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展示肽库说明书
噬菌体展示技术和其应用ppt课件
2024/3/30
25
应用举例:
部分做过的工作
2024/3/30
26
一、半合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构建一个半合成抗体库,不经免疫制备人源抗Tie2 Fab抗体。通过RT-PCR方法,从人脐带血淋巴细胞总 RNA 扩增轻链基因及重链VH段基因,将轻链基因插 入pCOMb3载体中,得人轻链质粒库;从乙肝表面抗 体(HBsAb)的Fd段基因制备含有不同长度随机化 CDR3的FR3-CDR3-J-CH1片段,然后将VH段基因与随 机化的CDR3融合,得到Fd基因片段,再将其插入轻链 质粒库中,得半合成人Fab质粒库。
成3节段
2024/3/30
17
M13噬菌体
丝 状 噬 菌 体
λ噬菌体、T4噬菌体、T7噬菌体
蝌 蚪 形 噬 菌 体
2024/3/30
18
T7与M13相比优势明显
T7Select的优势 解释
是在细胞质中表 达的裂解性噬菌 体
C-端融合
与M13不同,T7是裂解性的,其展示的蛋白无需分泌。
插入序列被克隆到T7Select载体基因10 的C-端,可以使带有终止密码子的 插入子得以表达和展示。
2024/3/30
34人源噬菌体Fab抗体半合成的构建将酶切纯化的重链重叠PCR产M13的超感染 下,繁殖出表算出κ+Fd(包括CDR3-5个菌落,涂格,过夜培养后菌落PCR: 其中6个克隆中有轻链也有重链。双链插入率 为60%左右。
κ 链 文 库 的 容 量 为 5.03×106,λ 链 文 库 的 容 量 为 6.8×106(多次建库混合后的库容量)。
从平板上随机挑取10个菌落,涂为70%。
载体克隆容量大 T7载体比M13克隆容量大,而任何克隆到M13上大于1 kbp的片段都不稳定。
诺安净噬菌体说明书
诺安净噬菌体说明书诺安净噬菌体说明书诺安净噬菌体是一种高效的抗菌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诺安净噬菌体的特性、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该产品。
一、产品特性\n1. 高效杀菌:诺安净噬菌体具有高度选择性,能够迅速杀灭多种细菌,包括耐药菌株。
\n2. 安全环保:诺安净噬菌体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n3. 广谱抗菌:诺安净噬菌体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n4. 长效稳定:诺安净噬菌体具有较长的存活期,能够持久地发挥抗菌作用。
二、主要用途\n1. 医疗领域:诺安净噬菌体可应用于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的消毒和杀菌工作。
它可以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n2. 农业领域:诺安净噬菌体可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它能够杀灭多种农作物病原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n3. 食品工业:诺安净噬菌体可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保洁工作。
它能够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霉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三、使用方法\n1. 医疗领域:将适量的诺安净噬菌体溶解在适量的生理盐水中,使用喷雾器或雾化器将其喷洒在空气中,或直接涂抹在物体表面。
\n2. 农业领域:将适量的诺安净噬菌体溶解在适量的水中,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植物叶面上。
\n3. 食品工业:将适量的诺安净噬菌体溶解在适量的清水中,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食品表面。
四、注意事项\n1.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n2. 使用过程中请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诺安净噬菌体。
\n3. 使用后请及时清洗工具和容器,避免交叉感染。
\n4. 请妥善保存诺安净噬菌体,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总结:诺安净噬菌体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抗菌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正确使用该产品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
