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干预策略.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动症患者以学龄儿童最为常见,有的甚至可延续至成年。国内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多动症儿童发病率为3%左右,男女之比为1.5:1。在低端学校,多动症候学生所占比重较该数据还要大些。多动症有三型、四型等分类。由于1型多动症学生在多动症学生中占的比例大,有的患者到青少年和成人后可能逐步强化形成人格障碍、反社会行为、冲动任性、人际关系不良等;加之这些学生既会导致自身的发展不良,更会对其他同学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为此,研究和解决1型多动症学生的问题,很有必要。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儿童多动症,以心理干预为主、药物干预为辅的综合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为此,一般认为,综合运用

心理、教育、中医疗法,能够取得较好效果。药物治疗,一般是针对严重影响学习或对社会和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的患者才使用,而对于大部分有所异常者,只需要行为及心理干预即可。所谓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理论的指导下,干预者对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向预期目标变化的活动过程。心理干预对于解决1型多动症学生问题的成效,受制于各种因素和条件,而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心理干预策略问题。

1型多动症学生心理干预策略

调查资料显示,在多动症患者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严格管教者占61.7%,

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有关学者也认为,不同的不良家教方式,给孩子造成的消极后果是不一样的: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

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 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因此,我们必须策略性地对1 型多动症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在对1型多动症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时,家长和老师首先应就下述几点达成共识:第一,应该通过一定的科学检测手段、由有关专业人士来检测判定是否为多动症,决不可凭自己的经验而主观臆断。应注意将多动症与顽皮区分开来,既不能给学生乱扣上多动症的帽子,同时也不可对有症状的学生掉以轻心。第二,1型多动症是一种病态,对处于病态的学生予以歧视和打骂都是不应该的,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并进而加重症状。第三,即便是药物治疗可免, 专门的教育和针对性强化训练也必须加强。第四,必须多方面(患儿、家长、教师、其他社会成员)全方位密切配合, 运用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才能争取到最好的效果。对1型多动症学生的心理干预策略主要有:

(一)诊断策略

对1型多动症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诊断是基础。诊断策略,首先要求运用科学检测手段进行正确诊断,判定是否为多动症患者;其次,依据前述1型多动症学生具体的临床上的主要表现, 由专业人员进行测量和判定是否为1型多动症学生:第三,依据诊断结果视多动症的具体类型及其程度确定下一步策略。诊断需要根据国际诊断标准来进行,可采用美国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自行打分诊断量表。该量表列出了多动症的具体症状表现,包括:1、活动过多、一刻不停;2、兴奋活动、容易冲动;3、惹恼其他儿童;4、做事不能有始有终;5、坐立不安;6、注意不易集中、容易分散;7、必须立即满足要求、容易灰心丧气;8、经常易哭;9、情绪变化快速激烈;10、勃然大怒或意料不到的行为。该量表还给出了按以上每一项的实际表现程度分别填写的分数值, 以及判定是否为多动症的总分标准。

(二)目标适当性策略

目标适当性策略,是指对1 型多动症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的目标确定要

适当,既不能有过高要求,又不能放弃要求。在实施时,首先,家长应该了解1型多动症学生的特点,不能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要求,而只需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太过分的范围内即可。要分小步骤,确定出一步一步的易于达到的小目标。如将经常出现的错别字分类整理,集中时间各个击破,这既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又可以不断增强其自信心,易于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三)认知及其渗透策略

认知及其渗透策略,要求干预者针对1 型多动症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充分利用其无意注意来配合有意学习或渗透相关的学习材料,从而改善其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

实施该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和训练。应逐步培养其集中注意力静坐的习惯。具体操作办法有:第一,从看图书或

听故事做起,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第二,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当他们注意力分散时,老师即可通过眼神暗示、语言提醒,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第三,当其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进步时,应及时表扬、鼓励,以利于强化;第四,深入了解并引导其兴趣和爱好,围绕其兴趣与爱好培养起集中注意的行为习惯并最终实现迁移。

2、要充分利用其无意注意来渗透相关的学习材料。首先需要增强学习材料对于学生兴趣与无意注意的引发力度;其次,可视学习材料性质选择采用课内或课外的系统、专题和散点等具体的渗透方式方法。

3、要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使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所用并向有意注意转化,从而改善其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

(四)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干预策略

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干预策略,要求干预者应争取1型多动症学生本人、家长、教师和社会多方面的合作,耐心地反复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培养1型多动症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们所存在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

1、家庭干预策略,是指把家庭作为干预对象而实施干预,旨在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来促成学生个体变化的方式方法。家庭对学生心理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此,干预者要对家长进行心理知识宣传,要让家长意识到家庭系统对形成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有意识地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同学校一起对学生心理进行干预。

2、学校主导性干预策略,是将学校的干预作为对学生心理干预的主导性力量,鼓励或促使1 型多动症学生在学校中,自觉、不自觉地投入到师—生、生—生等不同的良性互动系统中,以使其发生向预期目标变化的方式方法。如采取团体心理干预策略,引导其他学生如何尊重1型多动症学生等,以此为1型多动症学生的

心理与行为改善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再如由干预者与1 型多动症学生一起开展诸如“数青蛙”、“找不同”、“走迷宫”等有益于改善多动症症状的游戏活动进行心理与行为的干预等,这些都可取得良好效果。

3、社会干预策略,即把作为社会之一员的1型多动症学生置于社会群体中,使其在与社会良性互动中发生向预期目标变化的方式方法。学生是一个社会人,他在社会中处于不同地位,担当不同角色,参与不同活动,接受多层面、多种性质的复杂影响。一般年龄越小越易成知交; 大部分中学生依恋以前的同学;到了高中阶段, 心理逐渐封闭,择友更加慎重,许多学生的知交均为以前的同学。在当今,网络漫游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网络的准无限性,使得学生能够参与或融入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