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小说题型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
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
品的可读性。
宝玉的出场
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
紧凑。
《祝福》《灯笼》的开头、结尾
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 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p158《小城三月》
限视角) 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如《祝福》
第二人称
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视角。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 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全 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 知视角) 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特点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把结局放到开头
倒叙 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 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
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
下去。
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 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
3.叙述技巧:
对话 p170《家》 心理 p155《铁圈》 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 p158《小城三月》 回忆与现实交织 p152《我讲最后一个故事》 历史与现实交织 《赵一曼女士》 时空集中
二、小说情节结构手法Leabharlann Baidu构思技巧) 构思技巧
作用、效果分析
悬念
抑扬 照应
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 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 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 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P161《战争》的开头
突转
欧·亨利式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 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 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说常见的情节结构模式除了基本模式外,还有如下几种结构:
类型
摇摆式
欧·亨 利式
特点、作用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 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 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 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 可读性。 即“突转式”,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 料,回扣前面的情节后发现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 动性。(700封信)
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
插叙 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
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的内容是基本事 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件之外的,去掉它,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 是对上文的内容作补充交代,有助于
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 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补叙
读《祝福》全文,梳理全文情节
•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 结局 祥林嫂凄然死去
回 • 开端 祥林嫂回忆初到鲁镇
倒
•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忆 •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叙
•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情节 手 法
情节手法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 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
人称交叉
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 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
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如p146《灯笼》
2.叙述方式及其效果
类别
释义
顺叙
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她)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她)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
系。
③分析环境描写。明确小说所写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认识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尤其
是社会环境,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发掘其深刻的思想意义。
第二步,怎样写的? -3-
“怎样写的”就是把握技巧,分析效果,鉴赏特色。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 面:
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关键词语等)
内容 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事、时间、空间、某一句话。
分单线和双线。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明线、暗线一般都有情节交叉点, 种类
蒙太奇镜头。
作用 ①组织情节方面;②塑造人物形象方面;③突出主题方面。
2.小说线索类型例子解读
《项链》中的线索就是项链,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
①小说的叙事技巧。主要指情节安排的技巧(如设置线索、铺垫、悬念、 倒叙、插叙、详略)方面和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的选择、叙述方式的变化。
②小说的描写艺术。一是指环境描写技巧(如想象、联想、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等),二是指人物描写技巧(如正 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等)。
(3)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线 一篇成功的小说,有时是几个线索的交融。比如《红楼梦》
索等
P150小说阅读《琴声何来》的线索是: 马晓驭心理活动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的线索是什么?
二、情节梳理的2个答题模板
模板一: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 “何人”“做何事”更不能少。“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模板二: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的答题模板 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住事件涉 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括,做到前后贯通。 常用答题模板:某人做了哪些事。
补叙的文字一般较少,多则一段,少则一句话, 对人物或事件的某些补充说明。
④从效果上看:
插叙是作者为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提供背景材料,能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紧密,人物性格更
鲜明;
补叙是将事件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的某个片段“藏”于文后,有意造成悬念,让读者产生错觉,
到一定的时候“亮”出来,这样通过“藏”和“亮”,使文章跌宕多姿,波澜起伏,增强艺术感染力。
延迟式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 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如《牲畜林》。
横断 面式
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 的无限空间。如《半张纸》。
意识流
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 来。如《墙上的斑点》。
小 说 之 情 节 解 读
小说情节 3大考点
1.情节是构成小说的基本要素,把握情节是整体感知文本的起点,也是 赏析小说的基础。命题人必定要从情节出发设置题目。
2.常考的题型有概括情节、情节手法、情节作用三种,其命题侧重因文 本而异,且考查方式多样。课标卷对情节的考查往往具有综合性特点, 多以赏析或探究的方式命题,难度较大。
【答题模板总结】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
[特别提示]
由于事件的复杂性和粘连性,我们在概括时,要注意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特别是每个情节之间不能
存在交叉或包含关系。
另外在表述时注意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否则就会造成情节之间不连贯。
情节叙述手法指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包含叙述视角和 叙述人称;叙述方式;叙述技巧。
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过程中运用线索串联、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一、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类别
特点
第一人称(有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
③小说的语言艺术。一是从语言的修辞手法、词语锤炼、句式特点等方 面入手分析其效果;二是从语言风格(如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 清新明快等)方面赏析其特色。
-4-
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 “为什么这样写”就是分析文字表述的意图,即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本表达的主题(主旨)、文字的意蕴(情感倾向、思想内涵)等。这些问 题,直接与评价探究密切相关。
三、情节手法总结
1.叙述人称及视角: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 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 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 视角:全知全能视角、有限视角
2.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3.叙述安排上的技巧: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 实交织、历史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
4.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 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
根据题干要求,选取相关手法判断并分析。
情节技巧题答题模板 点出情节技巧+结合文本分析+技巧效果。
(1)事物线索
→发现项链是赝品”,都与此有关;《面包》中的“面包”也是线索。
P161小说阅读《战争》的线索是:电话
(2)对比冲突线索
如《哈姆雷特》的矛盾冲突,就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线索。
如鲁迅的《药》,明线写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普通民众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 儿子治痨病的悲剧,而暗线则写了革命者夏瑜的血被吃的故事,这样,明 线暗线交织,就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这种构思可谓独具匠心。
对比 衬托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
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祝福》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 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和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 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①从内容上看:
-18-
插叙材料删去,原有的故事情节仍旧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线索仍旧清楚明朗,读者不会产生疑问;
补叙片段删去,读者会产生疑问。
②从形式上看:
插叙一般被安排在篇中,而不在篇末;
补叙一般被置于事件出现结果之后,交代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因此它可以被安排在篇末。
③从篇幅上看:
插叙的文字一般较多,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仇人→看管草 料场→山神庙复仇。
③寻找线索后概括:可以寻找事物线、情感线、对比线等。 小说《项链》中的线索是项链,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
→还债务→发现项链是赝品”,都与“项链”有关。
特别提示:
1.分析小说线索 4要领
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关注小说标题、小说中的体现“人物出场、 内涵
请在此处添加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
三步读文
第一步,写了什么?
-2-
“写了什么”就是明确小说所写的内容,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并依据小说的情节将文本合
理分层,以便把握结构思路,弄清行文的来龙去脉。这一步要解决三个问题:
①把握小说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明确小说情节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②了解人物形象。通过情节的发展及对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
3.考生复习时要全面掌握情节结构的多样性,掌握概括和赏析的方法, 并能从整体出发评价、鉴赏小说情节构思的艺术效果。
情节 概 括
一、情节梳理、概括类
①按时间顺序概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情节安排方式,如欧·亨利式、摇摆式、延迟式、 横断面式、意识流式等等
②按空间顺序概括:一个场面(地点)就是一个情节,场面变化情节就会变 化。
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 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完整。
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
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
平叙
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因此又叫做分叙。
特别提示插叙与补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