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地名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的地名文化
解放大道全长23公里,西起汉水上游北岸额头湾,东北过丹水池到新马路,横贯整个汉口中心城区,沿途与45条道路相交。武汉市文史专家皮明庥称,解放大道及其周边建筑的发展,是武汉55年来发生沧桑巨变的最好印证。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条道路周边多为湖塘荒野,平时人迹罕至。从50年代开始,武汉剧院、武汉展览馆、武汉饭店、中山公园相继在道路两侧建成,后来又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武汉体育馆、武汉商场、武汉广场等陆续耸立,“扎堆”出汉口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
解放大道当初仅有江汉路至航空路1800米的土路,建于上世纪初,1929年,汉口市工务局招标建成碎石路,并将江汉路至中山公园路段命名为“中正路”。1949年5月,武汉解放,随即改名“解放大道”。放大道真正成为“大道”是在1951年以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此路又经过了多次拓宽改造。从去年6月起,武汉市投入3.2亿,解放大道再次为畅通而改造:管线入地、绿化改造、道路由六车道拓宽成八车道,铺上沥青……目前,循礼门地下汽车通道已建成通车,香港路高架桥、5座过街天桥和通道正在兴建中。
凡有城市便有地名,地名产生于人类文明的曙光时期。它连接着城市的文化源头,是城市从孕育到生长全过程的历史见证。地名不但记录着城市山川地理等自然元素的历史变迁,也反映城市功能的变化轨迹。它记录城市风物,也反映乡风民情。地名既是城市的标识,她也能向你诉说这座城的沧桑之变。
地名也是城市的档案馆,地名越多越复杂,说明城市规模越大;地名变更越快,说明城市发展的节奏越快。武汉城区现实地名8666条,历史地名3596条,共提供地名信息12262条。而在这以后大约每年以几十上百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着新地名,可见这座城市的规模。在1990年的现实地名中,自然实体地名有山、峰、河、湖、港、海、矶、口、汊、塘及其它共10类255条;聚落地名有城、道、路、街、里、巷、村、湾、墩、嘴、坊、岭、台、桥、山、口、湖、店、区、宿舍、杂等21类4905条。另外就是一些文史地名和经济地名。
你会发现武汉地名中的许多聚落地都是由自然地名演变而来的,像山、洲、岭等,而且它们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路、街、里、巷这些人文地名。这就说明了自然因素在地名中占有重要成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首先勾勒了武汉三镇的基本面貌,而古往今来的武汉人在其中开山筑路,修堤建桥,盖屋建房,才密密匝匝地织出了五彩四溢的街道蛛网,于是才有了一张密集的城市交通图和地名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家园。武汉三镇鼎立的大体格局,便是由长江、汉水所定。公元14世纪60年代以前,汉口都是一片芦洲,与汉阳相连,那时以前的武汉都是双城并立之形。直到明代成化年间,汉水忽从今郭茨口冲出一道,从原由龟山南麓入江改为由龟山北麓入江,将汉阳一分为二,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以后才有了汉口的迅速发展。
地名是城市的纪念册,一个地名,或许附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或许镌刻着一件不凡的历史,或许彪举着一个杰出人物,或许蕴含着某种意义。因而,地名成为反映城市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武汉存在不少因特征事物命名的地名,它最能表现武汉地形、地貌和街区的特征,如三眼桥、姑嫂树、双洞门、鼓楼洞、月亮湾、三层楼、六角亭、铜人像、笼灯堤等。它们形象生动,上口易记,富于独创性和乡土特色,因知名度较高而往往成为区片名称,如六渡桥、司门口、堤角、单洞门……。
武汉有大量地名是富含时代特征的,它们传达出武汉城市功能的历史变化轨迹。例如在汉末三国两晋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城垒、军港和与军事人物有关的地名:偃月垒、夏口城、诸葛城、梁废城、锁穴、铁门关。与关羽有关的卓刀泉、洗马长街、藏马洞、关帝街、磨刀石;与鲁肃有关的鲁山、鲁山城、白马洲、鲁肃湾等;与黄盖有关的黄军浦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武汉具有军事城堡的重要功能。明末清初以后,武汉出现了不少因行业命名的地名,如筷子街、玻璃街、板厂街、打扣巷……说明了当时的城市手工业已经兴起发展。清末民初产生的一些地名还体现了武汉是万商云集之地,如药帮巷(河南药材行)、万寿宫(江西馆)、福建街(福建公所)、宝庆码头(湖南宝庆会馆)、广东巷(广东公所)、安徽街(安徽会馆)等。