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I和D反应只生成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G的化学式为____,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I的用途是______(答1点即可);H在F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测定。

【答案】C6H12O6 O 小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干燥剂2CO+O2点燃2CO2 pH试纸【解析】【分析】根据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B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H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只生成J,所以I是氧化钙,D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J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1)由分析可知:G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填:C6H12O6;碳(2)A的俗称是小苏打,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3)I的用途是干燥剂;H在F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2CO2;故填:干燥剂;2CO+O2点燃2CO2(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1.化学反应推断题1) A的化学式为未知。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CO → 2Fe + 3CO2.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为氯化钙,它在实际生活中用作融雪剂。

3) 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 +3NaOH → Fe(OH)3 ↓ + 3NaCl。

4) 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A和G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2HCl + 2NaCl → 2NaCl + Cl2↑ + H2↑。

2.钠盐混合物实验题1) D的化学式为CO2,E的化学式为Na2CO3,B的化学式为BaCl2.2) 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Na2CO3和NaHCO3.3.食盐样品除杂题1) 沉淀甲是氢氧化铁(III),滤液C中的溶质是氯化镁,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将滤液C中的氢氧化铁(III)转化为FeCl3.2) 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不变,如果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则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氢氧化铜(II)。

4.文章没有问题5.物质化学式推测题1) B的化学式为未知,D的化学式为CuSO4,F的化学式为Fe。

2) 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3 + 3H2↑。

6.无色气体转化关系推断题A为氧气,B为氮气,C为氯气,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

7.无色溶液鉴别题A为稀HCl溶液,B为NaOH溶液,C为MgSO4溶液,D为未知溶液。

通过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D 为SO4 2-离子的溶液。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液A中的溶质为Cu2+离子,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C溶液,呈酸性。

在B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以观察到无明显反应。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列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为元素Cu,C为Fe2O3,D为H2,E为氧气。

3.根据转换关系,可以得知A为NaOH,G为Na2CO3.4.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一定含有BaCl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Na+离子。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aSO4 MgCl2、Na2SO4 MgCl2+2AgNO3==2AgCl↓+Mg(NO3)2 NaNO3【解析】试题分析: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具体无法确定是否含有哪种物质;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证明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由③的操作可知,物质中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镁;故(1)B的化学式是BaSO4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MgCl2、Na2SO4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AgNO3==2AgCl↓+Mg(NO3)2(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NaNO3考点:物质的推断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常温下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G俗称纯碱;反应②和③各能生成一种沉淀,且沉淀颜色不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②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B转化成E和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图:①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式:J________、K________。

