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课件2015版1章2节
音韵学课件
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 一字而可以三声四声,若《易》爻之上下无常,而唯变所 适也。 《诗》三百篇中,亦往往用入声之字。其入与入为韵 者什之七,入与平上去为韵者什之三。以其什之七,而知无 人未尝无入声也,以其什之三,而知入声可转为三者也。 ——《音学五书· 音论》
顾炎武的这种看法,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 上古韵文中的韵脚字,其声调在中古看来不同,并 非意味着在上古也不相同,很可能在上古它们本来 就属于同一声调。
上古調類 中古調類
平 平
上 上
去
長入 去
短入 入
第七章 上古到隋唐语音系统的发展
第一节 上古到隋唐声母系统的发展 表现在四方面: 1、舌上音的产生 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到了唐代它们才从 舌头音中分化出来。分化条件: (一四)端 答打多低嫡帝都堵笃 端< (二三)知 折卓知质置株竺
注音: 被注字和注音字 重文: 古字形和今字形 谐声字:被谐字和主谐字 两个不同方面的声母在上古是相同或接近的,如果在今音 (指中古音)中读音不同,就说明它们在两汉以后发生了分 化。如童(定母)撞(澄母),在上古它们或者都读作澄 母,或者都读作定母,意思是,其中一个声母在上古是不 存在的。
二、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1、古无轻唇音。 清人钱大昕得出。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声 母在上古不存在。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並明”。 此结论的证据有: (1)“非”古读作“帮” 《诗》:“东有甫(非)草。”《韩诗》作“圃(帮)草。” 《左传》:“及甫田之北竟。”《释文》:“甫,布(帮) 五反,本亦作圃(帮)”
5、谐声字。谐声字即形声字。 童——撞蹱 二、研究上古声母的方法 方法是:通过以上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 古是否存在,然后从中古声母中去掉那些被证明在上古不 存在的声母,剩下的便是上古声母。 具体来说,以上五种材料每一种都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 异文: 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声训: 被释词与训释词
音韵学基本知识教育课件
《韵镜》、沈括的《梦溪笔谈》、元人黄公绍 《古今韵会》、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清 人李元《音切谱》都将声母分为全清、次清、全 浊、次浊四类。 每类包括的声母如下: 全清:帮非端知精照见影 心审 次清:滂敷透彻清穿溪晓 全浊:并奉定澄从床群匣 邪禅 次浊:明微泥娘疑喻 来日
司马光的《切韵指掌图》无名氏的《四声等子》 分为五类,将全浊声母分为全浊和半清半浊, 半清半浊指浊擦音邪、禅。
的概念。 1、韵头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韵头共有i[i]、u[u]、ü[y]3 个。根据多数音韵学家的研究,单纯的韵头在中 古时期只有i、u两个,今天的ü[y]韵头在中古还没 有。 2、开口呼与合口呼
如: 都类:都丁多当得德东 古类:古公过各格兼姑佳乖 居类:居举九俱纪几规吉诡
需要指出的是,声类与声母不完全相同,一 个声类有时是一个声母,有时是一个声母的条件 变体。 具体情形将于第三章《广韵》的声类和声母中介 绍。
二、关于声母的分析 1、对声母发音部位的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将声母分为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 音、舌面音和舌根音。
全浊,指的是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次浊,指的是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有的 书将浊擦音归入次浊)。 课堂练习: 1、按七音分类写出三十六字母 2、音韵学的全清、次清指什么。
第二节 音韵学对汉语韵母的分析
一、从韵母第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 音韵学家提出了“韵头”和“开口呼”“合口呼”
五音、七音、九音对三十六字母的具体分法见 图1:
2、对声母发音方法的分析 音韵学对声母发音方法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方面: (1)从形成阻碍的方式和气流状况的角度对声 母进行分析
最早从成阻方式和气流状况的角度对声母进行 研究的学者是明末清初的方以智。他在《通雅》
音韵学课件
• “缔结”’的“缔”一字,过去有di和ti两读, • di的读音符合语音的历史演变规律。
• “缔”在《广韵》里属于去声齐韵。齐韵中 的“缔”字有很多同音字,如“弟、第、递、 逮、棣”等,既然它的同音字读di,它也应 该“dì”,这是符合一般规律的。 “机械”的“械”字,xì è、jì è,方言gàì ,在 某些方言中,现在的字典中采取了xì è。 古反切“械”为胡介切,古为“匣”母字, 匣母字在今音齐撮两呼的前面都已变为x了, 所以“械”字当读为xì è。将“械”读成jiè或 gài可能是受偏旁“戒”的影响。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第一章思考练习
• 1、什么是音韵学? • 2、什么是语音学? • 3、什么是今音学? • 4、什么是古音学? • 5、音韵学有那些功用?
