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淋巴细胞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B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B淋巴细胞

3. 体细胞高频突变(Ag刺激下)
成熟B细胞 (基因已重排形成功能基因) 抗原、Th、CK
活化、增殖、分化 (生发中心) 亲和力↑(成熟) V区发生高频率的突变 改变特异性→新克隆产生→多样性↑ die
各种亲和力BCR的B细胞(升高和降低) 选择
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
B LYMPHOCYTE
•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如 BCR 的多样性
轻链
VH DH JH Cμ 编码完整μ/δ链 VL JH Cμ
编码完整轻链
sIgM/sIgD
B LYMPHOCYTE
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
前B细胞在发育为未成熟的B细胞后,只表达mIgM,与骨髓自 身抗原结合后,发育停滞。此时通过受体编辑改变受体特性,形 成对自身抗原无反应性的细胞克隆继续发育成熟。若受体编辑不 成功,则被克隆清除,形成自身耐受。
BCR分子的结构
B LYMPHOCYTE
B LYMPHOCYTE
酸 相 50 残 应 40 基位 的 置 30 变上 异 氨 20 率基
10
0
抗体分子的多样性
CDR3
CDR1
CDR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Igl 链 的 氨 基 酸 序 列
•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在V、J或V、D、J片段的连接处可有一定的变化
范围,若丢失或插入几个氨基酸,即增加了其V区的多样性
• 体细胞高频突变引起的多样性:在已成熟的 B细胞发育过程中,V区
基因发生突变,即增加了其基因库的容量
V D J VDJ IgH 、 、l链的组合 不准确的连接 核苷酸插入 可能出现的组合 Ig基因重排及高频突变

医学免疫学实验六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医学免疫学实验六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 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增殖试验、细胞毒性试验以及 药敏试验等。
CCK8法与其他检测法的优势
实验材料
小鼠、75%酒精、PBS缓冲液(PH7.4) 红细胞裂解液、RPMI-1640不完全培养液 、胎牛血清、刀豆蛋白A、CCK8检测试剂 盒
眼科剪刀、镊子、酒精棉球、注射器枕芯、 无菌平皿、尼龙指套、15mL离心管、微量 移液器、枪头、血球计数板、计数器
淋巴细胞在体内外接受有丝分裂原刺激后,静止淋 巴细胞向母细胞转化。这种转化的细胞DNA合成增 加,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增多以及出现有丝分裂等 形态变化。
淋巴细胞体外检测方法---形态检测法
主要根据淋巴细胞在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的过 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经染色 镜检即可计算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
96孔板布局
PBS孔
调零孔 未刺激组 刺激组
K8检测:培养结束后,每孔(调零组、未 刺激组、刺激组)加入10 μL CCK8溶液,将 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1-4小时,用酶标仪测 定在450nm处吸光度。
优点:简便易行,仪器简单 缺点:受实验者主观因素影响,准确性和重复
性较差
同位素渗入法
根据淋巴细胞转化程度与DNA合成增加呈明显正相关 ,此时若加入用同位素标记的DNA前体物质胸腺嘧啶 核苷(3H-TdR),即可被转化的淋巴细胞摄取而渗入 到DNA分子中。培养结束,通过检测β射线来测定渗入 淋巴细胞内3H-TdR的量,能客观精确分析淋巴细胞的 转化程度。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实验目的
掌握免疫细胞基本培养方法 掌握一到两种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了解淋巴细胞体外检测的原理
基本概念
T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如受到一定物质刺激 ,可出现体积增大转化为母细胞、代谢旺盛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等细胞转化现象, 所以通过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实验,可了 解T细胞功能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淋巴细胞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精选ppt
1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
精选ppt
2
(一)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编码BCR的基因在胚系阶段以分隔的、数量众 多的基因片段的形式存在,在B细胞的分化发 育过程中,这些基因片段发生重排和组合,从 而产生数量巨大、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BCR。
精选ppt
3
BCR的胚系基因结构
• CD22:抑制性受体,负调节B细胞共受体。 • CD32(FcγRⅡ):FcγRⅡB亚型负反馈调
节B细胞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精选ppt
34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亚群
精选ppt
35
CD5+B-1细胞
• 少数;
• 主要定居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中;
• 无需Th细胞的辅助,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能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
40
25
精选ppt
5
(40)
(25)
(4)
精选ppt
6
BCR的基因重排及其机制
➢BCR胚系基因中被分隔开的基因片段通过基 因重排,形成VDJ(重链)或VJ(轻链) 连接后,再与C基因片段连接,进一步加工、 组装成有功能的BCR。
➢Ig首先是重链发生基因重排,随后是轻链重排。
➢IgV区基因的重排主要是通过重组酶的作用 来实现的。
(二)提呈可溶性抗原 活化B细胞
精选ppt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精选ppt
24
结构:mIg-Igα/Igβ(CD79a/CD79b)复合物 功能:
• mIg: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识别结合特 异性Ag。

