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与情商培养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2期
□杨金桥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存在
理论视野狭窄、说理方式抽象、教育技术缺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顺利开
展。在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试引入目前处于国际前沿的情商教育,将情
商培养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情商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6)02-0102-02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实践研究》(项目来源:L14BSZ04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金桥(1982-),男,辽宁本溪人,东北财经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10-06
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与情商培养相结合
的可行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对于大学生人生核心思想和基本行为模式的形
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主要
依托政治理论课来完成,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内
容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成果的
标准之一。
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
议题展开:(1)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研究主要是大学
生人生观教育内涵的界定、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定位研
究。教育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人生
观教育是对人的本质、生死观等的教育,狭义的大学
生人生观教育指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
方面的教育。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客体定位目前
尚存争议;(2)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指
当前国内的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网络环境等因
素;(3)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研究主要围绕教学模
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
目前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主
要有以下方面:
(一)教育理论视野过于狭窄,学科交叉融合较少
目前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大多来自马克思主
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具
有相当的高度且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但这些理论过
于概括和抽象,在指导解决大学生人生观实际问题
方面有所欠缺。这些宏大、精深的人生观教育理论在
实际教育中有被架空的危险,无法从根本上引起大学
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育理论视野狭窄也可能会导
致大学生对人生观教育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人生观
教育的展开。
(二)教育多以说理为主,说理方式过于抽象
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基本是
以政治理论课为依托,教师在授课时往往花费大量时
间和精力对人生观教育理论进行描述和解读,即使是
案例教学,也往往跳不出说理教学的窠臼。这种教育
方式对大学生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非常有限。
(三)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缺乏新颖有效的
教学技术方法
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集中于理论探索方
面,如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教育实践层面上的
研究较少。这导致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具体技术方法综合素质
102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2期
始终没有突破,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总体实用性未能得到切实提高,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效果。
以上三方面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效果,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的重点。要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视野狭窄、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技术低端等问题,首先须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核心,并且在跨学科视野下丰富这一核心的内涵,使之兼具概括性和易接受性,据此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验证。
二、情商培养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广义层面还是狭义层面的大学生人生观,均包含人生目的、态度和价值这三个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端正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最终目标。其中端正的人生目的处于核心地位,统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端正的人生目的离不开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对待他人这两个前提。如果没有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大学生就很难确定端正的人生目的;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大学生将难以从他人那里得到社会交往的正确反馈,不利于其端正的人生目的的形成。因此,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正确地对待他人应作为重点内容,这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也有所体现,“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章中即包含促进自我身心和谐和自我与他人和谐两方面。如何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将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他人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以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引入情商培养可解决这一问题。
情商即EQ ,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最初它是作为与智商(即IQ )相对应的概念提出的,确切地说是情绪智力,即情智。心理学家发现智商可以很好地衡量出一个人是否聪明,但在解释一个人的社会成就时却非常乏力。此后众多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证明,智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只占20%左右,而剩下的80%的贡献由非智力因素做出,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状态、运气等。其中,个体的情绪控制能力对其成功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学者最初将情商定义为个体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之后这一概念逐渐扩大,涵盖了个体认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的能力。研究发现,无论在
工作还是生活中,拥有这五种能力的个体,情商较高,易受人喜欢,更易取得成就、获得幸福。情商自此逐渐被人们重视,世界各地的学校和相关机构中关于情商培养的项目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尚缺乏专门的情商培养项目和课程,个别高校的情商培养课程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影响较小。单靠政治理论课作为情商培养和人生观教育载体,教学效果将非常有限。
三、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情商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一)加大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实操性,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体验式教学
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具有相当强的前瞻性和抽象性,加之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人格特征等趋于定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灌输式的方法向大学生进行知识倾倒,大学生非常容易产生厌恶和逆反情绪,教学很难展开。因此须在坚持人生观教育理论性和方向性的前提下,以新的课程技术让理论知识具有可操作性,让大学生体会到人生观教育的内容是“有用的”,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和困惑的,这可以极大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发挥人生观教育的应有作用。对于与人生观有关的知识,被动地让学生理解原理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深入体会、领悟理论知识,把理论转化为生活理念的一部分,教育的效果才算实现。因此须将人生观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深入思考科学的人生观以及怎样建立科学的人生观的预设目标以期达到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二)加强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体会,构建科学人生观的情绪基础
在2015年新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幸福”首次以专题形式纳入教材内容,并编入人生观的内容架构中。这充分说明幸福感对于大学生思想尤其是科学人生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应把握这一契机,加强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体会,要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人生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取金钱,而是获取幸福。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是为大多数人谋福利,这是科学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任何一种观念要成为信仰离不开积极情绪的支撑,构建大学生的科学人生观,必须重视这种观念的情绪基础,当大学生能够从科学人生观及其实践中体会到乐趣和幸福时,这种人生观才有可能成为一种信仰。
(下转第72页)
综合素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