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本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电视文本的方法
(一)精读电视文本
1.把握电视语言
电视语言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播音语言能够充分显示语言的理性概括的特征。
而实况语言,特别是现场实况语言,不仅由于它包含了实况主体的语言因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而且也包括了说话的表情(语音、语调、神态等),因而更突出了环境氛围,因此,会使报道更为真实、客观。
因为是情境语言,它的表现力、感染力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词意义之上。
在电视中,语言又有同期声与非同期声的区别。
大致地说,在事件发生现场发生的语言,无论它来自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我们都称其为同期声。
相反则称为非同期声。
比较这两者,同期声与影像温为一体.成为电视语言现场感的一大特色。
而非同期声(以下我们简称语言)则以独立品质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它在表义上更简洁明了、意义确切。
电视语言的表意,常常沿用不同的符号逻辑。
一般说,更具有理性概括性的内容,人们常常采用非同期声语言的结构意义;而更需要现场的感性认识的客观、亲切、丰富,则多用影像的结构意义。
因此,除了简要的新闻播报外,非同期声(也包括同期声)的语言逻辑也时时穿插在那些内容较为恢弘、时间路度大、观念性强的其他纪实作品之中。
其次,非同期声语言具有超越时空的能力,并具有全知全能的观察视野。
在电视作品的采录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内容没有被摄像机录制下来,有的由于缺乏录制的条件而不能获得影像,有的需要跨越时空,并压缩时空以满足表达的需要,有的影像资料没法找到,也无法录制,等等。
在这种情势下,非同期声语言的作用与特长表现尤为突出。
再次,对于勾连画面和形成表达的内在逻辑,对于录制对象相关材料与对象之间的逻辑关东的解释,对于背景材科采龙去脉购交代.都需要非同期声语言的辅助才能清晰、明朗。
第四,在大干世界里,影像更适宜显现客观世界,而语言对于主观世界的渗透、剖析则更见其长。
因此,在需要反映现实人的认知心理、意识等主观世界的时候,语言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影像虽然也可以通过画面组合来体现对于事物的认识,但它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对于这种观念演进的过程更是难以表达。
再者,在反映反映者认识过程的时候,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虽然影像提供的客观世界其本身能展示事物的客观意义,但这种意义因接受对象背景的影响,往往具有某种歧义性,而且也往往具有某种浅表性。
语言作为思想的外壳,他能对影像起到梳理、概括、分析的作用,去芜存精、由表及里、举一反三、条分缕折,借助思维的力量.帮助受众按照传播者的逻辑去认识画面,揭示事物本质。
2.把握电视影像
再比如影像(我们这里指包括同期声的影像)。
作为又一种重要助信息符号,影像与语言比较,在媒介形态、表意方式、结构方式和解读方式上都有着本质的差异。
如何认识影像符号的特点?如何认识作品在利用技巧,并获得创造性效果上的匠心所在?这也是我们精读中需要关心的问题。
当然,电视的影像受到摄影镜头和屏幕的制约,它的画面空间总是限定在一个有限框架内,不可能如人的视野那样开阔.也不可能具有语言表达那样的自由度。
然而.也正是这一局限,使电视画面在表现客观世界上具有了特殊的功能。
一方面,它总是力求使画面的截取
更加典型、更加完美,也更加符合表现者认识的倾向;另一方面,它把更多的空间(或空白)留给受众去补缀、联想,在这个意义上,它提供了传播者和接受者无限创造的可能。
3.把握相关技巧
现场直播方式.这是电视传播最具优势的手段。
现代电子技术使我们生活的大干世界几乎只要镜头所至,受众就可以目睹声色俱在的真实图像。
传播者对于现场的表述,受到与真实世界同步的要求,镜头只能跟踪事件,也就是说,只有可能按照事实发生的过程来结构镜头与画面。
由于传播者与受众同样面对事件未知的发展前景,作品表述的逻辑也只能是时间生存的逻辑。
当然,这里仍有传播者能动的表现。
对未知事物发展前景逻辑的理解判断,对稍纵即逝的事件过程中细节高潮的把捏,无不体现传播者深厚的内涵与修养。
上述是解读文本的两个步骤,我们在解读第一个步骤的时候,侧重表达了对意义层面的理解,而在解读第二个步骤时,侧重表达了对艺术技巧层面的理解。
其实,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二)评析电视文本
1.文本的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法)
在评析一部作品的时候,我们把它分解为主题、题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不同要素。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相对主题,题材就是它的形式;相对题材,结构就是它的形式。
但大体上说,我们把主题与题材看做作品的内容,而把结构、表达方式、
语言看做作品的形式。
内容的分析中,我们应注意从它的性质、倾向和质量、技巧两个方面入手。
看一部作品主题.一方面要看它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社会导向,是否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另一方面,还要看它在提炼上是否鲜明集中,是否深刻创新。
题材的分析.除了与主题一样的倾向性外,还要看它选材是否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是否典型、充分、真实、生动。
形式的分析,我们应注意区分不同类型作品对于形式的不同要求。
