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学教案课程
服装材料教案
![服装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a80a2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4.png)
8 服装材料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服装材料进行探究。
2.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服装材料,如:棉、橡胶、毛。
(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
(2)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学生分析:对于服装,三年级的学生已非常熟悉,但他们却极少关注做成服装的材料及这些材料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棉布衫、橡胶雨衣、滴管、羊毛衫、温度计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不同材料的服装图片。
师: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参加不同的活动时会穿不同材料的服装。
你认识哪些服装材料?不同的服装材料有什么性能?(二)新课讲授:1、认识服装材料观察我们穿的服装,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衣服的标签、观察纤维的孔隙、触摸衣服的表面等方法来识别服装材料。
学生4人小组,观察自己带来的棉短衫、橡胶雨衣、羊毛衫,比较三者的区别。
(用废旧服装或剪取部分废旧布料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布料的性能。
)2、比较棉布衫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准备棉布衫和橡胶雨衣各一件,用滴管分别在它们表面滴同样滴数的水,观察两种材料的渗水范围。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棉布衫和橡胶雨衣,棉布衫渗水性强;橡胶雨衣防水性强。
3、比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温性分别用羊毛衫和棉布衫包裹盛有热水的水杯,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杯中水的温度,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强调:实验中应保持水的温度、体积以及两种布料的厚度尽量一致。
实验发现: 羊毛衫比棉布衫的保温性强。
思考:还有哪些材料的服装保温性强?4、了解不同功能材料的服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制作多种功能的服装。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服装材料的应用。
①耐热阻燃服装材料②防辐射服装材料③抗静电服装材料④抗菌防臭服装材料⑤抗菌保健服装材料⑥养生保健服装材料⑦芳香型服装材料⑧防创伤服装材料⑨可食服装材料⑩变色服装材料5、教师总结。
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 (2)
![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a2082d1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b.png)
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服装材料学的相关知识,包括不同材料的特点、使用场景、加工技艺等方面。
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一定的材料处理技巧。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2.掌握一定的材料处理技巧;3.实践加工一件简单的服装,如T恤、裙子等;4.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1. 材料介绍讲解不同类别的服装材料,如:•棉质面料:透气性好、吸湿性强,舒适性极佳;•麻质面料:具有特殊的纹理和手感,耐皱易折叠;•羊毛面料:具有保暖性好、触感柔软等特性;•人造纤维面料:色彩鲜艳、耐磨损等特点;•天然纤维面料:手感细腻、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等。
2. 材料的加工处理介绍实际加工过程中对不同材料的处理方法,如:•织物裁剪:根据服装设计图样、裁剪布料,准确制作衣服;•线迹处理:运用手工或机械缝纫、挑线等处理技巧,保证衣服的牢固性;•配件安装:在适当位置添加拉链、按钮、织带等装饰,增强衣服美观度、实用性。
3. 实际操作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T恤/裙子图样,制作一件自己的服装。
2.分组操作,一组指定一个材料制作,例如:全棉面料;另一组指定人造纤维面料,以此类推。
3.每个小组讲解制作材料的特点、工艺和难点,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提问。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包括:•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了解到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法: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问题解决法: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精细化解答。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 学生操练表现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际操练中的表现,整合评估学生运用各种材料的能力以及处理技巧的熟练度。
2. 课后习题教师布置相关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点还需再加强的方面。
五、教学手段本节课教学所需的手段主要为:•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印刷版样、图板、实物样等教学材料;•裁剪用具、电动缝纫机等教学工具。
服装材料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服装材料学第三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e247d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7.png)
服装材料学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和必要性服装材料学是服装设计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学习服装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从而深入了解服装设计所需的各种材料,从而加深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服装市场中,设计师必须提供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各种服装设计方案。
因此,对于了解不同类型和质量的材料的处理和使用非常重要。
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本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服装设计所需的各种材料,为他们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教学目标和内容2.1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所需的基本材料种类和特点。
•指导学生对各种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方式。
•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
•引导学生了解服装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2.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 材料分类本课程将介绍服装材料的主要分类,包括纤维素、合成纤维、天然蛋白纤维、家居装饰面料、技术纺织品等。
学生将了解不同种类的材料间的区别和联系,如材料的组成、特点、机理等。
2.2.2 材料性能及测试学生将了解各类材料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吸湿性、透气性等物理特性,并能够进行测试。
2.2.3 材料处理学生将学习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掌握不同处理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如褶皱、印染、绷平等等。