由此可见当时武汉商业经济生长以及海纳百川、容纳四方的开放性。产生于大革命时代、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地名,如中山大道、黄兴路、民主路,起义门、首义路、彭刘杨路,张自忠路、陈怀民路、郝梦龄路,有力地证明了武汉在近代以来各个革命时期所起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地名是无形的历史文物,许多地名证实着武汉的地理变迁。如“汉阳”,证明了汉水曾经改道,“新河”分明是一条人工河,“辛安渡”说明这里曾是古渡口,“口”印证着这里有一座特殊的桥,它处在河的入江口处,“黄孝河路”证明了有一条消失的河……这些地名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沧桑之变。
至于那些富含故事、名人轶事、风物传说的地名就更是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了,如鹦鹉洲、知音路、舵落口、骡走庙等。还有一些因谐音和雅化而变化多端的地名,如八吉街、谋知巷、半市街、时人馆等,它们深藏的内涵往往变成了一些“地名之谜”,这就更会引发人们考究的兴趣了。
蛇山为脊
三镇之一的武昌有过许多称谓。早在西汉它称沙羡县,到三国叫夏口城,东晋以后又称汝南县(这个名称透露了武昌有大量的河南移民的信息),直到隋朝开始称江夏县。江夏这个名称使用时间最长。民间根据所修城垣也把武昌叫郢城、鄂州城。可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武昌这个名字却并不属于武昌,而是属于湖北的鄂城。三国时,吴主孙权曾取“因武而昌”的意思,将鄂城取名为武昌,并且还将都城也移到这里。直到民国四年(1913
年),国民政府才将武昌县(就是现在的鄂州市)改名为寿昌县;而将江夏县改名为武昌县。可见江夏才是武昌最著名的古称。
相对于水文化色彩相当突出的汉口而言,武昌可以说得益于山了。对武昌旧城区,民间用“九湖十三山,外加一个黄河湾”的说法来概括它的地形地貌。其中仅仅自然实体类的山名就有69处,几乎每一所大学都依傍着一座山,例如武汉大学建在珞珈山,华中理工大学背靠喻家山,华中师范大学修在桂子山,而武汉工业大学位于马房山……。在众多的山中,惟有蛇山是众山之首。蛇山不但在地理上是武昌的脊梁,在城市发展史上它也是武昌城的历史起点,是武汉的人文发祥地,因此,可以说蛇山是武汉的祖山。
公元223年,濒临长江天堑的黄鹄山被一位军事家看中,认为它是“上控蜀川,下视吴起”的要地。于是他便命令在山上修筑了一座坚固难摧的城堡,在城头的黄鹄矶修了一座军事盯望台,以观烽火狼烟。这位军事家就是三国吴主孙权,这个盯望台日后就演变为声震中外的黄鹤楼。这个城堡非常小,周围不过二三里,只开有二个城门,因而它只产生了一个地名夏口城。到了南朝,它就扩展为“郢城”,以后又经过了两次大的扩建,唐代改名为鄂州城,明代改名为武昌城。由此观之,武昌共有1 700年的建城史了。夏口城的建立成为了武汉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自古以来,武昌城是以蛇山为原点辐射开来。蛇山横亘城中,将城分为南北两块,历代军、州、府、县四级衙门密密匝匝地环布蛇山四周。城内街道大体顺着山势横平竖直地发展,山南为商业闹市,而街道多由湖堤变成,有些是明代楚王府的宫殿楼阁。山北是密集的万家民房,街道多依山傍湖。清末洋务运动中大兴土木,建厂修路,使城市发生较大变化。而在本世纪以来它的变化就更大了,所以新地名产生的节奏也不断加快。
从武昌的古今地名可以看出武昌的特点。它城门地名多,小东门、大东门、汉阳门还是唐代的地名,它们使用了1 100年。由官署衙门而得的地名多:察院坡、巡道岭、都司湖、抚院街、都府堤、粮道街、学道村、司门口……可见武昌在历史上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以文化设施命名的地名多:读书院、御书楼、学府街、崇文坊、文昌阁、方言街……;以王府旧宅命名的地名也多:王府口、后宰门、楚望台、梳妆台……;特别是三国遗址地名多:曹操庙、刘备郊天台、吴主庙、白马洲、关公桥……。这说明三国英雄人物曾将武昌作为他们施展才华的政治舞台。可见武昌是一座文化植被十分丰厚的古城。近现代以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都集中在武昌,而且长久以来都保持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不是没有历史渊源的。
山水变奏
汉阳是一个真正的古名,它使用了1300年。从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将汉津县改名为汉阳县以后,一直使用到现在。因汉津古城位于汉水之北,根据我国自古以来地名的命名原则“山南水北为阳”而改名为汉阳的。在这以前,汉阳也叫过石阳、曲阳、沌阳、汉津。
汉阳的建城史还要早于武昌。它最早的城叫谷卩月城,是东汉一位姓戴的监军御史所修,由刘表手下的江夏太守黄祖所守。它的位置在龟山以北靠近月湖的汉水入江口的河床处,大约就在现在的江汉一桥之下的河道中。它是武汉地区最早的一座城。在公元206年,吮凰锶üテ贫 羡萘恕?
