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工作方案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7a53010912a21614792958.png)
金榜集团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工作方案一、金榜集团建立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性集团公司关键岗位人员,主要有两个方面组成:1、由集团公司直接任命的关键岗位人员(集团本部中层级以上的岗位人员、委派子公司担任财务经理/总监的岗位的人员、集团公司委派至下属单位担任总经理助理级以上岗位人员);2、下属子公司自行任命的中层(经理级)且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的关键岗位人员。
以上两类人员可以说是金榜集团的核心管理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能否顺利实现。
因此如何对他们进行选聘、任免、晋升、考核、培训成为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如何去把握集团公司关键岗位人员高绩效的素质要求,为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关键人员的招聘、考核、培训提供更科学的标准和依据,直接关系到集团公司资源部如何实现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有效管理。
二、建立胜任力模型的基础胜任特征(Competency)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
这些特征是人格特征中深层且持久部分,可以迁移到不同的情况中,并且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胜任特征能预测个体的行为表现及工作绩效。
胜任特征自上至下可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构成要素(如图1):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
知识技能可见、外显的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深藏、内隐的图1 冰山模型冰山水下的部分是我们所指的潜在特征,冰山从上到下深度不同,则表示被挖掘与评价的难易程度不同,向下越深越不容易被挖掘与评价。
冰山水上的部分——知识与技能是容易被评价,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及动机则难以培养评价。
动机、特质、态度和自我概念的特征可以用来预测行为,而行为产生工作的结果。
流程如图2愿望 行动 结果 动机、自我概念、知识 技巧图2 胜任特征因果流程模型国外有专门研究机构通过对全球200多项工作所涉及的胜任特征进行提炼,形成了与 360种行为相关的21项通用胜任特征要素,这些要素能够解释每个领域中 80—98%行为及其结果。
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
![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https://img.taocdn.com/s3/m/8420a2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b.png)
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
岗位胜任力模型(Job Competency Model)是指根据组织对岗位要求的定义,通过分析岗位的关键要素和对应的胜任力,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以帮助组织和员工了解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进行招聘、培训及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以下是一般的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步骤:
1. 确定岗位的关键要素:对于每个岗位,首先要明确该岗位的关键要素,即在该岗位上表现优异所需的核心能力和知识。
2. 识别胜任力要素:基于岗位的关键要素,进一步识别出能力、技能和知识等方面的胜任力要素。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等方式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
3. 制定评估指标:根据识别出的胜任力要素,制定明确的评估指标,用以衡量员工在每个要素上的绩效。
评估指标可包括行为标准、技术指标、知识水平等。
4. 构建胜任力模型框架:根据识别出的胜任力要素和评估指标,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框架,将要素和指标组织成层次结构,形成完整的模型。
5. 验证和修正:通过与现实工作情况进行对比,验证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根据反馈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时修正和调整模型。
6. 应用和推广:将岗位胜任力模型应用于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指导组织和员工进行能力开发和绩效改进。
同时,推广模型的应用,提高组织的绩效管理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搭建需根据具体的组织和岗位来进行,不同的岗位可能有不同的胜任力要素和评估指标。
因此,搭建岗位胜任力模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定制化设计。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及运用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85ce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9.png)
调整频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调整频率,如每年一次或每半 年一次
调整效果:评估调整后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不断优化和完善
反馈与改进
收集员工反馈: 了解员工对岗 位胜任力模型 的看法和建议
分析数据:对 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分析,找 出存在的问题
绩效评估:定期 评估员工绩效, 提供反馈
激励机制:建立 激励机制,提高 员工积极性
培训与发展:根 据绩效评估结果, 制定培训计划, 提升员工能力
员工留任
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识 别和留住关键人才
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建 立公平、公正的晋升和薪酬体系,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方法
实施岗位胜 任力模型构
建的过程
评估岗位胜 任力模型构 建的效果和
适用性
持续改进和 优化岗位胜 任力模型构 建的方法和
工具
常见模型介绍
冰山模型:将胜 任力分为表面和 深层两部分,强 调深层能力的重 要性
洋葱模型:将胜 任力分为多个层 次,强调核心能 力的重要性
胜任力模型:将 胜任力分为多个 维度,强调综合 能力的重要性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通过岗位胜任力模型, 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 的能力和潜力,从而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 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 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 和潜力,从而提高员工 满意度。
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 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 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 和潜力,从而提高企业 竞争力。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01
岗位胜任力模型运用
招聘与选拔
岗位胜任力模型 在招聘中的应用: 通过模型评估候 选人的胜任力, 提高招聘效率和 质量
构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重塑公司培训管理体系
![构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重塑公司培训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ead96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2.png)
构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重塑公司培训管理体
系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培养也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任务。
如何针对公司内部岗位的需求,打造一个高效的培训管理体系?最重
要的是,如何根据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对
员工进行科学的梯度性培训和能力提升?