2.2.4 材料使用学生将了解不同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如在服装设计中的各种用途、限制和潜在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能够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服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探究、讨论等。
教学计划还将包括学生研究各种材料的原材料、生产方式和开发进程的实践项目,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个人或小组项目。
本课程的实习和实践形式将非常普遍,包括对材料特点的实验研究、织物染色、加工劳动等,以及拜访当地的服装工厂,更好地了解服装行业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应用。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4250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3.png)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各种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应用范围;(2)掌握常见服装材料的识别、选用和搭配技巧;(3)了解我国服装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识别各种服装材料;(2)能够根据设计需求选用合适的服装材料;(3)能够分析服装材料的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天然纤维:棉、麻、毛、丝;(2)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3)其他材料:蕾丝、羽毛、皮革等。
2. 服装材料的特性及应用(1)棉:柔软、透气、吸湿性强,适用于夏季服装;(2)麻:透气、吸湿、散热快,适用于夏季服装;(3)毛:保暖、舒适,适用于冬季服装;(4)丝:光泽柔和、透气、吸湿,适用于女性服装;(6)合成纤维:尼龙、涤纶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7)蕾丝:精美、富有女性魅力,适用于装饰性服装;(8)皮革:质地坚韧、耐磨,适用于外套、鞋子等。
3. 服装材料的识别与选用(1)识别方法:观察、触摸、闻味等;(2)选用原则:根据设计需求、季节、场合等选择合适的材料。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2. 演示法:展示各种服装材料,让学生触摸、观察,提高识别能力;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选用和搭配服装材料。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的掌握程度;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选用和搭配服装材料时的实际操作能力;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服装材料学教材;2. 教具:各种服装材料样品、展示图片;3. 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内容4. 服装材料的搭配技巧(1)色彩搭配:对比色、邻近色、中性色等;(2)材质搭配:硬朗与柔软、透明与不透明等;(3)风格搭配:复古、简约、浪漫等。
服装材料学教案
![服装材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3092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1.png)
服装材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不同类型的服装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对服装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对服装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a. 服装材料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服装材料的分类和特性c. 服装材料的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2. 纤维材料a. 纤维材料的分类和特性b. 常见纤维材料的应用和特点c. 纤维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技术3. 织物材料a. 织物的分类和结构b. 织物的性能和特性c. 织物的选择和设计原则4. 皮革材料a. 皮革的分类和特性b. 皮革的加工和处理技术c. 皮革制品的设计和应用5. 合成材料a. 合成纤维的分类和特性b. 合成纤维的应用和特点c. 合成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技术6. 其他服装材料a. 金属材料的应用和特点b. 塑料材料的应用和特点c. 其他新型材料的应用和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以及不同类型的服装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试和评价服装材料的性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评价不同服装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效果。
四、教学过程1. 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a. 介绍服装材料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让学生了解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
b. 分析服装材料的分类和特性,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服装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c. 介绍服装材料的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评估服装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2. 纤维材料a. 分类和特性:介绍纤维材料的分类和特性,如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等。
b. 应用和特点:讲解常见纤维材料的应用和特点,如棉、麻、丝、毛和化纤等。
服装材料学教案模板
![服装材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5b15f3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a.png)
服装材料学教案模板<服装材料学>教案(一)绪论1服装材料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内容2服装材料的历史与现状3服装材料的发展前景流行趋势1、基本要求了解服装材料的重要性掌握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历史、现状、未来的发展变化过程、趋势与特点。
2、重点介绍服装材料的概念、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特点。
3、难点要求掌握和记牢服装材料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服装材料学及其重要意义1 1意义随着服装工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已成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我们的服装品牌已逐渐为世人所熟知。
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服装还存在较大差距。
分析原因不难发现高科技附加值产品已成为当今世界服装工业发展的趋势服装产品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材料的竞争。
因此掌握最基本的服装材料知识将成为服装专业人士抓住契机把握时尚领导潮流的根本要素所在。
作为服装专业的本科生更应具备服装材料的系统知识这是服装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服装学科向前发展的需要。
因此服装材料学是服装专业教育的重要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1 2 “服装材料学”定义“服装材料学”是研究服装面料、辅料及其有关的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服装衣料的分类、鉴别和保养等知识、规律和技能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服装材料的历史与现状2. 1. 服装材料发展历史众所周知构成服装有三要素服装色彩、款式造型和服装材料。
在三要素中又以服装材料为基础因此服装材料的发展引导着服装潮流的变迁也创造了服饰文化的历史。
纵观服装材料的发展、演变过程可谓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记录仪科学技术进步的量度计。
