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与对策

合集下载

老病残罪犯的管理教育难点及对策思考

老病残罪犯的管理教育难点及对策思考

老病残罪犯的管理教育难点及对策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病残罪犯的管理教育问题变得日益重要和复杂。

老病残罪犯作为特殊群体,其特点和需求与一般罪犯存在差异,给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教育老病残罪犯,应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老病残罪犯的管理教育难点1.医疗保障问题老病残罪犯的身体状况通常较差,需要更多的医疗保障和护理。

然而,监狱医疗设施有限,医疗资源不足,难以满足老病残罪犯的需求。

同时,治疗费用的支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

2.日常生活关怀老病残罪犯的日常生活关怀问题尤为突出。

很多老病残罪犯缺乏自理能力,对食物、洗漱、通行等方面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然而,监狱的人力资源有限,很难全面满足老病残罪犯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3.心理问题长期关押和与家人、社会隔离造成老病残罪犯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然而,监狱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无法满足老病残罪犯的心理需求。

二、对老病残罪犯管理教育的对策思考1.加强医疗保障针对老病残罪犯的医疗问题,可以考虑增加监狱医疗设施的投入,提高医疗设施的品质和医疗资源的供给,以便更好地满足老病残罪犯的医疗需求。

同时,可以建立健全医疗费用支付机制,确保老病残罪犯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治疗。

2.优化日常生活关怀为了解决老病残罪犯的日常生活关怀问题,可以增加监狱的人力资源配置,加大对老病残罪犯的护理力度。

可以招募更多的护理人员,并提供相关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老病残罪犯的护理水平。

同时,可以引入科技手段,如智能化设备,帮助老病残罪犯更好地解决个人生活问题。

3.加强心理关怀针对老病残罪犯的心理问题,可以加大对心理辅导人员的招募和培养力度,建立心理辅导团队,为老病残罪犯提供心理疏导和治疗服务。

同时,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加老病残罪犯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4.加强社会关联对于老病残罪犯来说,与家人、社会的联系非常重要。

老年罪犯管理特点

老年罪犯管理特点

老年罪犯管理特点
老年罪犯的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身体状况较差,需要特别关注医疗和健康问题。

老年罪犯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

此外,管理人员还需特别关注老年罪犯的饮食和居住环境,保证他们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休息。

心理状况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老年罪犯中,有些人在犯罪前可能已经存在心理问题,如孤独、抑郁等。

在服刑期间,他们可能会因为悔恨、焦虑等原因产生心理压力,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教育等方式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改造。

社会关系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家庭和社会支持。

老年罪犯中,很多人都有家庭和社会背景,管理人员需要与他们的家人、亲友进行沟通,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帮助罪犯改造。

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探亲、座谈会等,帮助老年罪犯重建社会关系,缓解孤独感。

改造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注。

老年罪犯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可能无法像年轻人一样快速适应改造生活。

管理人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注,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老年罪犯逐步适应改造生活。

容易受到伤害,需要更多的保护和支持。

老年罪犯在服刑期间可能会受到其他罪犯的欺负或排挤,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老年罪犯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老年罪犯的管理需要特别关注医疗和健康、心理、社会关系、改造难度、易受伤害等方面的问题。

管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为老年罪犯的改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老年人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建议

老年人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建议

老年人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老年人犯罪。

老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其他年龄层的犯罪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制定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一、老年人犯罪的特点1.犯罪目的多为借贷或经济原因。

由于老年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往往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或是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等,而在社会中缺少相应的保障和帮助,所以有很多老年人选择走上犯罪道路。

2.犯罪手段单一。

由于老年人年龄的限制,导致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思维迟缓,往往只能采用比较简单的犯罪手段,如撬锁、进门抢劫等。

3.犯罪动机复杂。

在社会中老年人往往遭受冷落和孤独,加上对生活与人的失望,让他们的心态异常矛盾。

同时,很多老年人又由于生活困难而选择犯罪,也可能是由于第三方的诈骗等原因而导致其选择走上犯罪道路。

二、老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老年人犯罪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还对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严重威胁。

1.犯罪影响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的稳定是社会基本的要求,而老年人犯罪容易破坏社会治安的稳定。

2.犯罪引发社会恐慌。

老年人犯罪舆论的关注度大,容易引发老年人对社会的恐慌与不信任,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3.犯罪损害社会正义。

老年人犯罪严重侵犯了社会正义,社会的公众认知与观感会对老年人的行为产生质疑。

三、老年人犯罪的原因1.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较少的社会保障与相对逊色的医保体系都使得老年人的生活与医疗方面亟需改善2.家庭关系紧张。

由长期的抚养和照顾老年人所带来的心理疲劳和财务负担,使得很多家庭关系发生了矛盾和冲突3.文化程度低。

大多数老年人受过的教育和接受的文化都比较低,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变化,特别容易受到抽象的骗局4.社会关注度低。

由于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待遇处于劣势,缺乏足够的社会关注与帮助四、老年人犯罪的对策建议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政策层面上加强对老年人的保障与关爱,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财务状况。