医学免疫学 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 淋巴细胞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结构 ➢功能:向胞内传导抗原活化信号
ITAM:ITAM是由15-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 有两个YxxL/V保守序列,当 TCR 与抗原特异 性结合时,保守序列中的酪氨酸可在酪氨酸激 酶的作用下磷酸化,由此引起信号传导的级联 反应,导致T细胞的活化。
2、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
DP—SP (未成熟T细胞)
• 凡所表达TCR 能够以适当亲和力结合胸腺皮质内 上皮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I/II类分子复合物的 双阳性胸腺细胞被选择而存活
• 凡所表达TCR 不能有效结合或高亲和力结合抗原 肽-MHCI/II类分子复合物的双阳性胸腺细胞则自 行凋亡
SP(未成熟T细胞)
• 凡TCR与自身Ag肽-MHC分子复合物高亲和 力结合的单阳性胸腺细胞,发生凋亡
• 凡TCR与自身Ag肽-MHC分子复合物低亲和 力结合或不结合的单阳性胸腺细胞,则存活
• 结果: 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获得自身耐受
三、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1. TCRαβ的基因结构 αchain (14 chromosome): V, J, C βchain (7 chromosome): V, D, J, C 2.TCRγδ的基因结构 γchain (7 chromosome): V, J, C δchain (14 chromosome): V, D, J, C
二、T细胞胸腺内成熟过程的主要事件
三事件: • TCR基因重排 • 阳性选择 • 阴性选择
1、TCR受体基因重排
DN-DP阶段 (祖T细胞、前T细胞、未成熟T细胞)
• TCRβ基因重排
– pTα∶β/ CD3 – CD4; CD8

医学免疫学第九,十章 B、T 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九,十章  B、T 淋巴细胞
IgV区基因的重排主要通过重组酶的作用实 现的。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9
重组酶包括:①重组激活酶基因(RAC)②末端脱 氧核苷酸转移酶③DNA外切酶,DNA合成酶等。
重组酶作用:可以从众多的V(D)J基因片段中个选择 1个V片段,1个D片段和一个J片段重排在一起,形 成V(D)J连接,最终表达为有功能的BCR
4.体细胞高频突变:在已完成Ig基因重排的基础上 ,成熟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生发中心接受抗原刺 激后发生。不仅能增加抗体的多样性,而且可导致 抗体的亲和力成熟。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4
(三)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造血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祖B细胞→前B细胞 →未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
CD32 有a和b两种亚型,其中b亚
型即FcγRIIB ,负向调控B细胞 的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38
Fc受体 (1) 组成:主要为FcγRⅡ-B1分子,含一个ITIM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基序。
52
第一节 T细胞的分化发育
HSC在骨髓中分化成淋巴样祖细胞。可经血液循 环进入胸腺,在胸腺中完成T细胞的发育,成为成 熟T细胞,再经血液循环进入外周淋巴器官,主要 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的胸腺依赖区,接受抗原刺 激发生免疫应答。
高 糖类 多反应性 IgM>IgG
低/无 低/无
B-2 -
出生后 由骨髓产生
低 蛋白质 单特异性,尤其在免疫后 IgG>IgM
高 有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43
第四节 B细胞的功能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10章 T 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10章 T 淋巴细胞
通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针对自身抗原成分的T细胞被清除)
T 细胞经阳性选择、阴性选择后, 只有能识别自身MHC 和识别非自身 抗原肽的T细胞克隆才能发育成熟, 进入外周淋巴组织。
外周成熟的T细胞: MHC 限制性 自身耐受
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中的分化和发育
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 ): 定位于胸腺依赖区 在抗原的刺激下
• • • • T细胞-TCR • •
I – CD8 克隆增殖 结合 MHC (胸腺上皮细胞) II-CD4 克隆增殖
不结合 MHC (胸腺上皮细胞) T 细胞克隆调亡