首先,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研究并梳理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定义清晰的胜
任能力指标;
2. 对每个岗位的胜任能力指标进行排序、权重计算,形成相应的岗位
胜任能力模型;
3. 将模型中的胜任指标转化为测评项目,进行员工胜任能力测评,对
员工实现量化评估,为整个培训体系的开展提供基础数据分析;
4. 根据员工的能力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梯度性培训方案,通过课程
学习、实践操作和学员总结等方式逐步提升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综
合素质能力。
其次,重塑公司培训管理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建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规划和绩效考核体系,将岗位胜任能力
模型引入人才管理流程中;
2. 设立专业的培训机构或团队,负责制定、组织和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制作工具书、教材、课件等教育教学资源;
3. 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如传统面授课程、在线学习或混合式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
4. 注重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定期评估和考核,检验和调整培训方案,
从而达到最优质的培训效果。
总之,通过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和重塑公司培训管理体系,能
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内部的人才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be187e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7.png)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组织对人才的渴求从未如此强烈。
如何挑选和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今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介绍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内涵、构建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模型提升组织绩效。
一、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内涵岗位胜任力模型是指对某一特定岗位所需的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进行系统描述和分析,从而形成的标准化规范。
它具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二是与组织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个人特质。
通过岗位胜任力模型,组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为员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二、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方法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岗位需求。
首先需要明确特定岗位的工作职责、技能要求、绩效标准等内容,以确保建立的模型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
2、收集相关资料。
通过文献综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与该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了解行业最佳实践和成功关键因素。
3、整理思路。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明确岗位胜任力模型所需包含的要素,并梳理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4、制定模型。
在思路清晰的情况下,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岗位胜任力模型,明确各要素的定义和评估标准。
5、验证与调整。
通过实践应用和反馈,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三、运用岗位胜任力模型提升组织绩效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不仅可以为组织提供选人用人的依据,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组织绩效:1、招聘与选拔。
运用岗位胜任力模型,组织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应聘者的能力、潜力和个性特征,挑选出最适合特定岗位的人才,从而提高招聘效率和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2、培训与发展。
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能力现状与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3、绩效管理。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be2a70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5.png)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是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确定岗位要求,招聘合适的人才,评估员工的绩效表现,以及提供发展和培训的方向。
下面将详细介绍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首先,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需要明确岗位的要求。
这包括了对岗位的职责和任务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以及了解岗位对个人素质和行为特征的要求。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与现有员工、直接上级和相关部门的沟通来完成。
其次,根据岗位的要求,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这些指标应该能够客观地衡量员工在岗位上的表现,包括工作成果、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
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可以帮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并提供评估和反馈的依据。
接下来,分析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这包括了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通过对岗位所需能力和素质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招聘和培训的重点,以及提供员工发展的方向。
然后,对岗位进行胜任力评估。
这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利用胜任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员工是否胜任岗位。
胜任力评估可以包括面试、测试、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员工能力和素质的评估,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并为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的建议。
最后,根据胜任力评估的结果,制定培训和发展计划。
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可以帮助员工提升自己在岗位上的表现,提高胜任力。
培训和发展计划应该根据员工的具体需求和岗位要求进行定制,包括了技能培训、知识学习、职业规划等方面。
综上所述,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通过对岗位的要求和员工能力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招聘合适的人才,提高员工在岗位上的绩效表现,以及提供员工发展的方向和机会。
