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事故案例图解分析
塔吊专项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
![塔吊专项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502152d15abe23492f4d5e.png)
.
5
第一部分 塔吊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 5、吊物坠落
2009年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一 在建楼盘
郑州一建
事故原因分析: 1)料斗严重超荷,堆放杂 物已经过多超出料斗边, 应做好超出部分的阻挡防 护措施或换用承受荷载范 围之内稍大点的料斗,避 免杂物掉落伤人;
2)料斗对立的两边,都是 采用的一股钢丝绳双用, 但分股开叉的位置应高于 所承载物体的高度,避免 如图中那样倾斜,导致物 体下落。
1. 钢丝绳断丝现象严重,在一 个捻距内达10%应立即报废
2. 断丝的局部聚集 3. 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
丝的直径减小达到其直径的 40%时,钢丝绳直径磨损达 7%应立即报废 4. 钢丝绳失去正常状态,产生 严重变形时,必须立即报废
.
郑州一建
15
第二章 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
按GB5144-2006规定,当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 报废
.
11
第二章 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
滑轮、卷筒防脱槽装 置与轮缘或卷筒侧板 最外缘距离应不大于 钢丝绳直径的20%, 且不影响滑轮的正常 运转。
吊钩应设有防钢丝绳 脱钩的装置。
.
郑州一建
12
第二章 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
塔吊吊钩断裂砸死一民工
郑州一建
.
13
第二章 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
吊钩严禁补焊,有下列情况之 一的应予报废:
郑州一建
பைடு நூலகம்
.
17
【多塔作业防碰撞】
郑州一建
.
18
第二章 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
郑州一建
塔机钢绳与区域. 内高压线
19
学 校
第二章 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3b231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6.png)
案例一手拉葫芦链条断,吊载翻转致人死事故经过某机械修配厂修机床时,该厂厂房简易,没有什么电动起重设备,只有作为起吊用(de)手拉葫芦.发生事故(de)是一台起重量为2t、起升高度为、两钩间最小距离为410mm、满载时手链拉力为330N、起重链行数为2(de)手拉葫芦.机床已经修好,甲乙二人用三脚架支撑并悬挂手拉葫芦,将吊钩挂入机床床身(de)吊装钢丝绳后,甲拉动葫芦,使机床缓缓离开地面,乙将平板拖车推入到床身下面.当乙正弯腰力求将拖车对准车床(de)中部而在调整拖车位置时,甲开始拉动手拉葫芦将吊载缓缓下降,突然起升链条断裂造成吊载失落,在接触拖车(de)瞬间发生了翻转,将毫无防备(de)乙撞倒并压在乙(de)身上,甲慌忙呼喊众人帮忙,用撬杠撬起床身将乙拖出,但因车床太重造成乙内脏受重伤流血过多而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检查手拉葫芦(de)链条断裂处,发现有肉眼可见(de)微小旧裂痕,可见起升链条内在质量有缺陷,这是这起事故早已存在(de)断裂危险隐患.②事后查明车床床身重,葫芦(de)起重能力仅2t,属于超载起吊,这与造成起升链条薄弱环节先破断有直接关系.③经检测发现未断裂(de)其余起升环链有多处拉伸疲劳变形,其变形量已超过原始尺寸5%以上(de)报废标准.另外,还有多处链环(de)磨损量也超过原始尺寸10%以上(de)报废标准.经查该葫芦使用较为频繁,使用期有7年之久,尚未更换一次起升链条,由此可见起升链条已达到报废标准仍继续使用,也是发生这起事故(de)一个重要原因.④手拉葫芦由于结构形式所限,操作人员距离吊载较近,应格外注意站位与自我保护.⑤认为手拉葫芦是简单(de)起重设备,忽略了对操作人员(de)安全技术培训.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起重设备不得随意超载起吊.②起重设备应经常检查维护,发现缺陷应及时维修,达到报废(de)部件应及时更换.③起重机械作业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注意站位.④管理部门不能放松对参与起重机械作业人员(de)安全培训.案例二违章操作卷扬机,卷入卷筒把命丧事故经过某钢厂原料工段2号250m3白灰竖窑丙班炉长甲到2号炉仪表操作室向开车工乙布置2号炉卷扬机(de)清扫工作.甲接着便同乙一起到2号炉二楼卷扬机处打扫卫生.甲、乙先将卷扬机东侧安全护栏搬开,然后,甲用铁锹清理卷扬机下面(de)积灰,乙则用扫帚先清扫东侧,然后清扫北侧.清扫完后,乙完全没有顾及尚有一人在机台清扫卫生,也未打任何招呼便回到操作室开车加料,当加第五斗料时,发现电流偏离经查发现,甲(de)脚被卷入卷扬机卷筒(de)钢丝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乙违章操作,开机前完全没有想到还有人仍在清扫卫生,未与甲打招呼,擅自开机,这是造成这次事故(de)直接原因.②甲没能及时制止乙(de)违章行为,甲身为领导,平时对下属职工安全教育不够,没有注意安全生产,结果自食恶果.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这是一起违章开动卷扬机造成(de)严重伤害事故.领导者和操作者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生产意识.②事故责任人乙严重违章作业,毫无责任心和负责(de)工作态度,工作不专心,马马虎虎,造成严重后果.③卷扬机属高速旋转(de)设备,应采取严格(de)防范措施,当有人在卷扬机附近时,不允许随便开机,卷扬机回转部位应有防护栏杆,应制定岗位责任制,以落实安全生产.④卷扬机操作工属特殊工作岗位,必须受过专门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⑤卷扬机在检修及清扫卫生时,应设立明显(de)不准开机(de)标志,正常工作时,闲杂人员不得靠近卷筒,以防止被卷绕发生危险.案例三歪拉斜吊不应该,吊物游摆人撞翻事故经过某建筑工地,春光号起重机正在吊混凝土吊斗,由于不垂直,重心偏离起吊垂直线约2m,起吊后吊斗便缓慢向前移动.前方,起重指挥邵某正背朝吊机,两手搭在江某肩上讲话,险工小马(代替指挥)见状大叫闪开,吊车司机也立即呜号并迅速推操纵杆下降吊点,没想到电源突然跳闸,下降吊点(de)措施失效,吊斗向邵、江两人撞去.江某因听到叫声立即退一步闪开,邵某则因躲闪不及,被吊斗撞击倒在地上,终因内脏多处严重损伤而不治身亡.