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花鸟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ba5ac7bcd126fff6050b1f.png)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底蕴深厚,具有深刻的审美内涵。
写意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而构成了丰富的审美特征。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国花鸟画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花鸟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赏析:1】
【中国花鸟画赏析:2】
【中国花鸟画赏析:3】
【中国花鸟画赏析:4】
【中国花鸟画赏析:5】
看完了以上的中国花鸟画赏析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花鸟画的知识吧!
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写意花鸟画创作,主要是利用线来表达物象。
通过用笔的技巧,要求从事物的线的复杂状态中,泯灭具体形和线的特征,而能看到物体本质精神。
要求用笔所描写出来的线不借皴擦晕染而能表达现实物象,笔简意繁,态随意变,一转一束都有意趣。
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
所谓笔尽力不尽,气见笔不见,皆从运笔中得之。
运笔讲究中锋、侧锋、逆锋和战笔(渴毫)。
中锋要求落笔中正,不偏不欹,用笔要圆劲而有韧力,不险怪妄生圭角。
一般描写一切有定形的东西多用之。
侧锋要求落笔偏侧横扫,可用来描写不定形的坡石、树干。
逆锋多是改变正常的运笔方向,以增加笔触的苍浑感。
战笔是中锋落笔,是在战动中运行。
宜于写定形的房屋、桥梁、建筑和勾勒花叶,可避免线的刻板,并增加涩拙的趣味。
一般战笔宜斟酌用渴墨,有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墨色。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与欣赏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与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3ab9660849649b6649d74710.png)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和另一枝 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的荷花交搭成基本的架势,其间又穿插三叶两 花,丰富了荷塘的空间进深;下方为一巨石,石上栖一对小禽, 均单足独立,耸肩敛羽,虽不作“白眼向天”的本色,但清冷的 表情一以贯之。画法随意点,点、线、面的安排似不经意而无懈 可击,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梗拉得极长,而略无飘忽, 更可见画家功力所聚。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与欣赏
2021/4/4
1
本节课主要内容: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 小结和思考
2021/4/4
2
自然界中的动物
2021/4/4
3
自然界中的植物
2021/4/4
4
现
实
中
的
鸡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鸡
“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 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 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 深邃的文化涵义。
2021/4/4
11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 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 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唐代 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 清代的这一幅《鸭》则是属写意 花鸟画。)
(四)、花鸟画发展到了北宋,前期沿袭“黄家”画风,中后期则 出现了钟情于野景野趣的画家。他们注重写生,还善于表现运动中 的禽鸟和花草的姿势。
(五)、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竹、菊)相继出现于南 宋及元代。明代是花鸟画大发展的时期,花鸟画融入了一些水墨写 意的笔势,从而赋予画面更多的生动性。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 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 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
国展大写意花鸟画作品评价
![国展大写意花鸟画作品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875489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6.png)
国展大写意花鸟画作品评价以何家英为代表的优秀工笔画家继承了中国画优良传统,又借鉴西方艺术之长,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他们的作品,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这类精英为数不多,但足以载入史册。
现在工笔画是吾国美术史上最热闹的时期。
全国近百所美术院校每年培养的数千名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几乎全是画工笔。
当然,这种学院派的流行工笔大多(不是全部)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工笔,而是以中国的墨、毛笔、宣纸作为工具材料加上西式技法与观念创作出的工笔。
这是我们新中国建国以来引进前苏联美术教育体系、以及之后又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而出现的改良国画,可称之为新工笔画。
近年来,还有另一种流行工笔,那就是“国展冲刺班”培养出来的工笔画家,这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典雅品质的工笔画,冲刺班最大的特色与优势是能够大致揣摩出国展评委们总体的学养、格调、品味,以及国展入选之标准套路。
于是精准定位,精确刻划,精细入微,各自发挥优势克难攻坚,这样培训个一年半载也许就参加了美协画展,运气好的一年就能加入中国美协。
所以,这种速成模式的工笔班的学员趋之若鹜,行情火得爆棚。
相比之下,中国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显得太可怜了。
