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庄小学研学旅行基地活动方案
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方案
![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dfbc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1.png)
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研学旅行是指学生在校外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小学研学旅行活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和意义小学研学旅行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方案1. 确定目的地和主题首先,需要确定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和主题。
目的地可以选择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或者一些特色鲜明的工厂、企业等。
主题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内容或者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确定,比如历史文化、自然科学、艺术体验等。
2. 制定行程安排在确定了目的地和主题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
包括出发时间、返回时间、参观地点、参观内容、用餐安排、住宿安排等。
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参观和体验,并且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3. 安排教师和领队研学旅行需要有专门的教师和领队负责组织和管理。
教师要熟悉目的地的情况,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解说,领队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
4. 确定学生名单和报名流程学校需要确定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名单,并制定报名流程。
要向学生和家长详细介绍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和费用等,并征得家长的同意和支持。
5. 确保安全和卫生在实施研学旅行过程中,学校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和卫生。
要对目的地进行提前考察,了解当地的安全情况和医疗资源,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和卫生措施。
6. 活动总结和反馈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及时组织学生和教师对研学旅行进行总结和反馈。
了解学生的收获和感受,发现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
四、结语小学研学旅行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区研学旅行活动方案-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学区研学旅行活动方案-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3a6e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3.png)
学区研学旅行活动方案-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笔尖轻轻触碰到纸面,关于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的构思就像一幅画卷,在脑海中逐渐展开。
一、活动背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研学旅行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孩子们走出课堂,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我们特制定本次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活动主题“探索自然,快乐成长”四、活动时间2023年5月15日-17日五、活动地点某森林公园六、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七、活动内容1.开营仪式:全体学生集合,举行开营仪式,讲解活动安排及注意事项。
2.研学课程:(1)自然观察:学生分组进行自然观察,认识各种植物、昆虫,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2)户外拓展:设置一系列户外拓展活动,如攀岩、定向越野、团队接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毅力。
(3)手工制作:学生动手制作植物标本、昆虫模型等,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亲子互动:安排亲子游戏、亲子徒步等环节,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八、活动流程第一天:08:00-10:00集合出发10:00-10:30开营仪式10:30-12:00自然观察课程12:00-13:30午餐及休息13:30-15:30户外拓展活动15:30-17:30手工制作课程18:00-19:30晚餐及休息19:30-20:30亲子互动活动第二天:07:00-07:30早餐07:30-09:30亲子徒步09:30-11:30自然观察课程11:30-12:30午餐及休息12:30-14:30户外拓展活动14:30-16:30手工制作课程16:30-18:00自由活动18:00-19:30晚餐及休息19:30-20:30亲子互动活动第三天:07:00-07:30早餐07:30-09:30自然观察课程09:30-10:30闭营仪式10:30-12:00返回学校九、活动保障1.安全保障:配备专业教练、生活老师、医护人员等,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研学旅行活动具体方案
![研学旅行活动具体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539feff00bed5b8f31d37.png)
王金庄研学旅行基地活动实施方案参观岩凹沟梯田感悟“新愚公”精神一、时刻安排8:00抵达王金庄小学8:05教师学生集合,清点人数,到多媒体室观看《走进王金庄》资料片,教师进行讲解。
(让学生整体感知王金庄特有的梯田文化、石头文化、新愚公精神。
)8:45动身步行前往岩凹沟。
(进行组织纪律、平安教育、布置学生研学任务)一、两路纵队,女生在前,男生在后,注意交通平安。
二、行进中队伍整齐,口号歌声响亮,精神饱满,情绪高涨,要做到一路高歌,一路口号。
3、统一校服、运动鞋。
4、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五、除自饮品(以水为主)外,不能再行进途中购买食物。
六、行进途中不搭车,不插近路,不擅自落伍,严防落伍,严禁家长接送。
7、活动全程不乱扔废弃物,每一个学生需预备一个塑料垃圾袋。
八、行进途中不追不闹,休整期间不到远处游玩。
九、在规定地址活动,不远离,不单个行动,严禁到危险地域。
9:15抵达“岩凹沟梯田”。
1、学生成半圆形队伍,欣赏王全有在修“岩凹沟”梯田时刻在地堰石板上的字,教师解读王全有精神和王全有修梯田的故事。
(30分钟)王全有语录书读毛主席的书,话听毛主席的话,人做大寨人,天大的困难也不怕,岩凹高没有咱们的志气高,石头硬没有咱们的决心硬,工程大没有咱们的干劲大。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心中有朝阳,前进路上无阻挡。
(王全有(1912-1983):王金庄二街村人。
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王金庄村党支部书记,历任二街党支部书记兼邯郸地委委员、涉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69年赴京参加国庆观礼,1975年和1978年前后两次被选为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数度赴京参加会议。
一生率民栉风沐雨,餐山宿岭,种植花椒树19000余棵。
《河北日报》数次赞誉为“林业战线实干家”,中共涉县委员会,涉县人民政府于1983年悬匾授勋“林业功臣”。
他为家乡人民进展致富做出庞大奉献。
王金庄地形险峻,处处沟壑纵横,石厚土薄,自古就有“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吃水比油贵、吃粮更发愁”之称。
XX小学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XX小学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5278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1.png)
