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复习及答案.docx

软件工程复习及答案.docx
软件工程复习及答案.docx

试题 1

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面叙述中 _?_内的最确切的解答,把相应编号写在答题表的对应栏内。

1.在软件开发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应分别在哪个文档中得到说明

_A_软件总体结构⑤

_B_运行环境③

_C_出错处理设计③

2.以下两个文档应分别在哪两个阶段中开发

_D_初步用户手册_E_确认测试计划②②

供选择的答案:

A、B、C:①可行性分析报告②项目开发计划③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④数据要求规格说明

书⑤ 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⑥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⑦测试计划⑧测试报告⑨ 用户手册D、 E:①可行性分析与计划②需求分析③总体设计④详细设计⑤测试⑥维护

试题 2

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面叙述中 _?_内的最确切的解答,把相应编号写在答题表

的对应栏内。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_A_。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_B_。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 _C_和指定的覆盖标准。一般说来与设计测试数据无关的文档是 _D_。软件的集成测试工作最好由 _E_承担,以提高集成测试的效率。供选择的答案:

A:①评价软件的质量②发现软件的错误

③找出软件中的所有错误④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B:①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②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③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④选择发现错误的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①程序的内部逻辑②程序的复杂程度

③使用说明书④程序的功能

D:①需求规格说明书②设计说明书

③源程序④项目开发计划

E:①该软件的设计人员②该软件开发组的负责人

③该软件的编程人员④不属于该软件开发组的软件设计人员

试题 3

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面叙述中 _?_内的最确切的解答,把相应编号写在答题表的对

应栏内。

软件的易维护性是指理解、改正、改进软件的难易度。通常影响软件易维护性的因素有易理

解性、易修改性和_A 易测试性。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往往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软件的易

维护性。如采用_B 良好的编程风格_有助于提高软件的易理解性;_C 信息隐蔽原则_有助于提高软件的易修改性。在软件质量特性中,_D 可靠性 _是指在规定的一段时间

和条件下,与软件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_E 安全性 _是指防止对程序及数据的非授权访问能力。

供选择的答案

A:①易使用性②易恢复性③易替换性B:①增强健壮性②信息隐蔽原则

④易测试性

③良好的编程风格④高效的算法

C:①高效的算法②信息隐蔽原则③增强健壮性④身份认证

D:①正确性②准确性③可靠性④易使用性

E:①安全性②适应性③灵活性④容错性

二、填空问题

1.文档功能是记录软件开发 _活动 __和阶段 _成果 __ ,能供人和机器阅读,具有永久保存属性。

2.计算机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有关的程序、 __ 数据 __ 、规程及任何与之有关的文档和 _图文资料 ___

3.工程是以 _构建 _、运行与集成为 _核心 __的人类活动,遵循社会 _需求 __ ,追求一定条件下的集成与综合 _优化 __ 。

4.瀑布模型是 _70_年代提出,面向 _过程 _,饱受争议应用 _广泛持久 _

5.软件工程是指采用 _数学 __ 、科学及数学的 _原理 __ 和方法研制与维护计算机__软件 _的有关技术和管理方法。

6.软件工程的目标是在给定 _进度 __和_成本 __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规定 _属性__ ,并满足用户 _需求 __的软件产品。

7.可行性研究是用最小的 __代价 _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__确定 _问题是否能解决或值得去解决,而不是 _解决 __问题。

*8. 需求分析阶段的输出是 _需求规格说明书 _ ,__的诸属性中, _功能 _需求最重要。

9.需求规格说明书是软件 _设计 __ 、编码和维护的 __基础 _ ,也是测试和验收目标系统的 _依据 __ 。尽量采用 _标准 __ 、简单的符号,使用户一目了然。需求规格说明书一旦得到用户和软件开发方一致 _确认 _ ,提交后将成为用户和软件开发方之间的 _合同 __ 。

10.分析模型主要有 _结构化 _分析模型和 _面向对象 _分析模型两类。

11._ 抽象 _和 _分解 __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主要手段。

12.DFD说明的是系统“做什么”,而不是系统“ __怎么做 _”,所以数据流图中不可夹带控制流。

13.数据流图的主图必须包括 _4__种基本图形元素,数据流图的主图上的数据流必须封闭在 __外部 _实体之间。

14. 数据流图中的每个元素必须有_名字 _ ,以此表明流动的 _数据 __是什么,数

据 _文件 __是什么数据, _ 加工 __做的是什么事情。

15.DFD只考虑软件必须完成基本逻辑功能,不考虑如何 _具体实现 __这些功能。

一、简答问题

1.简要解释名词“科学” ,“工程”,“系统” ,“研究”和“技术” 。

工程:与生产、建设相关,运用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原理得以实现的活动。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

技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研究: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软件生存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至最后退

役的全过程。国标《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6-88) GB8566-88 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 8个阶段: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实现,组装测试,确认测试,使用和维护。

3,简述软件危机的定义、表现、原因和解决途径。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不满意;软件维护困难;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等。

原因:用户对需求描述不清楚;开发人员对需求的理解与用户的本来愿望

有差异;存在疏漏和错误;技巧和创造性加剧了软件产品的个性化;缺乏方法

学和工具支持等。

管理、维护和更新,即软件工程方法。

4什么是可移植性?

软件可移植性指与软件从某一环境转移到另一环境下的难易程度。为获得

较高的可移植性,在设计过程中常采用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和运行支撑环境.

5软件概念定义包括哪三部分,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程序,数据,文档。P1

6《GB8566-88》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 8 个阶段: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组装测试,确认测试,使用和维护。试用瀑布模型

表示这 8 个阶段,并指出该模型中哪些阶段属于软件开发内容。基于瀑布模型,

你认为软件开发应该包括哪些阶段?都解决什么问题?

P13

7可行性研究涉及哪些内容?什么是软件需求?简述什么是需求分析?需求分

析的任务是什么?

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其他方面的可行

性分析。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

面的期望。需求分析:是指对问题及其环境的理解与分析,为问题涉及的信息、

功能及系统行为建立模型,将用户需求精确化、完全化,最终形成需求规

格说明的一系列活动或过程。需求分析的任务:是明确用户的各种要求,

并对系统要“做什么”给出一个清晰地、简洁地和无二义性的文档说明。需求

分析阶段的用户一般不直接参与新系统的开发,软件文档和客户培训计划也是

这一阶段的产物。

8. 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那些关键内容?评审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过程中,那个要素

受到普遍关注?

功能( 作用) 需求,性能需求、运行需求(环境)、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安全保障需求、用户界面需求等。

9.结构化方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0.简述什么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为什么说结构化分析方法也称面向数据流的分

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就是按照软件的内部数据传递、变换关系,从层次的角度出发,自顶向下地逐层分解,直至找到满足功能要求的所有可实现的模块为止,即直

到所有功能模块简单到可以用程序代码实现时,就不再分解了。

结构化分析的描述 / 分析工具是数据流图,加工说明和数据字典,亦称面向数

据流的分析方法 ( 也有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方法)。

11. 为什么要对数据流图进行分层?简述数据流图的分层方法,何谓DFD 的底图?