希望本说明书能够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诺安净噬菌体,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噬菌体展示及酵母展示
• PVIII是丝状噬菌体的主要外壳蛋白,位于 噬菌体外侧,C端与DNA结合,N端伸出噬 菌体外,每个病毒颗粒有2700个左右PVIII 拷贝。 • 由于PVIll分子较小,只能融合较小的外源 肽段。但优点在于它的拷贝数多,因此该 系统一般用于筛选亲和力较低的配体,在 疫苗开发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酵母细胞壁结构
• 酿酒酵母的细胞壁非常坚硬,主要由位于 细胞膜外的甘露糖蛋白和β-葡聚糖组成。 • 细胞壁具有双层结构,内层是由β- 1,3-葡 聚糖和β- 1,6-葡聚糖连接形成的骨架,外 层是主要由甘露糖蛋白组成的纤维状或毛 刷状的结构。
锚定方式
• 作为锚定蛋白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主要存 在两种类型: • 一种与细胞壁非共价松弛连接,可被SDS 抽提; • 另一种与细胞壁共价相连,可用β- 1,3一 或β- 1,6葡聚糖酶消化细胞壁释放出来, 但不能被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抽提。
• 由于酵母展示的蛋白质是紧密锚固在细胞壁上, 可以耐受SDS等的抽提,同时酵母有发酵特性,生 长快,因此在工业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例如,将不同特异的金属结合蛋白表达在酵母表 面,产生的环境进化微生物,可用于废水处理中 吸附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
• 将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固定在酵母细胞壁上,可防 止酶的不可逆抑制,再生酶的活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时用c-myc(原癌基因)单抗和荧光 素偶联的dextran(葡聚糖)(FITCdextran)标记的细胞可用激光扫描共聚 焦显微镜检测。
• 絮凝素FlolP富含N-和O糖苷连接而形成杆 状构象,在细胞表面的絮凝反应中起着主要 作用。 • Flolp絮凝功能结构域靠近N端,识别细胞壁 中的A甘露聚糖组分并与之非共价结合,引 起细胞聚集成可逆性絮状物。
噬菌体随机肽库_中文说明书_phage_display
目录简介 (2)培养基和溶液 (5)常规M13方法 (6)淘选程序(固定靶分子) (8)结合克隆的特征 (12)其他淘选方法(液相结合法) (15)其他抗原表位作图方法(Protein A/G捕获法) (16)附录:优化肽结合相互作用 (19)文库的氨基酸分布 (21)试剂盒组成:(如无特殊说明,试剂盒中所有成分均需-20℃保存):•随机十二肽噬菌体展示文库100 µl, 1.5×1013 pfu/ml。
贮存于含50%甘油的TBS溶液中。
复杂度~2.7×109个转化子。
•-28 gIII测序引物5’-HOGTA TGG GAT TTT GCT AAA CAA C-3’, 100 pmol, 1 pmol/µl •-96 gIII测序引物5’-HOCCC TCA TAG TTA GCG TAA CG-3’, 100 pmol/µl, 1 pmol/µl •E.coli ER2738宿主菌F’lacIq Δ(lacZ)M15 proA+B+ zzf::Tn 10 (TetR)/fhuA2 supE thi Δ(lac-proAB) Δ(hsdMS-mcrB)5 (rk –m k–McrBC–)。
该菌株以含50%甘油的菌体培养物形式提供,非感受态细胞。
贮存于-70℃。
•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 冻干粉1.5 mg•生物素,10 mM 100 µl Ph.D.TM是New England Biolabs, Inc. 的注册商标。
概述噬菌体展示是一项选择技术,它将外源多肽或蛋白与噬菌体的一种衣壳蛋白融合表达,融合蛋白将展示在病毒颗粒的表面,而编码这个融合子的DNA则位于该病毒粒子内。
噬菌体展示技术使大量随机多肽与其DNA编码序列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使得各种靶分子(抗体、酶、细胞表面受体等)的多肽配体通过一种被称为淘选(panning)的体外选择程序得以快速鉴定。
M13噬菌体
M13噬菌体M13 phage一种丝状噬菌体,可感染含F因子的大肠杆菌细胞。
遗传学(一级学科);分子遗传学(二级学科)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内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长6407个核苷酸,含DNA复制和噬菌体增殖所需的遗传信息。