②请完善由CO和CaCO3分别转变成无色气体C的转化关系图,在箭号上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Fe2O3 CO2 H2分解置换 Fe2O3+6HCl===2FeCl3+3H2O 2FeCl2+Cl2===2FeCl3 C Ca(OH)2【解析】【详解】由题目对C物质的描述: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C物质为二氧化碳;由溶液F呈黄色可判断溶液中含有Fe3+,再根据溶液F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G,可判断G为Fe(OH)3,根据G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H,可判断A为Fe2O3、H为H2O;根据A与CO高温下生成无色气体C和黑色粉末B,可判断黑色粉末为Fe;根据黑色粉末B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E和浅绿溶液D,可判断E为H2、溶液D为FeCl2溶液;最后根据绿色溶液D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溶液F,可判断溶液F为FeCl3溶液;(1)由溶液F呈黄色可判断溶液中含有Fe3+,再根据溶液F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G,可判断G为Fe(OH)3,根据G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H,可判断A为Fe2O3、H为H2O;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判断气体C为CO2;根据黑色粉末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E和浅绿溶液D,可判断E为H2、溶液D为FeCl2溶液;故答案为Fe2O3;CO2;H2;(2)可溶性铁盐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红褐色Fe(OH)3沉淀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无色液体H2O和红棕色粉末Fe2O3,属于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B黑色粉末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E无色气体H2和FeCl2的浅绿溶液D,反应属于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的置换反应;故答案为分解;置换;(3)①Fe(OH)3受热分解生成的红棕色Fe2O3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Cl3和H2O;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②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铁的黄色溶液;故答案为2FeCl2+Cl2=2FeCl3;(4)①物质C为无色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形成碳酸钙沉淀、在高温条件下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因此,固体J为单质碳C、溶液K为Ca(OH)2溶液;故答案为C;Ca(OH)2;②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或高温下能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反应,都可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或在高温下发生分解也都可以产生气体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由CO或CaCO3转化为CO2的其他合理途径也行)2.图中A、B、C、D、E、F分别是铁、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A为单质,C和E的物质类别相同。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微溶物不列为沉淀),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1)A、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2)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G→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A→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答案】Ba(OH)2 Fe2O3 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FeCl3+3NaOH=Fe(OH)3↓+3NaCl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析】【分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G中含有铁离子,F会转化成G,所以F可以是氧化铁,F也会转化成E,所以E是铁,铁会与B反应,所以B可以是硫酸铜,C可以是硫酸,A是氢氧化钡,D是氢氧化铁,所以G可以是氯化铁,F氧化铁会转化成氯化铁、铁,会与硫酸反应,铁、氢氧化钡会与硫酸铜反应,硫酸会转化成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铁反应,氢氧化钡、氯化铁都会转化成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详解】(1)根据分析A是Ba(OH)2,F是Fe2O3;(2)B与E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G→D的反应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3)A→D的反应是氢氧化钡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实验现象为: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B为赤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1)写出E的化学式____;(2)写出①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列举出与此反应中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物质____(填化学式);(3)写出②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

提示:CO+CuO Cu+ CO2, H2+CuO Cu+ 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答案】④;①②;②⑤①;④①②③⑤④①【解析】(1)根据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答;(3)根据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解答;(4)根据各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1)由于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④;(2)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①②,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首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所以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②⑤①;(4)要验证该气体的成分,应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再通过过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除干净,然后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反应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判断氢气的存在,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判断一氧化碳的存在;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④①②③⑤④①,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2.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

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

(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_____,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

中考化学备考之化学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备考之化学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3)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①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② 写出(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Na2SO4 CaCO3、BaCl2 BaCO3【解析】【分析】【详解】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说明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可能含有碳酸钙或硫酸钠和氯化钡;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钡不能同时存在;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

说明一定含有氯化钡,一定不含硫酸钠。

①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① CuSO4、Na2SO4;一定含有CaCO3、BaCl2。

② (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BaCO3。

考点:物质的推断及转化2..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

如图是小纪同学在复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时构建的知识网络,其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表示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类别看,D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盐”);(2)若反应⑦常用于检验CO2,则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反应①有生成蓝色溶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4)以上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1)

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垃圾回收,分类的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前提。

某校化学实验室收集到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是由碳、镁、氧化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下实验:(1)气体A是_____。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答案】H2化合反应碳、镁、氧化铜【解析】【分析】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和镁反应会生成氯化镁和铜,气体C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气体C是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A,所以A是氢气,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是二氧化碳,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碳,由于固体A能与AgNO3溶液反应,可确定固体A中一定含有Cu。

固体B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残渣C,所以B中一定含有银,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

【详解】(1)由分析知,气体A是H2;(2)由固体B得到气体C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3)由分析知,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镁、氧化铜。

【点睛】本题为物质推断题,根据题意涉及可能的四种物质,结合过程图进行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固体中一定有镁;最后的固体B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推导出一定含有碳单质,还有固体残渣剩余,有涉及物质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确定氧化铜的存在。