XX小学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和目的XX小学位于市区,一直以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我们计划组织一次研学旅行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目标是:1.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见识和知识面;2.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内容和安排1.活动地点:选择国内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目的地,例如北京、西安等。
2.活动时间: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我们计划将研学旅行活动安排在寒假或暑假期间。
3.活动费用: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加,我们希望能够争取到政府或学校的资助,并向学生进行适当的收费。
4.行程安排:行程将包括重要景点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例如故宫、长城、兵马俑等。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与当地文化有关的活动,例如书法体验、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
5.安全措施:在活动期间,我们将配备足够的成人监护人员,并向学生和家长提供详细的活动安全须知。
同时,也会与当地旅行社合作,确保行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学生参与和组织1.参与人员:所有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加。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
2.组织方式:可以成立一个由老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的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具体策划和落实,包括行程安排、费用预算、宣传等。
3.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领队负责照顾和管理。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和帮助。
四、活动宣传和准备1.宣传方式: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班级群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活动的背景和目的,以及行程安排和费用预算等。
可以制作宣传海报,发放给学生和家长,以便宣传和收集意见。
2.准备工作:在活动开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活动预算、与旅行社协商行程和住宿、向政府或学校申请资助等。
中小学暑假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中小学暑假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7362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9.png)
中小学暑假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自主管理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活动时间为期一周,具体时间为7月15日至7月21日。
三、活动地点选择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作为研学旅行目的地。
四、活动内容1.参观名胜古迹:故宫、天安门、颐和园、长城等。
2.学习传统文化:参观孔庙、国子监,了解古代教育制度。
3.探索科技奥秘:参观中国科技馆,感受科技的魅力。
4.感受现代都市:游览王府井、三里屯等时尚街区。
5.开展团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6.交流互动:与当地学校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增进友谊。
五、活动安排第一天:抵达北京,安排住宿,召开动员大会,介绍活动安排。
第二天:参观故宫、天安门,了解古代皇家建筑特点。
第三天:游览颐和园,欣赏皇家园林美景。
第四天:参观孔庙、国子监,学习古代教育制度。
第五天:游览长城,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六天:参观中国科技馆,探索科技奥秘。
第七天:游览王府井、三里屯等时尚街区,感受现代都市气息。
第八天:开展团队活动,进行拓展训练。
第九天:与当地学校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增进友谊。
第十天:整理行李,返程。
六、活动保障1.人员保障:配备经验丰富的研学导师,全程指导。
2.安全保障: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制定应急预案。
3.交通保障:安排正规旅行社,确保出行安全。
4.食宿保障:选择卫生、安全的餐饮住宿场所。
5.通讯保障:确保学生与家长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情况。
七、活动费用1.交通费:往返火车票、市内交通费。
2.住宿费:10天住宿费用。
3.餐饮费:10天餐饮费用。
4.门票费:景点门票费用。
5.导师费:研学导师费用。
6.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费用。
7.杂费:其他未列明费用。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活动,相信学生们会在实践中学会独立、自主、合作,收获满满,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注入新的动力。
王金庄小学研学旅行基地活动方案
![王金庄小学研学旅行基地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df930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3.png)
王金庄小学研学旅行基地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王金庄梯田,作为太行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誉为“中国的第二万里长城”,2014年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正积极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北方旱作梯田的典型代表,是以王全有为代表的王金庄人民敢于战天斗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型代表;其极为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有待大力开发;基于县教体局“大语文”教育战略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和“研学旅行”设想的稳步推进,结合县“三五”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以及“王全有精神”的学习弘扬和传承,特对“旱作梯田文化”在校园中的学习与推广做进一步地深入探讨;希望通过研究,使参观梯田的孩子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使区域内和区域外的小学生能更好地享用大自然馈赠的资源,能够在梯田文化的参与中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并在活动中培养坚强,勇敢,坚持的美好品格,能感悟劳动改变自然,劳动创造生活的哲理;二、目的意义参观涉县最美村落王金庄,近距离接触“中国最美梯田”,学习劳模精神;穿过石头世界,和时间对话,感受前人和天斗,和地斗,在石头缝中生存的不屈精神,体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跨过“石板街”,感受前人高超的建筑工艺;在石屋,石磨、石槽、石路、石凳怀抱中,一起品味“石头世界”中古老传统的民居气息和太行山石头民居所蕴含的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强“大语文”观念;三、研学内容1、提前了解中国旱作梯田的相关资料、景区概况,穿县境而过,山清水秀,沟深路险,地无三尺平,三里不同天,是这里的自然写照;靠天吃饭的涉县人民,有着山一样的性格,他们与穷山恶水作斗争,谱写了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地处大山深处的王金庄就是涉县人民战天斗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型代表;王金庄梯田总长度为4860多公里,几乎和中国万里长城一样长,堪称第二个万里长城,是中国农业的旱作农耕梯田的代表,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的旱作梯田系统;王金庄梯田始建于元代,持续建设延续