通过合理使用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企业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能,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能力复盘: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模型是如何构建的
![能力复盘: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模型是如何构建的](https://img.taocdn.com/s3/m/01d4328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d.png)
能力复盘: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模型是如何构建的大家好,本期为你分享的主题是——能力复盘: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模型是如何构建的。
岗位胜任力模型,其实就是把胜任岗位需要的各项能力逐一罗列出来形成的一个文档,用这个模型选拔出来的人,实际工作能力和他书面反映出来的能力之间差别会很小。
作为HR,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岗位胜任力模型存储在个人的脑海中,掌握了岗位胜任力模型,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自查,发现自己欠缺哪方面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补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招聘工作的时候,有的放矢,根据模型去选拔人才,提高招聘质量,本节内容就通过招聘专员这一岗位,为大家分享一下人力资源岗位胜任力模型是如何构建的。
这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胜任因素:大家不妨一起思考一下,你认为一名合格的招聘专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首要因素当然是专业知识,一名合格的招聘专员要了解与人力资源有关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工作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专业知识不仅仅是在招聘领域,也应该包括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基本常识,因为很少有招聘专员只专职做招聘的,人力资源部作为服务性部门,部门内部可以存在岗位分工,但是岗位之间应该有基本的熟悉度,每个岗位都应该具备成为另外一个岗位备份的能力,在同事请假或者不在公司期间,可以代班。
第二个胜任因素是沟通协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是每个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日常工作中,要想妥善处理好和上级、同级、下级的关系,沟通能力必不可少。
一个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首先要是一个重视且乐于与人沟通的人,她愿意和别人建立联系,在遇到沟通障碍的时候,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去化解矛盾和冲突,而不是回避。
分析判断能力也是招聘专员这个岗位的胜任因素之一,因为他需要花很多时间筛选简历和主持面试,这是一个非常考验分析判断能力的活儿。
要求他要有娴熟的观察、剖析、分辨和推断的能力。
另外一个胜任因素是岗位技能,一般情况下,作为招聘专员,核心的工作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根据部门提出的招聘需求,开拓招聘渠道,维护和拓展工作,保障招聘工作的有效性;编写招聘广告并发布招聘信息;汇总应聘信息并筛选简历;根据初试结果的名单,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与复试过程;根据公司总体的用人需求,针对核心管理和专业人员,建立人才储备库等。
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步骤
![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66c68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3.png)
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步骤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需求分析:明确组织或岗位的胜任力要求,了解所需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能力。
2. 胜任力的拆分:将整体的胜任力要求拆分为具体的胜任力维度和指标,并进行分类和组织。
3. 确定权重:对每个胜任力维度和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根据其对整体胜任力的重要性进行排列。
4.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胜任力评估数据,包括个人自评、上级评估、同事评估等多个角度的评估数据。
5.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每个胜任力维度和指标的得分,并进一步分析得出强项和待提升的区域。
6. 结果反馈:将分析结果反馈给被评估者,并进行解释和讨论,帮助其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发展需求。
7. 发展计划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与被评估者一起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明确提升的目标和具体行动计划。
8. 发展实施:被评估者根据个人发展计划,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提升自身的胜任力水平。
9. 绩效评估:定期对被评估者的发展进展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通过再次进行胜任力评估来检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水平。
10. 持续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胜任力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其与组织需求的匹配,并不断改进组织的人才管理和发展策略。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4041cd5aaea998fcd220eca.png)
方法| M E T H O D O L O G Y使用统计学方法,基于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一套有特色的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文/李娟曹浩文戚薇■关键词:胜任力模型培训体系主成分因子岗位胜任力具体指处于一个特定的条件中,拥有胜任力的员工与一般员工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差别,它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行为能力、职业能力和战略综合能力。
一、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流程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从根本上可以分为文献综述法、访谈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定性与定结合法。
本文将综合采用这些方法来搭建A 公司胜任力模型。
首先采用文献综述与分析方法广泛搜集、整理和比较与A公司业务相同和相仿企业的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相关文献,总结 其胜任力特征的异同;同时,积极 走访和访谈相关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探讨、记录和总结企业管理层针对企业自身组织结构和业务特点而提出的胜任力特性。
通过将文献综述与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与访谈调研所得结果对比权衡,初步形成A公司 岗位的胜任特征。
针对胜任特征开展更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设计问卷调査并在A公司内部发放,使用统计工具和数学方法对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验证胜任特征选取的合理性,并最终完成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二、胜任力特征初构1.文献综述与分析周悦峰(2017)将工程设计院所设计项目负责人的胜任力模型要素归纳为专业知识、团队协助、沟通协调、客户导向、个人影响力、战略导向、认真负责、规划控制、抗压能力等。
