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奇 背景
画作渊源
第11页
据民间传说:有一次,韩滉与友人谈论绘画之事,友人问道:“近来论画者谈及 驴、牛和马,皆认为是常见之畜,最难状貌图形,不知吾兄有何高见?”韩滉稍加思 索后回答说:“此话有一定道理,因牛马都是人们熟悉的家畜,平日所常见,画家稍 有不慎,或者偶有误笔,人们就能发现,所以一般画家都不涉及此类题材”。说到这 里,他停顿一下继续说:“不过,我以为自古迄今,农事为天下之本,而耕牛则为农 家之宝。只要画家能够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画出特色的。”友人听了非常佩服他的独 到见解。
传奇 背景
作品传奇
第12页
➢ 《五牛图》卷一经问世,便成为收藏的热点。 ➢ 按明朝人的著录,《五牛图》卷在北宋时曾收入内府,宋徽宗还曾题词签字, 但这些痕迹都因后人的挖割而不复存在了,只有“睿思东阁”、“绍兴”这些南宋 宫廷的印记表明它南渡的身世。 ➢ 元灭宋后,大书画家赵孟頫得到了这幅名画,如获巨宝,留下了“神气磊落、 希世明笔”的题跋。 ➢ 到了明代,《五牛图》卷又陆续到了大收藏家和鉴赏家项元汴与宋荦的手中。 清代乾隆皇帝广诏天下珍宝, ➢ 《五牛图》卷被征召入宫,乾隆皇帝非常喜爱,并多次命大臣在卷后题跋。 ➢ 清朝末年,名画被转到中南海瀛台保存,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 《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
第1页
《五牛图》 赏析
经典
第2页
赏析
经典
第3页
赏析
循着中国卷轴画从右到左的习惯展开观赏,五头牛列为一行,似乎缓步行走于田垄之上。
经典 赏析
右边的第一头牛, 把路旁一丛小草咬了一 口,正咀嚼得津津有味, 它低侧着头得意地瞧着 观者,露出一副怡然自 得的神态。
第4页
经典 赏析
第二头牛则 昂起头向前瞻望, 并加快步伐往前 赶,似乎是要追 上前面的伙伴。
第5页
经典 赏析
第三头牛却端端 正正地站在画卷的中央 不动,它面向观众,张 口“哞哞”地叫,好像 在呼唤前后面的同伴, 又像是对前面的路途和 方向发出疑问。
第6页
经典 赏析
第四头牛正 举步踟蹰,回首 顾盼,它半伸着 舌头舐着下嘴喘 息着,犹豫着, 眼里露出惊奇的 神色。
第7页
经典 赏析
最后的第 五头牛,穿上 鼻环,带着缨 络,神色异常 严肃庄重,缓 缓地向画外的 天地走去。
在一个天气晴和的日子里,韩滉带领随从来到郊外田间小道上,迎着和暖的春风, 心旷神怡。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二三牧童在嬉耍,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 逍遥自得。远处又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 的俯首寻草。在开阔的田野里,有几位农夫正在田间用牛耕地翻土。韩滉看得出神, 连忙命随从取出画夹,他全神贯注地速写出一幅幅耕牛图景。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 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牛。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一头牛翘首向前奔驰, 仿佛是撒野的猛兽;一头牛在回顾舐舌,露出一幅旁若无人的样子;另一头牛则纵趾 而鸣,好像在呼唤着离去的伙伴;还有一头牛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 地归来,令人回味无穷。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显示出农村古朴的风俗。 韩滉对这幅画的创作非常满意,取名为《五牛图》。
传奇 背景
焕发生机
第14页
1977年1月28日,《五牛图》卷被送到故宫博物 院文物修复厂,由裱画专家孙承枝先生主持修复。经过 淋洗脏污,画心洗、揭、刮、补、做局条、裁方、托心 等步骤,接着补全了画心破洞处的颜色,再经镶接、覆 褙、砑光等,以宣和式撞边装裱成卷。八个月后,验收 的专家组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图卷在补配处全色及 接笔不露丝毫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裱工精良,裱 件平整、美观,达到了较高的装裱修复水平。 装裱修复完成的《五牛图》卷旧貌换新颜,名画 重又焕发生机。
讲评 总结
课后拓展
第24页
课后使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赏析中
国古代经典名作《清明上河图》,并写
出小论文在班级进行交流。
第25页
价值 体现
艺术情感
第16页
五牛目光炯炯,深邃传神,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 表现得淋漓尽致。画者着重刻画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 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 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 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 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
