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健康教育学复习题(含答案)word版本
1、影响人类健康因素和主要的因素,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增加的原因(不良健康行为)。
1)急性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威胁所造成的突发事件2)慢性、持续性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构成的威胁3)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4)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的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2、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和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
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核心问题。
健康:身体的、精神的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健康教育:是通过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1)全面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2)促进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的健康3)预防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相关的危险因素4)促使个人和社区人群降低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所致的危险5)降低性别、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性,特别关注脆弱人群的健康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1)社会动员: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基础,以社区参与为原则,以自我完善为手段。
2)倡导与游说3)协调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1)多科性和跨学科性;2)以行动改变为主要目标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的行为改变。
3、在健康促进中,政府的角色促进健康和社会发展是政府的核心义务和职责,并由社会其他所有部门共同承担。
如果没有一个由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组成极具凝聚力的领导机构是难以完成促进健康的使命的。
重新认识健康促进面临的挑战、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调整战略方向。
4、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教的关系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延伸,其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
健康教育学(终极版)
健康教育学考试资料一、名词解释(15分)1.健康促进: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定义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P3)2.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人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P2)3.知信行模式:“知”是知识和学习,“信”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是指行动。
知信行理论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
(P59)4.成瘾行为:成瘾行为是一种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和习惯性,这种嗜好和习惯性是通过刺激中枢神经而造成兴奋或愉快感而形成的,如:赌博成瘾,网络成瘾,过量饮食等。
(P258-259)5.意外伤害:指无目的性,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人体损伤,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
包括车祸,跌落,烧烫伤,切割伤,动物叮咬,溺水,中毒,医疗事故等。
(P290)6.健康教育诊断:指在面对人群的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资源可得情况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方法提供基本依据。
同时,健康教育诊断往往也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评价准备了基线资料。
(P133)7.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
A型行为又叫“冠心病易发性行为”,其行为表现为做事动作快,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具有时间紧迫感),大声和爆发性的讲话,喜欢竞争对人人怀有潜在的敌意和戒心。
其核心行为表现为不耐烦和敌意。
(P52)8.C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
C型行为模式又称“肿瘤易发性行为”。
C是癌症的第一个字母。
其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克制,表面上处处依顺,谦和善忍,回避矛盾,内心却是强压怒火,爱生闷气。
《健康教育学》考试复习提 纲
《健康教育学》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绪论第一节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概述名词: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完美状态”。
即所谓的:“三维健康观” 。
亚健康: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一般指机体无明显疾病,但活力降低,各种适应能力或机能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按其表现分为三类:躯体性、心理性和社交性亚健康。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理论、方法及实践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个体、群体及社区,研究内容为信息获得、整合和传播,研究方法涉及许多相关学科。
健康促进的涵义“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1、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
人类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人类健康状况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2、健康促进的领域:①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各级政府和组织把健康问题提到决策议事日程上。
②创建支持环境:必须创造安全、满意和愉快的生活、工作环境。
③加强社区的行动:发动区力量,激励、支持他们参与解决自身健康问题。
