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卤化反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6H 13
CH
Cl Me
85%
自由基机理
二. 不饱和羧酸的卤内酯反应
一些不饱和羧酸的双键上形成卤鎓离子后,在没有空间障碍 的情况下,处在适当位置的羧基的羟基氧可背向进攻该卤鎓 离子,形成卤代五员环或六员环内酯(五员环优先)。如 gama,delta-不饱和酸的卤内酯化反应。
I OH O O O H H H + Br Ph Br OH O 69% O 少量 H I H O O
五. 不饱和烃的硼氢化-卤解反应
不饱和烃的硼氢化产物可以卤解为反 Markovnikov规则的卤化物,是合成一般卤化 氢加成法难以合成的卤化物的常用方法。 B3H6、BH3/THF和BH3/DMS是烯烃常用的硼 氢化试剂,而炔烃的硼氢化一般使用儿茶酚(邻 苯二酚)硼烷(由儿茶酚与BH3制得)。 反应示例:苯甲酸戊-4-烯酯的硼氢化-碘解。
X C
R3 R1 X R4 R2 (3) R3 X R4 对向 anti
R3
(1)
R3
R2 X R1 (4)
R3 X R4 同向 Syn
R4
例1 能稳定碳正离子的基团,同向产物增加
H X H H X=H X = OCH 3 CH 3 X 88% 63% Br 2/CCl4 2-5 oC Br H
CH3 Br +
• 1. 卤素对烯烃的加成 • (1)F2和I2的加成无合成价值 • (2)亲电加成机理:a. 桥型卤正离子机理。 • b. 碳正离子机理。
MeO2C MeO2C
NaBr/H2SO4/CH 3CN 电解
MeO2C MeO2C
Br 92% Br
R1 C R2 R1 C C R2 R2 R1 X X X C R2 C X (2) X
2. 醛的α-卤代反应醛。可像酮那样,在
酸或碱催化下被卤素卤化,但常常发生缩合 等副反应。所以,一般是将醛转化为烯醇酯 再卤化,如alpha-溴代正庚醛的合成。
5,5-二溴-2,2-二甲基-4,6二羰基-1,3二噁烷也是某些醛的较好的溴化剂
二. 烯醇和烯胺衍生物的卤化反应
• 不对称酮卤化的区域选择性不高, 将其转化为烯醇或烯胺衍生物,可 提高卤化的区域选择性;用此衍生 法还可较好地卤化醛。
碘素的反应与以上机理类似,乙酸亚铊 由于能和碘化产生的I-生成TlI而起催化 作用。
2. 烯醇硅烷醚的卤化反应
烷基硅氧基的供电子能力较酰氧基强,故 烯醇式的烷基硅氧醚容易卤化。
使用硅氧醚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通过控制反应 条件来控制烯醇双键形成的位置,进而控制卤 化的区域选择性。LDA: Lithium diisopropylamide ((CH3)2CH)2N-Li
3.
烯胺的卤化反应 酮的烯胺衍生物比其母体亲核能力强。有 些烯胺衍生物异构体的卤化物易分离,这 使得烯胺法在酮的卤化中有较多应用。
三. 羧酸衍生物的α-卤代反应 羧酸衍生物的alpha-卤化一般也是通过 烯醇式完成的,其反应机理与酮的卤化 类似(略)。酰卤、酸酐、腈和丙二酸酯都 可顺利卤化,饱和脂肪酸酯活性虽低, 但在强碱的作用下仍可溴化。
第一章 卤化反应(Halogenation Reaction)
1. 定义:卤化反应和卤代反应 2. 卤化目的:a. 药物合成需要。 b.官能团转化。 c. 提高选择性,作保护基等。 3. 卤化反应机理: a. 亲电加成。 b.亲电取代。 c. 亲核取代。 d. 游离基反应。
第一节 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 一、不饱和烃和卤素的加成反应
剂的亲核取代)。
区域选择性:(与催化剂酸或碱有关)
酸催化有利于在含供电子基的alpha位形成烯醇式。 由于卤素取代基具吸电性,所以对于需要在同一 alpha位多卤化的反应一般用碱催化。
碱催化的反应结果与此相反,甲基酮在碱催 化下的卤仿反应是典型的实例。
对于某些1,3-二羰基化合物的氯化,可用三氟 甲磺酰氯作氯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在有机碱 的存在下实现(可单取代,也可多取代)。而用 NCS、NBS或溴素卤化,不能取得满意结果。