张慧(2017)将工程项目经理需要的胜任力特征划分为个人特质、人际关系、基本知识和管理技能4个维度,其中个人特质维度包括责任感、适应性、身体素质、心理抗压、执行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人际关系维度包括团队管理能力、关系建立、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客户服务等;基本知识维度包括项目管理知识、专业基本知识、相关法律知识、行业工作经验等;管理技能维度包括人才选用与培养、计划管控、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冲突管理、决策判断、信息管理等。
建立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建立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75dfb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d.png)
建立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目标和范围在建立胜任力模型之前,需要明确明确目标和范围。
这包括确定所要建立的模型的用途、领域或岗位的定义以及所需的关键能力的范畴。
第二步:收集数据在建立胜任力模型之前,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文件和文献研究、访谈和调查问卷等。
收集到的数据应涵盖与目标和范围相关的各方面信息,如工作描述、工作要求、成功的关键要素等。
第三步:分析数据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以识别出与成功相关的关键能力。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主题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来处理数据。
该过程旨在识别出与目标和范围相一致的关键能力。
第四步:制定胜任力模型在分析数据后,需要将识别出的关键能力整合为一个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应包括具体的能力项、能力层级、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力的具体描述。
可以使用文本、图表、层级结构等方法来呈现胜任力模型。
第五步:验证模型在制定胜任力模型后,需要进行验证。
这可以通过与内部或外部的专家进行讨论和审查来实现。
他们将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便对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
第六步:应用模型在验证通过后,可以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这可以包括使用胜任力模型进行人才招聘、培训和评估等活动。
模型的应用应与现有的人力资源系统和实践相协调。
第七步:监测和改进模型建立胜任力模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进行监测和不断改进。
在模型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收集反馈信息、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改进。
这有助于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建立一个有效的胜任力模型需要时间、资源和专业知识。
但是,一个合理的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岗位要求,识别和吸引具备所需能力的人才,并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
![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69b32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5.png)
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
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种能力框架,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人识别和评估所需的关键技能、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以实现某个职位或领域内的成功表现。
构建胜任力模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梳理职位要求和业务需求。
需要对特定职位的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所需的技能、知识、经验和行为特征等方面,同时要考虑业务需求和组织目标。
2. 收集数据和信息。
通过面试、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文献研究等多种途径收集数据和信息,以了解职位所需的关键技能和能力。
3. 分析和分类数据。
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和分析,以确定所需的核心胜任力和次要胜任力。
4. 确定胜任力模型。
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所需的胜任力模型,即核心胜任力和次要胜任力的组合。
同时,需要将胜任力模型与业务需求和组织目标相匹配。
5. 编制胜任力评估工具。
根据胜任力模型,编制相应的胜任力评估工具,以用于测评和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胜任力。
6. 应用和完善胜任力模型。
通过实践应用和不断完善胜任力模型,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发展中。
总之,构建胜任力模型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组织目标和人才发展等方面,以确保模型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全)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
![(全)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9f8285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e.png)
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岗位胜任力模型一、基础员工(初入职者):1.有限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一些基础知识或单一领域的某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从未在工作中实践过。
2、在本专业领域仅有较少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不够全面的,不能为独立工作提供支持,在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从未接触或解决过的。
3、对整个体系的了解是局部的,并对整个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不能清晰地把握。
4、只在指导下从事一些简单局部的工作。
5、不能完全利用现有的方法或流程来解决问题。
二、基层主管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1、具有基础的、必要的知识技能,这种知识技能集中在本专业的一个领域且以经在工作中多次得到实践。
2、能够运用现有的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但这种问题不需要分析或需要不太复杂的分析,工作相对而言是程序化的。
3、在适当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工作,在例行情况下有多次独立运作的经验。
4、能够理解本专业领域发生的改进或提高。
5、工作是在他人监督下进行的,工作的进度也是模式化规定的。
6、能够发现流程中的一般问题。
三、骨干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1、具备全面的良好的知识技能,在主要领域是精通的并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相关的了解。
2、能够发现本专业业务流程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3、能够预见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4、对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准确把握各体系之间的相关性。
5、能够对现有的方法、程序进行优化并解决复杂问题。
6、可以独立成功的、熟练的完成大多数工作任务并有效的指导他人。
四、专家需要具备的岗位技能:1.在本专业大多数领域具有精通的、全面的知识技能,在本专业其他领域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2、对本专业业务流程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能够洞察其深层次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能够缜密的分析专业领域的困难和瓶颈,并给他人施加有效影响,从而推动和实施本专业领域的重大变革。
