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海德格尔)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寓即烦忙 依寓方式:利用,放弃,浪费,谈论,考察,规定等。概括为“烦忙 ”。其为“操作着,使用着的烦忙。” 人与世界的关系从看转向用: 世界不是“自在之物”,而是“在手的家伙”。森林是林场,山是采 石场,河流是水力,风是扬帆之风。自然已经成为“为我的自然”。 看锤子与使用锤子,哪种方式更能把握锤子?
2、共在——与他人共在Being-with
——他人也在世。共在是先验规定,命中注定。在世必然导致共在。我 在这个世界中,他人也在这个世界中。我的此在,必然打上他人的 烙印。 ——共在即我们。在世,意味着把世界作为我所用的话,那么,共在并 不意味着把他人作为我所用的东西,而是意味着把其当作与我同类 的“人”。他人是和我一样的此在,这种共于是就成为一种“共同 存在”即“我们”。 ——共在:导致常人专政。“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 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 怎样从大众中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 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 这个常人就是失去个性的、平均化、普通化的人。这个常人主宰着 世界,一切都是常人,连死也让位于常人。
评价:
死亡问题成为存在主义谈论的焦点。 雅斯贝尔斯:哲学谈论的就是死亡。 古老话题:哲学始于人们对死的恐惧。 川端康成: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雪国》《古都》 萨特:《墙》提示死亡的偶然性。 苏尔德尼泰:癌症房。 托尔斯泰:《三死》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最初发表于1859年第1 期《读者文库》杂志。 小说叙述一个贵妇人、一个农民和一株白 桦的死。
3、烦:与他人共在方式
——此在之于世界的在世方式是 烦忙 ,此在之于他人的共在方式是
烦神。二者都是烦。烦已经成为此在与在世、共在的交汇点。
—— 烦是我的烦:是积极的烦。是烦造就了人,人一出生,就永远 要烦。“俱生我执”。
—— 烦即不圆满:表明此在总是有种东西悬欠着,处于尚未的进行 状态,所以此在就是一处可能的存在,是一种能在。唯其不圆满, 才使人不断地贪新务奇而具有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才使人生 真正成为“人生”。
一、存在的根本
二、存在的结构
三、存在的命运 四、存在的界限
一、存在的根本
1、海德格尔哲学的起点:此在
传统哲学 在者 思什么 是什么 询问的对象 现象学 在 我思 我是 询问者本身
胡塞尔:回到事物本身,意识如何切中对象? 海氏:回到存在本身,存在的根本是什么? 传统哲学的错误:把在等同于在者to be=being 海氏的任务:寻找有根的本体论。
——上帝:人的解放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只能在思 想中存在;提出对良知、良心的呼唤问题;诉诸于人的 觉悟,寻找解脱;诉诸于上帝,寻找永恒。 ——我们应该诗意的栖息在地球上。 这是一个诗意荡然无
存的社会,现代危机就是诗的危机,批判现代社会,向往古代 社会。 诗言志。不学诗,无以言。
敬请批评指正!

