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的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2d22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8.png)
啤酒游戏的实验报告啤酒游戏的实验报告引言:啤酒游戏是一种流行的派对游戏,通常在社交场合中进行。
这种游戏以啤酒为主要元素,通过一系列规则和挑战,让参与者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游戏的乐趣。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啤酒游戏对参与者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风险。
实验设计:我们邀请了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实验组)参与了啤酒游戏,而第二组(对照组)则没有参与游戏。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对两组参与者进行了基本信息的调查,以确保两组之间的一致性。
实验过程:实验组的参与者被要求按照游戏规则,依次进行啤酒的饮用和挑战。
游戏的规则包括,每次轮到一个人时,他们需要喝下一杯啤酒,并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或回答一个问题。
这些任务或问题的难度逐渐增加,以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整个实验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期间我们记录了参与者的行为和反应。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社交互动:实验组的参与者在游戏中展现出更积极的社交互动。
他们更加开放和活跃,与其他参与者建立了更多的联系和友谊。
这表明啤酒游戏在促进社交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 心理放松:实验组的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心理放松水平。
他们的压力减轻,情绪更加愉快。
这可能是因为在游戏中,他们能够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焦虑,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3. 饮酒量增加:实验组的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饮酒量明显增加。
这是因为游戏规则要求他们在每个回合都要喝下一杯啤酒。
然而,这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为过量饮酒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和不良后果。
4. 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下降:实验组的参与者在游戏后表现出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饮酒过量导致的,因为酒精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这一结果提醒我们,啤酒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参与者的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啤酒游戏在促进社交互动和心理放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过量饮酒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并对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精选五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6cbb4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6.png)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实验一:“啤酒游戏”实验1.实验目的(1)帮助学生认识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和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2)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滞延、资讯不足的现实约束条件对供应链系统运营的影响;(3)帮助学生理解“需求变异放大”效应的表现和根源;(4)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突破习惯思维方式,以系统性的思考寻求最优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
2.实验内容在确定每位同学扮演的角色之后,分角色模拟供应链的订货过程20周以上,按要求作记录,并对订货结果进行分析。
3.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计算机,安装Windows2000及以上系统和“啤酒游戏”实验软件。
4.实验原理通过观察供应链管理中典型的“牛鞭效应”现象,认识到如何保证整条供应链的成本最小化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研究问题。
即使一个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后,如果不注重供应链管理,在市场环境中仍然无法立于不败之地。
5.实验步骤(1)收货:将运输延迟的库存收到当前库存中;(2)发货:按上期收到的订单发货,按照订单量将库存中的货放入与下游间的运输2周延迟中。
发货后做缺货量记录和库存记录;(3)发订单:下游向上游发订单,作记录;(4)收订单:收下游的订单,并作记录;(5)实验结果分析。
6.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名称、学生姓名、班号和实验日期;(2)实验目的和要求;(3)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4)实验原理;(5)实验步骤;(6)实验原始记录;(7)实验数据计算结果;(8)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思考题,写出总结及心得体会。
7.实验结果8.思考题当价格随需求变动或生产提前期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会产生怎样的波动?如何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现象?答:当价格随需求变动或生产提前期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会产生需求逐级放大的情况,俗称“牛鞭效应”。
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现象的主要方法如下:(1)缩短供货时间供货时间长短影响到销售商的安全库存的多少,也影响到销售商的订货量的增加。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选材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6b2c637b01f69e3143329433.png)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一、实训目的(一)从时间滞延、资讯不足的产销环境对产销系统的影响,深刻认识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二)通过实训充分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三)扩大思考的范围,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识到自己若相成功,必须其他人能成功。
(四)突破一定的习惯思维方式,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思考才能找到问题并有改善的可能。
(五)避免组织学习的智障。
二、实训角色零售商(我们小组规定,零售商要无条件接批发商的补货), 是将商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中间商,处于商品流通的最终阶段。
面对个人消费者市场,是分销渠道系统的终端,直接联结消费者,了解市场需求。
三、实训内容及分析(一)实训内容描述啤酒游戏实验是一个生产和配销业务的系统。
游戏的目标,是尽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利润最大,使团队利润最大化。
游戏是这样进行的:由一群人,分别扮演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三种角色,彼此只能透过订单/送货程序来沟通。
订单和啤酒在相邻两个环节之间需要经过两周时间才能到达,也即发出的订单最早也要4周才可能到货。
各个角色拥有独立自主权,可决定该向上游下多少订单、向下游销出多少货物。
至于终端消费者,则由游戏自动来扮演。
而且,只有零售商才能直接面对消费者。
(二)实训结果分析个人相关图表及分析(后附表格)1、需求量、订货量、销量图(1)由市场需求量曲线可知,啤酒市场需求的特征是:需求量波动较强,在第四周开始增长到十三周又开始下降,并维持一段时间,然后到第二十四周又有增长的趋势。
(2)对比销量曲线,在第十三周需求量增长到高峰期时,自己已经没货供应,销量反而减少。
这是因为前期没有预测到需求量的增长,到知道市场需求增长的时候再订货,正常情形下货要经过四周才能到达,已经来不及满足市场的需求量。
(3)由订货量曲线可知,订货量大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波动要波动。
到了二十八周,订货的大小已经影响不到本次游戏的利润。