④发展个人技能:教育和发展人们对应自身、他人和环境的健康问题的技能。
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全社会共同分担责任、共同努力建立卫生保健体系。
3、健康促进的任务:①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和决策层转变观念,从政策上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政策。
②强化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
健康教育学考试重点
健康教育学第一章绪论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2、影响健康的因素:①行为和生活方式②环境因素③生物学因素④卫生服务因素3、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社会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4、健康素质:指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
5、健康促进:(1)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渥太华宪章》(2)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
————Lawrence W Green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支持6、健康促进的5点策略(行动领域)①制定有利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造健康支持环境③加强社区行动④发展个人技能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7、健康促进的内涵(选择)①健康促进的工作主体不仅是卫生部门,而是政府各部门的核心义务和职责。
②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而非仅限于疾病预防。
③健康促进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决定因素,包括社会行为、生态环境、生物因素和卫生服务等。
④健康促进是运用多学科、多部门、多手段来增进群众的健康,这些方法包括传播、教育、立法、财政、组织改变、社区开发,以及当地群众自发地维护自己健康的活动。
⑤健康促进强调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的全过程。
⑥健康促进是建立在大众健康生态学基础上,强调健康-环境-发展三者的整合.8、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①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卫生领域所有工作的基石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9、健康促进应力求通过3个主要策略促进健康的发展①社会动员②倡导与游说③协调10、纵观世界各国,健康教育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1)生物医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2)行为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3)新公共卫生或后医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新公共卫生—-健康促进思考题1、导致许多国家医疗费用成倍增长,而无法抑制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哪一种?(B)A 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改变B 忽视了公共卫生问题C 医疗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D 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E 环境的污染2、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E)A 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B 促进各级领导健康理念的改变C 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D 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E 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3、在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关系中,以下哪一项论述是正确的?(B)A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概念是一致的B 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健康教育C 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的组成部分D 卫生宣传的内涵比健康教育更为广泛4、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B)A 环境保护B 社会动员C 健康教育D 疾病控制E 学校卫生5、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E)A 一二级预防B 二三级预防C 二级预防D 三级预防E 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中,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ABCE)A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B 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结果C 健康促进强化了健康教育的效果D 健康教育比健康促进的内涵更为广泛E 健康促进比健康教育的内涵更为广泛7、下列哪些是健康促进的策略(全选)A 强化健康的公共政策B 创造支持的环境C 强化社区行动D 发展个人技能E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第四章健康相关行为1、健康行为:指朝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客观上有益于个体与群体健康的一组行为.2、危险行为:指的是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学》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绪论第一节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概述名词:健康、亚健康、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学、健康促进思考题:1、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
2、健康促进的领域有那些?3、健康促进的任务。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第二节影响健康的因素名词:行为、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健康服务思考题:健康影响因素有那些?它们如何对健康产生影响?第三节社会因素与健康名词:社会制度的三个含义、文化思考题: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社会经济如何影响健康?3、社会发展如何影响健康?4、文化因素(教育、风俗、宗教)如何影响健康?第二章健康行为名词:健康行为、健康相关行为、促进健康行为、危害健康行为、A行为模式、C行为模式、KABP、HBM、行为矫正思考题:1、行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2、日常生活中判断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
