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化学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I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I
❖ 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所采用的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由装置所辖 调度机构负责制定方案,并组织设计、实施。
❖ 电网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应在专题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装置的控 制策略和功能要求,拟定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要求。
安全自动装置管理
❖ 安全自动装置出厂前,装置所辖调度机构应组织装置运行单位及装置 实施承包方、出资方等相关单位对安全自动装置进行出厂验收。
安全自动装置管理
❖ 安全自动装置安装调试工作结束后,所辖调度机构应下达安全自动装 置运行管理规定和装置定值单,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单位应根据所辖调 度机构下达的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定,结合装置的原理和操作要 求,制定安全自动装置现场运行规定并报所辖调度机构备案。
❖ 安全自动装置安装调试工作结束后,装置运行单位应向所辖调度机构 申报安全自动装置具备投运条件工作申请票, 经所辖调度机构批准后 投入试运行。装置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不少于三天。
❖ 具有小电源的地区电网,应根据地区电网安全自动装置配 置与电力平衡情况,合理设置解列点,配置低频(或低频 低压)解列装置。装置由所在地调管辖,解列方案应报省 调备案。
安全自动装置管理
❖ 安徽电网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应遵循《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华东电网安全稳定自动装 置设计技术原则规定》等规定和要求。
❖安装在220千伏变电站的低压减载装置属省调调度管辖,地调负 责操作管理。 ❖为防止地区电网发生电压崩溃事故,供电公司应根据地区电网 结构,配置足够容量的低压减载装置。地区电网低压减载装置属 所在地调调度管辖,装置配置方案应报省调备案。 ❖地调每月15日对各层次低压减载装置所切负荷进行一次实测, 实测结果按要求汇总,并于当月20日前报省调。 ❖低压减载装置动作跳闸后,应征得省调同意方可恢复送电,地 调应将装置动作情况及所切负荷量及时上报省调。

2019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2019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2019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专业代码:580204)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掌握电力系统电气部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电力系统的电气设计、检修、安装、调试、维护及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学、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气二次回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气运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电厂计算机控制
专业概况
修业年限:三年
学历层次:高职专科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学、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气二次回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气运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电厂计算机控制、金工实习、课程设计、模拟电厂运行操作、保护装置测试及机组调试、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电力系统电气部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电力系统的电气设计、检修、安装、调试、维护及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完整版)《电力系统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完整版)《电力系统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元 层
输 入


...
1
n
波 器
功 控
源 自
保 护
保 护


单 ... 单
/










1
n



备 层
电压、电流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分散式结构


调度中心
站层变电站总线间测控隔
单元

Modem
通信管理机
监控主机
工程师站
保护 单元
测控 单元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变电站信息流与传统监控系统工 作模式
❖变电站的二次接线系统与设备,由监控系统、继 电保护和自动、远动(RTU)装置、测控仪表组 成,它对一次系统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并 执行对系统设备的监视、控制、保护和调节,可 统称为信息处理系统和功能实现环节,用以保证 一次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最后简介无人值班变电站及IEC61850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开关设备 仪用互感器 电力变压器 其他设备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指为了在变电站中实现遥控、遥 测、遥信、遥脉、遥调以及遥视等自动化功能而采用 的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信号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的 总称。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变电 站控制和保护系统。
❖ 自动控制功能(如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的 综合控制、电力系统低频减载、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备用电 源自动投入以及配网故障隔离/网络重构等);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Power System Automation课程编号:130202221学时:32 学分:2.0合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加粗,描述文字用四号小宋体(下同))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学科方向类必修课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综合性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运行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发机电励磁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

该课程可以支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 2 (问题分析)、3 (设计/开辟解决方案)、4 (研究)的达成。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2、使学生掌握发机电自动励磁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发机电同步并列的条件与过程,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满足并列条件对电网产生何种影响,为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3、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及电压调整的基本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运行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4、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的调试方法以及装置的设计方法,并且学习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分析方法,为设计、研发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和解决电力系统复杂运行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量、解决电力系统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发机电同步并列的条件,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概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概述
答: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 ” 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 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 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 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 合。
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 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 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 置。
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 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 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 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 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 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答: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 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 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大多数情况下,不
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都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 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简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简介