阳性选择
在胸腺皮质中,能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抗 原肽-MHC I或II类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的双 阳性 细胞,可继续分化为CD8+或CD4+ 的 单阳性细胞,此过程为胸腺的阳性选择。
CD4+ CD8+ (双阳性细胞,DP)—第二阶段

胸腺皮质
阳性选择,获MHC限制性

CD4+
CD8+ (单阳性细胞,SP)


胸腺
阴性选择,获自身耐受
第 三


CD4+
CD8+


(MHC-II限制性,TH) (MHC-I限制性,CTL)
• 周围淋巴组织
阳性选择
此时,T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经基因重排后, 形成TCR-CD3结构,具识别 MHC-抗原肽能力。
双阴性细胞(DN,CD4-CD8-) TCR基因重排(获得功能性与多样性的TCR )
双阳性细胞(DP,TCR+CD4+CD8+) 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

医学免疫学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淋巴细胞

V
DJ
C
H链
14q32.3
65
27
6
9
l-L链 22q11.2
40
5
1
k -L链 2p11-12
30
4
4
(14号染色体长臂) (2号染色体长臂) (22号染色体短臂)
胚系DNA
重排的κDNA 初始RNA转录体 (核内)
新生肽链(胞质)
免疫球蛋白胚系基因的重排及其机制
重组信号序列
(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RSS)
亡; ③活化的CTL高表达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
抗原结合,可诱导靶细胞凋亡。
B淋巴细胞
全称为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s),简称B细胞,因来源 于哺乳动物的骨髓和禽类的法氏囊而得名。
B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10%~20%; 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一、B细胞的分化发育
B细胞的分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骨髓内(抗原非依赖期) 骨髓中的pro-B细胞转化为pre-B细胞,进
而发育不成熟B细胞,进一步发育为成熟B 细胞。 骨髓外(抗原依赖期) 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可发生类别转换, 最终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B
细 胞 的 发 育 过 程

阳性选择。
▪ 部位:在外周免疫器官、生发中心
▪ 意义:通过阳性选择获得高亲和力的B细胞。
B细胞的分化发育
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活化、增殖分化 — 抗原依赖期
生发中心细胞: Centrocyte 生发中心母细胞: Centroblast
链 所在染色体
T淋巴细胞
T细胞是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的简称,占外周 血淋巴细胞总数的70%~75%。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9章 B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9章  B淋巴细胞