自有人类以来兽皮和树叶便成为御寒遮体之物这就是最早的服装材料。
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对生存环境的逐步了解渐渐从自然界中提取更多的材料用于制衣御寒即现在所称的天然纤维原料——棉、毛、丝、麻等。
用麻织布大约开始于公元前5000年的埃及棉花的使用则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我国是著名的丝绸发源地据《诗经》、《礼仪》等古书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已有了绫、罗等丝织物。
服装材料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服装材料课程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018f0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0.png)
一、课程名称:服装材料二、课程目标:1. 理解和掌握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2. 了解各种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风格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服装材料进行服装设计、制作与搭配的能力。
三、教学对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内容:1. 服装材料概述2. 纤维材料3. 纱线材料4. 面料材料5. 服装辅料六、教学重点:1. 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2. 纤维材料、纱线材料、面料材料和服装辅料的特点。
七、教学难点:1. 服装材料的鉴别方法。
2. 服装材料的搭配技巧。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类服装材料的实际应用案例。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手触摸、观察服装材料,加深对材料特性的理解。
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服装材料有哪些种类吗?- 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
2. 服装材料概述- 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3. 纤维材料- 讲解纤维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4. 纱线材料- 讲解纱线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5. 面料材料- 讲解面料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课堂复习-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
2. 服装辅料- 讲解服装辅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 分析各类服装材料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材料搭配技巧。
4. 实践操作- 让学生亲手触摸、观察服装材料,加深对材料特性的理解。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十、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新型服装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2. 设计一款服装,并说明所选用材料的特点及搭配理由。
十一、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的掌握程度。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5ca91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a.png)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掌握常见服装材料的特性、适用范围和保养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选用和搭配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服装材料的定义1.2 服装材料的分类1.2.1 天然纤维1.2.2 化学纤维1.2.3 复合纤维2. 常见服装材料的特性与适用范围2.1 天然纤维2.1.1 棉2.1.2 麻2.1.3 丝2.2 化学纤维2.2.1 涤纶2.2.2 尼龙2.2.3 醋酸纤维2.3 复合纤维2.3.1 混纺2.3.2 交织3. 服装材料的保养方法3.1 洗涤方法3.2 熨烫技巧3.3 存放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和保养方法。
2. 演示法:展示不同服装材料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材料特点。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服装材料的洗涤、熨烫和存放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服装材料学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具:各种服装材料实物、洗涤、熨烫工具。
3. 设备:投影仪、白板、黑板。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与展示:讲解服装材料的分类,展示各种实物材料,让学生直观了解。
3. 特性分析:分析常见服装材料的特性,引导学生理解材料与服装设计的关联。
4. 保养方法讲解:讲解服装材料的保养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服装材料的洗涤、熨烫和存放实践操作,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4. 材料的选用与搭配4.1 材料选用的原则4.1.1 舒适性4.1.2 美观性4.1.3 功能性4.2 不同场合材料的选用4.2.1 日常休闲4.2.2 商务正式4.2.3 特殊场合4.3 材料搭配技巧4.3.1 色彩搭配4.3.2 风格搭配4.3.3 图案搭配5. 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5.1 材料创新与应用5.1.1 环保材料5.1.2 智能材料5.1.3 跨界材料5.2 材料与工艺的结合5.2.1 传统工艺5.2.2 现代工艺5.2.3 跨界工艺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材料选用的原则、搭配技巧以及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
服装材料学第二版教学设计
![服装材料学第二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757cc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3.png)
服装材料学第二版教学设计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服装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以及它们属性、特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从而为服装设计、制作提供参考。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以及讨论与交流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授课内容第一章:绪论•服装材料概述•材料选择的重要性第二章:面料•面料的分类、成分及其特点•面料的检测方法•面料的印花与染色第三章:辅料•纽扣、拉链、钩眼等常用辅料•辅料的质量检验第四章:衬料•不同材质的衬料及其应用•衬料与面料的搭配第五章:缝纫线•缝纫线的分类及其特点•如何选择适合的缝纫线第六章:硬件•纽扣、五金配件的特点及应用•如何对硬件进行保养作业安排•每章作业均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本章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需要提交一份小组论文,探讨某一种服装的材料选择与设计。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50%•期末论文占50%教材推荐•Bonislawsky, M. (2013). Clothes Call: World of Wearable Art.Random House.•Ploos van Amstel, J. J., & Elsas, F. J. V. (2010). Handbook of fashion materials. Woodhead Publishing.参考资料•Ashdown, S. P. (2011). The textile artist’s studio handbook.Watson-Guptill Publications.•Kidwell, C. B., & Steele, V. (2016). Men and women: dressing the part. Routledge.•Zhou, F., Gao, H., & Ma, W. (2017). Research on apparel textur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exture attributes and SVM algorithm.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38(2), 25-30.。
