尺寸为1616个子网,每个子网中有14个主机号/29 对于/29应该知道什么?248的掩码5位为1,3位为0(11111000)块尺寸为832个子网,每个子网中有6个主机号/30 对于/30应该知道什么?252的掩码6位为1,2位为0(11111100)块尺寸为464个子网,每个子网有2个主机号不管你所拥有的地址是A类、B类或C类,/30掩码将永远只能提供个你的2个主机地址。
IP地址的变长子网掩码VLSM
![IP地址的变长子网掩码VLSM](https://img.taocdn.com/s3/m/a5d18d8884868762caaed5ac.png)
IP地址的分类:有五大类一个IP地址包含两部分: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如同电话号码,包含区号和电话号无论是哪一类地址,都是由32 位二进制表示的,但是由于二进制书写比较复杂,所以使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三个点分四个十进制数)把32位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分成四个8位组,利用第一个8位组确定类型A类地址:第一个8位组的首位必须是0,且第一个8位组表示网络标识,也叫网络地址,而剩余的24位表示主机标识也叫主机地址B类地址:第一个8位组的前两位必须是10,且表示网络地址的二进制位数为前两个8位组,除去固定的两位必须为10的位后,所以表示网络地址共14位,主机地址共16位C类地址:第一个8位组前三位为110,且表示网络地址的8位组为前三组,除去固定的前三位110,表示网络地址的位数为21位,表示主机地址的位数为8位D类地址:第一个八位组前4位是1110,该类别地址作为多目广播使用,表示一组计算机E类地址:第一个8位组前5位为11110,该类别地址作为科学研究,所以留用标准的A,B,C三类地址,可以看出A类地址的网络数量比较少,但是每个网络中的主机数量比较多,而C类地址网络数量比较多,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比较少配置标准的ABC三类地址都称为有类IP(有类别)A类地址的范围转化为十进制范围从0--127(第一字段),但是第一个8位组全0(00000000)表示所有网络不可用,第一个8位组为全1(01111111),表示回环地址,作为测试TCP/IP协议的地址,也不使用,所以A类IP地址的范围通过第一个字段查看的话是1--126,B类地址的范围是从128--191,C类地址的范围从192--223,D类地址的范围是224--239,E类地址的范围从240--255表示主机的二进制位全0或全1不能使用,全0表示本网,全1表示本网广播,这样的地址是不能配置在网卡上(例如,172.16.0.0表示一个网络号为172.16.0.0的B类网络172.16.255.255表示172.16.0.0网络的本网广播,如果数据要送往172.16.255.255,意味数据会传送到172.16.0.0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上,也叫做子网广播),当表示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全为1时(255.255.255.255),表示全网广播,意味数据会送到全部的计算机IP地址在规划的时候,分为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私有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使用,不能在互连网使用,认为这样的地址是互连网的不合法地址,在A,B,C三类地址中都选择一部分地址作为私有地址,A类范围10.0.0.0--10.255.255.255B 类172.16.0.0--172.31.255.255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作为内部网络使用,这些IP地址是不能在公网上使用的获得公有IP地址的方法:向InterNIC申请,也可以向ISP申请,ICANN负责全球Internet地址分配,并且ICANN将地址的分配授权给RIR,由RIR负责地区的登记注册申请,全球共有四个RIR,ARIN负责北美地区;RIPE负责欧洲地区;LACNIC负责拉丁美洲;APNIC负责亚太地区解决IP地址的手段可以有两种:使用代理技术和子网划分技术,代理就是能够把在公网上不合法的私有地址转换为可以在公网上使用的公有地址,这种也叫做NAT(网络地址转换),采用子网划分也可以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叫做VLSM变长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也是32位二进制表示,默认情况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0.0.0,B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计算机和计算机能不能直接通信就要看是不是在一个网络中或一个子网中,需要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子网掩码的变长可以将一个大的包含很多主机的网络,通过将子网掩码变长(表示网络的地址向表示主机的地址进行借位),从而使网络数量变多,而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变少在子网掩码中连续的1表示网络地址(255.255.0.255的子网掩码不存在,255.255.128.0存在,255.255.129.0)172.16.0.8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与172.16.0.9子网掩码为255.255.0.0,乍一看进行IP地址和子网掩码相与后得到的网络地址都是172.16.0.0似乎可以通讯,但事实上不在一个网络里,所以为了表示清楚将采用表示方法172.16.0.0/24和172.16.0.0/16来区分这样的问题查看某个主机在哪个子网中需要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结果就是子网地址,也可以叫子网号,但是无论子网掩码如何进行变长,IP地址的类别不会改变,当子网确定后,网络中包含的子网数量就确定了,且每个子网中的主机数量也确定了,并且每个子网必须有子网号和子网广播,子网号和子网广播都不能够给计算机配置,子网中的第一个地址为子网号,代表整个子网所有计算机,子网中最后一个地址为子网广播,子网地址是通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相与得到的,而广播地址是将子网掩码中表示主机的二进制位全部置1,换算为十进制再与网络地址相加得出,主机地址为网络号与广播地址中间包含的地址,这些地址可以给计算机配置练习:求IP地址位201.222.10.6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的地址子网号是什么?广播地址是什么?