第二章、音韵学对汉语 声母的分析
• • • • •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关于声母的名称 第三节、对于声母的分析 第四节、《广韵》声母及声类 第五节、古今声母的演变
章太炎:
3 、音韵学与语音学
语音学
研究人类发音的生理基础和物 理基础。 语音学是对人类的发音进行客 观的描写,着重分析人类语音 的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讲述 发音器官的作用,分析各种语 音的构成。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所以语音学又可以称为普通语 音学。它的作用在于训练人们 发音、听音、辨音和记音的基 本技能。而利用科学实验的方 法进行分析研究的语音学,叫 实验语音学。
梅县
j、q、x 普通话
• 原来普通话的j、q、x来自于古音的两个声母系统,一是g、k、 h,一是z、c、s当他们和开口呼和合口呼相拼时还是g、k、h, z、c、s,当他们和齐齿呼和撮口呼时就变成了j、q、x。
四、音韵学是建立汉 语史的前提
音韵学简介ppt-32页文档资料
《广韵》简介
研究古代音韵多从中古音入手,这是因为, 除中古音自身有其承上启下的性质外,这 个时期有一部声、韵、调体系完整的《广 韵》。凭借它上推上古音,下推近古音, 都是较为方便的。
《广韵》简介
《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凡5卷, 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邱 雍等奉诏编修。书名系增广、丰富《切韵》、 《唐韵》等韵书之意。全书正文共收字2619 4个。《广韵》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备的 一部韵书,反映了中古的语音系统。
上古音
清代是古韵研究的全盛时期:
顾炎武(1613一1682)《音学五书》; 江永(168l一1762)《古韵标准》; 戴震(1723—1777)《声韵考》、《声类表》; 段玉裁(1735一1815)《六书音韵表》; 王念孙(1744—1832)《古韵谱》; 江有诰(?一1851)《音学十书》; 章太炎(1869—1936)《二十三部音准》; 黄侃(1886—1935)《音略》。
详见讲义表格
中古音韵类
1. 基本概念
韵: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部类。如206 韵。每一个部类有一个代表字,即韵目(见上)。 这种部类代表的韵母和韵类,也叫韵。如206个韵 包含290个韵类。
中古音韵类
韵摄:宋元等韵学家把韵腹相同相近、韵尾相同 的韵归为一个大类,叫做韵摄。《四声等子》 (佚名)归并韵书各韵为十六摄,即 “ 通、江、 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 流、深、咸”。
音韵学
音韵学概述 中古音 上古音 近古音
音韵学概述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各个时期的声、韵、 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 古代音韵,大体可分为上古(先秦两汉)、 中古(魏晋至唐宋)、近古(元明清)三 个时期。
音韵学概述
汉语音韵学PPT课件
通过喉头,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卖马”、“埋没”。
f [f]唇齿、清、擦音。 发音时上齿靠近下唇,中间留一条缝隙,
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 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气流经过口腔, 从唇齿的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风范”、 “分发”。
z [ts]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
d [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
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气流爆出而发 音。例如“大胆”、“歹毒”。
t [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d[t]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贪图”、“推托”。 n [n]舌尖中、浊、鼻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 通过喉头,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哪能”、“难弄”。 l [l]舌尖中、浊、边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 通过喉头,振动声带,到达口腔,从舌头的两边流出。例如“劳累”、“罗列”。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汉语的语音单位
汉语的语音单位主要有:
(一) 音素。音素是按照音质的不同划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
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与音高、音长和音强没有关系。它又是最
小的单位,不能再加分析。
(二) 音节。音节是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
音片断。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三) 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果音节开头
3、卷舌单元音韵母
发一个单元音,舌尖同时上卷的是卷 舌元音。由卷舌单元音充当韵母,一般 不同其他的声母相拼,而单独组成一个 音节。普通话中只有一个卷舌元音韵母 er,发音时舌头位于舌面央中不圆唇元 音[ ]的位置,同时舌尖翘起,带有卷舌色 彩。
第九课 音韵 第一二节
第五节 古汉语的声调
声调方面的概念
调类:有声调的语言或方言声调的分类。如平 上去入。
调值:语言里各种声调的实际读音,指声音的 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型式。
平仄: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声。 舒促:舒指平上去声,促指入声。
七音:五音加上半舌来、半齿音日☆
2020/7/12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声母
(3)清、浊(发音方法)
清:发音时声带不颤动。 全清:不送气、清音 次清:送气、清音
浊:发音时声带颤动。 全浊: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 次浊:鼻音、边音和半元音
2020/7/12
第四节 古汉语的韵母
三、基本概念: 2.韵母方面的概念 (1)与韵腹相关的概念
(晓母) ☆
中古音
(3)补充条例
根据“又音”将两类反切上字系联起来
多,得何切。 得,多则切。——多、得同类 都,当孤切。 当,都郎切。——都、当同类 再看“又切”: (平声东韵)冻,德红切。又都贡切。 (去声送韵)冻,多贡切。——多、都声同类 ——系联“多”组和“都”组☆
古声调与诗词平仄、舒声促声关系
平、仄 平
仄
声调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舒、促 舒声 促声
练习与思考
1. 根据反切原理,读出被切字的读音。
笼:卢红切 同:徒红切 东:德红切 公:古红切 隆:力融切 崇:锄弓切 融:以戎切 弓:居戎切
2.熟悉本节中提到的概念。 3.背诵三十六字母,熟悉各字母的发音部位
小韵 韵 韵部 韵摄 韵类
与韵腹相关的概念
韵母 小韵 韵类 韵 韵部 韵摄
声母 同
韵头 同 同 同
汉语音韵学概论课件绪论及第一章
汉语音韵学,通常简称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 及其演变的学科。音韵学有广狭之分。
广义的音韵学研究对象包 括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 统;广义的音韵学包括共 同语和方言的语音研究。
狭义的音韵学研究古代汉 语的语音系统;狭义的音 韵学研究共同语的语音。
音韵学的核心内容是古代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的研究,通常提到的 音韵学多数也是这个意义上的。
从 《切韵 》到 《广 韵》,编排 上虽然有些 调整,但是 总的体例并 没有改变:
一是按四声分卷。平声字多,分作二卷,上、去、入 各一卷,共五卷。
二是卷内分 “韵”。每韵取一个代表字为标目,即 “韵目”。
三是韵内按同音字分 “小韵”(或称 “纽”)。小 韵首字下用反切注音,并注明小韵的字数。
第四节 字母
二、如何知道语音是变化的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语音 的变化在文字上会有所反
映。
借词也可以反映语音的变 化。
方言是由於语言演变在地 域上的不平衡造成的,通 过方言的比较同样可以看
出语音的演 变。
历代音韵学的研究成果本 身就反映语音的变化。
韵文也反映语音的变化。
三、研究音韵学的意义和功用
第一章:音韵学基础知识
反切注音出现在汉末。安然《悉昙藏》引武玄之《韵诠》说: “服虔始作反音。”颜师古 《汉书 注》中引了服虔、应劭的反切。
反切的作用与不足
反切的出现是汉字注音法一个重要的进步,用反切法基本上可以准确地给每一个汉字 注出读音。反切出现以後,为古书做音注的各种“音义”类的著作也随之盛行起来。
不过反切法也存在一些不足。
清代的音韵学
清代学者把 今音学以 《切韵》系韵书为主要材料,研究魏至隋唐的语音系统。
音韵学课件 第1讲 绪论
使用某些工具书的需要
☆明清时期编制的一些工具书,有不少是按三十六字 母编排的,如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还有的是 按“平水韵”106韵编排的,如《经籍纂诂》、 《佩文韵府》等等;这些工具书有的已经有了现代 人编制的笔画索引,但有时仍需要按音序查检,比 如对一个字的笔画不能准确把握时,就非用音序法 不可;这就需要掌握三十六字母和“平水韵”106 韵了,要准确理解和掌握三十六字母和“平水 韵”106韵,就要学习音韵学了。
多思考,多记忆。