一张数据流图中不可能一次性的引进太多的细节,因此,一张数据流图不足

以描述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数据流图分层的方法。

数据流图的分层方法:从一个系统的基本模型开始,按层次逐级分解,直至

所有加工足够最简单、不必再分解为止。

底图:是最低一层数据流图,包含了系统全部数据与加工,其中的加工是

一些不必再分解的加工,这种不需要再分解的加工称为基本加工或基本处理逻

辑。

12. 何谓加工?何谓基本加工?编写加工逻辑说明的常用工具有哪些?

加工就是小说明,说明数据流图中每个加工,描述如何把输入数据转换为

输出数据的策略。编写加工逻辑说明的工具有:结构化语言/ 英语,判定表,

判定树, IPO 图等。

13.何谓数据字典?DD包含哪些内容?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信息的集合,它对数据流图中的各个元素进行完整

的定义与说明。

定义与说明数据流图中的各个元素。包含数据流、数据项、数据存储、处理

逻辑、外部实体等。数据字典可全人工、全自动化或实用程序帮助人工的混合

过程实现。数据有 3 种情况:只有一个数据项;多个数据项组成的数据流;数据

文件或数据库。

14.DFD 中的数据对应哪些基本图形元素?分别指出表示静止状态数据和运动状

态的数据的基本图形元素。

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图形符号:“→” 箭头表示数据流;“○”圆或椭圆表述

加工;“ =”双杠表示数据存储;“□”方框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PPT课件内容

基概念

可行性研究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解决或值得去解决,而

不是解决问题。

在项目 ( 问题 ) 启动之前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指在当前市场的技术、产品条件的限制下,能否利用现在拥有的以及

可能拥有的技术能力、产品功能、人力资源来实现问题( 项目 ) 的目标、功能、性能;能否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整个项目。

主要考虑:处理问题的风险;人力资源的有效性;技术能力的可能性;产品的可用性。

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整个项目的投资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支出分析;收益分析;投资回报分析;敏感性分析等。

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

运行环境是制约软件在用户单位发挥效益的关键。

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包括诸如法律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确定项目规模和目标; 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 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导出和评价各种方案; 推荐可行性方案; 编写和递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步可行性研究内容

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周期;需要的人力、财力资源;功能和目标是否可以实

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否可以保证;项目/问题从经济上、技术上是否合理。

详细可行性研究内容(1)

提出项目开发背景、必要性和经济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产品交付的形式、种

类、数量。

调查研究国内外客户的需求情况,对国内外的技术趋势进行分析,确定项目的规模、目

标、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

现有资源、设施情况分析:调查现有的资源 ( 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规章制度等)

种类与数量,以及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可能的更新情况

详细可行性研究内容(2)

确定总体和详细目标、范围,总体的结构和组成,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产品的功能与

性能。

实施进度计划建议。

编制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计划。

确定组织、人力资源、技术培训计划:包括现有的人员规模、组织结构、人员层次、个

人技术能力、人员技术培训计划等

合作 / 协作方式。

效益的预测与评估

软件项目的效益表现为多种形态,对于效益的量化及计算方法,中国最优化协会有人把

其归纳为以下几种:函数求解法;相关关系法;模糊数学法;专家意见法( 德尔菲法 ) ;成本降低法;利润增加法。

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回收期

计算回收期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差额投资回收期。( 项目 / 问题 )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条目 )

第1 部分概述

第2 部分技术背景与发展概况

第3 部分现行系统业务、资源、设施情况分析

第4 部分技术方案

第5 部分实施进度计划

第6 部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计划

第7 部分人员及培训计划

第8 部分不确定性 ( 风险 ) 分析

第9 部分经济和社会效益预测与评价

第10 部分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3 章软件分析

需求分析

基本概念

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

需求分析是指对问题及其环境的理解与分析,为问题涉及的信息、功能及系统行为建立模型,将用户需求精确化、完全化,最终形成需求规格说明的一系列活动或过程。

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明确用户的各种要求,并对系统要“做什么”给出一个清晰地、简洁

地和无二义性的文档说明。

需求分析阶段的用户一般不直接参与新系统的开发,软件文档和客户培训计划也是这一

阶段的产物。

建立分析模型

为原始问题和目标系统建立分析模型。

分析模型包含问题及环境的信息流、处理功能、用户界面、行为及设计约束等。

分析模型有面向过程模型和面向对象分析模型两类。

早期的结构化分析模型的基本组成是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和加工说明,数据字典是分析模型的“ 核心” 。

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规约 )

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

需求规格说明书是软件设计、编码和维护的基础,也是测试和验收目标系统的依据。

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素/ 属性

功能 ( 作用 ) 需求:定义拟开发的软件能完成的动作或事情,即“做什么”。

性能需求、运行需求(环境)、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安全保障需求、用户界面需求

等。

需求规格说明书框架

1.引言

1.1需求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 3.1.3处理过程描述

1.2软件产品的作用范围 3.1.4输出

1.3定、同与宿写?? ? ? ?

1.4参考文献 3.2外部界面需求

1.5需求格明概 3.

2.1用界面

2. 一般性描述?? ? ? ?

2.1品与境的关系

3.3性能需求

2.2品功能

3.4需求

2.3用特征

3.5属性需求

2.4束?? ? ? ?

2.5假与前提

3.6其他需求

3. 特殊需求附

3.1功能或行需求索引

3.1.1引言

3 .1.2入

需求分析的步

需求取

常需求取方法

通了解用有的系和期望的新系等方面的想法。

开原形系

根据需求明,开者快速构造出一个足用基本要求的小型件系,然后根据用意原形加以改。如此,不断价、和修改,得新的原形版本,逐步减少分析和

沟通中的解,适需求。

建立模型

需求评审

需求规格说明书还包括数据流图、用 IPO 图或其他工具简要描述的系统主要算法、用户需求与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设计约束等内容。

需求规格说明书一旦得到用户和软件开发方一致确认,提交后将成为用户和软件开发方

之间的合同,必须严格审查!。

轮查

走查

小组评审和审查。

数据流图:

第 3 章软件分析

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采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结构化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简称SA)、结构化设计 ( 简称 SD)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简称 SP)三部分内容。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原则

抽象 : 考虑事物的本质特性而不是其细节。

分解 : 把一个大问题逐次划分成为若干个足够简单的小问题。

模块化 : 将系统分解成具有指定功能的若干模块。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就是按照软件的内部数据传递、变换关系,从层次的角度出发,自顶向下地逐