因此物质推断题解答时,找准突破口是关键。

2.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微溶物不列为沉淀),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1)A、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2)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G→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A→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答案】Ba(OH)2 Fe2O3 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FeCl3+3NaOH=Fe(OH)3↓+3NaCl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析】【分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G中含有铁离子,F会转化成G,所以F可以是氧化铁,F也会转化成E,所以E是铁,铁会与B反应,所以B可以是硫酸铜,C可以是硫酸,A是氢氧化钡,D是氢氧化铁,所以G可以是氯化铁,F氧化铁会转化成氯化铁、铁,会与硫酸反应,铁、氢氧化钡会与硫酸铜反应,硫酸会转化成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铁反应,氢氧化钡、氯化铁都会转化成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详解】(1)根据分析A是Ba(OH)2,F是Fe2O3;(2)B与E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G→D的反应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3)A→D的反应是氢氧化钡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实验现象为: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解析(1)

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解析(1)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E、F、G、Y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E、G属于单质,Y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E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3)X是_____和_____(均写化学式)的混合溶液,当_____的情况下将没有E生成。

(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uO H2 Fe2O3+3CO 高温2Fe+3CO2 CO HCl CuCl2无HCl时Fe+CuCl2=FeCl2+Cu【解析】【分析】由反应①是炼铁的主要反应,且Y有毒,所以Y是一氧化碳,则A是氧化铁,生成的B可能是二氧化碳,C是铁;由G是红色固体可知G可能是铜,G与氧气反应生成D,则D为氧化铜,D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则X中有氯化铜和过量的稀盐酸,X与C反应生成E 是单质,G是铜,F为浅绿色溶液,所以F中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E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代入检验推断正确。

【详解】(1)由分析知D物质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E是氢气,化学式为H2;(2)反应①是炼铁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2Fe+3CO2,此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元素,所以一氧化碳被氧化,其化学式为CO;(3)由题意知,X是氯化铜与稀盐酸的混合物,氯化铜的化学式为CuCl2,稀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HCl,当无稀盐酸时将没有氢气生成,即无HCl时,无E生成;(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反应是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所以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2.物质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B是二氧化碳,D为常用食品干燥剂,E为稀硫酸,G是黑色固体粉末,F溶液呈浅绿色,H溶液呈蓝色。

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1)若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B 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 易潮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1)、(2)中,D 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问题二:工业上冶炼1732t 含铁97%的生铁,需要含杂质1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2343Fe +2O Fe O 点燃 Na 2CO 3+Ca(OH)2 = CaCO 3↓+2NaOH 酸 分解反应 2577.8t【解析】【详解】问题一(1)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 3O 4,A 可以和B 相互转化,则A 可以是铁单质,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 2点燃Fe 3O 4;(2)B 的俗名是苏打Na 2CO 3,固体C 易潮解是氢氧化钠,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a(OH)2 =CaCO 3↓+2NaOH ;(3)由(1)(2)问分析,D 为酸,该反应过程中判断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④复分解反应,没有分解反应。

问题二解:设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x 。

Fe 3O 4 + 4CO 高温 4CO 2 + 3Fe232 168x ×(1-10%) 1732t×97%232x (1-10%)=1681732t 97%⨯⨯ x≈2577.8t答: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2577.8t 。

2.小芳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如图。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 是一种黑色物质,B 、C 组成元素相同,C 、D 、E 、F 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 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 的化学式为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反应②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2Ca(OH) 2232CO +2NaOH=Na CO +H O 复分解【解析】【分析】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D 和氢氧化钙反应,D 是碳酸钠,F 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则F 是酸,B 、C 组成元素相同,则B 、C 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D 生成C ,B 也能生成C ,则C 是二氧化碳,B 是一氧化碳,A 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 是碳。

【详解】(1) 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E 的化学式为2Ca(OH)(2)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2NaOH=Na CO +H O(3)反应②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睛】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D 和氢氧化钙反应,D 是碳酸钠,A 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 是碳。

2.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 ~F 及X 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 ~F 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中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________;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它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g,固体粉末由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或“碳酸钙”) Na2CO3(或“碳酸钠”) 3 11.7 CaCO3、CaO、Na2CO3 CaCO3、CaO【解析】【分析】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