老年人的社会安全与老龄犯罪

老年人的社会安全与老龄犯罪

老年人的社会安全与老龄犯罪随着全球老龄化现象的逐渐显现,老年人的社会安全问题与老龄犯罪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资源,他们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该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尊重,但是现实中,老年人面临着被剥夺社会安全的挑战,同时也是老龄犯罪的重要受害者。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的社会安全问题以及老龄犯罪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一、老年人的社会安全问题社会安全是指公民和社会的各层面享有生存、发展、乐享自由的权利和保障的状态。

老年人的社会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老年人面临着经济安全的挑战。

随着退休金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有一部分老年人依然面临着贫困和生活困难。

他们常常因为生活开支增加、医疗费用上涨等原因而感到无力负担,给他们的经济安全带来了压力。

其次,老年人的身体安全和医疗安全亟待解决。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和受伤。

另外,在面临突发疾病时,老年人常常遭遇就医难的问题,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费用高昂是老年人医疗安全的主要挑战。

最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精神安全值得重视。

老年人失去工作和家人的陪伴后,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不足,他们缺乏社交活动和精神激发,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加剧。

二、老龄犯罪的原因老龄犯罪是指由老年人主动或被动参与的违法犯罪行为。

老年人参与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原因是老龄犯罪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老年人经济困难,生活无着,缺乏养老金和经济来源,迫切需要通过违法手段获取物质财富。

对于一些无退休金或退休金收入较低的老年人来说,犯罪可以是他们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手段。

其次,社会关系的缺失也是导致老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

退休后,老年人的社交圈子逐渐变少,孤独感和无助感加剧,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的引导。

一些老年人可能被牵涉进犯罪团伙中,或者受到社会骗局的侵害。

最后,心理和生理问题也是老龄犯罪的原因之一。

浅析老年人犯罪问题

浅析老年人犯罪问题

浅析老年人犯罪问题作者:王晓娟王理想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26期摘要据国家计生委有关部门数据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4亿人,已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

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强,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犯罪的现象也逐渐增多,老年人犯罪问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但是老年人是一类特殊的主体,对他们的犯罪的惩罚要区别于一般的犯罪主体。

我国目前也没有专门对老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进行立法,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对老年人犯罪进行刑事处罚才能达到更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就老年人刑事责任的解决对策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社会老龄化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200-01一、立法中的特别规定是法制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古代立法中就有对老年人犯罪条文的规定。

我国奴隶制西周到封建社会的《法经》,再延续至唐宋元明清的法律,都把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作为减免刑罚的对象加以规定和限制。

1998年10月份我国加入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其中规定了老年人刑事责任上限,这也同样体现了对老年人刑事责任的减免。

由此可见,在立法中对老年人犯罪进行专门规定是我国法制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具有对老年人刑事责任减免的法制传统,但是现行的刑法制度中却没有对老年人刑事责任做出特别的规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也不符合减轻老年人刑事责任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缺少对老年人犯罪特殊保护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刑事立法对特殊群体的保护不完整。

我国1997年刑法基于对未成年人生理特点的考虑,其中第17条对未成年犯罪做了保护性规定,考虑到了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

老年人基于其身体机能的退化和未成年人身体发育不成熟一样具有其特殊性,但是1997年刑法对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缺没有做保护性的规定,因此在对特殊群体罪犯保护的立法结构上是不完整。

老年人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老年人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老年人犯罪及其对策研究(江西司法警官学院,江西南昌330038)自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以来,我国经济、科技迅速发展,医疗卫生大幅度改善,人们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压力随之出现,老年犯罪增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观点。

标签:老年人犯罪;现状特点;原因分析;预防对策1 我国老年人犯罪现状及特点对老年人犯罪的定义很多,笔者综合我国人口生理、心理等方面特征,借鉴文献资料观点,将其界定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具有完全责任的人所实施的犯罪。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诱惑等原因,我国老年人犯罪日益增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大致表现出如下特点:(1)在犯罪率上,老年人犯罪所占比例,横向看较低,目前约3%以下,纵向则呈逐年上升增长趋势,且犯罪结构更趋老龄化。

如2009年北京审理的一起诈骗案,被告人周志评年龄高达99岁,可谓创北京司法史上之最。

(2)从犯罪手段上看,受体能衰退影响制约,老年人犯罪往往采用指挥、教唆、欺骗、诱惑等非暴力的手段,但近年来出现了新动向,暴力犯罪有所增加上升。

(3)从犯罪对象上看,受身体素质影响,其往往多选择没有反抗能力或者反抗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弱智痴呆、病患者或者其他老人等弱势群体。

(4)从犯罪类型上看,老年人犯罪种类与性别关系较为紧密,主要集中在女性财产性犯罪和男性性犯罪两大类,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但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且逐年翻新的趋势。

(5)从犯罪主体特征上看,老年人犯罪中以男性为主,受教育程度不高者居多,高中、中专以下文化程度占绝大部分;按犯罪区域分析,农村比例较大,农村老人是老年人犯罪的“主力军”。

