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四章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17世纪欧洲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在17世纪的欧洲,贵族形式主义文学(即“ 文学”)流行一时,意大利出现了“马里诺诗派”,西班牙出现了。
2、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家的悲剧《费德尔》,谴责了宫廷贵族的荒淫。
3、莫里哀的两部论战性作品是《》和《》,作者在其中提出了自己的艺术见解。
4、莫里哀在《悭吝人》中塑造了这一吝啬形象,此剧是根据古罗马作家普罗图斯的创作的。
他晚年的杰作《》是一部闹剧风格的作品。
5、是《伪君子》中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
6、出现在17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新现象是和的兴起。
7、《熙德》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家的代表作,其中,男女主人公__________ 和理智与情感的心理冲突都描写得十分出色。
8、《失乐园》中叛神的形象,表现了弥尔顿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二、选择题(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安德洛玛克》和《费得尔》这两部取材于古希腊的悲剧作家是()。
①高乃依②莱辛③拉辛④莎士比亚
2、莫里哀晚期运用民间闹剧的艺术传统最杰出的作品是()。
①《女博士》②《唐璜》③《史嘉本的诡计》④《无病呻吟》
3、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是()。
①高乃依②拉辛③莫里哀④拉封丹
4、代表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①高乃依②拉辛③莫里哀④拉封丹
5、弥尔顿的《失乐园》取材于()。
①《新约•约翰福音》②《新约•马可福音》
③《新约•马太福音》④《新约•路加福音》
6、17世纪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清教徒作家是()。
①弥尔顿②德莱顿③班扬④本•琼生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
1、高乃依的四大悲剧是《熙德》、《西拿》、《贺拉斯》和《安德洛玛克》。
()
2、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均取材于《圣经•旧约》。
()
3、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立法者布瓦洛,其主要理论观点集中在《诗艺》一书中。
()
4、莫里哀的晚年最杰出的一部闹剧是《无病呻吟》。
()
四、解释题
1、古典主义
2、“三一律”
3、巴洛克文学
4、“古今之争”
五、简答题
1、说说笛卡儿的唯理论的主要内容。
2、分析弥尔顿《失乐园》的主题。
六、论述题
1、分析达尔丢夫的形象及其意义。
2、莫里哀是如何深入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君子形象的?
3、高乃依与拉辛悲剧艺术的异同。
第四章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巴洛克贡果拉诗派
2、拉辛
3、《<夫人学堂>的批判》《凡尔赛即兴》
4、阿巴贡一坛黄金《史嘉本的诡计》
5、桃丽娜
6、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
7、高乃依罗狄克施曼娜
8、撒旦
二、选择题(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③
2、③
3、①
4、②
5、④
6、③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
1、错。
“《安德洛玛克》”应改为“《波里厄克特》”。
2、错。
《失乐园》取材于《圣经•新约》。
3、错。
“《诗艺》”应改为“《诗的艺术》”。
4、错。
“《无病呻吟》”应该为“《史嘉本的诡计》”。
四、解释题
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盛行于17世纪法国,后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路易十三的枢密大臣黎希留为巩固中央集权,拉拢一些文人成立“法兰西学士院”,以推行他的文化政策。
在他们的倡导之下,古典主义文学很快发展起来。
这一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有:(1)政治上拥护王权;(2)哲学上奉行唯理主义;(3)创作上摹仿古人,重视格律,制订了“三一律”的创作规则。
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有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莫里哀的喜剧以及布瓦洛的创作理论。
古典主义文学对法国民族文学和民族语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对17、18世纪的欧洲文学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后,古典主义才推出历史舞台。
2、“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中的艺术规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者机械摹仿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创作规则的产物,是建立在对古希腊戏剧及其解释者亚里斯多德的曲解上的。
它的合理成份是重视艺术形式的完美,但过分严格的形式要求,却逐渐阻碍了戏剧创作的发展。
3、巴洛克文学:巴洛克文学是17世纪盛行于欧洲一些国家的贵族形式主义文学。
它是封建天主教会势力再度兴起在文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巴洛克原是葡萄牙语,是珍奇和奇妙的意思,在文学上指夸张、繁艳的风格。