属于C类IP地址,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当前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说明网络位向主机位进行了借位,并借5位(将248换算为二进制是11111000),按照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子网号的原则,所以将201.222.10.60换算为二进制,考虑到任何数和255相与都得任何数,所以201.222.10就不做换算了,只把60换算为二进制的00111100,之后用00111100和11111000进行相与,得出00111000的结果就是当前IP的子网地址又叫子网号,将此二进制换算为十进制56,所以该子网号为201.222.10.56 ,按照广播地址的计算原则将子网掩码中能够表示主机的二进制位全部置1然后与子网号相加的原则,得到广播地址,所以11111000的子网掩码中有三位表示主机位,而五位表示子网借位,00000111再换算为十进制为7,与子网号相加得到201.222.10.63为该子网的广播地址,主机的范围是子网号与子网广播之间的IP 为201.222.10.57;201.222.10.58;201.222.10.59;201.222.10.60;201.222.10.61 ;201.222.10.62一共有六个IP,也只有这六个IP可以给计算机进行配置例题:计算33.26.155.89/20此IP地址所在的子网号,子网掩码是多少?并且该子网中共有多少主机IP(地址可以分配给计算机),子网广播地址是多少?此子网的上一个子网是什么?下一个子网是什么?可以划分多少个子网?首先该地址属于A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当前表示网络的位数为20位,说明网络位向主机位借位12位,所以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子网号为33.26.144.0;广播地址按照计算原则计算出为33.26.159.255;子网的主机数量2^12-2,子网数量2^12个;上一个子网为 33.26.128.0 下一个子网33.26.159.255VLSM(变长子网掩码) 提供了在一个主类(A类、B类、C类)网络内包含多个子网掩码的能力,可以对一个子网再进行子网划分.VLSM的优点:对IP地址更为有效的使用应用路由归纳的能力更强VLSM表示法:例如:192.168.100.56 (IP地址)11000000.10101000.01100100.00111000 (用二进制表示)255.255.224.0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 (用二进制表示)192.168.100.56/19 (IP地址的VLSM表示法)子网划分与实例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按以下步骤和实例定义子网掩码。
第四章-VLSM
![第四章-VLSM](https://img.taocdn.com/s3/m/33b4bb5d6294dd88d1d26b18.png)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对IP划分子网后的掩码:
9、 16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16)子网掩码255.255.0.0(B类地址默认掩码) 10、17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17 借 一位) 子网掩码255.255.128.0 11、18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18 借二位) 子网掩码255.255.192.0 12、19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19 借三位) 子网掩码255.255.224.0 13、20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20 借四位) 子网掩码255.255.240.0 14、21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21 借五位) 子网掩码255.255.248.0 15、22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22 借六位) 子网网掩码255.255.252.0 16、23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23 借七位) 子网掩码255.255.254.0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IP地址划分实例
写出A类ip地址划分子网后的子网掩码 126.0.0.0/25 126.0.0.0/26 126.0.0.0/27 126.0.0.0/28 126.0.0.0/29 126.0.0.0/30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IP地址划分实例
写出下列ip地址划分子网后的子网掩码 220.100.35.0/25 220.100.35.0/26 220.100.35.0/27 220.100.35.0/28 220.100.35.0/29 220.100.35.0/30
1、8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8):255.0.0.0(A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 2、9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9 借一位) 子网掩码255.128.0.0 3、10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10 借二位) 子网掩码255.192.0.0 4、11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11 借三位) 子网掩码255.224.0.0 5、12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12 借四位) 子网掩码255.240.0.0 6、13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13 借五位) 子网掩码255.248.0.0 7、14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14 借六位) 子网掩码255.252.0.0 8、15位网络号的子网掩码(/15 借七位) 子网掩码255.254.0.0
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子网掩码详解》
![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子网掩码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ed9af1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2.png)
IP地址和⼦⽹划分学习笔记之《⼦⽹掩码详解》在学习掌握了前⾯的《进制计数》《IP地址详解》这两部分知识后,要学习⼦⽹划分,⾸先就要必须知道⼦⽹掩码,只有掌握了⼦⽹掩码这部分内容,才能很好的理解和划分⼦⽹。