2、销量、欠货量(顾客)图和利润图(1)由销量、欠货量图可知,在第七周到第十七周和第二十周到第三十周欠货严重,导致销量急骤下降。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0e7c7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3.png)
NANCHANG UNIVERSITY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啤酒游戏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啤酒游戏.二、实验目的、要求:一目的:掌握多级库存管理中的库存成本、库存控制的概念以及供应链一体化决策的思想,了解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知道信息共享、缩短订货提前期、及时配送等消除牛鞭效应的方法.二要求:1假设只经营一种产品:啤酒.啤酒由制造商生产出来,先卖给批发商,然后再由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最后在零售商的店里卖给最终消费者.现实的情况当然要复杂得多,但这里只是游戏,就只有零售商、批发商、啤酒制造商、游戏记账员担任顾客四个角色,4人组成游戏的一个小组.按游戏规则完成游戏,并填制表格.游戏成员之间不得互相透漏其客户需求.2按游戏数据制作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的订购量曲线图及制造商的生产量曲线图.3分析牛鞭效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可解决的办法.4分析需求的随机性、延迟供应、在途时间等对订货决策和库存的影响.5假定上下游之间可以交流信息,模拟得到实验结果,分析信息共享的作用.6假定整条供应链决策者一起制定决策,以最大化供应链整条利润,模拟实验后分析集中式决策以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统一决策和分散式决策各成员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各自为政的决策的优劣.7提交实验报告.四、实验道具:点数在1到13之间的纸团13张;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的实验记录表各一张及实验结果数据汇总表一张,共四张;游戏规则表两张;铅笔若干.五、实验内容和步骤:游戏规则说明略六、第一次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结果:1、零售商表格2、批发商表格3、生产商表格4、利润汇总表001659191009397171供应链总利润=++=七、第一次实验总结:1、牛鞭效应一牛鞭效应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制作了以下图表进行分析从以上图表可看出从消费者到制造商这一过程中需求的变异程度不断放大,牛鞭效应明显.二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在实验中组员之间严格按照游戏规则不与上一层商家交流信息,需求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信息透明度不够,这是产生牛鞭效应的最主要原因.同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生牛鞭效应是因为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但是经济生活中导致牛鞭效应的原因不仅于此,它更加多元化.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需求扭曲而造成,而造成需求扭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供货时间供货反应的时间是产生牛鞭效应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供货反应时间与需求的扭曲主要反映在安全库存上.供货时间是下级企业向上级供应商订货后,货物送达之前的时间.如在这段时间内下级企业接到意外客户的订单,就可能出现缺货,为快速满足客户的需要就会增加这种货物的库存量,即安全库存.安全库存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货时间内发生的需求变化.需求变化越大,要求的安全库存就越多,供应时间越长,要求的安全库存也越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下级企业向上级供应商加大订货量.安全库存会沿着供应链向上,在各级供应商那里不断累积,这就是造成需求扭曲的主要原因之一.2、预测误差预测误差是由于需求的随机性造成的.需求预测误差是指当供应链的成员利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息和依据时,就会产生需求放大.通过研究发现,零售商往往根据历史销售量及现实销售情况进行预测,确定一个较客观的订货量.为了保证这个订货量能及时可得,并且能够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通常会将预测订货量进行一定数量放大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由于同样的原因,也会在汇总零售商订货量的基础上再进行一定数量的放大向销售中心订货.因此,虽然顾客需求量并没有大的波动,但经零售商和批发商的层层放大,供应商特别是越往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的订货偏差就越来越大.如零售商正常的最高月销量是100台电视机,如临节假日,可能销售量会增加,为保证不断货,他会在月最高销售量的基础上加10%,于是他向上级供应商上订单是1001+10%台,如上级批发商总汇该地区的零售商的订货量后为1000台,他为保证零售商的需求,在1000台的基础上又增加5%向生产商订货,于是他向生产商下的订单是10001+5%台.生产商为了保证批发商的需要,虽然他明知其中有夸大成分,但由于他不知实际需求情况,于是不得不按10001+5%台生产,并且在考虑到货损等情况,又加量生产,这样一层一层地增加预订量,引起了需求的扭曲,导致理了牛鞭效应.3、恐慌性购买当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通常是供应商按订货量的比例分配,订货量大的客户相对多分配一些,订货量小的客户少分配一点,此时零售商或客户为了得到更大份额的配给量,一般会加大订货量.如果每个客户都这样做,供应商从客户订单获得需求信息将会被夸大.这种短缺情况下的恐慌性购买会导致需求信息的扭曲,由此可见,恐慌性购买也是产生“牛鞭效应”的一个原因.4、订货策略不同在供应链中,各企业都会向上游企业订货,一般情况下,销售商在考虑库存和运费的基础上,不会来一个订单就向上级供应商订货一次,而是在一个周期式汇总到一定数量后再向供应商订货.为减少订货频率,降低成本,销售商会在汇总的数量上加量订货.同时供应商为减少频繁订货的工作量和成本,也会要求销售商订货量在一定数量以上,或在一定的时间内订货.这时销售商为及时得到货物或为急需之用,往往人为提高订货量,这样的订货策略导致了“牛鞭效应”.5、供应链的多层次性由于在供应链的各个层次,经营者都会设置安全库存,多层的累积,乃至同一层次中多个仓库库存的累加都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库存产品量的数倍增加,进而导致企业对市场波动的反映速度减缓,再促使企业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现货供应水平和提高安全库存,形成“牛鞭效应”.6、信息沟通不顺畅由于缺少信息交流和共享,企业无法掌握下游的真正需求和上游的供货能力,只好自行多储备货物.同时,供应链上无法实现存货互通有无和转运调拨,只能各自持有高额库存,这也会导致牛鞭效应.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牛鞭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缺乏沟通和信任机制,而每一个企业又都是理性人,有各自的利益,由此造成需求资讯在传递过程中不断地被扭曲.2、需求随机性,延迟供应,在途时间影响详见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1,2.八、第二次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结果信息可以交流:1、零售商表格2、批发商表格3、生产商表格4、利润汇总表供应链总利润=++=九、第二次实验总结:1、信息分析的作用由于参与游戏的人少,所以将上下游信息沟通和整体供应链决策者一期制定决策合并为同一个实验.通过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信息交流下的实验,供应链的总利润变大,各级分销商的利润也变大了,虽然考虑到第二次实验的顾客需求较第一次有所增加,利润并不是相较于订货量同比增长,而是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可以说明,信息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牛鞭效应.2、集中式决策和分散式决策的优劣集中式决策优势: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利润以及各级分销商的利润.集中式决策劣势: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在做决策之前要花大量的时间讨论和分析,现实可行性不大.分散式决策优势:决策快速,节省时间.分散式决策劣势: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往往会损坏他人的利益,最后导致整条供应链的利润大幅下降.十、游戏策略说明详见各销售商的记录表十一、游戏总结1、啤酒游戏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暗藏玄机的游戏,在每次的游戏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记录混乱以及沟通障碍等,这源于我们对规则的理解不透彻.2、游戏的轮数以及顾客需求的限定都对游戏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还可以继续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研究.3、在游戏过程中,各成员能够相互配合,为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或自身利润最大化而积极讨论.十二、游戏收获通过这几次的啤酒游戏,我们不仅学习了相关理论,感受了企业的运行机制,体会了牛鞭效应会带来的影响,还明白了团队合作与信息沟通的重要性,受益匪浅.。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总结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30c9258762caaedc33d459.png)