电力系统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工业是具有公用事业性质的基础性产业,电力行业是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对现代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我国经济在稳步快速的发展,需要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支持,也给电力系统自动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和现状1.1体制变迁●97年前:电力工业部●97年8月:国家电力公司●0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宗旨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国务院5号文件)。

●02年10月: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会)●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基础上,中国电力新组建(改组)的11家公司宣告成立,包括两家电网公司、五家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公司分别经营电网、电源及辅业资产。

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发电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公司✓国电集团公司✓电力投资集团辅业集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电力产业总资产(2000年底):2.5万亿元,其中原国电总资产1.8万亿元1.2近期发展状况●发电装机容量:1980:6587万KW(65869MW)1987:10289.7万KW1993:20000万KW1996:23654万KW2003:38900万KW2004:44000万KW,用电21735亿千瓦时2005年底:50841万KW,用电24220亿千瓦时未来十年,预计还要增加50000万KW变电站数量:1996年统计数据(注):500KV:47330KV:25220KV:1003154KV:2110KV:549666KV:272935KV:20921目前每年新增变电站约4000个,改造老变电站约2000个。

2003年末数据(网络数据,供参考):500kV:近100个220kV:1800多个110kV:5900个66kV/35kV变电站有5700多个另有数据显示,全国110KV以下、35KV以上的终端变电站有18000余座,35KV等级以下的各类配电变电站数量更多近几年,每年新增变电站约4000个,改造老变电站约2000个。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其涵盖内容在深度 和广度上不断延拓和相互融合,电力系统发展对其自动化 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正在发展成为一个 CCCPE的统一体,即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 通信(Communication)和电力电子(Power Electronics)装置构 成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经出现或正在发展的电力系统自 动化新技术有: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 SCADA——EMS 智能综合 配电自动化 电力市场化的新技术要求
电力系统中的各发电厂、变电所及输电线路将反映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的实时信息经由装设在各厂站的远动装置传送至调度控制中心,由调度控制 中心计算机系统和运行人员对电力系统当前运行状态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 算分析结果判断系统状态、做出调节控制决策命令,通过远动信息通道传送 至各个发电厂和变电所,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调度控制。调度 控制的目的是保证系统优质、安全、经济地向用户供电。电力系统调度自动 化可概述为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这“五遥”功能,即称为 SCADA系统。
变电站自动化是在原来变电站常规二次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 规变电所将大量现场一次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母线、电压互感器 (PT)、电流互感器(CT)等,同安装在控制室内的单项自动化装置(如继 电保护、重合闸、故障录波和测距、各种变送器、远动装置、测量仪表 等)之间并用大量电缆一一对应地连接起来。其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 功能分立。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监控技术 的发展,将原来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监视与控制、远动、继电保护、故障 记录等等功能进行功能的综合和优化设计,形成两级单元:间隔级单元 和中央单元,完全取消了传统的集中控制屏,二次回路极为简洁,控制 电缆大量减少,构成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系统来完成变电站自动化功能, 包括变电站远方监视与控制、远动和继电保护、测量和故障记录,运行 参数自动打印等,可以实现无人值班运行。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 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的特征。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的发展方向。

本科-电力系统自动装置-98分

本科-电力系统自动装置-98分

标黄的是正确答案2019年春|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本科1. 将同步发电机外特性向下平移时,发电机承担的无功负荷()。

(A) 不确定(B) 减小(C) 增大(D不变)分值:22. 会引起电力系统频率降低的操作是()。

(A) 切除双回线路中的一回(B) 减少发电机有功功率输出(C) 减少发电机无功功率输出(D切除部分负荷)分值:23. 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是()。

(A) 功率因数(B)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C) 有功电度和无功电度(D电压、频率和波形)分值:24. 只能在10万千瓦以下小容量机组中采用的励磁系统是()。

(A) 交流励磁机系统(B) 静止励磁机系统(C) 直流励磁机系统(D发电机自并励系统)分值:25. 造成系统频率偏离额定值的原因是()。

(A) 无功功率分配不合理(B) 无功功率不平衡(C) 有功功率不平衡(D有功功率分配不合理)分值:26. 调差系数越小,则在同一频率变化时的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