层分解,直至找到满足功能要求的所有可实现的模块为止,即直到所有功能模块简单到可以用

程序代码实现时,就不再分解了。

结构化分析的描述 / 分析工具是数据流图,加工说明和数据字典,亦称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也有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方法)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信息的集合,它对数

据流图中的各个元素进行完整的定义与说明。

定义与说明数据流图中的各个元素。

包含数据流、数据项、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

数据字典可全人工、全自动化或实用程序帮助人工的混合过程实现。

数据有 3 种情况:只有一个数据项;多个数据项组成的数据流;数据文件或数据库。加工(逻辑说明)

说明数据流图中每个加工,描述如何把输入数据转换为输出数据的策略。

编写加工逻辑说明的工具有结构化语言/ 英语,判定表,判定树,IPO 图等。

结构化语言

自然语言的词汇与某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结构混合在一起的语言。

判定表和判定树

建立逻辑模型举例(抽象)

学校向学生销售教材的手续

学生先提交购书申请,系办张干事开购书证明,学生持证明找教材科的王会计开购书发票,向李出纳交付书款,然后到书库找赵保管员领书,由此生成当前系统具体模型

删掉具体模型中的非本质元素

张、王、李、赵等具体的人是可以变动的,,由此导出当前系统逻辑模型。

验证需求

分析当前系统与目标系统时,发现“ 发书” 这项工作由人工完成、这项功能不需要计算机参与,删除该元素,于是就产生了理想需求表达- 初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审查需求

复审需求规格说明书

,将这三个文件加入 DFD ,并给加工补上编号。从而得到了一个较完整的计算机教材售书系

统的数据流图或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数据流“ 发票”字典条目

组织是指文件中的记录按照什么规则组成文件

学生用书表 ={ 系编号 +专业和班编号+年级 +{ 书号 }}

年级 =[1/2/3/4] *4字符中任选一个* ,

书号 ={ 字母 }+{ 数字 } * 例如, MATH 11, Eng 2* 。

教材购销系统的分层数据流图

教材购销系统的顶层DFD

教材购销系统的第 2 层 DFD

销售子系统的第 3 层 DFD

采购子系统的第 3 层 DFD

在第 2 层 DFD中,采购是系统内部的一个加工,但在销售子系统的第销售之外的一个外部项。

整个系统一共分解为 3 层,4 张 DFD组成了教材购销系统的分层

3 层 DFD中,采购却是DFD。愈到下层加工愈细,

第三层共有9 个足够简单“基本加工”分层数据流图的审查

一致性

父图与子图平衡

教材销书子系统系统数据流图的精化与层间平衡

结构化设计方法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设计,都要从需求分析获得的分析模型导出软件的设计模型。

结构化设计 (SD) 的基本概念

SD源于 1970 年代

SD 认为程序或系统是由一组功能操作构成的,需要实现的系统是逻辑功能(模块)的抽象集合,

强调分析模块之间关系,忽视模块内部的情况,重视“模块度” 。

软件应该设计为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相互独立的模块组织。

SD的特点

采用结构图来描述程序的结构。

根据需求分析阶段对数据流的分析结果来设计软件结构。

把数据流图变换成程序结构。

理论上,结构化设计方法可以用于任何软件系统的开发。

内聚和耦合是评价软件设计质量的标准。

图形工具

结构图是描绘系统结构的图形工具,描述系统由哪些模块组成、程序中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每个模块“ 做什么” 以及每个模块输入和输出。

报表加工程序结构图

结构图揭示了模块结构的偶合和内聚关系,这种关系是系统的一种静态结构,表明模块间是否有关系,是否相互发生影响,但没有说明如何发生影响。

结构图的主要质量指标是模块内聚度和偶合度。

通常,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建立初始结构图;按高内聚、低藕合的标准修改初始结构图;反复修改调整直至获得满意的最终结构图。

层次图 (H 图 )

层次图中一个矩形框代表一个模块,框间的连线表示调用关系,位于上方的矩形框所代表的模块调用位于下方的矩形框所代表的模块

HIPO图

事务分析

当数据流具有明显的事务特性时,则应该采用事务分析法处理问题。事务分析是从事务流型的数据流图导出程序结构,它的步骤与变换分析基本类似,主要差别是从数据流图到程序结构的映射

四、变换分析

把数据流图转换为相应的初始软件结构图。

变换结构由传入、传出和变换中心三个部分组成。

变换中心(中心加工)的任务是把系统的逻辑输入加工为系统的逻辑输出。

分析数据流图

进行一级分解

主要任务是画出初始结构图的最上面的两层模块,系统的顶层和第一层。顶层只有一个用于控制的模块,其功能是完成整个系统要做的事情。第一层(顶层的下一层)一般包括输入、输出和变换中心三个模块,它们分别代表系统的三个相应分支。

具体做法是先把 DFD的变换中心对准结构图的顶层模块,然后画出结构图的顶层模块。然后逐步自顶向下建立或设计结构图的其他下属模块和成分。

DFD经第一级分解后导出的结构图

二级画法

五.数据流图的查改错

根据规定审查一份给定的数据流图,指出问题或错误,并改正错误。

六.基本路径测试技术

根据给定程序绘制相应的流图、计算程序的环路复杂性、指出独立路径,由此判断合理规划设计测试用例的数目。

计算环路复杂性方法

设G表示流图, V(G)表示环路复杂性

则V(G) =区域数= E-N+2=P+1

其中,区域数是流图中的区域数, E 是流图中边的条数、 N 是流图中节点数, P 是流图中判断节点的数目。

流图 B 的环路复杂性值V(G)=4。

自顶向下集成

从主控制模块( 顶层模块 ) 开始,按照“软件”的控制层次结构,向下逐步测试。

根据移动线路的差异,又分为深度优先或者宽度优先的策略。

软件工程试题(附答案)

软件工程试题(附答案)

《软件工程》作业 班级2000(春)计算机本科姓名罗国南学号001000490 成绩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可行性研究的最根本的任务是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 PDL语言是详细设计的重要工具,可方便地实现程序的自动生成。√ 模块的控制域应该在作用域之内。 面向对象方法把对象作为数据及可以施加在这些数据上的操作所构成的统一体。√ 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 软件测试时经常要输入无效的,不合理的数据进行测试。√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从应用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基础语言、结构化语言和专用语言三大类。√

软件维护的前提是不能失去原有软件的基本功能。√ Gantt图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各子任务之间的依赖与制约关系。× 与其它开发的方法相比较,结构化方法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对用户需求的变更响应迅速。× 适应性维护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变化。√ 系统流程图可以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 的每个部件。× 工程网络图可以描绘各子任务作业的工作时间和可以机动(延长)时间。√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是进行处理的主体。√ 调试是在测试出错误之后,找到错误的位置并改正的过程。√