总结
批发商拥有大量的货物,只进行批量出售货物,但不提供 零售业务,而且出售的物品的价格会比市场零售价格低。
批发商通过广泛地接触不同的生产商,可以高效率地采购、 配置多种产品;迅速把产品供应给零售商和生产企业,提 高顾客的采购效率。同时由于批发商备有充分的库存,可 以迅速发货,并提供相关的运输服务保证。批发商购进产 品后,承担了经济风险。如生产供求和价格变动带来的风 险,产品运输和保管中的风险,预购和赊帐中的呆帐风险。 夹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两者之间,能有效的提供有关竞争者 的产品、服务以及价格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批发商
汇总表(不包含利润)
批发商1汇总表 60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订货总量 发货总 初期库存 期末库存 订货量
数据分析
我们制定的新单轨迹与接收下游的新订单基本相符。 没有期初缺货现象,期末库存和期初库存从第五周开 始便大幅度下降,但能够及时向下游按订单发货。从 第十二周开始,库存无法满足下游的订货量,导致缺 货现象的产生。作为批发商,我们的决策第一个失误 在于第一天由于害怕过少的库存成本而急切制定新订 单,没有估计到顾客的需求量,大批量的订货造成库 存成本增加,也没有考虑到从订单的发出到接到货物 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而后半时期,为了降低库存成 本的持续增加,向上游发放的订单急剧减少,又造成 了一度的缺货现象的发生,没有从库存与下游需求量 两者供求关系中思考问题。
将零售商 批发商 制造商 各自相对应的时期的 期末库存放在一起对比
将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同时期各自的利润 进行对比
将市场需求与零售商订货 批发商 订货 制造商计划生产值进行对比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结论(3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结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4e9da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8.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达成1. 通过模拟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参与者充分了解了供应链系统的组成、供应链系统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供应链中库存的特点、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的知识。
2. 参与者通过实训,充分理解了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3. 实验扩大了参与者的思考范围,使他们了解到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刻认识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4. 参与者突破了固有的思维方式,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思考找到了问题,并找到了改善的可能。
5. 实验使参与者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牛鞭效应的影响1. 实验结果显示,牛鞭效应对整个供应链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增加。
2. 由于信息不对称,下游厂商在需求变化时,为了减少缺货风险,往往选择多订货,导致上游厂商生产过剩。
3. 牛鞭效应使得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库存水平波动加剧,增加了供应链的成本。
三、抑制或消除牛鞭效应的关键因素与方法1. 加强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透明度。
2. 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如需求预测、库存优化等。
3.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作。
4. 实施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如采用安全库存、经济订货批量等。
5. 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四、实验总结啤酒游戏实验是一项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供应链管理培训工具。
通过实验,参与者深刻认识到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牛鞭效应的危害。
同时,实验也为参与者提供了抑制或消除牛鞭效应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在今后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啤酒游戏实验的经验,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水平。
第2篇一、实验概述啤酒游戏实验是一项经典的供应链管理模拟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供应链的运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组成、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库存特点以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知识。
本实验分为多个阶段,参与者分别扮演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等角色,通过订单送货程序进行沟通,最终实现供应链的运作。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bc74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6.png)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引言:啤酒游戏是一种流行的派对游戏,参与者需要按照规则进行喝酒和互动。
本实验旨在探究啤酒游戏对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随机对照组设计,共有40名参与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
实验组参与者进行了一轮啤酒游戏,而对照组则进行了一轮普通的聚会活动,没有涉及饮酒。
实验过程:实验组的参与者聚集在一个室内场地,每人分发一瓶啤酒,并按照游戏规则进行了一轮游戏。
游戏规则是,在每个人的回合中,他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喝完自己的啤酒,并完成一项任务,如说出一个单词的同义词或做出一个表情。
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参与者需要喝下额外的一杯啤酒。
对照组的参与者则进行了一轮普通的聚会活动,如聊天、玩卡片游戏等,没有涉及饮酒。
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参与者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和行为测量。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兴奋和愉悦情绪,与对照组相比,他们更加活跃和开放。
此外,实验组的参与者在完成任务时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他们更容易想出新颖的解决方案或做出有趣的表情。
然而,实验组的参与者也出现了更多的失误和错误决策,可能是因为酒精的影响导致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啤酒游戏对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饮酒可以增加参与者的兴奋和愉悦情绪,促进他们的社交互动和表达能力。
然而,酒精也可能导致参与者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增加错误决策的风险。
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关于酒精对决策的影响相吻合。
结论:啤酒游戏作为一种派对娱乐活动,对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饮酒可以增加参与者的兴奋和愉悦情绪,提高他们的社交互动和创造力。
然而,酒精也可能导致参与者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增加错误决策的风险。
这一实验结果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饮酒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实验局限性:由于实验样本数量有限,实验结果可能受到样本偏差的影响。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2b1c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6.png)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引言:啤酒游戏是一种受欢迎的社交游戏,通常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本实验旨在探究啤酒游戏对参与者的行为和情绪的影响,并分析游戏中不同因素对游戏体验的影响。
