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吆喝》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放吆喝视频·。
在我们宜春人们的耳边经常会回荡着这样熟悉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
生(齐):收破烂的吆喝声。
师:平时在街头巷尾你还听到过其它吆喝声,能模仿出来吗?非常地道!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吆喝不仅是一种叫卖声,更是一种文化,展示了宜春特有的民俗风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吆喝声。一起去感受老北京的民俗风情,。请
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十八课萧乾的《吆喝》。
二、读吆喝★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2、“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 lái 铁铉 xuàn 囿于 yòu 隔阂hé小钹 bó
饽饽 bō bo 秫秸 shú jiē吆喝 yāo he 荸荠bí qí馄饨 hún tun
3、一读: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作者儿时北京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
4、二读:运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章写了哪些“吆喝”?并响亮地读出来。
据说老北京有368种吆喝,北京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门口置办各种生活必需品。文中说“就像把百货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5、文章介绍了近20钟吆喝声,内容是否显得零碎散乱?(不乱).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学生讨论明确:按照从早到晚和一年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
6、三读:抓住文章过渡句理清思路看看作者围绕北京吆喝声介绍了什么?
种类、表现方式、音韵节奏
三、听吆喝★发现美
1、听老北京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吆喝。(有同学说这哪里是吆喝简直是在歌唱)
2、作者称它们是什么?
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声,实际上是一种声乐,一种口头广告,是一种“戏剧
性的叫卖艺术”。
四、品吆喝★探究美
1、(你能发现这些吆喝艺术的魅力吗?具有怎样的特点? )找出你最喜欢的吆喝声,说说喜欢的原因并探究吆喝的特点,然后互相讨论并交流探究的结果。(提示:可以从吆喝的内容、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语调的变化等方面赏析)
★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突出事物特点;
★运用轻声、有儿化音、方言词语,尽量口语化;
★运用整齐的句式、讲究合辙押韵……
2、所以作者说老北京吆喝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要达到这一艺术效果还要求吆喝者具
备怎样的条件?
五、创吆喝★领悟美
我们同学也个个头脑聪明、口齿伶俐,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种商品用宜春方言创造一则吆喝广告,互相合作完成,并试着吆喝一下自己的作品。
(提示:吆喝词要突出商品特点,语言尽量生动,吆喝时注意语速、语调。)
例:1、买卫生饼,老面卫生饼,恰起来究究硬,闻起来香喷喷。
2、卖麻糍,麻糍一破破,恰里考太学,麻糍精精甜,恰里好赚钱,麻糍喷喷香,恰里困得香。
一个卖药糖的是这样吆喝的:“卖药糖啊!吃块糖消愁解闷儿,一块就有味儿。吃块药糖心里顺,含着药糖你不困。吃块药糖精神爽,胜似去吃便宜坊。吃块药糖你快乐,,比吃包子还解饿。”
太精彩了!同学们充分体会了老北京吆喝的艺术魅力并学以致用了,下面回到课
文中来。透过吆喝声去思考吆喝人。
六、悟吆喝★体会感情
1、、这些艺术的创造者是一群什么人?他们的生存状态怎样?
快速跳读课文,勾划出最能反应吆喝人生活处境的句子。
学生可能找到的知识点:
“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大”就是一个铜板。
2、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吆喝人,虽然利润微薄,处境困难,但他们面对生活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教师提示:
“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要薄,馅儿要大”
“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真诚、实在、热情、乐观。
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儿、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绝不失生意人的本分。这就是老北京质朴的民风,就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
3、文章字里行间流露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喜爱、怀念之情,包含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
4、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北京的吆喝这一民俗文化的现状怎样?作者的心情怎样?
明确:当那些曾经陪伴他的吆喝,渐渐从耳畔消失的时候,感到无限惋惜、遗憾。
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抒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萧乾《<北京城杂忆> 原旨》
5、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读到了作者对老北京吆喝的喜爱,读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读到了他对过去的温暖的回忆,读到了他对吆喝消失的惋惜、遗憾。作者似乎要通过这篇文章期待留下些什么。作者想要留住的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留住这些吆喝声和吆喝声中所伴有的记忆。
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想留住吆喝吗?
明确:留住的是这种灿烂的民俗文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七、迁移拓展★升华情感
我国各地的民俗文化,知多少?
最后,教师总结,布置课后练习。
同学们,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民风民俗,如:清脆悠扬的北京吆喝、宏伟壮阔的安塞腰鼓、热闹非凡的云南歌会、还有咱宜春的三脚班……,各地的民俗之花汇集起来,不就是一个大中华吗?它们一起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民族风情画卷,组成了一种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文化。它演绎了我们的生活,滋养了我们的生命,流露着我们的智慧,蕴含着我们的深情。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它们,保护它们?让我们把各地的民俗文化留住吧!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课后练习:
请同学们课下走出学校,走进街头巷尾去倾听并广泛搜集各类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以手抄报或黑板报的形式在班上展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