(A) 变化越小(B) 变化越大(C) 不变(D不确定)分值:27. 在励磁调节器中不包括的组成单元是()。

(A) 执行单元(B) 测量比较单元(C) 移相触发单元(D调差单元)分值:28. 发电机调速系统若按恒功率(P=常数)特性运行时,此时的静态特性曲线是P-f平面上的一条()。

(A) 向右下角下倾的直线(B) 向右上角上翘的直线(C) 水平直线(D上下垂直的直线)分值:29. 调速器对频率的调节作用通常称为()。

(A) 二次调频(B) 综合调频(C) 自动低频减载装置(D一次调频)分值:210. 下面哪种功能不属于变流的功能()。

(A) 交流调压(B) 直流斩波(C) 变压器降压(D有源逆变)分值:211. 当并列条件中的电压条件和频率条件满足,且发电机电压滞后系统电压时,合闸冲击电流的主要成分是()。

(A) 有功电流,且有功功率为负(B) 无功电流,且无功功率为负(C) 无功电流,且无功功率为正(D有功电流,且有功功率为正)分值:212. 白炽灯、电热设备吸收的功率正比于电源频率的()。

自动装置知识点

自动装置知识点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知识点杨冠城主编绪论1.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运行的控制与操作的自动装置,是直接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保证电能质量服务的基础自动化设备。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两种类型: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操作装置。

2.电气设备的操作分正常操作和反事故操作两种类型。

(1)按运行计划将发电机并网运行的操作为正常操作。

(2)电网突然发生事故,为防止事故扩大的紧急操作为反事故操作。

防止电力系统的系统性事故采取相应对策的自动操作装置称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装置。

3.电力安全装置发电厂、变电所等电力系统运行操作的安全装置,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的监护装置。

自动装置及其数据的采集处理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参数是连续的模拟量,而计算机内部参与运算的信号是离散的二进制数字信号,所以,自动装置的首要任务是数据采集和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1、硬件组成形式从硬件方面看,目前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四种:即微型计算机系统、工业控制机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和现场总线系统(Field bus Control System——FCS)。

2、采样对连续的模拟信号x(t),按一定的时间间隔T S,抽取相应的瞬时值,这个过程称为采样。

采样过程就是一个在时间和幅值上连续的模拟信号x(t),通过一个周期性开闭(周期为T S,开关闭合时间为τ)采样开关S后,在开关输出端输出一串在时间上离散的脉冲信号x S(nT S)。

3、采样定理采样周期T S决定了采样信号的质量和数量: T S太小,会使x S(nT S)的数据剧增,占用大量的内存单元;T S太大,会使模拟信号的某些信息丢失,当将采样后的信号恢复成原来的信号时,就会出现信号失真现象,而失去应有的精度。

因此,选择采样周期必须有一个依据,以保证x S(nT S)能不失真地恢复原信号x(t)。

这个依据就是采样定理。

GBT7261-2019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标准说明-PPT精品文档

GBT7261-2019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标准说明-PPT精品文档
2000版标准名称: 继电器和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试验环境温度
2019
2000
试验温度条件
正常试验环境条件 基准条件作为仲裁条件
基准条件下
高低温试验
项目名称 持续时间
2019
最低运行温度试验 最高 运行温度试验 持续时间 2 h 增加:持续时间 16 h(与IEC一致)
2000
低温试验 高温试验 持续时间 2 h
进行了讨论。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9年4月在太原召开标准审查会议,对本标准进
行了审查。并根据审查意见对送审稿进行修订,形 成标准报批稿,提交标委会报批。
一. 标准修订情况
主要起草单位:
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南瑞继 保电气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调 度通信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继电器有限公司、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光测控有限公 司、河北北恒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万力达电气股份有限 公司、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起草单位共有15个。分别 来自电网公司、检测机构、11个主要企业。
通信规约测试
辐射射频电磁场 静电放电
辅助电源端口
发射限值
传导发射
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快速瞬变 1 MHz脉冲群 浪涌 直流电压中断
通信端口
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快速瞬变 1 MHz脉冲群 浪涌
输入端口
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快速瞬变 1 MHz脉冲群 浪涌 工频
GB/T 7261-201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 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标准说明