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总面积21万亩;很多人都看过元阳梯田,那是一种南方女子袅娜身姿的曲线柔美,也有人看过龙胜梯田,小家碧玉般的温柔,感觉着那种偎依的温馨;而很多人不知道,世间还有一种梯田,是用一种愚公移山精神完成的奇迹,这就是涉县王金庄的“石头梯田”;涉县王金庄梯田不张扬,却让你震撼;这里的每一个山谷,每个山岭,从山脚到山顶都已经被梯田化;当你看到这梯田化的山岭,你就会感受到你脚下采着的是农民的艰辛,你会感到那梯田就像五线谱,辛劳耕作的农民就是大地的钢琴大师,你会感觉到大地之歌在你身边流淌,那流淌的韵律中饱含浓烈的催人奋进的汗水味;伫立任何一座山头,望着满眼的梯田,你会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欢歌;置身梯田你不会有人在荒野的感觉,而是感觉被浓浓的乡土气息包围;在梯田的田间地头,会看到一些石头小屋,这叫雨棚子,是村民上山耕作、放羊时避雨、吃饭休息的地方;梯田石堰有的高达两三米,有的也可能就那么一块石头,有的层层叠叠,有的形影孤单,但每道石堰都砌得非常精致,你的感动不光在工程的浩大,而在于工程的精细,梯田里的土是他们肩挑驴驮,从石缝里讨来的,这是子孙工程呀根据王金庄一街建于元代的大石碾推断,至少宋朝就有人在此居住;约至元朝十二年1275年王金由古邑北关迁来,并携陈、岳两姓一块儿掘荒于此;王金庄梯田也是从这时开始修建的,只是由于当时人口少,进展缓慢,未成规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梯田修建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尤其到清代的康熙、乾隆年间,因较长时间无战乱,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人口增长也较快,村民一门心思地用在修田造地上,以扩展繁衍生息之基;建于这一时期的梯田占现存梯田的三分之一;1952年至1975年是兴修梯田成绩最为卓著的时期,王金庄人民在全国劳动模范王全有带领下,开始系统性地改造旧梯田新建新梯田,为了扩大耕地面积积,全村组织起了120人的治山专业队,以愚公移的一个典型;“同时,修建小型水库及一系列水利配套工程,如盘山渠道、塘坝、水窖、水井;并且边修梯田边栽树,在山顶上种植了22万株油松侧柏,在梯田石堰的边沿上种了30万株花椒树;这些举措很好地改变了王金庄生态环境状况,使昔日穷山沟变成了凤凰巢;王金庄的梯田,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历代人们极重视修建,直到如今才成了目前的规模;上个世纪在申请“3737”项目时,联合国粮食署专家到王金庄考察时,称岩洼沟是世界上治理得最好的一条沟;“世界奇迹”,“上管天,下管地,中国人了不起;”又称王金庄的梯田是“一幅世界上最美的油画”;梯田石堰是“中国的第二长城”;全村人民以此为豪,进一步开发管理,耕种好自己的生命梯田,让它更多更好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2、了解王全有的生平简介、在旱作梯田和水库建设作出的伟大贡献等相关知识;了解太行山区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梯田文化、历史文化及石头文化的相关知识;王全有1912-1983:王金庄二街村人;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王金庄村党支部书记,历任二街党支部书记兼邯郸地委委员、涉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69年赴京参加国庆观礼,1975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当选为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数度赴京参加会议;一生率民栉风沐雨,餐山宿岭,种植花椒树19000余棵;河北日报数次赞誉为“林业战线实干家”,中共涉县委员会,涉县人民政府于1983年悬匾授勋“林业功臣”;他为家乡人民发展致富做出巨大贡献;王金庄地势险峻,到处沟壑纵横,石厚土薄,自古就有“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吃水比油贵、吃粮更发愁”之称;时任村支书的王全有带领村民成为“治山专业队”:“向石头宣战,向荒山要粮”;从1965年到1975年,用了十年时间垒造梯田,造出梯田2250块;王全有于1969年带领全村1200名劳力,肩扛铁锤、钎爬上桃花岭劈山修路;第一段工程要斩断矗立百丈的断头崖,过去,此崖上断送过许多人命;王全有腰系麻绳,飞身半壁,一口气干了9个小时,在崖上打下了第一个炮眼;他说:“就是摔死我,也不能再让子孙后代行路难;”短短4个月,他削平11个山垴,修通13华里长的盘山公路,让汽车开进了王金庄;王金庄耕地少得全县闻名;王全有带领治山专业队,驻进岩凹沟,劈土造田;荒山陡坡石厚土少,每造一块地就要垒两丈高、一里长的双层石堰,挑近万担土;他把石头在沟底砸碎,搬到陡坡上,在梯田外层垒大石,中间填碎石,然后从石缝里抠土,从山垴上刨土,担到梯田里;隆冬季节,大雪封山,王全有和大伙还在五丈多高的悬崖峭壁上搬石运土,修筑“天门悬田”;整整7年,王全有带领专业队以六七百工日修一亩田的功夫,在岩凹沟,垒起双层石堰,造出高标准梯田,被称作“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1970年,王全有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在大南沟兴建一座小型水库;没技术,他就和老石匠李天顾身背干粮,两次冒雨步行60公里,到古台水库去取经;没有资金,他带头捐资凑款;搞浆砌无砂子,就发动全村男女老少往返20公里,从龙虎河里背来12.5万公斤砂子;没有水,就到武安七水岭村挑,规定每人一天挑两担,王全有挑三四担;经过两年零一个月的奋战,终于建成一座13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1974年,王全有在河滩上砌涵洞造良田,其中双洞2000米,造截流坝9个,建石拱桥3座,量9000立方米的大水池,并种上花椒树,使王金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983年,王全有因病去世;1988年1月,联合国世界粮食署评估团的专家到王金庄参观梯田时赞叹地说:“往上看登天梯,往下看入地门;中国人了不起,上管天,下管地”3、研学设计:参观王金庄梯田,体会梯田景观所特有的自然美,竞生美,人文美,学习梯田文化所蕴含的新时代愚公精神,认识传统耕作文化的保护,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机械、科技文明的发展与结合,现时代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石头世界”河北十大最美古村落,穿越石板街,寻找搜集景区内的特色石头建筑;4、研学拓展:拓展教练带领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召开主题座谈会,交流并分享优秀游记、照片、心得;四、活动路线参观王金庄梯田的典型代表“岩凹沟”梯田,体会梯田所蕴含的厚重的文化内涵;漫步石板街,穿越石头巷,驻足“大碾坡”,在石屋,石磨、石碾、石槽、石凳怀抱中,一起品味“石头世界”;参观王金庄人民建设梯田展和王全有“林业功臣”碑,学习新愚公精神;五、活动主题游石头世界学劳模精神。
小学外出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小学外出研学旅行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08474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6.png)
小学外出研学旅行活动方案一、页小学外出研学旅行活动方案二、目录1.页2.目录3.摘要4.背景和现状分析4.1当前教育环境与小学教育需求4.2研学旅行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4.3当前研学旅行的实施情况与挑战5.项目目标5.1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5.2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5.3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6.活动安排与内容7.实施策略与步骤8.预期效果与评估9.风险管理10.结论与建议三、摘要本方案旨在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设计一系列外出研学旅行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有机会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和学习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方案强调了研学旅行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设定了明确的项目目标,包括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以及强化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方案还详细规划了活动的安排、实施策略、预期效果评估以及风险管理措施。
四、背景和现状分析4.1当前教育环境与小学教育需求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小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成为必然趋势。