4、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重大问题能够通过改革现有的方法、流程进行解决。
招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招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b638672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e.png)
招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招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是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建立的一种可量化和可评估的标准,通过此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招聘者是否符合企业岗位的需要。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如何建立招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第一步:确定招聘岗位的必要技能和能力在制定招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之前,必须清楚地了解该职位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确定:1.分析该岗位的职责和任务,通过了解该岗位的工作内容来确定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2.与现有员工、团队中的领导和同事交流,以了解他们认为这个职位需要哪些技能和能力。
3.参考行业标准、职业规划指南和相关资料,以确定该职位需要哪些技能和能力。
第二步:建立招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在确定了该职位需要的技能和能力之后,就可以开始建立招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了。
建立胜任力模型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细化技能和能力:将职位所需的技能和能力进一步细化为能够量化的技能和能力要求。
2.设定技能和能力要求的等级:根据岗位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设定针对每个技能和能力要求的等级。
一般情况下,技能和能力要求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基础、熟练、精通和专家。
3.量化技能和能力要求:将技能和能力要求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值或指标,以方便后续的测量和评估。
第三步:使用胜任力模型进行招聘和评估当胜任力模型建立完成后,就可以使用该模型进行招聘和评估了。
具体的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在招聘时,将该岗位的技能和能力要求以及对应的等级和指标作为关键字,用于筛选和筛选候选人。
2.在面试和其他评估环节,根据技能和能力要求的等级和指标进行评估,以确定候选人是否符合该职位的胜任力要求。
3.通过对求职者的技能和能力进行评估,可以建立个人胜任力模型,并用于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和培训计划提供参考。
总之,招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是企业成功招聘和发展员工的关键。
通过建立和使用该模型,可以更加科学地和客观地评估和选择人才,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和竞争力。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明确岗位胜任要求的模型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明确岗位胜任要求的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5d376b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4.png)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明确岗位胜任要求的模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Job Competency Model)是一种用于确定员工胜任特定岗位所需能力的工具。
通过建立胜任能力模型,组织能够明确岗位胜任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招募、评估、培养和发展员工。
本文将介绍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定义、建立过程以及应用案例。
一、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定义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是对某一岗位所需能力的描述和组织期望员工所具备的行为、知识、技能和特质。
它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员工胜任岗位的标准,并构建评估和发展员工的工具。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特征:包括关键的行为和动作,以及实现这些行为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2. 技术能力:指完成具体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3. 领导能力:包括影响他人、激励团队和管理冲突等与领导力相关的能力。
4. 沟通能力:指有效传达信息、倾听他人、协商解决问题和建立合作关系的能力。
5. 创新能力:包括思考问题的创新角度、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6. 人际关系能力:指与他人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能力,包括合作、支持和团队合作等。
二、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建立过程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岗位目标:明确岗位的使命、职责和目标。
2. 分析岗位:了解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3. 确定能力要素:根据岗位分析结果,确定胜任该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要素。
4. 制定行为指标:为每个能力要素定义明确的行为指标,用于衡量员工的能力水平。
5. 确定能力等级:根据行为指标,划分不同能力水平,形成能力等级描述。
6. 验证模型:通过对现有员工进行能力评估,验证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应用案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泛,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某公司要招聘一名销售经理,为了确保招聘到具备所需能力的人才,他们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构建了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该公司明确了销售经理岗位的使命和职责,包括制定销售策略、拓展客户群体、管理销售团队等。
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技巧
![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664bc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b.png)
……
6 、对岗位胜任力进行等级划分及 型行为描 述
岗位胜任力模型建立流
不在 作,
示 例
《招聘经理人》
•••
•• •
••
••
•
•
向
程第三步: 关键岗位能力模型建立1 、 关键岗位能力的重要性排序• 调查内容: 岗位任职者及上下级对提炼的岗位能力及所对应的典型行为的认可程度和 对各项能力重要性的看法• 调查对象: 关键岗位的任职人员及上下级2 、 确定胜任关键岗位时各项能力的等级要求2 、验证该模型的准确与否
岗位胜任力模型建立流
《招聘经理人》
位•
程 第二步: 职族能力模型建立1 、 标杆人员与一般人员的差异
思维方式及技能 有所不同
岗位胜任力模型建立流
《招聘经理人》
• 你对当时的情况有何反应 ? 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 请描述你在整个事件中 承 担的角色。• 你当时首先做了什么 ? 在 处理整个事件的过程中,都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步 骤?