事故原因分析①违章作业,歪拉斜吊,是导致这起事故(de)直接原因.②现场指挥混乱,指挥邵某玩忽职守,险工小马无证违章指挥是这起事故(de)主要原因.③所用起重机平常维修保养不好,关键时刻突然跳闸也是这起事故(de)原因之一.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指挥和起重机司机(de)职责,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要严格遵守"十不吊"(de)规定:歪拉斜挂不吊.②吊车起重作业时,必须配有一名有经验持有操作证(de)起重指挥人员指挥,不能让无证人员进行指挥,担任指挥(de)起重工必须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③吊车司机对吊车必须认真做好例保,即做好清洁、补充润滑、紧固、调整工作,关键部位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④加强岗位责任制、安全交底和安全措施(de)落实.案例四重物棱角未防护,受力绳断人抽死事故经过某施工队在北京开关厂用卷扬机挪运一台10t(de)磨床时,把挂滑轮(de)钢丝绳围在一个石槽上.钢丝绳受力后,被石槽棱角处硌断,钢丝绳猛力蹦起,抽在现场指挥者刘某(de)右脚上,使其摔倒,头部受重伤,于次日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有关人员(de)安全意识淡薄,按规定不允许钢丝绳与有棱角(de)坚硬物直接接触违章操作是导致事故(de)直接原因.②对于特殊工种(de)作业现场,应加强管理.把钢丝绳围在石槽上,反映出工作中(de)麻痹思想和急于求成(de)心理状态.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应对有关人员加强安全意识(de)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de)思想.②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出现(de)问题及现场每个细微(de)变化都应注意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de)发生.案例五重物吊挂不牢靠,途中脱销把人伤事故经过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m时脱钩,将技术员路某砸伤后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重物未挂牢脱钩,是这次事故(de)直接原因.技术员路某自我保护意识差,躲避不及是这次事故(de)直接受害者.②这次事故发生(de)时间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de)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de)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司索工(de)安全教育,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责任心,严格遵守起重机械作业安全规程.②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de)心理、生理状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de)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等.案例六强令工人乘吊笼 , 人仰笼翻钢绳断事故经过1985年元月,徐某被某建材厂聘用为该厂建筑安装队队长后,在承包某市解放西街十号楼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安全施工之规定,不设斜道,违反起重机械(de)管理规定,命令工人爬架杆乘提升吊笼进行作业.事故前几天,徐某就发现提升吊笼(de)钢丝绳有点毛,徐某不及时采取措施,继续安排工人盲目蛮干.发生事故(de)当天,工人向副队长时某反映钢丝绳"毛得厉害",时某检查发现有一尺多长(de)毛头,便指派钟某更换钢丝绳.而钟某为了追求进度,轻信钢丝绳不可能马上断,决定先把7名工人送上楼干活,再换钢丝绳.当吊笼接近四楼时,钢丝绳突然中断,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事故(de)发生,造成1人死亡、5人重伤、1人轻伤(de)严重后果.事故原因分析①违章蛮干,强令冒险作业,违反安全管理规程行事.徐某作为安装队队长,强令工人爬架杆乘吊笼进行作业,当发现钢丝绳有点毛(de)问题后,疏忽大意不积极采取措施排除事故隐患,以致酿成事故.②违反操作规程,严重忽视安全.钟某不落实副队长让其更换钢丝绳(de)正确决定,为了追求进度,轻信钢丝绳不可能马上断,擅自决定送工人上楼干活.这种对事故(de)结果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de)过于自信(de)过失心理状态,直接导致了悲剧(de)发生.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认真执行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不得擅自更改,更不得违章指挥、盲目蛮干、冒险作业,对违背者必须严肃处理.②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坚决克服轻率麻痹和侥幸心理.发现事故苗头,及时排除,确保安全施工.案例七起吊操作违了章,钢板脱钩把人伤事故经过2002年3月18日早上8时,某化机厂三车间主任谢某召开车间会议,安排当天工作,大约8时30分会议结束.此时,运来一车不锈钢板,汽车进入三车间后,因下货处距汽车20m,需用行车起吊.当时,行车操作工王某操作行车,贺某负责指挥,赵某在汽车东边挂钩伊某在西边挂钩.当时贺某站在汽车东边.邸某当时在闪蒸器南边打扫卫生.8时40分左右,第三次起吊钢板(每次起吊6块,前面已起吊过2次).当钢板吊起离开汽车后,距地面大约左右,横向西2m左右,起吊钢板快接近切割转台时,王某发现不锈钢板南北上下出现晃动,此时吊车未停,向南点打.大约9时左右,贺某发现有人在闪蒸器北边站立(危险区),立即向王某打手势,并大声呼喊.王某看见贺某用手挥动,并大声喊"唉——",按惯例,她意识到要紧急停车,于是王某立即紧急停车.此时钢板脱离吊钩,由南向下坠落,霎时,车间尘土飞扬.在场(de)贺某、赵某等人已意识到出事了.当他们赶到出事地点时,发现邸某仰躺在闪蒸器南边,脚在闪蒸器下面.贺某、赵某等人赶紧找车将邸某送往医院,经医院抢救,因邸某脑部严重受损,抢救无效,于11时左右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行车操作工王某违章操作,在行车西行2m后,当她已发现钢板南北上下晃动时,应立即停车弄清原因,消除晃动因素后,再往南行.但王某违反操作规程,点打吊车往南运行,导致钢板脱离吊钩,造成邸某死亡.这是事故发生(de)一个直接原因.②贺某现场违章指挥.