4.2研学旅行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3当前研学旅行的实施情况与挑战尽管研学旅行在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安全问题、资源分配不均、活动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至关重要。
五、项目目标5.1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参与研学旅行活动,学生将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些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社交能力。
5.2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研学旅行活动将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研学游活动方案
![小学研学游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dbf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7.png)
小学研学游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小学研学游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和自然,拓宽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活动主题本次研学游活动的主题是“走进自然,探索奥秘”。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让学生了解自然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种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会带领学生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三、活动时间本次研学旅行的时间为1-2天。
四、活动地点本次研学旅行地点为当地的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遗址或科技馆。
五、活动内容1、参观自然保护区,了解自然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种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参观历史文化遗址,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不同时期的文化底蕴。
3、参观科技馆,了解科学知识和技术,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
4、进行团队拓展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户外生存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5、进行主题讲座或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研学心得和体验,加深对研学旅行的认识和理解。
六、活动安排第一天:08:00-09:00:集合出发09:00-12:00:参观自然保护区,了解自然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种类12:00-13:30:午餐时间13:30-15:30:参观历史文化遗址,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15:30-17:30:团队拓展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户外生存技能训练等17:30-19:00:晚餐时间19:00-21:00:自由活动时间第二天:08:00-09:30:早餐时间09:30-12:30:参观科技馆,了解科学知识和技术12:30-14:00:午餐时间14:00-16:00:进行主题讲座或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研学心得和体验16:00-18:00:团队拓展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户外生存技能训练等18:00-20:00:晚餐时间20:00-22:00:自由活动时间七、注意事项1、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
2、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和规定。
中小学暑假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中小学暑假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a004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c.png)
中小学暑假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暑假期间,组织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又能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为此,我们特制定本方案,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有趣、有意义的暑假研学旅行活动。
二、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各类学科的兴趣。
4.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增进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和敬畏,提高环保意识。
三、活动主题“探寻历史文化,领略自然风光,体验社会生活”四、活动时间2022年7月10日至7月20日五、活动地点1.历史文化名城:A市2.自然风光景区:B市3.社会实践基地:C市六、活动内容1.历史文化游(1)参观A市博物馆,了解当地历史文化。
(2)游览A市古建筑群,感受古代建筑的魅力。
(3)品尝A市特色美食,体验当地民俗风情。
2.自然风光游(1)游览B市山水景区,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开展户外拓展活动,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参观B市动植物园,了解生物多样性。
3.社会实践游(1)参观C市企业,了解产业发展现状。
(2)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问题及解决方案。
(3)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七、活动组织与分工1.成立研学旅行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组织和实施。
2.筹备组成员分工如下:(2)副组长:负责活动宣传、物资准备及现场指导。
(3)组员:负责活动报名、行程安排、安全保障等。
八、活动费用1.活动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门票费、餐饮费、保险费等。
2.费用标准:每人1500元。
3.费用收取方式: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收取。
九、活动安全保障1.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方案,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住宿安全等。
2.为每位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3.配备专业导游,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建立紧急联系人制度,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及时联系到家长。
小学研学之旅活动预案模板
![小学研学之旅活动预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14a9b4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6.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决定组织学生开展研学之旅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感受社会,增长知识,提升自我。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增进学生对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星期X)上午8:00至下午5:00四、活动地点(根据研学主题选择合适地点)五、活动对象全校X年级X班学生六、活动内容1. 主题讲解:由教师或专业人士进行主题讲解,介绍研学地点的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的知识。
2. 观察体验: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记录所见所闻。
