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

一、引言英国,一个历经千年沧海桑田、风起云涌的古老国度,一个见证了人类蹒跚学步、茁壮成长的沧桑智者,一个坚毅不屈、站在大西洋上翘首观世界、看未来的猛士。他走过邪风冷雨,带着他那份沉甸甸的回忆,带着他那份独有的气质与底蕴,正一刻不停歇地朝着更辉煌的明天前行。蓦然回首,那一长串深深浅浅的历史脚印中,每一步都述说着一段不一样的却都一样惊心动魄的历史岁月,或伤感悲痛,或感人至深,或发人深省······轻掸灰尘,打开那幅已微微泛黄的厚重历史画卷,“大英帝国”“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时代”在光芒闪烁,诉说着英国在19 世纪的灿烂辉煌。19 世纪的英国,经济上、国土上、文化上、政治上,都经历了无数的变革,从一个小小的岛国一步步壮大,成为领土遍及世界各洲,影响世界的大帝国。在19 世纪,它流了血,流了泪,也收获了财富,取得了进步,脱胎换骨。在当时的世界上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19 世纪的大英帝国都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神话。

二、经济发展

(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1801 年以后,英国在与法国长达14 年之久的战争之后最终大获全胜。英国的皇家海军控制了海权,对外贸易成倍增长,商业空前繁荣。战争的胜利扩大了英国的殖民地范围,成为了英国的原材料供给地和商品倾销地,不但为英国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廉价原材料还为工业制成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在工厂日夜不停的机器喧嚣声,英国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力成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速度飞速发展。工业产值在英国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上升,到19 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也使得英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伦敦成了世界的金融、贸易中心。19 世纪50~70 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维多利亚时代”。在这期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英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3 以上。1850 年,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60.2%、铁产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产量的46.1%。这个漂泊在浩瀚海洋上的小小岛国成了不容小觑、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二)城市化与人口增长在飞速发展的工业带动和促进下,曼彻斯特、伯明翰、舍菲尔德、格拉斯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英国城市化进程极其快速。到1851 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农村人口,初步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文明隆重地登上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舞台。农村文明渐行渐远,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与理念。铁路网在英国土地上星罗棋布,贯穿大江南北,让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更加的方便更加频繁。在19 世纪的一百年中,英国总人口增加

了3 倍,人均收入却增长 4 了4 倍,这就说明了19 世纪的英国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让解决人民温饱,奔向更加富裕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三)万国博览会19 世纪中期,工业的飞速发展与繁荣让英国在世界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如日中天,英国人对自己的实力以及所拥有的财富极为自豪。为了向世界展示强盛的英国,万国博览会(亦成为“水晶宫博览会”)于1851 年5 月1 日在伦敦海德公园一座完全由玻璃和钢管搭建而成的建筑物内举行了。万国博览会以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为主题,展期为1851 年 5 月 1 日至10 月11 日,历时5 个多月,吸引了6039195 名参观者。展馆长约563 米,宽约138 米,建造费时仅九个月,后被移动并且重建于伦敦南区的塞登哈姆,这个地区后来也因此被更名为水晶宫。展出了包括轨道、牵引机、高速汽轮船、起重机、厨具用品、铁制品、以及来自美国的收割机等万余件展品。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在“灿烂光辉的玻璃顶下举行了他们的工业和和平的凯旋式”。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什么都能做。”这句话淋漓尽致、完完全全的表现出了英国人对自己的自豪与满足,以及他们对未来,对人类科学的满腔希望、虔诚信服。

(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经济的初期发展往往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19 世纪的英国,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相当迅速,人们尚未意识到或者尚未想出合适策略来适应并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下是当时最主要的两个问题:

1.阶级剥削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也是深受剥削压迫的弱势群体。“血汗工厂” 频频出现,工人阶级,特别是中下层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并未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多少好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城市贫民的数量居高不下,他们的生活用“凄惨”二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2.环境污染工厂的“三废”让生态环境满目疮痍。伦敦的大地上插满了“大烟管”,日夜不停歇的朝着天空排着滚滚浓烟,这些烟遇水汽后便变成雾,伦敦也就在19 世纪成了“闻名于世”的“雾都”。当时,一个英国工程师在形容英格兰西部地区冶铁业的情形时说:整个地球好像从里往外翻,它的内脏全部都被挖出来扔得到处都是,整个大地上到处都堆满了煤渣。

(五)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重要特点,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状态,经济危机便会席卷而来。英国,作为一个最早进行产业革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第一次经济危机理所当然的在英国爆发。

1.爆发原因及背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国内也曾多次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是由于当时

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发展尚不充分,这种危机仅限于局部地区及部门。1825 年以前,英国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工业高涨阶段。1825 年的工业产值比1820 年增长了大约1/3,当时生产水平的生铁量增加了58%,棉花消费量增长了39%。但是,国内外市场却6 没有随着相应扩大。那时拿破仑战争结束不久,再加上欧洲农业歉收,欧洲市场缩小,一片萧条。从前局部的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现象转变成周期性和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正如《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一书中所说:“英国在欧洲市场的商品销售遇到了很大困难,出口额从1814 年的2690 万英镑下降到1825 年的1460 万英镑。对美国和中南美洲的出口也从1815 年的1580 万英镑减少到1340 万英镑。同时,国内市场由于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而受到极大限制。1824~1825 年期间,工人的实际工资仅相当于1792 年的4/5 左右。生产和销售之间严重的脱节,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2.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英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都遭受了沉重打击。3549 家企业、80 家银行破产,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 年3 月的1390 万英镑骤跌至1825 年12 月的120 万英镑。棉花、羊毛、生丝、煤的消费量锐减,出口额减少了16%。失业率骤然上升,并导致人口外流。但是当时德、法、美等国工业革命尚未完全展开,所以,1825 年的经济危机还不具周期性。

二、政治上的三次议会改革

(一)1832 年议会改革

1.第一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19 世纪初,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初步形成。但是在1832 年以前,国王在首相和内阁成员选举中任然享有一定主权(例如1827 年在任命首相坎宁·哥德里奇以及1828 年任命首相威灵顿时,都是国王自己的选择。)。在乔治四世在位期间,英国内阁越来越独立于王权,并向议会下议院靠拢,实际上,内阁才7 是当时英国行政决策主管。尤其在首相罗金汉姆和首相福克斯当政时期,他们从不将国王视为“一国之主”,也不把自己当做国王的“仆人”。首相,从国王的“总管家”变成了英国的真正主人。首相与内阁之间的微妙而紧密的关系让他们同享利益、共担风险,而拥有皇室血统的国王却越来越被疏远。1830 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推动下,民主运动铺天盖地一般席卷欧洲,势不可挡。从1830 年末到1831 年初几个月里,上下议院收到全国各地总共645 份请愿书。但威灵顿公爵为首的托利党认为现行制度已经非常完善,甚至还公开宣称坚决反对改革,寸步不让。当时,英国国内民众间施行改革的呼声震天,这就注定了托利党在同年的选举中必然惨败。

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国王威廉四世(1830——1837)任命辉格党领袖格雷组阁。格雷内阁于1831 年1 月成立了以罗素勋爵为首的四人小组,负责起草改革议案,同年6 月7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