一是起吊前贺某未对现场进行检查;二是物体离地面高度较高,贺某未特别加强安全警戒;三是指挥失误,当行车西行发现晃动时,应立即出示停车手势,但贺某未做;四是贺某站(de)位置不符合指挥者要求,应站在吊车(de)西边,便于检查和阻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但贺某却站在汽车东边一直未离开,因而对吊车西边邸某(de)出现不能及时发现.贺某违章指挥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de)主要原因.③邸某本应在闪蒸器南边清扫卫生,但邸某违反劳动纪律,站到闪蒸器(de)北边(危险区),也是导致事故发生(de)直接原因.④车间设备安全员卫某(de)错误,一是现场监督检查不到位 , 事故当班卫某已在车间 , 身为车间设备安全员即是车间安全直接管理者 , 但卫某没有在吊车区域进行监督检查 ; 二是平时对行车操作工王某是否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不清楚 , 也未要求和检查过持证上岗情况 ; 三是对本车间存在(de)隐患 , 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⑤设备存在缺陷:一是行车锈蚀严重,未能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二是吊钩不防滑,也未采取防滑措施;三是未采用防滑吊钩.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完善制度,健全规程,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目标,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从严考核,严格落实责任.②强化有效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特别是对特殊工种(de)教育、对干部就职前(de)教育、对在职人员(de)日常安全教育要落到实处.必须坚持严格考试,持证上岗,不能走过场.③推行定置化管理,优化现场管理.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强化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采用防滑吊钩.案例八设备缺陷入过失,吊钩冲顶砸人死事故经过某钢铁厂二炼钢车间起重机司机甲驾驶5号桥式起重机给7号电炉装完第四遍料并平完料后,炉前工乙指挥该起重机准备将掉在电炉西侧(de)一根废钢吊走,起重机司机甲在起升主钩(de)同时,降落副钩,结果主钩却超过上升极限位置后继续上升,将起升钢丝绳拉断,致使主钩坠落,将乙砸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在起升主钩、下降副钩作业时,因主钩起升高度限位器(de)触头发生粘连,使限位器失效,导致主钩继续上升冲顶坠落.②在起升主钩、下降副钩作业时,当主钩起升到位后,司机将主钩控制手柄扳到零位,但因操作不慎,使控制器手柄从零位移动,造成主钩继续上升.③未按要求对起重机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未对主钩起升高度限位器触头进行定期更换而埋下事故隐患.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这是一起设备缺陷与人为过失共同造成(de)事故.除了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手柄没有扳到零位外,起升机构(de)安全装置——起升高度限位器(de)设备缺陷也是造成事故(de)主要原因.②起重机司机应经常检查高度限位器是否良好,发现缺陷及时维修.③有条件(de)可采用两套起升高度限位器.④应加强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de)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案例九作业环境不注意,吊臂触电致人死事故经过某建筑工地用一台起重量为25t(de)汽车吊组装塔式起重机,在吊装一金属长梯(de)作业现场上方,距地面高处有一组66kV高压输电线路.现场作业人员有4名:现场负责人甲、现场吊装作业指挥人员乙、司索丙和汽车吊司机丁.当指挥作业人员乙指挥吊装司索人员丙用吊装绳捆绑锁住金属长梯中间部分,乙指挥丁开始起吊,此时长梯有些摇晃摆动,丙用手扶住长梯一端来减缓长梯(de)摆动,然后乙又指挥丁操作汽车吊着长梯向左回转以便放置到架设长梯(de)位置上,正当长梯随起重机臂回转时,丙突然倒地.此时发现起重机右前方支腿放出电火花,起重机臂顶端与高压线相触及,高压电流通过起重机臂顶端滑轮及钢丝绳传到吊钩及吊装钢丝绳直到金属长梯与丙接触,造成丙触电身亡.事故原因分析①触电隐患是作业环境中有一高压输电线,没有引起作业人员(de)足够重视.②作业前没有制定出在高压输电线下(de)作业方案,特别是没有严格规定出起重机作业时与高压线(de)安全距离,没有专门安排人员负责这方面(de)监督与保护.③被害者丙等作业人员在高压线下方作业,缺乏应有(de)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丙手扶金属梯直接受害,司机未受害只是侥幸.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尽量不要在高压输电线路下作业.②有悬臂(de)起重机在高压电线下作业,要时刻注意起重机悬臂与电线(de)距离.③在高压电线下作业可在作业上方与高压电线下方设置一安全保护装置,如搭成木架以限制起重臂不要超过木栅工作.④在高压线下从事起重机械作业,为防止吊载摇摆和防止万一触电,可用尼龙绳或麻绳牵引吊载.⑤在高压线下作业,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监督.⑥制定出高压线下作业(de)起吊方案,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程.案例十超载起吊塔倾翻,砸塌屋顶把人伤事故经过某厂一车间2~6t塔式起重机司机管某,负责吊卸由运输公司拉运来(de)约100t(de)九卡车钢材.在从卡车上卸货时,由运输公司司索工负责穿钢丝绳吊索挂钩工作.卸第一辆卡车时分三次吊卸,但从第二辆车开始,为加快进度,改为分两次吊卸,在场(de)收货员乔某曾提出警告:该塔式起重机每次只能吊3t,应少吊些.但运输公司司索工却以该车标牌2~6t为由而加以拒绝,继续以每车两次吊完方式穿挂又卸了两车,当吊到第四辆卡车(de)第二钩时,起吊后起重臂在由南经西面向北方向旋转时,又恰遇一阵大风吹至,致使塔式起重机倾覆.使自重几十吨(de)起重机倒在钢筋车间(de)屋顶上,并将其压塌.当时车间内有20多人正在工作,其中一名电焊工浦某被当场压死,多人受伤.事故原因分析①该车起重力矩限制器失灵未修复,在超载倾覆前不能及时发出示警信号,以致失去了保护功能.②司机室内既无起重特性表,也无起重性能指示牌,司机无法掌握起重机在不同幅度时其相应额定负载值,以致产生超载倾覆(de)可能性.③该起重机倾翻时(de)幅度为,其相应额定载荷为,而此时却起吊.这已经存在倾翻(de)危险,又值大风吹袭,使稳定力矩大为减弱,而倾翻力矩因超载又急剧加大,这就必然导致起重机(de)倾翻.④该起重机大修后未经安全检测确认验收,便盲目投产使用.⑤起重机械作业时无专人指挥,违章操作.⑥司机管某未经培训没有合格证,属于元证违规操作.