三国以后,汉阳还建过9座古城,这些城中,仅有唐代所建的汉阳城保留下来了,直到1928年拆除。汉阳城先后开过8个和3个城门,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城门地名。从以上建而又废,废而又建城堡可以看出汉阳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它就是所谓兵家必争之地。
汉阳在武汉三镇之中,是古今变化最大的地区。这主要决定于大自然在这里使用了许多“大手笔”,而这都能从地名中体现出来。例如,汉阳本应处在汉水以北,才叫汉阳,现在却处在汉水的南面,这分明是汉水曾经改道。而汉水果然是改道过,其结果是使汉阳的版土几乎失去了一半。学术界认为,汉水改道是在明成化年间,它从原龟山以南入江,改为从今龟山以北入江,这就将原来汉阳、汉口连成一片的版图一分为二了。汉水的这一“大手笔”虽然使汉阳失去了大片疆土,但却使汉口脱颖而出,飞速发展,一跃而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又如,偌大一个鹦鹉洲,能藏兵数万,能宴会宾客,却忽然就湮没在水中,身消形隐,不见踪迹。而在江边又淤起一块巨型沙洲,使汉阳的面积陡增了20km2。那么还是叫鹦鹉洲吧,以表示对古鹦鹉洲的纪念和怀念。不过,此鹦鹉洲并非彼鹦鹉洲,武汉人就应该具备这些地名常识了。
汉阳的确是座山水变奏的城。它的老城区有大量从堤湖演变过来的地名,如三槐岭、顿甲岭、月湖堤、笼灯堤……
汉阳作为武汉地区建城最早的文化古城,在地名中可以找到许多见证。一是古城地名多,因而城门地名不少,南纪门、朝宗门、凤山门……;二是老街地名多,高公街、西大街、显正街、洗马长街……;三是文化古迹多,如晴川阁、归元寺分别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和宗教丛林,而钟家村、琴台路、知音路……蕴含着美丽的传说故事;禹功矶、鹦鹉洲、郎官湖……这些地名中有道不尽的文化内涵。
与水争地
过去,汉口也叫“汉镇”。民国初年,称为“夏口县”。旧时的文人喜欢称它“汉皋”、“汉上”。远在春秋时期,这里称为“夏”。《左传》中解释说,夏,就是夏水(古屎核 酉?弯弯曲曲地流入大江的地方。
比起有1 700多年的建城史的武昌和汉阳来,只有500多年历史的汉口就算个小兄弟了,但它却是三镇之中的后起之秀。可以说你想象不到它是在多么狭小的地盘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它的形状象一条卧倒在地的长长的扫帚。老武汉人大都知道,汉口街市起源于汉水入江口上下的沿河、沿江一带,这条依水的街道是汉口经济的发祥地,曾经店铺密集,竹楼林立,也是汉口的第一干道。
长堤街原来是一条长长的大堤,长堤街以北,包括现在的中山大道是百里平湖一片。长堤一修,正街、中街、夹街才在它的保护下兴盛起来,这狭长的一带,便是“扫帚”的“柄”。
建堤取土,在长堤以外竟挖出了一条人工河,上自石乔口将河水灌入,下到现在的东堤街,水又环流入河,因此命名为玉带河。玉带河上有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