3. 小组讨论:各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分享观察体验,交流心得。
4. 实践活动:根据研学主题,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游戏互动等。
5. 总结分享:各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分享,分享研学心得和体会。
七、活动流程1. 准备阶段:a.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协调等工作。
b.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流程、人员安排、物资准备等。
c. 向学生和家长进行活动宣传,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实施阶段:a. 早上8:00,学生集合,进行简短的开营仪式。
b. 8:30,乘坐大巴前往研学地点。
c. 9:30-11:30,进行主题讲解和观察体验。
d. 11:30-12:30,午餐休息。
e. 13:30-15:30,进行实践活动。
f. 15:30-16:30,小组讨论和总结分享。
g. 16:30,集合返回学校。
3. 总结阶段:a. 回校后,各班进行活动总结,评选优秀小组和个人。
b. 教师进行活动总结,分享研学成果。
八、安全保障措施1. 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活动中,配备足够的辅导员和志愿者,确保学生安全。
王金庄研学旅行基地宣传册
![王金庄研学旅行基地宣传册](https://img.taocdn.com/s3/m/f551812931126edb6f1a1070.png)
参观万里梯田感受愚公精神,游览石头世界品味传统文化王金庄研学旅行基地一、研学前言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研学正日益成为当下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青少年游学四方,广交师友,增长见闻,开阔眼界,锻炼意志,增强素质。
研学兼顾了诗和远方在异乡不断流动的风景中,学员有机会更真实地重新梳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美丽景色的作用可不仅仅在于让人心旷神怡,它会不时给人一些启发,让孩子迅速成长。
研学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启示孩子:学习不一定只发生在正襟危坐的课堂里,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里,学习而是有更多元的面貌,更丰富的途径。
研学为孩子提供了一所梦想充能站在现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增长见识、拓宽眼界、提升自我素质、丰富精神世界,亲手为自己种下更多的梦想。
二、活动背景王金庄梯田,作为太行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誉为“中国的第二万里长城”,2014年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正积极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北方旱作梯田的典型代表,是以王全有为代表的王金庄人民敢于战天斗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型代表。
其极为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有待大力开发。
基于县教体局“大语文”教育战略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和“研学旅行”设想的稳步推进,结合县“三五”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以及“王全有精神”的学习弘扬和传承,特对“旱作梯田文化”在校园中的学习与推广做进一步地深入开展。
希望通过研学旅行,使参观梯田的孩子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使区域内和区域外的小学生能更好地享用大自然馈赠的资源,能够在梯田文化的参与中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并在活动中培养坚强,勇敢,坚持的美好品格,能感悟劳动改变自然,劳动创造生活的哲理。
三、目的意义参观涉县最美村落王金庄,近距离接触“中国最美梯田”,学习劳模精神。
穿过石头世界,和时间对话,感受前人和天斗,和地斗,在石头缝中生存的不屈精神以及王金庄梯田所体现的自然美、人文美、竞生美,体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小学研学旅行我做主活动方案设计
![小学研学旅行我做主活动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0e42a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3.png)
小学研学旅行我做主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主题。
“探索未知,研学之旅我做主”二、活动目的。
1. 让学生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
2. 培养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通过研学旅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主体。
[小学名称]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具体日期],为期[X]天。
五、活动地点。
[详细的研学地点,如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保护区等]六、活动准备。
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
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
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安全保障、与研学地点的沟通协调等工作。
2. 宣传动员。
(1) 召开全校师生大会,介绍研学旅行的意义和活动安排,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校园内的宣传栏,展示研学地点的特色和活动亮点。
3. 学生自主组队。
(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研学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X]人左右。
(2)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的讨论和活动安排。
4. 研学计划制定。
(1) 各小组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自主制定研学计划。
包括研学的主题、行程安排、研究课题、预期成果等内容。
(2) 各小组将研学计划以手抄报或PPT的形式进行展示,互相交流学习,然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5. 安全保障。
(1)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活动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2) 购买意外保险,确保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保障。
(3) 安排足够数量的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全程陪同,负责学生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
七、活动流程。
1. 出发仪式。
(1) 全体师生集合,学校领导讲话,强调活动的安全和纪律要求。
(2) 各研学小组展示自己的队名、队旗和研学口号,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2. 研学旅行途中。
(1) 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互动活动,如知识问答、唱歌比赛等,缓解旅途疲劳。
(2) 学生观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做好记录,为后续的研学活动积累素材。
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精选)
![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b6d6c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2.png)
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精选)1.目的地选择为了给小学生提供一个具有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研学旅行,可以选择一些融合了历史、科学、文化等元素的目的地。