2 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在现代社会,老年人犯罪的与日俱增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对此西方一些犯罪学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心理衰退使得老年人无法承受孤独感、失落感;有认为老年期人际圈变小,老年人性情波动较大及社会监督减少等原因,使得老年人犯罪随之增多。

近期诈骗老年人案件的分析

近期诈骗老年人案件的分析
诈骗团伙专业化
一些诈骗团伙呈现出高度的专业化特征,他们利用各种手段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实施诈骗 行为。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提 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信息辨识能力,预防诈骗行 为的发生。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建立针对诈骗案件的快速响应 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诈骗案件,保护受害人的 财产安全。
缺乏家人陪伴和社交支持
孤独感强烈
老年人退休后,社交圈子可能会变得狭窄,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与关心也可能会减 少,这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对诈骗分子的警惕性降低。
诈骗分子利用社交支持不足进行诈骗
诈骗分子可能会利用老年人的孤独感,通过与老年人建立“情感联系”,骗取老 年人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健康和经济压力
对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忧
社交诈骗
利用社交平台,以交友、婚恋为名 ,骗取老年人的信任,进而实施诈 骗。
特点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利用老年人的信任
骗子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经济和生活需求, 设计出各种诈骗方案。
老年人往往因为缺乏警惕和识别能力,容易 相信骗子的话。
手段多样
危害严重
从投资、保健品到社交平台,骗子使用的手 段越来越多样,老年人难以识别。
老年人可能会因为身体状况的改变而感到不安和焦虑,诈骗 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一点,以健康为名进行诈骗。
经济压力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经济压力可能会增加,例如医疗 费用、生活费用等,这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更容易受到经济诈 骗的诱惑。
04
预防老年人受骗的措施和建 议
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增强防范意识
老年人应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话,特别是涉及个人财产和 隐私的信息。

老年人犯罪的调研报告

老年人犯罪的调研报告

老年人犯罪的调研报告标题:老年人犯罪的调研报告引言:老年人犯罪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犯罪现象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和对策,我们对老年人犯罪进行了调研。

本报告旨在分析老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原因,同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一、老年人犯罪的现状:1.老年人犯罪率上升: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老年人犯罪率呈年增长趋势,并且犯罪行为类型多样化,包括财产犯罪、非法行医、家庭暴力等。

2.老年人犯罪案件多发地区: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犯罪案件在一些社区和农村地区较为普遍,可能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和社会保障不完善有关。

二、老年人犯罪的原因:1.经济因素:一些老年人因为养老金和其他收入的不足,生活压力增大,被迫参与犯罪活动以解决经济困难。

2.心理因素:部分老年人产生沮丧、孤独等负面情绪,缺乏亲情支持和社交圈子,从而易于陷入犯罪行为。

3.社会因素: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的老年人犯罪预防和救助措施,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三、老年人犯罪的危害:1.对老年人自身的伤害:犯罪行为会导致老年人身体受伤、经济损失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对家庭的破坏:老年人犯罪不仅损害自己,还对家庭造成巨大影响,家庭关系恶化,庞大的心理负担给家人带来困扰。

3.对社会的危害:老年人犯罪行为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加了社会成本,减弱了社区的安全感与凝聚力。

四、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1.提高老年人福利待遇:加大老年人养老金和社会福利的投入,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减少老年人因经济压力而参与犯罪的可能性。

2.完善老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建立老年人犯罪预防机构,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知识培训,增加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

3.加强社区关爱力度:建立老年人关爱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社区活动,提供社交机会,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4.加强执法力度:完善老年人犯罪举报机制,加大对老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社区环境。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_调研报告_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_调研报告_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_调研报告奸等极端的方式来发泄。

因为老年男性的心理和体质特点,由于年老体弱,多数不敢打成年妇女的主意,他们一般采取非暴力诱骗等犯罪手段,往往会把目标锁定在幼女、弱智女性身上,所以老年男性犯罪制造的案件影响更大。

文化生活的匮乏也是造成老年人性犯罪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

许多农村老年人闲在家里就是带小孩,煮饭,打扫卫生,可以从事的娱乐活动屈指可数,无非是打牌、搓麻等几样,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少。

再加上淫欲型老年罪犯往往存在倚老卖老的错误思想,他们中的不少人认为,反正年纪已一大把,再不“尽情”享受一下,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即使做出“出格”的事来,自己也不会受到什么处理。

在这种畸形心理的驱使之下,胆大妄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如68岁的犯罪嫌疑人张海桃在自家利用和其养女杨漳兰(11周岁)同床睡觉之机,多次乘杨漳兰睡着之际,对其进行猥亵。

2003年8月,70岁的犯罪嫌疑人江万金酒后窜至患有精神病的女子陈水清家,将其带至邻近菜地,同其发生性关系,被群众发现并赶走后半个小时,又将陈水清带回原地同其发生性关系,再次被群众发现并赶走后又过了半小时,犯罪嫌疑人江万金又将陈水清带回菜地发生性关系。