巴洛克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形式上的特点是雕琢词章,追求绮丽的文风;内容上的特点是将人文主义所倡导的现世追求和天主教的来世思想进行畸形结合,其代表为意大利的马里诺派,西班牙的贡哥拉派和英国的玄学派。
4、古今之争: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法国文学界围绕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当今文学的地位问题展开的大辩论。
前后发生两次,第一次发生在17世纪80、90年代,代表人物分别是贝洛、封特奈尔和布瓦洛、拉辛等,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看待古希腊、罗马作家和当今作家的文学成就问题;第二次发生在18世纪初,代表人物分别是乌达尔和达耶西夫人等,争论的焦点是围绕荷马史诗的翻译问题以及如何对待古人作品。
“古今之争”两派分歧的焦点是如何正确评价古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古今之争”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以理性为特征的启蒙主义时代的开始。
五、简答题
1、说说笛卡儿的唯理论的主要内容。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哲学体系,其基本框架是“二元论”,即同时强调“物质实体”的存在和“精神实体”的独立性,他分别为两者找到各自的一个基本属性:“广延”和“思维”。
精神实体为人类所特有,人虽然是万物中的一物,然而人是“思维的物,或者是以思维为其本质或性质的物”,既然人的存在以思维为标志,所以笛卡儿就提出了他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
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认识起源于理性。
理性指的是人的思维能力和方法,又包括他向神学借来的“天赋观念”。
笛卡儿的学说开创了近代哲学的唯理论思潮,影响之广,涉及到各个文化领域。
2、简析弥尔顿《失乐园》的主题。
17世纪英国清教文学的代表长诗《失乐园》,写了两条“失乐园”的线索:一条线索是魔鬼撒旦带领的反叛天使与上帝对抗失败,被迫离开天堂堕入地狱。
虽然弥尔顿对撒旦的野心、堕落有批判倾向,但更多表现了对撒旦敢于蔑视权威、反抗专政精神的赞同。
另一条线索,是夏娃在撒旦化身的蛇的引诱下违背上帝戒命偷吃“禁果”,亚当自愿吃“禁果”以陪夏娃接受惩罚,最后上帝发现大怒、二人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
从严格的基督教教义看,失去伊甸园是难以承受的灾难;但从人文主义来说,则意味着人性的解放和自由意志的开始。
六、论述题
1、分析达尔丢夫的形象及其意义。
答:(1)达尔丢夫是莫里哀《伪君子》中的主人公。
在这个人物身上,作者集中概括了封建贵族和封建势力的伪善本性。
达尔丢夫是一个破落贵族,穷得连双鞋都没有,他利用部分人对宗教的痴迷,用矫揉造作的假虔诚赢得了富商奥尔恭的信任。
他表面装出一副过火的虔诚,对奥尔恭施舍给他的钱财不吝啬地转赠其他穷人,显得十分淡泊,实际上,当奥尔恭以全部家产相赠时,他却毫不推迟地接受了。
他表面奉行苦行主义,穿粗衣,用鬃毛鞭鞭打自己,实际上是个酒肉之徒,吃得又粗又胖,脸蛋子透亮,在暖暖和和的床上一直睡到天亮。
他表面看来是个道貌岸然的君子,连桃丽娜穿着低开领的衣服他都不肯看,可是一出场据调戏奥尔恭的妻子。
他装着虔诚信奉宗教,可是却对欧米尔说:“上帝在我是算不了一回事。
”达尔丢夫是一个表面纯洁,实则男盗女娼的恶棍。
(2)通过这一形象,作者还揭露了宗教伪善对于社会的危害性,达尔丢夫披上宗教信士的外衣混到奥尔恭家中,目的是为了破坏别人的家庭,满足自己的兽欲,霸占别人的财产,以伪善的手段来达到掠夺的目的。
典型意义: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突出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由于达尔丢夫形象的高度典型性,他已成为“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
2、莫里哀是如何深入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君子形象的?
答:首先,莫里哀以简捷的笔法揭露了达尔杜弗的表里不一,指出这个声称“把世上一切都看成粪土不如”的骗子,贪吃贪喝又贪睡,从不拒绝世俗享受。
继而通过他在桃丽娜面前耍手帕的行动,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好色的本性。
然后让他逐层剥下伪装,他打着宗教虔诚的幌子混进奥尔恭家中,目的却是霸占别人的妻女,夺取别人的财产。
最后,当他的假面被撕破后,他的行动和奥尔恭一家所面临的灾难,更显示了这个伪善者的危害性,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突出地批判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3、高乃依与拉辛悲剧艺术的异同。
①题材方面:高乃依主要是从歌颂的角度表现君主专制政体上升时期的时代特点,剧作多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为主题,悲剧主人公多是些令人崇敬的英雄人物;拉辛则主要是从揭露的角度反映封建王权由盛而衰的社会特征,剧作大多数以爱情为主题,悲剧人物大多充满难以克制的情欲,最终成为自己情欲的牺牲品。
②情节结构方面:高乃依把悲剧建筑在个人爱情与对国家或家族义务的冲突上,因此特别需要较为错综复杂的情节,不易严守三一律;拉辛的悲剧建筑在个人感情与理智的冲突上,因此着重在揭示内心的斗争、心理状况的描绘,不需要太复杂的情节,在遵守三一律上完全符合规定。
③语言方面:高乃依的诗句,为了表现非凡的英雄人物,他往往使用惊人的、不平凡的言辞,紧张生动的对话;而拉辛的诗句,只是朴素的、深刻的、细致的揭示人物性格与欲念世界。
④审美效果:高乃依的悲剧按人物应有的样子来描写,比较偏重思想,因而富有教益;而拉辛的悲剧按人物原有的样子来描写,完全合乎情理,令人兴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