例如,选择一个历史名城,如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或者选择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如上海科技馆、广州科学城等。
2.活动内容安排(1)主题讲座:在旅行前准备阶段,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们做一个讲座,介绍目的地的历史、文化、科学等知识,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
(2)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让他们亲身体验历史和文化的魅力,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3)实地考察:带领学生们实地考察历史古迹,如长城、故宫等,体验古人的智慧和劳动成果。
(4)科学实践:参观科学城或科技馆,开展一些与科学知识相关的实验和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5)社会实践:安排学生参与当地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文化交流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6)体验当地文化:参观民俗馆、传统工艺展示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如制作中国结、糖画等。
3.教育意义通过这次研学旅行活动,学生们能够通过实地观察、亲身体验的方式,了解并掌握一些历史、文化、科学等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体验当地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4.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旅行过程中,学校和老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信息采集:老师或者学生可以在旅行过程中,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一些重要的场景和收获,用于后续活动的展示和总结。
(3)评估反馈:研学旅行结束后,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收获和意见,并做出相关改进。
以上是一份精选的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增进对自然、历史、文化和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年级组 红色研学旅行一日活动方案
![六年级组 红色研学旅行一日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1437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0.png)
六年级组红色研学旅行一日活动方案六年级红色研学旅行活动计划活动目标我们想为六年级的学生设计一个红色研学旅行,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活动的主要内容将包括访问红色教育基地、历史遗址和革命纪念馆等,力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现状与需求根据学校的反馈,许多六年级学生在历史和思想品德方面对红色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这次红色研学旅行,学生们能在实践中学习,真正理解那些重要历史事件。
活动准备与实施步骤前期准备1. 确定时间与地点- 时间:挑选一个适合的周六,避开其他活动的冲突。
- 地点:选择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比如革命纪念馆或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2. 人员安排- 参与人员:六年级的所有学生和任课老师,预计有60人左右。
- 安全措施:安排4名老师负责学生的安全,确保每10名学生都有一位老师陪伴。
3. 交通安排- 租用大巴,预计往返费用大约3000元,以确保安全和舒适。
4. 费用预算- 包括交通、餐费和门票,预计总费用为5000元,考虑到学校的财务状况,可能需要向家长收取每位学生80元。
活动流程- 早晨集合- 集合时间:早上7:30,地点在学校操场,确保每位学生准时到达。
- 安全教育- 在出发之前,由老师进行简短的安全教育,强调遵守纪律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 前往红色基地- 车程大约1小时,途中王老师可以分享一些红色故事,让学生们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历史。
- 参观活动- 到达后,进行为期2小时的参观,由专业讲解员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 互动体验- 参观结束后,安排一小时的互动活动,比如唱红色歌曲或历史剧表演,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 午餐时间- 午餐在附近的餐馆,选择营养均衡的套餐,预计每位学生的午餐费用为30元。
- 总结分享- 午餐后,进行30分钟的总结分享,鼓励学生们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教案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教案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红色基因](https://img.taocdn.com/s3/m/add3f7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8.png)
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教案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一、活动主题: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时间:2024年4月10日四、活动地点:某农耕文化博物馆、烈士陵园五、活动流程:1. 出发前的准备:a. 安全教育:强调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交通、饮食、防火等。
b.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
2. 到达农耕文化博物馆:a. 参观农耕工具:了解古代农耕工具的使用方法,体验农耕劳作的过程。
b. 体验农耕活动:参与耕地、播种、收割等农耕活动,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3. 参观烈士陵园:a. 缅怀革命先烈:了解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
b. 红色教育:讲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 小组讨论:a. 让学生谈谈参观农耕文化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的感悟。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农耕文化和红色基因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5. 总结与反思:a. 回顾活动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6. 活动结束:合影留念,整理垃圾,乘车返回学校。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活动前,加强与家长沟通,告知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取得家长支持。
3. 活动后,及时总结,将活动成果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六、活动准备:1. 联系农耕文化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确认活动时间和场地。
2. 准备交通车辆,确保学生安全出行。
3. 准备鲜花,用于献祭革命先烈。
4. 准备活动所需道具和器材,如农耕工具、鲜花等。
5. 准备应急预案,以应对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七、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八、活动师资:1. 指导老师:负责组织、协调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农耕文化和红色教育。
小学研学游玩活动方案
![小学研学游玩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db85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b.png)
小学研学游玩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本次研学游玩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集体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二、活动对象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小学生,特别注重对低年级学生的安全照顾和高年级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
