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服饰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宝钗的服饰文化

薛宝钗是中国封建社会淑女的样板,“品貌端方,容貌美丽”把她的淑女形象完全勾勒了出来,这种形象蕴含着中国民众的道德规范与行动指南。中国古代妇女的造型“首先要求仪容美,既要妩媚动人,又要神采照人;其次讲究姿态的合宜,不做夸张的动作,表现含蓄优雅的美;最后要求气质的美感,重视神韵与修养,才不会俗气。”这段对中国妇女形象造型的描述也正符合了薛宝钗的形象。由于她是传统封建思想的追随者,所以她的处世哲学、穿衣打扮也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影响。她的服饰是中国传统审美及哲学文化在生活中的集中表现。从她的服饰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她的个性、审美心理,以及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艺术的精髓,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当时整个社会的审美倾向。

一、服饰中的“自然美”法则

薛宝钗是书中具有自然美的代表人物,“不觉奢华,惟觉淡雅”是她外在形象的最合适写照,这样一个外貌出众,才华横溢的大家闺秀不难看出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阅览通篇几乎找不到与她有关的一处低俗语言和不检点行为,永远都是举止高雅得体的。在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中,我们看不到一个拈酸吃醋的妒妇形象,即使是蜂腰桥扑蝶,金蝉脱壳也只不过侧重她急中生智的描写。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到底人要以

自然为师,有针对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薛宝钗在着装方面就遵循了自然美的原则。首先,在服饰色彩上,她大都选用了自然界具有的原生态的色彩,如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的坎肩、葱黄色的棉裙等都是一些自然界的植物颜色。其次,在服饰的材质上也都选择了动植的毛发等天然纤维,如鹤氅、棉裙、丝绸,可谓取之自然用之于自然。最后,在服饰搭配方面,她也是遵从简约原则,力求保持朴素、原汁原味的自然之美。明清时期女子服饰造型以秀美、清丽为主,所以那时候的女子化妆打扮不如其他时期的女子那么繁琐复杂,一切从简,主要是为了突出个人自身的形象气质。如书中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对薛宝钗的服饰描写“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通过宝玉的眼睛我们看到的宝钗是一个衣着端庄之人,身上无过多的修饰,不刻意装扮而改变自然美,一切以体现自身原有的容貌气质为主。作者122|ARTANDDESIGN|NO.91曹雪芹更是用水杏等一些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来形容她的容貌,来体现她的自然美。唇部不用涂朱丹而自然发红,眉部不用修饰而自然形成长而黑的眉毛,其他女子都用化妆、佩带饰物来修饰自己,薛宝钗却是偏偏不喜欢这些后天加入的东西,她百里挑一的美貌,轻而易举便成为花中之魁,自然的美感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人。

二、服饰的“简朴”与“中庸”思想

中庸是思想,节俭是行为,由行为而体现思想,思想指导行为,两者相互联系。温良恭俭是一张永远扣在薛宝钗脸上的道德面具,再粗心的读者对薛宝钗的节俭都不会没有印象。书中第七回《送宫花贾链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薛姨妈给各姐妹送宫花时曾说:“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与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宝钗曾劝邢岫烟不要佩带这些没用的首饰,服饰应以简单为好,该省得要省。从这些宝钗对服饰的喜好表现中我们发现传统的“中庸节俭”思想正左右着她的行为。《墨子》里指出:“诚然,则恶在事夫奢也。长无用,好末淫,非圣人之所急也。故食必常饱,然后术美;衣必常暖,然后术丽;居必常安,然后术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之,此圣人之务。”墨子认为,食能饱腹,衣能暖身,房子能挡雷雨避寒暑,即这些物品能具有是实用功能,具有实际效用,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就可以了。人们也应该满足于这种水平,没必要去追求艺术性或是以此去显示身份。呈然,宝钗也受这种思想的熏陶,尽管她出身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但她的吃穿用度却很一般,自甘朴素,在穿衣打扮上一切以简朴大方为美,不苛求戴花佩玉以此来显示富贵小姐的身份。从宝钗的不爱戴花、穿着低调不张扬及贾母对她屋内设施如“雪洞般”的评价等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她虽是个出自名门望族的小姐,但却不是一个挥金如土、追求奢华的人。穿戴本为小事,宝钗却能做到滴水不漏,她的节俭精明处处能从她的服饰中体现出来,书中第三十二回中,因

金钏儿自杀,王夫人正准备吩咐裁缝为她做新衣,宝钗知道此事后便把自己新做的两套衣服拿了出来,而自己却常年穿着半新不旧的衣服。这段描写是书中很精彩的一个部分,我认为从中透露出两点信息:第一,宝钗不注重穿戴显而易见;第二,衣物在宝钗看来只是保暖遮体的身外之物,简单舒适就好。即使自己的新衣要拿来给一个丫鬟入殓穿也不计嫌疑。

三、服饰的“淡极”与内心的“更艳”

《咏海棠诗》是薛宝钗的名诗,一句“淡极始知花更艳”是她锁信奉的人生哲学。薛宝钗的服饰与搭配选择是由她的思想意识所支配的。通过服饰的传递,融会贯通,伏采潜发,能起到极佳的艺术效果,人物的形象也更加丰满。诗中“淡极”与“更艳”作为色调的对应,这构成了薛宝钗以服饰色彩审美体现她对人际交往和人生心灵世界的复杂心理现象。从她的潜意识来理解,她表面上追求“淡极”的服饰、人际、人生色彩,实际是为了更巧妙地登上宝二奶奶的宝座,显赫“更艳”的身份,这是一个精心的设计,由外而内的,从直接的视觉感受外在服饰层层推进升华到人物内心。宝钗服装的素雅风格与她个人的个性、喜好、以及所受的传统教育和家庭环境都有关系,着装中讲求的原则在她身上能够得到充分体现。首先,她是一个为人处世低调平和的人,不张扬不外露的个性势必使她在个人打扮着装上以朴素淡雅为主。如作者曹雪芹让她一开始就以“蜜合色棉袄,葱黄绫子棉裙”的外在形象

出现。蜜合色与葱黄色都为浅色,由于两色中都含有黄色成分,所以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这样的搭配既有少女青春娇艳的气息,又符合宝钗藏拙守愚的深沉性格。而棉织物给人柔软舒适的感觉正与她的温和、稳重的形象极为相似。其次,她的朴素大方的着装行为与所处的环境十分吻合。由于薛家已经败落,作为一名寄居在贾府的亲眷,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她不仅要获的贾府上层的宠爱也要得到下层的喜爱,所以她常穿一些半新不旧的服装以此来获得上层对她节俭美德的赞赏和拉近与下层的距离,增加亲和力。最后,她的着装行为与当时社会对女子地位着装压迫束缚的观念十分融合。所以,宝钗的服装一贯行的是中庸平和的路线,不突出不张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