• 企业文化• 规章制度• 工作流程• 产品知识
• 不同岗位要求• 能胜任该岗位
专业知识
胜任力五度模型
《招聘经理人》
1 、 知识
• 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基本素质 , 比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 , 这类均属于通用型能力 ,每个岗位均需要该类能力
• 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所需的知识和技巧 。不同职位序列和岗位序列 ,对于 专业性的能力需求不同 。 比如计划规划能力、质量监控能力、市场开拓 能力、客户分析能力等
•••
最碰 获, 内外的关注企业运营的财务及关键业务 指 标 , 据此分析 、发现企业运行 中的 关键问题面善 势, 来将
……
……
……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案例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a9727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9.png)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案例一、案例背景。
咱们有个公司啊,叫酷乐销售公司,主要卖各种超酷的电子产品。
公司业务扩展得快,销售人员也越来越多,但是销售业绩参差不齐。
老板就寻思着,得搞清楚什么样的人在销售岗位上才能真正干得好,于是决定构建一个销售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二、数据收集阶段。
1. 行为事件访谈(BEI)访谈的时候就像聊天一样。
对销售大神就问:“兄弟啊,你还记得上次你一下子搞定那个大客户的事儿不?你是咋做到的呀?”大神就开始滔滔不绝,说自己怎么前期做功课,了解客户需求,怎么应对客户的各种刁钻问题,最后成功拿下订单。
再问业绩不好的同事:“你觉得那次没拿下订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他就有点沮丧地说自己可能对产品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客户一问技术问题就卡壳了。
2. 问卷调查。
同时,还在全公司范围内发了个调查问卷。
问题很直白,像“你觉得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得有啥特点?”“如果要提高销售业绩,哪方面能力最重要?”大家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说口才得好,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有的说得有耐心,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还有的说得对产品了如指掌才行。
3. 岗位说明书分析。
把原来的销售岗位说明书拿出来仔细研究。
上面写着要负责客户开发、产品推广、订单跟进啥的。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那些做得好的销售可不止是完成这些基本任务,他们还能自己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给产品提出改进建议呢。
三、胜任力要素提炼。
1. 销售知识与技能。
这是最基本的。
得对产品特别熟悉,就像了解自己的手背手心一样。
知道产品的各种功能、优势,还得能对比竞争对手的产品,说出咱们的产品为啥好。
销售技巧也很重要。
比如说怎么开场能吸引客户,怎么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怎么处理客户的异议。
那些业绩好的销售,就像有一套魔法一样,总能把客户说得心服口服。
2. 客户导向。
优秀的销售人员心里得时刻装着客户。
就像有个销售冠军说的:“我每次跟客户打交道,就想着我要给他们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不是单纯地把东西卖给他们。
简述胜任力模型构建流程
![简述胜任力模型构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5ad34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d.png)
简述胜任力模型构建流程胜任力模型构建流程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就像搭积木一样,有一套自己的玩法。
一、明确目标。
咱得先搞清楚为啥要构建这个胜任力模型。
是为了招聘合适的员工呢?还是为了给现有的员工做培训发展计划?比如说,如果是一家创意广告公司,想要招聘新的设计师,那这个胜任力模型的目标就是找到那些创意满满、软件操作熟练、还能和团队成员愉快合作的人。
这就像是我们出门逛街,得先知道自己想买啥,不然就会瞎逛,啥也买不着。
二、数据收集。
这一步就像是探险家在收集宝藏一样。
我们可以从好多地方去找数据呢。
1. 行为事件访谈。
找那些在这个岗位上做得特别好的人,还有做得不太好的人。
问问他们在工作里都遇到过啥事儿,是咋处理的。
就拿刚才广告公司的设计师来说,问问那些设计出超级棒广告的设计师,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从客户模糊的要求里找到灵感的。
再问问那些设计总被打回的设计师,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这就像听故事一样,但是这些故事里可藏着很多有用的信息呢。
2. 问卷调查。
给在职的员工、领导、甚至是客户发问卷。