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严禁元证违规操作,各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②臂架式起重机必须安装极限力矩限制器并具有起重性能指示牌,以便有操作依据.③严禁超载起吊.案例十一拆塔方案不合理,塔倒人亡要汲取事故经过某建筑公司在工地拆卸TQ60/80塔式起重机机身.塔身自重,高.他们用汽车起重机吊钩系吊塔身顶部,又以该起重机通过导向滑轮牵引塔帽以使其倾倒,当汽车起重机向前牵引使塔帽仅偏斜2m左右时,突然灭火而不能继续牵引时,塔身自重水平分力作用下塔身回摆将汽车起重机又拉回,随后又将汽车起重机发动起来向前牵引行走左右时,牵引塔身(de)钢丝绳吊索在绳夹固定连接处被拉开导致塔身在失去牵引力后发生来回摆动,将两个铰链底座撕裂,使塔身向反方向倾倒,将距塔机40m以外正在作业(de)水电安装处(de)贾某头部砸伤,经抢救无效而亡.事故原因分析①施工方案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汽车牵引力小,制动力矩小(附着力),有灭火(de)可能性等缺陷,以致当灭火后因制动力矩小而被拉回再次启动牵引而发生事故.②司索工失职,牵引绳绳夹连接处不合安全规定,通常绳夹不少于6个,而该连接处仅3个绳夹,夹持力大减,故其极限牵引力减小,当再次启动牵引塔身时,由于惯性作用而需加大牵引力超过绳夹极限牵引力而发生滑出现象,导致事故(de)发生.③周围作业人员未能离开危险区,缺乏警觉性,存在以为塔不会倾倒(de)麻痹思想,以致悲剧发生.④未设现场安全监督人员察视周围,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应采用卷扬机作为牵引,即可保证不会出现这种失控现象.②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标准要求绳夹连接处不少于6个, 并在第5个与第6个绳夹间设置安全弯,以便随时观察钢丝绳滑动情况,以免发生滑脱危险.③对起重工具和器具必须予以科学选取和严格检查.④设现场安全监督员环视周围,消除隐患.案例十二规章制度不健全,臂架坠落砸死人事故经过铁道部大桥局某公司管桩车间,由代班长刘某等6人负责用塔式起重机往三节车厢内吊运管桩.司机杜某操纵起重机,刘某、黄某在车厢内负责摘钩,廖某、王某负责在养护池内挂钩. 在装完两节车厢管桩后,在往第三节车厢吊装管桩时,司索工廖某在4号养护池内挂好钩后,廖某即退到4号养护池东北角,爬上池墙顶时,起重司机即鸣铃起吊.在起升绳受力(de)一瞬间,只听"叭"(de)一声,塔式起重机起重臂拉索钢丝绳破断,致使起重臂旋转坠落.在起重臂坠落过程中,其起升钢丝绳亦随之急速摆动并旋转坠落,将站在池墙顶上(de)廖某打落于4号养护池内,经抢救无效而亡.事故原因分析①该塔式起重机是从建筑工地拆除退回后放置两年之久,重新安装后未加严格检查和保养就技产使用(de),单位领导严重忽视设备维护保养与检查(de)重要性,为事故发生埋下了潜在(de)隐患.②破断(de)钢丝绳拉索当初安装时就已经是将近达到报废标准(de)旧绳,未加任何浸油润滑和必要(de)保养就继续安装使用,经四年使用后早已超过了报废标准,却继续使用,这种严重忽视安全、野蛮地使用设备(de)做法,实为罕见.③严重缺乏检查、保养和润滑.④司机在未接到指挥员指令情况下,擅自起吊,实属违规行为,若待周围人离开危险区后起吊,即使钢索断裂起重臂坠落,也不至于伤人致死.⑤周围作业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思想麻痹,未能远离危险区,以致酿成大祸.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健全(de)维修、保养和设备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②各级人员遵守各自安全操作规程.③加强对职工(de)安全教育工作,增强人们(de)自我保护和群体相互保护意识.④现场作业设专职安全监督员.案例十三承包吊装起重机,人亡机毁损失重事故经过某造船厂正在建造(de)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梁分别利用由龙门起重机自身行走机构、刚性腿、主梁17分段(de)总成(高87m,重约900t,迎风面积1300m2,由4根缆风绳固定)和自制塔架作为2个液压提升装置(de)承重支架,并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de)工艺技术进行整体提升安装.2001年7月17日早7时,施工人员按张某(de)布置,通过陆侧(远离黄浦江一侧)和江侧(靠近黄浦江一侧)卷扬机先后调整刚性腿(de)两对内、外两侧缆风绳,现场测量员通过经纬仪监测刚性腿顶部(de)基准靶标志,并通过对讲机指挥两侧卷扬机操作工进行放缆作业(据陈述,调整时,控制靶位标志内外允许摆动20mm).放缆时,先放松陆侧内缆风绳,当刚性腿出现外偏时,通过调松陆侧外缆风绳减小外侧拉力进行修偏,直至恢复至原状态.通过十余次放松及调整后,陆侧内缆风绳处于完全松弛状态.此后,又使用相同方法和相近(de)次数,将江侧内缆风绳放松调整为完全松弛状态,约7时充分,当地面人员正要通知上面工作人员推移江侧内缆风绳时,测量员发现基准标志逐渐外移,并逸出经纬仪观察范围,同时还有现场人员也发现刚性腿不断地在向外侧倾斜,直到刚性腿倾覆,主梁被拉动横向平移并坠落,另一端(de)塔架也随之倾倒.事故造成36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死亡人员中,电建公司4人,机器人中心9人(其中有副教授1人,博士后2人,在职博士1人), 造船厂23人.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约1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事故原因分析①刚性腿在缆风绳调整过程中受力失衡是事故(de)直接原因.在吊装主梁过程中,由于违规指挥、操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情况。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总结(116页 丰富案例配图)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总结(116页 丰富案例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1e11bb08b7360b4c2e3f64fe.png)
(1)2013年,镇海一台塔机在安装过程中倒塌。 (2)2009年,台州二台塔机顶升时倒塌。
1、安拆作业前应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安拆过程暂时中断
时,应有稳定防误操作措施。
2、塔机顶起后,严禁起吊、回转等机构动作。 3、人员在高空作业时,人员所在的平台等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这种措施应是直接的可确认的。 4、非常规作业应编制针对性的专项方案。
4、对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部位,应定期检查