3、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知信行模式”中知、信、行是什么?4、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健康信念模式”是什么?5、行为矫正的三大构成要素是什么?6、当前健康教育领域内广泛使用的矫正技术主要有那些?它们的基本方法如何?第三章心理健康名词:心理健康、健康心理、情绪、人格、人际关系思考题:1、情绪的功能。
2、不良情绪对人的健康有何危害?3、如何培养健康情绪?4、人格特征与健康有何关系?5、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6、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何功能?7、人际交往障碍常由那些心理引起?8、制约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是那些?9、搞好人际交往的原则。
10、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
第四章学校健康促进名词:学校健康促进、学校卫生服务思考题:1、阐述学校健康促进的特征。
2、阐述学校健康促进的意义和任务。
3、阐述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
4、阐述学校卫生服务的内容。
5、阐述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步骤。
6、阐述学校健康促进效果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第五章主要健康问题与健康教育名词:性适应、思考题:1、阐述性活动的生物学与社会学意义。
《卫生健康教育》期末复习资料总结
《卫生健康教育》期末复习资料总结第一章概论一、健康教育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1.健康教育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健康教育学是一门以健康相关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和艺术。
作为一门科学,健康教育学应用医学、公共卫生、行为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解释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探讨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策略和措施。
作为一门艺术,健康教育学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应该艺术性地感知和尊重干预对象的人文背景和心理特性,使人们心服口服地采纳健康的建议,愉悦地实践健康行为,不仅改善了健康,同时也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即健康和福祉)。
2.行为、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是个体与周围物质与社会环境互动所产生的反应,并通过多种机制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个体本身以及其他人的健康。
生活方式就是由各种健康相关行为组成的,范围很广,包括如何选择和搭配饮食,采取什么体育锻炼和娱乐方式,如何应对压力紧张,如何拒绝吸烟、酗酒、药物泛滥,是否按期进行疫苗的接种,是否定期参加健康体检等。
把这些行为因素称为生活行为方式,是因为这些行为的发生在我们每天生活中,是我们长期养成的习惯所导致,它是一种较为持久的行为模式,是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一种复合表达。
3.健康行为理论研究健康教育学以有益或有害健康的相关行为为对象,了解并描述人类行为的本质,分析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找出影响行为的“阻碍因素”和“促成因素”,解释养成或纠正这些行为的规律,评价行为改变策略的效果,从而形成指导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践工作的健康行为理论或模型。
行为解释理论:着重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人们理解靶人群中为何存在这行为,预测目标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寻找目标行为的影响因素,如知识、态度、自我效能、社会网络和支持性环境因素。
行为改变理论:又称为“行动理论”,主要用以指导制定干预策略。
健康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健康教育学基础知识一、健康是躯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是动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1.遗传生物因素:传统遗传疾病/其他疾病中的遗传因素/基因技术应用2.环境因素:物理(自然)环境:-- 食物、水-- 空气-- 生活、工作条件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状况-- 宗教、文化-- 社会性别3.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价格 /质量 /公平性4.行为因素:行为作为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行为在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行为与预防保健 /行为与治疗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关系,任务,领域1.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其目的是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的方向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其中,环境指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支持指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发展等各个系统。
2.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一类方法;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策略之一; /健康促进体现了综合的干预策略。
3.健康促进领域: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创造支持环境 /加强社区行动 /发展个人技能 /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促进政策形成 / 促进个人、家庭、社区对健康的责任感/ 帮助形成有益与健康的环境 /促进卫生服务机构职能转变 /增进人群的卫生保健能力& .健康教育计划/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一.评价1. 评价是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表达资料的过程,旨在确定社会政策或项目的价值,帮助决策的过程。
2. 评价的性质:评价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评价的基本原理是比较 / 确定评价标准是评价的前提 / 测量是评价的重要手段,而准确的信息是评价成功的保障。
健康教育考试必考
健康教育考试必考
健康教育考试常考内容:
1. 饮食与营养:包括科学膳食搭配、均衡饮食、合理减肥、饮食习惯的培养等内容。
