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背诵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考研教育综合333外国教育史
![考研教育综合333外国教育史](https://img.taocdn.com/s3/m/fddcbe4d6bec0975f565e272.png)
外国教育史第一章古希腊教育名解:【斯巴达教育】在斯巴达,教育被当做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并由尚武精神所决定,典型特征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
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
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教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
重视女子教育。
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
婴儿出生后,由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岁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受系统教育指导。
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有权参加民众大会,可任官职,仍需参战、军训。
60岁,免除兵役。
【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
所以称为产婆术。
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
(1)讽刺。
讽刺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2)助产。
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
(3)归纳。
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
(4)定义。
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
但也有局限,如受教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事实和知识。
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理想国》】《理想国》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并为这个理想国家的实现,提出了完整的教育计划。
柏拉图认为实现理想国家的重要保证是良好的教育。
有了良好的教育方能造就出国家的顺民和合格的统治者。
柏拉图认为,应把办好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职责,教育应由国家集中领导管理,由国家管理、监督一切教育机构,取消私人办学,对全体公民实施强迫教育。
《理想国》对教育进行了深人思考和设想,对于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具有奠基性作用。
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背诵(完美打印版)
![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背诵(完美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b72406bed5b9f3f90f1cb6.png)
外国教育史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一)古风时代1.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
①教育目的:培养武士和绝对服从的公民。
②教育制度:1)7岁以前主要是家庭教育;2)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国家的教育机构即军营接受教育;3)从18岁至20岁,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4)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服兵役;5)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③教育的主要内容:1)忍耐劳苦训练;2)军事体育训练;3)道德教育。
1)由国家控制;2)阶级性;3) 目的是培养战士;4)片面重视道德和军事教育,忽视知识文化的教育;5)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6)重视女子教育;2.雅典教育:①教育的目: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1)不完全又国家控制;2)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培养的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4)不但重视体育教育,而且重要文化教育;5)教育方式温和;6)不重视女子教育。
▲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比较(二)古典时代3.“智者”:又称诡辩家,是指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老师。
智者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学会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即训练公民和政治家。
①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②代表人物为普罗泰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和“一切都是假的”).普罗狄克斯.安提丰.希比阿斯.克里底亚等。
③贡献:1)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2)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式;3)培养政治家为教育目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
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①美德即知识:1)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2)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通过传记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完善道德的人。
知识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3)评价:是近代教育性教学的雏形;打破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理论,有进步意义;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
考研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
![考研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https://img.taocdn.com/s3/m/bf133272b0717fd5370cdcc4.png)
外国教育史1.古希腊的教育古风时代古典时代的教育智者派的教育活动和观念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2.古罗马教育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前期:家庭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为道德、政治、军事、农业、法律等后期:三种学校——初级学校(私立,教育内容少,学习基本知识),文法学校(私立,多招收贵族子弟),修辞学校(相当于高等教育,培养富人子弟担任国家高级职务)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建立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大部分学校变为国立,监督私立学校,教师变成国家官吏,免兵役劳役,发放津贴。
改革学校培养目标,加强宗教教育。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3.西欧中世纪教育基督教教育世俗教育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4.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家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5.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天主教教育耶稣会学校:分初级部和高级部,初级部讲授人文基础学科,高级部进行哲学神学的高等教育,统一组织管理,采用班级授课制,使用讲座、辩论、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但自身的宗教性的政治目的背离历史潮流。
6.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及苏联美国日本7.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斯宾塞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新教育运动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道德教育”与“劳作学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认为儿童存在着内在的生命力,其生长是由于内在生命潜力的自发发展,强调遗传的作用,也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将教师、儿童和有准备的环境三个因素结合起来。