不允许使用GOTO语句是结构程序的特征。× 面向对象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减少了软件的开发时间。× 用盒图和PAD图设计出来的算法必定是结构化的。√ 逻辑输入数据流是离物理输入端最远,且沿同一输入路径输入的数据流。√ 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有可能将软件开发项目否定。√ 在面向对象方法学中,使用“对象”不仅需要知道它向外界提供的接口形式,而且必须知道它的内部实现算法。× 传统的流程框图不能用来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 一个模块执行时,必须引用另一个模块的某些数据,则这个模块的独立性不强。√ 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

软件工程复习考试题库带答案完整版

一、选择题 1、白盒测试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C)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范围B.功能 C.内部逻辑 D.输入数据 2、风险预测从两个方面评估风险,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D)。 A.风险产生的原因 B.风险监控技术 C.风险能否消除D.风险发生所产生的后果 3、极限编程(XP)由价值观、原则、实践和行为四部分组成,其中价值观包括沟通、简单性和(C)。 A.好的计划 B.不断的发布 C.反馈和勇气 D.持续集成 4、等价分类法的关键是(C)。 A.确定等价类的边界条件 B.按照用例来确定等价类 C.划分等价类 D.确定系统中相同和不同的部分 5、下列不属于黑盒测试的技术是(A)。 A.程序段或语句的功能 B.模块的接口 C.数据的名称和用途D.模块的功能 6、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之间最好是(D)耦合。 A.控制耦合 B.公共耦合 C.内容耦合D.数据耦合 7、一个软件开发过程描述了“谁做”,“做什么”,“怎么做”和“什么时候做”,RUP用(A)来表述“谁做”。 A.角色 B.活动 C.制品D.工作流 8、功能性注释嵌入在源程序内部,它是用来说明(A)。 A.程序段或语句的功能B.模块的接口 C.数据的名称和用途 D.模块的功能 9、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数据字典是重要的文档。对加工的描述是数据字典的组成内容之一,常用的加工描述方法有( C )。 A.只有结构化语言B.有结构化语言和判定树 C.有结构化语言、判定树和判定表 D.有判定树和判定表 10、某银行为了使其网上银行系统能够支持信用卡多币种付款功能而进行扩充升级,这需要对数据类型稍微进行一些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对网上银行系统进行(B)维护。 A.正确性 B.适应性 C.完善性 D.预防性 11、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是(A)。 A软件本身特点与开发方法?B对软件的认识不够 C软件生产能力不足D软件工具落后 12、DFD是常用的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的图形工具,其基本符号是(C)。 A.输入、输出、外部实体和加工

软件工程模拟题1带答案.doc

软件工程期末试卷A 试题一、结构化分析与设计(共20 分,每小题10分) 需求陈述: 高考录取统分子系统有如下功能: (1) 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始分计算,得到标准分,存入考生分数文件; (2) 计算录取线分:根据标准分、招生计划文件中的招生人数,计算录取线,存入录取线文件。 要求:用结构化方法学对高考录取统分子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分别完成以下工作: (1)给出高考录取统分子系统的功能模型(用数据流图表示)。(10分) (2) 给出高考录取统分子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用H图或结构图表示)。(10分) 答案 网上搜的答案 结构图即软件的模块

试题二、下面是程序流程图,试分别用N-S图和伪代码(类C语言描述)表示。(共20分) 答案: 我做的:do { if(!p) { g 真假 假 开始 结束 p >0 q 真

exit(); } g; } while(q); 我自己做的,可以不太对

Do { If(p为真) { 执行g If(g为真) { do nothing } Else if(g为假) { return } } Else if(p为假) { Return } }while(g为真) 试题三、(共20 分,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程序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float calculateTotal( int N) //计算满足条件的N个数的和 { float count = 0.0; int i=1; while ( i<=N ) { if( i % 4 == 0) count += i; i++; } return count; } (1)画出上述程序的有向流图,并计算该函数的环形复杂度。(每问5分,共10分)(2)请用基本路径的测试技术完成该函数的测试。要求给出基本路径和测试用例。(每问5分,共10分) 答:这道题课本上没有知识点,从网上搜出来的,知识点见“测试基础”PPT的P30页 白盒测试代码分支图的环形复杂度计算: 环形复杂度以图论为基础,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软件度量。可用如下三种方法之一来计算环形复杂度:(1)控制流图中环形区域的数量对应于环形复杂度。(2)给定控制流图G的环形复杂度—V(G),定义为V(G) = E-N+2 其中,E是控制流图中边的数量,N是控制

软件工程考试题(含答案)

软件工程考试题 简答题 1、什么叫软件? 软件就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就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什么叫软件危机?软件危机包含哪两点?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就是什么? 软件危机就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两点: (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 (1)软件就是逻辑部件而不就是物理部件。 (2)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大。 (3)轻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轻视软件维护的错误观点与方法。 3、什么叫软件工程? 1968年在第一届NATO会议上的早期定义: “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1993年IEEE的定义: “①软件工程就是: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与维护过程,也就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②进而研究①实现的途径”。 我们国家最近定义:软件工程就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学科。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与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与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4、两种软件工程方法学开发软件时要建立哪些模型? 软件工程方法学包括:传统方法学与面向对象方法学。常用的开发模型有: 瀑布模型(需求稳定,而且可以预先指定) 原型模型(需求模糊或者随时间变化) 增量模型(分析员先作出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用户参与逐步完善) 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与原型化模型结合起来,并加入了风险分析) 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与无间隙性) 5、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简述它们的特点。 过程模型分为五大类:1、管理过程模型。2、瀑布模型(又称为生命周期模型)。3、增量过程模型:包括增量模型,,RAD模型。4、烟花过程模型:包括原型开发模型,螺旋模型,协同开发模型。5、专用过程模型:包括机遇构建的开发模型,形式化方法模型,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模型。 6、什么就是软件生命周期? 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与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时期称为生命周期 7、软件生命周期有哪几个阶段与步骤? 三个阶段:定义、开发、维护 八个步骤: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运行维护。 8、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经过哪三个大阶段? 三个阶段:定义、开发、维护 9、软件开发的各阶段的任务就是什么? 定义阶段:问题定义--任务:关于规模与目标的报告书;可行性研究--任务: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成本/效益分析;需求分析--任务: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算法描述。 开发阶段:总体设计--任务:系统流程图,成本/效益分析,推荐的系统结构:层次图/结构图;详细设计--任务:HIPO图或PDL 图;编码与单元测试--任务:源程序清单,单元测试方案与结果;综合测试--任务:综合测试方案,结果集成测试,验收测试,完整一致的软件配置。 维护阶段:软件维护--任务:维护记录以及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整性维护与预防性维护

软件工程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在下划线上填写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等价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这种技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数。 2.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逻辑模型。 3.盒图也称为 N-S图。这种表达方式取消了流程线,它强迫程序员以结构化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4.软件有效性,指软件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率。 5.IPO 6.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成分:源、终点,处理,存储,数据流。 7. 其中数据项是组成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最小元素。 8.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分析SA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9.软件开发是一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和求精的过程,而软件测试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过程。 10.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1.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 2.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