方法:本次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组设计,参与者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的参与者们将进行啤酒游戏,而对照组则不参与游戏。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参与者在进行游戏前和游戏后都需填写问卷,以评估其情绪和自我感觉的变化。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参与啤酒游戏的实验组在游戏后的情绪上有所改善。
他们报告称感觉更为放松、愉快和开心,与参与者在游戏前相比有较显著的积极变化。
另一方面,对照组中的参与者的情绪变化不明显。
讨论:通过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啤酒游戏对参与者情绪的积极影响可能与游戏中的社交因素密切相关。
在游戏中,参与者们可以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加强社交互动,并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获得情绪的积极变化。
然而,尽管参与啤酒游戏可能对情绪产生积极影响,但我们也要注意其中的潜在风险。
酒精是啤酒游戏的一部分,可能会对参与者的判断力和协调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啤酒游戏时,参与者需要谨慎饮酒,并确保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啤酒游戏可以积极影响参与者的情绪状态,提供放松和开心的体验。
然而,在享受游戏的同时,我们还要警惕潜在的酒精相关风险。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游戏获得积极情绪的人们,啤酒游戏可能是一个有趣的选择,但我们也要建议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保持适量的饮酒,并及时面对酒精可能带来的风险。
总体而言,本实验为啤酒游戏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然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游戏对参与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并为游戏设计和社交互动提供更细致的建议和指导。
参考文献:1. Childs, E., de Wit, H. (2009). Alcohol-induced place conditioning in moderate social drinkers. Addiction, 104(12), 2013–2020.2. Schmidt, L. A., Burns, M. M. (2019). Drinking gam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alcohol use and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BMC public health, 19(1), 540.。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ba93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b.png)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为了探究啤酒游戏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啤酒游戏实验。
实验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参与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的参与者在实验开始前先饮用了一杯啤酒,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则没有饮用任何酒精饮料。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对参与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学测试,包括反应时间测试、注意力测试和工作记忆测试,以评估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同时,还对他们的情绪状态进行了调查。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任务。
参与者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和脑筋急转弯,以测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灵活性。
结果显示,在认知任务中实验组的参与者表现出更快的反应时间和更高的正确率,而对照组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第二阶段是社交互动任务。
参与者在实验室的舒适环境中进行了卡牌游戏,游戏规则需要参与者进行互动和合作。
我们观察他们的社交行为和沟通,并记录下每一位参与者的表现。
结果令人惊讶地发现,实验组的参与者表现出更积极、乐观和合作的态度。
他们更愿意与其他人互动,积极提供帮助,并且保持更高的社交活跃度。
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在互动任务中则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变。
我们分析了实验结果,并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啤酒中的酒精成分能够抑制人的抑制控制能力,降低社交焦虑和紧张情绪,使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系。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实验组的参与者在社交任务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主动。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适量的酒精摄入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提升心情和情绪状态。
这使实验组的参与者在游戏中更加开心和乐观,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交行为。
然而,我们也要指出实验的局限性。
由于实验规模较小,结果需要进一步验证。
此外,实验中的啤酒饮用量仅为一杯,不能代表大量饮酒对认知和社交的影响。
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仍需谨慎对待酒精摄入和饮酒行为。
综上所述,本次啤酒游戏实验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展示了酒精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虽然实验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我们相信这个实验能够激发更多研究者对于酒精与心理学之间关系的兴趣,并为日后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公示(3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公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3ad84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d.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啤酒游戏是一项经典的供应链管理模拟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让学生深入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组成、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库存特点以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知识点。
本实验旨在提高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的认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决策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模拟供应链运作,使学生充分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组成和运作机制。
2. 理解供应链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
3. 认识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4. 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供应链管理知识的能力。
5.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决策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销售人员、库存人员和经理各一名组成。
2. 实验角色:模拟供应链中的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
3. 实验流程:实验共进行13周,每周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内各角色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订单处理、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等工作。