三、活动时间预计活动时间为一周,具体日期根据学校教学日程和天气预报进行安排。
四、活动地点选择具有教育意义且适合小学生的旅游景点或自然保护区,如科技馆、历史博物馆、植物园等。
五、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包括安全教育、健康检查、家长通知等。
2. 出发前集合:在学校集合,进行最后的点名和安全提示。
3. 在途教育:利用车程时间进行相关主题的知识讲解和互动游戏。
4. 现场学习:分组进行导游解说,观察记录,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
5. 实践体验:参与科普实验、历史文化体验等活动。
6. 晚间总结:每天活动结束后进行当日总结,分享学习成果。
7. 返回前准备:整理个人物品,确保不遗留任何物品。
六、安全管理1. 每个小组配备一名老师作为领队,负责学生的安全和秩序。
2.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情况的处理流程。
3.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家长签署的安全同意书。
七、费用预算详细列出交通费、门票费、餐饮费、保险费等所有预期费用,并提前向家长通报。
八、后勤保障确保携带足够的水和食物,以及急救包、防晒用品等必要物品。
九、评估反馈活动结束后,收集学生和老师的反馈意见,评估活动效果,为未来的研学旅行提供改进建议。
十、附录包括活动流程表、联系人名单、紧急联系电话等重要信息。
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教案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教案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红色基因](https://img.taocdn.com/s3/m/cedf14e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9.png)
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教案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农耕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农耕文化体验:了解农耕工具、种植技巧、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等。
2.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了解革命历史、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3. 传统文化学习:学习传统农耕诗词、民间故事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组织学生集合,清点人数,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发放研学手册。
2. 实施阶段:a) 农耕文化体验:参观农耕博物馆,了解农耕工具的发展历程;亲身体验耕种、浇水、施肥等农耕活动。
b)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红色纪念馆等,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观看红色影片,感受革命精神。
c) 传统文化学习:学习传统农耕诗词,体会农耕文化的韵味;讲述农耕民间故事,传承农耕文化。
3. 总结阶段:组织学生分享研学心得,总结农耕文化和红色教育的意义,颁发研学证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农耕活动和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感受:通过分享会了解学生对农耕文化和红色教育的感悟。
3.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研学手册中的记录和创作。
五、教学资源1. 农耕文化体验基地。
2. 红色教育基地。
3. 研学手册:包含农耕文化、红色教育相关知识,学生记录和创作的部分。
六、教学时间1. 农耕文化体验:2课时。
2.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1课时。
3. 传统文化学习:1课时。
七、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走进农耕文化体验基地,亲身感受农耕生活。
2. 现场讲解:邀请专家或老师讲解农耕文化和红色教育相关知识。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研学心得。
4. 创作展示: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学成果。
八、安全措施1. 确保学生人数,避免走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金庄小学研学旅行基地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王金庄梯田,作为太行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誉为“中国的第二万里长城”,2014年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正积极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北方旱作梯田的典型代表,是以王全有为代表的王金庄人民敢于战天斗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型代表。
其极为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有待大力开发。
基于县教体局“大语文”教育战略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和“研学旅行”设想的稳步推进,结合县“三五”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以及“王全有精神”的学习弘扬和传承,特对“旱作梯田文化”在校园中的学习与推广做进一步地深入探讨。
希望通过研究,使参观梯田的孩子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使区域内和区域外的小学生能更好地享用大自然馈赠的资源,能够在梯田文化的参与中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并在活动中培养坚强,勇敢,坚持的美好品格,能感悟劳动改变自然,劳动创造生活的哲理。
二、【目的意义】
参观涉县最美村落王金庄,近距离接触“中国最美梯田”,学习劳模精神。
穿过石头世界,和时间对话,感受前人和天斗,和地斗,在石头缝中生存的不屈精神,体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跨过“石板街”,感受前人高超的建筑工艺。
在石屋,石磨、石槽、石路、石凳怀抱中,一起品味“石头世界”中古老传统的民居气息和太
行山石头民居所蕴含的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强“大语文”观念。
三、【研学内容】
1、提前了解中国旱作梯田的相关资料、景区概况,穿县境而过,山清水秀,沟深路险,地无三尺平,三里不同天,是这里的自然写照。
靠天吃饭的涉县人民,有着山一样的性格,他们与穷山恶水作斗争,谱写了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地处大山深处的王金庄就是涉县人民战天斗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型代表。
王金庄梯田总长度为4860多公里,几乎和中国万里长城一样长,堪称第二个万里长城,是中国农业的旱作农耕梯田的代表,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的旱作梯田系统。
王金庄梯田始建于元代,持续建设延续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总面积21万亩。
很多人都看过元阳梯田,那是一种南方女子袅娜身姿的
曲线柔美,也有人看过龙胜梯田,小家碧玉般的温柔,感觉着那种偎依的温馨。
而很多人不知道,世间还有一种梯田,是用一种愚公移山精神完成的奇迹,这就是涉县王金庄的“石头梯田”。
涉县王金庄梯
田不张扬,却让你震撼。
这里的每一个山谷,每个山岭,从山脚到山顶都已经被梯田化。
当你看到这梯田化的山岭,你就会感受到你脚下采着的是农民的艰辛,你会感到那梯田就像五线谱,辛劳耕作的农民就是大地的钢琴大师,你会感觉到大地之歌在你身边流淌,那流淌的韵律中饱含浓烈的催人奋进的汗水味。
伫立任何一座山头,望着满眼的梯田,你会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欢歌。
置身梯田你不
会有人在荒野的感觉,而是感觉被浓浓的乡土气息包围。
在梯田的田间地头,会看到一些石头小屋,这叫雨棚子,是村民上山耕作、放羊时避雨、吃饭休息的地方。
梯田石堰有的高达两三米,有的也可能就那么一块石头,有的层层叠叠,有的形影孤单,但每道石堰都砌得非常精致,你的感动不光在工程的浩大,而在于工程的精细,梯田里的土是他们肩挑驴驮,从石缝里讨来的,这是子孙工程呀!