前 B 细胞 DNA
基因重排
V1
V2
V3
Vn
J1 J2 J3 J4 J5
C
Vn J1
J2
V3
J
3
V1
V2
J4 J5
C
成熟 B 细胞 DNA
V1
V2 J4 J5
C
初级转录本 RNA 剪切
V1
V2 J4 J5
C
V2 J4
J5
C
mRNA
V2 J4 C
VL
CL
1.胚系基因
Ig 重 链 基 因 重 排
V1
N-氨基酸插入
V、D、J片段连接多样性
95和96处, 由9个核苷酸 任意组合编 码2个氨基酸。
N-氨基酸插入
温州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 室 张丽芳
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somatic hypermutation)
成熟的B 细胞重排的V区基因,往往在抗原的 刺激下发生点突变,突变的频率非常高(每次细胞 分裂,大约每1000个bp中就有一对发生突变,而 其他体细胞的突变频率为10-10bp。)。
V2D2J3 J4
V2D2J3
Cm Cd
V2 D2 J3 Cm
J4 Cm Cd
J4
Cm
V2D2J3
Cd
V2 D2 J3 Cd
L
VH
Cm
L
VH
Cd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形成机制
•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 • 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combinatorial diversity)
Immature B cell recognises MULTIVALENT

医学免疫学 T淋巴细胞 PPT教案

医学免疫学 T淋巴细胞 PPT教案
• CD4和CD8分子的主要功能: (1)辅助TCR识别抗原 (2)参与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的转导。
是TCR的共受体
CD4基本结构及作用
CD4分子是由一条肽链 组成的跨膜蛋白。胞外 区具有4个Ig样结构域, 其中远膜端的2个结构 域能够与MHCⅡ类分 子的β2结构域结合。
CD8基本结构及作用
CD8分子由α和β肽链组成, 2条肽链均为跨膜蛋白,由二 硫键连接。胞外区各含一个 Ig样结构域, 能够与MHCⅠ 类分子的α3功能区结合 。
7.LFA-1和ICAM-1
T 细 胞 表 面 的 淋 巴 细 胞 功 能 相 关 抗 原 -1 (LFA-1)与APC细胞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相互结合,介导T细胞与APC 或靶细胞的黏附。T细胞也可表达ICAM-1, 同APC、靶细胞或T细胞自身表达的LFA-1 结合。
四、丝裂原受体及其他表面分子
(四)T细胞发育的阴性选择(negative selection)
部位:胸腺皮髓交界处、髓质,主要由胸腺
DC、Mφ起选择作用。
SP
胸腺DC、Mφ
高亲和力结合自身肽:MHC-Ⅰ类分子
凋亡或无能
CD8+T
不结合 自身肽:MHC-Ⅰ类分子
成熟CD8+T细胞
高亲和力结合 自身肽:MHC-Ⅱ类分子
凋亡或无能
2.CD3的结构和功能 1) 是成熟T细胞又一特征性表面标志。
2)是TCR-CD3复合体中信号转导的亚单位, 将TCR接受的抗原刺激信号转导至细胞内,使T 细胞活化。
3) 组成与结构:由、、、、五种
肽链组成。两两形成二聚体与TCR组成复合体。
4)每条肽链胞质区较长,均含有 免疫受体 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由18个aa组成,含2 个YxxL/V保守序列。

医学免疫学 T淋巴细胞(完整版)

医学免疫学 T淋巴细胞(完整版)

T LYMPHOCYTE
T LYMPHOCYTE
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
• 阳性选择:即双阳性胸腺细胞的 TCR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 MHC 分子 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导致克隆增殖,分化成功能性 T 细胞的过程。
阳性选择赋予成熟T细胞具有识别和结合MHC的能力,保存了与自己MHC 结合的、受 MHC 限制的、对外来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细胞克隆,是T细胞 成熟的一种方式
TCR基因结构
链基因结构:位于第14号染色体上,由V、J、C三种基因片段组成 链基因结构: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由V、D、J、C四种基因片段组成 链基因结构: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由V、J、C三种基因片段组成 链基因结构:位于第14号染色体上,由V、D、J、C四种基因片段组成
1. 重排多样性 2. 链和 链配对多样性
3. 不精确连接 4. N区核苷酸插入 ( 、b 链均发生)
TCR多样性和CDR3
肽 TCR
MHC
V区:CDRs
CDR1 CDR2 CDR3
MHC 肽
CDR3决定特异性(克隆水平) 多样性(个体水平)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medical immunology
T LYMPHOCYTE
T 淋巴细胞:来自卵黄囊、胎肝及骨髓的 T 细胞 的前体干细胞,经血流输送至胸腺,从胸腺的浅皮 质区至深皮质区、髓质区移行,并在胸腺微环境中 分化、发育、成熟。故称其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
胸腺细胞的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 胸腺细胞的阴性选择,获得自身免疫耐受性 T细胞受抗原刺激在外周淋巴器官的进一步分化 TCR、CD4、CD8分子的表达是T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主要标志。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_9_淋巴细胞_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_9_淋巴细胞_