进步教育昆西教学法(进步教育先驱帕克进行教育改革实验)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
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精神。
有机教育学校(进步教育协会创始人约翰逊创办)目标在于发展人的整个机体,教育方法是“有机的”,学校的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每个发展阶段所必须的作业和活动,整个课程计划以活动为主,取消强迫的作业、指定的课文和通常的考试,重视社会意识的培养,反对放纵儿童。
教育学综合333各学校试题名词解释总结
![教育学综合333各学校试题名词解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8609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3.png)
教育学综合333各学校试题名词解释总结在教育学综合333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并理解各种与教育学相关的名词。
这些名词对于学生了解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教育学综合333中常见名词的解释总结。
一、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学习理论是教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研究了人类如何获取、保留和应用新知识和技能。
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三大流派。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刺激和反应的,通过正向和负向强化来加强或减弱某种行为。
认知学习理论则关注个体如何通过构建知识结构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来实现的。
二、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教育心理学研究了人类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和认知方面。
它关注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学习动机、智力发展和学习策略等。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并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
三、教育评估(Educational Assessment)教育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能力的衡量和评价。
它包括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两种形式。
形成性评估主要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和作业来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
总结性评估则是对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通常以考试、测验或论文形式进行。
教育评估主要用于评价教学效果和制定教学改进措施。
四、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多元智能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认为个体具有多种独立的智能类型,而不仅仅是智商的总和。
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类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发展。
五、课程开发与设计(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课程开发与设计是教育学中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教育课程的编制和组织。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及简答分析论述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及简答分析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cd1c344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7a.png)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及简答分析论述教育综合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名词解释)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是对教育系统中学习的性质、特点、类型以及各种学习过程及条件的研究,揭示学习现象的规律(2)是将这些研究得出的规律用于教育实际,优化教育系统的相关研究。
(名词解释)3、《普通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名词解释)4、《普通教育学》的思想主要是:(1)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2)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3)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4)强调了教学的教育性;(5)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简答题)5、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认为,任何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特点与内容:(1)明了阶段,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表象以做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2)联合阶段,由于新表象的产生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教学方法。
(3)系统阶段,采用综合分教学方法,是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
(4)方法阶段,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按照心里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对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该理论所固有的机械论倾向,也使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外国教育史必背的名词解释
![外国教育史必背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9a026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7.png)
外国教育史必背的名词解释作为教育研究者、教育从业者或对教育感兴趣的人,了解外国教育史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习外国教育史,我们可以理解不同教育体系的发展和演变,从而更好地认识现代教育的形态和变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外国教育史中必背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博雅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强调全面的人文教育和自由学问的追求。
博雅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它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独立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2. 实用主义教育(Pragmatism):实用主义教育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理念。
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家认为,教育应当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
实用主义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ies):学习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理论框架。
不同的学习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和方法来理解和促进学习。
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造主义。
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刺激和反应,认知主义关注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而构造主义强调个体通过积极参与和建构知识。
4. 社会重建主义(Social Reconstructionism):社会重建主义是一种教育哲学和运动,旨在通过教育改革来实现社会改革。
社会重建主义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社会变革的工具。
教育应当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正义,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行动,促进社会变革。
5. 教育平等(Educational Equality):教育平等是一种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和平等机会的理念。