学写意画,三年五年哪能登堂入室,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所谓“半世画竹,一世画兰”,这是一辈子的学养积累与笔墨学问。
政府举办的大展要求的是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特色,这方面大写意花鸟画是没有优势的。
不入展就入不了美协,不入美协就评不上职称,涨不了工资,卖画也难。
所以,写意画坛门可落雀,异常冷清,当代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已经急速衰落了。
但是,我们美术界就有这么一群勇士,他们无畏、无怨、无悔,痴迷地踏上了学习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漫漫险途。
这次入选“三家气象-中国画提名展”画集中的26位中青年艺术家就是勇士。
在我看来,没有远大的志向、敏锐的眼光、从容的心态、博大的胸怀、火热的激情和勇敢的献身精神是不会从事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
那么,大写意是何等的魅力让人如此的痴情呢?大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领域里的顶尖学科,以八大山人、齐白石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的最高峰,是中国画的歌德巴赫猜想。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5ccb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2.png)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786-1846),字子树,号八斋,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他是江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大写意花鸟画而著称。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下面将对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浅析。
一、笔墨运用灵动自如,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以笔墨运用灵动自如而著称,他善于利用淡墨、拖笔、点染等技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擅长以简洁而不失生动的笔墨表现出花鸟的形态,注重用墨的浓淡变化和笔法的灵动性,通过简练而精湛的画面,表现出画家对花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鸟禽的活泼形态和花草的自然姿态,非常具有生动感和表现力。
二、以意传情,以情显意,寓意深远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表现形态的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他善于以意传情,以情显意,通过作品中的花鸟形象和寄寓其中的情感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花鸟的形态刻画,更是对心灵境界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三、突破传统,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他不拘一格,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他还融入了自己对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画中常常用寥寥几笔就能够表现出花鸟的形态和生动性,让人感受到画家的艺术功底和个性魅力。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展现出他在艺术上对于自由、个性化的追求。
四、影响深远,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当时就已经颇受青睐,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开阔了画家们的艺术视野,也促进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画家受到启发,纷纷效仿他的笔法和风格,使得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徐渭被誉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宗师”。
中国写意画特点及解析
![中国写意画特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2542b669dc5022aaea00e0.png)
中国的写意画的特点及解析中国的写意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色的形成,是集中国的哲学观念、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之大成。
纵观中国写意画的发展史,虽然在历史上出现较晚,但由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快被人们接受并发扬光大。
在写意花鸟画领域,可谓名家辈出,群星灿烂,占据着中国画坛的主导地位,在绘画技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今天在研究借鉴传统绘画的精髓时,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精华,弃糟粕,有选择地去撷取,去接受。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中国传统的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做全面深入的了解。
中国写意画是一个综合艺术的产物,千余年的积累、沉淀、变更与发展,使其不仅具有中国画的共性,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1、以形写神,以神写意。
从古到今,中国的绘画一直围绕着一个形的问题在作文章。
在绘画的初萌阶段,由于造型能力差,那时的形是简单而幼稚的,是似是而非的,也可以说是“以意表形”。
随着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写形的功能大大提高,进入了“以形写形”的阶段。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们并不以形似为满足,逐渐认识到了“神似”的重要性。
即在造型上表现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达到绘画的目的。
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理论的是人物画家顾恺之。
后来引伸到中国写意画领域,逐渐比为“以神写意”的意象造型观念。
是中国的写意画摆脱了自然形的限制,而追求以笔墨为载体的情感宣泻。