受害人陈水清经法医鉴定为精神分裂症,丧失性自卫能力。

五是农村老年女性在心理上较男性更为稳定,她们在生活上更以家庭为重心,生活的圈子相对较小,接触的新事务也较男性更少,农村女性老年人更是如此,所以犯罪数量明显少于男性,而且其犯罪也与其家庭生活密切相关。

如2002年2月,犯罪嫌疑人邓珍菊(女,58岁)到自家责任田田埂上除草,由于田埂上的草长得比较多而高,在没采取任何防火措施的情况下,将田埂上的草点燃,火被风刮至田边山上,引发森林火灾,大火从上午12时许烧至下午18时35分才扑灭,受灾面积264亩,经济损失为93825元。

六是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低下,法制意识淡薄所致。

据统计,86.6%的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只有小学文化或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老年人性犯罪的原因及其矫治对策

老年人性犯罪的原因及其矫治对策
儿童 的违 法犯 罪 行 为 。虽 然 我 国老 年 人 性 犯 罪 率 不
高 , 由于我 国人 口基 数 大 , 但 老龄 化 速度 快 , 以老 年 所
件每 年都达 3 0件 以上 。重 庆市 涪 陵 监狱 的监 狱 长 邓 胜 明介 绍 , 监 狱 主要 关 押 1 徒 刑 以下 的男 性 罪 该 1年
ca ep n d c to . i lh l a d e u a in
【 e od】Od n Sx f ni ; ra n; onem a rs K yw rs l ma ; e ed g Tet t C u t es e o n me r u
1 引

2 我 国老 年 人 性 犯 罪 的 现 状 分 析
【 关键词 】老年人 ; 性犯罪 ; 治; 矫 对策
Re s nsa r at n o nt r e ur s o e fe e o he o d mals a o nd t e me tc u e m as e n s x o nc ft l e
S HEN ii I Xu n L l,L U ga g,XU n y a Xig u n

学术论著 ・
老年人性犯罪 的原 因及其矫治对策
沈莉莉 刘旭 刚 徐 杏元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劳教管理系, 河北 保定 0 10 700
【 摘 要】老年人性犯 罪是一个危 害很严重 的, 常被 忽视 的社会 问题。研 究老年人性犯 罪问题 对于提 高老年人 性 但
犯 罪 的矫 治 效果 、 进 家庭 幸 福 、 建 和 谐 社会 具 有 重要 意 义 。本 文 论 述 了我 国 老年 人 性 犯 罪 的 原 因 , 促 构 主要 包括 生 理 、 心 理、 家庭 、 会 等 因素 ; 对 性 地提 出 了老 年 人 性犯 罪 的矫 治对 策 , 社 针 主要 包括 法制 教 育 、 心理 矫 治和 社 会 帮教 。

老年人犯罪特点

老年人犯罪特点

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与对策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11-10 13:58:00 ] 作者:康树华石芳编辑:凌月仙仙关键词: 老年人/犯罪特征/思想教育/尊老风尚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大力改善,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老年人犯罪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呈现出不同的犯罪特点。

从犯罪手段看,老年人犯罪往往采取非暴力手段,表现出智能性、间接性、隐蔽性;从犯罪类型看,男性多属猥亵、强奸、流氓犯罪、诱骗、放火、盗窃、侵占、窝赃、赌博、伪造、投毒、诈骗等,女性老年人犯罪则以盗窃居于首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离退休前后的心理失衡,对新的生活环境及家庭关系的不适应,人格自身显示的敏感多疑、情绪不稳、以自我为中心等。

针对如上老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原因,应建立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老年人维权工作体系和网络;加强对老年人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保持晚节;积极安排他们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动员全社会关心尊重老人,不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同时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应列为犯罪学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之一。

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都属于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国家,并称其为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早在1995年我国已达到了老龄化社会。

我国现有12亿多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9100多万,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20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3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而且还正在以年平均3.2%的较高速度增长。

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亿,到2050年将超过4亿。

因此,早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势,及时采取正确的政策”。

同时在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课题,各地区、各部门都应该关心老年工作”。

近期诈骗老年人案件的分析

近期诈骗老年人案件的分析
• 加强防范教育:针对老年人缺乏防范意识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他们的防范 教育,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这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发放宣 传资料、组织模拟演练等方式实现。
•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保 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应该从重处罚,起 到震慑作用。
04
人对诈骗行为的认知
通过社区活动、宣传册、讲座等形式,向老年人普及常见的诈骗手段和案例, 提高他们对诈骗行为的警觉性。
增强老年人的风险意识
教育老年人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意转账或提供 个人信息。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情感需求
老年人普遍存在孤独、寂寞的情 感需求,诈骗分子利用这一心理 需求,以关心、问候、帮助等手
段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和财物。
法律原因
法律制度不完善
当前针对诈骗行为的法律制度还 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给诈骗分 子可乘之机。
执法力度不够
对于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 部分地区存在执法不严、打击不 力的情况,使得诈骗分子得以逃 脱法律制裁。
• 增加社会支持:社会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 助。例如,可以建立老年人互助组织,提供安全保障和信息交流平台;同时, 相关机构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诈骗风 险。
• 深入研究分析: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和分析诈骗案件,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 和趋势,为预防和打击诈骗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和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不断提升我国在老年人诈骗案件方面的预防和打击能 力。
02
诈骗老年人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
投资诈骗