IP地址和⼦⽹划分学习笔记相关篇章:⼀、⼦⽹掩码IP地址是以⽹络号和主机号来标⽰⽹络上的主机的,我们把⽹络号相同的主机称之为本地⽹络,⽹络号不相同的主机称之为远程⽹络主机,本地⽹络中的主机可以直接相互通信;远程⽹络中的主机要相互通信必须通过本地⽹关(Gateway)来传递转发数据。
1、⼦⽹掩码的概念及作⽤①、⼦⽹掩码(Subnet Mask)⼜叫⽹络掩码、地址掩码,必须结合IP地址⼀起对应使⽤。
②、只有通过⼦⽹掩码,才能表明⼀台主机所在的⼦⽹与其他⼦⽹的关系,使⽹络正常⼯作。
③、⼦⽹掩码和IP地址做“与”运算,分离出IP地址中的⽹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于判断该IP地址是在本地⽹络上,还是在远程⽹络⽹上。
④、⼦⽹掩码还⽤于将⽹络进⼀步划分为若⼲⼦⽹,以避免主机过多⽽拥堵或过少⽽IP浪费。
2、⼦⽹掩码的组成①、同IP地址⼀样,⼦⽹掩码是由长度为32位⼆进制数组成的⼀个地址。
②、⼦⽹掩码32位与IP地址32位相对应,IP地址如果某位是⽹络地址,则⼦⽹掩码为1,否则为0。
③、举个栗⼦:如: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注:左边连续的1的个数代表⽹络号的长度,(使⽤时必须是连续的,理论上也可以不连续),右边连续的0的个数代表主机号的长度。
3、⼦⽹掩码的表⽰⽅法①、点分⼗进制表⽰法⼆进制转换⼗进制,每8位⽤点号隔开例如:⼦⽹掩码⼆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表⽰为255.255.255.0②、CIDR斜线记法IP地址/n例1:192.168.1.100/24,其⼦⽹掩码表⽰为255.255.255.0,⼆进制表⽰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例2:172.16.198.12/20,其⼦⽹掩码表⽰为255.255.240.0,⼆进制表⽰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不难发现,例1中共有24个1,例2中共有20个1,所以n是这么来的。
VLSM
![VLSM](https://img.taocdn.com/s3/m/2f5ba2c105087632311212fe.png)
vlsm编辑[1]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是为了有效的使用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和路由汇总来控制路由表的大小,网络管理员使用先进的IP寻址技术,VLSM就是其中的常用方式,可以对子网进行层次化编址,以便最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地址空间。
目录1简介2VLSM3基本算法4实例分析5作用6划分子网的几个捷径:2VLSMVLSM其实就是相对于分类的IPv4地址来说的。
IPv4是具有32位二进制位的数字,简称IP。
而VLSM的作用就是在有类的IP地址的基础上,从他们的主机号部分借出一定的位数来做网络号,也就是增加网络号的位数。
各类网络可以用来再划分子网的位数为:A类有24位可以借,B类有16位可以借,C类有8位可以借;但是,实际可借的位数为:A类有22位可以借,B类有14位可以借,C类有6位可以借。
因为IP地址中必须要有主机号的部分,而且主机号部分剩下1位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种产生不同大小子网的网络分配机制,指一个网络可以配置不同的掩码。
开发可变长度子网掩码的想法就是在每个子网上保留足够的主机数的同时,把一个子网进一步分成多个小子网时有更大的灵活性。
如果没有VLSM,一个子网掩码只能提供给一个网络。
这样就限制了要求的子网数上的主机数。
另外,VLSM 是基于比特位的,而类网络是基于8位组的。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能够进一步将网络划分成三级或更多级子网。
同时,能够考虑使用全0和全1子网以节省网络地址空间。
某局域网上使用了27位的掩码,则每个子网可以支持30台主机(2^5-2=30);而对于WAN连接而言,每个连接只需要2个地址,理想的方案是使用30位掩码(2^2-2=2),然而同主类别网络相同掩码的约束,WAN之间也必须使用27位掩码,这样就浪费28个地址。
3基本算法VLSM是将大范围的IP网络划分成多个小范围的IP网络,为某一个单位或企业的不同部门对内可显示不同的网络,对外可显示同一个IP网络。
提到VLSM,不得不提到的是掩码。
VLSM(可变长度子网掩码)的计算
![VLSM(可变长度子网掩码)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b573de1eefdc8d377ee3243.png)
VLSM(可变长度子网掩码)的计算我们先来理解以下概念:子网:IP地址均分为网络位和主机位两段,假设一个网络中的主机为450台,那么分配一个C类地址不够用,分配一个B类地址又显得太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就提出了子网化的概念,子网的定义就是把主机地址中的一部分主机位借用为网络位。
如在一个B类地址172.16/16,可以借用7位做为网络地址,一个形如172.16.2/23的地址段就可以满足该网络的需求。
其中172.16/16称为主网,172.16.2/23称为子网。
超网:子网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IP地址空间紧张的压力,但是由于在IP地址分配初期的考虑不周全,导致A类、B类地址在初其大量分配,资源相当紧张,而一些中型网络又需要超过一个C的地址,这进只能分配几个连续的C类地址块。
为了减小Internet路由表的数量,就提出了超网的概念,超网和子网的定义刚好相反,就是借用一部网络位作为主机位。
从而达到减小Internet路由表的目的。
如192.168.0/24-192.168.3/24四个C类地址段,就是可超网化为192.168.0/22这样一个超网。
CIDR(无类型域间路由):随着子网和超网概念的深入,IANA在分配IP地址过程中类别的概念越来越淡化,一般情况下就直接以地址块的形式分配地址段,配合路由设备的支持,就出现了无类型域间路由的概念。
它是一种工业标准,与IP地址一起使用的,用来显示子网位数。
例如,172.16.10.1/24就表示32位子网掩码中有24个1。
简单的说凡是借了位就用到了CIDR,借少了位叫超网,比如:192.168.1.0/22借多了位叫VLSM,比如:192.168.1.0/28回头来看例子:一个网络中的主机为450台如何使用合适的子网掩码呢,求解:计算出主机位取多少位合适(设主机位位数为n)2的n次方-2大于或等于450 得出n取92的9次方是512,当然大于450,这里为什么还要减2呢,因为,还要去掉一个网络网络地址(头)和一个广播地址(尾)(当然,有些东西要死记,比如2的一次方直到2的10次方是多少)那子网掩码即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 换成十进制是255.255.254.0这样说不难看懂吧,让我们多做些题加深印象~下面就开始说说VLSM题的类型:第一类题的类型基本:A(已知网络地址,求主机地址。
子网划分、变长子
![子网划分、变长子](https://img.taocdn.com/s3/m/24e5588a49649b6648d747be.png)
哪些是合法的子网?
