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读书笔记: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灵、自我与社会》
米德著,霍桂恒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2003年7月北京第3次印刷
第一章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
一、社会行为主义(本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起点)
1、行为主义的意涵:科学地分析与研究可观察到的个体行为
与华生的行为主义的不同:
华生: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完全是外显的、可以观察的行为;根据外显行为说明内部领域,无视内省式的主观经验;不承认心灵或意识的存在;
米德:重视个体的内隐行为,它是个体的经验和态度。
把完整的活动或者社会活动考虑在内,而且必须把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生的东西当做个体活动组织的开端而包括在内。
例如:拿锤子之前的肌肉准备;接近马时,对马的态度(由以前的经验决定,如和马的关系)决定接下来的外显行为是什么样的
2、社会的意涵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社会过程,以及作为其内容成分的社会活动;研究处于社会内部的个体的活动和行为,只有根据个体作为其成员的整个社会群体的行为,才能理解个体的行为;社会先于个体存在,只有依据社会的有组织行为,才能理解个体的行为和价值;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社会过程,以及作为其内容成分的社会活动;研究处于社会内部的个体的活动和行为,
(2)研究个体及其所从属的群体之间的关系;
(3)群体对决定个体的经验和行为所具有的作用。
三、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拓展
生理心理学家: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心理学、行为主义: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活动——
行为主义者:行为过程,条件反射(经验)
四、姿态gesture——使社会进程得以进行的基本机制是否身体语言?
使不同个体对对方的行为做出适当反应,可以表达情绪,如用眼睛瞪着某个人,表达对他的愤
怒
意图:包含在我们正在运用的姿态或者态度之中的观念
例如:为刚进屋的客人拿一把椅子,传递一种“欢迎”的态度,也是一种姿态
五、身心平行论
意识中发生的事情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生的事情是平行的
注意:选择过程和组织过程,如,注意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即将要做的活动
有机体不断活动并且决定其环境,它并不仅仅是一组被动的、受外部刺激影响的感觉器官。平行的双方:一方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对象(一个相同的硬币)——物理世界
一方是由于经验不同,每个个体看到的不同的硬币——意识
中枢神经系统正在发生的事情VS个体的经验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经验vs使这些经验得以出现的条件。
社会心理学:条件是社会条件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经验的研究通过研究人的行为举止来实现
第二章心灵
一、冯特的平行心理学
观点:平行的二者——生理【身体内部(中枢神经系统)的东西】vs心理【经验内部(过往经历)的东西】
缺陷:心理只能从生理方面得到完善
二、姿态gesture——a significant symbol有意味的符号
1姿态的早起阶段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只狗用姿态引起了另一只狗的注意并使其受到刺激,并作出某种反馈,完成二者之间的交流;拳击或击剑中的佯攻;
父母和婴儿;诗人和听众
2姿态对内在和外在表达的意义
从狗到人的进化:
导致适当反应的姿态:无意识的姿态
A狗对B狗做出嘲讽的表情,B心理感觉愤怒(内在态度the inner attitude),然后也做出愤怒的表情(外在态度)但这些应该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是下意识的即时动作。
一种符号,不仅与a的经验中存在的意义相一致,而且还可以导致b想到这种意义:有意识的姿态
A人对B人做出挥拳的动作,B就知道a可能打他(敌意的态度和打b的想法<这种想法是根据其经验判断出来的>)
语言:当姿态到达第二种状态,就变成为一种有意味的符号,并且表示某种意义
有意识的姿态使社会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那里具有同样的意义,使其能够明白彼此的意思,并做出适当调整和反馈
三、心灵
有意义的姿态是心灵产生的前提
思维:利用这些姿态与他自己进行的一种内在的或者潜在的对话,其本质是对存在于经验之中的、个体与其它个体进行的外在姿态对话的内化。
在这种情况下,内化的姿态是有意义的符号,因为他对该个体所属的社会群体具有同样的意义。
冯特的问题:认为心灵先于沟通而存在
米德:心灵是一般地,从沟通过程和社会经验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现象
身体本身并不是自我,只有当它在社会经验的脉络中发展了某种心灵的时候,他才会变成自我。
四、语言的起源
有意义的姿态包括合作性的活动,在合作性的活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不可缺少。
从智力intelligence的角度讲,动物的行为举止不具有任何有意味的符号,不存在任何对意义本身的表达;而人类与其不同。
当一种符号被一个群体认为它具有某种特定意义,那么它就可以成为这个群体内部进行沟通的基础。但对这种特定意义的共同认可如何达成?达成的机制?
不是模仿,因为具有某种独立和自觉的模仿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
模仿的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导致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这种行为使其他人产生的感受相同。这种反应过程会被选择出来并且得到强化。
言语(沟通)的发展过程:从A到B
A只存在语音性叫声的情境
B运用有意味的符号的情境
(个体对自己发出的刺激i的反应方式a=其他人对他的刺激i的反应方式b)
语言的重要性:它可以像影响其他人那样影响说话的人自己,这种机制对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的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自我意识与相互调整相联系。
沟通起源于无意识的姿态对话,当姿态具有了某种意义(significance)而变成了指号(sign)时,有意识的沟通的就出现了。
动物和人类作为反思的个体之间是有区别的,动物不思考,不使自己实际上处于他人的地位之上。
五、意义
人们在较低进化水平上,利用各种姿态进行沟通;
在较高水平上,利用具有意义的符号进行沟通,这里的核心要素就是意义。
意义产生的基础及本性潜在与三重关系(姿态、调整性反应、既定的社会活动的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潜在于社会活动的结构之中
姿态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意义的特征:参与、可沟通性communicability(a的行为可以导致b的反应,也能导致自己深处产生与b同样的反应)
六、普遍性
思维是根据各种共相发生的,而一种共相则是一种可以与对象区别开来的、我们用来思考对象的存在者entity
意义是在社会经验中产生的
思想和理性所具有的普遍性和非个人性,是某一个体对一般化的特定他人(generalized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