老年人犯罪

老年人犯罪

浅谈老年人犯罪摘要:《刑法修正案(八)》首创了“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免死”,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争议。

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犯罪的原因,提出减少老年人犯罪的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原因建议中图分类号:d66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 -0000-01对于有关“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免死”的规定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也引起了人们对有关老年人犯罪问题的深入研究一、老年人犯罪的原因老年人犯罪包括自身的主观原因外,社会和家庭等因素也有可能促使其犯罪。

(一)从心理方面来看,老年罪犯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偏差进入老年期以后,子女们由于工作相继离开老人生活,而老人自己的朋友也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天天减少,老人往往处于一种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当中,长此以往很容易使老人产生孤独感、迟暮感和失落感,导致老年人思想颓废,变得敏感多疑,对事物的认识出现偏差。

而有些老人更是由于本身脾气暴躁,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和刺激欲,他们思想狭隘、固执己见、脾气暴躁、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半点委屈。

正是由于这些心理的偏差,导致老人们往往任性冲动,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引起冲突和矛盾,出现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二)从思想方面来看,老年罪犯很多都受腐朽思想的影响,树立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些老年人正是受这些腐朽思想的毒害,追求物质享受和不健康的精神刺激,从而导致犯罪。

(三)我国的养老体制不健全我国的养老体制运行了十多年,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养老制度本身就不成熟,再加上我国快速的老龄化给我国的养老体制带来了很大挑战。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但是我国的养老体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仍然不够健全。

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解决城市贫困老人和农村老人的生活问题,部分老年人无力参保。

其生活来源主要靠子女提供,在无人赡养和无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一些老人很容易产生小偷小摸或者报复的心理,从而导致犯罪。

老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老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老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迈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老年人犯罪的问题正成为一个新的严峻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老年人犯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突出,也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民中生活质量大幅度地提高,人类自身的发展也在急剧加速,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逐渐迈入一个严重老龄化的社会。

我国的老龄化对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其中,老年人犯罪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虽然老年人犯罪的比率相对较低,但是,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法律事实,其犯罪问题却不得不重视。

目前老年人的犯罪现象正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对老年人犯罪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并对其特点提出有效的对策,对当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1老年人自身发展的特点11生理方面的特点。

从四、五十岁的中年期开始,成人的五官功能就逐渐变化,而到老年期则更显著;开始影响日常的生活,并且也会间接地左右心理情况。

首先,视力、听力等的下降使老年人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从生理上就决定了老年人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罪犯而言很少实施暴力、攻击性的犯罪行为;再者,由于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的性需求和性能力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丧失,也需要性生活。

12心理方面的特点。

一般来说,年老的人比壮年时其意志力变得比较脆弱,对挫折抵抗力减低,应激处理能力减少,特别是对持续而来的烦恼或痛苦,忍受力比较差,容易放弃克服问题的意志。

年纪大的老人,随着其年岁因素,对于挫折之反应,常使用较简单且原始的心理防御作用,正因如此,老年人的心态及其不稳定并且往往容易走极端。

13退休后的适应问题。

年老了以后,迟早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离开每天在外工作的生活。

退休,意味着一个人正式职业角色的丧失,在某种意义上是“退出”社会,从此将扮演一个新角色。

老年人犯罪案件调研报告

老年人犯罪案件调研报告

老年人犯罪案件调研报告老年人犯罪案件调研报告摘要:老年人犯罪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本报告通过调研分析了老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以及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和影响,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重视。

一、引言老年人犯罪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犯罪案件逐渐增多,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犯罪现象,本报告对老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调研分析。

二、老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通过调研分析,老年人犯罪案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案件类型多样化:老年人参与各种类型的犯罪,包括经济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等。

2. 受害人多为亲属或邻居:老年人犯罪案件中,受害人往往是老人的亲属或邻居,由此产生的社会恶劣影响较大。

3. 防范意识不强:老年人在面对潜在的危险时,缺乏对犯罪行为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三、老年人犯罪的原因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老年人仍面临经济困境,犯罪成为他们摆脱贫困的一种手段。

2. 社会交往减少:由于生活退休,社会交往减少,老年人的精神空虚感增加,容易产生犯罪冲动。

3. 心理压力:老年人常常面临家庭矛盾、身体健康等问题,心理压力增加,容易产生犯罪行为。

四、老年人犯罪的影响老年人犯罪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 社会安全受到威胁:老年人犯罪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威胁,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定。

2. 家庭关系受损:老年人犯罪往往发生在家庭内部,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和破裂。