【详解】(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它可能的组合为:①碳酸钠,氧化钙;②碳酸钠,碳酸钙;③碳酸钠,氧化钙,碳酸钙等三种可能的组成;(2)根据(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CaCO3、CaO、Na2CO3 ,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2322Na CO+2HCl=2NaCl+H O+CO106117x11.7g106 x =117 11.7gx=10.6g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故本题答案为:(1)CaCO3(或“碳酸钙”); Na2CO3(或“碳酸钠”); 3;(2)11.7; CaCO3、CaO、Na2CO3;CaCO3、CaO.2.下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推断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推断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推断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如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种。

【答案】Al 。

Ca(OH)2+CO2═CaCO3↓+H2O 。

2Al+3CuSO4═Al2(SO4)3+3Cu 。

2 。

【解析】【分析】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E是铝,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能与铝反应,故F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硫酸铜,能与铝反应,故D是硫酸,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能与B相互转化,能与C反应,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B是碳酸钠,C可能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详解】(1)E物质是铝,化学式为Al;(2)A和C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E和F反应是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4)如图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两种;2.图中 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

D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1,固态 E 可用于人工降雨,F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1. 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 1) A物质的化学式。

2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 ,钢盐B 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3 .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 NaCl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 KOH 溶液,固 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 浅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6. 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 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 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甲沉淀溶解 过量 NaOH Wft 过滤一③过量 BaCl 2溶液丙沉淀过量 Na 2CO 3溶液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甲是;滤液C 中的溶质是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2)写出C-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D, F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A, B, C, D, E7 .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HCl、NaOH、MgSO4、NaCl溶液中的一种。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附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附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B.金刚石、石墨和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是碳的单质,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受阳光照射或与其它物质接触都不易起变化,适合书写档案.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主要是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它们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只能组成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两种单质B.碳纳米管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C.构成石墨烯的原子间有一定间隔D.构成碳纳米管的原子不再运动【答案】C【解析】【分析】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

【详解】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碳60等,选项A不正确;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选项B不正确;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选项C正确;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吸附异味B.氯化钠:常见的调味品C.烧碱:改良酸性土壤D.硫酸铜:可用于配农药波尔多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一般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熟石灰,即氢氧化钙,烧碱为氢氧化钠,碱性过强,同时因为价格较贵,故不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C。

中考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1)X、Y、Z、W、R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元素,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11,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X阳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W离子的离子符号为;②实验室用一种白色固体制备Z单质,该化学方程式为;③元素X、Y、Z、W和元素X、Z、R可分别组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和乙都是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的药剂,甲、乙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④X、Y、Z三种元素可按质量比12:3:8形成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该化合物俗称为,它是一种(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该化合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⑤高温下,R单质能与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

(2)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常见黑色固体单质,B是常见液体化合物,化合物C和单质D均为可燃气体,X为红色固体氧化物,C与X的反应常用于工业上冶炼金属,Z为硫酸盐,其溶液为蓝色.请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①G溶液的颜色为,图中反应I到IV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个;②A+B→C+D的化学方程式为;③Na与O2在不同条件下可生成Na2O或Na2O2,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Na2O的化学性质与CaO相似,分步写出Na2O与Z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①;Na+;②2KClO32KCl+3O2↑③NaHCO3+HCl=NaCl+H2O+CO2↑,Al(OH)3+3HCl=AlCl3+2H2O;④酒精;可再生;C 2H5OH+3O22CO2+3H2O⑤2Al+Fe2O3Al2O3+2Fe(2)①浅绿色;2②C+H2O(气)H2+CO③-1;Na2O+H2O="2NaOH" ;2NaOH+CuSO4=Na2SO4+Cu(OH)2↓【解析】试题分析:(1)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X是氢元素,Y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所以Y是碳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Z是氧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11,所以W是钠元素,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R是铝元素,(2)Z为硫酸盐,其溶液为蓝色,所以Z是硫酸铜,X为红色固体氧化物,C与X的反应常用于关于上冶炼金属,所以X是氧化铁,C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铁,A是常见黑色固体单质,B是常见液体化合物,A和B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和D,化合物C和单质D均为可燃气体,所以A 是木炭,B是水,D是氢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H是铜,G是硫酸亚铁,考点: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列图示中 A 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 为蓝色沉淀。