☆☆对音韵学的种种问题要勤于思考,对一些优秀 的研究成果和基本的知识要多记忆,例如,经过 历代学者不懈努力考订出来的上古韵部的归字情 况,要下功夫记忆,记住这些,在阅读《诗经》、 《楚辞》、《论语》等先秦时期的诗文时,才能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像古代韵文押韵问题,古籍 中的同音通假现象等等。
音韵学选修办法
6.我不支持有的同学混成绩的 做法,上学期开“汉语史” 选修课,有90多人交了作业, 只有40多人有成绩。
7.不选的可以来听课,选修的 一定要按时听课。
参考书问题
1.建议使用《汉语音韵学论纲》,我注意以下问题: A. 注意基础知识的介绍。(说明) B. 注意研究历史,研究过程的介绍。(说明) C.注意各家不同观点的比较,择善而从。(说明) D.注重应用和联系现代汉语的实际,注重古今比较。
第一讲 绪 论
1.什么是音韵学? 2.音韵学的分支学科。 3.音韵学的功用。 4.怎样学习音韵学? 5.音韵学选修办法
1.音韵学的定义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 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
2.传统音韵学的分支学科
传统音韵学有三个分支学科,即 “今音学”、“古音学”和 “等韵学”。
等韵学
“等韵学”是古人研究汉语语音的 发音原理和发音方法的,其内容 和现代汉语语音学相似。早期 “等韵学”是配合《广韵》的, 可以视为对《广韵》的一种研究。
音韵学课件
第一讲音韵学·绪论一导语/引言语言=语音+语汇+语法中国传统语言学= 文字+ 音韵+ 训诂音韵学,质言之,即中国传统语音学章太炎《国语学草创·序》有言:音以表言,言以达意,舍声音而为语言文字者,天下无有。
二什么是音韵学(一)音、韵→音韵《说文解字·音部》:音,声也。
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
从言含一。
凡音之属皆从音。
於今切。
《说文解字·音部》新附字:韻,和也。
从音員声。
…古用均。
音+韵→音韵两字连言,词汇化,指称中国古代语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事情。
(二)音韵学汉语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是研究汉字的历史读音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音节结构、语音系统及其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1、音韵学的发展①古代典籍中对汉字读音的描摹:▪急言、缓言、急气、缓气、长言、▪短言、闭口、横口▪声同、声近、读若、读如②汉末至魏晋时期,反切的创制和音韵蜂出局面的形成:▪三国魏人李登的《声类》▪晋吕静的《韵集》,沈约的《四声谱》③汉魏六朝时期“音义”类著作的勃兴④中古音的代表韵书——《切韵》,《唐韵》,《大宋重修广韵》(36字母/等韵学的兴起)⑤反映近代口语语音系统的韵书——周德清的《中原音韵》⑥汉语古音学的历史发展——陈第的《毛诗古音考》(“叶音”说兴衰的历史轨迹:魏晋六朝的“协韵”——唐人继之——朱熹的“叶音”说)2、传统音韵学与现代音韵学▪传统音韵学主要有三个分支,即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
▪汉语的现代音韵学,是在继承传统音韵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三、本课程内容的具体分布汉语音韵学的基本范畴及其概念•汉字的字音和汉语的音韵结构+国际音标IPA •反切•有关声母方面的概念•有关韵母方面的概念•有关声调方面的概念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切韵》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广韵》的版本和编排体例•展示《广韵》音系的等韵图•《广韵》的声韵系统•中古音系与现代普通话读音的比较•《广韵》反切的今音变读上古音研究概略•“协韵”说与上古音研究的开端•上古音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上古的语音系统•上古音知识的运用《广韵》以后的韵书与近代音研究•后出《广韵》系韵书与平水韵、词韵•《中原音韵》音系与反映近代音的韵书+ 近体诗格律四、音韵学之功用(见《音韵学概论》概括为六点。
音韵学课件2015版1章1节
學”的原因 4.音韻學的研究對象 5.本課程學習的重點
1.關於“小學”
小學的初義與今天相同。 即供孩童讀書的地方。 後來表示漢語語言文字學。
小學:文字
文字 – 字形 音韻 – 字音
訓詁 – 字義
教材與教師:
姓名: 生年: 學歷: 專業: 職稱: 通訊:
課件下載:
網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第二節 語音學知識復習 第三節 漢語音韻研究簡史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一.音韻學的學習對象 二.音韻學的功用 三.音韻學的學習方法 四.學習音韻學的工具書和參考書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2.從現代語言學理論出發對音韻學的命名