M13DNA的复制起始位点定位在基因间隔区内。
但是基因间隔区的有些核苷酸序列即使发生突变、缺失活插入外源DNA片段,也不会影响M13DNA的复制,这为M13DNA构建克隆载体提供了条件。
其中M13mp系列对野生型M13加以改造,插入了多克隆位点和LacZ基因,可容纳外源DNA300-400bp,可用于制备DNA测序时用的单链模板和核酸探针。
它是一种质粒载体。
M13噬菌体在感染雄性大肠杆菌(F+或Hfr)时,都是以一端吸附在F型菌毛的顶端,所以称为F特异性丝状噬菌体。
而对雌性大肠杆菌(F-)不敏感。
所以Hfr型的大肠杆菌和携带F'质粒的大肠杆菌都能被感染相关应用配置:M13噬菌体单链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相关例子:兔抗M13噬菌体酶标抗体的制备,M13噬菌体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噬菌体展示技术。
M13的酶标抗体,是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结果ELISA检测中不可缺少的试剂。
我们制备了兔抗M13抗血清,其效价高于1:6000;经两步饱和硫酸铵沉淀,初步纯化了兔抗M13抗体;用过碘酸钠法对抗体进行了辣根过氧化酶的标记,酶标记抗体活性为1:6400。
噬菌体释放方式:M13噬菌体溶源性,不裂解宿主菌。
极大地简化了每轮淘选过程中的噬菌体纯化步骤,只用简单的PEG沉淀方法即可。
融合方式:M13噬菌体N端与pIII蛋白融合,不适合克隆cDNA,因为cDNA中为oligo d(T))常位于翻译终止密码子的下游。
融合序列大小:M13噬菌体展示肽库为7肽、12肽和环7肽NEBM13噬菌体展示肽库可用于定位抗原决定簇,确定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鉴定酶的底物或抑制物,鉴定受体激活物或抑制剂,研制多肽药物,开发新药,肿瘤治疗和疫苗制造,用途广泛M13噬菌体感染雄性大肠杆菌需要完整的F菌毛,通过F因子编码的性菌毛进入宿主细胞内,如果噬菌体DNA通过感染导入细菌,那么也可以感染雌性大肠杆菌,但是通过转染产生的子代颗粒不能感染培养基中的其他细菌,所以病毒的产量很少单链和双链M13噬菌体DNA的大规模制备:这个方案主要用于制备大量M13噬菌体的双链DNA,因在实验室中M13噬菌体经常被用作克隆载体,以及在某些特殊用途时需要制备大量的单链噬菌体DNA,如当一个特定的重组体被多次用于制备反射性标记探针或构建大量定点突变体时。
《噬菌体展示技术》PPT课件
精选课件
8
pIII展示和pVIII展示的区别
• pVIII 展示的多肽比较小,如果太大会影响噬菌体壳蛋白的组 装。
• pIII只要不影响感染,可以展示更大的多肽及蛋白。
精选课件
14
噬菌体抗体库淘选示意图 直接包被法
• 噬菌体抗体库与靶分子相互 作用
• 洗涤去未结合的或非特异性 结合的噬菌体
• 将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洗脱 下来,并扩增,用扩增产物 进行下一轮筛选
• 三轮淘选后,克隆测序
精选课件
15
噬菌体抗体库淘选示意图 液相法
第一步:生物素化抗体与磁珠结合
Bind to Streptavidin coated magnetic bead
精选课件
13
筛选的方法-亲和淘选
直接包被淘选法:
直接将靶分子包被在固相表面
优点:简单直接。 缺点:偶尔会导致配体结合位点难以进入
可能是由于分子的立体封阻 或者是靶分子表面的部分变性而引起 液相淘选法:
将靶蛋白与噬菌体抗体库先结合,之后再亲和捕获靶分子-噬菌体 复合物。
优点:克服直接包被的出现的问题 缺点:容易筛到与亲和素(或者链酶亲和素)结合的克隆。
• N2 受体结合区:负责结合F菌毛。
• CT 疏水区:组装前黏附在细菌内 膜上;与噬菌体组装终止有关。
• G1、G2:甘氨酸片段,在感染过程 中,增加各个功能域之间的灵活性
精选课件
7
主要外壳蛋白 pVIII
• 每子个病毒含约2700个拷贝, 约10%能有效地融合外源多 肽。以pIII融合子方式表达的 是单价的,而以pVIII融合子 方式表达的则是多价的。
噬菌体培养试剂盒产品说明书(中文版)主要用途
用转导。
产品内容
培养液(Reagent A) 裂解液(Reagent B) 稀释液(Reagent C) 固养液(Reagent D) 胶顶液(Reagent E) 产品说明有 固养液(Reagent D)的 90mm 直径的细菌培养板,确保铺满整个表面
放进 37℃培养箱孵育 16 小时:可见透亮区域的为噬菌斑
放进 4℃冰箱里
计数噬菌斑
计算噬菌体原液和繁殖效价以及噬菌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
噬菌体效价(PFU/毫升)=
1
台式离心机:用于沉淀细胞或残渣
实验步骤
一、 噬菌体繁殖
