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和确定一个新的有机反应历程的步骤:
(1)提出一个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及理论相符合的可能的
反应历程; (2)通过实验来验证所提出的历程。
(3) 如果新的实验结果与提出的历程相符合,即可对
最初提出的历程加以肯定。如果新的实验结果与假设
的历程不相符合,则需重新提出历程。如果部分符合,
则需要重新提出的历程进行修正。
以单分子或双分子反应进行。
反应机理是由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途径,若为基 元反应,则为一步反应得到产物;若不为基元反应, 则可以分解为多步基元反应过程。反应机理就是将反 应的各步基元反应都详细地表达出来,特别是对中间 体杂化状态、能量变化的描述。
所谓机理,就是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变成产物所经历的全 过程,实质上,就是分子中所有原子作为时间函数的正确位置, 就是分子结构随时间变化的描述. 但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目前无 法实现.目前还没有什么办法来直接观察分子间起反应的实际过 程.因为有机化学中所研究的分子的线性大小约为10-8cm ,分 子间起反应实际所需时间约为10-12到10-14sec.,因此,目前还 没有什么办法来直接观察分子间起反应的实际过程. 因此关于有机反应机理的了解都是由间接的证明推理而来 的. 一个正确的机理必须与所有与此反应有关的已知事实相符 合. 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可分为动力学方法和非动力学方 法.
CH3 + Cl2 hv CH2Cl + HCl
CH3 + Cl2
AlCl3 Cl
CH3 +
CH3 + HCl Cl
上述两反应的产物不同, 因此可以推断其机理不同.
2. 中间产物的测定
反应机理本来就是要说明反应物经过什么途径变成产物, 如果能测定出中间体当然对机理的说明很有帮助.
a) 分离出中间体
C N
OH H3C CH CN + CN
这个反应可描述为:
通过反半缩醛的形成,再紧接着氰醇加成的反应。
试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OH H2C CH CH C N
OH
O N C CH2CH2C H
机理:
O OH H2C CH CH C N
OH
H2C CH CH
C N
H2C
H CH C
O
CN
O N C CH2CH2C H N C CH2 CH CH OH
一 动力学要求(反应的现实性)
-----研究反应快慢的问题 1、碰撞理论
反应分子必须碰撞,而且必须是有效碰撞才能反应,分子必 须获得一定的能量变成活化分子后才能反应,这个能量的最低 限度叫活化能。 速度常数
k Ae
Ea RT
活化能
指前因子 活化能越高,k越小,反应越慢。
2、过渡态理论
化学反应不只经过分子间的简单碰撞就能完成,
反应为邻基参与历程
d) 猜测中间体的验证
如果猜测的中间体能用其他方法得到, 则用这中间体化 合物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应得到同样的产物. 如果没有得到 同样的产物, 则所猜测的中间体是不正确的. 但得到同样产物 并不意味着反应机理就确信无疑, 因为可能会是一种巧合. 例如, 中间体会不会是
Br
In/H2O PhCHO
CH3
CH3 H
+
C2H5 BF4CH3
σ-络合物
黄色,熔点-15℃
CH3 C2H5 + HBF4 CH3
CH3
b) 捕获中间体 所猜测的中间体如能用某种试剂捕获, 对证明机理也起到作 用了.1975年有人用2,2,6,6-四甲基氢化吡啶锂使氯苯变为苯炔, 用2,5-二甲基呋喃将形成的苯炔捕获, 证明了苯炔的形成.
判断合理机理的基本原则
1 提出的反应机理应明确解释所有已知的实验事实,同时 应尽可能简单。(任何化合物的每一步反应都是在该反应条 件下的通用反应) 2 基元反应(没有中间体,只有过渡态)应是单分子或双 分子的,通常不必考虑涉及三分子的其他反应。 3 机理中的每一步在能量上是允许的,化学上则是合理的。 4 机理应有一定的预见性。当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结构变化 时,应能对新反应的速度和产物变化作出正确的预测。
• 假设一个反应先达到一个过渡态,然后从过渡 态以极快的速度变成产物
C A+B T. S. K≠ = [T. S.] [A][B] Δ G≠ = - RTlnK≠ κ KT 速度= [ T. S.] h [ T. S. ] = K≠ [A][B] K ≠ = e-Δ G ≠ 速度= κ KT e-Δ G≠ h
第 3章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 研究反应机理的目的:
是认识在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体系中 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结合位置、次序和结合 方式上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改变的方 式和过程。
• 反应进行的途径主要由分子本身的反应性
能和进攻试剂的性能以及反应条件等内外 因素决定。
化学反应包括由反应物向产物的转化,反应主要
H2O
N C CH2 CH CH O
为什么烷氧基负离子和氰根负离子可以从半缩醛负 离子中离去?