4. 实验数据:记录各角色在实验过程中的库存情况、订单情况、销售情况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库存波动:在实验过程中,各角色的库存波动较大,尤其在需求波动较大时,库存波动更为明显。
2. 牛鞭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供应链中各节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导致了需求信息的失真和放大,即牛鞭效应。
3. 库存成本:由于库存波动较大,各角色的库存持有成本较高。
4. 缺货成本:在需求高峰期,部分角色出现了缺货现象,导致缺货成本增加。
五、实验启示1. 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供应链中各节点应加强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牛鞭效应。
2.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合理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
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共同应对供应链中的各种挑战。
六、实验总结啤酒游戏实验是一项具有实践意义的供应链管理模拟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模板(3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9182b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5.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机制。
2. 分析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对库存管理的影响。
3. 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决策能力。
5. 提高对供应链系统优化策略的认识。
二、实验背景啤酒游戏是一款经典的供应链模拟实验,通过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
三、实验对象1. 实验组:由若干名学生组成,分别扮演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四个角色。
2. 对照组:由教师或助教扮演,负责记录数据、监督实验过程。
四、实验材料1. 啤酒游戏规则说明。
2. 模拟供应链数据表。
3. 计算器或电子表格软件。
五、实验步骤1. 角色分配: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分别扮演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四个角色。
2. 规则讲解:向所有学生讲解啤酒游戏的规则,包括角色职责、信息传递方式、库存管理、订单处理等。
3. 模拟实验:a. 消费者:根据需求随机生成订单。
b. 零售商:根据订单和库存情况向批发商下单。
c. 批发商:根据订单和库存情况向制造商下单。
d. 制造商:根据订单和库存情况生产啤酒。
4. 数据记录:教师或助教负责记录各环节的数据,包括订单量、库存量、生产量、销售量等。
5. 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库存波动分析:分析各环节库存量的波动情况,探讨牛鞭效应的原因。
2. 信息传递分析:分析信息不对称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探讨优化信息传递的策略。
3. 成本分析:分析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探讨降低成本的方法。
4. 团队协作分析:分析团队协作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的方法。
七、实验结论1. 啤酒游戏能够有效地模拟供应链系统的运作,帮助学生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
2.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供应链库存波动和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
3. 优化信息传递、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是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关键。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ed23ae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1.png)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充分认识牛鞭效应的原理并深刻体味其对于供应链的影响。
(2)通过实训充分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3) 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刻认识信息沟通的必要性。
二、实验原理1、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指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浮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这是营销过程中的一种高风险现象,它直接加重了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甚至扰乱生产商的计划安排与营销管理秩序,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解决“牛鞭效应”难题是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和良好的顾客服务的必要前提。
2、“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是需求信息在沿着供应链向上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曲解。
企业的产品配送成为被零售商所夸大的定单的牺牲品;反过来它又进一步夸大了对供应商的定单。
其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者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
试着想象客户手中拿着一根鞭子,同时购买心理不停的改变,鞭子也不停的跟着摆动,鞭子越长摆动的越大。
解决长鞭效应最好的方法是将这个鞭子缩得越短越好,这样引起的变化也会很小。
三、实验结果分析(一)角色分配(二)数据计算说明:(单位:元/瓶 )(三)结果分析及体味1、消费者——xx(1)实验数据表注明:作为消费者,每天都需要喝啤酒,影响我购买啤酒数量的因素工作日 晴雨表 实际需求量 实际可买到量 短缺数量 1晴 27 26 1 2 晴 32 20 12 3 晴 25 25 0 4 多云 19 18 1 5 阴 16 14 2 6 阴 14 14 0 7 下雨 10 10 0 8 多云 13 12 1 9 晴 18 12 6 10 晴 19 5 14 11 晴 23 8 15 12 多云 14 14 0 13 多云 13 13 0 14 阴 10 10 0 15下雨9929 3524 2920 2435 4515 20买进价 卖出价也有不少,在本例中,我们只简单地选择了天气变化这个因素对于实验所造成的影响。
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报告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0a277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5.png)
情景模拟: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通过本模拟,了解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假设我们的供应链由4个环节构成——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且每个环节只有单一的下游客户(当然,这只是为了方便),相邻环节之间存在物流(啤酒)和信息流(订单),上游环节根据下游相邻环节发来的订单安排生产或订货。
订单和啤酒在相邻两个环节之间需要经过两周时间才能到达,也即发出的订单最早也要4周后才可能到货(如果上游环节无货可发,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假设与目标
假设各环节上1瓶啤酒存货的成本都是1元,延期1瓶啤酒的成本是2元(这时意味着下游不能及时喝到啤酒),销售1瓶啤酒可获利5元。
我们制定各自的订货策略,使得自己所在的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
三、实验模拟数据
表格说明:发货、库存、利润为负数的请用红色标出。
对上述表格进行简要分析。
画图,例子如下:
来源于课件。
将客户需求、零售商订货量、批发商订货量与制造商生产量画图。
进行简要分析,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实验心得与体会
五、附录。
(完整)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完整)啤酒游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6946f10740be1e640e9a5e.png)