256-子网掩码=块大小,即增量值。例如256192=64。192掩码的块大小总是64。从0开始 以64为分块计数子网掩码数值,这样可以得 到的子网为0、64、128、192。
子网地址(首先要做的)
0 64 128 192
第一个主机号(完成主机地址的确定) 1 65 129 193
最后一个主机号
62 126 190 254
广播地址(第二步要做的) 63 127 191 255
66
67
68
130 131 132
192.168.10.64 65
2
3
1
129 192.168.10.128
/16
255.255.255.224 /27
/17
255.255.255.240 /28
/18
255.255.255.248 /29
255.255.255.252 /30
注意,/8~/15只可以用于A类网络地址;/16 ~/23只可以用于A类和B类网络地址;而/24 ~/30则可以用于A、B和C类网络地址。由于 A类网络地址可以使用所有的子网掩码并且 在网络设计中可以获得最大的灵活性,因此 大部分公司都会首选使用A类网络地址。
192.168.10.0= 网络地址
255.255.255.192=子网掩码
多少个子网? 由于192有2位被设置为on(11000000)。这样 就有22=4个子网。
三、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IP寻址排错
![三、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IP寻址排错](https://img.taocdn.com/s3/m/44c10dc3bb4cf7ec4afed0ff.png)
三、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TCP/IP排错子网划分基础思考:如果你有一个网络地址,但你却想创建6个网络,该怎么做?子网划分的好处缩减网络流量优化网络性能简化管理可以更灵活地形成大覆盖范围的网络IP零子网ip subnet-zero这条命令可以允许你在自己的网络设计中使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子网Cisco IOS从12.x版本开始将此命令作为默认设置如何创建子网从IP地址中的主机部分中借出一定的位数,用它们来定义子网地址实现步骤1.确认所需要的网络ID数每个子网需要一个网络号每个广域网连接需要一个网络号2.确认每个子网中需要的主机ID数每台计算机需要一个主机地址路由器的每个接口需要一个主机地址3.根据以上需求,做如下内容为整个网络设定一个子网掩码为每个网段设定一个不同的子网ID位每个子网确定主机的合法IP地址范围了解子网掩码为保证所配置的子网地址可以正常工作,每台计算机都必须知道自己的IP地址中哪一部分被用来表示子网地址,通过在每台计算机上指定一个子网掩码来完成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其中置为1的位置表示是网络或子网地址默认的子网掩码------------------------------------------------类型格式子网掩码--------------------------------------------------------------------------A类网络.主机.主机.主机255.0.0.0B类网络.网络.主机.主机255.255.0.0C类网络.网络.网络.主机255.255.255.0------------------------------------------------无类域间路由(CIDR)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为公司、家庭分配大量地址的基本方法如IP地址192.128.10.32/28斜线符(/)后面的数字指子网掩码中多少位被设置为1,也就是告诉你子网掩码是多少A类地址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0.0.0,计算出子网掩码中置为1的个数,用斜线符表示/8每个可用的子网掩码和相应的CIDR的值------------------------------------------------子网掩码CIDR值--------------------------------------------------------------------------255.0.0.0/8255.128.0.0/9255.192.0.0/10255.224.0.0/11255.240.0.0/12255.248.0.0/13255.252.0.0/14255.254.0.0/15255.255.0.0/16255.255.128.0/17255.255.192.0/18255.255.224.0/19255.255.240.0/20255.255.248.0/21255.255.252.0/22255.255.254.0/23255.255.255.0/24255.255.255.128/25255.255.255.192/26255.255.255.224/27255.255.255.240/28255.255.255.248/29255.255.255.252/30------------------------------------------------/8~/15只可以用于A类网络地址/16~/23只可以用于A类和B类网络地址/24~/30可以用于A、B和C类网络地址A类地址可以使用所有的子网掩码C类地址的子网划分C类地址中最后8位是主机地址,子网位必须是由左到右进行定义的,中间不能跳过某一位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二进制十进制CIDR----------------------------------------------------10000000=128/2511000000=192/2611100000=224/2711110000=240/2811111000=248/2911111100=252/30----------------------------------不能使用/31和/32,因为我们必须要保留至少2位主机地址用于主机IP地址的设置在选择子网掩码时,请考虑下列问题:这个被选用的子网掩码有多少个子网?2x=子网个数x表示向主机位所借的位数每个子网中可容纳多少台主机?2y-2=可容纳的主机数目y表示剩余的主机位数,-2是因为子网地址和广播地址都不能是有效地主机地址这些子网的网络号都是什么?256-子网掩码=块大小比如255.255.255.192这个子网掩码,256-192=64,那么子网的块大小总是64,从0开始以64为分块计算子网掩码的数值,这样得到的子网为0、64、128、192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什么?广播地址是紧邻下个子网的地址0子网的广播地址是63,64子网的广播地址是127,128子网的广播地址是191,192子网的广播地址是255每个子网中,合法的主机地址是什么?子网号和广播地址之间的地址范围都是合法的主机地址子网划分实例:C类地址192.168.10.0(/25)255.255.255.128子网地址0128第一个主机地址1129最后一个主机地址126254广播地址127255192.168.10.0(/26)255.255.255.192子网地址064128192第一个主机地址165129193最后一个主机地址62126190254广播地址63127191255192.168.10.0(/27)255.255.255.224子网地址0326496128160192224第一个主机地址1336597129161193225最后一个主机地址306294126158190222254广播地址316395127159191223255192.168.10.0(/28)255.255.255.240子网地址0163248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第一个主机地址1173349658197113129145161177193209225241最后一个主机地址143046627894110126142158174190206222238254广播地址153147637995111127143159175191207223239255192.168.10.0(/29)255.255.255.248子网地址081624 (224232240248)第一个主机地址191725 (225233241249)最后一个主机地址6142230 (230238246254)广播地址7152331 (231239247255)192.168.10.0(/30)255.255.255.252子网地址04812 (240244248252)第一个主机地址15913 (241245249253)最后一个主机地址261014 (242246250254)广播地址371115 (243247251255)当看到带有斜杠的子网掩码时,你应该知道它所意味的内容:/25l掩码为128l1位为1,7位为0(1000000)l块大小为128l2个子网,每个子网可容纳126台主机/26l掩码为192l2位为1,6位为0(11000000)l块大小为64l4个子网,每个子网可容纳62台主机/27l掩码为224l3位为1,5位为0(11100000)l块大小为32l8个子网,每个子网可容纳30台主机/28l掩码为240l4位为1,4位为0(11110000)l块大小为16l16个子网,每个子网可容纳14台主机/29l掩码为248l5位为1,3位为0(11111000)l块大小为8l32个子网,每个子网可容纳6台主机/30l掩码为252l6位为1,2位为0(11111100)l块大小为4l64个子网,每个子网可容纳2台主机练习:192.168.10.33/27192.168.10.33/28192.168.10.174/28192.168.10.17/30B类地址的子网划分B类网络中所有可能的子网掩码--------------------------------------------二进制十进制CIDR-------------------------------------------------------------------1000000000000000=128.0/17 1100000000000000=192.0/18 1110000000000000=224.0/19 1111000000000000=240.0/20 1111100000000000=248.0/21 1111110000000000=252.0/22 1111111000000000=254.0/23 1111111100000000=255.0/24 1111111110000000=255.128/25 1111111111000000=255.192/26 1111111111100000=255.224/27 1111111111110000=255.240/28 1111111111111000=255.248/29 1111111111111100=255.252/30-------------------------------------------子网划分实例:B类地址172.16.0.0(/17)255.255.128.0子网地址0.0128.0第一个主机地址0.1128.1最后一个主机地址127.254255.254广播地址127.255255.255172.16.0.0(/18)255.255.192.0子网地址0.064.0128.0192.0第一个主机地址0.164.1128.1192.1最后一个主机地址63.254127.254191.254255.254广播地址63.255127.255191.255255.255172.16.0.0(/20)255.255.224.0子网地址0.016.032.048.0……第一个主机地址0.116.132.148.1……最后一个主机地址15.25431.25447.25463.254……广播地址15.25531.25547.25563.255……172.16.0.0(/23)255.255.254.0子网地址0.0 2.0 4.0 6.08.0……第一个主机地址0.1 2.1 4.1 6.18.1……最后一个主机地址 1.254 3.254 5.2547.2548.254……广播地址 1.255 3.255 5.2557.2558.255……172.16.0.0(/25)255.255.255.128子网地址0.00.128 1.0 1.128 2.0 2.128……255.0255.128第一个主机地址0.10.129 1.1 1.129 2.1 2.129……255.1255.129最后一个主机地址0.1260.254 1.126 1.254 2.126 2.254……255.126255.254广播地址0.1270.255 1.127 1.255 2.127 2.255……255.127255.255……练习:172.16.10.33/27172.16.66.10/18172.16.50.10/19172.16.46.255/20172.16.45.14/30172.16.88.255/20路由器在其接口上接收到一个目的地址为172.16.46.191/26的数据包,对这个数据包路由器将做些什么?A类地址的子网划分A类网络中所有的子网掩码---------------------------------------------------------255.0.0.0(/8)255.128.0.0(/9)255.255.240.0(/20)255.192.0.0(/10)255.255.248.0(/21)255.224.0.0(/11)255.255.252.0(/22)255.240.0.0(/12)255.255.254.0(/23)255.248.0.0(/13)255.255.255.0(/24)255.252.0.0(/14)255.255.255.128(/25)255.254.0.0(/15)255.255.255.192(/26)255.255.0.0(/16)255.255.255.224(/27)255.255.128.0(/17)255.255.255.240(/28)255.255.192.0(/18)255.255.255.248(/29)255.255.224.0(/19)255.255.255.252(/30)----------------------------------------------------------子网划分实例:A类地址10.0.0.0(/16)255.255.0.0子网地址10.0.0.010.1.0.0……10.254.0.010.255.0.0第一个主机地址10.0.0.110.1.0.1……10.254.0.110.255.0.1最后一个主机地址10.0.255.25410.1.255.254……10.254.255.25410.255.255.254广播地址10.0.255.25510.1.255.255……10.254.255.25510.255.255.25510.0.0.0(/20)255.255.240.0子网地址10.0.0.010.0.16.0……10.0.32.010.255.240.0第一个主机地址10.0.0.110.0.16.1……10.0.32.110.255.240.1最后一个主机地址10.0.15.25410.0.31.254……10.0.47.25410.255.255.254广播地址10.0.15.25510.0.31.255……10.0.47.25510.255.255.25510.0.0.0(/26)255.255.255.192子网地址10.0.0.010.0.0.6410.0.0.12810.0.0.192……第一个主机地址10.0.0.110.0.0.6510.0.0.12910.0.0.193……最后一个主机地址10.0.0.6210.0.0.12610.0.0.19010.0.0.254……广播地址10.0.0.6310.0.0.12710.0.0.19110.0.0.255……最有4个子网地址10.255.255.010.255.255.6410.255.255.12810.255.255.192第一个主机地址10.255.255.110.255.255.6510.255.255.12910.255.255.193最后一个主机地址10.255.255.6210.255.255.12610.255.255.19010.255.255.254广播地址10.255.255.6310.255.255.12710.255.255.19110.255.255.255练习:10.1.3.65/23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网络上所有的主机和路由器接口都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这就是所谓的有类路由;反之则是无类路由。
VLSM原理
![VLSM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5501335727a5e9856a6120.png)
VLSM和CIDR:最初发展形成的有类寻址方式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了256 个网络的限制问题。
而十年之后,IP 地址空间再度面临快速耗尽的危险,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
为此,IETF(Internet 工程工作小组)引入了CIDR(无类域间路由)技术,使用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来节省地址空间。
通过使用CIDR 和VLSM,ISP 可以将一个有类网络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从而分配给不同的客户使用。
随着ISP 开始采用不连续编址方式,无类路由协议也随之产生。
比较而言:有类路由协议总是在有类网络边界处总结,且其路由更新中不包含子网掩码信息。
无类路由协议则在路由更新中包含子网掩码信息,并且不需要执行子网总结。