3. 心理健康受损:老年人犯罪不仅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也对犯罪者本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

五、对策建议针对老年人犯罪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 加强社会关爱:社会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提供更多的福利和帮助,减少老年人犯罪的动机。

2. 提高普及教育:社会应该加大对老年人的普及教育力度,提高老年人对犯罪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人们常以“最美不夕阳红”来比喻晚年生活的美好。

我们的社会推崇尊老敬老,关心老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文化的显著发展,科技及医疗水平的巨大进步,加上计划生育国策的有效实施,使得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强。

到20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

倡,近几年,一种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对老年人身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犯罪屡有发生,且在一定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夕阳”蒙上了一层阴影。

农村老年人操劳一生,本该含饴弄孙,趣遣时日,但有些人却因犯罪而铁窗相伴。

这些农村老年人在人生的暮年堕落成社会的罪人,既严重危害了社会,同时也给家庭、子女及被害人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从人口比例来看,我国老年人犯罪率并不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化速度快,老年人犯罪的绝对数仍不容小觑,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这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对福建省龙岩市的农村老年人犯罪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主要犯罪特点据统计,2001年至2003年10月,龙岩市两级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5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194人,占批捕总人数5195的4%。

2001年批准逮捕农村50周岁以上的犯罪嫌疑人66人,占全年批捕总人数的3.4%;2002年批捕77人,占全年批捕总人数的4.11%;2003年1月至10月共批捕51人,占批捕总人数的3.69%。

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的犯罪嫌疑人占绝大多数,共142人,占总数的73%,平均年龄为55.97岁,年龄最大的为8 0岁。

犯罪所涉及的罪名近30种,主要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及侵犯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类型。

1、涉林犯罪所占比例最重。

2001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批捕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中属涉林犯罪的共86人,占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44.33%,主要涉及失火、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伐珍贵树木、非法猎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罪名。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法学专业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法学专业

题目: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目录摘要 (2)一、老年人犯罪的一般概述 (4)(一)老年人的界定 (4)(二)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4)(三)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5)1. 老年人犯罪的主体特点 (5)2. 老年人犯罪的手段特点 (5)二、我国老年人犯罪现状 (5)(一)我国老年人犯罪概况 (5)(二)我国老年人犯罪的类型 (6)1. 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学术分类 (6)2. 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实践分类 (7)三、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原因 (7)(一)我国老年人犯罪的个体原因 (7)1. 我国老年人犯罪的生理原因 (7)2. 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 (8)(二)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 (9)1. 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 (9)2. 城镇化速度加快“空巢”现象严重 (9)(三)我国老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 (10)⒈我国老年人法律知识的缺乏 (10)⒉改变社会角色的问题 (10)3.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10)四、我国老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 (11)(一)加强老年人精神关怀 (11)(二)关注老年人老有所养问题 (11)(三)重视对老年人道德与法律教育 (12)(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2)参考文献 (14)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涉及老年人犯罪的问题日益凸显。

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计划提出,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伴随着老年人口的第1个增长高潮的来临,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快推行。

与2018年末相比,2019年年末,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2.53亿人,老年人口比重18.1%,其中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76亿人,所占比重12.6%。

因此,老年人数量的增加肯定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其中老年人犯罪就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我国老年人犯罪的管理规模和发展速度还处在初级阶段,如果不重视对老年人犯罪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有效预防,我国存在着以大量老年人为基础,造成世界上最大的老年人犯罪集团的风险。

有关老年人犯罪问题的探讨

有关老年人犯罪问题的探讨

有关老年人犯罪问题的探讨【摘要】老年人犯罪现象在社会上逐渐增多,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原因,随后探讨了社会环境因素、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法律制度对老年人犯罪的影响。

在提出了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包括加强社会关爱老年人的重要性。

通过对老年人犯罪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引起社会的重视,促进建立更加健全的老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现象、原因分析、社会环境因素、身体健康、心理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制度、预防措施、社会关爱、重要性。

1. 引言1.1 老年人犯罪现象的现状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老年人犯罪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老年人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加,涉及范围也逐渐扩大。

老年人犯罪主要表现为经济犯罪、家庭暴力、涉黄涉毒等多种形式,给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老年人犯罪现象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老年人犯罪案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犯罪行为中;老年人犯罪多为多发性犯罪,一些老年人经常性地参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老年人犯罪往往以隐蔽性较强,很难被社会发现和制止。

老年人犯罪现象的蔓延给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探究老年人犯罪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对预防和遏制老年人犯罪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老年人犯罪原因分析老年人犯罪现象的原因有着复杂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特点。

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可以从生理上进行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逐渐恶化,一些老年人可能因为疾病、疼痛等生理问题而无法正常工作或得到良好的生活质量,从而产生犯罪行为以谋取生计或寻求刺激。

心理因素也是老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孤独、抑郁、失落等心理问题,缺乏情感支持和交流,导致他们产生犯罪冲动。