ClCH=CCl2
Cl2 / hv 60-70度
Cl2 CH-CCl3
-HCl
Cl2 C=CCl2 Br H
H Br
Br 2 / hv CCl4 0 度,1h
2. 卤素对炔烃的加成
炔烃与溴可按亲电加成机理反应,主要得到反式二
溴烯烃,加入溴化锂可减少溶剂的亲核反应。
炔烃与氯或碘的加成一般为自由基机理,产 物也以反式二卤烯烃为主。
2. 不饱和烃的卤取代反应 烯烃双键难以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所Baidu Nhomakorabea卤代 烯烃一般由炔烃的硼氢化-卤解制备。但炔烃在 碱存在下,可与卤素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 卤代炔烃。
3.烯丙位和苄位上的卤取代反应 烯丙位和苄位的氢较活泼,在较高温度或自由基引 发剂(光照、过氧化物和AIBN等)存在下,可按自由 基机理与卤素、N-卤代酰胺、次卤酸酯和卤化铜等 进行卤化反应,反应一般在非极性溶剂中进行。
CH 3(CH 2) 6CH=CH2 X = Cl X = Br O 1. NaX / oxone 2. Et3N / CH2 Cl2 O X NaX / oxone 0C
0
X CH 3(CH 2 )6 96% 98% X
X = Cl X = Br
100% 90%
(3)游离基反应:
游离基引发剂有:有机过氧酸、偶氮二异丁腈和紫外光。
Cl Cl Cl Me3 C H
H Me3 C CMe 2 CH 3
Cl
Cl Me3 C H
H CH2 C CH 3 Me
• 例5 邻基参与
OH Me C CH 2
t -BUOCl / CHCH 3 500C
H O C
O Cl CH 2 Me Me CH 2Cl
例6 如反应体系中存在亲核试剂,则有竞争产物生成。P4 例7 过硫酸氢钾oxone/ NaX体系
CH3 H Br H Br sy n X 12% 37%
ant i
例2 氯较溴难极化,同向产物比例增加 例3 空间位阻对产物立体化学的影响
例4 双键碳上如有季碳取代基,将伴有重排和消除
H Cl Me3 C Me 3C H H CCl4 CMe 3 0度 H Cl H C CH 3 H H CH 2 Me CMe 2 CH 3 Me3 C H Cl 60% CMe 2 CH 3 Cl H
H H C C Ph CO2 H
Br Br2 / CHCl3 0-r.t. 20min
O Ph
三. 不饱和烃和次卤酸(酯)、N-卤代酰胺的反应
1. 次卤酸及其酯为卤化剂。 次卤酸加成到烯烃上可得到β -卤醇。反应可能经过 卤鎓离子中间体,也可能经过碳正离子中间体。一 般得到卤素加到低度取代的碳上的产物(服从 Markovnikov规则)。
2. 氟取代反应
芳烃的氟化一般不采用单质氟,因其反应过 于剧烈,常用乙酸次氟酸酐。
也可用XeF2或XeF4(自由基机理)。
但以上方法不及重氮盐置换法应用普遍。 芳香重氮盐置换氟化法(Schiemann反应):
3. 氯取代和溴取代反应 芳烃的氯化和溴化方法较多,除氯气和溴素 外还有很多选择。
4. 碘取代反应 芳烃的碘化可用ICl、CF3COOI等强亲电试剂; 使用单质碘时一般要加入氧化剂(硝酸、过氧化 氢或乙酸汞等)、碱性缓冲剂(氨水或碳酸钠等)或 I-的沉淀剂(HgO或MgO等),其原因在于碘化后 生成的I-使得反应可逆。
一、醇的卤置换反应 1 与 HX反应 反应类型:亲核取代 反应机理:SN1或SN2 醇的反应活性 HX的反应活性
活性大的苄醇和叔醇可直接用浓盐酸或氯化氢气体。
CH3(CH2)2-CH2OH
HCl ZnCl2
CH3(CH2)CH2Cl
浓 HCl-ZnCl2 Lucas试 剂
注意次卤酸和次卤酸酯的制备
2. N-卤代酰胺为卤化剂 N-卤代酰胺也是由烯烃制备b-卤醇衍生物的常用 卤源,其中以N-氯(溴)代乙酰胺(NCA, NBA)和 N-氯(溴)代丁二酰亚胺(NCS, NBS)最为常用。 在不同的亲核性溶剂中,产物可能不同。
酸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乙酰胺基离去。