研究的範圍 個別 一般
研究的時代 歷時 共時
研究的要素 語音 語義
語法
可以稱爲:漢語歷史 語音學
3.只稱“音韻學”不稱“漢語歷史語音學”的 原因
音韻學有傳統的研究方法。
音韻學有傳統的術語。
音韻學有傳統的著述。
即便今人已經使用新的方法,但傳統的 方法、術語、著述仍必須使用和利用。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日
31 53 31 31 31 31 31 31 31
35 21 35 35 35 35 35 35 35
1.現代漢語學習和教學(五)
學習和教學普通話⑶
分辨平翹:
次資
平平
召刀
翹
壽濤
翹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二.音韻學的功用
1.現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2.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2.古代漢語學習和教學(一)
音韵学常识教案精品PPT课件
时期也是押韵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韵 中同属上声“马”韵。
白居易的五律《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一”、“接”、“别”三字在普通话 中分别读作阴平和阳平,在中古都是入声字, 属仄声。如果按照今音将此三字作平声对待, 就会误以为“一枯荣”、“接荒城”都是三平 调,“满别”与“萋萋”没有作到平仄交替。
析韵书反切,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形成一门学科, 称为等韵学。如《韵镜》、《七音略》等)
近古音时期—元明清,元·周德清《中原音
韵》为代表。
现代音时期—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语音系统。
4、傳統音韻學的分类:
分為三個部分,即今音學、古音學和等韻學。
今音學是研究中古時期(隋唐時代)漢語聲、韻、
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 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 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 力工具。
用音韵知识查阅古代的工具书。帮助我们解 读古代文献;如通假字、破读、同源词等。
4、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于音乐
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 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 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 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 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 上研究。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研究音韵学,可以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 更加规范;异读词审音:缔(di 、ti)二音,《广 韵》属霁韵,与‘弟’同,故读(di); 械(xie、gai)二音,《广韵》胡介切,属匣母, 齐齿呼,应读细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正是根 据古今音变规律进行审读的。
音韵学课件2015版1章3节 汉语音韵研究简史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音韻學的學習第二節語音學知識復習第三節漢語音韻研究簡史第三節漢語音韻研究簡史一.漢代二.魏晉南北朝三.隋代四.唐代五.宋代六.元代七.明代八.清代九.近代十.現代十一.漢語語音史的分期和音韻學的門類2.譬況、讀若和直音關於《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前179-122)組織門客編寫。
是以道家思想爲主的雜家著作。
除第二十一篇《要略》作为介绍著书目的及各篇的内容提要外,其它各篇均冠以“训”,意为各种理论观点的阐释、解说。
《地形訓》討論地理問題,《原道訓》探討天地萬物的本原。
關於《經典釋文》:陸德明(約550-630)撰。
陸名元朗,字德明,以字行,歷陳、隋、唐三代,《唐书》有傳。
該書採集漢、魏六朝二百三十餘位經師給《周易》、《尚書》、《毛詩》、三禮、三傳、《孝經》、《論語》、《老子》、《莊子》、《爾雅》等經典作的音注,兼及釋義,被稱爲“音義”書。
這些音注今天多不存。
圖引自《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3.反切(一)☐i 213.反切(二)⏹反切可以避免用生僻字注音:給:改北反⏹語音變化也會造成注音不凖:圮:房美反k a i☐ei 214kei 214 fe i 21f am ei 214☹✗✓第三節漢語音韻研究簡史一.漢代二.魏晉南北朝三.隋代四.唐代五.宋代六.元代七.明代八.清代九.近代十.現代十一.漢語語音史的分期和音韻學的門類3.沈重及其“協韻説”⏹例:《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上下其音。