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1)B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E 的化学式为_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4)H 的一种用途_____【答案】氢氧根 H2O Fe+CuCl2=FeCl2+Cu ③④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解析】(1)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HCl,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 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E的化学式为H2O;(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3)①是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4)H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燃烧无污染,所以H(氢气)可以作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2.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__________________;B→G: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盐 H2O2 H2O+CaO=Ca(OH)2 H2SO4+2NH3•H2O=(NH4)2SO4+2H2O【解析】(1)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G是铵态氮肥,可以是硫酸铵,所以B是硫酸,C可以是氢氧化钙,D可以是水,A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E可以是氧气,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水和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二氧化碳、硫酸、硫酸铵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盐;(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H2O2;(3)D→C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OH)2;B→G的反应是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H3•H2O=(NH4)2SO4+2H2O。

中考化学 推断题压轴题 集锦

中考化学 推断题压轴题 集锦

中考化学推断题压轴题集锦 11.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2)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写出G溶液在农业上的用途________。

2.(2015•南宁)A﹣J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D、J的化学式:D________ ,J________ .(2)“气体C→B”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中称为作用.________(3)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5)若要实现“H红色固体J”的转化,物质I必领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3.(2015•包头)固体混合物A是由Mg、CuO、Na2SO4、Na2CO3、BaCl2、Ba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推断:(1)气体B是________ .(2)固体A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 .(3)滤液D中一定有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4)固体A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_ 种.4.(2015•黑龙江)在下表A、B、C三组选项中,有一组物质能够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选项甲乙丙A Na2CO3 CO2CaCO3B NaOH NaCl NaNO3C CuO CuSO4 Cu(OH)2(1)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 (填序号).(2)写出由乙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写出甲物质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 .(3)由甲生成丙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5.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或溶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已知其中B可做气体肥料.C由两种元素组成.(1)若A、D都是重要的气态还原剂,E是最常见的溶剂,请回答:①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②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若A中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仅次于铁的金属,请回答:①写出A、D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②D和足量C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6.(2015•德阳)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7.(2015•大庆)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BaCl2、Na2SO4、Na2CO3、NH4HCO3、K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1所用到是玻璃仪器有________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一定含有________ .(3)写出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8.(2015•广东)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他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请回答:(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___ 上.(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______ (写名称).9.(2015•烟台)现有一包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硝酸铵、硫酸钾、硝酸铜、氯化钠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现按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请你依据实验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做出分析与判断:(1)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通过上述现象判断,该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如果要证明混合物A中确实含有该物质,可用滤液F继续实验.请简要说出继续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___ .10.(2015•汕尾)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面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A、C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他们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备战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备战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在古代江西上饶,人们发现一苦泉,其溶质为X,用赤铁矿A冶炼出的金属B放入其中,发现金属B变红,且上述物质与HCl、H2SO4有如下反应和转化关系(其中“—”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另一物质)。

试回答:(1)用化学式表示:苦泉中溶质X是________;C为________;(2)B和C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工业上用A和气体反应冶炼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H2SO4(银白色)金属(或固体)(逐渐变小)表面有气泡,放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3CO+Fe2O32Fe+3CO2【解析】用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A为氧化铁,冶炼出的金属B是铁,红色的金属是铜,氧化铁和铁都能与硫酸反应,氧化铁和还原剂反应生成铁,铁与含铜离子的盐溶液反应可得铜,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硫酸与氧化铜或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X为硫酸铜,C为硫酸,D为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固体逐渐减少,有气泡,放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点睛:要想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特点、用途,即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