单元测试、运行与维护阶段。 3.软件测试的步骤:单元、集成、系统、验收。 4.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汇点。5.IPO图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框组成。这个图的特点是能够直观的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6.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用类、实例、属性、重载、消息传送、多态性等概念来构造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7.分析已有的程序,寻求比源代码更高级的抽象表现形式,这就是软件的逆向工程。 8.程序测试是对编码阶段的语法错、语义错和运行错进行查找的编码执行活动。 9.为了获得较高的模块独立性,尽量设计出具有高内聚和低藕合性能的模块。 10.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1.可行性研究,应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运行可行性和法律和 社会效益可行性等方面研究。 2.构化程序设计中程序主要的3种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 结构。 3.软件生存周期中时间最长、花费精力和费用最多的一个阶段是维护 阶段。 4.需求分析阶段,分析人员要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功 能需求。

软件工程模拟试题1

一、选择题,请从四个可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60分,每题3分) 1、软件工程强调将()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之中。 A.规范化B.系统化C.可度量D.以上全部 2、软件开发活动的顺序应该是()。 A.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B.问题定义、设计、可行性研究、编码和测试。 C.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D.需求分析、编码和测试、试运行。 3、假定银行的存款年利率是2%,请问现在存5000元,两年后价值应为()元。A.5202 B.4500 C.5100 D.4712 4、系统物理模型用()表示。 A.系统流程图B.数据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D.E-R图 5、关于软件需求特性不正确的描述是“软件需求具有()”。 A.多变性B.模糊性C.准确性D.主观性 6、随着模块规模减小,模块开发成本_____,模块集成成本____()。 A.减小/减小B.减小/增加C.增加/减小D.增加/增加 7、反映模块独立性的指标是()。

A.模块的复杂性B.模块的大小 C.模块的参数D.内聚和耦合 8、面向过程的方法最关心的是过程,而过程实施的对象是作为过程()传递的。 A.过程B.主体C.参数D.数据结构 9、UML是一种()。 A.建模工具B.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 C.可视化的建模语言D.过程 10、用()模型分析和定义用户的功能需求。 A.数据B.静态C.动态D.用例 11、动态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和对象之间的交互,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控制”特性。面向对象方法中,常用()实现。 A.状态图B.交互图C.活动图D.以上全部 12、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界限是(),从分析到设计是一个逐渐扩充模型的过程。 A.清晰的B.模糊的C.非线性的D.确定的 13、每个子系统的接口定义了若干(),体现了子系统的功能,而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应该是隐藏的。 A.操作B.参数C.算法D.控制 14、测试最早的开始时间是()。 A.从详细设计阶段开始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考试试卷B

试卷编号: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9分) 1.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与方法。 2.双水相萃取: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定浓度后可形成两相, 并且在两相中水分均占很大比例,即形成双水相系统(two aqueous phase system)。 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可形成双水相的性质,Albertsson于50年代 后期开发了双水相萃取法(two aqueous phase extraction),又称双水相分配法(two aqueous phase partitioning)。 3.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 二、辨别正误题并改正,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0分) 1.壳聚糖能应用于发酵液的澄清处理是由于架桥作用。错(不确定) 2.目前国内工业上发酵生产的发酵液是复杂的牛顿性流体,滤饼具有可压缩性。错 3.盐析仅与蛋白质溶液PH和温度有关,常用于蛋白质的纯化。错 4.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可用于热敏性生物物质的分离。 对 5.膜分离时,当截留率δ=1时,表示溶质能自由透过膜。错 6.生产味精时,过饱和度仅对晶体生长有贡献。对 7.阴离子纤维素类离子交换剂能用于酸性青霉素的提取。对 8.卡那霉素晶体的生产可以采用添加一定浓度的甲醇来沉淀浓缩液中的卡那霉 素。 9.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的机理是一样的。错 10.PEG-硫酸钠水溶液能用于淀粉酶的提取。对 11.乙醇能沉淀蛋白质是由于降低了水化程度和盐析效应的结果。对 12.冷冻干燥一般在-20℃—-30℃下进行,干燥过程中可以加入甘油、蔗糖等作为保 护剂。对 13.反相层析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都含有高极性基团,可用来分离生物物质。错 14.大网格吸附剂由于在制备时加入致孔剂而具有大孔径、高交联度,高比表面积 的特点。错(不确定) 15.PEG沉淀蛋白质是基于体积不相容性。错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对于反胶束萃取蛋白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在有机相中,蛋白质被萃取进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极性核里 B 加入助溶剂,可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萃取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C 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越好 D 增大溶液离子强度,双电层变薄,可提高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能力 2.能进行海水脱盐的是:C A 超滤 B 微滤

软件工程考试卷及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本试卷答卷时间为60分钟) 学号:_____________ 组别: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瀑布模型的存在问题是(B) A.用户容易参与开发 B.缺乏灵活性 C.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适用可变需求 2.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B) 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顺序、选择和重复 C.递归、堆栈和队列 D.调用、返回和转移 3.在详细设计阶段,经常采用的工具有(A) A.PAD B.SA C.SC D.DFD 4.详细设计的结果基本决定了最终程序的(C) A.代码的规模 B.运行速度 C.质量 D.可维护性5.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D)

A.程序的规模 B.程序的效率 C.程序设计语言的先进性 D.程序易读性 6.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D)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7.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C )。 A) 数据、对象、实体 B) 控制、联系、对象 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操作 8.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 对于两个问题P1和P2,如果C(P1)>C(P2)显然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 (P1)+E(P2)就是:(A) A.模块化的根据 B.逐步求精的根据 C.抽象的根据 D.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 9.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D)映射成软件结构。 A.数据流 B.系统结构 C.控制结构 D.信息流