由于开拓了表现上的自由空间,画家笔下的形象既跳出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再现的制约,又由于形的限制而避免了过于的随意性。
使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形的观念,又有自我情感的表露,达到极完善的幻化境界。
但由于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感悟千差万别,审美情趣各有所好,因此中国写意画家笔下对形与神的概念便有了不同的侧重。
偏重工细一路的借形以抒发自我性灵的审美需求,既强调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又具主观的表现意识,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并重的目的,如注重写实的工兼写即属此类。
但写胸中逸气--浅析大写意花鸟画
![但写胸中逸气--浅析大写意花鸟画](https://img.taocdn.com/s3/m/22c80f4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f.png)
摘 要: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涌现出无数文化瑰宝,也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中国画便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弥足珍贵的宝藏。
在文人的画笔下,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感受到画家的情感。
大写意花鸟画体现出大风范,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特色,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极富感染力。
本文将对大写意花鸟画的意象展开探索,分析其中的意境内涵和风范。
关键词:大写意花鸟画;意象;内涵;风范中国画的历史非常悠久,从题材上看,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山水画,第二类是人物画,第三类是花鸟画;从技法上来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工笔画和写意画。
写意画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如小写意,大写意。
大写意花鸟画开始于元代,在明代形成,于明末清初时盛行,在近现代史中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从大写意花鸟画中可以看出其人文精神及作者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及意境美,而“但写胸中逸气”的内涵更是奠定了其独特地位。
一、大写意花鸟画的概念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有三个大门类,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大写意花鸟画是花鸟画中的一个分类,属于花鸟画的范畴。
大写意花鸟画始于元代,形成于明代,盛行于明末清初。
在花鸟写意方法中,大写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1]。
美术作品呈现出来的写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会根据不同作者的不同绘画风格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要想了解花鸟画的意象表达,就需要根据作者的作品意境和情绪表达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对作品及作者当时的状态和心境进行了解。
另外,中国画大写意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不同画家有不同的特殊点,不同画家的美术风格完全不一样。
所以在分析美术花鸟写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不同的作者风格进行分析,从而品味其中的意境和风范[2]。
大写意花鸟画的精神核心就是写意。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哲学根基来自传统哲学观,如老子说过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写意花鸟画中蕴含的丰富哲学底蕴及中国艺术的独特审美。
达恬艺境笔墨传情——曾庆明写意花鸟画赏析
![达恬艺境笔墨传情——曾庆明写意花鸟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3ad8e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2.png)
1072017/ 01文 /郝幸田达恬艺境 笔墨传情——曾庆明写意花鸟画赏析可。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书画大展,曾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深受书画爱好者及收藏家青睐,一些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南岸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重庆市名人事业促进会会员,重庆巴渝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签约画家),重庆磐溪书画院理事,中外画廊画师。
近年来,庆明先生在中国写意花鸟画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他“师古而不泥古”,注重师法传统,也注重师法自然,长期坚持深入实地写生,向大自然猎取艺术创作的源泉,在继承中国画笔墨精神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融古今绘画精华,并结合中西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的作品无论花卉、禽兽、瓜果、虫草或山水,都给人以明朗、清新、简练、生机勃勃之感,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达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
庆明先生擅长画牡丹,坊间有“曾牡丹”之称。
其牡丹画技法独特、用笔苍润、浓艳淋漓、色彩多变、娇容如醉、自然生动、格调高雅、富有生命力,如《紫气东来》《国色天香》《春韵》等。
中国画以牡丹为题材的作品可谓数不胜数,但他独创的金色牡丹,在传统画派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种别具韵味的表现形式,其作品《花香富贵》就很有代表性。
金色是一种最辉煌的光泽色,是大自然中至高无上的纯色,具有华丽、高贵、神圣等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温暖与幸福,也具有照耀人间、光芒四射的魅力。