一般来说,亲核试剂与离去基团没有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只有当好的离去基团才能反应,如下列分子内的亲核取代:
O Br O + KBr
当离去基团与亲核试剂连在同一碳原子上,随着离去基团的离去 ,产生了一个新的π键,这类反应比外来的亲核试剂的取代要容 易得多。
In
PhCH HO
3
可以制备这个化合物, 再在水中与PhCHO反应来验验. 加拿大 的华人化学家陈德恒教授的研究小组后来用NMR和制备等方 法证明中间体是一价铟化合物
In
3. 催化剂
催化剂能加速或阻止一个反应的进行, 可暗示其反应机理. 例如 能被过氧化物加速的应为自由基机理, 被酸催化就可能是正离 子中间体, 被碱催化则可能有负离子中间体.
CH3 Cl H3C
LiTMP +
O H3C CH3
THF,
O
c) 中间体的检出 如不能分离,也不能捕获, 也可以用检测的办法. 现在可以 用NMR, IR, Raman, 顺磁共振等光谱做反应的实时检测. 甚至 要求很高的无水无氧的金属有机反应也可以在核磁管中做. 例如用Raman光谱检出NO2+的存在, 是苯硝化反应中有此中 间体的强有力的证明.
OH H3C CH
CN ( OH )
OC2H5
O H3C CH OC2H5 + HCN
2)这个负离子可以消去一个烷氧负离子得到一个醛:
O H3C CH OC2H5 O H3C CH + C2H5O
3)氰根对醛亲核加成;酸碱反应。
O H3C CH + H CN CN
O H3C CH CN
O H3C CH
反应坐标 势 能
A......B ....C
A+B C
A B+C
反应坐标
过渡态 [R H X]
能量
E活化
反应物 RH + X
中间体 R + HX ΔH' 产物 RX + X . 反应进程
烷烃卤代反应进程的能量变化
过渡态:能量曲线上能量极大值,只能根据反应物和产 物的结构来进行推测。
中间体:能量曲线上能量极小值,是一个的质点,可以 通过现代物理仪器观察到的光电信号来推测它的结构。
HNO3 + 2H2SO4
2HNO3
NO2+ + H3O+ + 2HSO4
NO2+ + NO3 + H2O
NO2
HNO3 H2SO 4
+ H2O
1HNMR
证明下述反应为邻基参与,存在苯桥正离子。
HOAc
+
CH2CH2OTs
H2C
CH2
CH2CH2OAC
苯桥正离子中间体
动态1HNMR(化学家Olah)
A+B 反应物
△G
D 产物
△G
a
单步反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双步 反 应
在双步反应的图b中
• 反应物和产物之间包括具有一定寿命的中间体I, 因此,它包含有两个过渡态,而且第一个过渡态 的ΔG1≠比第二个过渡态的ΔG2≠高,这意味着第 一步反应应该是速率控制步骤。 • 过渡态与中间体的区别。中间体位于两个过渡 态之间的能量最低点,故有一定的存活期,实 际的寿命依赖于凹陷的深度。下凹浅暗示下一 步的活化能低,生存期短,下凹深中间体的生 存期越长;而过渡态只有一个转瞬即逝的生存 期,并代表反应途径中的能量极大值。
提出反应机理的实例
OH H3C CH OC2H5 + HCN NaOH OH H3C CH CN + C2H5OH
放弃不合理机理:
OH H3C CH OC2H5 OH H3C CH CN + C2H5O
CN
因为:C2H5O-不是一个好的离去基团
提出一个合理的反应机理:
不要一开始就想到反应产物。反而应该注重起始原料, 选择在该反应条件下最可能进行的反应。 1)起始物是一个醇,通常在碱作用下能部分转化成其负离子:
O R C Nu O R C + Nu
( Nu 为几乎所有的负离子,R,H 除外)
反应机理类型
• 离子型反应, 自由基反应, 周环反应 • 取代反应(亲电,亲核,自由基), 消除反应, 加成反应 (亲电,亲核,自由基), 重排反应(缺电子体系,富电子 体系,自由基). • 一个有机化学反应可能有几种机理类型共存.