《电力完整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参考标准答案(—)

《电力完整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参考标准答案(—)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一、二章)绪论复习思考题1、简述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作用。

答: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稳定运行、经济运行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故障的自动控制保护装置。

2、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哪些功能?答: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功能主要有:(1)配合继电保护装置提高供电的可靠性;(2)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3)保证电能质量,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

3、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哪些类型?答: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自动操作型和自动调节型。

而自动操作型又可分为正常操作型和反事故操作型。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AA T装置有何用途?答:备用电源和设备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是在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被断开后,能自动、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或设备投入工作或将用户切换到备用电源上,使负荷不至于停电的一种自动装置,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2、对AAT装置有哪些基本要求?答:AA T装置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保证工作电源或设备断开后,备用电源或设备才能投入;(2)工作母线突然失压时AA T应能动作;(3)AAT装置应保证只动作一次;(4)发电厂用AA T装置运行方式应灵活;(5)应校验AA T动作时备用电源过负荷情况;(6)备用电源投于故障时应使其保护加速动作;(7)AAT装置动作过程应使负荷中断供电的时间尽可能短。

3、为什么要求AAT装置只能动作一次?答:当工作母线发生持续性短路故障或引出线上发生未被出线断路器断开的持续性故障时,备用电源或设备第一次投入后,由于故障仍然存在,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将备用电压或设备断开。

此后,不允许再次投入备用电压或设备,以免对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因此,AA T 装置只能动作一次。

4、简述明备用和暗备用的含义。

答:明备用方式是指备用电源在正常情况下不运行,处于停电备用状态,只有在工作电源发生故障时才投入运行的备用方式。

暗备用方式是指两个电源平时都作为工作电源各带一部分自用负荷且均保留有一定的备用容量,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承担全部负荷的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自动化PPT课件

电力系统自动化PPT课件
7
三、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与事故
大停电的威胁 2000年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相 继发生了电网的大停电故障。
8
四、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 简单说,就是根据电力系统本身特有的规 律,应用自动控制技术,采用自动控制装置来 自动实现电力生产的安全、可靠运行。 按照电力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发、输、配、 用,以及整体性、一体化的特点,可将电力系 统自动化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安西
张掖
Northwest 永登 白银
西宁
拉西瓦
官亭 兰州东
雅江水电
川西水电
川西水电 雅龙江梯级
雅安 150
乐山
金沙江I期 金沙江II期
Yunnan
锡盟煤电I 锡盟煤电II
Northeast
North锡盟
China 蒙西煤电IV
480 480
蒙西煤电III 蒙西
450 北京东 150
唐山 沿海电源
沈阳
正常运行状态 (满足负荷要求,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安全
恢复状态 (重新并列) 恢复对用户供电
系统崩溃 (切机、切负荷
断开线路)储备系统减小或 干扰 Nhomakorabea率增大警戒状态 (预防性控制)
不安全
由于外界干扰 使电压、频率、潮流越限
解列
紧急状态 (紧急控制)
危险
系统解列
系统保持原状
4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三、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与事故
12
2019/12/31
13
四、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三个子部分 组成:
调度端 SCADA/EMS系统
信息传输系统
厂、站基础自动化系统

DL T5147-2001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范

DL T5147-2001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范

DL T5147-2001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范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标准号:DL/T 5147-2001替代标准号:$False$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点击数: 140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5日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1995年电力勘测设计科研、标准化、信息计划项目的通知”安排编制的。

在编制工作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参考了国内外同类标准,征求了国内电力行业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本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水利电力部SD131—1984《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和DL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原则,是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友、左长春。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总则4 术语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原则6 安全自动装置的主要控制作用方式7 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及构成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设计过程中,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安全自动装置设计配置等原则要求,适用于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发电厂、变电所接入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和安全自动装置实施方案研究等。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版本。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4285—19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 559—1994 220~500千伏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 428—19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D 131—19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3 总则3(0(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应满足DL 755的要求。