二甲亚砜作溶剂时水的存在与否对反应结果 影响很大,无水时得到alpha-溴酮,有水时 得到反式beta-卤醇。
N-卤代酰胺和次卤酸酯是常用的卤化剂,其 中前者因选择性高而应用广泛。其自由基卤化 机理可表达为(以NXS为例):
以下反应结果与自由基的稳定性有关。
二. 芳烃的卤取代反应 1. 反应机理和主要反应条件
芳烃的卤取代反应是指在芳环上引入卤素的反 应,一般为芳香族亲电取代机理,下面以 FeCl3催化的苯的氯化为例说明。
若在N-卤代酰胺与烯烃的反应中加入不同的 卤离子,则可生成1,2-异卤素取代产物。P9
四、卤化氢对不饱和烃的加成 1. 卤化氢对不烯烃的加成:卤化氢对烯烃的加成一 般为亲电加成机理,得到Markovnikov产物。
• 以上机理(离子对机理)可以很好地说明顺式 加成产物的生成。 能形成稳定碳正离子的 化合物按此进行,如苄位和烯丙位
第三节 羰基化合物的卤取化反应 一. 醛和酮的alpha-卤代反应 • 酮的alpha-卤代反应
含alpha-H的酮,其alpha-H原子可在一定条件下被 卤素、N-卤代酰胺、次卤酸酯等卤代。卤代烃、醚 和乙酸是常用的溶剂。
反应机理:这类反应可被酸或碱催化,其反应机
理是卤化剂对烯醇式双键的亲电取代(烯醇式对卤化
I2 / hv CCl4 / r.t., 10-14h PhC CH I2 / Al2O3 PE / ref lux, 2h I Ph I H I H CH 2OH I 75%
HC CCH2 OH
96%
SOCl2,BBr3与炔烃的加成
BBr 3 CH 2Cl2 /-78- r.t. PhC CMe SOCl2 C 6 H13 Br Ph Cl H Br 84%
第二节 烃类的卤取代反应
一. 脂肪烃的卤取代反应 1. 饱和脂肪烃的卤取代反应:饱和脂肪烃反应活 性低,但在高温气相条件下,或紫外光照射下, 或在过氧化物存在下,可按自由基机理与卤素 发生反应,生成卤代烷。
N-卤代仲胺(可由N-卤代酰胺与仲胺在温和条 件下制得)也可作为光卤取代反应的卤化剂。 反应一般在一定浓度的硫酸中,在光照或Fe2+ 存在下进行。
有些反应可得到反式加成产物,可用以下三分子亲
电加成机理解释。
卤化氢对某些烯烃加成的立体选择性。
能生成稳定碳正离子的底物易发生顺式加成 (这些底物更倾向于离子对机理)。
在光照或过氧化物催化下,溴化氢与烯烃发 生自由基加成,得到反Markovnikov产物。 (与自由基的稳定性有关)
2. 对炔烃的加成 卤化氢对炔烃的加成一般也为亲电加成机理,得到 Markovnikov产物。为减少溶剂分子参与反应,可 在溶剂中加入相应的卤盐。
α,β -不饱和酮的α卤代:尽管烯醇的反应活性是
双键的105左右,但用卤素卤化α,β -不饱和酮时仍然 会发生不可逆的双键加成的副反应。用四溴环己二
烯酮作溴化剂可以解决上述“酮的选择性问题”。
其它活性较高的卤化剂还有5,5-二溴-2,2-二甲 基-4,6二羰基-1,3-二噁烷、5,5-二溴丙二酰脲、 三氯氰脲酸和卤化亚铜/氧化铝等。
亲电试剂一般是自身活化或被催化剂活化的含卤素化合物, 如卤素/催化剂、BrCl、ICl、t-BuOCl、HOCl、HOBr、 Cl2O、SO2Cl2、CH3CO2Cl、CH3CO2Br、CF3CO2Br、 NBS和次卤酸酐等。 上述催化剂一般是AlCl3、FeCl3、FeBr3、SnCl4和ZnCl2 等Lewis酸。
底物分子上已有取代基对底物活性和引 入卤素的定位规律的影响与其它芳香族 亲电取代反应(如Friedel-Crafts反应)一 致。 吡咯、呋喃和噻吩等富电子杂环芳烃反 应更容易,其反应活性次序为吡咯>呋喃 >噻吩>苯。而对于缺电子的吡啶,一般 只有在剧烈的条件下或吡啶环上有供电 子基时,才能获得满意的反应结果。
1. 烯醇酯的卤化反应
将不对称酮在酸催化下用乙酸酐或乙酸 异丙稀酯转化为相应的热力学稳定的烯 醇酯衍生物(或通过蒸馏等方法对酯进行 分),再卤化,可以提高酮卤化的区域选 择性。 常用的卤化剂有卤素和N-卤代酰胺等, 而在甾体烯醇酯的卤化中NBS应用较多。
可能机理
卤素在烯醇酯双键上的加成可能是 卤素卤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