二、存在的结构
1、在世——在世界之中存在Being-in-the-world ——在世即依寓
这种“在之中”并不意味着一个现成的东西以空间的方式“一个在一 个之中”,就像水在杯子之中,衣服在柜子之中一样。
也不是一个叫“此在”的存在者同另一个叫“世界”的存在者“并肩 比列”,就像桌子依着门,凳子挨着墙那样。 它仅仅意味着对熟悉之所的“依寓”。并不是一种客居他乡的异在, 而毋宁说就是一种亲切的“在家状态”。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2012年8月27日
马丁·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 ,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海德格尔在1933年5月1日加入纳粹党。1934年4月他辞去校长一职 。虽然直至战争结束,他仍然保留纳粹党党员身分。在担任校长的期 间,弗莱堡大学禁止海德格尔以前的犹太裔教师胡塞尔进入大学图书 馆,引发了纳粹种族清洗法例。 在1941年重印时候,海德格尔删除了胡塞尔在《存在与时间》上 的贡献,并声称他这样做是受到出版商马斯· 尼米尔(Max Niemeyer) 的压力。 新儒家的牟宗三 把中国哲学康德化 , 建立了“ 圆教 ” 。现在学 者把中国哲学海德格尔化,用“ Dasein ( 缘在 ) ”与“ Ereignis ( 本成 ) ” 阐释中国思想。例如;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和赖贤宗 《道家禅宗与海德格的交涉》。
四、存在的命运
第一阶段,被抛throw
强调偶然性,无根据性,不可界说性。
人是从虚无、无根据的地方被抛弃到这个世界。虽对人 是异己的世界,但不可避免地被抛到这个世界。因为人 是在世的存在。
2、计划Project——存在主义的中心观点
人要反被抛弃,不满足于被世界规定的状况,自由的规 定、计划自己,体现人的自由本质,强调人是可以自己 规定的存在。
三、存在的界限
——存在的界限即死亡:向死而在。 人的此在是尚未的存在,最终有一终结即死亡。表明人 的生命的完成。“有漏” ——对死的体验是一种终极性的体验,即“畏”。 人只有体验到死亡时,才真正认识到此在的性质。
——死亡的三个特点: 其一,绝对的:不可抗拒、不可挽回的力量。“死亡提示了自己是最固有 的无条件不可越过的可能性。”“死亡是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死亡 面前,人人平等”。 其二,个体的:死是把此在作为个别东西来要求此在。属于个人所有,是 别人无法替代的。“死亡是最自在的”。 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传统强调大我。海认为:死,证明了小我不能还原 为大我。社会再强大,也不可能代替个体死亡。 其三,偶然的:没有道理可言,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正因为其不可预设 性,才体现出生命的魅力所在。“人生下来就有老死的时候”。 海氏使死亡处于绝对性、个别性和偶然性的交汇点,只有人面对死亡的时 候,才能体会到死亡的个体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偶然性,体会到此 时此刻的存在,具体,有限的存在,也是绝对的存在。所以,人只有自觉 到死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萨特:《墙》 ——描述了西班牙内战中三个被敌人判处枪决的国际纵队队员在一 夜等待中的表现。其中一个已吓得神经错乱,另一个勉强支撑,而 主人公“我”的心情很复杂:既讨厌战友的种种异常,又难以排解 心中的忧郁。 ——在倒计时的生命中他通过断断续续的回忆才真正体会到了生命 的弥足珍贵,为自己往日恣意挥霍青春和自以为可以永垂不朽而后 悔不已。最后在一个荒诞的意外中他竟被免于死刑活了下来。没准 备好面对死亡的人被交给死神,已经对生死都坦然的人却被留下。 ——在萨特看来生与死只有一墙之隔,存在与虚无也只有一墙之隔。 人生充满意外,今日不知明日事;人生也充满荒谬,命运会捉弄人。
3、堕落或沉沦sink——闲谈,好奇,两可
——常人:人的自由在现实中无法存在,人堕落到日常生活、秩序中,成 为抽象的常人。这个常人有一个托词:人家,成为逃避自己选择的托词, 把人通向自我的道路完全封死。 ——无家可归:这些人活在世上,没有活自己的活,而活了他人的活;死 亦然。没有一个人活了他本身。 现代社会已经使地球不复为家园,现代人都是无家可归的人,都是无根的 人。
受现象学启发:
2、此在的特点: “岩石在,但它们并在存在。树木在,但它们并不存在;马匹在,但它们 并不存在;天使在,但他们并不存在。上帝在,但他并不存在。”“存在着 的物就是人。唯有人存在着。”“人是在的看护者。”
ຫໍສະໝຸດ Baidu
因此,存在的根本是“此在”,即人的存在。
特点一:此在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而是一种可能的存在。空,有,生。 特点二:此在不是外在的存在,恰恰就是我的存在。其就是存在的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