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库氨制冷系统自动控制的案例分析
冷库氨制冷系统自动控制的案例分析...
一、引言
连云港天缘食品有限公司最近新建一座大型冷库,它先后分两期实施。2006年竣工的一期工程为三层,容积23000M3,容量5500吨(按肉类计算--下同),2007年竣工的二期工程为四层,容积35000M3,容量8500吨,共计14个冷藏间,总容积58000M3,容量14000吨;另有冻结间4间,计40吨/日。冷藏间设计温度为-22℃;冻结间原设计为-25℃,后来将冷风机面积增加,实际能达到-30℃以下。
该工程由国内贸易工程设计院设计,制冷工艺安装工程由烟台冰轮集团施
工。原设计制冷工艺部分是手指令程序控制,计算机辅助管理。后来我们将制冷工艺系统改为全自动程序控制,由冰轮集团配合我们对图纸作了部分修改。
冷库制冷系统有氨系统和氟系统两种。在小型冷库中一般使用氟系统,它能比较容易地实现自控;大中型冷库用的则是氨系统,由于氨制冷对安全性要求较高,而以前氨的自控元器件不过关、控制技术不成熟,搞自动化的较少。现在,
随着技术进步和计算机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制冷工业已经成为可
能。目前,有一些新建的冷库在上自动化,我省苏南就有二、三个中型氨系统的
自动化冷库,但设备都是全进口的,利用国产设备实现氨系统冷库全自动控制的,连云港天缘食品公司冷库在我省还是第一个。
冷库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其制冷与配套动力系统,可以保证了制冷设备和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达到高效、节能、安全的目的。据冰山集团(原大连冷冻
机厂)的资料介绍,自动化冷库较传统冷库一般可节电21%。天缘食品冷库的
机房(含二期容量)和一期库房于2006年1月开始安装,4月中旬进行自动控制的调试,5月中旬完成;2007年8月二期库房竣工后并入使用。至目前为止已接近两年,自动运行情况较好,对出现一些问题,及时作了适当地修正,证明对
氨制冷系统自动控制是完全可行的。初步核算一年多来单位容量耗电量约为
0.25kw.h/吨.日,是普通冷库耗电量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低于国家二级企业规定的标准0.3kw.h/吨.日,而且98%以上是用的低谷电,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冷库制冷系统与设备配置:
2--1、系统配置
制冷系统分-35℃、-30℃、-10℃三个。-35℃系统用于冻结间,-30℃用于
冷藏间。这两个系统采用配搭式双级压缩循环,共用一个中间冷却器(-10℃)
和同一高压级;高压级还用于-10℃的空调系统,它通过两个卧式蒸发器为加工
间夏季空调提供-3—2℃的乙二醇溶液--目前-10℃系统暂未上马。
2--3、制冷系统特点:
2--3--1、两个低温系统采取配搭式螺杆机双级压缩。单机双级螺杆机大多
是国外的产品,价格十分昂贵,而采用螺杆配搭式双级压缩可以以较低的投资,
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具有节省系统的运行费用、降低了压缩机的压缩比、容积效率提高的优点。本工程由于把-35℃、-30℃的高压级与-10℃系统合并为同一
系统,比起其各自为独立的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压缩机组的使用台数,并使得压缩机组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概率减低,增加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并节约了能耗,
节省了投资。
2--3--2中间冷却器使用了二次节流完全冷却方式。该方式在国内刚处于起步阶段,其优点是可以减少节流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减低了低压循环桶的供液温度(传统的一次节流中间冷却器盘管温度比中间温度高5-7℃,而二次节流完全冷却向低压循环桶的供液温度即为中间温度),从而提高了低压级的产冷量。二次节流的中间冷却器它除作低温系统的中冷外,还兼作-10℃系统的循环桶,
附带了部分负荷,使单位功率的制冷量增大,系统运行费用降低,能取得更大的节能。由于没有了独立的中间冷却器,使制冷系统的管道简化了许多,也减少了初始的投资。
2--3--3、安装了蒸发式冷凝器,节约了水、电能的消耗。
2--3--4、系统中安装的‘多点自动空气分离器’,能够连续不断地将不凝
性气体从设备中分离出来,以维持系统工作的经济性。
三、冷库自动控制情况:
3—1、综述:
冷库自动化由制冷工艺系统的自动化和贮藏系统的自动化两项构成。目前,
我们所做的只是制冷系统的自动化---它包括自动运行控制、实时监测、自动保护、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以及报表的自动生成。
新型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现代冷库制冷系统自动化的概念,应当是利用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各种检测和控制器件,按照制冷工艺的要求,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自控体系,使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对受控对象及生产过程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控,使设备与工艺系统按照预置的程序运行,并能自动保护。同时,对使用者提供人机对话界面,能够显示各种参数的动、静态画面。可以打印、输出报表,进行相关数据
处理和历史记录地追忆。在授权的情况下,能自由设定系统的运行状态。
PLC(ProgrammableLogie Controller)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工业控制器,已被
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它用一台专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上位机,与主控柜上的PLC、机组上的PLC和设备上的PLC通过通讯电缆将数据采集、显示,实现对设备的监测、控制、参数调节以及报警等功能,并可自动记录设备运行的参数数据及报警情况,以备查考。
3--2、控制系统的结构:
控制系统采用工业总线型网络,保证各节点之间的可靠通讯。系统为集中监控、分散控制的控制模式。
整个控制系统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监控层、控制层和设备层。
3—2—1、监控层:由一台配备了组态软件的专用工控机,负责下位机(多
个PLC)的集中监控和系统的参数配置、管理。在微机上显示各个监测点动态模
拟画面、对系统的数据自动生成表格、定时或人为输出到打印机打印,并可在授权的范围内进行设置点的数据设置。
硬件配置:监控计算机、打印机、通讯卡、通讯电缆等。
软件配置:系统软件(Windows/xp的操作系统),监控组态软件。
3—2--2控制层:控制层由多个PLC组成,每个PLC都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负责对本地设备即PLC的I/O点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
通过通讯网络将所有相关的数据上传给上位监控机。
主要硬件设备:PLC控制器、通讯卡、通讯电缆转接器、人机界面、接口模块、通讯电缆等。
软件:PLC编程软件、人机界面组态软件、应用软件。
3—2--3设备层:设备层在整个控制系统中处于底层,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关
键环节,是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和数据采集部分。主要包括执行器、检测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