软件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1、瀑布模型本质上是一种() A、线性顺序模型 B、顺序迭代模型 C、线性迭代模型 D、及早见产品模型 2、使用程序设计的控制结构导出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是() A、黑盒测试 B、白盒测试 C、边界测试 D、系统测试 3、软件结构图的形态特征能反映程序重用率的是() A、深度 B、宽度 C、扇入 D、扇出 4、软件结构图中,模块框之间若有直线连接,表示它们之间存在() A、调用关系 B、组成关系 C、链接关系 D、顺序执行关系 5、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 A、项目开发计划 B、需求规格说明书 C、设计说明书 D、可行性分析报告 6、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开发完毕才见到产品 B、及早提供全部完整的软件产品 C、开发完毕后才见到工作软件 D、及早提供工作软件 7、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1.0,1.0,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 A、条件覆盖法 B、等价分类法 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8、软件详细设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模块设计 B、结构化设计 C、PDL语言 D、结构化程序设计 9、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 A、.软件工程 B、软件周期 C、软件危机 D、软件产生 10、按软件生命周期方法设计软件的过程中,画数据流图属于下面哪个阶段的工作()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软件维护 11、在快速原型模型的开发过程中,仅作为需求说明的补充形式的原型是() A、探索型模型 B、演化型模型 C、实验型模型 D、提交型模型 12、程序设计语言的工程特性之一为( ) A、软件的可重用性 B、数据结构的描述性 C、抽象类型的描述性 D、数据库的易操作性 13、软件按照设计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达到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 ) A、可用性 B、可靠性 C、正确性 D、完整性 14、模块设计中,最不希望的内聚是() A、功能内聚 B、通信内聚 C、过程内聚 D、偶然内聚 15、实施快速原型模型方法开发软件的关键在于() A、CASE工具的支持 B、如何开发演化型模型 C、项目主管的支持 D、开发人员的素质 16、程序流程图(框图)中的箭头代表( )。 A、数据流 B、控制流 C、调用关系 D、组成关系 17、一个只有顺序结构的程序,其环形复杂度是( )。 A、0 B、1 C、3 D、不确定的

软件工程考模拟试题 (2)

软件工程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请从四个可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60分,每题3分) 1、下面的哪个选项不是软件工程的宗旨()。 A.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 B.研究算法 C.及时交付软件 D.生产无故障软件 2、针对需求不确定的软件开发,比较好的模型是()。 A. 快速原型化模型 B. 瀑布模型 C.软件成熟度模型 D.系统化模型 3、可行性分析研究的费用大约是项目总经费的()。 A.2% B.6% C.20% D.5‰ 4、业务需求描述的是()。 A.功能需求 B.用户需求 C.用户的具体业务流程 D.软件的目标、规模和范围 5、一个数据流程图中的图形符号有且仅有()种。 A.3 B.5 C.4 D.7 6、非直接耦合的模块独立性最强,()的模块独立性最弱。 A.内容耦合B.数据耦合C.控制耦合D.外部耦合 7、信息隐藏的核心内容是()。 A.把数据都放在公共的区域 B.数据不能被其他模块访问 C.一个模块的内部信息不允许其他模块直接访问 D.把信息加密,只能让有密钥的模块访问 8、面向过程的方法最关心的是过程,而过程实施的对象是作为过程()传递的。 A.参数 B.主体 C.过程 D.数据结构 9、()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集。 A. 组件视图 B.逻辑视图 C. 用例视图 D.对象视图 10、用()模型描述系统组织结构。 A.组织 B.CMM C.数据 D.静态 11、对象模型描述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由()实

现。 A.顺序图 B.类图 C.状态图 D.组件图 12、如果对象之间的耦合是通过()来实现的,则这种耦合就是交互耦合。 A.消息机制 B.参数 C.方法 D.公共数据区 13、定义类的属性类型时尽量使用已有类型,太多自定义类型会降低系统的()指标。 A.有效性 B.安全性 C. 可维护性 D. 开发效率 14、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包括()测试用例。 A. 可能产生无效输出的输入情况 B.无效的和不期望的输入情况 C.有效的和期望的输入情况 D.上面所有情况 15、()属于功能测试方法。 A.等价类划分和判定覆盖 B.边值分析和等价类划分 C.边值分析和判定覆盖 D.判定覆盖和回归测试 16、一个软件项目大约()的工作量在开发阶段,()的工作量在维护阶段。 A.30%,70% B. 70%,30% C. 30%,30% D. 70%,70% 17、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A.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B. 技术和算法 C.软件配置管理 D.软件开发进度计划 18、通俗的说,软件项目管理中常说的基线是()。 A.管理的基本思路 B. 一种软件开发的基本策略 C.基本的技术路线 D. 通过正式复审的文档 19、科学计算领域一般选择()语言。 A.HTML B.C C.汇编语言 D.XML 20、对于嵌套的循环和分支程序,层次不要超过()层。 A.1 B.2 C.3 D.5 二、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 1、请画图说明软件工程的层次化结构,并详细分析中间两层的内容。

分离工程期末A卷试题答案

2007 —2008 学年第1、2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选择题(本大题20分,每小题2分) 1、由1-2两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T 、P 下达到汽液平衡,液相和汽相组成分别为 11,y x ,若体系加入10 mol 的组分(1),在相同T 、P 下使体系重新达到汽液平衡,此时汽、液相的组成分别为 ' 1'1,y x ,则 ( C ) (A )1'1x x >和 1'1y y > (B )1'1x x <和1'1y y < (C )1'1x x =和1'1y y = (D )不确定 2、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给定之后,经自由度分析,只剩下一个自由度由闪蒸罐确定,则还应该确定的一个条件是 ( D ) (A )闪蒸罐的温度 (B )闪蒸罐的压力 (C )气化率 (D )任意选定其中之一 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5.0=A x 时泡点为1t ,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75.0=A y 时,相应的露点为2t ,则 ( A ) (A )21t t = (B )21t t > (C )21t t < (D )不能确定 4、用郭氏法分析可知理论板和部分冷凝可调设计变量数分别为 ( A ) (A )1,1 (B )1,0 (C )0,1 (D )0,0 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 6、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逆流操作,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当入塔气体浓度y 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 2和吸收率的变化为 ( C ) (A )y 2上升,下降 (B )y 2下降,上升 (C )y 2上升,不变 (D )y 2上升,变化不确定 7、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 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衡 ( B ) (A) 塔顶 (B)塔底 (C)塔中部 (D)塔外部 8、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 D ) (A )难吸收的组分 (B )较轻组份 (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 (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9、吸附等温线是指不同温度下哪一个参数与吸附质分压或浓度的关系曲线。 ( A ) (A) 平衡吸附量 (B) 吸附量 (C) 满吸附量 (D)最大吸附量 10、液相双分子吸附中,U 型吸附是指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 ( A ) (A) 始终优先吸附一个组分的曲线 (B) 溶质和溶剂吸附量相当的情况 (C) 溶质先吸附,溶剂后吸附 (D) 溶剂先吸附,溶质后吸附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样题 一、填空题 1.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第四代技术模型(原型模型)构件组装模型、混合模型。 2.可行性研究一般可以从(经济)可行性、(技术) 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开发可行性等方面来研究。 3.现在向银行存款,年利率为i,若希望在n 年后从银行得到F元,现在应该存入的钱数为 (F/(1+i)n)。 4.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数据输入的源 点和数据输出的汇点)、(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 5.Jackson图除了可以表达程序结构外,还可以 表达(数据结构),它首先要分析(数据结构),并用适当的工具来描述。 6.详细设计的工具有图形工具)、表格工具和(语言工具)。 7.IPO图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框组 成。这个图的特点是能够直观的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8.面向对象技术是一整套关于如何看待(软件系统)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以什么观点来研究问题并进行分析求解,以及如何进行系统构造的软件方法学。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用(对象)、(类)、(继承)、(封装)、聚集、消息传送、多态性等概念来构造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 A )属于系统软件。 A.WINDOWS 2000 B.Word C.Flash D.3D MAX 2.下列哪个图是N-S图的构件( C )。 A. B.