之子于歸,遠送于南。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沈重:南:乃林反i ⏹i ⏹a⏹→⏹i⏹✗∆∆∆第三節漢語音韻研究簡史一.漢代二.魏晉南北朝三.隋代四.唐代五.宋代六.元代七.明代八.清代九.近代十.現代十一.漢語語音史的分期和音韻學的門類《切韻》成書關於《切韻》:編者:劉臻、蕭該、顏之推、魏彥淵、盧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陸法言。
執筆:陸法言。
汉语音韵学基础(人大课件)
第二节 《广韵》的体例 广韵》 《广韵》是以四声为纲、韵目为纬而编排 广韵》 的一部韵书,共二六韵,所收字数为26194 的一部韵书,共二六韵,所收字数为26194 个。平声分五十七韵,上声分五十五韵,去 声分六十韵,入声分三十四韵。按平、上、 去、入四声分卷,因为平声又分“ 去、入四声分卷,因为平声又分“上”与 “下”,所以分为五卷。
第一章 音 韵 学
第一节 什么叫音韵学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各个时期的声、 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中 国一门传统的学问,是汉语语言学的一部 分。所以,音韵学又可称做历史语音学。
第二节 音韵学的功用 首先,掌握了汉语音韵学直接有助于汉语词汇学、 汉语语法学和汉语方言学的研究。 其次,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成果,必然为普通语音学 提供新的资料。 再次,学习音韵学,有助于研究古文字学,有助于 整理古典文献。 最后,学习古典文学,特别是韵体文学,也少不了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现在我们采用王力先生的主张,订古韵 为十一类三十部,它们是:(一)1.之部 为十一类三十部,它们是:(一)1.之部 2. 职部 3.蒸部(二)4.幽部 5.觉部 6.冬部 3.蒸部(二)4.幽部 5.觉部 6.冬部 (三)7.宵部 8.药部(四)9.侯部 10.屋部 (三)7.宵部 8.药部(四)9.侯部 10.屋部 11.东部(五)12.鱼部 13.铎部 14.阳部(六) 11.东部(五)12.鱼部 13.铎部 14.阳部(六) 15.支部 16.锡部 17.耕部(七)18.歌部 19.月部 15.支部 16.锡部 17.耕部(七)18.歌部 19.月部 20.元部(八)21.脂部 22.质部 23.真部(九) 20.元部(八)21.脂部 22.质部 23.真部(九) 24.微部 25.物部 26.文部(十) 27.缉部 28.侵部 24.微部 25.物部 26.文部(十) 27.缉部 28.侵部 (十一) 29.叶部 30.谈部 29.叶部 30.谈部
音韵学入门-第一、第二章
2、音韵学是研究方言、学习普通话的必备知 识
方言的调查离不开音韵学的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 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 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 规律。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 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 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 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 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后来又有“北音学”分支。
(二)音韵学的功用
1、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
这些分类和定名大致都是一致的,也有不同 之处,如《韵镜》、《梦溪笔谈》、《经史 正音切韵指南》和《音切谱》都将声母分为 全清、次清、全浊和次浊四类;《四声等 子》、《切韵指掌图》分为五类,原因是将 全浊声母分成了全浊和半浊半清(指浊擦音 “邪”、“禅” )两类;《音学辨微》则分 为七类,它是将全清声母分为最清和又次清 两类,将全浊声母又分为最浊和又次浊两类, 将次浊声母又分为次浊和浊两类。
第二章
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第一节 音韵学对汉语声母的分析
(一)关于声母的名称 1、声纽 2、字母 3、声类
唐守温三十字母
唇音 舌音
牙音 齿音
喉音
不、芳、並、明。 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精、清、从是齿头音。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一音韵基础知识课件
半齿音两类。
清 浊:传统音韵学依据声带颤动与否对声母进