如果不是先后采用了诸多新技术,如1993 年的VLSM 与CIDR (RFC 1519)、1994 年的NAT(名称地址转换)(RFC 1631) 以及1996 年的“私有地址”(RFC 1918),IPv4 的32 位地址空间现在可能已经耗尽。
有类IP寻址:在1981 年发布的最初的IPv4 (RFC 791) 规范中,制订者建立了类的概念,为大、中、小三种规模的组织提供三种不同规模的网络。
使用特定格式的高位将地址分类为A、B、C 三类。
高位是指32 位地址中靠近左边的位。
(在A类里:127.0.0.0到127.255.255.255用于循环测试,0.0.0.0用于表示所有地址)IPv4有类地址结构:随RFC 791 一同发布的RFC 790 确定了地址中网络位和主机位的划分。
如右图所示,A 类网络将第一组二进制八位数用于分配网络,由此形成的有类子网掩码是255.0.0.0。
因为第一组二进制八位数中只剩下了7 位可以变化(还记得吗?第1 个位始终为0),这样就会有2 的7 次方个网络(即128 个网络)。
由于地址中的主机部分有24 个位,因此每个A 类网络地址理论上对应有16,000,000 个以上的主机地址。
关于可变长子网掩码
![关于可变长子网掩码](https://img.taocdn.com/s3/m/f5ebe839376baf1ffc4fad2d.png)
关于子网掩码(Subnet mask) 和可变长掩码(VLSM)你一定对IP地址有所了解吧?我们知道在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就是利用IP地址来区别不同的主机的。
如果你曾经进行过TCP/IP协议设置,那么你一定会遇到子网掩码(Subnet mask)这一名词,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子网掩码吗?它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IP地址是一个4字节(共32bit)的数字,被分为4段,每段8位,段与段之间用句点分隔。
为了便于表达和识别,IP地址是以十进制形式表示的,如210.52.207.2,每段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数最大不超过255。
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即网络号(Netgwork ID)和主机号(Host ID)。
网络号标识的是Internet上的一个子网,而主机号标识的是子网中的某台主机。
网际地址分解成两个域后,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优点:IP数据包从网际上的一个网络到达另一个网络时,选择路径可以基于网络而不是主机。
在大型的网际中,这一点优势特别明显,因为路由表中只存储网络信息而不是主机信息,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路由表。
IP地址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的数量而分为A、B、C三类:A类IP地址:用7位(bit)来标识网络号,24位标识主机号,最前面一位为"0",即A类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1~126之间。
A类地址通常为大型网络而提供,全世界总共只有126个只可能的A类网络,每个A类网络最多可以连接16777214台主机。
B类IP地址:用14位来标识网络号,16位标识主机号,前面两位是"10"。
B类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128~191之间,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在一起表示网络号。
B类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全世界大约有16000个B类网络,每个B 类网络最多可以连接65534台主机。
C类IP地址:用21位来标识网络号,8位标识主机号,前面三位是"110"。
C类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192~223之间,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合在一起表示网络号。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快速计算法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快速计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29cfca5fbfc77da269b1d1.png)
E. 201.100.5.31
F. 201.100.5.1
Answer: C
解析:
这道题是已知可用的IP地址来求出该地址的网络地址。这种题的解法同A类题正好相反,但解题的步骤是一样的。
1.首先进入你眼帘的应该是/28,按照VLSM的解题步骤,第一步可以知道,借4位可以算出240。
这道题的CIDR是/28 ,一个标准的C类子网掩码是/24,所以对于/24来说,/28是借了4位主机位给网络位,借出来的网络位就叫做子网了。大家想想,借了4位子网,写成二进制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110000,那么对于二进制来说,红色标识的4个1加起来得多少呢,是128+64+32+16=240。所以/28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其实你要看的是最后一个数,255.255.255.x这前三个255都不用去看,重点是最后一个数240,这才是解题要的信息。
2的n次方-2大于或等于450 得出n取9
2的9次方是512,当然大于450,这里为什么还要减2呢?因为,还要去掉一个网络网络地址(头)和一个广播地址(尾)
(当然,有些东西要死记,比如2的一次方直到2的10次方是多少)
那子网掩码即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 换成十进制是255.255.254.0
CIDR(无类型域间路由):随着子网和超网概念的深入,IANA在分配IP地址过程中类别的概念越来越淡化,一般情况下就直接以地址块的形式分配地址段,配合路由设备的支持,就出现了无类型域间路由的概念。它是一种工业标准,与IP地址一起使用的,用来显示子网位数。例如,172.16.10.1/24就表示32位子网掩码中有24个1。
配置路由器接口及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配置路由器接口及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https://img.taocdn.com/s3/m/63b66b51ddccda38376bafc3.png)
实验拓扑:1.在接口上配置IP地址配置下面这张IP地址表:路由器接口 IP地址R1 S0 172.16.10.1/24R2 S0 172.16.10.2/24R2 S1 172.16.20.1/24R3 S0 172.16.20.2/24R1#show controllers serial 0 //显示物理接口自身的信息,通常用来察看连接的是DTE端还是DCE端。
R1#conf t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0R1(config-if)#description Connection to R2 //接口描述,容易被遗忘的命令,在大型网络中是一个重要的命令。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
R1(config-if)#noshutdown //打开这个接口R1(config-if)#endR1# //用Ctrl+Shift+6,X组合键回到终端在进入R2R2>enR2#sh cont s 0R2#sh cont s 1R2#conf tR2(config)#int s0R2(config-if)#ip add 172.16.10.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DCE端必须配置时钟。
R2(config-if)#int s1R2(config-if)#ip add 172.16.20.1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 //Ctrl+Shift+6,X R3 R3>enR3#sh cont s 0R3#conf tR3(config)#int s0R3(config-if)#ip add 172.16.20.2 255.255.255.0R3(config)#no shutR3(config)#endR3#2.验证配置R2#show interface serial 0 //查看接口配置,包括硬件地址、逻辑地址和封装方式。