一般来说.作品文本形式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结构、表达方式、语言。
我们先说结构。
结构是指作品题材的谋篇布局。
分析结构,第一,要看它是否能为表现内容服务,是否服从于内容表达的需要。
第二.要注意它的开头结尾是否呼应关联,它的层次段落的逻辑是否明晰严密,层次段落之间的过渡照应是否周全流畅。
第三,一般来说,除了特殊文体的特殊要求外,结构安排都要匀称和谐。
对于材料取舍.要删繁就简,详赂得当。
第四,结构作为作者对所表达内容的审美观照,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只要有利于内容的表达,有利于增强传播的效果,就要勇于突破定势。
总之,评价作品的结构,不仅评价了作品结构的意识和水准,同时也评价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才华。
其次是作品的表达方式。
电视作品有多种表意的符号系统,它们以各自的特质形成自身的语言逻辑并形成不同的表意技巧。
但它们最终都会通过人们思想的外壳——文字语言的意义作用于人的意识*所以,我们习惯于把音乐的旋律、节奏称为音乐语言.把舞蹈的形体动作、表情称为舞蹈语言,把电视声画符导的整合称为电视语言。
语言表达有不同的技巧和方法,成功地运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内容,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语言表达的基本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以及说明。
2.文本效果分析法
效果分析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分析一类作品的功能与作用。
以新闻作品为例。
我们在评价一部新闻作品时,应从对作品感受最探的一点人手,抓住作品在某一方面突出的作用,考察它是怎样使这一功能充分实现的。
第二,分析作品的价值。
这些看法,有的偏重事物价值的客价值判断的核心是“主体的社会需要”,而事物的价值是“满足这种需要的因素。
”。
因此,有学者认为:价值乃是客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履行的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
而这种需要,在新闻中则表现为受众知晓、认知、教育、审美的需要。
就是说,是具有新闻特征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履行的满足以上特定需要的功能。
在这里,“新闻需要”是价值的标准,而价值源在新闻本身.这一需要产生与满足的过程则是价值产生的过程。
第三,分析作品的效果。
作为精神产品的电视作品,借助媒介的优势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作用与影响。
这种影响与效果,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有的影响是显著而迅速的,有的影响则是潜在而深远的,有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也有一些消极的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3,比较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也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比较法对于作品研究的总体原则是把相关的作品按照一定的要求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各自的特征和差异,从而从不同角度中总结出作品创作的经验、规律。
比较分析法可分为平行比较、历史比较和影响比较。
平行比较的具体方式很多。
比如,可以是分析同一题材而且同一体裁的作品.或者是分析同一题材而不同体裁的作品,可以分析同一类媒体的同一类体裁的作品,或者是分析不同类媒体的同一类体哉的作品,如此等等。
历史比较总体看是一种纵向关系的比较,它可以是某一个作者个人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在主题、题材、审美趣味、个人风格等不同方面找到比较点,从中发现差异.并分析差异的原因及对作品的珍响。
它也可以是菜一类作品的历史发展的比较,或者是某一种媒体的某一类作品历史前后的比较,从中寻找社会、文体、媒介历史演进的特征、规律,用以指导我们的创作和指导媒介健康的发展。
影响比较方法,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与实际联系的考察方法。
一事物对他事物发生作用.引起反响,就叫影响。
影响一旦产生,就标志着两者发生关系、产生联系。
影响比较的方法,就是考察这种联系,研究这种联系发生的原因、实际内容以及运动变化的规律。
影响比较的方法,其比较的途径大体有三种。
一种是从影响的起点出发,研究某类作品、某些作者对以后的作品和作者产生的影响。
一种是从影响的终点出发,从一个作品或作者的写作特征中包含的外来影响,考察其渊源,更能
深刻全面地评价作品和作者创作的价值。
第三种是从中间出发.即研究某种影响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如影响的媒介、社会、地区,等等。
除此之外,影响比较的具体研究可以是客观整体的影响.也可以是思想的、风格的或者更为具体的环节和部位。
总之,在这三种途径之下,可以作多侧面、多角度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的要点是要注意比较双方的可比性。
如果说,影响比较的联系是具体的、客观的,其比较逻辑是真实的逻辑,那么平行比较的联系则完全是主观性的东西,比较双方并不存在实际的联系.它的比较的逻辑是观念的逻辑,这就特别需要我们重视可比性。
一般说来,由于可比性是以内在关联点为依据.因此,我们的比较一定是建立在一类作品的关系之上的比较,强调把问题提到一定范围内,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个既定的、统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