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啤酒游戏所属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日期班级学号姓名成绩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统模拟实验室实验概述:【实验目的及要求】三次实验的游戏进程表和订货需求曲线图分别如下:延迟销售现有库存途一途二订货量供应商延迟货初始值0015000011005100100294051010537108515124840781520500410701067041010007001401000880161001009100610101001010060100011401200001200120000轮次客户需求二级供应商第五组第一次延迟销售现有库存途一途二订货量供应商延迟货初始值001500001150********0015505031001080804001800005909100100670128080700200000810010100100910010000010802909011605606012100115015013709000014801808015702100100第五组第二次轮次客户需求二级供应商延迟销售现有库存途一途二订货量供应商延迟货初始值001500001201300002607303035055050480280805505505066045050780112012089046060910001301301080550501110009090128019090131000100100146040000150040000160040000170040000第三次二级供应商轮次客户需求第五组计算三次游戏的利润如下第一次游戏:销售收入=73*4=292元,从一级批发商获得延迟供货赔偿=47*0.1=4.7元,订货成本=70*2。
5+3*6=193元,库存成本=219*0。
02=4.38元,延迟销售损失=9*0。
1=0。
9元,结余库存亏损=12*2。
5*(1—0.2)=24元。
啤酒实验实验报告
![啤酒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3e46e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3.png)
啤酒实验介绍啤酒游戏,是1960 年代,MIT 的 Sloan 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
基于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的啤酒游戏模拟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变动后,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啤酒游戏”的前提是几个角色互相是独立的,在游戏开始后上游厂商不知道下游厂商将要下订单的数量。
下游厂商下订单后,它的相邻的上游厂商将有两周配送延迟。
游戏中存在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并且缺货成本是库存成本的两倍,而游戏参与者需要通过控制自己的库存和订货量,使得自己所在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
一.实验目的:通过啤酒游戏实验,模拟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让我们清楚了供应链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并让我们了解牛鞭效应真实的反映。
分析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
同时让我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学习运用,增强我们对实践的认知。
二.牛鞭效应:有一条由四个节点组成的供应链,从下游到上游依次为零部件生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
零售商面临的终端市场需求只有少许波动,批发商的需求是来自零售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比终端市场需求的波动有了放大,生产制造商的需求是来自批发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又有了放大。
这种需求波动放大的现象如同一根甩起的长鞭,将处于下游的节点比作根部、上游的节点比作梢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长鞭效应。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游戏中有三个角色: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
每组11个人 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
(在游戏中我们所属的制造商B2组)2、游戏周期为10周,每一轮就代表一周。
3、零售商先向下游客户发货,再向上游厂商订货。
4、批发商的责任是供货给零售商,同时每轮有一次向制造商订货的机会。
不过,所订的货也要过两周才会到达批发商的仓库。
5、制造商发货给批发商,同时每周又有一次机会下订单生产货物。
每轮下的生产订单也要等两周才进入仓库。
6、游戏结束后,每个角色都会生成统计明细情况表和统计总情况表。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45e0d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3.png)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实验名称:啤酒游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啤酒游戏对人们决策和行为的影响,了解酒精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过程:1. 实验设计:招募参与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人数大致相等。
2. 实验组:将实验组的参与者饮用一定量的啤酒,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决策和行为。
3. 对照组:对照组的参与者饮用非酒精性饮料,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决策和行为。
4. 游戏设置:使用一款常见的策略类游戏作为实验平台,该游戏中需要参与者做出一系列决策,以获取最终的游戏目标。
5. 数据记录:记录参与者在游戏中的决策、反应时间和游戏成绩。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结论:1. 实验组参与者表现出较差的决策能力和反应时间。
在游戏中,他们更容易做出冒险和不理智的决策,导致游戏成绩相对较低。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参与者更容易出现错误选择和频繁的失败。
2. 在实验组中,参与者的行为更加冲动和不规则。
他们更倾向于采取高风险策略,更容易冲动地做出一些困境选择。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参与者更容易受到游戏中的压力和诱惑,做出不负责任的决策。
3. 实验结果还显示,参与者的酒精摄入量与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饮用更多酒精的参与者表现出更差的决策能力和更高的冒险倾向。
这与酒精对认知和决策能力的影响相符。
心得体会:通过实验,我体会到了酒精对认知和行为产生的明显影响。
在实验中,参与者们在饮用一定量啤酒后,决策能力下降,冒险倾向增加,导致游戏表现较差。
这说明酒精对人们的决策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实验结果还提醒我们注意酒精的安全使用。
酒精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还会对社交关系和工作表现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注意适量饮酒,合理控制酒精摄入量,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总结:啤酒游戏实验有助于我们认识酒精对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饮用适量酒精后,人们的决策能力下降,冒险倾向增加,导致行为更加冲动和不规则。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范文(3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abef4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d.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啤酒游戏(Beer Game)是一种经典的供应链管理模拟游戏,旨在通过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帮助学生和企业管理者深入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组成、各节点之间的关系、库存特点以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知识。
本实验旨在通过参与游戏,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供应链管理的深刻认识。
二、实验准备1. 实验人员: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小组,每组由销售人员、库存人员和经理各一名组成,共计12人。
2. 实验材料:啤酒游戏实验手册、计算器、纸笔等。
3. 实验时间:13周,每周进行一轮,每轮代表一周的供应链运作。
三、实验过程1. 游戏规则:- 零售商:负责接收消费者订单,并向批发商下单。
- 批发商:负责接收零售商订单,并向制造商下单。
- 制造商:负责接收批发商订单,生产啤酒。
- 原材料供应商:负责向制造商提供啤酒原料。
2. 游戏流程:- 第1周期初,零售商库存为12箱。
- 每周初期,零售商根据消费者需求情况,向批发商下单。
- 批发商根据零售商订单,向制造商下单。
- 制造商根据批发商订单,生产啤酒。
- 原材料供应商根据制造商订单,提供啤酒原料。