《服装材料学》教案课程
![《服装材料学》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0687511eb91a37f1115c87.png)
第一节服装材料的重要性及其内容一、服装材料的内容服装材料包括服装的面料和辅料。
在构成服装的材料中,除面料外其余均为辅料。
辅料包括里料、衬料、垫料、填充材料(絮填材料)、缝纫线、纽扣、拉链、钩环、尼龙搭扣、绳带、花边、标识、号型尺码带以及使用示明牌等。
纤维制品:(1)纺织制品:布类(梭织物、针织物、花边、网眼织物)线带类(织带、编织带、捻合绳带、缝纫线、织编线、其他)(2)集合制品:毛毡、絮棉、非织造布、纸皮革制品:(1)皮革类(兽皮、鱼皮、爬虫类皮)(2)毛皮类(裘皮类)皮膜制品:粘胶薄膜、合成树脂薄膜、塑料薄膜、动物皮膜泡沫制品:泡沫薄片、泡沫衬垫金属制品:钢、铁、铜、铝、镍、钛等材料制成的服装辅料和服饰配件其他制品:木质、贝壳、石材、橡胶、骨质制品、化学品等)二、服装材料的重要性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对服装的评价和要求常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1)服装的外观审美性;(2)服装的安全舒适性;(3)服装的易管理性;(4)服装的耐用性和经济性;(5)服装的流行性服装设计制作的三(服装的色彩、款式造型、材料)要素之一。
服装材料的更新不断地推动着服装的新进程。
服装设计的新突破,服装行业已进入以材取胜的时代。
三、为什么要学习服装材料一门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性学科。
无论从服装的要素来看,还是从消费者的要求(服装的外观审美性、安全舒适性、易管理性、耐用性和经济性、流行性)来看,服装材料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服装材料已成为人们选购服装的首要因素。
因此,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服装材料的类别、特性及对服装的影响,才能正确地选用服装材料,设计和生产出令消费者满意的服装。
第二节服装材料的历史和发展一、服装材料的生产流程纤维→纱线→织物(布)〈机/梭织物、针织物〉→后整理〈染整〉→性能二、天然纤维棉:公元前3000年印度开始使用棉花。
麻:公元前5000年埃及开始用麻织布,苎麻有中国草之称。
丝:公元前2600年我国开始用蚕丝制衣。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公元前138年,汉朝杰出的外交家张骞曾经出使西域。
服装材料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服装材料课程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eeae8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e.png)
---课程名称:服装材料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和时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类服装材料的种类、组成、结构、性能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服装材料的识别能力,能够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3. 增强学生对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内容:1. 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纤维原料: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3. 纱线与织物: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4. 服装辅料:纽扣、拉链、缝纫线等5. 衣料与服装设计制作保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服装材料有哪些吗?它们在服装制作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1. 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介绍服装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服装制作中的重要性。
- 展示各类服装材料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
2. 纤维原料- 讲解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的特点、优缺点及应用。
- 分析各类纤维原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 纱线与织物- 介绍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的种类、特点、生产过程及用途。
-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各类织物的外观和手感。
4. 服装辅料- 讲解纽扣、拉链、缝纫线等辅料的种类、特点、用途及选购方法。
- 展示各类辅料的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外观和质感。
5. 衣料与服装设计制作保养- 分析不同衣料的特点、适用场合及保养方法。
- 讲解服装设计制作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和搭配技巧。
三、课堂实践1. 让学生分组,分别收集各类服装材料,进行实物识别和分类。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服装材料,并介绍其特点和应用。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收集一篇关于新型服装材料的报道或论文,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服装材料学课程设计
![服装材料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7fbd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d.png)
服装材料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服装材料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识别、选择和应用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服装材料的分类、性质、特点以及应用方法;了解我国服装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类服装材料进行识别和选用;具备分析和解决服装材料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对服装品质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服装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混纺纤维等;棉、麻、丝、毛等天然材料以及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等人造材料。
2.服装材料的性质与应用:密度、强度、弹性、透气性、吸湿性等物理性质;染色、印花、整理等加工工艺。
3.服装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根据服装设计、款式、场合等选择合适的材料;不同材料之间的搭配技巧。
4.我国服装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政策法规、市场动态、技术创新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应用等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服装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和效果。
3.实验法:学生进行材料实验,提高学生对服装材料的识别和选用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服装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材料和设备,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a0a8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7.png)
服装材料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能。
(2)掌握常见服装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3)了解服装材料的选择原则。
2.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服装材料的优缺点。