3.对于螺旋模型,下列( D 卡尔坐标表达的活动。 A. 制定计划 B. 实施工程 C. 风险分析 D. 程序编码 三、多项选择题 1.软件危机可以表现为(ABXD A.产品不符合用户的需要 B.软件产品的质量差 C.软件的可维护性差 D.软件的价格昂贵 2.Jackson图中一般可能包括(A.表头 B.表体 C.表名 D.字段名 AD )。、内容耦合是最高程度的耦合 、应该尽量使用内容耦合 、高级语言一般设计成允许内容耦合的形式、如果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可能发生内容.下列属于不标准的书写格式( BCD )。、书写时适当使用空格分隔 、一行写入多条语句 、嵌套结构不使用分层缩进的写法 、程序中不加注释 ,错误的) 软件生存周期是从软件开始开发到开发结束 () 系统流程图是一个典型的描述逻辑系统的传()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 A

软件工程考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软件开发瀑布模型中的软件定义时期各个阶段依次是:(B) A) 可行性研究,问题定义,需求分析。 B) 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C) 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问题定义。 D) 以上顺序都不对。 2.可行性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A) A)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B)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 C)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D)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时间可行性。 3 耦合是对软件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各种耦合按从强到弱排列如下:(C) A) 内容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公共环境耦合。 B) 内容耦合,控制耦合,公共环境耦合,数据耦合。 C) 内容耦合,公共环境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 D) 控制耦合,内容耦合,数据耦合,公共环境耦合。4.在详细设计阶段所使用到的设计工具是:(A) A) 程序流程图,PAD图,N-S图,HIPO图,判定表,判 定树. B) 数据流程图,Yourdon 图,程序流程图,PAD图, N-S图,HIPO图。 C) 判定表,判定树,PDL,程序流程图,PAD图,N-S 图。 D) 判定表,判定树,数据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流程 图,层次图。 5 按照软件工程的原则,模块的作用域和模块的控制域之间的关系是:(A) A)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模块的控制域之内。 B)模块的控制域应在模块的作用域之内。

C)模块的控制域与模块的作用域互相独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能准确确定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的功能阶段是(C) A.概要设计 B.详细设计 C.需求分析 D.可行性分析 7下面不是软件工程的3个要素的是(C) A过程 B.方法 C.环境 D.工具 8.下面不属于软件的组成的是(B) A程序 B.记录 C.文档 D.数据 9在瀑布模型中,将软件分为若干个时期,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归属于(C) A.维护时期 B.运行时期 C.定义时期 D.开发时期 10.在瀑布模型中,下面(C)是其突出的缺点。 A.不适应平台的变动 B.不适应算法的变动 C.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动 D.不适应程序语言的变动 11下面不属于软件的特点的是(D)。 A软件是一种软件产品 B软件产品不会用坏,不存在磨损、消耗问题 C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 D软件产品非常便宜 12 软件开发工具是协助开发人员进行软件开发活动所使用的软件或环境。下面不是软件开发工具的是(A)。 A.维护工具 B.编码工具 C.测试工具 D.需求分析工具 1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是(D)。 A.原型模型 B.瀑布模型 C.螺旋模型 D.快速组装模型 14.软件设计中,用抽象和分解的目的是(B)。 A.提高易读性 B.降低复杂性 C.增加内聚性 D.降低耦合性 15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D)。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概要设计 D.软件测试和维护 16.开发软件时对提高开发人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的是(B)。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一、填空题 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 行与维护阶段。 2、按软件的功能进行划分,软件可以划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3、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抉择。 4、用户界面的可使用性是用户界面设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5、常见的软件概要设计方法有3大类:以数据流图为基础构造模块结构的结构化设计 方(SD),以数据结构为基础构造模块的Jackson方法,以对象、类、继承和通信为基础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OOD)。 6、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7、软件测试的方法有分析方法和非分析方法(即黑盒法)。 8、单元测试一般以白盒测试为主,黑盒测试为辅。 9、成本估计方法主要有自底向上估计、自顶向下估计和算法模型估计三种类型。 10. 文档(document)—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 11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依赖于机器,面向(机器) 12. 软件有效性(efficiency),指软件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率。 13. 软件定义过程可通过软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来完成。 14. 软件定义的基本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工程(需求),也就是要搞清“做什么”。 15. 为了使用户需求逐步精细化、完全化、一致化,通常采用(需求建模技术)。 16. 一个软件的深度是指其控制的(层数)。 17. 以详细设计说明书为输入,将该输入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并 最终可运行的代码的过程叫(编码)过程。 18.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19. 软件工程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部分组成,称软件工程的三要素。 20.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要素中的软部件由程序、数据和(文档)组成。 21. 数据流图就是用来刻画数据流和转换的信息系统建模技术。它用简单的图形记号分 别表示数据流、转换、(数据源)以及外部实体。 22. 被继承的类我们称之为基类(父类),在基类的基础上新建立的类我们称之为派生 类子类。 23. 流程图也称为程序框图是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法,它有顺序、分支和(循环)三个基 本控制构件。 24.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也称为(低级)语言。 25. 软件测试是执行程序发现并排除程序中潜伏的(错误)的过程。 26. 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在实现改正潜伏的错误、改进性能等属性、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工作的(难易)程度。 27. 软件可理解性,指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 28 在实体-关系图简称E-R图中,数据对象实体用长方形、关系用(菱形)、属性用椭 圆表示。 29. 建立数据流模型要遵循的原则包括:每个加工至少应有一个输入数据流以反映被处 理数据的来源和一个(输出)数据流来反映加工的结果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

填空题 1. .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存在的吸附力性质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 2. 比表面积和孔径是评价吸附剂性能的主要参数。 3. 层析操作必须具有固定相和流动相。 4. 溶质的分配系数大,则在固定相上存在的几率大,随流动相的移动速度 小。 5. 层析柱的理论板数越多,则溶质的分离度越大。 6. 两种溶质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小,需要的越多的理论板数才能获得较大的 分离度。 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吸附质的性质,温度,溶液pH值,盐的浓度和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8. 离子交换树脂由网络骨架(载体),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活性基)和可交换离子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引发剂(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所必需的自由基);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TEMED的作用是增速剂(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聚合);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溶质种类,溶质浓度,pH 和温度; 11. 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自然起晶法,刺激起晶法和晶种起晶法; 12. 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外部扩散、部扩散和化学交换反应三步;