1、 移取 xx 毫升 培养液(Reagent A)到无菌的 125 毫升三角烧瓶 2、 加入 100 微升用户自备的过夜新鲜培养的敏感宿主细菌(例如 1 X 108/毫升) 3、 放进 37℃摇床孵育 1 小时,速度为 220RPM 4、 加入 100 微升用户自备的P1 噬菌体,总量为 5 X 109 5、 放进 37℃摇床孵育 2 小时,速度为 220RPM,或可见明显的细胞溶解 6、 转移上述培养噬菌体到新的无菌的 15 毫升锥形离心管 7、 加入 xx 毫升 裂解液(Reagent B) 8、 盖上盖子,上下反复倾倒混匀 30 秒 9、 放进台式离心机离心 15 分钟,速度为 10000g 10、移取上清液相到新的无菌的 15 毫升锥形离心管 11、加入 xx 微升 裂解液(Reagent B) 12、即刻放进 4℃冰箱里保存 13、或即刻进行各种后续操作
2
管号 1 2 3 4 5 6 7
噬菌体展示技术操作步骤
筛选多肽试剂及配制(1)LB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 5g溶于去离子水,至1L,高压灭菌,4℃保存。
(2)IPTG/Xgal:称取1.25g IPTG,1.0g Xgal,溶于二甲基甲酰胺,至总体积25ml,-20℃避光保存。
(3)LB/IPTG/Xgal平板:1L LB培养基+15g琼脂粉,高压灭菌,冷却至70℃以下,加入1ml IPTG/Xgal,立即铺板,4℃避光保存。
(4)顶层琼脂糖凝胶: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 5gMgCl2.6H2O 1g琼脂糖7g溶于适量去离子水中,至总体积为1L。
高压灭菌,分装为50ml/份,室温保存,使用时于微波炉内融化。
(5)2×M9盐:Na2HPO412gKH2PO46gNaCl 1gNH4Cl 2g溶于适量去离子水中,至终体积为1L。
(6)小型平板:500ml 2×M9盐500ml 3%琼脂粉20ml 20%葡萄糖2ml 1M MgSO40.1ml 1M CaCl21ml 硫胺素(10mg/ml)在混合之前,将上述成分分别高压灭菌并冷却至70℃以下,葡萄糖和硫胺素采用过滤除菌。
平板储存于4℃。
(7)封闭缓冲液:0.1M NaHCO3(PH 8.6)5mg/ml BSA0.02% NaN3过滤除菌,储存于4℃。
(8)TBS:50mM Tris-HCl (PH 7.5)150mM NaCl高压灭菌,室温储存。
(9)PEG/NaCl:20%(w/v)聚乙二醇-80002.5M NaCl高压灭菌,室温储存。
(10)碘化物缓冲液:10mM Tris-HCl (PH 8.0)1mM EDTA4M NaI室温避光保存。
操作步骤:1.第一天(1)以0.1M NaHCO3(PH 8.6)制备 100μg/ml的靶分子溶液。
如果需要稳定靶分子,可以用含有金属离子的相似离子强度缓冲液。
(2)在每孔内加入1.5ml 靶分子溶液,重复涡旋直至表面完全湿润(这一步要多注意,尽量避免溶液形成液珠)。
噬菌体和细菌表面展示多肽的表面展示载体的使用概述
噬菌体和细菌表面展示多肽的表面展示载体的使用概述近几年,结合胞外选择技术,在噬菌体和细菌表面展示多肽的表面展示载体的使用,能够产生和操作各种配体,如酶、抗体及肽。
噬菌体展示(phage display)是在噬菌体表面表达已融合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的重组蛋白或多肽;细菌展示是在细胞表面表达融合到定位信号的重组蛋白。
用这两个相辅相承的技术,可以设计全套配体,并用亲和选择法筛选到具有预期特性的配体。
应用噬菌体展示,可合成、筛选到许多我们想要的蛋白(如融合肽、抗体、酶),这些蛋白具有预期的催化特性或结合亲和力,或者具有用于胞内、胞外诊断、人体疾病免疫治疗和生物催化作用时所需的特异性。
而细菌表面展示可广泛应用在各种抗原决定簇、异源酶、单链抗体及重组肽库的表达上。
本文简述了噬菌体和细菌表面展示的基础,及这两个前导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噬菌体展示噬菌体展示已证明是一有力的技术,可以获得容纳几万甚至几亿的不同肽或蛋白质的文库,并已应用于重组肽库(识别肽受体配基)的亲和筛选,确定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选择酶作用底物以及筛选克隆的全套抗体。
噬菌体展示的一项成功应用是,用大的噬菌体抗体库分离单克隆抗体和片段。
相应的在过去的几年中快速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技术、方法,用于设计、构建大的抗体库及抗体的筛选。
使用最普遍的是感染阳性大肠杆菌的单链丝状噬菌体,利用其它噬菌体的展示系统也同时发展起来,包括在λ噬菌体头和尾,T4衣壳及MS2外壳的展示。
单链丝状噬菌体将编码成千上万特异配体的DNA片段,插入噬菌体编码外壳蛋白的基因中(通常为P?,也有P?、P?或P?),抗体基因与噬菌体基因连接后,抗体就会和外壳蛋白相融合,接着是将融合的外壳蛋白结合到新的噬菌体颗粒上,这些颗粒是在细菌周围间隙被装配的。
基因融合产物和其亚序列结合到成熟噬菌体外壳后即被呈现在噬菌体表面,而遗传物质仍保留在噬菌体颗粒中。