一些老年人可能由于过度焦虑、焦躁等情绪问题,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无法正确判断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误入犯罪的歧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与对策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大力改善,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老年人犯罪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呈现出不同的犯罪特点。

从犯罪手段看,老年人犯罪往往采取非暴力手段,表现出智能性、间接性、隐蔽性;从犯罪类型看,男性多属猥亵、强奸、流氓犯罪、诱骗、放火、盗窃、侵占、窝赃、赌博、伪造、投毒、诈骗等,女性老年人犯罪则以盗窃居于首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离退休前后的心理失衡,对新的生活环境及家庭关系的不适应,人格自身显示的敏感多疑、情绪不稳、以自我为中心等。

针对如上老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原因,应建立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老年人维权工作体系和络;加强对老年人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保持晚节;积极安排他们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动员全社会关心尊重老人,不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同时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应列为犯罪学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之一。

关键词: 老年人/犯罪特征/思想教育/尊老风尚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都属于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国家,并称其为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早在1995年我国已达到了老龄化社会。

我国现有12亿多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9100多万,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20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而且还正在以年平均%的较高速度增长。

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亿,到2050年将超过4亿。

因此,早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势,及时采取正确的政策”。

同时在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课题,各地区、各部门都应该关心老年工作”。

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中也曾指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急剧变化,是一个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早研究相应的对策,避免在将来出现被动局面。

”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出现新的特点,也给社会带来种种问题,其中包括老年人犯罪问题。

一般说来,在整个社会的犯罪中,老年人犯罪的比例是很低的,在整个老年人口中,犯罪的比率也是很低的。

可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犯罪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日本每年一册的《犯罪白皮书》在谈到日本犯罪的两个特点时,其中之一就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老龄者犯罪增加,在老年人犯罪中,初犯的比例很高,这说明,老年人犯罪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因此,对老年人犯罪进行探讨和研究实属必要。

从世界范围看,使用德语的地方从20世纪开始,以埃克斯纳的《犯罪学》中关于老年人犯罪的论述为起点,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以美国、英国为中心的使用英语的地方,对老年人犯罪问题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0世纪中期,日本人开始深入研究老年人犯罪问题。

受德国等国的影响,我国台湾地区已对老年人犯罪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当前,我国大陆对老年人犯罪的研究较少。

但是,老年人犯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仍占有一定的数量。

因此,研究老年人犯罪特点及其预防,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老年人犯罪的概念所谓老年人犯罪,概括起来说,就是指60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犯罪。

这是一种以年龄为标准对老年人犯罪所下的定义,即为老年人规定一个起点年龄,达到这个起点年龄的人即为老年人,尽管年龄标准具有个体差异,不能反映每个人进入老年期的时间,但它整齐划一,便于掌握,因而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德国著名犯罪学家施奈德、凯泽、阿尔布莱希特等人对老年人犯罪所下的定义都是:老年人犯罪是指年满60周岁及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总和(P245)。

最早从年龄结构研究出发定义老年人的是瑞典学者桑德巴,他把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50岁。

如今,各国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并不完全一样,挪威、瑞典等国规定67岁以上才算老年。

1956年联合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曾将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65岁,1982年联合国在不否定65岁标准的情况下又提出以60岁作为老年人的起点年龄。

我国若以退休年龄为界限的话,则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已基本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了。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

”把我国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60周岁,以60周岁为标准便于正确估量老年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老年人犯罪概念,可以区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

广义的老年人犯罪概念,即老年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概念,即由于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处于老年化的过程而引发的犯罪行为。

两个概念的定义,一个着眼于行为主体,一个着眼于行为特征。

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所包括的范围较小,他把老年人实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过程而引发的犯罪行为排除在外。