(完整版)华工-2019电力系统自动装置随堂练习答案

(完整版)华工-2019电力系统自动装置随堂练习答案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9-06-15 23:59:59当前页有5题,你已做5题,已提交5题,其中答对4题。

1.(单选题) 电力系统的自动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

A.对电力系统进行监视。

B.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

C.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

D.对电力系统及其设备进行监视、控制、保护和信息传递。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单选题) 电力系统的自动装置可分为()两大类。

A.自动操作型和自动调节型B.保护型和控制型C.半自动和全自动D.手动和自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电力系统的自动操作型装置可分为()。

A.半自动操作和全自动操作B.正常操作型和反事故操作型C.保护和控制型D.监视和通信型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单选题) 下列装置中,属于正常操作型的自动装置有( )A.备用电源和设备的自动投入装置B.自动重合闸装置C.自动并列装置D.按频率自动减负荷装置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单选题) 下列装置中,都属于反事故操作型的自动装置有( )A.自动并列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B.自动重合闸装置、按频率自动减负荷装置A. B. C.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9-06-15 23:59:59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单选题) 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将断开的()重新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

A.发电机B.电动机C.变压器D.线路断路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单选题) 输电线路采用自动重合闸,其作用之一是()。

A.提高输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减少因瞬时性故障造成的停电;B.提高输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减少因永久性故障造成的停电;C.提高输电线路供电的电能质量,减少因瞬时性故障造成的电压波动;D.提高输电线路供电的电能质量,减少因永久性故障造成的电压波动。

DLT 5147-2001《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47-2001《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动解列装置可分为振荡解列装置、频率解列装置和低 电压解列装 置

44 按频率降低自动减负荷装置 .
口 目
J“ }

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出现功率缺额引起频率急剧大幅度下降 自动切除部分用电负荷使频率迅速恢复到允许范围内,以避
本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1 8-1 3( B4 5 9 ( 2 9 继电
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水利电力部 S 11 94《 D 3-18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 ( 试行)和 D 75 01 L5-20 《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原则 ,是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设计制定 的。 本标准的附录 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友 、左长春。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
20 一1 一 6发布 01 2 2
20 0 02一 5一O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
D / 5 4-20 L T 7 0 1 1

、 卜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95 19 年电 力勘测设计科研、标准化、信息计划项 目的通知”安排编制的。 在编制工作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参考了国内外同类标 准,征求了国内电力行业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原则 ·········…… 7 ········· ········· 6 安全自动装置的主要控制作用方式········…… 1 ········ ········ 0 7 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及构成···········…… 1 ··········· ··········· 3 附录 A ( 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 ······…… 1 ··,···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G
U G
Gt 1
1 2 0
uS

2U mG sin G

X
2
t cos G

X
2
t
US
cos G

X
2
t


脉动电压的幅值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恒定越前相角
*tYJ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30
准同期并列原理
★微分预报法
i1 i
t
d *td
优点:简单 缺点:误差较大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3
系统
QF4
基本概念
QF3
系统
方式1:G1通过QF1并列
QF5 方式2:G1通过QF4并列
方式3:G1通过QF3并列
QF1
QF2
G1 ~
G2 ~
结论:不同的运行方式具有不同的同期点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4
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的原则
2 XX
2UG
sin e
2
e 2 arcsin
2 *(0.125 0.25) 0.199rad 11.4 1.8 2 * 2*1.05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17
偏移理想条件下的后果----电压差
page20
偏移理想条件下的后果----滑差
u S 是幅值为U S ,频率接
近工频的交流电压波形。
US
2U mG sin G

