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徐斌老师

领略徐斌老师
领略徐斌老师

领略徐斌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课堂风采

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徐斌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这一课,那自然流畅的课堂教学,充满了浓浓的探究味,整节课堂中,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使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在寻找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用画图的策略,在自己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感悟策略、发展思维,并且对画图策略从纸上画图内化为高水平的脑中画图,实现学生认知的飞跃!

片段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平面图形,如:黑板面、课桌面等等,在所有图形中,最常见的是什么?

生:长方形。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画一个长方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自备本上画长方形)

师:长方形中,长边的长度叫?(板书:长)

比较短的这条边是?(板书:宽)

师: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生:长×宽=面积(板书)

师:如果知道面积、知道长,怎样来求宽呢?

生:面积÷长=宽(板书)

师:知道面积和宽怎样来求长呢?

生:面积÷宽=长(板书)

手指黑板上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大小已经固定了,如果把面积再增加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1:长增加一些。

生2:宽增加一些。

师:如果长和宽同时增加呢?面积?

生:一定增加。

师:如果长增加、宽减少呢?

生:面积不变。

师:一定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它。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齐读课题)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长方形一会儿长增加了,一会儿宽增加了,解决这类问题要用到一些策略,因为非常难。

感悟:开头的导入中,徐老师没有华丽的开场白,没有绚丽多彩的情景创设,有的只是平实而简单的谈话,通过复习长方形的有关知识,直接切入本课,为下面的画图作好坚实的铺垫,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挖掘,深层次的剖析、引导,值得我们借鉴。

片段二:研究问题,探索画图的策略

1.多媒体出示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怎么办?

生:画图。(板书——画图)

师: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策略,自己在本子上画画看。

学生尝试画图,并指名学生板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图示补充完整。

师:现在你觉得看题目方便,还是画图方便?

生:画图方便。

师:从图上你看出了什么?

生:长增加了3米,宽没有变,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

师:会列式计算吗?自己在本子上试试看。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18÷3=6(米)

6×8=48(平方米)

师:谁能说说黑板上这位同学这一步求的是什么?(原来长方形花圃的宽)

第二步呢?(原来花圃的面积)

师:像刚才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画图?

生:看得更清楚。

师:画图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师:如果长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呢?你会用手势比划比划看吗?

(学生用手势比划)

师:往外还是往里?(往里)

师:如果宽增加呢?用手势比划比划看?往外还是往里?宽减少呢?

2. 多媒体出示试一试: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后来因扩建

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画图,减少了,往外还是往里?哪个部分是减少了150平方米?标出来。

学生尝试画图,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师:(指名)你来说说你是怎样来表示减少的面积?怎样列式的?

生:150÷5=30(米),20-5=15(米),15×30=450(平方米)。

师:有没有画图是一样的,但列式是不相同的?

生:20-5=15(米)15÷5=3,150×3=450(平方米)。

师:试一试和例1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不同的是第一题是长增加了,第二题是宽减少了。

生2:相同的是要么告诉我们长,要么告诉我们宽。

师:要么告诉我们长增加、减少,要么告诉我们宽增加、减少,或者面积增加、减少。如果题目中既没有告诉我们长,也没有告诉我们宽,只告诉它们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我们能解决吗?

3.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下图是李镇小学的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

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

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师:我们先来理解题意,如果是什么意思?长增加6米,我们能用手势来比划吗?宽增加4米,我们能用手势来比划吗?

师:试试看,不会画的看电脑演示。

学生尝试画图,列式解答,组织交流。

48÷6=8(米),48÷4=12(米)12×8=96(平方米)

师:只要图画对,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48÷6求的是什么?48÷4呢?

生:先求原来的长,再求原来的宽,最后求原来的面积。

师:从上课到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几道题目?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看,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你觉得怎么样?

生:很方便,而且画了图看得更清楚。

师:同学们都学会画图了吗?刚才是在纸上画的,其实高水平的画图应在脑海中画图。现在我们一起在脑子里画图。

4.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

(1)长增加8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生:40×8=320(平方米)

(2)宽增加8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师:画图是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生:列算式计算。

师:谁能很快进行比划,并列出算式?

生:50×8=400(平方米)(学生口算,教师板书)

(3)长和宽各增加8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谁能很快列出算式?

生:320+400=720(平方米)

师:到底是不是?在纸上画画图看,不能多一块,也不能少一块。增加了以后,这图形还是

一长方形。

学生尝试画图。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师: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说?

生:少了一个角。

师:那个角在哪里?用手指指看,所谓的角是什么图形?

生:一个正方形。

生:还要加上8×8=64(平方米)

师:计算也不是最重要的,比计算更重要的是方法。所以光脑子里画还不够,还要在纸上画,最高水平的画图。

(4)长增加8米,宽减少8米,面积改变吗?同桌讨论讨论看。

出示图:蓝色表示增加的,白色表示减少的,看看增加和减少是不是相等?

生:增加的是40×8=320(平方米),减少的是50×8=400(平方米)

师:所以面积?

生:减少了。

师:看来光看文字不行,还得看图形。

(5)长减少8米,宽增加8米,面积改变吗?脑中画一画图,面积改变吗?为什么?

师:有没有可能长增加和宽减少一定的米数,而面积不变呢?(课后讨论)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画图策略有什么用呢?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画图的策略?什么时候要画图?

感悟:画图是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策略。通过画图能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便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因此,我们通常建议学生在解决问题有困难时使用画图策略。本课所学习的解决问题,是求长方形面积的灵活应用,这些问题不同于一般的简单实际问题,而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适合运用画图来解决的问题,通过画图,让学生学会推理,学会计算。在例题教学时,徐老师始终把画图作为一种策略让学生不断感悟:当学生面对复杂的文字叙述觉得有困难时,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产生了画图的动机和需要,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逐步把抽象的文字转化形象的图形,从而更好地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直观地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形成解决问题

的思路,把图形分析转化为列式计算。而想想做做第2题的拓展,更是让学生对画图策略有了更全面与深刻的体验,让学生在计算中推理,在推理中想象,在想象中比较,在比较中发展。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才能做到既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又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地去质疑、探索、发现,并在质疑、探索、发现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徐斌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给了我们一个经典示范文本.在这一节课中徐老师将课堂提问的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个精彩的发问引发了学生思维的朵朵涟漪,一个个奇妙的设问,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此起彼伏:能动、质疑、探索和谐共构知识的课堂天然浑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