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2 区域经济的空间扩散
区域经济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体在地理 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表现为外围经济地域的形成 与拓展。扩散效应体现为渗透、传导、辐射、迁移等各 种空间行为,本质是地域经济系统能量释放和物质传输 过程。 扩散由下列因素引起:避免集聚不经济;寻求新的发展 机会;梯度转移和传输作用;政府的干预作用。 空间表现:发达地域吸引不发达地域的劳动力流入,导 致收入向不发达地域转移;刺激不发达地域农业与矿产 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发展;技术与产业的转移。
第五讲 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区域空间结构及其物质内容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区域经济非均衡成长与区域空间结构阶段性 特征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5.1 区域空间结构及其物质内容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总是发生在特定的地域空间,由于社 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空间,它们在空 间上的相对位置、集聚与扩散过程以及规模结构等,就 构成了有机联系的空间网络关系。这就是区域社会经济 活动的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含义是所有人类活动于其所依附地表 的交叉作用而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的内容:一是以资源开发和人类经济活动场所为载荷的 经济地域单元为中心的空间分布及其组织关系;二是空 间实体构成的某种等级规模体系;三是各种空间实体之 间存在的某种要素流形式。因而,要素结构和地域系统 结构构成了空间结构的两种组织形式。
5.1.3 区域空间结构的物质内容
节点
节点
经济中心
节点
节点
5.2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两种相互 作用,即集聚与扩散。 集聚效应使区域经济从孤立、分散的均质无序状态,走 向局部集聚非均衡发展的低级有序状态;扩散效应则使 集聚逐步向全区域推进,最终走向区域经济相对均衡的 高级有序状态。 集聚与扩散相互作用,使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动因, 其作用的结果,使区域经济空间不断扩大,非经济空间 逐渐变小,生产部门、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的空间组合 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5.4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 空间结构理论是对古典区位论的纵深扩展。古典区位论 只考虑单一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使用范围 很小。 空间结构理论不但研究空间实体的个体,而且研究个空 间实体的空间布局与整合的形态、内容、机制等问题。 因此,也被称为“总体区位理论”。 较有影响的理论模式有增长及理论、点轴理论、核心— —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等。
5.4.4 梯度推移理论
该理论是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而来。任何一 个产品,都要经历科研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 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程度不同,其 布局指向也不相同。 处于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空间布局规律, 产生了区域经济技术水平的空间差异,形成了区域经济 技术梯度。梯度的存在导致产业、创新技术的地域转移, 形成了区域经济学中的梯度推移理论。 主要内容:区域经济水平取决于主导产品在产品周期中 所处阶段;创新技术、产业、产品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 度地区转移;空间依托是区域的多层次城镇体系。
5.1.1 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 点状要素适合表达内聚型而没有广延性的地物,比如村 落、城镇。 线状要素适合表达纵深延展的地物,如河流、山脉、交 通干线。 面状要素适合表达同质且具有空间广延性的地物,如海 洋、平原等各种地理类型、经济类型、文化类型、行政 类型分区。 点、线、面的空间组合,可以形成各种组合模式。
5.4.1 增长极理论
最早由法国的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经多位经济 学家发展完善。 佩鲁认为,增长极是“具有推动作用的关键产业”。空 间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现为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首先在某 些城市和地区集聚并优先得到发展。增长极指具有优势 区位和推动型产业的地理空间,往往是经济核心的城市。 增长极对所在区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作用机 制。极化效应推动增长极的经济增长和规模效益;扩散 效应则带动外围的经济腹地的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极化效应为主,一定程度 后扩散效应占据主导地位。
5.1.2 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
空间结构地域模式可以分为基底连续和基底不连续两种 基本类型。 基底连续的空间结构:杜能结构——围绕中心消费市场 农业生产的土地利用结构呈同心圆;中心地结构——区 域内城市间存在职能和规模的竞争,形成六边形的城市 等级与规模体系;大流域经济区结构——流域内结构的 同化与地域分工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分区明显、生产 齐全、市场多层重合,对外表现为整体的类型区。 基底不连续:点线型网络结构——河流网络、道路网络、 界限网络等;点点型韦伯结构——经济单位在空间上散 在,网络体系发育不足。