(2)能够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服装材料。
(3)能够分析服装材料的市场趋势。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服装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1)定义:服装材料是指用于制作服装的各种物质。
(2)分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合纤维、辅料等。
2. 服装材料的性能(1)力学性能:强度、弹性、耐磨性等。
(2)热学性能:保暖性、透气性等。
(3)光学性能:透明度、光泽度等。
(4)染整性能:可染性、可漂性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服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材料体验活动,提高对不同材料特性的感知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服装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服装与材料的关系。
2. 讲解服装材料的分类及性能,分析不同材料的特点。
3. 分析服装材料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材料选择。
4. 组织学生进行材料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材料的特性。
五、课后作业1. 搜集不同服装材料的图片,描述其特点及应用。
2. 分析一个服装设计案例,阐述材料选择对于设计的重要性。
3. 思考如何将所学服装材料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服装材料知识。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服装材料学教案
![服装材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6d411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0.png)
服装材料学教案【教案名称】:服装材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材料的种类和特性,掌握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2. 掌握常见的服装材料的加工工艺和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鉴别能力和创新意识;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服装材料的分类和特性1. 纤维类材料: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合成纤维;2. 织物类材料:棉织物、麻织物、毛织物、丝织物、化纤织物;3. 皮革类材料:动物皮革、人造皮革、合成皮革;4. 辅料类材料:纽扣、拉链、扣子、织带等。
二、服装材料的加工工艺1. 纺织加工工艺:纺纱、织造、印染等;2. 皮革加工工艺:鞣制、染色、整理等;3. 辅料加工工艺:纽扣制作、拉链安装、扣子缝制等。
三、服装材料的应用与创新1. 不同材料的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2. 材料的色彩、质感和透气性对服装设计的影响;3. 探索新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
四、实践操作与团队合作1. 材料的鉴别实践:通过观察、摸索、烧毛等方法鉴别不同材料;2. 材料的手工加工实践:使用不同工具和技术进行材料的手工加工;3. 团队合作项目:分组进行服装设计与制作,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服装材料的分类、特性和加工工艺;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材料鉴别实践和手工加工实践,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4.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服装作品,进行互评和点评。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不同材料的服装作品,激发学生对服装材料学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介绍服装材料的分类和特性,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优缺点;2. 介绍服装材料的加工工艺,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生产过程和加工方法。
三、实践操作(4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材料鉴别实践,通过观察、摸索、烧毛等方法鉴别不同材料;2. 学生进行材料的手工加工实践,使用不同工具和技术进行材料的手工加工。
服装材料学 教案
![服装材料学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f35f8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4.png)
服装材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各种服装材料的特性、分类及应用;(2)掌握服装材料的挑选、鉴别和搭配方法;(3)了解我国服装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服装材料的认知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调查研究与实践,培养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环保意识;(3)使学生认识到服装材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服装材料的分类及特性(1)天然纤维:棉、麻、毛、丝;(2)化学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3)混纺纤维:棉麻混纺、毛棉混纺等;(4)特殊功能材料:防水、透气、防火等。
2. 服装材料的挑选与鉴别(1)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材料;(2)鉴别材料的方法:燃烧法、手感法、观察法等;(3)了解各种材料的保养与清洗方法。
3. 服装材料的搭配与应用(1)了解色彩、图案、质地等搭配原则;(2)掌握不同场合、季节、年龄、身材的搭配技巧;(3)了解流行趋势,提高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服装材料的分类、特性及应用;(2)服装材料的挑选、鉴别与搭配方法。
2. 教学难点:(1)服装材料的鉴别方法;(2)服装材料的创新搭配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服装材料的分类、特性、挑选、鉴别等基本知识;(2)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小组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与经验;(4)调查研究与实践:深入了解生活中服装材料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PPT、视频等手段,生动展示服装材料的相关知识;(2)实物展示:展示各种服装材料,便于学生观察、鉴别;(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服装材料学与工艺基础 - 教案
![服装材料学与工艺基础 -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e0e84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0.png)