该技术将基因型和表型连在一起,将识别抗原和进行再扩增的能力结合起来,不经人体免疫,绕过杂交瘤,仅仅通过几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富集过程。
噬菌体展示技术和其通用实验技术简介精编版
相比噬菌体载体噬菌粒具有以下优点:
1.双链DNA既稳定又高产,具有常规质粒的特征; 2.免除了将外缘DNA片段从质粒亚克隆于噬菌体载体这一
繁琐又费时的步骤; 3.由于载体足够小,故可得到长达10kb的外源DNA区段的
单链。
pCANTAB5e噬菌体质粒图谱
1.1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发展
Smith 在 1985 年首次证实外源 DNA 可以插入 丝状噬 菌体基因 III 中,并与 pIII 蛋白融合展示。
Smith GP. Science 1985; 228:1315-7
1985 第一次发表噬菌体展示技术;展示多肽 Smith GP. Science.1985; 228:1315-7 1988 噬菌质粒系统 1990 e two-hybrid’技术 1996 首次体内in vivo 淘选试验 1998 噬菌体展示载体作为基因导入载体 1999 Combination of phage display with high-density arrays 2001 Automated phage display selection
报告人:王东方
噬菌体展示 Phage display
1.什么是噬菌体展示 2.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 3. 常用的噬菌体展示系统 4.单链丝状噬体展示在重组抗体制备中的应用 5.菌噬体菌展体示展技示术技在术其应它用与展望
1.什么是噬菌体展示技术?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iques ,PDT) 是一项筛选技术,将外源多肽或蛋白与噬菌体的衣壳 蛋白融合表 达,融合蛋白展示在病毒颗粒的表面,而 编码该融合子的 DNA则位于病毒粒子内。使大量多肽 与其DNA编码序列之间、表型与基因型之间建立了直接 联系,使各种靶分子(抗体、酶、细胞表面受体等) 的多肽配体通过淘选得以快速鉴定。
噬菌体展示[3篇]
噬菌体展示[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噬菌体展示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噬菌体展示(一)测定噬菌体滴度只有当噬菌体的感染复度MOI (噬菌体数/细菌数)值远低于1时(即细菌过量时),噬菌斑的数量才会随着加入噬菌体的量而呈线性增加。
正因如此,建议检测噬菌体贮液的滴度时,在感染前进行稀释,而不是在高MOI值的情况下稀释被感染的细胞。
低MOI值有助于确保每个噬菌斑仅含一个DNA序列。
1. 接种ER2738单菌落于5-10 ml LB培养基中,摇床培养至对数中期(OD600 ~0.5)。
2. 细胞生长时,微波炉融化上层琼脂,分成3 ml等份于灭菌试管中,每个噬菌体稀释度一管。
保存于45℃备用。
3. 37℃预温LB/IPTG/Xgal平板,每个噬菌体稀释度取一个平板备用。
4. 在LB中准备10倍系列稀释的噬菌体。
建议稀释范围:扩增的噬菌体培养物上清:108-1011;未扩增的淘选洗脱物:101-104。
每个稀释度换一新鲜吸头,建议使用带滤芯吸头以避免交叉污染。
5. 当菌体培养物达对数中期,分成200 μl等份于微量离心管中,每个噬菌体稀释度一管。
6. 每管加入10 μl不同稀释度的噬菌体,快速震荡混匀,室温温育1-5 min。
7. 将感染细胞加入45℃预温的上层琼脂培养管中,每次一管,快速混匀,立即倾注于37℃预温的LB/IPTG/Xgal平板上。
适当倾斜平板将上层琼脂均匀铺开。
8. 待平板冷却5 min后,倒置于37℃培养过夜。
9. 检查平板,计数有~102个噬菌斑的平板上的斑数。
然后用此数目乘以稀释因子即得到每10 μl噬菌体的空斑形成单位(pfu)滴度。
淘选程序最简单直接的淘选方法有:直接将靶分子包被于塑材表面(通过非特异的疏水作用或静电相互作用),洗去过量的未吸附分子,然后将噬菌体库覆盖在已包被的靶分子的表面。
根据靶分子的不同,直接包被法偶尔会导致配体结合位点难以进入,这或许是由于分子的立体封阻或许是由于靶分子表面的部分变性而引起。
噬菌体展示技术
第二步:磁珠生物素化抗原复合物与抗体库结合
17
第三步:洗涤—洗去非特异和弱结合旳噬菌体
18
第四步:洗脱—将特异性结合旳噬菌体洗脱下来
19
第五步:扩增—将洗脱旳噬菌体扩增 扩增产物进行下一轮筛选
背面旳筛选逐渐加大筛选压力
多克隆和单克隆噬菌体ELISA
ELISA阳性克隆测序,最终得 到特异性结合旳克隆序列
噬菌体展示系统 Phage on display 1
噬菌体展示系统 Phage on display
•噬菌体展示原理 –噬菌体展示定义、分类
–简介噬菌体及淘选过程
•噬菌体展示应用 •淘选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案
2