VLSM和CIDR
![VLSM和CIDR](https://img.taocdn.com/s3/m/b7ec33202f60ddccda38a0c5.png)
VLSM和CIDR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VLSM提供了在一个主类(A、B、C类)网络内包含多个子网掩码的能力,以及对一个子网的再进行子网划分的能力。
它的优点如下:1、对IP地址更为有效的使用-如果不采用VLSM,公司将被限制为在一个A、B、C类网络号内只能使用一个子网掩码;2、就用路由归纳的能力更强-VLSM允许在编址计划中有更多的体系分层,因此可以在路由表内进行更好的路由归纳。
变长子网掩码(VLSM)的作用:节约IP地址空间;减少路由表大小.使用VLSM 时,所采用的路由协议必须能够支持它。
RFC 1878中定义了可变长子网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VLSM)。
VLSM规定了如何在一个进行了子网划分的网络中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
对于网络内部不同网段需要不同大小子网的情形来说非常有效。
VLSM实际上是一种多级子网划分技术。
如图1所示。
图1 VLSM应用在图1中,某公司有两个主要部门:市场部和技术部。
技术部又分为硬件部和软件部两个部门。
该公司申请到了一个完整的C类IP地址段:210.31.233.0,子网掩码255.255.255.0。
为了便于分级管理,该公司采用了VLSM技术,将原主网络划分称为两级子网(未考虑全0和全1子网)。
市场部分得了一级子网中的第1个子网,即210.31.233.64,子网掩码255.255.255.192,该一级子网共有62个IP地址可供分配。
技术部将所分得的一级子网中的第2个子网210.31.233.128,子网掩码255. 255.255.192又进一步划分成了两个二级子网。
其中第1个二级子网210.31.233. 128,子网掩码255.255.255.224划分给技术部的下属分部-硬件部,该二级子网共有30个IP地址可供分配。
技术部的下属分部-软件部分得了第2个二级子网21 0.31.233.160,子网掩码255.255.255.224,该二级子网共有30个IP 地址可供分配。
第6讲 IP子网划分和可变长子网掩码(续)
![第6讲 IP子网划分和可变长子网掩码(续)](https://img.taocdn.com/s3/m/df5f7b661ed9ad51f01df26f.png)
0
B
31
32
C
63
64
A
79
80 D
88 E
92 F
96 G
100 H
127
9/28
VLSM网络举例二
这是NA认证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解决思路: 首先,提出的是端口的IP地址,端口IP地址不是网络地址,也不是主机地 址,而是一个主机地址。所以RouteB S0/1 IP为192.168.55.1/30。 其次,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确定CIDR值。需要注意的是主机数应为2 的幂。
问题六: You have the network shown in the following graphic. Which subnet mask do you need in order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this network in a classful manner?
2.扩成32个大小,汇总路由即
– 172.16.32.0 255.255.224.0 – 不过该地址表示的范围扩大了172.16.32.0~172.16.63.0
14/28
4.IP寻址故障判断
1.打开DOS 窗口并ping 127.0.0.1。这是一个诊断或回环地址, 如果你得到一个成功ping 返同,则可以认定你的IP栈是被初 始化过的。如果失败,那么你将有一个IP栈的失败,并且你 需要在这一主机上重新安装TCP/IP。 2.在DOS 窗口下,ping 本主机的IP 地址。如果成功,那么可 以说明你的网络接口卡(NIC)是功能正常的。如果失败,则 表明NIC卡上存在问题,这一步并不能说明网线已经连接到 NIC上,它只能说明主机上的IP地址栈可以与这个NIC进行通 信。
第四讲 IP子网划分和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第四讲 IP子网划分和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https://img.taocdn.com/s3/m/e95b94c79ec3d5bbfd0a745a.png)
两位子网位变化为 00、01 、10、11时均是一个不同 的网络地址,即0、64、 128、192
13
C类地址快速计算方法(CIDR:IP地址 192.168.10.2, 个问题:先计算主机数
Presentation_ID
© 2001,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3
IP零子网
• 命令 ip subnet-zero 命令允许你在网络设计中可以使用第一个和最后 一个子网。 在Cisco IOS 12.X版本开始将此命令变为默认设置。 具体内容将在以后描述。
10
C类地址划分
• 实例一:IP地址 192.168.10.2, 掩码255.255.255.192 (/26)计 算以下几个问题:
•
• • • •
1.这个子网掩码,会产生多少个子网?
2.每个子网中又有多少个合法的主机? 3.这些合法的子网号是什么? 4.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什么? 5.在每个子网中,哪些是合法的主机号即合法地址范围?
1.每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合法的主机? 法一:256-192=64
掩码255.255.255.192 (/26)计算以下几
法二:232-26=64
注:因为主机地址是全0表示网络地址,全1表示广播地址不可用于主机,所以应总数上减2。所以应 是法一:256-192-2=62 法二:232-26-2=62 • 2.这个子网掩码,会产生多少个子网? 法一:256/64=4个 即相当于是本来应该有256个IP地址,但是现在每64个为一组了,共四组。 法二:226-24=4 即相当于本来默认掩码为24,现在为26,多了26-24=2位子网掩码, 2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目录1.VLSM简介 (1)2.如何使用VLSM (1)3.CIDR和VLSM的区别 (2)4.VLSM基本算法 (2)5.实例分析 (3)6.划分子网的几个捷径 (4)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变长子网掩码)是为了有效的使用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和路由汇总来控制路由表的大小,网络管理员使用先进的IP寻址技术,VLSM 就是其中的常用方式,可以对子网进行层次化编址,以便最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地址空间。
1. VLSM简介RFC 1878中定义了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规定了如何在一个进行了子网划分的网络中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
这对于网络内部不同网段需要不同大小子网的情形来说很有效。
VLSM的定义:为了有效的使用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和路由汇总来控制路由表的大小,网络管理员使用先进的IP寻址技术,VLSM就是其中的常用方式。
VLSM可以对子网进行层次化编址,这种高级的IP寻址技术允许网络管理员对已有子网进行划分,以便最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地址空间。
2. 如何使用VLSMVLSM其实就是相对于类的IP地址来说的。
A类的第一段是网络号(前八位),B类地址的前两段是网络号(前十六位),C类的前三段是网络号(前二十四位)。
而VLSM的作用就是在类的IP地址的基础上,从他们的主机号部分借出相应的位数来做网络号,也就是增加网络号的位数。
各类网络可以用来再划分子网的位数为:A类有二十四位可以借,B类有十六位可以借,C类有八位可以借(可以再划分的位数就是主机号的位数。
