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答: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①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②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但是,在教育学里,人们通常把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管理规则当作教育管理问题来专门加以论述,所以教育制度的重点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类似的性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强制性。教育制度如同整个教育一样,除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受整个社会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制度的纵向学段的划分及其培养目标的确定,但教育制度的性质与发展状况主要被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决定。
2.不悱不发
答:不悱不发是孔子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体现,出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悱”即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即启发,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
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辟地表达了启发式原则,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
3.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能直接激起、调节、维持或停止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如考试、竞赛和升学)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联。按照不同的标准,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附属的动机这三类。良好的学习动机不仅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激发和维持某种学习活动,而且还控制着学习的进程,决定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改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动机驱动学习,学习又能产生学习动机。
4.晓庄师范
答:晓庄师范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一所乡村师范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试验乡村师范。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自任校长。他提出师范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师范毕业生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在晓庄学校试验期间,他将“教学合一”发展为“教学做合一”,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要求乡村教师要能真正关心农民,为农民服务;强调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指出教育内容和治学
方法与农村生活密切结合。在晓庄师范,陶行知将其教育思想付诸实践,晓庄师范学校的办学实践虽然短暂,但是它的创办确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思想,所有晓庄之理论与实施,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具有深远意义。
二、简答题
1.简述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品德或道德品质是指个人在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品德是内在的心理倾向,由内而发支配个人的外显行为。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如下几点:
(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儿童是现实的社会的人,他以自己的活动与交往同外界建立不可分割的联系,构成自己的生活环境。儿童生活和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展,方式日益多样化,他同外界的联系关系也日益丰富。
(2)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品德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主客体的互相作用以促进品德的发展并不是无条件的,不是任何活动和交往都有益于品德的发展。
(3)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儿童的品德是作为一个结构而存在的。品德由哪些要素构成,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由三要素构成,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另有人认为,由四要素构成,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
(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皮亚杰、科尔伯格都认为儿童的道德不仅是发展的,而且是有阶段的,各阶段间有着本质的差异。
2.简述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
答: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批评孟轲的“性善论”“无辨合符验”,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他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的性恶论内容包括:
(1)“性伪之分”
人性应当是指人的先天素质、人的自然状态,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伪”是与“性”相对的一个范畴。“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所以荀况指出,在谈论人性时,首先应把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区分开来。
(2)“性伪之合”
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也是联系与统一的。作“性伪之分”,是为了论证“性伪之合”与“化性起伪”的可能与必要。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而缺乏加工文饰,素材永远是那么的原始和不完善,只有素材与加工的结合——“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3)“化性起伪”
荀况认为,“涂之人(即普通人)可以为禹”,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说:“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只有寻求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作用的协调与有序,普通人成为禹就是可能的了。
3.简述教育性教学。
答:(1)教育性教学思想是指道德教育应贯彻教育过程的始终,要借助于教学作途径,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