。如踏步、爬爪、爬爪座、顶升横梁、高强螺栓、钢丝绳、变幅 牵引绳断绳保护等。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重大事故隐患,看了会惊出一身冷汗
事故的常见原因: 1、不规范使用安全带,不按规定地点上下吊篮。
2、钢丝绳固定点不牢固,不易检查。
3、安全钢丝绳不挂重锺、钢丝绳不垂直。 4、钢丝绳搭铁起弧受损。 5、吊篮防风措施。 6、技术交底和日常检查不到位。
7、篮体过长、偏载、主要杆件锈蚀。
8、钢丝绳长度不足。
(1)悬挂钢丝绳不垂直
(2)篮体中间折断
(3)缺少维护保养
(4)钢丝绳搭铁受损
(5)后支座固定螺栓未装好
小结 高处作业吊篮事故预防对策
2015年5月26日
第二章 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和预防对策
标准节主肢联接套处母材出现横向早期裂纹
如此裂纹的塔机还在使
用中,说明出现初始裂纹 到扩展到近一半,尚有较
长一段时间,只要平时认
真检查,因裂纹原因倒塔 完全可以避免。
倒塔后标准节主弦杆断口,位于 附墙位置处。
5、要认识和估计设备非正常装入的可能性。
6、顶升降节前,应仔细检查爬爪座的完好情况。
2、拉杆坡口未焊透
拉杆板坡口处未焊 到位,相当于起始裂缝。
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
![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58a6a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d.png)
案例5:蚌埠05年“10.12”事故
坚硬的钢铁也变得如此柔软
蚌埠05年“10.12”事故原因:由于拆卸人 员操作不正确,拆卸时顶升横梁的位置应 在第13节标准下部耳板上,而实际拆卸顶 升横梁的位置却在上部耳板上,顶升油缸 的行程自锁功能失效,造成冒顶发生事故。
事故结论:拆卸单位的无安拆资质,则属 于违规安拆;现场从事安装缺乏基本塔吊 安全技术常识,作业现场又无专业技术指 挥,酿成大祸。
二)事故现场介绍及分析
主要结论:
A、操作失误或盲目蛮干
上述十几起事故中,经过调查发现操作人员绝大多数未 经过培训,有胆无识。但大部分却均持有安装资质证书。一 批假和尚,必然念歪经。
B、塔机本身在顶升机构部分缺少防油缸下铰点脱出的安全 装置。
目前,我国国产自升塔机中,绝大部分无此装置,留下 了事故隐患,反映了我国塔机标准规范与国际先进国家技术 方面的落后。只有少部分塔机设计单位,熟悉国际规范,在 设计中进行了有效设防。
二)事故现场介绍及分析
2、此时油缸继续收缩, 由于卡爪顶在踏步处, 使套架不能下落,而油 缸顶升横梁从下一踏步 上的凹口处离开。
二)事故现场介绍及分析
3、随着油缸的继续收回, 油缸顶升横梁从踏步上 凹口处彻底脱开。同时 踏步在卡爪的挤压下开 始变形,卡爪开始向下 移动,最终导致卡爪越 过踏步。套架上部约 30—40吨的重量突然下 落2.6---3米。一起事故就 这样地发生了。
塔机重大事故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事故产生的根源
B、施工企业一味追求价格低廉,不认真考虑产品质量 和生产条件,或为了一己之私盲目采购低劣产品,为劣 质产品泛滥推波助澜。
C、政府审批多元化,检查、许可、验收者多,负责任 者寡,懂专业者少。收了费,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 企业都可以取得市场准入资质,为不合法的企业披上了 合法的外衣甚至耀眼的光环,为劣质产品进入市场开了 方便之门。同时也给某些部门和人员创造了腐败的机会 顽固的地方保护主义,保护和纵容了非法企业,是责任 企业有恃无恐。
起重机械事故案例
![起重机械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987a956a58da0116d174931.png)
起重机事故案例及分析(初稿)目录案例一、铁岭市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 (3)案例二架桥机倾覆事故 (7)案例三、门座式起重机倾覆事故 (11)案例四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别重大事故 (15)案例五、施工升降机事故 (19)案例六、远安县“5•21”较大起重伤害事故 (23)案例七大风吹袭门机出轨机毁坏起重伤害事故 (26)案例八邯郸崇利制钢“9.11”起重伤害事故 (27)案例九载荷脱出坠落造成伤亡 (30)案例十载荷坠落造成伤亡 (31)案例十一大港金属结构厂李××死亡事故 (33)案例十二违章指挥引发的事故 (37)案例十三:上海某船厂717事故 (38)案例十四 5.30事件 (38)案例十五京沪高铁2009.8.19事故 (39)案例十六,山东一起起重机事故 (41)案例十七江苏某船厂一台900吨门式起重机事故 (43)案例十八塔机变幅失控事故 (44)案例十九长沙市“上海城”升降机坠落特大事故. (46)案例二十吊钩冲顶坠落事故 (48)案例一、铁岭市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2007年4月18日7时53分,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
起重机械在吊运60t钢水包过程中倾覆,钢水涌向一个工作间,造成正在开班前会的32人死亡,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66.2万元。
图1.1 事故现场图片图1.2 事故现场惨烈场面图1.3 事发惨烈现场1.事故的直接原因:炼钢车间吊运钢水包的起重机主钩在下降作业时,控制回路中的一个联锁常闭辅助触点锈蚀断开,致使驱动电动机失电;电气系统设计缺陷,制动器未能自动抱闸,导致钢水包失控下坠;制动器制动力矩严重不足,未能有效阻止钢水包继续失控下坠,钢水包撞击浇注台车后落地倾覆,钢水涌向被错误选定为班前会地点的工具间。
图1.4 钢水包脱落示意图(转自新京报)图1.5下降接触器联锁的常闭辅助触点2.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的炼钢车间无正规工艺设计,未按要求选用冶金铸造专用起重机,违规在真空炉平台下方修建工具间,起重机安全管理混乱,起重机司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车间作业现场混乱,制定的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
起重机事故案例(图与视频)PPT课件
![起重机事故案例(图与视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9e5e5610a6f524ccbf85c7.png)
➢ 门机违章作业造成的死亡事故(操作) ➢ 大港三起死亡事故 ➢ 就近发生的事故 ➢ 总结
2020/5/18
.
3
起重伤害事故
一、大风吹袭 门机出轨机毁坏
时间;1984年4月5日
地址:厦门港
单位:不知
事件:当日上午9时许,10T门机司机末上 紧夹轨器的情况下离机“方便”。此 时,狂风突起,以每秒46米的风速向 门机刮来,将偌大的门机吹走20余米 且车速逐渐加快,压碎“铁鞋”,门 架的两条支腿由台车上坠落至地面, 行走驱动机构被甩出数米之远,其两 条支腿及其运行机构亦被扭转变形, 部分走轮脱轨掉道,给国家带来了严 重的经济损失。
2020/5/18
.