重点掌握各类食物所含营养素及其功能、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与预防方法等。
2. 运动与锻炼: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掌握不同运动方式的特点、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
重点关注心肺功能训练、肌肉骨骼运动、柔韧性训练等内容。
3. 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帮助方式,了解应对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方法。
还要学习积极心态的培养、情绪管理等技巧。
4. 疾病预防与保健:了解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学习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此外,还要学习合理用药、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性以及常见慢性病的预防等内容。
5. 社会健康问题:关注社会健康问题,如烟草控制、艾滋病预防、儿童青少年健康等。
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危害和预防措施。
6. 生长发育与性教育: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学习关于青春期的知识,包括性器官的变化、情感与性的认识,以及性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和预防措施。
以上仅为健康教育考试的常考内容,具体考试内容以实际情况为准。
健康教育学复习提纲
《健康教育学》复习要点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2.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3.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是
4.人际传播的特点
5.健康相关行为
6.自我效能
7. 强化因素、促成因素、倾向因素
8.三级目标人群
9.评价的类型
10.健康教育的实质
11.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为
12.促进健康行为有
13.生物本能行为有
14.行为发展包括的阶段为
15.危害健康的行为有
16.知一信一行模式
17.在社区健康传播中,常见的形式
18.健康教育传播模式中传者的主要职能为
19.大众传播特点
20.健康传播的交谈技巧包括
21.社区需求评估内容包括
22.健康促进的概念
23.健康传播的概念
24.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
25.健康的概念
26. 哈罗得·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
27.患者健康教育的5个步骤
28.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步骤
29.日常生活中应建立哪些促进健康的行为,避免哪些危害健康的行为。
健康教育学考前必背
一、名词解释:1、健康教育学:研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科学,它是公共卫生学、行为科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市场学等多学科实践、原则和某些概念的综合,这种综合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它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理论基础2、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3、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4、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5、拉斯韦尔模式:拉斯韦尔模式被誉为传播学研究经典,又称为“5W”模式,内容为:传播者控制研究→信息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传者受众研究→效果研究。
6、健康传播: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7、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
8、小组讨论:是指在一位主持人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具有相似北京的人围绕某个共同关心的主题或大家对某一共同经历进行座谈会讨论,它属于人际传播中的群体传播形式,是一种小群体交流的方法。
9、大众传播: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10、传播模式:是指为了研究了解传播现象,采用简化而具体的图解模式来对复杂的传播现象、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传播结构:是传播关系的总和,包括从传播者一端到受传者一端之间构成的各种关系。
11、共同经验域:是指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双方对信息能够共同理解、相互沟通,产生共识的经验范围。
在大众传播中还要加上传授双方对传播媒介的使用及理解的共识范围。
健康教育学部分考试资料
健康教育学部分考试资料一、名词解释:1.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
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
2.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
3.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4.健康管理: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5.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增强体质、维持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6.危害健康行为:是指在偏离个人和社会健康所期待的方向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相对明显的确定的各种行为7.危害健康行为:是指偏离个人和社会健康所期望的方向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相对明显确定的各种行为8.人格: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9.健康睡眠:迅速消除个体疲劳,有效提高睡眠质量,睡眠科学合理不会诱发疾病,在睡眠中能康复多种慢性疾病10.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适应症和用法、用量要求的物质11.非处方药:是指病人不需要凭医师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买到,根据患者的病情,自行判断,借助药品说明书,自我进行治疗的药品12.生活护理:是指人们对自身或他人日常生活的维护与管理13.体育卫生:是指运用卫生学和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影响人们健康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及其规律14.体育环境:是指体育锻炼的自然环境和人工提供的场地设施15.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16.膳食制度:是指按营养学的原则,将人体每天所需求的膳食营养进行定质定量定时分配安排的一种制度17.膳食指南:是指营养学家概括营养学原理,对膳食中食物的选择和搭配提出的指导性建议18.饮食结构:一日各餐中各种食物种类和数量的组成关系。