服装材料学与工艺基础教案一、引言1.1服装材料学的重要性1.1.1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基础1.1.2材料的选择影响服装的功能与外观1.1.3服装材料学的研究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1.1.4学生需要了解材料学基础知识以进行有效设计1.2服装工艺基础的作用1.2.1工艺技术决定服装的质量和耐用性1.2.2掌握工艺基础有助于提高制作技能1.2.3工艺知识对于解决实际制作问题至关重要1.2.4工艺基础是服装设计师必备的技能之一1.3课程目的与意义1.3.1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及工艺的认识1.3.2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思维1.3.3使学生适应服装行业的发展需求1.3.4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二、知识点讲解2.1服装材料分类2.1.1天然纤维材料(如棉、麻、丝)2.1.2合成纤维材料(如聚酯、尼龙)2.1.3再生纤维材料(如粘胶、莱赛尔)2.1.4混纺材料及其特性与应用2.2材料性能与测试2.2.1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强度、伸长、弹性)2.2.2材料的化学性能(如耐酸碱性、色牢度)2.2.3材料的舒适性能(如透气性、吸湿性)2.2.4材料测试的方法与重要性2.3服装工艺技术2.3.1剪裁工艺(如裁剪、标记)2.3.2缝制工艺(如缝合、熨烫)2.3.3装饰工艺(如刺绣、印花)2.3.4后整理工艺(如洗水、涂层)三、教学内容3.1材料学基础理论3.1.1纤维的结构与性质3.1.2材料的加工与处理方法3.1.3材料选择与服装设计的关系3.1.4材料市场趋势与可持续发展3.2工艺基础技能3.2.1剪裁工具与技巧3.2.2缝纫机操作与维护3.2.3常见装饰工艺的应用3.2.4后整理工艺对服装效果的影响3.3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3.3.1材料识别与性能测试实验3.3.2服装制作工艺实操练习3.3.3设计项目中的材料与工艺应用3.3.4行业案例分析:材料与工艺在品牌服装中的应用四、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4.1.1掌握服装材料的分类与性能4.1.2理解服装工艺的基本流程与技巧4.1.3了解材料与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4.2技能目标4.2.1能够进行服装材料的识别与性能测试4.2.2能够运用基础工艺完成服装制作4.2.3能够结合材料与工艺进行创新设计4.3态度目标4.3.1培养对服装材料与工艺的兴趣与热情4.3.2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3.3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材料性能的深入理解与测试方法5.1.2复杂工艺流程的掌握与应用5.1.3材料与工艺在创新设计中的有效结合5.2教学重点5.2.1服装材料的基本分类与特性5.2.2基础工艺技巧的实操练习5.2.3材料与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服装材料样本(各种纤维材料、面料)6.1.2缝纫机及辅助工具(如剪刀、针线)6.1.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材料与工艺图片、视频)6.1.4实验器材(如用于测试材料性能的设备)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文具(记录重要知识点)6.2.2材料测试工具(如色牢度测试纸、强度测试仪)6.2.3剪裁和缝纫工具(如裁缝剪、缝纫线)6.2.4设计草图本(用于绘制设计草图)6.3教学资源准备6.3.1服装材料与工艺相关教材和参考书6.3.2行业案例研究资料(品牌服装材料与工艺分析)6.3.3在线资源(如专业网站、教学视频)6.3.4实践项目材料(如布料、装饰品)七、教学过程7.1导入与背景介绍7.1.1通过展示时尚秀视频引入课程主题7.1.2讲解服装材料与工艺在时尚界的重要性7.1.3提出今日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7.1.4学生分享对服装材料与工艺的初步了解7.2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7.2.1详细讲解服装材料的分类与性能7.2.2演示基础工艺技巧并指导学生实操7.2.3分组进行材料测试实验和工艺练习7.2.4学生展示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7.3.1回顾课程重点知识与实践技能7.3.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与遇到的挑战7.3.3提出课后作业和下一课的预习要求7.3.4展示行业动态,激发学生兴趣八、板书设计8.1课程与结构8.1.1课程服装材料学与工艺基础8.1.2章节引言、知识点讲解、教学内容等8.1.3主要知识点:材料分类、工艺技术、实践应用8.1.4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目标8.2知识点详解8.2.1材料分类表(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等)8.2.2工艺流程图(剪裁、缝制、装饰等)8.2.3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与标准8.2.4设计案例分析(材料与工艺在品牌服装中的应用)8.3实践指导与作业布置8.3.1实践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8.3.2作业要求与提交时间8.3.3拓展阅读与资源推荐8.3.4下一课预习内容提示九、作业设计9.1知识点回顾题9.1.1列出至少三种天然纤维及其特性9.1.2描述服装剪裁的基本步骤9.1.3解释材料性能测试的重要性9.1.4分析材料与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9.2实践操作报告9.2.1描述材料测试实验的过程与结果9.2.2记录缝纫工艺实操的步骤与心得9.2.3提交一个结合材料与工艺的创新设计草图9.2.4反思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9.3案例分析9.3.1选择一个品牌服装进行材料与工艺分析9.3.2描述所选服装的设计特点与材料应用9.3.3分析工艺技术如何增强服装的美观与功能性9.3.4讨论该品牌服装的市场定位与目标消费群体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效果反思10.1.1学生对材料与工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10.1.2实践操作中的常见错误与改进建议10.1.3学生参与度与互动情况的分析10.1.4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与改进空间10.2拓展延伸建议10.2.1推荐相关书籍与在线资源供学生深入阅读10.2.2鼓励学生参加服装设计比赛或展览10.2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材料分类与性能1.1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区别1.1.1详细介绍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的来源、特性及应用1.1.2详细介绍合成纤维(如聚酯、尼龙)的制造过程、特性及应用1.1.3对比分析两者的优缺点及在不同服装设计中的应用1.2材料性能测试的重要性1.2.1详细介绍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1.2.2解释材料性能测试对于服装设计的影响1.2.3分析不同性能测试结果对服装质量和耐用性的影响二、工艺技术与实操2.1剪裁工艺的技巧与注意事项2.1.1详细讲解剪裁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2.1.2分析不同面料在剪裁时的特点和处理方法2.1.3讨论剪裁工艺对于服装成型和舒适性的影响2.2缝纫工艺的实操练习2.2.1演示缝纫机的基本操作和常见缝纫技巧2.2.2分析不同缝纫工艺对于服装外观和功能的影响2.2.3讨论缝纫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意可能性三、材料与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3.1材料选择与设计理念的结合3.1.1分析不同材料特性如何影响服装设计的风格和功能3.1.2讨论如何根据设计理念选择合适的材料3.1.3分析材料选择对于服装市场定位和消费者需求的影响3.2工艺技术在创新设计中的应用3.2.1分析传统工艺技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新应用3.2.2讨论如何结合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创新设计3.2.3分析工艺技术在提升服装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中的作用本教案以服装材料学与工艺基础为主题,通过详细的章节安排和知识点讲解,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服装材料与工艺的基本知识。
服装材料学说课教案
![服装材料学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9907aaf121dd36a32d82d6.png)
绪论第一节《服装材料学概述》教学目标:1.认知和能力目标:了解服装材料学的主要内容;理解服装材料对服装成衣构成的重要性;掌握服装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2.情感和价值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服装材料学的学习兴趣,认识到服装材料对服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服装专业的兴趣和探索心。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服装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2.教学难点:服装材料的属性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课时:1学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俗话说,衣食住行,“衣”排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首位,而服装材料是构成服装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可见服装材料对服装的重要性。