7
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教训
起重机不能带“病”作业,当起重机司机发现401门座 起重机变幅系统采用的J27──22型中间继电器存在问题, 致使起重臂出现自动变幅移动后,就应立即停止使用,由 于违章带“病”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2020/5/18
.
8
起重伤害事故
三、A载荷脱出坠落造成伤亡
.
11
起重伤害事故
三、B吊耳(吊攀)断 载荷坠落造成伤亡
时间:1993年12月16日9时58分 地点:上海市逸仙路2601号 单位:东海船舶修造厂 事件:建造一艘80客位交通艇。当起重机起重指挥挂钩工朱洪昌
受指派,指挥两台起重机合力起吊该艇604分段,同步由南至 北向80客位交通艇主船体吊移,行进了四十九米,在越过船台 上一艘正在建造的596千瓦拖轮时,一侧挂钢丝绳吊索的吊攀 (吊耳)却突然断裂,致使604分段倾斜坠落,砸在596千瓦拖 轮上。将正在作业的船体装配工虞晓当场砸伤死亡,另一名工 人宋凌明被砸成重伤造成多处骨折。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万 元。ຫໍສະໝຸດ 2020/5/18.
起重作业现场隐患图文解析事故案例
![起重作业现场隐患图文解析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4d97a0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5d.png)
作业时的安全要求
想想图里有没有问题?
吊装时人员不得站 在两设备之间,防 止夹伤!
超载
超 载
铁岭特钢事故32名死者被完全熔化只能靠 DNA辨认 (2007年04月20日)
事
故
发
●
生
现
场
示
意
图
吊装作业安全要点7:站位
任何时候都不要站在重物摆动或失控后可能的打击范围之内! 任何时候都不要将重物从人员的头顶吊过!
吊装作业安全要点6:绑扎
不要在集装箱内堆叠货物!
吊装作业安全要点6:绑扎
绑扎牢靠,小心吊物滑脱!
吊装作业安全要点6:绑扎
绑扎牢靠,小心吊物滑脱!
吊装作业安全要点4:SWL
尖棱尖角会极大地削减承载能力!
歪拉 严禁歪拉斜吊!
侧向拉扯重物 是不容许的
错误的使用方法
用绳夹扎成的钢丝 绳不得用于吊装作 业
严禁在吊物下方工作
严禁在吊物 下方工作
吊装作业安全要点8:司索指挥
请使用标准指挥手势!
吊装作业安全要点7:站位
任何时候都不要站在重物摆动或失控后可能的打击范围之内! 任何时候都不要将重物从人员的头顶吊过!
超载典型事故案例
超载典型事故案例
吊物下工作的后果
如果在吊物下工作,你可 能会被压得粉碎。
不要让这发生
1993年, 汽车吊的吊臂碰到7200伏的高压线, 20岁的司 机和车上的公司70岁的总裁被电击致死.
不要让这发生
作业时的安全要求
在带电高压电线附近作业时,应在作业前评估安全作业距离,并 画出限制区域,防止作业时电流击穿空气造成起重机带电伤人以 及损坏设备。这也包括地下电缆,尤其在履带吊行走或起吊作业 的时候。
起重吊装作业伤害事故案例图解
![起重吊装作业伤害事故案例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3e84c768336c1eb91b375d24.png)
中铁X局X工程X部
勇 于 跨 越
刚 起 吊 的 F 型 炉 管
追 求 卓 越
中铁X局X工程X部
勇 于 跨 越
即将 吊装 到位 的炉 管
追 求 卓 越
中铁X局X工程X部
勇 于 跨 越
伤 者 被 砸 地 点
追 求 卓 越
中铁X局X工程X部
勇 于 跨 越
事故经过:
追 求 卓 越
2000年11月3日,天津乙烯项目裂解炉施工现场。 原第七工程公司某起重班指挥30吨塔吊,吊装F型 炉管。因吊点选择在管段中心线以下,同时未采 取防滑措施,造成起吊后钢丝绳滑动,管段急速 下沉900毫米,在强大外力作用下,使钢丝绳在卡 环处断裂,钢管坠落。将刚从裂解炉直爬梯下到 地面准备换氩气的电焊工付某挤压致伤。
中铁X局X工程X部
勇 于 跨 越
追 求 卓 越
炉管坠落后现场
中铁X局X工程X部
勇 于 跨 越
追 求 卓 越
• 反思:
• 我们对每起事故的分析,都尽可能与相关的规范、制度挂 上钩,例如与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相联系,每条事 故原因都能从监督制度中找出解释和正确的做法。
中铁X局X工程X部
勇 于 跨 越
追 求 卓 越
事故吊车
中铁X局X工程X部
勇 于 跨 越
• 3、次要原因
• 起重工孙某、王某在钢管 起吊后,没有按规定与吊 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强, 是造成该事故的次要原因
追 求 卓 越
• 4、管理原因
• 项目部对外租车辆管理不 到位,吊车租入和使用时 检验和检查不细,没有及 时发现吊车本身存在的缺 陷。 中铁X局X工程X部
起重吊装作业伤害事故案例图解事故图片事故经过及原因分析某建设公司2000年113起重吊装伤害事故刚起吊的f型炉管即将吊装到位的炉管伤者被砸地点事故经过
起重吊装作业伤害事故案例图解
![起重吊装作业伤害事故案例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4954c4cb26fff705cc170a95.png)
绳丝钢与环卡
架钩下链倒
。害伤成造动被 �区业作装吊入进 �前束结未业作 装吊在 �差识意保自某刘工焊电 3 。见不而 视章违性惯习工职对�育教识知 全安和训培能技工职视忽目项 2 。人伤落坠门阀成造 �落散全完架钩下链倒致导 �落脱 上板夹架钩下的形变曲弯从子销 的架钩下与钩吊接连�形变曲弯 �度角成形向方力受直垂的链倒 与架钩下的钩吊链倒使�面侧的 兰法门阀在卡板夹面侧架钩下的 钩吊链倒�上 孔栓螺的兰法门阀 在钩接直钩吊链倒将章违工管 1 �析分因原故事
置位的者伤
验试装吊管形 U
。升起稳平体整呈但斜倾上向微 略方一端口闭管钢�时此�吊起 令命某王,后带吊好拴。方一端口 闭向偏微略心重的管力张在是置 位的带吊拴次三第�后心重的管 钢到找在。绳溜了好拴位部心中 段管直口闭的管钢在某孙后吊试 �吊试次两了行进并心重找寻分 部 线 直 肢 双 的 管 形 ”U“ 在 工 重 起 �时带吊拴面地在。带吊拴责负 某陈和某孙�挥指重起责负某王 。头弯径同的米毫 006 高个两是 端口开的管力张平水在 �吨 328.1 重�米 44.71 长总�形”U“呈管 钢的装吊。业作装吊管穿行进车 吊吨 52 的租外台一用使廊管 069 包烃烯在,工重起名三部目项区工 化海上 ,52 �61 日 31 月 2 年 4002 �过经故事
器合离扬卷和筒卷副车吊
。因 原接直的故事成造是障故械机机 扬卷副和统系压液扬卷的车吊该 因原接直、1 �因原故事
。痛头很都他起提们师老�非事惹招 常经�习学爱不他为因�好么怎不却声名他�中目心的师老在但。往交他和意愿都们子孩女 �此为。了腾沸生师校全让曲歌的唱自弹自他�上节术艺的办举校学们我在年去�它吉弹会 还他。好别特得唱也歌且而�帅得长人仅不�哥帅的名有校学们我是一一杨�道知要 。惊若宠受我让这�友好为我加要说�号**的我了要然竟他�时车 下�车交公辆一同坐乘们我�一一杨的级年同了到遇然突�上路的场商逛去在�天那 起。的少缺可不中活生我了成,戏游玩,影电看,天聊。前脑电在呆天天就我,了网上以可 。了临来子日的烂灿光阳我 ,脑电选去我带就天二第。了应答的快爽很们他,脑电要想我说爸爸给我�候时的饭吃 !脑电了入加活生的我样这就,带宽装安来人有就天四第,了来回买就天三第 。啊乖很的真候时那,催妈爸用不的点 01 点 9 到玩,己自制控会,制节有我初
起重机事故案例(图与视频)
![起重机事故案例(图与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23685562af1ffc4ffe47ac5f.png)
2013年8月23日
12
起重伤害事故
2013年8月23日
13
起重伤害事故
原因分析