19.饮食制度:按营养学的原则,将人每天所需要的饮食营养进行定质、定量、定时分配安排的一种制度。
【大学考试资料】-健康教育学重点总结
健康教育学第一章绪论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边缘学科。
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及措施,以及对干预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的方式方法,从而服务于疾病预防和治疗康复,增进人类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5个活动领域: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加强社会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的3项基本策略:倡导、赋权、协调。
影响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因素(4类):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第二章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人的行为的5个基本要素(行为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
人类行为的6个特点:生物性和社会性、目的性、可塑性、差异性、人类行为有多种适应形式、人的行为发展与“人生三阶段”(Tips:行为发展具有连续性和不平衡性,三阶段:人生准备阶段、人生保护阶段、晚年生活质量阶段)。
行为的影响因素: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
自身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几种重要的心理因素:①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②认知,③态度,④情感,⑤意志。
健康相关行为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日常健康行为、避开环境危害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危害健康的行为:不良生活方式、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
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掌握: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行为改变阶段模式(课本P59-67)创新扩散理论(课本P81-84)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交互作用、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情绪、环境、强化。
健康管理师:《健康教育学》高频考点
健康管理师:《健康教育学》高频考点健康教育学是健康管理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想要成为专业健康管理师的人来说,掌握其中的高频考点至关重要。
以下为您详细梳理《健康教育学》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这需要深入了解人们的行为动机、习惯形成机制以及影响行为改变的因素。
二、健康传播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是指将健康信息传递给目标人群,并使其接受和理解,从而改变行为的过程。
有效的健康传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传播者的专业性和可信度:传播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声誉,这样才能让受众更容易接受所传递的信息。
2、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传播的健康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并且与受众的实际需求相关,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
3、传播渠道的选择:要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和习惯,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宣传手册等。
4、受众的参与和反馈:鼓励受众积极参与传播过程,及时收集他们的反馈,以便对传播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1、知信行模式(KAP 模式)知识是基础:人们只有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才有可能形成积极的信念和态度。
信念和态度是动力:当人们对健康知识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才有可能主动采取健康的行为。
行为改变是目标:最终目的是促使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2、健康信念模式该模式强调人们对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认知,以及对采取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的认知,这些认知会影响人们是否采取健康行为。
3、行为阶段改变理论将行为改变分为无打算阶段、打算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
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以帮助人们成功实现行为改变。
健康教育复习资料(含答案).doc
健康教育复习资料(含答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P52.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
或健康教育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P63.行为:人的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作出的能动反应,包括外显的和内隐的。
人类的行为由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构成。
简言之,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反应。
P314.健康行为:指朝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客观上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健康。
5.危险行为: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
P34 P356.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进行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
人际传播的3个特点:信息沟通、思想沟通和情感沟通。
P557.把关人:是指在信息传递路线上,决定舆论导向和信息命运的人。
其职责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取舍,突出处理及删节,决定向受众提供哪些信息,并试图通过这些信息造成某种影响。
P508.传者:即传播者,是指在传播活动中,借助特定媒介发布信息的人。
P509.倾向因素:倾向因素先于行为,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P10010.促成因素: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达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