4.同位素标记
同位素标记常能提供非常有用的线索, 利用同位素标记可以发 现许多通常条件下很难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在下列反应中,
RCOO + BrCN
250-300° C
RCN + CO2
产物中的CN是否来自BrCN? 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来解决这个问 题. 例如可以用Br14CN, 也可以用R14COO-和BrCN反应, 在后一 种情况下, 标记原子14C是在R14CN中而不是在CO2中, 同时, 如 果R为光学活性的基团时, 在反应后构型保持; 并且在反应混合 物中离析出酰基异腈酸酯RCON=C=O, 因此提出如下机理:
/RT
A+B
C
/RT
[A][B] = k r [A][B]
• 在一步反应的图中能量最高点是活化络 合物(图a.),在它的左边,所有络合物都 被认为同反应物处于平衡中;而在它右 边,所有络合物则被认为是同产物处于 平衡中。
G
G
过渡态
Δ G1≠ C 中间体
Δ G2≠
Δ G 1≠ A+B 反应物 C 产物
5. 立体化学证据 是常用的考验和判别反应机理的方法.
OH
CH3 C C H
CH3 C C H
CH3 H
H CH3
KMnO4 OH-
H OH
OH
CH3 CH3
H2O H
(2S,3R)
内消旋体
OH H CH3 OH CH3 H
KMnO4 OHH2O
CH3 H OH
基元反应为吸热反应,TS与 产物的结构和能量相近。
基元反应为放热反应,TS与 反应物的结构和能量相近。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要经过一个过渡态才能完成。
A + BC
A
........
B
...........
C
=
AB + C
过渡态的特点: (1)能量高。 (2)极不稳定,不能分离得到。 (3)旧键未完全断开,新键未完全形成。
反应势能图
反应势能曲线:图中表示势能高低的曲线。
势 能
A......B ....C
反应坐标:由反应物到生成物所经过的能 量要求最低的途径。 过渡态:在反应物互相接近的反应进程中, 与势能最高点相对应的结构称为过渡态。
A+B C
A B+C
活化能:由反应物转变为过渡态所需要的 能量。
中间体:两个过渡态之间的产物称为中间 体。(中间体能分离得到。过渡态不可分 离得到。) Hammond假设:过渡态总是与能量相近 的分子的结构相近似。
而且要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即活化络合物,是一 种高度不稳定而且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电荷分布的活 化物),过渡态与反应物能量之差叫活化自由能ΔGө。 过渡态(TS)的结构与能量相近的反应物或产物(或中间 体)相似,我们无法分离和观察到TS的存在。 过渡态(TS)是一种假想状态,不具有客观性,处于能 量曲线图的峰顶。 中间体(I)是具有客观性,可分离或检测其存在,处于 能量曲线图的峰谷。
二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 • • • • • • 1 产物鉴定 2 中间体确定(分离,捕获,合成) 3 催化作用 4 同位素标记 5 立体化学 6 化学动力学 7 同位素效应
1. 产物鉴定 机理本身就是为说明产物是如何从起始物变来的, 所以一 个机理提出后, 必须要能说明得到的全部产物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比例, 包括付产物. 例如
例如,霍夫曼重排反应中至少有三种中间体是很容易分离 得到的,即N-溴代酰胺及其负离子和异氰酸酯. 分离得到了RCONHBr, 证明了反应确实经过这个中间体.
RC O NH 2
O
NaO Br
RC O NHBr H2O
RC O NBr
O
-Br
R C N
R-N=C =O
RNHC OH
-C O2
RNH2
CH3 + C2H5F CH3 CH3 BF3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