教育平等关注消除社会和经济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教育平等的实现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6. 古典主义教育(Classical Education):古典主义教育是一种古代希腊和罗马教育传统的延续和复兴。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29792a16fc700abb68fc39.png)
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3、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
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4、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5、虚壹而静: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6、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235fa7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9.png)
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育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广义上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上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现代教育是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之间互动的交互过程。
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是一门广泛存在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辩证性、科学性。
教学: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与引导下,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德,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333考研资料 外国教育史
![333考研资料 外国教育史](https://img.taocdn.com/s3/m/d85d2026a8956bec0875e30c.png)
外国教育史“智者”(新疆考过名词解释)智者又称诡辩家、智术之师,是指古典时代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智者派的共同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
在智者看来,一切知识、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都有赖于具体的感知者。
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
“智者派”的教育贡献智者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智者云游各地,授徒讲学,以钱财而不以门第作为教学的唯一条件,这既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又由于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2.传播文法、修辞、哲学的内容,不仅拓展了教育内容,还延伸了学术研究领域,西方教育史上长期沿用的“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
3.智者重视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把道德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有一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4.作为职业教师,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教有活动的特殊性,并开始将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相区别。
同时也认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明确了教育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教育思想才真正成型,智者们提出并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希腊教育中的很多基本命题。
简言之,智者的教育思想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希腊三哲”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一)美德即知识(名词解释)1.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是具有内在直接的联系。
人的行为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才能趋善避恶。
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2.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
既然道德不是来自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通过增长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完普道德的人。
2021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333教育综合》的考研题库-外国教育史【圣才出品】
![2021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333教育综合》的考研题库-外国教育史【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5a937b559eef8c75ebfb376.png)
外国教育史第1章古希腊教育一、名词解释1.教仆[华东师大2002研]答:教仆是古希腊雅典侍侯和陪伴奴隶主儿童学习的奴隶,希腊文原意为“儿童的指导者”,大多为仪态端庄、有文化的年老奴隶。
其职责为:儿童上学往返途中为其拿写字板、七弦琴、竖琴等学习用品,并监督儿童的行为;儿童在校学习时,守候在身旁伴读;儿童回家后,帮助复习功课,指导言语举止,应对礼仪,伴随儿童从7岁入雅典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直至16岁入国立体育馆为止。
2.《理想国》[东北师大2010研]答:《理想国》由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所著,是其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也是人们研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文献。
《理想国》成书于柏拉图壮年时期,约30万字。
原作不分章节,中世纪初被分为10卷。
以其师苏格拉底和格劳孔、阿得曼托斯等人对话的形式表述其哲学、政治和教育思想。
理想国所谈论的教育问题涉及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大学研究院的教育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内容广泛。
《理想国》自问世后一直是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对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3.博雅教育[华中师大2004研]答:博雅教育是以一般文化修养课程为主要内容来促进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等多方面发展的教育,也称自由教育、文雅教育。
它由古希腊哲学家亚理士多德在其《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等著作中最早提出。
随着时代发展,它的涵义不断得到扩展和丰富。
至20世纪中期,它已经发展到不仅意味着追求纯理性的发展,亦注意对有用知识和技艺的学习;不仅以古典学科为内容,亦教授其他各种科目;不仅强调普遍原理、原则的学习,亦进行专业性的教学,现代欧美国家有的教育家亦从通才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博雅教育。
二、简答题1.简述古代希腊在教育上的主要成果。
[华中师大2004研]答:古代希腊是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岸一群奴隶制城邦的总称,古代希腊在教育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包括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两方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古代希腊的教育实践①斯巴达的教育。
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考研笔记
![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考研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0e1b66427284b73f24250e7.png)
第一~五章 第六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的发展 第七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1
第一~五章
一、1、苏格拉底方法√ 二 2、修辞学校√
3、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三 4、修道院学校