行的分类。不颤动者为清音,反之为浊音。 全清音: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次清音: 送气、声带不振动 全浊音: 声带振动强烈 次浊音: 声带振动不强烈
学习交流PPT
14
五音、七音
唇音
【五音】
舌音
音韵学家 依据发音部位 划分的声母类 别。包括 —
学习交流PPT
11
• 3.聲類:對同類反切上字的稱呼。
• 古人創製反切,同一個聲母使用了多個反切上字, 後人根據反切上字研究當時有多少聲母,用一定 的方法將那些代表同一聲母的反切上字歸納在一 起,總共看有多少類,其中每一類就叫做一個聲 類。
• 例如“多、德、丁、都、當、冬”這組反切上字 就是同一聲類,名爲“都”類,此類代表的聲母 是[t]。
2
音韻學的基本概念
• 一、和聲母有關的概念
• (一)字母、声、纽、声纽、音纽、聲類
• 1.字母:簡稱“母”。古代沒有象拼音字母這樣的標 音工具,對於聲母的表示,人們採用的方法是用 漢字去代替,被選漢字就叫“字母”。一個字母自身 的聲母就是該字母代表的聲母。
• 創製字母的人傳說是唐末一個叫守溫的和尚,他 翻譯佛經時受到梵文字母“悉曇”的啓發,而對當時 漢字的聲母進行了歸納。
音韵基础知识
学习交流PPT
1
一、基本内容
• 语音(今)——音韵/声韵(古)
• 音韵学/声韵学——研究语音的学问
• 传统语言学:(1)音韵学
•
(2)文字学
•
(3)训诂学
• 汉语音韵学——就是研究汉语各历史时期的语音 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
• 语音系统:A、声母系统
音韵学课件 第2讲 音韵学的理论基础1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
• 雅各布·格里木
• 波特 • 施莱赫尔 • “青年语法学派”
历史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 历史语言学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有共同来 源的语言(同一语系的不同语言和同一 语言的不同方言),在基本词汇和语法 构造方面总是多少保存着一些共同特点, 并且通过语音对应规律表现出来。所以 它的任务是确定亲属语言或方言有共同 来源的成分,重建它们在某个共同历史 阶段上的原始形式,以此来说明亲属语 言或方言的历史发展规律。
第二讲 音韵学的理论基础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二、语音学 三、音位学 四、音系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C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 C格里木定律和维尔纳定律 C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C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历史比较语言学又叫“比较语法”,是一 门采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语言的亲属关 系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中国
汉语方言差异大、研究少。 少数民族众多,等待调查研究。
二、语音学
C发音部位图 C元音部位图 C元音表 C辅音表
三、音位学
C音位的定义 C音位学的内容
音位的定义
音位是一定语言或一定方言中能够区别 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有三个方面:
1。音位是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2。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
拟测共同母语的原始形式
第四,拟测和重建共同母语的原始形式。例如: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最早通过研究汉语的方言 拟测《广韵》的音值。也有学者通过汉语和 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比较,重建原始汉藏语 的语音形式。
通过汉语各方言的历史比较拟测汉语古音或者 通过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的比较拟测原 始汉语的语音,都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 和方法在汉语音韵学研究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語音的物理屬性(二)
在現代漢語中,音強不區別意義,音長 在輕聲中可以區別意義。
地方 地方
d˜$ fA#ng
d˜$ fAng
3.音素
音素是語音從音質角度劃分出的最小單 位。
語 音i 學
4.音標(一) 音標是記錄語音的符號。
音標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發音器官 動力:肺、支氣管、氣管 發音:喉頭、聲帶 共鳴和阻礙:咽腔、口腔、鼻腔
口腔器官 脣、齒、顎、舌
1.語音的生理屬性(二) 言語機制部位圖
鼻腔 脣齒 舌硬顎口軟腔顎
咽喉腔頭 聲帶