一个人进入老年期,生理、心理都发生很大变化,对犯罪亦有影响。

老年人生理上的变化,主要表现是:身体衰退,感官功能降低,耳聋眼花,反应迟钝。

老年人心理上变化,《北京晚报》载文归纳为10种类型:(1)享受型。

表现为看破人生“红尘”,只想享受,不愿奉献,以期补偿自己一生之不足,慕名、占物、不一而足。

(2)贪婪型。

对财物贪得无厌,什么东西都想多积攒一点,占而不用,只求心理上满足。

(3)虚无型。

对周围一切事物均持冷漠态度,与世无争,得过且过,无所作为,思想空虚。

(4)保重型。

自知人生“已近黄昏”,来日不多,只求保重,延年益寿。

(5)操劳(心)型。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挂心,生怕别人出差错,事必躬亲。

(6)表率(为人)型。

严格要求,苛刻自律,过分节约,省吃俭用,为子女后代作奉献,为他人行善,为有难者解囊,不遗余力。

(7)奋发型。

深知夕阳无限好,只缘时光近黄昏,发奋学习,研究,著书,指导晚辈,培育后代,力求为社会和人类留下更多的东西。

(8)绝望型。

认为一切希望都即将破灭,总是在悲愁伤感中回忆过往失意之事,痛感前景暗淡,万事皆空,常在泪水和失落感中打发时光。

(9)消遣型。

不计较物质享受,不注意精神修养,一心追求安逸、恬静、解脱和轻松。

清心寡欲,淡泊明志,知足常乐,颐养天年。

(10)寄托型。

意志薄弱,缺乏主见,不计得失,听由别人安排,寄生苟安,听天由命。

此外,还有几种类型与犯罪有直接关系:(1)无责型。

自以为退出或即将退出劳动角色,产生自我解除社会责任感,为所欲为,以填补其内心的空虚。

(2)忌妒型。

惋惜自己风华岁月即将消失,忌妒后来居上者,比不过他人,又怕他人超越自己,争之无为,只好忌恨。

(3)自负型。

不甘心退出工作或劳动角色,似乎社会抛弃了他,对社会不满。

不仅留恋往事,历数自己对社会贡献,甚至申言:我不要求人原谅我,我也决不原谅人。

以上是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变化的几种主要类型。

在这些心态支配下的老年人,由于其体力、思维能力的减弱,参与社会活动的范围和深度日益缩小和减弱,容易形成一些怪癖,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偏狭、幼稚、神经质、多疑。

表现出与社会明显不适应性,将自己引向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老年人犯罪由于受身体条件限制,受心理特点影响,一般不实施暴力性犯罪,多采用诱骗、投毒、放火、盗窃、侵占、窝藏、赌博、伪造、诈骗、奸幼、教唆、传授犯罪方法等犯罪行为。

二、老年人犯罪的特点老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同,都是以年龄作为界定,犯罪概念的标准均因年龄而表现其犯罪特点,故在犯罪学上都属于发展犯罪(entwicklungskriminalitaet)。

虽然老年人犯罪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反而由于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这一点与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很不相同。

然而。

老年人犯罪也有其特殊的犯罪现象、特点和犯罪原因,很值得注意。

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之研究,各国都十分注意,而对于老年人犯罪之研究则皆被忽视,致使我们对于老年人犯罪的真实情况,很难予以了解,更谈不上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

从不同的角度看,老年人犯罪表现出如下不同的特点:(一)从犯罪率上看,老年人犯罪率低。

例如,美国的老年人犯罪只占%,在德国,老年人犯罪只占%。

在德国被大众传媒大肆渲染的所谓典型的老年犯罪行为——针对儿童的性犯罪(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约占老年人犯罪的6%左右(P246)。

这是老年人犯罪的横向比较,如果我们进行纵向比较则会发现,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像所有的犯罪一样,老年人的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

例如,日本老年人被逮捕人数,由1974年的9,262人,到1983年增加到15,880人,增长70%,应该说这个年龄段的人犯罪增长的数字是相当可观的,但老年人犯罪与日本全部刑事犯罪主体比较,则只占20%强,还不足以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德国,1996年被警方记录在案的60岁以上的犯罪嫌疑人11,3851人,与全部刑事犯罪主体比较,则只占25%弱,也未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P246)。

(二)从犯罪手段看,老年人犯罪往往采取非暴力手段,表现出智能性、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

据1984年《日本犯罪白皮书》的记载,1983年老龄者刑事犯罪中,盗窃最多,占%。

因盗窃而被逮捕的老龄者中,按手段分类,比例高的是扒窃,占%,盗车占%,两者超过80%,而溜门、掏摸、车上行窃、“倒包”、抢劫商店等则比例很少。

台湾学者蔡墩铭在其所著《犯罪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老年人对于财产犯之实施,不必亲自为之,亦可藉他人实行,尤其体力不济或行动不便之老人,多假手他人为其实施财产犯。

例如教唆或帮助有责任能力人实施盗窃,然后分享赃物,抑或拟订计划,再利用无责任能力人实施盗窃,以达不劳而获之目的。

”(三)从老年人犯罪类型上看,男性多属猥亵、强奸、流氓犯罪、诱骗、放火、盗窃、侵占、窝赃、赌博、伪造、投毒、诈骗等。

例如我国某监狱六中队中56岁到79岁的老年犯共15名,强奸、流氓罪犯竟占80%,其中强奸幼女者就有6名之多。

女性老年人犯罪则以盗窃犯罪居于首位。

(四)老年人犯罪对象多为弱势群体,手段简单,均为单独作案。

上述四项特点中的犯罪率、犯罪类型,均为老年人犯罪的外表特点,而智能性、间接性、隐蔽性则为老年人犯罪的内在本质特征。

属于主观意识方面,还应该特别提及的是,近些年来,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支配之下,屡屡发生一些曾为党辛勤工作数十载的老党员、老干部不守晚节,以权谋私而身陷囹圄的所谓“59岁犯罪”现象。

三、老年人犯罪的原因老年期是人生中最后一个时期,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对其心理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因而这个时期也是老年人很重要的再适应时期。

否则的话,将对他们的犯罪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社会适应与犯罪。

由于老年人在身心方面的衰退,使他们无力对发生的各种问题重新加以顺利适应,因而有可能因为适应不良而走向犯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