5、主教学校 6、基督教教育特点√ 7、骑士教育√ 8、中世纪大学√ 四 9、人文主义教育√ 10、维多里诺的“快乐之家”√ 五、11、耶稣会学校
3
艺”(“三艺”和算数、几何、天文、音乐)。但是,神学是最高的王冠。③到公 元 9 世纪时,几乎西欧所有的修道院都设立了学校。 5、主教学校(名词解释):①主教学校设在天主教所在地,又叫座堂学校。②主 教学校性质和水平与僧院学校差不多。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学习读、写、算以 及七艺课程。③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 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④与修道院相比,其性质和组织相似,但是学校设施 更好、水平更整齐,其中个别主教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大学。 6、基督教教育特点(简答) ①教育目的宗教化 ②教学内容神学化 ③教育方法原始、机械、繁琐 7、骑士教育(名词解释):①它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一种特殊 形式的家庭教育。诣在培养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②它分为三个阶段,家 庭教育阶段、礼仪教育阶段、侍从教育阶段。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教育机 构和教育人员,主要是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的。③它同时也是绅士教育 的原型。 8、中世纪大学(名词解释/简答) (1)产生的背景: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 12 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是新 兴城市市民阶层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2)办学特点:①从组织上看,中世纪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合的团体。②中 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就表现出自治的特点,即学校的事物由学校自行管理。中世 纪大学具有一些自己的特权,比如说,大学师生免税、免服兵役等等。③中世纪 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教 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期限和授课的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后 者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④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开始并不固定, 后趋向统一,应社会需求分文、法、神、医四科进行学习。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 制度,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取得“硕士”“博士”学位。⑤此外, 中世纪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和教会间有着复杂的关系。 (3)影响:①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更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精神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②奠定了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精神—大学自治。 ③奠定了一种重要的大学制度。 9、人文主义教育(简答) ①人文主义:尊重儿童天性,注重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坚信教育可以塑造 人,可以改造生活。 ②古典主义:吸收了古人许多的见解。如课程设置上的古典性质,旨在托古改制。 ③世俗性:人文主义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④宗教性:几乎所有的教育者都信仰上帝,他们并不打算反对和消灭宗教,而是 希望以人文精神和世俗精神来改造腐朽专横的宗教性,打造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 人文色彩的宗教。 ⑤贵族性: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对象是贵族、上层子弟;采用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 的方式;以培养大臣、绅士等上层人物为目的。 10、维多里诺的“快乐之家”(名词解释) (1)①维多里诺 1423 年开办了一所宫廷学校—快乐之家。②在校学习的不仅有 公爵的子女,还有其他贵族巨商的子女以及外邦学生,也招收一些贫苦学生。③
考研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
![考研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687cd2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6.png)
考研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在考研 333 教育综合中,教育学名词众多,理解和掌握这些名词对于备考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些常见且重要的教育学名词。
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体的思想、品德、智力、体力等多个方面。
教育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永恒性等特点。
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教学,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
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以及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等因素。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条件等。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德育:德育即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体育:体育是指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它不仅包括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和训练,还包括课外的体育活动和竞赛等。
美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2021考研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背诵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2021考研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背诵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e0b9d4e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d.png)
2021考研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背诵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晨学姐333考点狂背使⽤说明该背诵版笔记为全国各⼤⾼校333历年真题⾼频、中频、低频考点汇总。
因为是背诵版,讲究简练,所以个别从未考过的冷门考点⾃动省略。
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来学习333教育综合:1.前期背诵⼤晨学姐的333教育综合考点狂背(对低频考点能够⼤概了解)2.后期背诵⼤晨学姐的333教育综合考点狂背(必背重点)+所考院校历年真题⼤晨学姐333考点狂背、考点狂背(必背重点)、考点频率汇总搭配使⽤,复习效果更佳哦。
温馨提⽰:1.所考院校的历年真题很重要,重复出题概率特别⼤。
2.北京师范⼤学、华南师范⼤学、华东师范⼤学、南京师范⼤学、东北师范⼤学等⼏所院校的历年真题也很重要。
(有的学校每年可能会参考以上⼏所⾼校的题⽬来出题,仔细看⼤晨学姐的考点频率汇总,你可能会发现⼀些出题规律。
)3.⾼频和中频考点是必须要背的,因为它是333教育综合的重点,也是每⼀个学校出题的重点。
当然,⼤家可以根据⼤晨学姐的考点频率汇总更精确的找到所考院校的重点章节及考点。
4.⼤家最好将⼤晨学姐考点狂背全部背熟。
333教育综合分值分布: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理学:约30分1.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
⼈的⾏为恶善,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们就能趋善避恶。
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既然道德不是来⾃⼈的天性,⽽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的,那么通过增长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完善道德的⼈,那么美德就是可教的。
这个见解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
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提出“智德统⼀”的见解,对于破除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是有着明显的进步意义,但知识即美德的观念也是不完善的,忽略了道德的其他⽅⾯,如情感、⾏为的。
