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通史结课论文
封建制度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学院:园林学院
班级:风园07-2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09年5月
封建制度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摘要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科学技术的成就可谓是硕果累累,领先西方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尤其是罗盘、火药、印刷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无疑是一颗十分耀眼的明星。

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学技术缺停滞不前甚至大幅的输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近代科技的衰落进行分析得出:15世纪以后,中国的封建制度逐渐走向没落,而没落的封建制度就是直接导致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关键词
古代科技近代科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
正文
回顾近代几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技术不仅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还依赖于社会、经济等其它因素的发展。

而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在这几百年里反复重演。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通过这学期中国通史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过程及成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也促使我对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反思和探究。

经过思考,我有了一些认识,希望在这篇论文中加以阐述。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几个文化发展的高潮:商时期有独特风格的青铜制造艺术及先进的历法;秦汉时期,中国文明开始源源不断走向西方,走向世界,包括丝绸,冶炼铸造,水利技术等都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几乎在所有领域都有突出成就.隋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空前繁盛,世界学者公认当时的"中华文化圈"既影响了亚洲文明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技术的对外传播, 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程度。

这对其后整个世界面貌的改变起及对人类的文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复思考古代科技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我认为如下原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
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不断加强、教育不断地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明之前,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华民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在一定程度上给科技的发展提供政策的支持。

然而,随着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工业革命与海外殖民扩张相辅而行,欧洲的现代科技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不同的是,这时的中国却仍然是一只沉睡中的狮子,科技的发展速度不仅在变慢,而且越来越滞后,到近代出现了“落后挨打”的令人扼腕的结果,并从天朝大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殖民地。

对于中国科技走向落后的原因,人们已从诸多方面去寻找过。

综合来说,最关键的原因还是:15世纪以后,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步走向没落,而没落的封建制度就是直接导致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首先,在政治方面,封建专制制度束缚科技继续发展。

古今中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家政权的支持和正确的科技政策。

我国封建专制制度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西欧各国都或主动、或被动地顺应历史潮流,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既增加了财富又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明末清初“闭关锁国”的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但也严重妨碍了东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交流,扼杀了先进科学思想的成长,使先进科学技术因缺乏新陈代谢而日益萎缩。

同时,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目的是抑制危及君主统治因素的发展,维护君主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绝对利益。

中国的中央集权具体是通过一个保持流动的非世袭的官僚阶层来实现,君主是国家的人格化代表,也是官僚阶层的最高责任人,儒家学说作为伦理标准是选拔和录用官僚的依据,官僚政治的运转也很大程度上依照这一伦理标准而不是法律或制度,所以私有财产得不到稳定的认可,财富的积累被政府有意识地加以阻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成功的维护君主统治的同时,也有效抑制了贫富分化,维持了社会发展的简单均衡,阻碍了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形成,最终也导致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

另一方面,在文化教育上,科举制度阻滞科技的发展。

科举制度使知识分子无心于投资现代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因而使原始科学跃升为现代科学的概率大大减低了。

他认为,传统中国社会把进入统治阶层看作是人们在社会中不断往上爬的最终目标。

为积累参加这类科举考试所需的特殊的人力资本,他们具有将他们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用于这些方面的足够激励,这些人做了官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激励在积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追加人力资本。

因此,真正起阻碍作用的,是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和其激励结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如此的强烈刺激之下,世人自是趋之若鹜。

不过,贺卫还提到,另一方面又没有有效的、刺激人们创新的并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的产权体系,因而从原始科学跃升为现代科学的概率就大大减低了。

因此,我认为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就是造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滞后的根
本原因。

结语
其实,不仅是在古代,当今社会中的一些制度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限制作用,比如多次与科举制度相提并论的高考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有专长技能的人才未来的发展。

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制度也不完善,过度中央集权的经济、政治制度会束缚改革创新的思想。

我觉得,只有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深入总结,才能为我们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 韩琦,《关于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落后原因的论述》载《自然科学史研究》,11卷(1992)4期
3.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