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B细胞负责体液免疫第一节??? T淋巴细胞2. CD3 两对异二聚体(γε和δε)胞外区均有一个Ig样结构区跨膜区负电荷的谷氨酸和/或天冬氨酸残基胞浆内末端区ITAM (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与传导TCR结合抗原的信息有关。

TCR结合抗原酪氨酸激酶活化ITAM中的酪氨酸磷酸化(CD3和δ分子) 启动细胞内的活化过程TCR复合体4个二聚体组成的稳定的复合物跨膜区:CD3和δ分子含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TCR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二者发生非共价连接,形成TCR-CD3。

3. CD2/LFA-2 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AF-2)。

(T细胞)CD2/LFA-2 结合LFA-3/CD58(APC)增强TCR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体的结合。

也参与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信号传导作用。

(三)T细胞的其他膜表面分子1.细胞因子受体主要是IL-1受体、IL-2受体二、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根据TCR种类不同T细胞γδT细胞αβT细胞根据功能不同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TD)细胞毒性T细胞(TC/CTL)抑制性T细胞(TS)(3)按产生的淋巴因子的种类TH细胞TH1 TH2 [1] TH1 产生IL-2、IFN-γ和TNF-β参与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2] TH2 产生IL-4、IL-5、IL-10和IL-13等能协助和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抗体的产生 3. 抑制性T(Ts)细胞可产生抗原特异性或抗原非特异性的可溶性抑制因子发挥作用,可抑制B细胞、Tc、TH和Mφ的功能。

目前认为Ts仅是功能上的命名,可能包括某些具有抑制活性的CD4+和CD8+T细胞。

三、T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与膜表面分子的表达阴性选择:(胸腺细胞)(基质细胞)TCR MHC分子自身多肽呈高亲和力结合者,细胞凋亡,这些胸腺细胞克隆就会被除去。