庆明先生创作的金牡丹花朵与重饱和度的墨绿花叶相互交织成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就像金色的阳光洒下,簇拥的花朵均身披金衣闪闪发光,散发出一种温暖、安宁与恬静感,象征着富贵满堂、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作者以画抒情,旨在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祖国。
在他的笔下,古典精神与现代情趣相融,于传统题材中展现出焕两年前我幸识庆明先生,他面庞清癯,身躯瘦削,如今虽年过六旬,满头银发,却仍然精神矍铄,中气十足;而头扎马尾,颈佩挂珠,颇有艺术个性,令人印象深刻。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abec7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a.png)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摘要】徐渭是中国明代著名画家,他擅长大写意花鸟画。
大写意画注重形神兼备,追求形象的生动和意境的超凡,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个性化风格。
徐渭的花鸟画作品在创作特点、传统与创新、色彩运用、线条表现和意境营造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善于运用鲜明的色彩和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线条,营造出优美而富有生气的画面。
徐渭的作品既传承了传统的技法和审美标准,又注入了个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理念。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格深受后人喜爱与传承,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在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创作特点、传统与创新、色彩运用、线条表现、意境营造、艺术领域、艺术价值、评价、总结、展望1. 引言1.1 介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徐渭(1748-1823),字圣原,号兰谿,安徽桐城人,清代大画家。
徐渭是南画大家,世称“徐兰谿”。
他集中了南宋、元、明、清各朝家学之大成,得徐祺、杨洲、文徵明等画家之真传,尤以杨洲为师而事雷仲、吴仲二家,又师法文徵明。
工诗书画,兼工篆刻,亦善黄山,人物尤工。
作画设色浓淡合宜,笔法意境赅妙,其水墨勾勒简洁含蓄,即立带写,性得疏实,浑密相济,着格细处,多减繁就简,注重情致而韵于境界。
常以潇洒健逸、守雪深秀为美。
画海(《大石湖图》)高湖山(《松雪图》)名山,在异境胜境中还能凭其崭解境体,注蕴画鳞具象,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画风。
通过形成其画风,将当时画师的绘画方法造诣得力的发展,成为南画的大家。
1.2 阐述大写意画的特点大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风格,它强调表现画家主观感受和情绪表达,而非客观写实。
大写意画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充满活力的笔触,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境界。
大写意画在形式上追求生动简洁,追求意蕴和情感的表达。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绪化表现:大写意画强调画家自身的情感和情绪,画家通过笔触和线条的运用,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境界,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情感共鸣。
中国画花鸟画的“意写观”的辨析
![中国画花鸟画的“意写观”的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6fd93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3.png)
26艺术家The artists花鸟画的“意写观”展开了探析,希望能为花鸟画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画;花鸟画;意写观中国画根据绘画题材、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科,写意花鸟画是花鸟画的一种,写意花鸟画指通过简练概括的手法描写对象的一种画法。
我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注重社会审美需求,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写意非常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比较注重抒发作者的情感,在表达作者感情时不会因为对物象的描绘而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1]。
中国花鸟画非常重视人事的描绘,重视通过动、植物和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来立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表现。
写意花鸟画不仅重视真的表达,还非常重视美与善的表达,绘画者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和欣赏来影响人们的情趣及精神生活。
写意花鸟画注重体现作者内在思想的表达和追求,写意花鸟画一定程度上最能见美见性,能够体现人的性情与修养。
一、中国画的研究分析中国画是我国非常传统的绘画形式,主要通过笔、墨、水、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画在古代没有确定的名称,一般被称为丹青之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能够体现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联系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2]。
宋代以前绘图在绢帛上,绘画材料十分昂贵,所以题材多以王公贵族肖像或生活记录等为主;宋代,纸质得到改良和推广,加之文人画的兴起等因素,一定程度上让绘画题材、技法向多元发展,也是书画同源的开始;明代后,大众绘画不断发展,绘画成为广大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风俗画由此产生;清代,西方绘画传入中国,绘画材料和题材更加丰富,同时中国画也受西方画的影响,呈多元化发展。
中国画有着明显的特征。