问问他们觉得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像是对于设计师岗位,可能员工会觉得要有很好的审美,领导会觉得要有按时交稿的能力,客户可能希望设计师能很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
3. 工作分析。
把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一条一条地列出来。
看看设计师要做的事情,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草图绘制,再到用软件制作出成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这就像是把一道菜的菜谱研究透彻,知道每个步骤需要什么调料一样。
三、数据分析。
收集了这么多数据,就像在海边捡了一堆贝壳,得挑挑拣拣,找出最漂亮的那些。
1. 编码。
把那些从行为事件访谈里得到的故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编码。
比如说,把设计师所有和创意相关的行为归为一类,和沟通相关的归为另一类。
这样就可以看出哪些能力是经常出现的,哪些是比较少见的。
2. 主题分析。
找出那些在数据里反复出现的主题。
对于设计师岗位来说,可能“创新能力”“软件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就是经常出现的主题。
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基本步骤
![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4f74d7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0.png)
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基本步骤哎呀,说起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这事儿可真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慢慢来,就像炖一锅好汤,火候得掌握好,料得放足,时间得熬够,才能出味道。
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事儿,就像俩老友在咖啡店里闲聊一样,轻松点,不整那些高大上的术语,就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首先得说,这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说白了就是给一个职位画个像,得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干这活儿。
这第一步啊,就是得搞清楚这个岗位是干嘛的。
比如说,你是个销售经理,那你得知道销售经理得搞定客户,得有说服力,还得懂市场。
这就像是你做菜前得知道要做啥菜,是红烧肉还是清蒸鱼,这决定了你得准备啥调料。
接下来,咱们得聊聊这岗位需要啥技能。
这就好比你做菜得知道需要啥食材,是五花肉还是鲈鱼。
你得列出个清单,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就像是调料,少了哪个都不行。
然后呢,就是得找个模板,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做的。
这就像你做菜前先看看菜谱,看看别人家是怎么调味的。
你可以找些行业内的成功案例,或者问问有经验的老手,他们是怎么搭建这个模型的。
这样你就能有个大概的方向,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可以稍微放松点。
接下来,就是得实际操作了。
你得收集数据,看看现在的员工都是啥样的,他们的表现如何。
这就像是你做菜前得尝一尝食材,看看新鲜不新鲜,味道对不对。
你得通过面试、问卷调查、360度反馈等方式,收集这些信息。
收集完数据,就得分析了。
这就像是你把食材都准备好了,得开始下锅了。
你得看看哪些能力是关键的,哪些是次要的。
这需要点技巧,得会看数据,会分析,找出那些对岗位影响最大的因素。
最后一步,就是得把这模型给实施起来。
这就像是你把菜做好了,得端上桌,让大家尝尝。
你得培训员工,让他们知道这个模型是啥,怎么用。
还得定期检查,看看这模型有没有效果,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你看,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其实就跟做菜一样,得一步步来,不能急。
你得先搞清楚要做啥,然后准备材料,再按照步骤来,最后还得尝尝味道,看看合不合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如何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胜任力模型的分析和建立,可以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招聘任用、培训、职业发展、薪酬、晋升、绩效评估等等。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作。
一般来讲,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分为构建胜任特征辞典、构建胜任力模型、人力素质测评与胜任力模型的检验修正等几个模块。
以下将针对这三大步骤对胜任力模型构建逐一展开介绍。