X
2
t

2U
mG
sin
St
2

2U
mG
sin
e
2
2U mX
sin e
2
S G X S 2 f S
TS

2
page12
偏移理想条件下的后果----相角差
并列时的电气状态:
fG fX UG UX e 0
冲击电流最大瞬时值:
e
ihmax

1.8 Xd
2 XX
2UG
sin e
2
U G
Ih
U S
U X
UG 发电机电压的有效值 X d X X 发电机次暂态电抗、系统等值电抗
若并列时频率差较大,即使合闸相角差很小,满足要求, 也需要发电机经历一段时间的加速或者减速过程,才能 实现同步。加速或减速力矩会对机组造成冲击,严重时 甚至会导致失步。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22
偏移理想条件下的后果----滑差
•冲击电流主要为有功电流分量。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13
偏移理想条件下的后果----相角差
2019/8/30
30 °时并列操作的电流波形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14
page31
准同期并列原理
☆例3:假设断路器完成合闸动作需要的时间是0.1s,0s 时发电机和系统电压相位差为7.2°,0.04s时相位差为 6.2°,发电机频率大于系统频率且滑差为匀速,则合 闸时刻为 ____ s.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19
偏移理想条件下的后果----滑差
并列时的电气状态:
j
U X
UG UX e 0 fG fX
X
U S
断路器QF两侧的电压差为脉
动电压:
X t 2
uS U mG sinGt 1 U mX sinX t 2
并列时的电气状态:

fG fX e 0 UG UX
冲击电流最大瞬时值:
ihmax 1.8
2UG U X 2.55US
X d
X d
Ih
U X
U G
U G U X 发电机电压、电网电压的有效值
X d
发电机直轴次暂态电抗
•冲击电流主要为无功电流分量。
page11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条件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
1、电压幅值相等 U G U X
2、相角差为零 e 0
3、频率相等 G X 或 f G f X
实际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满足理想条件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把发电机投入系统
异步发电机
将励磁电流加到转子回路
同步运行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7
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
☆优点 ★并列迅速,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向系统注入 有功功率
☆缺点
★从系统吸收大量无功功率,系统电压下 降,冲击电流较大 ☆适用情况 ★事故处理,紧急投入备用机组时
我国一般限制滑差周期在10-16s之间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24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条件
☆结论☆
★压差、角差、滑差三者中,压差与其他两个无关, 但是角差和滑差相关
*t
★压差、角差、滑差不为零的影响
冲击电流
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齐郑 教5B区102 80798596
基本内容
1、并列操作、同期、同期点的基本概念 2、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的原则 3、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 4、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条件 5、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时偏离理想条件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5
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的原则
2019/8/30
并列操作不当,后果很严重!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6
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
☆(一)自同期并列 发电机升速到接近同步转速
+
+

UG

UX
-
-


U G U X 发电机电压、电网电压的有效值
X d X X 发电机次暂态电抗、系统等值电抗
U S U G U X


UG
UX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UG U X,此时US 0,QF合闸
冲击电流为零。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并列后振荡
压差≠0 有,无功性质
没有
角差≠0 有,有功性质 有,不会导致失稳
滑差≠0
没有
有,会导致失稳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25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条件
☆例1:某汽轮发电机的并列冲击电流不能大于机端三相 短路电流的十分之一,在发电机电压幅值、频率与系统 电压相等的前提下,试求最大允许并列误差角度。
☆并列操作的基本原则 ★1、同期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
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
★2、发电机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
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并列操作不当的后果 ★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甚至大于机端短路电流 ★引起系统电压严重下降 ★使电力系统发生振荡以至使系统瓦解
脉动电压周期 TS 、滑差频率 f S 、滑差角频率 S 都可以
用于表示待并发电机的频率与电网之间或两并列电网频
率之间的相差程度。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21
偏移理想条件下的后果----滑差
此时的合闸相角差是时间的函数,与发出合闸时间有关。 若发出合闸信号的时刻不恰当,就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 流,若发出合闸信号的时刻恰当,就会在QF两侧电压相 量重合时合闸,冲击电流为零。
page9
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
☆优点 ★冲击电流小,对系统的扰动小,可以向系统 发出无功功率
☆缺点 ★时间较长
☆适用情况
★正常情况下投入发电机时
2019/8/30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10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条件
QF
X"d
+

US
-
XX
求:最大合闸相角,允许滑差角频率,滑差周期
解:(1) 2 arcsin 2 *1*(0.125 0.25) 0.199rad 11.4
1.8 2 * 2*1.05
(2)
0.199
1.33rad /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