根据王金庄一街建于元代的大石碾推断,至少宋朝就有人在此居住。
约至元朝十二年(1275年)王金由古邑北关迁来,并携陈、岳两姓一块儿掘荒于此。
王金庄梯田也是从这时开始修建的,只是由于当时人口少,进展缓慢,未成规模。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梯田修建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尤其到清代的康熙、乾隆年间,因较长时间无战乱,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人口增长也较快,村民一门心思地用在修田造地上,以扩展繁衍生息之基。
建于这一时期的梯田占现存梯田的三分之一。
1952年至1975年是兴修梯田成绩最为卓著的时期,王金庄人民在全国劳动模范王全有带领下,开始系统性地改造旧梯田新建新梯田,为了扩大耕地面积积,全村组织起了120山般的精神,先治山后修滩,共整修土地500寨”的一个典型。
同时,修建小型水库及一系列水利配套工程,如盘山渠道、塘坝、水窖、水井。
并且边修梯田边栽树,在山顶上种植了22万株油松侧柏,在梯田石堰的边沿上种了30万株花椒树。
这些举措很好地改变
“
了王金庄生态环境状况,使昔日穷山沟变成了凤凰巢。
王金庄的梯田,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历代人们极重视修建,直到如今才成了目前的规模。
上个世纪在申请“3737”项目时,联合国粮食署专家到王金庄考察时,称岩洼沟是世界上治理得最好的一条沟。
“世界奇迹”,“上管天,下管地,中国人了不起。
”又称王金庄的梯田是“一幅世界上最美的油画”;梯田石堰是“中国的第二长城”。
全村人民以此为豪,进一步开发管理,耕种好自己的生命梯田,让它更多更好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2、了解王全有的生平简介、在旱作梯田和水库建设作出的伟大贡献等相关知识;了解太行山区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梯田文化、历史文化及石头文化的相关知识。
王全有(1912-1983):王金庄二街村人。
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王金庄村党支部书记,历任二街党支部书记兼邯郸地委委员、涉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69年赴京参加国庆观礼,1975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当选为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数度赴京参加会议。
一生率民栉风沐雨,餐山宿岭,种植花椒树19000余棵。
《河北日报》数次赞誉为“林业战线实干家”,中共涉县委员会,涉县人民政府于1983年悬匾授勋“林业功臣”。
他为家乡人民发展致富做出巨大贡献。
王金庄地势险峻,到处沟壑纵横,石厚土薄,自古就有“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吃水比油贵、吃粮更发愁”之称。
时任村支书的王全有带领村民成为“治山专业队”:“向石头宣战,
向荒山要粮”。
从1965年到1975年,用了十年时间垒造梯田,造出梯田2250块。
王全有于1969年带领全村1200名劳力,肩扛铁锤、钎爬上桃花岭劈山修路。
第一段工程要斩断矗立百丈的断头崖,过去,此崖上断送过许多人命。
王全有腰系麻绳,飞身半壁,一口气干了9个小时,在崖上打下了第一个炮眼。
他说:“就是摔死我,也不能再让子孙后代行路难。
”短短4个月,他削平11个山垴,修通13华里长的盘山公路,让汽车开进了王金庄。
王金庄耕地少得全县闻名。
王全有带领治山专业队,驻进岩凹沟,劈土造田。
荒山陡坡石厚土少,每造一块地就要垒两丈高、一里长的双层石堰,挑近万担土。
他把石头在沟底砸碎,搬到陡坡上,在梯田外层垒大石,中间填碎石,然后从石缝里抠土,从山垴上刨土,担到梯田里。
隆冬季节,大雪封山,王全有和大伙还在五丈多高的悬崖峭壁上搬石运土,修筑“天门悬田”。
整整7年,王全有带领专业队以六七百工日修一亩田的功夫,在岩凹沟,垒起双层石堰,造出高标准梯田,被称作“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
1970年,王全有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在大南沟兴建一座小型水库。
没技术,他就和老石匠李天顾身背干粮,两次冒雨步行60公里,到古台水库去取经;没有资金,他带头捐资凑款;搞浆砌无砂子,就发动全村男女老少往返20公里,从龙虎河里背来12.5
万公斤砂子;没有水,就到武安七水岭村挑,规定每人一天挑两担,王全有挑三四担。
经过两年零一个月的奋战,终于建成一座13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1974年,王全有在河滩上砌涵洞造良田,其中双洞2000米,造截流坝9个,建石拱桥3座,造良田244亩。
1977年在村前修建了一座容量9000立方米的大水池,并种上花椒树,使王金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19831988年1月,联合国世界粮食署评估团的专家到王金庄参观梯田时赞叹地说:“往上看登天梯,往下看入地门。
中国人了不起,上管天,下管地!”
3、研学设计:参观王金庄梯田,体会梯田景观所特有的自然美,竞生美,人文美,学习梯田文化所蕴含的新时代愚公精神,认识传统耕作文化的保护,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机械、科技文明的发展与结合,现时代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石头世界”河北十大最美古村落,穿越石板街,寻找搜集景区内的特色石头建筑。
4、研学拓展:拓展教练带领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召开主题座谈会,交流并分享优秀游记、照片、心得。
四、【活动路线】
参观王金庄梯田的典型代表“岩凹沟”梯田,体会梯田所蕴含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漫步石板街,穿越石头巷,驻足“大碾坡”,在石
屋,石磨、石碾、石槽、石凳怀抱中,一起品味“石头世界”。
参观王金庄人民建设梯田展和王全有“林业功臣”碑,学习新愚公精神。
五、【活动主题】
游石头世界学劳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