西西安)人。经历玄宗至德宗四代,是唐代宰相韩休的 儿子,在唐德宗时期历任宰相、两浙节度使等职,封晋 国公。是一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地主阶级政治 家。擅画人物和畜兽,写牛、羊、驴等走兽神态生动, 尤以画牛“曲尽其妙”。他画的牛,姿态真切生动,具 有一种浑厚朴实的风格。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
韩滉画作有《李德裕见客图》《尧民击壤图》《田 家风俗图》等36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 《五牛图》卷。
传奇 背景
回归祖国
第13页
20世纪50年代,它被一位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发 现。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收到这位爱国人士的来信, 信中说,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在香港露面,画的主 人要价10万港币,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 尽快收回国宝。周总理立即给文化部下达指示,鉴定 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门护 送,确保文物安全。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专 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 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名画虽然回归祖国,但经历了颠 沛流离,画面上蒙满了尘垢,伤痕累累,更有大小洞 蚀数百处。
是人格化了的五牛。
价值 体现
表现手法
第17页
中国画在形式上可以分为追求细腻表现的工笔画、着重描绘 意态神韵的写意画,以及结合工笔与写意某些特征的兼工带写 画法。
《五牛图》是画在绢上的工笔画,运用厚重的线条勾勒形态, 再以沉稳的赭石加墨进行渲染。
中国画的绘画语言中,线条的艺术表现是十分重要的。画家 在对画面进行设色、晕染之前,往往需要运用灵动的线条来表 现物象的形体结构。
课堂 练习
线描临摹
2.采用整体画法
第18页
1.构图大小合理、 形体比例准确
要求
3.注重线条的 灵动运用
讲评 总结
练习评价(1)
第19页
讲评 总结
练习评价(2)
第20页
讲评 总结
练习评价(3)
第21页
讲评 总结
练习评价(4)
第22页
讲评 总结
课堂总结
第23页
本节课从经典画作《五牛图》的欣赏及其背景 资料的了解,到探索其历史价值研究、体验艺术情 感表达、掌握绘画表现手法的运用,同学们作了用 线描的方法临摹练习,不仅培养大家热爱祖国、热 爱生活的情感,且学会使用绘画工具临摹或创作线 造型为主的国画作品,认识到不同形态的线会产生 多种多样的艺术魁力,并从中获得新知,养成良好 的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第8页
经典
第9页
赏析
五头牛中每一头既可独立成图,而相互间又能首尾连贯,前呼后应,彼此顾盼,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整幅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造型准确 生动,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 了形神兼备之境界,不愧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神品。
传奇 背景
作者简介
第10页
韩滉(723~787年),字太冲,唐代长安(今陕
价值 体现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历史评价
第15页
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九大专家共同推出,唐·韩滉《五牛图》评为: 九大镇国之宝 韩滉《五牛图》,目前中国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图上五牛的姿态各异, 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使这些牛也有了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 的、胆怯乖僻的。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 的最高水平。 故宫博物院研究院、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资格审核 委员杨臣彬专家点评:韩《五牛图》卷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 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堪称“镇国之宝”。 《五牛图》画在一张窄而长的桑皮纸上,五牛姿态各异、身形逼肖,全图除了 一丛荆棘之外,不设任何背景,着重突出牛的既倔强又温顺的性格。韩用粗壮雄 健而富于变化的线描,表现牛的骨骼和筋骨,以赭、黄、青、白等色彩表现五牛 毛色的不同,且根据牛体的凹凸施以不同颜色,具有立体感。“点睛”是牵动全 局的关键,画家将牛眼适当夸大,着意刻画,使五牛瞳眸炯炯有神,达到了形神 兼备的艺术境界,所以元代大画家赵孟頫题道:“五牛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 韩由于画艺高超,又对牛的生活习性熟悉,才能留下如此神妙绝品。 南宋陆游赞韩滉画作:“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起辞 官归里之望。”与韩干齐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