5.3 区域经济非均衡成长与区域空间结构阶段性特征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成长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的过程。其各阶段的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所表现 的一般特征如下表:
发展阶段
1.农业经济占绝 对优势阶段
2.农业经济向工 业化过渡阶段
集聚程度
区域经济平衡、分散、无 疏密问题
不平衡出现,有一定空间 经济梯度,集聚程度加强
5.3.4 区域空间结构一体化阶段
该阶段,社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科技高度发达,国民 经济进入信息化、知识化时代,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 区域间不平衡以及就业、收入、消费水平和选择机会等 方面的差异逐渐消失。初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 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空间组织形式呈现多样性,城市群、组团式、多中心和 网络化空间结构成为新方向,形成了完善的点轴空间系 统。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处于一种高水平的均衡有序状态。
5.2.1 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
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是指区域经济诸要素在空间中流动 导致在区域上的密集化过程,具体表现为地域核心的形 成。 集聚效应是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外部经济效应;生 产规模化、协作化效应;企业集团化效应;区域经济自 强效应;惯性作用。 集聚产生集聚引力,引起区域经济成长的空间变化。表 现在:导致区域经济的极化现象,形成增长极或增长中 心;加剧区域经济成长的空间差异与非均衡性;引发不 发达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造成发达 地区更发达,不发达地区更不发达的恶性循环。
5.3.2 集聚、核心—外围形成阶段
集聚与规模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 受资源稀缺限制,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化过程中,先行 地区不断吸引周围的资源、人力,并供及商品和服务, 逐渐成长为核心区,其他区域成为受支配的外围地域。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开始出现,空间经济梯度形成;城镇 的规模等级体系出现;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二元结构形 成。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从分散、均质的无序状态逐步演变为 局部集聚非均衡发展的低级有序状态。
5.4.3 核心—边缘理论
该理论是美国的弗里德曼在研究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时发 现提出的。 区域可以分为核心区(结节区)和边缘区,两者之间存 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组成结节性区域。 核心区从边缘区吸收生产要素,产出大量的革新(材料、 技术、产品、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向外扩散,引导边缘 区转型,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和增长极理论只强调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不同,核 心—边缘理论着重探讨区域中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发 长关系。因此,该理论被广泛用于指导区域的规划与开 发。
5.4.2 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是由增长极理论和生产轴理论(20世纪70年代 沃尔提出)结合演化而来。 经济实践中,几乎所有的产业,尤其是工业、交通运输 业、第三产业、城镇等都是产生和集聚于“点”上,并 由线状的基础设施(道路、管道、供水供电线、邮电通 讯线等)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集聚于各级“点”上 的产业及人口等,又要向周围区域扩散。扩散的基本特 点是在各个方向上的强度不均等。其中,沿着主要线状 基础设施(主轴)方向的辐射强度最大,从而引起或加 强在该方向上的较大规模的集聚。 “点—轴系统”是区域发展的最佳结构。
集聚形态
点状为主,无发展轴, 等级规模尚未形成
点轴状态出现,中心地 等级特征
3.工业化中期阶 段
4.工业化后期及 后工业化阶段
区域不平衡加剧,积聚占 主导地位
平衡布局再次出现,又集 聚向分散
点轴系统形成,大城市 增多
完善的点轴空间系统
Leabharlann Baidu
5.3.1 农业经济占优势的低水平均衡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 位,形成小区域范围经济活动的封闭循环。 分工不发达,各经济活动之间联系少,彼此孤立,地域 经济成长以低水平、高分散和产业的低关联度的均质性 分布模式为主,缺乏集聚效应的动力。 空间经济结构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无增长极,居民点等 等级规模尚未形成,网络特征不明显,无法形成发展轴 的功能。
表5-1 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
要素及其组合 点—点 点—线 点—面 线—线 线—面 面—面 点—线—面 空间子系统 节点系统 经济枢纽系统 城市区域系统 网络设施系统 产业区域系统 宏观经济地域系 统 空间经济一体化 系统 空间组合类型 村镇系统、集镇系统、城市体系 交通枢纽、工业枢纽 城镇集聚区、城市经济区 交通通讯网络、电力网络、及排水 网络 作物带、工矿带、工业走廊 基本经济区、经济地带 等级规模体系
5.3.3 扩散—多核阶段
该阶段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转折点。科技快速发展,第 三产业大量出现。经济发展的前后向联系进一步加深。 经济的过度集聚,出现了一系列集聚轴,造成用地、能 源紧张、环境压力加大,集聚不经济产生。 集聚转向扩散,等级扩散机制开始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 主要方面。,上阶段形成的核心—外围结构逐渐演变为 多核结构,城市间的交换、交流极为频繁。 不发达地域的资源更多地被吸引到原有的经济中心和新 形成的中心,低于发展的不平衡性越来越大,区域成长 的均衡问题开始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