它的表达不强调利于物体外表的相似,而是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它非常讲究以形写神,追求的是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它非常讲求笔墨神韵,其在笔法上要求平、圆、留、重、变;在墨法上强调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士子情怀、文人风骨----中国文人写意花鸟画赏析
![士子情怀、文人风骨----中国文人写意花鸟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fa508cccbff121dc368300.png)
士子情怀、文人风骨----中国文人写意花鸟画赏析一、活动1:导入我这儿有三枚硬币,它们是我国第5套人民币1元、五角、1角。
请大家仔细观察三枚硬币的背面,你能否看出它刻画的是什么植物---一元的是菊花、5角是荷花、1角是兰花。
问:这些花卉图案为什么会出现在人民币背面它们有着怎样的特殊寓意---傲霜、傲雪的民族精神。
人民币是国家的象征,自然要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荷花、菊花、兰花含有特殊寓意的事物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士子情怀、文人风骨---中国文人写意花鸟画赏析。
二、活动2:新授1、讲述传统文化中植物与动物的特殊寓意(1)植物问: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四君子的植物是为何称它们为君子---梅兰竹菊。
古人有很多诗句来表述“四君子”的各自性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的傲雪品格为人所称颂---清肌傲骨;“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兰高洁、谦卑、内敛为人欣赏---幽芳高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了苏轼对竹子的喜好---虚心劲节;“我花开后百花杀”形容了菊花傲霜的品格---傲霜凌秋小结:植物是中国古人文人偏爱的形象之一。
问:说说这些植物的特殊寓意---石榴、葡萄:多子多福;柿子:事事如意;牡丹:富贵。
(2)动物问:动物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形象。
请说说画面中这些动物的寓意---锦鸡配花卉:锦上添花、前程似锦;鱼:年年有余;蝙蝠、鹿、鹤:福禄。
小结:对植物、动物的表现,不仅能表现作者的志趣、心情,同时也增加了绘画表现的生活气息。
2、花鸟画绘画技法分类问:说说花鸟画的主题内容---以花草,鸟兽,虫鱼,竹石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
问:观察牡丹的两幅作品,从造型、质感(用笔,用墨)及色彩表现上比较有何不同---工笔(再现):造型工整、描绘细腻、设色精致典雅;写意(表现):造型不拘一格、简洁随性、意境。
小结:花鸟画从技法上主要分工笔和写意两类。
写意画造型立足点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它以描绘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要求抓住神韵,形神兼备,带有个人的情感与特色。
中国美术馆藏李苦禅《松树鹤鸟》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馆藏李苦禅《松树鹤鸟》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860e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1.png)
2023/08 No.258李苦禅(1899—1983)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其擅长写意花鸟画,兼工书法。
画法汲取石涛、八大山人、齐白石等人的中国画传统技法,兼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和表现手法,造型上师法自然,同时又注重意象创造,其大写意绘画极具特色,形象鲜明,自成一派文化品格。
李苦禅先生虽出身贫寒,却自幼深受家乡优秀文化的熏陶,坚守品格,毕生执着于对绘画艺术的追求。
他创作的禽鸟树石题材的绘画作品笔简意繁、气势磅礴、形象鲜明,以写实为基础,而不拘泥于对物象的描摹,重凝练创造,意在表达拙朴与刚健之意。
《松树鹤鸟》(图1至图3)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是李苦禅先生难得一见的兼工带写、风格细腻的绘画代表作品之一。
这幅中国画作品《松树鹤鸟》描绘的主体为一棵老松、一只成年雌性灰鹤及三只灰鹤雏鸟。
老松树干遒劲有力,虽有部分枯枝,但新生的松针枝叶繁茂,画家有意营造出树干自然弯曲生长的态势,使弯折的枝干俨然形成一个鹤鸟栖息的天然巢穴;一只雌鸟、三只雏鸟居于画面中上部,三只雏鸟张开鸟喙朝向雌鸟,雌鸟则低头看向三只幼鸟,舐犊情深。
刚劲的松树与柔弱的禽鸟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对比。
自然界中的成年雌性灰鹤的头部为灰棕色,而雏鸟则呈棕褐色,艺术家有意在绘画的过程中区分出了成年灰鹤与雏鸟的毛色差别,足见李苦禅先生观察生活的细致与写实功底的深厚。
李苦禅先生创作的花鸟画作品讲究“经营位置”,构图力求“章法”合理。
这幅作品李苦禅先生使用的是对角式构图,画面起自右下,向左上延伸,松树自然盘桓向上生长,鹤鸟稳居画面之中,使得画作更具稳定之势。
作品上下留白,空间得以延伸,辅以若干枯枝自然穿插,松针的国家美术典藏中国美术馆藏李苦禅《松树鹤鸟》作品赏析文_周晓路中国美术馆图1 李苦禅 松树鹤鸟131cm×63.1cm中国美术馆藏20图2 李苦禅 松树鹤鸟(局部一)浓密与枯枝的稀疏形成了紧与松的对比。
松枝环抱簇拥着鹤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画面氛围。
写意花鸟画审美意境探析
![写意花鸟画审美意境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5e323287c24028915fc3e1.png)
是分离 的, 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 中有情 , 中有境 。① 境 情 一幅 写意花鸟 画作 品如果具有 意境 ,就能使欣赏者通过 联想发人深 思, 使人产 生共鸣 , 思想感情 受到感染 , 也是作 品成功 与否的 这
重要 因素。
二、 写意 花 鸟 画审 美 意 境 的体 现 1 情 画 意 . 诗
卉, 把北 方质 朴的 自然景色融进 了 自己的大写意花 鸟画作 品中 ,
那是他对北方地域情感 的挥洒 。他在《 民画集》 卉 中说 :我 的画 “ 作题材多是生机无 限的花 与鸟 , 表现 的领 地是 山花与野草 , 表现 的是北方特有的动植 物与昆虫与禽鸟 。④
空 白是中国画形式美 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方法 , 以鲜 明地 可
气韵 生动是谢 赫提 出来 的中国绘 画千古不变 的法则 ,体 现
・
3 ・ 2
日 _ 篓 [
突出主体艺术形象 , 是种极其简练 的艺术语言 , 能够让欣 赏者去 想象 、 联想 , 而取得虚实相合 的“ 从 象外 之象 ” “ 、景外之景” 。明末 清初 的八大 山人作 品《 有余 图》 用高度 简练 而苍劲 的线条 勾勒 ,
2气韵 生动 .
产生丰富的联想 ,从而细细 品味作 品中所反映的物象 的本质 面
貌。
4无 画 处 皆 生妙 境 .
