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二氮卓和巴比妥类药物抗惊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药物的抗惊厥作用
【实验目的】
了解大剂量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致惊厥作用;了解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药物抗惊厥作用;了解实验性惊厥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
用电、声刺激或化学药物可制备实验性惊厥动物模型,并用此模型来筛选抗惊厥药物。化学法是指使用化学药品引起实验动物惊厥发作,以观察受试药物对其防治的效果。常用的致惊厥化学药品有戊四氮、氨基脲、尼可刹米等。本实验用大剂量尼可刹米致惊厥发作,观察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药物的抗惊厥作用。
【实验对象】
雄性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5-30g。
【实验器材和用品】
天平,注射器3支(1.0ml),5号针头3个,鼠罩;1%地西泮(安定注射液),3.75%尼可刹米,0.5%苯巴比妥钠,生理盐水(NS)。
【实验步骤与方法】
(1)取体重相近小白鼠3只,编号,称其体重,观察正常活动。
(2)分别在实验鼠腹腔注射 3.75%尼可刹米(可拉明)0.08ml/10g。待发生惊厥时,甲鼠腹腔注射0.5%地西泮0.2ml/10g,乙鼠腹腔注射0.25%苯巴比妥钠0.2ml/10g, ,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继续观察各实验鼠的活动情况。
(3)观察: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惊厥发生情况(肌张力升高、抽搐、尾直立、痉挛性蹦跳等)。【实验结果】
表1 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药物的抗惊厥作用
鼠号体重(g)致惊厥药处理结果
甲尼可刹米0.5%地西泮
0.2ml/10g i.p
乙尼可刹米0.25%苯巴比妥钠
0.2ml/10g, i.p
丙尼可刹米生理盐水(NS)
0.2ml/10g i.p
【注意事项】
1、尼可刹米后小鼠出现惊厥时应立即注射药物。
2、每次腹腔注射药物时均须先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3、致惊厥亦可用0.08%二甲弗林(回苏灵)溶液0.1ml/10g腹腔注射。
在巡视中发现问题和解答学生提的问题,启发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实验结果记录和分析:将观察到的各项目感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介绍预期结果和解释,比较并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之处。
预期结果和解释:
1、尼可刹米腹腔注射后10-20秒内即可出现惊厥,表现为肌张力升高、抽搐、尾直立、痉挛
性蹦跳等。尼可刹米为一呼吸兴奋剂,剂量增大也可以兴奋中枢神经其它部位。
2、尼可刹米致惊厥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不能缓解惊厥,因为生理盐水不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
地兴奋性。
3、尼可刹米致惊厥后腹腔注射地西泮,10-20秒即可见到惊厥现象得到缓解。地西泮为苯二
氮卓类药物,腹腔注射后经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结合,引起GABA受体开放频率增加,Cl-内流增加,导致细胞膜超级化,中枢兴奋性降
低。
4、尼可刹米致惊厥后腹腔注射异戊巴比妥,10-20秒即可见到惊厥现象得到缓解。异戊巴比
妥为巴比妥类药物,腹腔注射后经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结合,引起GABA受体开放时间增加,Cl-内流增加,导致细胞膜超级化,中枢兴奋性降低,达到抗惊厥作用。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可能原因:
1、尼可刹米腹腔注射后未引起惊厥可能为药物注射入腹部皮下组织,药物吸收缓慢所致。
2、尼可刹米致惊厥后注射地西泮和/或异戊巴比妥后不能缓解惊厥,可能为药物注射时注入皮
下组织,未注入腹腔所致。
总结本次实验结果并作提问和解释,对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态度、技巧进行评价,表扬创新性的提问和思路,指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