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总是会碰到服装缩水、变形、褪色、起球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学习服装材料课程,大家可以找到我们的服装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为我们选购服装或洗涤保养服装提供科学的参考。
此外服装材料学不仅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和面料采购、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服装品质管理、服装销售等多个行业领域息息相关,学好服装材料学有利于我们提升专业技能,拓宽就业领域,增强个人能力。
二、新课学习1、服装的基本功能利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服装最初是以哪种形式出现的?人们为什么要穿着服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有了怎样的变化?之后从中归纳总结服装的基本功能。
①包覆功能服装应能柔软、舒适的包裹住人体,有良好的皮肤接触感,能适应人体曲线,方便人体的活动。
②防护功能一方面防止外部环境对人体的伤害,以保护机体(防寒、防虫等);另一方面保护人体维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不受或少受损失(保暖)。
③标志功能一般标志功能是由特定的服装形式来提供的,比如保安服、警服、法官服等。
④品质稳定功能服装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耐磨性、保型性、色牢度、耐光性等。
注:部分教材将服装的基本功能概括为两大类: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
2、服装对服装材料的要求引导式提问:常见服装是用什么做的?依你之见,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做服装呢?之后引出服装对服装材料的要求。
服装材料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服装材料课程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7519c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3.png)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服装材料的种类、组成、结构、性能和风格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认识与鉴别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服装材料进行服装设计、制作和保养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服装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服装材料的鉴别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服装材料的性能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2. 服装材料的搭配与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服装材料种类、特性、鉴别方法、应用案例等。
2. 教学视频:服装材料制作、设计、保养等实例。
3. 实物材料:纤维、纱线、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裘皮和皮革、辅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制作和保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服装材料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1. 服装材料的种类与特性- 介绍纤维、纱线、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裘皮和皮革、辅料等常用服装材料的种类、组成、结构、性能和风格等知识。
- 强调各种服装材料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 服装材料的鉴别方法- 介绍如何通过观察、触摸、燃烧等方法鉴别服装材料。
- 让学生尝试鉴别不同服装材料,巩固所学知识。
3. 服装材料的搭配与运用- 讲解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制作和保养中的应用。
-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服装风格、场合、季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服装材料。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不同服装材料在实际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分析案例中服装材料的搭配与运用,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服装材料,进行设计、制作和保养的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制作和保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心得,评价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服装材料的重要性及其内容一、服装材料的内容服装材料包括服装的面料和辅料。
在构成服装的材料中,除面料外其余均为辅料。
辅料包括里料、衬料、垫料、填充材料(絮填材料)、缝纫线、纽扣、拉链、钩环、尼龙搭扣、绳带、花边、标识、号型尺码带以及使用示明牌等。
纤维制品:(1)纺织制品:布类(梭织物、针织物、花边、网眼织物)线带类(织带、编织带、捻合绳带、缝纫线、织编线、其他)(2)集合制品:毛毡、絮棉、非织造布、纸皮革制品:(1)皮革类(兽皮、鱼皮、爬虫类皮)(2)毛皮类(裘皮类)皮膜制品:粘胶薄膜、合成树脂薄膜、塑料薄膜、动物皮膜泡沫制品:泡沫薄片、泡沫衬垫金属制品:钢、铁、铜、铝、镍、钛等材料制成的服装辅料和服饰配件其他制品:木质、贝壳、石材、橡胶、骨质制品、化学品等)二、服装材料的重要性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对服装的评价和要求常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1)服装的外观审美性;(2)服装的安全舒适性;(3)服装的易管理性;(4)服装的耐用性和经济性;(5)服装的流行性服装设计制作的三(服装的色彩、款式造型、材料)要素之一。
服装材料的更新不断地推动着服装的新进程。
服装设计的新突破,服装行业已进入以材取胜的时代。
三、为什么要学习服装材料一门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性学科。
无论从服装的要素来看,还是从消费者的要求(服装的外观审美性、安全舒适性、易管理性、耐用性和经济性、流行性)来看,服装材料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服装材料已成为人们选购服装的首要因素。
因此,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服装材料的类别、特性及对服装的影响,才能正确地选用服装材料,设计和生产出令消费者满意的服装。
第二节服装材料的历史和发展一、服装材料的生产流程纤维→纱线→织物(布)〈机/梭织物、针织物〉→后整理〈染整〉→性能二、天然纤维棉:公元前3000年印度开始使用棉花。
麻:公元前5000年埃及开始用麻织布,苎麻有中国草之称。
丝:公元前2600年我国开始用蚕丝制衣。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公元前138年,汉朝杰出的外交家张骞曾经出使西域。
这以后,从内地去西域的陆路就更加畅通了。
当时通往西域的大路有南北两条:南面的一条出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经古楼兰(在今新疆若羌)、今新疆和田、莎车,再向北到达今新疆喀什。
由疏勒向西,就可以到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费尔干纳盆地。
北面的一条出玉门关经今新疆吐鲁番、今新疆库车东、到达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费尔干纳盆地。
南北两路会合,然后经布哈拉可到伊朗。
从伊朗再往西可通往伊拉克、罗马帝国。
当时,汉朝的丝绸多由南路运往西域,再由西域经波斯运到欧洲。
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
以后“丝绸之路”的名称,就为全世界学术界所公认。
毛:兽毛皮和树叶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服装材料。
公元前2000多年,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开始利用动物的兽毛,其中主要是羊毛。
三、纺织技术的发展加捻技术;纺轮;织布机的发明;纺纱机的发明;针织机的发明;合成染料的发现。