教育学考研教育综合名词解释大全(掌握120分不成问题)
![教育学考研教育综合名词解释大全(掌握120分不成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68e8b7da38376baf1fae86.png)
教育综合333/311名词解释大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潮。
进步社会教育史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发端的。
进步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旨在反对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弊病。
进步主义者们力求同时改革教育和社会事务。
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
相对于欧洲“新学校”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他人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维果斯基认为,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既要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要能根据学生的最近区给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
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就是教师将知识作为定论以系统组织形式讲解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不同于发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课程学术界对课程没有统一的定论,说法较多,有人认为课程是教学科目;有人认为课程即学习经验;有人认为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还有人认为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总的来讲,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存在。
从育人目标上讲,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上讲,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教育史
版权为大晨学姐所有 侵权必究 第1页
外国教育史
版权为大晨学姐所有 侵权必究
1.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人的行为恶善,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 有有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们就能趋善避恶。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 就是知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既然道德不是来自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的,那么通过 增长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完善道德的人,那么美德就是可教的。这个见解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 雏形。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提出“智德统一”的见解,对于破除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是有着明显 的进步意义,但知识即美德的观念也是不完善的,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情感、行为的。
7.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由一开始训练教会成员转为传授知识。修道院学校 最初只接受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之后扩大了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但 分为两类:前者称为“内学”,毕业后将终身做圣职;后者称为“外学”,入修道院学校只为学习知识,学成后 仍为俗人。修道院学校的学生一般十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为八年至十年。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 仰的培养,教育内容不过是简单的读、写、算;以后课程逐渐加多加深,“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 几何、天文、音乐)成为主要的课程体系。
4.学园:学园是柏拉图创立的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学园共存在了九百多年,影响深远,也成为后世学术机 构的统称。学园开设哲学、数学、音乐、天文学等学科,并实行教学与探索思辨相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 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中心。
5.自由教育:自由教育是由亚里士多德总结的古希腊教育传统。它是指对自由公民所施行的,强调通过自由技艺 的学习进行非功利的思辨和求知,从而免除无知愚昧,获得各种能力全面完美的发展,以及身心和谐自由状态 的教育。其教学内容为不受任何功利目的影响的自由知识,也称为自由学科(“七艺”),包括音乐、文法、修辞、 几何、算术、天文、逻辑(辩证法)等。自由教育成为西方经典的教育模式之一,对西方教育传统的形成具有 重要作用。
外国教育史
版权为大晨学姐所有 侵权必究
大晨学姐 333 考点狂背 使用说明
该背诵版笔记为全国各大高校 333 历年真题高频、中频、低频考点汇总。因为是背诵版,讲究简练,所以个别从 未考过的冷教育综合: 1.前期背诵大晨学姐的 333 教育综合考点狂背(对低频考点能够大概了解)
6.《理想国》:《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本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 著作之一。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所设想的理想国是一个由哲学王统 治的正义的国家。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理想国的四大美德。理想国统治阶级内部实行共产制。儿童公有, 全部教育公有,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国家抚养。柏拉图认为,实现理想国家的重要保证是良好的教育。对全体公 民实施强迫教育。由国家负责教育和养育,分为五个教育阶段,学生受完这些阶段教育后成为哲学家,到 50 岁 确实能治国就成为哲学王。《理想国》对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设想,对于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具有奠定性作用。
发现一些出题规律。)
3.高频和中频考点是必须要背的,因为它是 333 教育综合的重点,也是每一个学校出题的重点。当然, 大家可以根据大晨学姐的考点频率汇总更精确的找到所考院校的重点章节及考点。
4.大家最好将大晨学姐考点狂背全部背熟。
333 教育综合分值分布: 教育学原理:约 60 分 中国教育史:约 30 分 外国教育史:约 30 分 教育心理学:约 30 分
3.“智者”:所谓“智者”,在古希腊的后期专门用来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智者云游各地进行讲学, 积极参加各城邦政治和文化生活,他们虽没有统一的哲学见解,却形成了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 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贡献。 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 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智者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 教育。
2.后期背诵大晨学姐的 333 教育综合考点狂背(必背重点)+所考院校历年真题
大晨学姐 333 考点狂背、考点狂背(必背重点)、考点频率汇总 搭配使用,复习效果更佳哦。
温馨提示:1.所考院校的历年真题很重要,重复出题概率特别大。 2.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几所院校的历年真 题也很重要。(有的学校每年可能会参考以上几所高校的题目来出题,仔细看大晨学姐的考点频率汇总,你可能会
2.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讽刺、助产 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成为苏格拉底方法。讽刺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 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 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该 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但该方法也有局限,如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 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的套用于幼年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