什么是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Smith在1985年首次证明外源DNA能够插入丝状噬菌体基 因III中,并与pIII蛋白融合展示。
• 有供筛选旳抗生素标识基因。
• Helper phage:提供噬菌体质粒复制、合成ssDNA和 病毒包装所需要旳全部蛋白和酶。
13
筛选旳措施-亲和淘选
直接包被淘选法: 直接将靶分子包被在固相表面 优点:简朴直接。 缺陷:偶尔会造成配体结合位点难以进入 可能是因为分子旳立体封阻 或者是靶分子表面旳部分变性而引起 液相淘选法: 将靶蛋白与噬菌体抗体库先结合,之后再亲和捕获靶分子-噬菌体 复合物。 优点:克服直接包被旳出现旳问题 缺陷:轻易筛到与亲和素(或者链酶亲和素)结合旳克隆。
23
谢谢
24
6. 感染后1小时内平均每个细胞 分泌1000个噬菌体
6
次要外壳蛋白 pIII
1. 406 aa 构成,5个拷贝,位于噬菌 体旳尾部。
2. 由三个功能区构成: • N1 穿膜区:作用于E.coli细胞膜上
生物制药技术中的噬菌体展示技术介绍
生物制药技术中的噬菌体展示技术介绍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利用噬菌体(phage)作为载体展示融合蛋白的技术。
噬菌体是一种只能感染细菌的病毒,它可以通过感染细菌并复制自身来完成生命周期。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以将外源蛋白基因插入噬菌体基因组中,使噬菌体表面显示出这种融合蛋白。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用于抗体工程、新药发现和治疗等方面。
噬菌体展示技术有两种常用的展示系统:噬菌体颗粒展示系统和噬菌体整合展示系统。
在噬菌体颗粒展示系统中,外源蛋白被融合到表面结构蛋白的N端或C 端,通过改变表面结构蛋白的选择性、亲和力和可变区域来展示所需的融合蛋白。
而在噬菌体整合展示系统中,外源蛋白被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融合到噬菌体颗粒的外被,使其显示在噬菌体表面。
噬菌体展示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噬菌体具有高复制率和高效感染细菌的特性,因此可以快速、高效地展示融合蛋白。
其次,噬菌体展示的融合蛋白可以直接进行高通量、高亲和力的筛选,从而提高筛选效率。
此外,噬菌体展示技术具有灵活性,可以在不同的宿主细菌中进行展示,并可以通过染色和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定量和质量控制。
在生物制药领域,噬菌体展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抗体工程。
通过将单链抗体基因插入噬菌体基因组中,并展示在噬菌体表面,可以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大规模抗原筛选。
此外,噬菌体展示技术还可以用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新药开发。
通过在噬菌体上展示小分子化合物库或肽库,可以进行高通量筛选,识别具有抗血清素、抗炎症、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的分子。
噬菌体展示技术还可以用于癌症治疗,通过将抗肿瘤抗原在噬菌体上展示,可以诱导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尽管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有许多应用,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噬菌体展示技术对于融合蛋白的约束性较强,对于大分子蛋白的展示效果不如其他技术。
其次,噬菌体展示技术在体内生物稳定性和免疫原性方面面临一些风险。
此外,噬菌体展示技术的高通量筛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假阳性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M13KO7 辅助噬菌体产品说明书
HonorGene---专业的基因研究资源提供商(基因/载体/细胞/启动子/腺病毒/慢病毒/AA V/siRNA /miRNA )HonorGene (奥诺基因)---长沙艾碧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西路229号麓谷国际工业园C 栋12楼 电话:155****6881网址: E-mail :*************** M13KO7辅助噬菌体产品说明书基本信息:货号产品名称 出品公司 用途 保存条件 HG-VSW0920M13KO7 辅助噬菌体 GE 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辅助噬菌体 -20℃产品参数:产品名称M13KO7辅助噬菌体 / M13K07辅助噬菌体 产品用途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辅助噬菌体 产品特性 产生用于测序和突变的单链噬菌粒DNA 产品简介M13KO7是gII 基因具有Met40IIe 突变的M13 噬菌体。