四、化学纤维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生产出粘胶人造丝,1925年又成功地生产了粘胶短纤维,1938年,美国宣布了尼龙纤维的诞生,美国1950年开始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1953年聚酯纤维(涤纶)问世,1956年又获得了弹力纤维的专利人工合成材料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天然纤维合成化,合成纤维天然化”的口号,化学纤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表现在:通过改变纤维断面形状而生产的异形纤维(三角、多角、扁平、中空等),对改善织物光泽、手感、透气、保暖以及抗起球等有较好的效果。
“差别化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的生产。
“差别”是针对传统的合成纤维而言的,它们是易染纤维、超细纤维(单纤维线密度小于0.44dtex)、高收缩纤维(用于膨体纱)、三维立体卷曲纤维、有色纤维及模拟纤维(仿丝、仿毛、仿麻)等。
利用共聚或复合的方法,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原料聚合物进行聚合,或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一根纤维,生产出性能更加优越的纤维。
如腈氯纶,以及聚酰胺和聚酯制成的复合纤维。
它们都具有两种纤维的特色及更好的综合性能。
利用接枝、共聚或在纤维聚合时增加添加剂的方法使纤维具有特殊的功能。
如阻燃纤维、抗静电纤维、抗菌纤维、防蚊虫纤维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有不少高性能的新纤维出现,如碳纤维、陶瓷纤维、甲壳质纤维、水溶性纤维及可降解纤维等。
天然纤维也有了重大的改进,如彩色棉、环保棉,无鳞羊毛,抗皱免烫丝绸等。
五辅料的发展第三节服装材料的流行趋势当前国际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新素材、新工艺、新风格等特点,具体表现为:1.天然纤维继续占用优势;2.进行多种纤维组合利用;3.开发新型、功能性纤维;4.面料组织结构变化;5.后整理高薪技术的应用。
为了增强服装的美感和功能,面料创新应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纤维的开发利用;二是面料的视觉效果设计(色彩与图案、纱线线型、组织结构、后整理技术);三是功能性面料的开发。
七、作业1.服装材料的重要性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2.服装材料的发展方向。
3.了解:杜邦、兰精公司第一章服装用纤维原料一、教学要求1.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长链分子的化学物理特征。
2.熟练掌握纤维分类及名称,及各种纤维的结构特征。
二、教学内容提要1.纤维的定义2.纤维分类及名称,纤维的高分子链状结构。
3.纤维的性能4. 纤维的认识与鉴别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 教学重点及难点:纤维分类及名称。
2. 解决方法:深入浅出,尽可能将专业知识讲解的通俗易懂。
四、课时安排14学时五、检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作业六、教学内容第一节纤维分类及其形态结构特征(4学时)成为纺织纤维的条件:1.必须有一定长度,一般长度须在几十毫米以上;2.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和可挠性;3.纤维的粗细应该在一定范围内;4.必须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5.必须有一定的服用性能和包缠性。
纤维:直径数微米到数十微米或略粗些,长度比直径大许多倍(上千倍甚至更多)的物体。
纺织纤维: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挠曲性和互相纠缠报合性能和其他服用性能而可以生产纺织制品(如纱线、绳带、机织物、针织物)的纤维。
一、纤维的分类及其概念(一)服装常用纤维分类及名称天然纤维——植物纤维:种子纤维:棉、木棉(天然纤维素纤维)韧皮纤维:亚麻、苎麻、大麻、罗布麻动物纤维:动物毛:绵羊毛、山羊毛、马海毛、兔毛、骆驼毛(天然蛋白质纤维)牦牛毛、羊驼毛、骆马毛丝: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矿物纤维:石棉化学纤维——人造纤维:粘胶纤维、富强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聚酯纤维(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聚乙烯醇纤维(维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其他纤维(芳纶等)(二)概念天然纤维:由自然界直接取得的纤维。
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和机械加工制成的纤维。
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采用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与机械加工而再生制得的、与原聚合物在化学组成上基本相同的纤维。
合成纤维:利用煤、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等制得的低分子化合物(单体)为原料,经人工合成与机械加工而制得的纤维。
根据内部组成分类,可分为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等;根据化学纤维的形态特征,可分为长丝和短纤维两大类;长丝:化学纤维加工得到的连续丝条,不经过切断工序的称为长丝,又可分为单丝、复丝与变形丝。
单丝中只有一根纤维;复丝中包括多根单丝,一般用于织造的长丝,大多为复丝;经过变形加工的化学纤维称为变形丝或弹力丝。
短纤维:化学纤维在纺丝加工中可以切断成各种长度规格的短纤维。
根据化学纤维的截面形态和结构,又可分为异形纤维和复合纤维。
异形纤维:用非圆形喷丝板加工的非圆形截面的纤维。
复合纤维:在化学纤维的横截面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或成分的纤维。
二、纤维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纺织纤维微观结构概述(补充)纤维的三级结构:大分子结构,链结构;超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形态结构。
所谓形态结构是指纤维中尺寸比较大的的分子敛集结构特征,这可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或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如纤维的各级微观结构、纤维的断面形状、纵向特征、以及纤维中存在的各种缝隙、孔洞等。
纺织纤维的分子都很大,常由数百至数万原子组成,称为大分子。
纺织纤维的大分子一般为直线形长链,其链节可以是完全相同的(如纤维素、聚乙烯等),也可是基本相同的(如蛋白质等)。
这种链节称为“单基”。
一根大分子中具有单基的数量称为“聚合度”。
柔曲性:分子链节转动(弯曲、伸直)的特征。
大分子的结合力:分子引力(范德华力)、氢键、盐式键、化学键。
纺织纤维中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状态叫结晶态;纺织纤维中呈现结晶态的区域叫结晶区。
纺织纤维的结晶区中,由于大分子排列比较整齐密实,缝隙孔洞较少,分子之间互相接近的各个基团的结合力互相饱和,因而纤维的吸湿较困难,强度较高,变形较小。
非晶态(无定形态):大分子不呈结晶态那样规则整齐排列的各种聚集态。
纺织纤维是结晶态和非结晶态的混合物,从整根纤维来看,表现出两方面的特征:第一是大分子排列方向和纤维方向的关系。
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符合的程度叫“取向度”。
第二是纺织纤维中结晶区的比例用“结晶度”来表达。
结晶度一般是指结晶区的体积占纤维总体积的百分数。
(一)纤维的长度纤维的长度对织物的外观和纱线质量,以及织物手感等有影响。
(二)纤维的细度纤维细度是衡量纤维品质的重要指标,纤维越细,手感越柔软,在同等纱线粗细的情况下,纱线断面内纤维根数越多,强力等品质越好。
(三)纤维断面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纵向和横向断面可以发现不同纤维的明显差异,如图/表1所示。
图1各类纤维的纵横向形态表1常见纤维纵横向形态(二)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第二节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4学时)一、纤维素纤维(一)棉1.棉花的分类按棉花的品种分:陆地棉(细绒棉)、海岛棉(长绒棉)、亚洲棉(粗绒棉)、非洲棉(草棉)陆地棉:又称细绒棉,因最早在美洲大陆种植而得名,是世界上四个棉花栽种品中数量最多的品种,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85%以上。
我国陆地棉栽培面积占棉田总数的98%以上。
海岛棉:又称长绒棉,原产美洲西印度群岛,后传入北美洲东南沿海岛屿种植,故名。
著名的埃及长绒棉,原属海岛棉系统,经长期选育驯化,品质优良,产量亦高。
中国生产长绒棉已有较长历史,但数量较少,现在新疆、上海和广州地区少量种植。
长绒棉品质优良,是高档棉纺产品的原料。
亚洲棉:又称粗绒棉,原产于印度,在中国种植已有二千多年,故又称中棉。
由于纤维粗短,只能适应个别纺织品种的需要,近年大部为陆地棉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