要想使 画面取得空灵变化的意境 ,必须巧妙的处 理空 白 、 虚
实、 疏密 的关系。
宗 白华先生 曾在《 艺境》 书中说道:中国画取消 了空 白就 一 “
像西洋油画了。” ③
体 的艺术境界 ,也是 画家 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 所形成
的艺术境界 , 它既来 自于画家对客观事物特 征的发现与选择 , 也 来 自于画家对观众心理 的分 析与掌握 。意境 中既有来 自艺术家 主观 的“ , 情” 又有来 自客观现实升华的“ ” 这种“ ” 境 ” 境 , 情 和“ 不
初中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e5d1f0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a.png)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适用年七年级上册级所需时三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组成:中国花鸟画从古至今。
单元重难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
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
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
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课件PPT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b9eaefa8114431b80dd8ae.png)
管好课堂时间的五点建议 1.计划充分。教师要为课堂教学准备出足够的内容(要有意义
4.每次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任务时,要事先想好如何应对 那些很快就完成任务的学生。同时,要注意提醒那些动作 缓慢,迟迟没有动手的学生。
5.做好准备。备课时就要准备妤课堂材料。这样,在讲 课的时候,才能顺利地从一个主题过渡到下一个主题,不会 因冷场而出现空闲时间。
是的,教学是一件很费心思的事情,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 种万能的教学方法,至少我还没听说过那些低效的教师 在课堂上往往只是简单地给全体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而 且很可能没有仔细考虑自己布置的任务是不是学生感兴 趣的或是需要的),然后要求学生用二十分钟完成。同样, 不用亲历现场你也能猜到,有些学生五分钟就能完成任 务,而这段时间里还有些学生甚至都没有开始,总有些学 生无法在二十分钟内完成任务因此,这个二十分钟的规 定会带来课堂纪律的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提醒学生集中 注意力,但有的学生会抱怨自己还没听懂,而那些提前完 成的学生则会感到无聊,并且着急地等着新任务。
的,而不是打发时间用的内容),每次上课时准备好的内容都应该 比实现计划教授的内容多一些,以保证每堂课的内容都是充分的。 2.教师一上课就应该立刻开始教学活动,直到下课学生离开教室 才结束。
3.事先准备一些简短、有趣的教学任务。如果需要在课堂上 布置任务,比如需要耗时三十分钟的短文写作,可以把整体任务 分解成几个更小的部分,并且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每个部分。 记住,这种简短、有趣的任务要比一次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任务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徐渭《墨葡萄图》评析
![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徐渭《墨葡萄图》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65cb8b8bd63186bcebbcea.png)
水墨自是有深笔信手拈来自有神——徐渭《墨葡萄图》赏析一根独枝,孤寂寥寥,细枝纷繁,却遒劲挺拔,硕果累累。
如此丰富的墨色,如此自在的用笔,如此大胆的构思,只有在徐渭的大写意水墨画《墨葡萄图》中才看得到这一片生机盎然。
此图纯以水墨写葡萄,随意涂抹点染,任乎性情写出葡萄珠的晶莹剔透之感,显得淋漓酣畅。
画中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
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
是文人画中趋于放泼的一种典型,表现出文人画作画状物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的特点。
就总体审美来讲,本图以水墨画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鲜嫩欲滴,晶莹透彻,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葡萄枝则用干墨勾勒,对比鲜明,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但无处不神似,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杰作。
就技法来讲,构图奇特,信笔挥洒,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是典型的大写意花鸟画。
整体构图较为工整,是写实风格,但笔墨极为桀骜不羁,有一气呵成之感,仔细观察局部更是能强烈的感受到画家的癫狂之气,完全没有条理,又是典型的热抽象之极,体现了情绪与动作美。
作者通过整体的构图形成了整体的意境,将热抽象与写实风格较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完成了这幅佳作。
画家天才卓异,但一生坎坷,出生百日就丧父,此后灾难接踵而至,长兄经商失败,不久弃世,妻子早亡,八次应乡试未中。
后又因恐受胡宗宪的连累,于嘉靖四十四年(时年四十四岁),自书墓志铭,并雇工匠做好棺木,蓄意自杀。
曾用利斧击破自己头颅,血流满面,头骨皆折,不死;后又用锤子击碎自己的肾囊,仍不死。
如此“九死辄九生,丝断复丝续”。
那时,他的精神状态已接近疯狂,最后终因疑心继室张氏不贞,失手将她打死,被捕下狱,监禁了六年。
出狱后佯狂益甚,贫病交加,数千卷书籍变卖殆尽,七十三岁时,结束了“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悲惨一生。
《墨葡萄图》上的题诗,正是徐渭才情满腹而不得施展,历经劫难,心中愤懑悲歌的不平之鸣!画面构图大胆突破,整体采用三角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