3. 数据记录:- 各小组需记录每周的库存量、订单量、缺货量、订货提前期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库存波动:实验结果显示,各小组在游戏过程中库存波动较大,尤其在第4、5周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这表明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导致需求信息失真,进而引发库存波动。
2. 牛鞭效应:实验中,消费者需求波动较小,但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的订单量波动较大,呈现出明显的牛鞭效应。
这表明供应链中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导致需求信息被逐级放大。
3. 缺货成本与库存持有成本:实验过程中,各小组因缺货而损失了部分订单,同时也承担了较高的库存持有成本。
这表明在供应链管理中,需要平衡缺货成本与库存持有成本,以降低整体成本。
4. 团队合作:实验结果表明,团队合作对于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20d219312b3169a551a438.png)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班级:2011级物流管理2班组别:第5组成员:日期:2014年5月29日啤酒游戏实验报告一、游戏简介该游戏是生产与分销单一品牌啤酒的产销模拟系统。
参加游戏的学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制造商。
在游戏中他们主要对自己的库存进行管理,即每周做出订购多少啤酒的决策,库存决策的目标是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二、游戏目的此游戏考察了供应链成员在信息不共享、交货期不确定的情况下所做出的理性决策对供应链系统行为造成的影响。
在该游戏中,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小幅变动,而通过整个系统的加乘作用将产生很大的危机,即首先是大量缺货,整个系统订单都不断增加,库存逐渐枯竭,欠货也不断增加,随后好不容易达到订货单大批交货,但新收到订货数量却开始骤降。
通过该游戏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1、时间滞延、信息不足对产销系统的影响。
2、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3、扩大思考的范围,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识到将成员关系由竞争变为合作的必要性。
4、分析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各个角色的报告1、制造商:曹园成兰兰制造商作为供应链的一员,承担着产品生产任务,但由于时间滞延和信息的不足,很难准确的把握市场变动。
先是库存减少,然后欠货,产量提高后好不容易达到订单量将欠货补齐,订单又开始减少造成库存大量增加。
由于整个系统的加乘作用使总成本大幅增加。
因为在供应链上的各级成员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分销商的需求信息进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最源头的制造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由于这种需求放大变异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其下游需求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零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地增大了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风险,甚至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e2334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f.png)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第12组)【实验目的与要求】1、 能够模拟供应链上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不同节点企业的订货需求变化。
2、 认识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即“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
3、 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
4、 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实验原理】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
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候, 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 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 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 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实验内容与步骤】1、 游戏中有三个角色: 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
每组三个人, 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
2、 游戏周期为30周, 每一轮就代表一周。
3、 零售商先向下游客户发货, 再向上游厂商订货。
4、 批发商的责任是卖货物给零售商, 同时每轮有一次向制造商订货的机会。
不过, 所订的货也要过两轮才会到达批发商的仓库。
5、 制造商发货给批发商, 同时每轮又一次机会下订单生产货物。
每轮下的生产订单也要等两轮才进入仓库。
6、 游戏结束后, 每个角色都会生成统计明细情况表和统计总情况表, 每个角色进行数据分析并画出相应折线图。
7、 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
所有角色都是独立的企业, 目标是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也就是收入和成本的差值最大化。
实验数据与记录:1反映市场客户的各期需求量, 零售商、批发商及制造商各期的订购量在一张折线图上。
啤酒 啤酒订单2.反映零售商、批发商及制造商各期的期末库存量一张折线图上, 以观察供应链库存的波动。
3、将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各自各期的利润反映在一张折线图上, 以观察供应链成员利益的波动幅度。
【实验分析】1.分析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数据分析可知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就是因为实验中组员之间不与上一层商家交流信息, 需求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信息透明度不够, 节点与节点之间(即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信息发生扭曲, 从而导致各环节出现问题, 最后各环节综合作用, 对供应链造成了消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啤酒游戏”实验
1. 实验目的
(1)帮助学生认识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和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
(2)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滞延、资讯不足的现实约束条件对供应链系统运营的影响;
(3)帮助学生理解“需求变异放大”效应的表现和根源;
(4)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突破习惯思维方式,以系统性的思考寻求最优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
2. 实验内容
在确定每位同学扮演的角色之后,分角色模拟供应链的订货过程20周以上,按要求作记录,并对订货结果进行分析。
3.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计算机,安装Windows2000及以上系统和“啤酒游戏”实验软件。
4. 实验原理
通过观察供应链管理中典型的“牛鞭效应”现象,认识到如何保证整条供应链的成本最小化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研究问题。
即使一个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后,如果不注重供应链管理,在市场环境中仍然无法立于不败之地。
5. 实验步骤
(1)收货:将运输延迟的库存收到当前库存中;
(2)发货:按上期收到的订单发货,按照订单量将库存中的货放入与下游间的运输2周延迟中。
发货后做缺货量记录和库存记录;
(3)发订单:下游向上游发订单,作记录;
(4)收订单:收下游的订单,并作记录;
(5)实验结果分析。
6.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名称、学生姓名、班号和实验日期;
(2)实验目的和要求;
(3)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4)实验原理;
(5)实验步骤;
(6)实验原始记录;
(7)实验数据计算结果;
(8)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思考题,写出总结及心得体会。
7.实验结果
8. 思考题
当价格随需求变动或生产提前期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会产生怎样的波动?如何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现象?