P10111.强化因素:存在于干预行为后加强或减弱某种行为的因素。
如:奖励、惩罚。
二、英汉互译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社区诊断:community diagnosis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 倾向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危险行为:risky behavior 总目标:goal传者:communicator 评估:assessment受者:audience 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把关人:gate—keeper 质量控制:quality of life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 HBM三、简答题1.什么是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其缺陷P49答:(1)传播者(控制分析)一信息(内容分析)一媒介(媒介分析)一受传者(受众分析)一效果(效果分析)(2)缺陷:①忽略了反馈,把传播理解为单向过程。
《健康教育学》复习
• 12. 能减少40%~70%的早死,1/3的急性残 废,2/3的慢性残废的方法是:B A. 进行全面健康教育 B. 控制不良生活方式 C. 修改人类基因信息 D. 消灭病员微生物 E. 改善自然环境
• 13. 直接影响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的 动机与愿望的因素是:A • A. 家庭经济条件 C. 受教育程度 E. 年龄状况 B. 居民职业状况 D. 生活习惯
• 2. 属于C型行为模式的是:E • A. 吸烟 B. 酗酒 • C. 缺乏运动 D. 高脂饮食 • E. 情绪过分压抑
• 3. 下列属于基本健康行为的是:A • A. 平衡膳食 B. 定期体检 • C. 预防意外伤害 D. 保持情绪稳定 E. 戒除不良嗜好
• 4. 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是:A • A. A型行为模式 C. C型行为模式 • E. E型行为模式 B. B型行为模式 D. D型行为模式
• 19. 使用讨论法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时应 当保证讨论时间不少于:D • A. 1分钟 B. 1~3分钟 C. 3~5分钟 D. 5~10分钟 E. 10~15分钟
• 四、多选题 1. 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 abcde • A. 变异性大 C. 潜伏期长 E. 协同作用强 B. 广泛存在 D. 特异性差
• 14. 依据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要求,以下目标中 合格的是:E • A. 人人保持正常血糖 B. 通过健康教育使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C. 通过健康教育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 D. 通过一年的健康教育,降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死亡 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E. 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使社区内体重指数超过28的 老年人中有30%体重指数下降到24以内
• 5. 为了解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 某社区护士抽样调查该社区居民100位。回答 正确率达到合格标准者60人,其中包括正确回 答所有问题者20人。则该社区高血压知识合格 率为:D • A. 30% D. 60% B. 40% E. 70% C. 50%
《健康教育学》复习资料
《健康教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或群体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2.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于预、管理的全过程。
3.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4.健康体能:由与人体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体能要素组成,主要包括心肺功能、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身体柔韧性。
5.人格:是指个体在不同情景中和不同时期都保持一贯的心理品质。
6.营养: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其有益物质供给能量构成和更新身体组织,以及调节生理功能的全过程称为营养。
7.性倾向:又称性指向、性取向,指每个人对和自己不同性别、相同性别或不仅限于一个性别的个体具有深度情绪,情感和性的吸引,以及与之建立亲密关系和性关系的能力。
8.肥胖: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分布异常,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的疾病。
9.传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染的疾病。
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10.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11.非处方药的概念: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可购取的药物,起源于美国,称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及OTC二、填空1.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主要决定因素。
2.影响健康的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
3. 个体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4.环境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卫生服务因素。
5.按个体参与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变化,可以将身体活动分为不锻炼、低强度活动、中等强度活动和高强度活动。
健康教育学考试重点
1.健康教育:是指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2.健康促进的三项基本策略:倡导、赋权、协调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健康教育需要健康促进的指导和支持;健康促进需健康教育来推动和落实。
4.影像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四类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5.人们坚持7项简单日常行为可以使人群的期望寿命提高: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每天吃早餐;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不吸烟;保持适当体重;不饮或少饮酒。
6.健康分级:第一级健康--躯体健康;第二级健康--身心健康;第三级健康--主动健康。
7.人的行为: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
行为因素:行为主体—人;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时方式方法和所应用的工具。