实际上不可以都借出来,因为IP地址中必须要有主机号的部分,而且主机号部分剩下一位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实际中可以借的位数是在我写的那些数字中再减去2,借的位作为子网部分)。
这是一种产生不同大小子网的网络分配机制,指一个网络可以配置不同的掩码。
开发可变长度子网掩码的想法就是在每个子网上保留足够的主机数的同时,把一个子网进一步分成多个小子网时有更大的灵活性。
如果没有VLSM,一个子网掩码只能提供给一个网络。
这样就限制了要求的子网数上的主机数。
另外,VLSM是基于比特位的,而类网络是基于8位组的。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能够进一步将网络划分成三级或更多级子网。
同时,能够考虑使用全0和全1子网以节省网络地址空间。
某局域网上使用了27位的掩码,则每个子网可以支持30台主机(2^5-2=30);而对于WAN连接而言,每个连接只需要2个地址,理想的方案是使用30位掩码(2^2-2=2),然而同主类别网络相同掩码的约束,WAN之间也必须使用27位掩码,这样就浪费28个地址。
3. CIDR和VLSM的区别CIDR是把几个标准网络合成一个大的网络。
VLSM是把一个标准网络分成几个小型网络(子网)。
CIDR是子网掩码往左边移了,VLSM是子网掩码往右边移了。
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无类别域间路由)。
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work Mask 可变长子网掩码)。
4. VLSM基本算法二进制四位一空算出可用IP遵循2的N次方-2 网络0+广播255128 10000000 一位2的1次方2段2的7次方128 可用126个192 11000000 两位2的2次方4段2的6次方64 可用62个224 11100000 三位2的3次方8段2的5次方32 可用30个240 11110000 四位2的4次方16段2的4次方16 可用14个248 11111000 五位2的5次方32段2的3次方8 可用6个252 11111100 六位2的6次方64段2的2次方4 可用2个254 11111110 七位2的7次方128段2的1次方2 无可用..2520 1 2 34 5 6 78 9 10 1112 13 14 1516 17 18 1920 21 22 2324 25 26 2728 29 30 3132 33 34 3536 37 38 3940 41 42 4344 45 46 4748 49 50 5152 53 54 5556 57 58 5960 61 62 6364 65 66 6768 69 70 7172 73 74 7576 77 78 7980 81 82 8384 85 86 8788 89 90 9192 93 94 9596 97 98 99100 101 102 103就数到这里,不写出所有排列算法。
以上为VLSM 基本算法。
5. 实例分析例如:某公司有两个主要部门:市场部和技术部。
技术部又分为硬件部和软件部两个部门。
该公司申请到了一个完整的C类IP地址段:210.31.233.0,子网掩码255.255.255.0。
为了便于分级管理,该公司采用了VLSM技术,将原主网络划分称为两级子网(未考虑全0和全1子网)。
市场部分得了一级子网中的第1个子网,即210.31.233.0,子网掩码255.255.255.192,该一级子网共有62个IP地址可供分配。
技术部将所分得的一级子网中的第2个子网210.31.233.128,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又进一步划分成了两个二级子网。
其中第1个二级子网210.31.233.128,子网掩码255.255.255.224划分给技术部的下属分部-硬件部,该二级子网共有30个IP地址可供分配。
技术部的下属分部-软件部分得了第2个二级子网210.31.233.160,子网掩码255.255.255.224,该二级子网共有30个IP地址可供分配。
VLSM技术对高效分配IP地址(较少浪费)以及减少路由表大小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在超网和网络聚合中非常有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VLSM时,所采用的路由协议必须能够支持它,这些路由协议包括RIP2,OSPF,EIGRP,IS-IS和BGP。
无类路由选择网络可以使用vlsm,而有类路由选择网络中不能使用vlsm。
6. 划分子网的几个捷径(1)你所选择的子网掩码将会产生多少个子网?:2的x次方(x代表掩码位,即2进制为1的部分)(2)每个子网能有多少主机?:2的y次方-2(y代表主机位,即2进制为0的部分) (3)有效子网是?:有效子网号=256-10进制的子网掩码(结果叫做block size或base number)(4)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广播地址=下个子网号-1(5)每个子网的有效主机分别是?:忽略子网内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最后有效1个主机地址=下个子网号-2(即广播地址-1)根据上述捷径划分子网的具体实例:C类地址例子:网络地址192.168.10.0;子网掩码255.255.255.192(/26)(1)子网数=2*2=4(2)主机数=2的6次方-2=62(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92.168.10.0,第二个为192.168.10.64,第三个为192.168.10.128,第四个为192.168.10.192(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4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92.168.10.63、192.168.10.127和192.168.10.191、192.168.10.255(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92.168.10.1-192.168.10.62;第二个是192.168.10.65-192.168.10.126;第三个192.168.10.129-192.168.10.190;第四个是192.168.10.193-192.168.10.254B类地址例子1:网络地址:172.16.0.0;子网掩码255.255.192.0(/18) (1)子网数=2*2=4(2)主机数=2的14次方-2=16382(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0.0,第二个为172.16.64.0,第三个为172.16.128.0,第四个为172.16.192.0(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4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63.255、172.16.127.255,172.16.191.255,172.16.255.255(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6.0.1到172.16.63.254;第二个是172.16.64.1到172.16.127.254;第三个是172.16.128.1到172.16.191.254;第四个是172.16.128.1到172.16.255.254B类地址例子2:网络地址:172.16.0.0;子网掩码255.255.255.224(/27) (1)子网数=2的11次方=2048(因为B类地址默认掩码是255.255.0.0,所以网络位为8+3=11)(2)主机数=2的5次方-2=30(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224=32;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0.0,第二个子网为172.16.0.32 最后1个为172.16.255.224(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第二个子网和最后1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0.31、172.16.0.63和172.16.255.255(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6.0.1到172.16.0.30;第二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6.0.33到172.16.0.62;最后1个是172.16.255.193到172.16.2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