起重指挥人员违章指挥,起重司机违章操作。即起重机在吊运 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吊物不准在人头上方通过的安全规定,没 有在吊运至拖轮上方之前,用连续鸣铃等方式将吊运作业区的人员 加以“疏散”。 调查后发现,吊耳是选用8.5毫米厚的钢板制作并装配的,末对 其进行拉力、剪力、焊缝强度等的科学计算和测试,就盲目使用。 另外,其吊耳制作粗糙,装配不良,有明显缺陷,同时检查也不给 力,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吊耳,未将其发现,加以更换。
2013年8月23日
7
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教训 起重机不能带“病”作业,当起重机司机发现401门座 起重机变幅系统采用的J27──22型中间继电器存在问题, 致使起重臂出现自动变幅移动后,就应立即停止使用,由 于违章带“病”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2013年8月23日
8
起重伤害事故
三、A载荷脱出坠落造成伤亡
2013年8月23日
21
起重伤害事故
原因分析
1、进行翻板作业时,没有按两点起吊的规程操作,操作时只挂了 一只吊钩卡具,成为事故的主要原因。
2、挂吊钩卡具时,没有完全推到位,卡具操作全部推到位,应为 42mm,据现场钢板的吊钩挂痕分析,实际推入29mm(含坡口深 度),有效长度24mm。 3、操作时目测吊点偏离中线,钢板起吊时产生不平衡力矩,加大 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4、起重指挥时,指挥者所占位置不当,起吊未脱离危险区,导致 钢板原地落下时,指挥者李**被砸。 5、现场安全监护不到位。
2013年8月23日
15
起重伤害事故 三、C门座起重机起重臂折臂造成伤亡
天车事故及案例(共49张PPT)
![天车事故及案例(共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0efc7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d.png)
大、小车
天车在运行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撞车时有发生。综合分析 原因可以看出操作人员的违规违章作业或疏忽是主要因素。 本节将介绍大小车操作时,常见的故障和违规作业,并 就大、小车作业时的相关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A6A1天车冲撞冷轧车间北侧
2021.07.17 A6A3天车相撞
A6A3天车冲撞冷轧车间北侧
A6B1天车电动5夹.严具禁因起过度重旋机转悬,吊导重致电物动在夹空具中电长机电时源间线停及留控,制信当号起线重被机拉在断。吊着重物
案例1:汝州市天瑞集团铸造钢包倾翻致1死5伤
指挥人员违章指时挥,不操吊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使大家更好的吸取事故教训,现将事故有关情况摘录整理如下: 事故时间:2021年8月11日中午
“十不吊〞规定
严禁超标准使用起重机,必须遵守起重机平安管理 规程中的“十不吊〞规定。 4.起重机栓挂工件直接加工不吊; 5.歪拉斜挂不吊; 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件的不吊;
7.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品不吊;
“十不吊〞规定
严禁超标准使用起重机,必须遵守起重机平安 管理规程中的“十不吊〞规定。 8.带有棱角刃口物品没有钢丝绳防切断的保护措施 不吊;
• 13名受伤人员,2名因个人原因且病情较轻已转院治疗,剩下的11位病人中,其中6位是 重症烧伤的病人,除了大面积烧伤外,还有严重的吸入性损伤,其中有一位大面积烧伤病 人,烧伤面积到达99%,其他5名重症病人在20至50%烧伤。
一侧板钩脱落
脱落的板钩
事故案例3
事故经过: 2003年8月3日,惠州32-3, 吊钻杆时尼 龙吊带被挂断,钻杆坠落导致一人死亡。
图6:钢丝绳断丝
磨损、斜拉斜吊、超载等因素 导致
建筑工地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案例及分析PPT
![建筑工地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案例及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f464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4.png)
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 好状态,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 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确 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力。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提 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共同营造安
全的工作环境。
04
类似案例研究
某工地起重机倒塌事故
事故概述
某建筑工地的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突 然倒塌,造成现场多名工人受伤,其 中两人伤势严重。
事故原因
预防措施
加强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 期进行安全检测;加强操作人员的培 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专业操作技能。
现场管理混乱
案例一
某建筑工地在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原因是现场指挥混乱,多个施工队 伍同时作业,操作员无法准确判断起重机的移动路径,导致起重机撞到了附近 的工人。
案例二
某施工现场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发生事故,原因是现场交通管理混乱,车辆和 人员混杂,导致操作员无法及时发现并避让行人或车辆。
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案例一
某建筑工地起重机伤人事故中,操作员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 带和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导致在起重机倾覆时受伤。
案例二
某施工现场起重机事故中,工人擅自进入起重机作业区域, 未遵守安全警示标志和规定,结果被起重机臂碰伤。
03
预防措施和建议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和考核
定期开展起重机操作培训,确保 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加强建筑工地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 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课件
![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f7dad94a7302768e9939d1.png)