8.人类行为的生物性:行为与遗传有关;行为以生理形态和功能为发生前提;人具有本能行为(摄食行为、性行为、躲避行为或防御行为、好奇和追求刺激的行为、睡眠)。
9.人生三阶段:人生准备阶段,自妊娠、出生到18—20岁;人生保护阶段,自成年开始至老年之前,主要指中年人;晚年生活质量阶段,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阶段。
10.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或疾病有关的行为;健康行为:一般指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即理想的健康相关行为。
11. 促进健康的行为:日常健康行为;避开环境危害行为;不良嗜好;预警行为;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危害健康的行为:不良生活方式;致病性行为;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
12. 健康教育培训:是健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负有健康教育责任的人员进行专门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过程。
13. 培训过程的要素:培训者、学员、培训内容、教学环境、培训过程中的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4. 成人学习者具有学习动机明确、生活经验丰富、理解能力强、个体差异大等特点,他们还面临着不同的学习障碍,如工作压力大,家务繁重,时间紧张,受文化水平及专业限制,思维模式较为固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健康是躯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是动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1.遗传生物因素:传统遗传疾病/其他疾病中的遗传因素/基因技术应用2.环境因素:物理(自然)环境:-- 食物、水-- 空气-- 生活、工作条件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状况-- 宗教、文化-- 社会性别3.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价格/质量/公平性4.行为因素:行为作为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行为在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行为与预防保健/行为与治疗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关系,任务,领域1.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其目的是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的方向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其中,环境指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支持指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发展等各个系统。
2.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一类方法;/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策略之一;/健康促进体现了综合的干预策略。
3.健康促进领域: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促进政策形成/ 促进个人、家庭、社区对健康的责任感/ 帮助形成有益与健康的环境/促进卫生服务机构职能转变/增进人群的卫生保健能力& .健康教育计划/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一.评价1. 评价是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表达资料的过程,旨在确定社会政策或项目的价值,帮助决策的过程。
2. 评价的性质:评价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的基本原理是比较/ 确定评价标准是评价的前提/ 测量是评价的重要手段,而准确的信息是评价成功的保障。
二.评价种类及各定义1.形成评价是为保证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进行的评价,是一个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使计划在实施开始之前,就具有最大的成功机会。
2.过程评价起始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计划实施的全过程,目的在于监督和保障计划实施是进度和质量,从而促进计划目标成功实现。
3.效应评价指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后所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变化的评价,又称近期和中期效果评价。
4.结局评价指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导致的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改变进行的评价,又称远期效果评价.三.影响评价真实性的因素:时间因素、测试或观察因素、回归因素、选择因素、失访。
&.健康传播一.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制作、储存、传递和接受信息等一切传播活动,研究人们之间交流与分享信息的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健康传播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健康信息(health information)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即健康的知、信、行。
如戒烟限酒、限盐、控制体重、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心理平衡等预防慢性病的健康信息。
二.传播的基本特性:社会性、普遍性、符号性、互动性、共享性。
三.传播模式(communication model)及其相关基本理论传播结构是传播关系的总和,包括从传播者一端到受传者一端之间构成的各种关系。
传播模式是指为了研究了解传播现象,采用简化而具体的图解模式来对复杂的传播现象、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1.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①谁(who)?②说了什么(says what)?③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④对谁(to whom)?⑤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传播者(控制研究)—信息(内容研究)—媒介(媒介研究)—受传者(受众研究)—效果(效果研究)2. 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还原符号--信息(传播者)--制成符号<——>(渠道)信息<——>还原符号--信息(受传者)--制成符号五.建立传播关系必需依靠三个基本传通条件:共同经验域、契约关系和反馈。
人际传播六.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
这类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但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表情、信号(包括文字和符号)等。
人际传播是人类最早的、最原始的传播方式。