无高亲和力结合(即阴性反应)的细胞克隆才能继续存活成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
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是指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多种 膜分子,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 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也是 鉴别和分离淋巴细胞的重要依据。 可分为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
T细胞表面受体
TCR 为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 TCR-CD3复合物 是T细胞抗原受体与一组CD3
2020/11/14
5
一、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 早期发育 – 阳性选择 – 阴性选择
2020/11/14
6
2020/11/14
7
TCR 基因及表达
阳性选择
2020/11/14
9
TCR
基 因 重 排 阳 性 选 择 阴 性 选 择
T细胞的分化成熟
T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和成熟
memory T cell 与初始T相似,处于G0期,但存活期长,可达数年。
介导再次免疫应答,接受抗原刺激后可迅速活化,并 分化为记性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D4+ T细胞
主要是Th细胞 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可分为:
– Th0 、Th1、 Th2、Th3
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FN-γ和TNF-β等 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和IL-10
2020/11/14
33
B
细 胞 的 发 育 过 程
2020/11/14
34
B
细 胞 的 发 育 过 程
2020/11/14
35
B细胞的分化发育
在骨髓中的分化成熟 — 抗原非依赖期
B细胞的分化发育
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活化、增殖分化 — 抗原依赖期
▪ 过程:在外周,成熟的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球蛋白基因可
2020/11/14
19
2020/11/14
20
2020/11/14
21
三、T细胞亚群及功能
根据TCR双链的构成不同,可分为TCRαβT 细胞和TCRγδ T细胞
初始T细胞、效应性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
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
根据TCRαβT细胞的功能,分为: Th、 Tc(CTL)和 Treg 细胞
2020/11/14
25
Th1和Th2细胞的分化
2020/11/14
26
CD4+T淋巴细胞
CD4+的功能
—— CD4+T细胞亚群的效应功能:Th1
CD4+T淋巴细胞
CD4+的功能
—— CD4+T细胞亚群的效应功能: Th2
CD8+ T细胞
主要为Tc或CTL – 参与抗肿瘤、抗病毒及移植排斥反应
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是T细胞 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的主要单位。 TCR可分为TCRαβ和TCRγδ两种类型
2020/11/14
13
2020/11/14
14
TCR-CD3复合体
2020/11/14
16
细胞因子受体(CKR) 多种细胞因子可 作用T细胞,因为T细胞表面有CKR。
其他表面受体:SRBC-R、HIV-R、丝裂 原受体(PHA-R、ConA-R)等
2020/11/14
17
T细胞表面抗原
MHC抗原 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抗原, 活化的T细胞表达MHC-II类抗原
分化抗原(CD分子) 表达多种CD分子, 与T细胞识别和激活有关。
– CD3、CD4、CD8、CD28、CTLA-4、CD2、 CD154(CD40L)
2020/11/14
18
B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10%~20%; 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2020/11/14
32
一、B细胞的分化发育
B细胞的分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骨髓内(抗原非依赖期)
– 骨髓中的pro-B细胞转化为pre-B细胞,进而发 育不成熟B细胞,进一步发育为成熟B细胞。
骨髓外(抗原依赖期)
– 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可发生类别转换,最 终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 ①分泌穿孔素; – ②释放颗粒酶(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激活调亡; – ③活化的CTL高表达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抗原
结合,可诱导靶细胞凋亡。
2020/11/14
29
2020/11/14
30
B淋巴细胞
全称为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s),简称B细胞,因来源 于哺乳动物的骨髓和禽类的法氏囊而得名。
医学免疫学淋巴细胞
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包括能 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的T淋巴细 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介导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
2020/11/14
2
淋巴样干细胞
2020/11/14
3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体, 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20%~45%,一个成年人 体内约有1012个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
人免疫球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其基因片段数
肽链 所在染色体
V
DJ
C
H链
14q32.3
65
27
6
9
l-L链 22q11.2
40
5
1
k -L链 2p11-12
30
4
4
(14号染色体长臂)
(2号染色体长臂) (22号染色体短臂)
2020/11/14
2020/11/14
22
T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亚群
naive T cell
初始T细胞是指从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 主要功能是识别抗原,无免疫效应功能。
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活化、分化为效应T细胞 。
effector T cell 效应T细胞与初始T细胞不同,向外周炎症组织迁移。
效应T细胞仍需被再次活化,然后才能发挥效应。
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再加上抗原的选择,留下了表达 高亲和力BCR的细胞克隆。此为亲和力成熟或B细胞的 阳性选择。
▪ 部位:在外周免疫器官、生发中心 ▪ 意义:通过阳性选择获得高亲和力的B细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细胞的分化发育
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活化、增殖分化 — 抗原依赖期
生发中心细胞: Centrocyte 生发中心母细胞: Centroblast
淋巴细胞的显著特征是其异质性,可分为许多表 型和功能均不同的群体: T、B、NK 等。
2020/11/14
4
T淋巴细胞
T细胞是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的简称,占外周 血淋巴细胞总数的70%~75%。
在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转变为淋巴样干细 胞,然后进入胸腺皮质向髓质移动,最后到达 髓质而成为成熟的T淋巴细胞,形成识别各种 抗原的T细胞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