13. 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 吸附方程,其形式为c K c q q 0+= 1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 15. 等电聚焦电泳法分离不同蛋白质的原理是依据其 等电点 的不同; 16.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 静态洗脱 和 动态洗脱 ; 17. 晶体质量主要指 晶体大小 , 形状 和 纯度 三个方面; 18. 亲和吸附原理包括 配基固定化 , 吸附样品 和 样品解析 三步; 19. 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色谱法可分为 吸附、离交、亲和、凝胶过滤色谱 20. 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 免疫亲和色谱法, 疏水作用色谱法 , 金属螯合色谱法 和 共价作用色谱法 ; 21. SDS-PAGE 电泳制胶时,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的目的是消除各种待分离蛋白的 分子形状 和 电荷 差异,而将 分子量 作为分离的依据;加入二硫叔糖醇的目的是 强还原剂,破坏半胱氨酸间的二硫键 ; 22. 影响亲和吸附的因素有 配基浓度 、 空间位阻 、 配基与载体的结合位点 、 微环境 和 载体孔径 ; 23. 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弱酸性 和 中强酸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 3 、 COOH - 、2)(OH PO -; 24. 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碱性、 弱碱性 和 中强碱 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OH CH RN 33)(、2NH -、兼有以上两种基团; 25. 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有 离子水合半径 、 离子价 、 离子强度 、 溶液pH ,温度 、溶液浓度 、 搅拌速率 、和 交联度、膨胀度、颗粒大小 ;

软件工程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问题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 编码、测试和____________。 2.基于软件的功能划分,软件可以划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可行性研究,应从、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和开 放方案可行性等方面研究。 4.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的传统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 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 5.数据流图的基本四种成分:数据输入的源点和数据输出汇点、、 和。 6.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________________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使 用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 7.是自动地共享类、子类和对象中的方法和数据的机制。 8.软件详细设计工具可分为3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9.为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保证软件的质量,主要采取下述措施:________________、 复查和管理复审、________________。 10.大型软件测试包括、、确认测试和 四个步骤。 1、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运行与维护 2、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3、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4、物理系统黑盒子形式 5、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 6、数据流数据流图DFD 数据字典DD 7、继承性 8、图示工具、设计语言表格工具 9、审查测试 10、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C C C A C 6 7 8 9 10 D D A C B 1.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 A、低内聚低耦合 B、低内聚高耦合 C、高内聚低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2.Jackson设计方法是由英国的M. Jackson提出的,它是一种面向()的软件 设计方法。

软件工程考模拟试题

软件工程考模拟试题 一、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 1、请画图说明软件工程的层次化结构,并详细分析中间两层的内容。 软件工程的内容具有层次化结构,最底层是质量保证层,中间是过程层和方法层,最上层是工具层。见图: 其中过程层定义了一组关键过程域,目的是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方法层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各种方法,包括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如何实现设计,如何测试和维护等方法。 评分标准:画图2分,过程层2分,方法层2分。 2、请为下面的程序设计符合判定覆盖的测试用例。 int main() { int a,b,c,x,y,z,t; scanf(“d%,d%,d%),&a,&b,&c,&t); if a>5 && t<1 x=10 else x=1; if b>10 y=20 else y=2; if c>15 z=30 else z=3; printf(“d%,d%,d%\n”,x,y,z) } 1、答案 条件: a>5,t=0 a<=5,t=0 b>10 b<=10 c>15

c<=15 测试用例(不唯一):a=6 t=0 b=11 c=16;a=5 t=0 b=10 c=15 评分标准:只要写出条件,不管测试用例是否给出都给3分;两组测试用例各占3分。 3、活动图与状态图的区别? (1)描述的重点不同:活动图描述的是从活动到活动的控制流;状态图描述的是对象的状态及状态之间的转移。 (2)使用的场合不同:在分析用例、理解涉及多个用例的工作流、处理多线程应用等情况下,一般使用活动图;在显示一个对象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行为时,一般使用状态图。 4、试分析结构化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需求分析的细化程度没有标准,只能凭借分析人员的经验自己把握;需求分析的过程是在一种瀑布形式,当需求变更时,功能变化就会导致软件模块结构发生变化,造成了软件结构不稳定。 (2)结构化程序设计将数据定义与处理数据的过程相分离,不利于软件复用。 (3)结构化方法设计的软件结构不稳定,缺乏灵活性,可维护性差。 5、请说明判定表的作用及其结构。 判定表是结构化设计的工具,用于多条件的描述。其结构分为4部分:条件列表、条件组合、操作列表、特定条件下的操作组合。 二、应用题(10分) 一个简化的养老院软件需求描述如下:老人来到养老院,接待人员将老人的基本信息录入到系统中,管理员读取老人信息,进行护理级别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配床位、确定护理方案,床位的分配信息存入床位分配数据表,每位老人的护理方案也要保存到数据库表中。财务人员根据收费标准、床位分配信息、护理方案和老人的日常护理记录计算应收费用,老人的家属可以查询应收费信息和老人的日常护理信息。护士根据老人基本信息、护理方案对老人进行日常护理,并向系统录入每日的护理信息。请你根据以上的描述,画出数据流程图。 一、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 4、答案 5、答案 判定表是结构化设计的工具,用于多条件的描述。其结构分为4部分:条件列表、条件组合、操作列表、特定条件下的操作组合。 评分标准:作用3分、结构3分。

分离工程期末A卷试题答案

二、选择题(本大题20分,每小题2分) 1、由1-2两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T 、P 下达到汽液平衡,液相和汽相组成分别为 11,y x ,若体系加入10 mol 的组分(1),在相同T 、P 下使体系重新达到汽液平衡,此时汽、液相的组成分别为 '1'1,y x ,则 ( C ) (A )1'1x x >和 1'1y y > (B )1'1x x <和1'1y y < (C )1'1x x =和1'1y y = (D )不确定 2、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给定之后,经自由度分析,只剩下一个自由度由闪蒸罐确定,则还应该确定的一个条件是 ( D ) (A )闪蒸罐的温度 (B )闪蒸罐的压力 (C )气化率 (D )任意选定其中之一 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5.0=A x 时泡点为1t ,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75.0=A y 时,相 应的露点为2t ,则 ( A ) (A )21t t = (B )21t t > (C )21t t < (D )不能确定 4、用郭氏法分析可知理论板和部分冷凝可调设计变量数分别为 ( A ) (A )1,1 (B )1,0 (C )0,1 (D )0,0 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 6、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逆流操作,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当入塔气体浓度y 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 2和吸收率的变化为 ( C ) (A )y 2上升,下降 (B )y 2下降,上升 (C )y 2上升,不变 (D )y 2上升,变化不确定 7、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 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衡 ( B ) (A) 塔顶 (B)塔底 (C)塔中部 (D)塔外部 8、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 D ) (A )难吸收的组分 (B )较轻组份 (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 (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9、吸附等温线是指不同温度下哪一个参数与吸附质分压或浓度的关系曲线。 ( A ) (A) 平衡吸附量 (B) 吸附量 (C) 满吸附量 (D)最大吸附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