七.人际传播技巧:{语言器官——口;听觉器官——耳;视觉器官——眼;身体的其他器官1.说话的技巧(1)用听者熟悉、能懂的语言;(2)口气和蔼亲切;(3)讲话速度适中,避免过快和过慢;(4)声音应该有高低起伏,不要平铺直叙;(5)发音吐词要清晰,要让对方能够听清楚;(6)讲话的语气要生动;(7)适当重复重要的和不易被理解的话;(8)在与对方交谈时说话要有停顿,避免长时间自己一个人说话;(9)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尽量用通俗语言代替专业术语。
2.非语言传播技巧(1)动态体语:以点头表示肯定,以摇头表示否定;微笑、握手表示友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对方表示尊重。
(2)静态体语:服饰整洁,仪表端庄。
(3)类语言:改变声调节奏,合理运用笑声,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效果。
(4)时间语:如提前到达会场或约会地点准时赴约,可以给人以信赖感。
(5)空间语:如安静整洁的环境,给人以安全和轻松感。
与谈话者之间不要有大的障碍物,使双方置身于有利交流的空间位置和距离,有利于增进交流。
3.观察技巧观察的技巧主要是细心、全面和敏锐。
观察时要非常仔细,眼光要敏锐,善于捕捉到细微的变化,能够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深层的内心活动和被掩盖的事物,从而获得真实的信息。
4.倾听技巧(1)尽可能地多听,留意地听,努力发现对方对某一问题的了解程度和看法。
(2)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耐心地等对方讲完。
(3)始终保持友好和礼貌,利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在认真听,使对方感到轻松和受到尊重。
(4)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轻易地对对方的话做出评论。
(5)不应在听对方讲话时被其他事情干扰,(6)对敏感的问题,更要善于听出话外音,以捕捉真实的信息5.提问的技巧(1)封闭型问题(2)开放型问题(3)试探型问题(4)索究型问题(5)倾向型问题(6)复合型问题6.举例引证技巧(1)举例要恰当:与服务对象的民族、风俗、宗教信仰、文化水平和生活背景要相适应。
(2)引证要准确(3)要“喜新厌旧”(4)要“好近恶远”(5)用好“正反角色”:例证有正面例证也有反面例证,因人因事的不同可以选用正面或反面的例子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相互衬托,起到强化作用。
7.示范与演示技巧(1)选择合适场地(2)做好准备(3)讲清目的意义(4)鼓励对方提问,及时给予解释。
(5)演示后,请一个或一组学员进行操作,并针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帮助,可以给全体学员更深的印象。
(6)与学员共同总结操作的过程步骤及要点,必要时可以发给学员一些参考资料8.反馈技巧1)语言反馈、体语反馈和书面反馈2)积极性反馈、消极性反馈、模糊性反馈大众传播八.大众传播的特点1.大众传播的一般特点(1)传播者是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并需要借助非自然的特定传播技术手段;(2)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人群;(3)传播信息扩散距离远,覆盖区域广泛,速度非常快;(4)传播对象虽然为数众多,分散广泛,互不联系,但从总体上来说是大体确定的;(5)传播是单向的,很难互换传受角色,信息反馈速度缓慢而且缺乏自发性。
2、大众媒介的共同特点⑴间接性传播。
通过机械性、技术性质媒介传播信息。
⑵覆盖面广,资源利用率与传播效率高。
⑶大众传播媒介面向整个社会,具有公开性,负有重大的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
⑷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时效性。
即传播信息一要新,二要快,特别体现在新闻报道方面。
⑸传播材料的统一成批生产与重复利用,可确保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九.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1.保证效果原则2.针对性原则3.速度快原则4.可及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十.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1.健康传播者方面(1)作好健康信息的把关人(gate-keeper)作用⑵选择合适的传播者,注重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威信与吸引力。
⑶提高业务素质,增加与受众及媒体的共同经验范围⒉健康信息方面⑴信息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指导性⑵使用符号要准确、通用、适合受传者理解与媒介采用⑶讯息表达形式应根据传播目的和受传者需求而设计。
⑷符号和讯息的抽象层次,要适合目标人群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⒊媒介渠道方面⑴媒介渠道的选择◆媒介对目标人群的适应性◆健康信息是否适合所选择的媒介来传播⑵注意多媒介渠道的组合策略◆通过合理地策划媒介组合,多层次多渠道开发利用多种媒介,扩大信息有效到达率和暴露频率。
⒋受传者(受众)方面⑴受传者的心理因素◆知晓、劝服、采纳、加强四个心理发展阶段。
⑵受传者在接受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共同心理特征◆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5求”心理:①求真;②求新;③求短;④求近;⑤求情厌教。
⑶受传者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⑷受传者的健康状况⒌环境方面⑴自然环境⑵社会环境&.健康行为一、健康行为:与维持、恢复和增进健康有关的个人品质(如信念、期望、动机、价值、认识等认知因素),个性特征(包括情感、情绪)和外在行为表现、活动以及习惯二、健康行为分类(1)预防与保护行为(2)患病行为(3)病人角色行为那些经他人确认或自己确信自己已经患病的人们所采取的行为。
包括接受医学处置、减少活动,减少个人、家庭、社会责任,康复相关行为等。
三、人类行为的特点(1)适应性:通过反射、自我控制、调解等适应环境。
(2)目的性: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指向有益于自身的结果。
(3)可塑性:人的行为在不断变化发展中。
(4)差异性:受遗传素质、个性心理特征、外部环境的影响。
(5)发展性:连续而不平衡;个体认知活动逐渐深入和复杂化;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改变;个体行为日益完善。
四、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类。
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特点:(1)有利性(2)规律性(3)和谐性(4)一致性(5)适宜性如:(1)基本健康行为(2)戒除不良嗜好行为(3)预警行为(4)避免有害环境行为危害健康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健康希望的一组行为。
特点:(1)有害性(2)潜在性(3)习得性如:(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3)不良疾病行为(4)违反法律行为五.七项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和良好健康显著相关行为⏹避免零食;⏹每天吃早餐;⏹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不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不饮酒或少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