如;反应条件高温的初中就两类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被还原。

蓝色的溶液一定是含铜离子等。

2.A、B、C、D、X、Y、Z几种物质都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酸碱盐或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或产物已略去),已知A、Y、Z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蓝色,B、X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C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补钙剂,B、D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甲是O2;
(2)A、B、C、D、X是初中化学研究中常见的五种物质,X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X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X可能是二氧化碳,A、B是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A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C,所以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钠,C是碳酸钙,D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②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详解】
(1)A的化学式是CuO;
(2)C→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反应①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B的一种用途是:金属除锈。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G是葡萄糖,故填:C6H12O6;
(2)A与D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3)C是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H4HCO3 NH3↑+CO2↑+H2O;;
(4)从微观的角度A与B能发生反应是因为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故填:H++OH﹣=H2O.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E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已知C含有两种元素,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都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是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D→E:___________
6.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4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①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另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2+、SO42-Ba2+Na+、Cl-
【解析】
【分析】
【详解】
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步骤①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一定不含Ba2+;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步骤②中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①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但步骤①加入BaCl2溶液后引入了Cl-,所以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l-;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步骤③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由上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无法得出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Na+,则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1)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u2+、SO42-。
(2)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
(3)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a+、Cl-。
7.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_____(填化学式)。
【答案】Cu(OH)2CO2复分解反+2Ag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H是白色沉淀,所以H是碳酸钙,气体F和溶液G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F是二氧化碳,G是氢氧化钙;固体I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蓝色溶液和银白色固体K,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所以I是铜,J是硝酸铜,K是银;A为黑色粉末,A和气体E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E是一氧化碳;氧化铜会与溶液B反应,所以B是盐酸或硫酸,C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D,所以D是氢氧化铜沉淀,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3.(1)X、Y、Z、W、R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元素,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11,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X阳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W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②实验室用一种白色固体制备Z单质,该化学方程式为;
8.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D,F的化学式:D__________,F_________。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E的用途是___________。
(3)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图中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铁和氯化铜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有2种。
【点睛】
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E是铁,D生成E,则D的铁的氧化物,C含有两种元素,则C是稀盐酸。
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是氧化物,B是胃液中含有的酸,D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E可用作补钙剂,反应①中有红色物质生成。物质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A与D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D+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A与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
(1)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E是铁。
(2)A和E反应,则A是氯化铜,A−E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则B是碱,B可以是氢氧化钠,A+B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
D生成E,D是铁的氧化物,D→E的反应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反应的类型
5.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E、F、G含有同一种元素,A、B、C、E、G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和F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两者分别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相反.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②A+B→C+D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Na与O2在不同条件下可生成Na2O或Na2O2,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Na2O的化学性质与CaO相似,分步写出Na2O与Z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① ;Na+;②2KClO3 2KCl+3O2↑③NaHCO3+HCl=NaCl+H2O+CO2↑,Al(OH)3+3HCl=AlCl3+2H2O;④酒精;可再生;C2H5OH+3O2 2CO2+3H2O⑤2Al+Fe2O3 Al2O3+2Fe
【答案】(1)甲CaCO3,丁Ca(OH)2(2)CO2+Ca(OH)2=CaCO3↓+H2O;复分解(3)干燥剂
【解析】
试题分析: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说明甲是碳酸钙;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说明乙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乙(二氧化碳)和丙,则丙是氧化钙;丙的用途之一干燥剂,丙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丁,则丁是氢氧化钙。反应③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A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
【答案】CuOCa(OH)2+CO2=CaCO3↓+H2O置换反应金属除锈
【解析】
【分析】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是氧化物,B是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B是盐酸,D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D是氢气,E可用作补钙剂,反应①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所以A是氧化铜,C是二氧化碳,E是碳酸钙,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2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所以甲是氧气或二氧化碳,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A和甲反应生成B,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甲是氧气,C可以是氧化铜,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