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吊装作业事故故带图和分析
马来西亚某造船厂的吊装事故
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
8.6吊装伤亡事故\限制空间
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
韩国某船厂吊装事故
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
韩国某船厂吊装事故
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
钢丝绳砸伤3人事故
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
“十不吊”原则
吊装作业事故(带图和分析)
起重伤害事故的预防
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有资格的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才能持证上岗 。
起重作业人员在操作前应该检查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 要。定期检查钢丝绳、链条、吊钩等机件,如发现损坏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起重机运行时,任何人不得上下,且不能检修。 要隔离起重机的工作区域。 起重机吊物时,任何人不得在吊物下停留或穿越。 起。吊的东西不能在空中长时间停留,特殊情况下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作。业人员交接班时,要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 开车前必须先打铃或报警,并持续铃声和报警声。 确认起重机上无人时,才能闭合主电源进行操作。 如工作中突然断电,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 一般当风力超过6级时要停止作业。 要找专业人员进行修理,并且要挂上标吊装志作牌业事。故(带图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吊作业事故案例图解分析事故一:经过
①刚起吊的F型炉管
②即将吊装到位的炉管
③伤者被砸地点
④伤者被砸地点
2000年11月3日,天津乙烯项目裂解炉施工现场。
原第七工程公司某起重班指挥30吨塔吊,吊装F型炉管。
因吊点选择在管段中心线以下,同时未
采取防滑措施,造成起吊后钢丝绳滑动,管段急速下沉900毫米,在强大外力作用下,使钢丝绳在卡环处断裂,钢管坠落。
将刚从裂解炉直爬梯下到地面准备换氩气的电焊工付某挤压致伤。
原因分析
分◆析
1、起重工违反吊装规定,选择吊点在管段中心线以下时并未采取防滑措施,致使钢丝绳在卡环处断裂,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集团公司的《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十条司索人员
应遵守以下规定:3、吊物捆绑应牢靠,吊点和吊物的重心应在同一垂直
线;……)
2、吊装时未设置警戒区,监护不到位,非相关作业人员违章进入吊装坠落
范围。
(集团公司的《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七条起重作业前应进行以下项
目的安全检查:4、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吊装区域的划
定、标识、障碍);……)
事故二:经过
2001年7月29日,沧州项目部某管工班安装一机泵入口管线。
在安装阀门时,管工将2吨倒链悬挂在4.5米高处的管廊管线上,吊钩直接钩在阀门法兰的螺栓孔里提升阀门。
吊装前管工通知管线下清
理焊道的焊工刘某离开作业点。
当阀门提升到距地面1.85米高处的机泵入口管线配对法兰上方时,焊工刘某看到阀门已就位,
①事故现场示意图
②倒链下钩架
事故原因分析:
1管工违章将倒链吊钩直接钩在阀门法兰的螺栓孔上,倒链吊钩的下钩架侧
面夹板卡在阀门法兰的侧面,使倒链吊钩的下钩架与倒链的垂直受力方向形
成角度,弯曲变形,连接吊钩与下钩架的销子从弯曲变形的下钩架夹板上脱
落,导致倒链下钩架完全散落,造成阀门坠落伤人。
2项目忽视职工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对职工习惯性违章视而不见。
3电焊工刘某自保意识差,在吊装作业未结束前,进入吊装作业区,被动造
成伤害。
事故三:经过
2007年11月6日晚20:30左右,分包商湖北中冶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安排临时租用的25T吊车到福炼一体化联合发电项目压滤单元进行倒运混凝土压块施工作业。
21:20左右
,吊车司机田某,在无起重指挥、无照明的情况下,转杆中不慎将充当司索的陈某、连某二人,从距地面5米高的混凝土压块上碰落至地面,造成二人骨折。
事故原因分析
①直接原因:夜间违章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无起重指挥且视线不清,导致吊车转杆中将受伤者碰落。
②间接原因:中冶检测公司违规分包,包而不管,管理失控,导致司机田某和司索的两名女工严重违章冒险作业,同时在明令禁止夜间吊装作业的情况下,未经许可,擅自进场,私自顶替起重吊装作业,且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夜间施工管理程序。
项目部对分包商监管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违规分包行为,对下属分包作业了解不清,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事故四:经过
2004年2月13日16:25,上海化工区项目部三名起重工,在烯烃包960管廊使用一台外租的25吨吊车进行穿管吊装作业。
吊装的钢管呈“U”形,总长17.44米,重1.823吨,在水平张力管的开口端是两个高600毫米的同径弯头。
王某负责起重指挥,孙某和陈某负责拴吊带。
在地面拴吊带时,起重工在“U”形管的双肢直线部分寻找重心并进行了两次试吊,试吊后孙某在钢管的闭口直管段中心部位拴好了溜绳。
在找到钢管的重心后,第三次拴吊带的位置是在张力管的重心略微偏向闭口端一方。
拴好吊带后,王某命令起吊,此时,钢管闭口端一方略微向上倾斜但呈整体平稳起升。
在看到钢管平稳起升约2米后,王某和陈某就转身去佩带安全带准备到管廊上进行吊装指挥作业。
钢管起升后,孙某手拉溜绳控制该管的方向,在吊物上升至约2米时,副吊钩和吊装的“U”形张力管突然失控下滑坠落,“U”形张力管南面的直线管擦到王某的左肩,将其带倒;“U”形管闭口端擦到孙某的左腿膝盖后,继续滑落砸到了脚踝部。
造成孙某骨折、截肢。
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该吊车的卷扬液压系统和副卷扬机机械故障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主要原因
吊车司机对吊车的性能不了解,没有及时发现该吊车存在的事故隐患,致使吊车“带病作业”,是造成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次要原因
起重工孙某、王某在钢管起吊后,没有按规定与吊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是造成该事故的次要原因。
4、管理原因
项目部对外租车辆管理不到位,吊车租入和使用时检验和检查不细,没有及时发现吊车本身存在的缺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