圖引自《中國 大百科全書·語 言文字》
2.語音的物理屬性(一) 物理屬性:
音強:聲音的大小 音高:聲音的高低 音長:聲音的長短 音質:聲音的色彩
注意國際音標符號的區別特徵:
是元音,
是輔音
4.音標(二)
寬式標音(標示音位) 現代漢語普通話:
(也有標爲
iAn
的)
An
iA Ang
本課程使用國際音標,以下不再加“
”號。
5.元音(一)
特點:
①聲帶顫動, ②氣流不受阻礙, ③發 音器官各部位的肌肉緊張度相同, ④發 出的聲音響亮。
區分:
①舌位的高低(口腔開口度大小), ②舌位的前後, ③脣型的圓展。
t tS þtþ
d dÁZ dÁ
½dÁ½ dZ düü
Á Á Áþ
xh
½Zü
Äú
鼻 濁 mM
n
¤ øN
邊
濁
l
半元音
w
j
7.音節和音位 音節:
在聽覺上自然感到的一個語音片斷。
音位:
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的語音單位。 (音素:最小的語音單位。)
第二節 語音學知識復習
一.普通語音學知識復習 二.現代漢語語音知識復習
音節:輔音 + 元音 + 輔音 + 聲調
聲母
韻母
韻母最多可以由3个音素構成,這3個音素 分別稱爲韻頭(或介音)、韻腹、韻尾。
3.韻母(二) 韻母結構:
必須有
結構:韻頭 + 韻腹 + 韻尾
由·- 、i- 、u- 、y-充當可以由沒-·、有-i、 -u和-n、 -N充當
韻頭:安an 煙ian 彎uan 淵yan 韻尾:阿a 埃ai 熬au 昂aN
只能是單輔音
衣
鴨
腰
賓i
ia批
i因au
pin
p i in
第二節 語音學知識復習
一.現代漢語語音知識復習 1.音節 2.聲母 3.韻母 4.聲調 5.現代漢語的方言
2.聲母(一) 聲母和韻母的位置:
音節:輔音 + 元音 + 輔音 + 聲調
聲母
韻母
一個音節可能沒有聲母,此時該音節的 聲母可以叫零聲母。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第二節 語音學知識復習 第三節 漢語音韻研究簡史
第二節 語音學知識復習
一.普通語音學知識復習 二.現代漢語語音知識復習
第二節 語音學知識復習
一.普通語音學知識復習 1.語音的生理屬性 2.語音的物理屬性 3.音素 4.音標 5.元音和輔音 6.音節和音位
1.語音的生理屬性(一)
3.韻母(八) 漢語拼音中y和w的作用⑴
煙:(yA# ian55 淵:(yuA#n)yan55
n) 彎:(wA# uan55
烏:(wu u55
n)
#)
y和w的作用是分割音節,它們有時候
表示了一個音素,如“煙”和“彎”的
拼音;有時候沒有表示音素,如“淵”
和“烏”的拼音。
3.韻母(九) 漢語拼音中y和w的作用⑵
2.聲母(二)
普通話聲母: 清
濁
p 塞t
k
t 塞擦 þt
ts
不送氣
pf Át
Ák x
Átþ þ
Át
½
ts s 送ÁÁ 氣 擦
m nl
鼻邊
脣 舌尖中 舌面後
舌面前 舌尖後 舌尖前
第二節 語音學知識復習
一.現代漢語語音知識復習 1.音節 2.聲母 3.韻母 4.聲調 5.現代漢語的方言
3.韻母(一) 韻母位置:
5.元音(二) 舌面元音位置及發音:
周殿福發音 1984年9月
5.元音(三) 舌尖元音:
前
後
卷舌元音:
央
周殿福發音 1984年9月
6.輔音(一)
特點:
①聲帶不顫動或顫動, ②靠發音器官 對氣流形成的阻礙發聲, ③構成阻礙的 部位的肌肉比其他部位緊張, ④發出的 聲音不響亮。
區分:
①發音部位, ②發音方法。
如果不用y和w:
(xìnì)
細膩 (xìnì) 信義 (xìnyì)
(jǐngu$)
緊固 景物
(jǐngu$) (jǐngwu$)
3.韻母(十) 注意漢語拼音幾個韻母的設計
與語音發展規律不附,與實際讀音不同。
au →(Ao)
u韻尾
iau →(iAo)
o韻尾
u →(ong) N
合口呼 開口呼
yN →(iong)
反過來,聲母也可以導致韻母的第一 個音素(韻頭或韻腹)發生變化。
聲母
韻頭 韻腹 韻尾
3.韻母(六) 關於韻母的幾個要點⑶:
③輔音韻尾對韻腹有保護作用,可以 使韻腹歷經久遠不變化或變化小。
韻頭 韻腹 韻尾 -n、 -N等
3.韻母(七) “呼”的辨識
測驗:
詩 i•→→開齊口齒呼呼 ✓
字 •→ 開口呼
第二節 語音學知識復習
一.現代漢語語音知識復習 1.音節 2.聲母 3.韻母 4.聲調 5.現代漢語的方言
1.音節(一) 漢語音節結構⑴:
音質
音高
結構:輔音 + 元音 + 輔音 + 聲調
例:賓 pin
可以沒有
批 pi
必須有
因
衣
in
i
1.音節(二)
漢語音節結構⑵: 可以是複元音
結構:輔音 + 元音 + 輔音 + 聲調
撮口呼 齊齒呼
3.韻母(十一) 漢語拼音改u爲o的原因:
爲了避免手寫體中當u與n、v、w等連 寫時的混淆。
abcdefhijklmnopqrstuvwxyz
發音部位
脣音
舌尖音
舌
舌面音
喉
6.輔音(二) 方法
葉
雙脣 脣齒 前
中
後
音
前
中
後
音
清輔不音送氣表 p
送氣 p
塞
不送氣 濁
Áb
送氣 b
不送氣 Á pf
清
塞
送氣
pf
擦
不送氣
Ábv
濁
周殿福送 發氣 音 bv
清
1擦984濁年9月
Áf v
s z
t
¦ck /
t
¦ck /
Á
¥Á Áï Ág Á
¥ ïg
t
Át Á Á
3.韻母(三) 韻頭(韻腹)
韻尾 零韻尾 -
開口呼 齊齒呼 合口呼 撮口呼
、、
-
元音韻尾
-
-
鼻音韻尾
-
3.韻母(四)
關於韻母的幾個要點⑴:
①在音韻學中,零韻尾、元音韻尾是 一個大類,鼻音陽聲韻
3.韻母(五)
關於韻母的幾個要點⑵:
②韻母的第一個音素(韻頭或韻腹)與 聲母接觸,常導致聲母發生變化。