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作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敢于冲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向新观念、新要求、新课程迈进。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曾指出:“现在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振兴教育,人人有责,特别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因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胸怀着对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爱,他们脚踏实地地投身于这次课程改革中。
一、更新观念
“应试教育”是阻碍实施新课程的绊脚石,教师要根除“应试教育”这个桎梏。“应试教育”的特征为: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基础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伟业,新课程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实施中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教师们在传授新课程中往往提出研讨与对比,比如:“应试教育”的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评价又过于强调学生成绩甄别、选拔的功能。而新课程中的教育理念,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又由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和学科渗透较强,这就促使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的情境中,要善于追求新发现,探究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提出新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
二、汲取养料,深化理论思维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意义,从而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高度负责地参与并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任务。”这次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这次改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探求精神的“研究者”,教师首先要创造性地贯彻国家的教育理念。其次要站在较高层次的构建于课改实践的学术研究之上。因为新课程本身就具有宽厚的理论根基,融入了西方课程与教学理念之精华。教师必须突破狭隘的视野和闭锁的观念,必须汲取养料,深化理论思维,必须站在全球化时代的宏观角度研究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成为课改的带头人。
三、确立师生新理念
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有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正常交往、交流、互动、沟通、启发、补充,彼此成为“好伙伴”、“好朋友”、“学习共同体”。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这样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总而言之,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职责任务在于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展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配合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教师不进行教育研究,就品尝不到当教师的乐趣,也不会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