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2年国际劳工大会第79界会议对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灾害问题 进行了讨论。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 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1982年6月,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



1992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布了 《高度危害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PSM)标准,标准中 提出了138种(类)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临界量标准最小值100 磅,最大值为15000磅。随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颁布了 《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程序》(RMP)标准,对危险源 的确认作出了规定。 1988年,国际劳工组织编写了《重大事故控制实用手册》, 1991年,又出版了《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均对重大危险源的 辨识方法及控制措施提出了建议;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 事故公约》。临界量从极毒物质甲基异氰酸盐150kg到极易燃液 体50000t。 绝大多数国家均是采用限定某种物质及其数量的方法
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
协调字[2004]56号)。规定了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 范围,并进行了量化。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危险化学品
重大危险源辨识》(18218-2009),2009年12月实施, 替代(18218-2000)标准。

④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源的区域。如锅炉房、油库、氧气站、变配电站等。

⑤按能量形式界定危险源。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和
其他危险源等。
2.3.4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
一定数量的危险物或一定强度的能量,由于存在条件不同,所显示的危 险性也不同,被触发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存在条件分析包 括:储存条件(如堆放方式、通风等),物理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 等),设备状况(如设备完好程度、设备缺陷等),管理条件等。
危险源构成三要素:


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 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 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 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 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 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 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 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 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 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 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 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 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能量的强度和危险物质的量来衡量。具体分 析可根据使用的危险物质量来描述危险源的
危险性。(18218-2009)
2.4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危险源的辨识和分析方法主要有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经验法 有对照法和类比法。

对照法即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 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重大危险源
则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前者概念广泛, 而后者则只是针对具体危险物。

“重大危险源”并不是“危险源” 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或级别后的状态。
注意:

“重大危险源”是GB18218标准定义 的一个专用名词
GB18218-2000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长期或者临时地搬 运、储存、使用、生产危险物质,且危 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了临界量的 单元”,也就是说,“重大危险源”是 危险物质、危险设施、危险装置、危险 场所, “重大危险源”是一种集聚能量 的组团。
2.3.3危险区域的界定

既划定重大危险源点的范围。在确定危险源区域时,可按以下方法界定: ①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如运输车辆,分厂内的搬运设备为移动式,其危险 区域随设备的移动空间而定。而锅炉、压力容器、储油罐等则是固定源,其区域范围也是 可以固定的。

②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一般线源引起的危险范围较点源的大。 ③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分危险源的区域。如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被车辆 伤害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有腐蚀、放射、辐射、中毒和 窒息危险的场所等。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
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 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 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
场所和设施)。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
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定义: 申报的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 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 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 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 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1.4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
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
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2 重大危险源辨识
2.1重大危险源控制产生的背景

1976年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30人伤亡、22万人紧急 疏散;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青酸盐泄漏,2500人死亡、 20万人中毒、67万人受毒气影响;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 65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8人死 亡、经济损失上亿元;2004年重庆天原化工厂液氯储槽罐发生爆炸, 9人死亡、15万人紧急疏散。
摸清企业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品种、储存 数量,56号文件所列设备设施的数量。

(2)对照标准
进行计算
2.4.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8)共分为 七 大类 3777种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1.3 单元

重大危险源包含在危险源概念中,强调的是设备、设 施、场所中存在或固有的危险物质(能量)的多少,是一 种客观存在;是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根源。而事故隐患是 表现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前者是指较轻的单一的问题,后者是更严重的问题或同 类问题的集合。

1.2 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
GB18218-2009标准定义: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
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源”是造成事故,或者说是造成伤害的根源和状态。
根源是指能量,也就是说,“危险源”这个概念包含了 “重大危险源”,但是,“重大危险源”却不是因为“危 险源”的发展而形成的。
事实证明,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
度既与危险品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 存在的危险品数量有关。
2.2危险源辨识标准发展概况

以前,人们主要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 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例如,美国的海 因里希建议通过与操作者交谈或到现场 检查,查阅以往的事故记录等方式发现 危险源。
2.1.1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概况





2000年颁布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2001年4月1日实施, 作为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标准涉及爆炸 性物质、易燃性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及有毒 物质共四大类99种,并分别标明其生产场所、 储存区域不同物质的临界量。

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关于

类比法即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
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指,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 危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
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1)摸清基本情况,填好几个表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触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 操作失误、不正确操作、粗心大意等)和管理因素(如不正确管理、不 正确的训练、指挥失误、错误安排等)。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参数
(气温、气压、湿度)变化、雷电、雨雪、地震等。
2.3.5潜在危险性分析

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其表现是能量和危险
物质的释放,因此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可用
2.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1)〈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
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2.3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2.3.1分析系统的调查

在进行危险源调查之前首先确定所要分析 的系统,例如,是对整个企业还是某个分厂 或某个生产工艺过程。

2.1.2 我国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和 评价,并初步在生产实际中加以应用 . 1996年2月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和验收了由原劳动部主持完成 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 究》 1996年,原劳动部组织实施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试点中就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提出了初步的意见。普查试点的辨识标准主要参照 了欧共体的标准,又结合我国的有关法规及实际生产技术水平,按场 所的不同制定,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和生产场所三类。
2.3.2危险源的调查
调查的内容有:



①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工艺布置、设备名 称、容积、温度、压力、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 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等。 ②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生产设备的结 构、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 ③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 的频率等。 ④事故情况:过去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应 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 ⑤安全防护:危险场所有无安全防护措施,有无 安全标志,煤气、物料使用有无安全措施。
1
术语和定义
1.1 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
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
两者的区别
事故隐患 :

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 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 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 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


英国1982年颁布了《关于报告处理危害物质设施的报告规程》,
1984年颁布了《重大工业事故控制规程》。
1982年欧盟颁布了《工业事故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 为索法令》。根据《塞维索法令》提出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英 国确定了1650个重大危险源。 1985年德国确定了850个重大危险源,其中60﹪为化工设施, 20﹪为炼油设施,15﹪为大型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储存设施,5﹪ 为其他设施。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
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 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 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 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 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 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 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 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 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 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 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 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 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