胜任特征辞典是提炼出的胜任特征的集合和胜任特征的分级描述记录,这些胜任特征对胜任力模型起到原料供应与测量尺度的作用;它可以看作为搭建胜任力模型的砖瓦以及测量胜任力模型的尺子了原材料和尺子,就可以对不同岗位进行胜任特征的提取组合,并对各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进行级别评价。
假如某一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中要求具备“客户服务导向”胜任特征,那么如何才算具备了“客户服务导向”特征呢?胜任特征辞典会把客户服务导向分为若干级,举例其中的两级:“能够对客户的问题给予基本的答复,但不刻意探究客户的根本需求或问题的原因”。
“建立起客户足以信赖的顾问角色,热情、周到、想客户所想,深入了解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发掘客户深层次的需要”。
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客户服务导向”所表述的分级的意义了。
有些岗位较低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就足够满足工作需要了,比如前台;但有些岗位就需要较高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比如售后服务。
笔者表示构建胜任特征辞典就是对胜任特征进行归纳甄选并对胜任特征进行分级的一个过程。
有了胜任特征词典,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就有了标准化的素材来源。
不同的岗位对胜任特征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但大多数特征都包含在了胜任特征词典中。
在这个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岗位,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或者通过对熟悉该岗位的专家、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绩效突出的员工、外部咨询顾问等的综合研讨和评定,就可以提炼出胜任该岗位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从而确定该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结构。
确定胜任力模型结构后,需要确定胜任程度。
胜任程度一般按照基本满足岗位胜任要求、满足岗位胜任要求、高度满足岗位要求等三个层级确定胜任力模型中各个胜任特征级别的组合。
举例来说,假如市场营销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由:成就意愿、主动性、信息获取能力、人力理解力、客户服务导向、团队合作、自信、专业知识技能八项胜任特征组成,那么对于市场营销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行为事件访谈。
在构建胜任力模型之初,一定要重视针对目前岗位任职者的访谈,在同一岗位中应该同时选择该岗位的优秀员工与较差员工分别进行深入细致的访谈。
通过对这些员工的工作坊谈,了解并记录他们日常工作过程中处理工作问题的方法和感受,为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积累足够的素材。
划分岗位序列。
在同一个企业内,可以根据岗位素质要求的相似程度,把企业不同岗位进行序列的划分,例如:管理、人力资源、财务、营销、生产等不同序列,同一序列的岗位具有共同的岗位序列胜任力。
笔者认为提炼企业通用胜任力。
依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领导人导向、员工调查问卷以及对标杆企业的分析,提炼总结出这个企业员工所必需具备的通用胜任力。
确定各岗位序列的通用胜任力。
同一序列中岗位的工作性质相近,对于岗位所要求具备素质相似,在考虑岗位序列通用胜任力时往往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提炼:岗位职责、在职人员自我判断、上级人员对这一序列岗位的期望、标杆企业该岗位序列事例借鉴等。
岗位专业胜任力设计。
由于涉及到每个岗位具体的专业胜任力的设计,因此这一步骤的工作必须要得到岗位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要在每位员工自我总结各自岗位专业胜任力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设计。
员工的甄选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传统的人员甄选招聘一般是基于企业短期的岗位需求开展的工作,仅仅以工作分析和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作为考察对方是否具备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与技能,这种招聘方式缺乏对应聘者未来绩效的预测与判断。
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员甄选招聘除了对应聘者做传统意义上的考察和评价以外,还要依据应聘者所具备的能力素质对其未来绩效的指引作用来对应聘者进行综合地评判。
这种基于能力素质的人员招聘在遵循有效的招聘甄选决策程序的同
时,不仅要为企业找到能满足目前需要的人才,而且还要为企业找到适合企业未来长远发展所需的人才。
企业借助胜任力模型对应聘者关键行为表现进行评估,可以确保企业所招聘到的员工具备企业期望的技能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