答:当价格随需求变动或生产提前期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会产生需求逐级放大的情况,俗称“牛鞭效应”。
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现象的主要方法如下:
(1)缩短供货时间
供货时间长短影响到销售商的安全库存的多少,也影响到销售商的订货量的增加。
缩短供货反应的时间,安全存货量就会下降,销售商的订货更接近需求,需求的扭曲得到了缓解。
因此,通过应用现代信息系统可以及时获得销售信息和货物流动情况,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同时通过多频率小批量联合送货方法,努力将供货时间缩短到最短,减弱“牛鞭效应”。
(2)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已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是由企业组成,从货物原材料的原产地到最终的消费点的庞大的链。
在这条链上,任何企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链上存在的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最终客户,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供求关系。
在供应链上的任何企业进行商业决策时都会受到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制约和影响,任何企业的决策也会影响和制约上游和下游企业。
当供应链上的货物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到批发商到零售商和消费者流动的同时,需求以订单的形式,向实物流动相反的方向传递着,形成了信息流。
通过集中实际需求信息,为供应链各级企业提供的顾客需求的全部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是减少整个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也是减少和消除“牛鞭效应”最常用的方法。
销售商通过销售时点信息系统采集顾客的实际购买量,在通过专用的信息网传入供应链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可在很短时间内更新一次数据,这是没有任何放大和扭曲的最终需求量,数据中心对这些需求量进行分类汇总,供应链上各级供应商都有权进行数据中心分享这些信息,这样他们就能更及时更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的真实变化,预先安排,降低“牛鞭效应”。
(3)减少需求变动性
价格折扣,商品促销等销售手段,会使顾客的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
通过减少顾客需求过程中的变化可以缩小“牛鞭效应”。
销售商可以通过稳定的价格策略来减少顾客需求的变化,零售商以单一价格出售商品,而不是以周期性促销价
格出售产品,通过消除价格促销,零售商可以消除因促销产生的需求的急剧变化,他所观察到的顾客需求变化不大,他向批发商发出的订货量变化就不大,供应商所观察到的需求变化也不大,这样就可以减弱“牛鞭效应”。
(4)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上的企业就必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互相信任,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
改造库存管理方式,如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消除“牛鞭效应”的影响。
在合作伙伴关系上,由于信息共享,制造商了解顾客的实际需求,这时,制造商并不依据零售商发出的订单生产,而会自己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确定生产多少,每一期保存多少库存,向零售商供应多少商品,则可以避免“牛鞭效应”。
特别是在产品供不就求的时候,销售商对供应商的供应情况缺乏了解,博弈的行为很容易产生,与销售商共享供应能力和库存状况的有关信息,能减轻销售商和客户的恐慌,能防止他们参加短期博弈。
其次在供应不足的时候,供应商可根据销售商以前的销售来进行限额供应,而不是根据订购的数量,这样可防止销售商为获得更多的供应量而夸大订购量,从而降低产生“牛鞭效应”。
(5)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这需要考虑历史资料、定价、季节、促销和销售额等因素,有些数据是掌握在零售商和分销商手中,必须与它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获得这些数据,采取上下游间分享预测数据并使用相似的预测方法进行协作预测,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例如,在美国电脑业中,制造商需要来自分销商中心仓库存货的销售数据,尽管这些数据并非完全等于POS销售点数据,但制造商以这些数据作为与分销商保持联系的重要措施,这种措施可缩小供应链中上、下游在需求预测方面的差异。
(6)订货分级管理
根据“二一八定律”划分分销商,对他们进行分别对待,实行订货分级管理,通过管住关键销售商和重要销售商来减少变异概率。
(7)合理分担库存
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采用联合库存的方式合理地分担库存,一旦某处出
现库存短缺,可立即从其他地点调拨转运来保证供货。
IBM、惠普和苹果等公司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要求分销商将零售商中央仓库里产品的出库情况反馈回去,虽然这些数据没有零售商销售点的数据那么全面,但这仍然比把货物发送出去以后就失去对货物的信息要好得多。
这既防止了需求变异的放大,又现了共担风险,降低了整体库存,有效地抑制了“牛鞭效应”。
(8)缩短提前期
一般来说,订货提前期越短,订量越准确。
根据沃尔玛的调查,如果提前26周进货,需求预测误差为40%:提前16周进货,需求预测的误差为20%,而在销售时节开始时进货,则需求预测的误差为10%。
因此,缩短提前期能够显著地减小“牛鞭效应”。
(9)采用业务外包
外包服务也可以抑制“牛鞭效应”,例如,采用第三方物流策略可以缩短提前期和实现小批量订货,无须再向一个供应商一次性大批订货,又减少了运输风险。
总之,“牛鞭效应”是市场需求信息扭曲的现象,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应努力减弱牛鞭效应,减少供应链上的浪费,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效益和利润。
9 实验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是我对供应链企业的运作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性,对于产生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同学之间的沟通,个人学习操作能力的理解都有了更深一层的提高。
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快速传递与反馈市场信息、不断沟通生产与消费的联系、提供低成本的优质产品,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顾客化的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
因此,只有建立敏捷而高效的供应链系统才能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