M13KO7具有P15A 的复制起点和Tn903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这两个片段插入至M13的复制起点。
M13KO7在没有噬菌粒DNA 的条件下也能复制。
当存在一个携带有野生型的M13或f1复制起点的噬菌粒时,单链噬菌粒可以完整包装,并分泌到培养基中。
该特性可用于生产用作突变和测序的单链噬菌粒DNA 。
为了繁殖和扩增M13KO7辅助噬菌体,需要使用TG1、ER2738或菌株XL1 Blue MRF ′大肠杆菌菌株,因为这些菌株含有supE44突变,该突变提供谷氨酰胺抑制剂tRNA 。
M13K07辅助噬菌体严格用于从已切除的噬菌体中产生单链DNA (这也是VCSM13辅助噬菌体的用途)。
来源M13KO7噬菌体上清是用标准程序从受侵染的E. coli ER2738中分离获得。
浓度1.0 x 1011 pfu/ml 规格500ul/管,1管 贮存条件1 x PBS 和50%甘油 贮存温度-20℃ 扩增 1. Streak out TG1 onto an 2YT plate. 2. Pick a single colony of TG1 and inoculate into 5ml 2×YT and grow until OD600 = 0.3 (~2.5×108 cells/ml). 3. Add helper phage at a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of 20:1 (phage-to-cells ratio). Note: If amplifying M13K07 helper phage, add Kanamycin to a finalconcentration of 25μg/ml to the medium 30 minutes after the helper phage andcells have been allowed to grow together.)4. Grow the culture at 37℃ with vigorous aeration (~300rpm) for 8 hours.5. Heat the culture to 65℃ for 15 minutes.6. Spin down the cell debris and transfer the supernatant to a fresh tube.7. Titer the helper phage produc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 gIII sequencing primer 5´- HOCCC TCA TAG TTA GCG TAA CG –3´, 100 pmol, 1 pmol/µl
-28 gIII sequencing primer 5´- HOGTA TGG GAT TTT GCT AAA CAA C –3´, 100 pmol, 1 pmol/µl
Introduction
Phage display describes a selection technique in which a library of peptide or protein variants is expressed on the outside of a phage virion, while the genetic material encoding each variant resides on the inside (1-3). This creates a physical linkage between each variant protein sequence and the DNA encoding it, which allows rapid partitioning based on binding affinity to a given target molecule (antibodies, enzymes, cell-surface receptors, etc.) by an in vitro selection process called panning (4). In its simplest form, panning is carried out by incubating a library of phage-displayed peptides on a plate (or bead) coated with the target, washing away the unbound phage, and eluting the specifically bound phage (Figure 1). The eluted phage are then amplified and taken through additional binding/amplification cycles to enrich the pool in favor of binding sequences. After 3–4 rounds, individual clones are characterized by DNA sequencing and ELISA.
Protein TOOLS
Ph.D.™ Phage Display Libraries
Instruction Manual
NEB #E8100S, #E8101S, #E8102L, #E8110S, #E8111L, #E8120S, #E8121L Store at –20°C
Ph.D.™ Phage Display Libraries
Streptavidin, lyophilized 1.5 mg
Biotin, 10 mM 100 µl
Ph.D. Peptide Display Cloning System (Supplied with E8101 only) 20 µg M13KE glll Cloning Vector, 2150 pmol Extension Primer
Protocol 1: Surface Panning Procedure (Direct Target Coating) . . . . . . . . . 14 Protocol 2: Solution-phase Panning with a Biotinylated Target and Streptavidin Plate Captur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Protocol 3: Solution-phase Panning with Affinity Bead Capture . . . . . . . . . . 19 Post Panning Protocols Plaque Amplification for ELISA or Sequenc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Sequencing of Phage DNA Rapid Purification of Sequencing Templa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Phage ELISA Binding Assay with Direct Target Coating . . . . . . . . . . . . . . . . . . . 25 Use of Synthetic Peptides in Specificity Analysi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Expression of Selected Sequences as Monovalent MBP Fusions . . . . . . . . . . . . . . . . 27 Appendix: Optimizing Peptide Binding Interact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Choice of Libra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Selection of Cell-Specific Peptid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Troubleshoot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Referenc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Ordering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1
Kit Components
All kit components should be stored at –20°C except where noted:
Phage Display Peptide Library 100 µl, ~ 1 x 1013 pfu/ml. Supplied in TBS with 50% glycerol.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Media and Solut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General M13 Method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Construction of pIII-Display Libraries using M13K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Panning Protoc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